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16137|回复: 46

[经验总结] 歐洲經博項目總整理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7:50:0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h388 于 2018-4-5 22:13 编辑

今年申請經博全丟歐洲非英語系國家(背後原因複雜,這邊不多解釋),因此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歐洲各國大相逕庭的學制,以下與寄託各位分享申請經驗,以報答過去幾年在此獲得許多資訊。我的研究方向是international finance、open economy macro和monetary,所以提及的學校大多比較偏向macro,走micro或metrics的朋友敬請見諒。若有錯誤疏漏,也煩請指正,謝謝!

---

歐洲即便已整合學分計算方式(即所謂的ECT),方便學生跨校交流,各國學制依然大不相同,且比美國博班的「2+3」制複雜多多。我因此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以找出合適的申請途徑。

美國博班很單純,前面兩年修課,後面三年(或更多年)做研究。如果修完課不想繼續寫論文拿博士,有些學校會頒授MA碩士學位,不讓你空手而歸,比方說像Brown;有些學校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等你想清楚決定好要拿博士,我們再來談,比方說像Yale。前者比較「貼心」,考量到人生計畫趕不上變化;後者比較「實際」,不想浪費獎學金在沒能堅定志向拿博士的學生。

德國學制仿效美國,申請起來容易上手,最著名的經博班莫屬Bonn的BGSE、Mannheim的GESS和LMU Munich的MGSE。德國鄰近學校也喜歡聯合招生、共享資源,比方說Goethe U Frankfurt領頭的GSEFM,Humboldt U Berlin領頭的BDPEMS。德國經濟研究院DIW Berlin也有開辦博班Graduate Center,但非常低調,網站上不