发表于 2006-11-29 01:05:42

[Pt文集]两处风景 两行空妄

贴篇上学期自己写的美学作业玩 过后看已经挺幼稚了 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一段心境

两处风景,两行空妄
            ——诗的世界和《春行曲》中的世界
                       
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春行曲》,着墨极淡,近于白描,“客行”二句勾勒一派熙攘景象,“谁知”二句笔锋陡转叙述堤上摇手人之情态,触目而及,诗章已毕。王夫之评道:“情真事真,斯可博譬广引。古今名利场中一往迷情,俱以此当清夜钟声也。” 此自可成一说,然诗作流传至今,既非靠诗人盛名,亦非以词句华工,愚以为,全赖诗中真意。即,透过诗句,读者如何才能感同身受。

诗歌是需要感同身受的。它既不同于小说,让读者顺着情节的轨迹去参与叙事;又不同于戏剧,用角色的行动来建构矛盾的积蓄和爆发。一直以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歌是不传达意义的,因为意义建立于现实的发生,而诗人恰恰最远离现实。即使是叙事诗,叙事也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达到的仍然是诗的境界。诗的境界通过“感同身受”的作用来获得,其结果是使读者被诗同化,使他能够感知到诗人所感知的,体会到诗人所体会的,从而成为诗的主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诗人、诗歌和读者是三位一体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悟和灵魂灌铸成诗,而诗的精神和灵魂又渗透到读者的心灵中去。所以中国古典诗歌中必须要大量运用意象,也就是诗人外部世界的主体化。通过这种移情作用,外部世界被诗歌固定下来之后就永远地携带了诗人情感瞬间的烙印,再通过读者的阅读而被解码。阅读的诗歌的时候,读者往往会由景而情,触及到储存在心灵深处的生命体验,从而再次将诗歌主体化进行感知(而不是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读者或许会因为时代、生活环境、情绪等,归根结底即生命体验的不同而与诗人的创作初衷相偏离,但是这种背离并不违反诗人、诗歌与读者之间的“三位一体”。首先,这种“三位一体”是由诗歌所维系的,诗歌既是诗人移情于世界的产物,又是读者主体化的对象,在这个中介的作用下,诗人与读者必然是关联的。那么,怎么解释读诗时因为生命体验的差异而造成的理解偏差呢?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他们感受到的周遭世界总是不一样的,生命体验也必定不同,但是这种不同不是绝对的。就共时的层面来说,人们对外部的体验是有方向的,所呈现的不同是这个方向上深度的不同和层面的不同,比方说面对太阳,有人会马上体验到光明、热情与愉悦,有人则会感受到生命不被遮蔽的巨大幸福感;也许一个忧郁的人会觉得在这明亮的阳光下形单影只而产生一种孤独感,但这也必定来源于太阳本身具有的温暖光明感与其个人特定情绪产生的对照;相反,面对太阳,绝对不会有人马上产生一种清冷幽深之感。从历时的层面看,生命体验在作为整体的民族乃至人类的心灵深处随着时间的蜿蜒而不断加深,因此今人对于古诗的体验必定和原作者创作时的体验有所不同,但这严格来说不是一种偏差更不是一种背离,而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是生命体验历经历史淘洗的广度化和深度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诗歌正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它是先人主体化的产物,又不断被后人解释和体验。一首流传千年的诗歌必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不断存在着被体验的可能,而它因为被灌注了诗人的精神而成为了诗人灵魂的活的载体,在时间的洪流里扩展着自己,发展着自己。诗歌当然也存在着曲解与误读,但那是因为读者不能通过共通的生命体验来将自己渗透进去,为了读诗而读诗,从而生拉硬拽、生吞活剥;或是居高临下地去面对诗歌,不加体会而置于“意义”探求的狂轰滥炸之中,最后只能成为一种脱离心灵的语义考古学。

因此在阅读司马昱《春行曲》的时候,两幅画面交相映照进入我的脑海,但是这两幅画面并不传达给我实在的意义,因为追究字面的意义是无用的,诗歌不是为了叙事而存在,因此诗歌实际上是不可复述的,它不像小说和戏剧一样可以抽出情节和人物形象脱离原本进行讲述。你可以把《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讲出来,甚至可以在讲完故事之后再把你对诗歌中深意的理解也一道陈述,但是对于听众来说,他们听到的已经不再是诗,《孔雀东南飞》特有的“诗歌性” 的东西已经不翼而飞,听众失去了诗歌本身带来的生命体验的磨合,也就仅仅是听了一个故事,而不可能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油然的震撼。

这两幅画面在我的脑海里面马上溶化,它们所携带的生命直觉唤醒了许多我生命中的记忆:人们熙熙攘攘地朝一个地方匆忙行走,不时有一个个体超过了另一个个体;庞德的诗句“湿漉漉枝头上黑色花瓣片片”;人就像波浪一样彼此推动又彼此超越;《泰坦尼克号》岸边挥舞着手帕的英国少妇;坐车离开家乡时母亲的眼神和父亲渐淡的身影;空茫而焦虑的等待,却失去了联系的音讯……这一切模糊的画面不成形地从生命深处注入我的身体,并释放出带有深沉意味的情感,仿佛是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之中开始在我的全身扩散、蔓延。这是一种类似于直觉的契合感受,我突然发现,这首诗所描述的,是我,很可能也是大部分人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两种状态:寻找和等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状态却使这首诗在我的生命里立体起来,成为了我生命体验的一部分。

寻找,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四处苦苦追寻、苦苦探求。寻找是人在起跑线后蹲踞的梦想,它意味着可操纵的未来,也意味着一切未知事物带来的危险。对于人而言,躁动不安的灵魂面对已知世界只能体会到乏味甚至虚无,人只能够匆匆地上路,在旅途的劳顿和不适中安慰自己的灵魂。所以旅人的梦境最踏实,游子的梦境最亲切,流浪者的梦境最香甜。寻找是无法满足无法抑制的,因此它又是盲目的挣扎的,无怪那么多人在渡口上相争相拥,争先恐后地踏上未知的行程,“客行只念路”,除却这匆匆掠过的旅途和那想象中的目标,又还有什么能够沉淀进生命之中呢?寻找既是人的幸福,又是人的悲哀。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浮士德》在寻找,《青鸟》在寻找,《彼尔金特》也在寻找。然而人类在寻找的征途上不得停歇,这就像西绪福斯推动着巨石一样荒谬,这是上帝赋予我们认知世界能力的同时所给予的惩罚,我们必须要假定这个世界没有尽头,才能鼓足勇气寻求下去,可是万一这个世界有劲头呢?就算这个世界没有尽头,那么我们重复着寻求的动作,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一个个目标都成为尘封的往事,仰望前面新的旅途我们不禁会怀疑,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就会成为这样一个尘封的标本,标示着后人寻求的方向。

人的另一种生存状态是等待,我马上想到了《等待戈多》。我们不过是那两个在柳树下等待的小人物,叽叽喳喳,却似乎一事无成,最后连等待的意义也一并迷失,甚至丧失了做出选择的可能。并且,在这个等待的世界上,选择又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继续做出一种等待的姿态吗?在无边无尽的等待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形体,成为了忍受风吹雨打的赤裸的灵魂。就像那些面对匆忙离去者的“堤上人”,只能作为“谁知”的宾语,就连做出的“拭泪”“摇手”的动作也逐渐失却了意义。这一切的结果不过是一个“空”字了得。这些在堤上望眼欲穿的身影不久就会随着船只的离岸而模糊消失,而对于等待的主体来说,当他们所真正在乎的人把他们遗忘之时,他们自身的存在也就被消解了,所以一个站在岸边的女人最后只能化作一块望夫石,因为此时灵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虚无和赘余。冰冷坚硬的石头,同样能承担起等待的姿态和作用。

在这首诗里,寻找和等待从两种状态进一步被固化成两种彼此观照的姿势,两种行为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当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被拉伸成一个远景,却让人突然困惑、迷茫,这两种人前者雀跃争先、后者静滞凝神,可是又各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个世界上,人如果只拘泥于寻找与等待两种状态之中,就会终于陷入万劫不复的虚妄,一切行动看起来都仅仅是挣扎,因为拘泥就是一种等待;可是如果人们想不被拘泥,就只能起身去寻找,那依然是荒诞不经的。可见,人需要第三种状态;至少,人不能被这两种动作对象化,只有这样,人类才能重新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重新有胆量像张载那样高呼“堂堂正正做个人”。

渗透着我的生命体验,千年前的一首诗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在读诗的气韵里,我必须动用我的全部生命、全部记忆去反思,去反观自我和我这个时代的人。从而,我把这首古诗读成了现代诗。可是我自信,我读到的仍然是晋简文帝司马昱。查阅史书,历史上的司马昱贵为天子却身为傀儡,在东晋门阀政治中沦为被倾轧的牺牲品,想必对于这个世界,司马昱不可能充满希望,甚至他眼中的世界也是荒谬的无意义的,而这正是我所读到的。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徘徊、观望与挣扎,渐行渐远的失落、空虚与迷茫。或者说,尽管在那个时代哲学远没有使“存在”成为一个命题,但是晋文帝却通过生命体验预知了这个命题,这首诗正是他在千年前留下来的一个诘问,质疑着人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拷问着我们这些高度文明、苦苦跋涉或寂寞等待的的现代人。

[ 本帖最后由 铂 于 2006-12-2 23:46 编辑 ]

天知道 发表于 2006-11-29 11:05:25

Pt的原创,很赞的说!

大概看了一下,写得很不错,
忙完这一段后一定细细拜读。

gener 发表于 2006-11-29 11:55:02

LZ是学美学的?给俄讲讲审美疲劳是怎么回事吧……:o

发表于 2006-11-29 12:53:02

。。。呵呵 我不是专门学美学的呢~~~也等到忙完这一阵吧。。。。

愈发想知道天哥面具背后是谁了~~

gener 发表于 2006-11-30 11:48:21

原帖由 铂 于 2006-11-29 12:53 发表
。。。呵呵 我不是专门学美学的呢~~~也等到忙完这一阵吧。。。。

愈发想知道天哥面具背后是谁了~~
呵呵,面具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btw,给你的帖子加精了……:)

发表于 2006-11-30 13:36:03

汗 搞混了~~~我说的是天知道~~~~~

严重谢谢小天版~~~!

天知道 发表于 2006-11-30 14:23:34

这个。。。答案同小天斑的一样。:D

其实你师姐知道我是谁,不神秘的说。。。:cool:  hehe

(想起‘神雕侠侣’中杨过揭下面具时,“面具后竟是一面容清秀的男子,眉间略显忧郁” :eek: :lol  )

翦瞳 发表于 2006-11-30 14:28:39

唐诗和宋词
更喜欢宋词
铮铮切切的,很有韵律

gener 发表于 2006-11-30 14:50:40

原帖由 铂 于 2006-11-30 13:36 发表
汗 搞混了~~~我说的是天知道~~~~~

严重谢谢小天版~~~!
哈哈……

gener 发表于 2006-11-30 14:51:38

原帖由 翦瞳 于 2006-11-30 14:28 发表
唐诗和宋词
更喜欢宋词
铮铮切切的,很有韵律
宋词更生活化,更有人情味……

发表于 2006-11-30 16:02:53

我写的既不是唐诗 也不是宋词~~~哪天拈来写写~~~

很神秘很神秘 还说不神秘 不告诉我就是很神秘~~~

我还很喜欢元曲~~~主要是因为自己喜欢戏剧~~

gener 发表于 2006-11-30 16:55:17

原帖由 铂 于 2006-11-30 16:02 发表
我写的既不是唐诗 也不是宋词~~~哪天拈来写写~~~

很神秘很神秘 还说不神秘 不告诉我就是很神秘~~~

我还很喜欢元曲~~~主要是因为自己喜欢戏剧~~
等你讲审美疲劳呢……:o

Valance 发表于 2006-11-30 21:25:32

```

好深奥啊...

我相信一句话: ‘Art never express anything but itself.'

So is poetry, and so is beauty, I think :)




http://photo.monternet.com/storagenew/67/81/f6/676c6187b78135f46638f66574e4888f/my_pic/c_876784190/albumpic.jpg

发表于 2006-11-30 22:29:24

或许可以这样看待审美疲劳:

1 人的生命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需要慰藉
1 把审美的过程看作外部世界激荡内心使人的生命孤独感减弱的过程(共鸣或移入)
2 当某件事物曾经一度使人内心的生命孤独感减弱 则它使人产生了美感
3 人的生命体验不断增加 能够触及共鸣的层面也增加 则该事物持续触发美感
4.1 当人的生命体验不再增加 该事物触动的作用减弱 而不能引起新的共鸣 则出现审美疲劳
4.2 当人的生命体验增加时 该事物引起共鸣的层面已经穷尽 则出现审美疲劳

no_comment 发表于 2006-12-1 10:57:22

原帖由 铂 于 2006-11-30 06:29 发表
或许可以这样看待审美疲劳:

1 人的生命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需要慰藉
1 把审美的过程看作外部世界激荡内心使人的生命孤独感减弱的过程(共鸣或移入)
2 当某件事物曾经一度使人内心的生命孤独感减弱 则它使人 ...


孤独和美是对立的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Pt文集]两处风景 两行空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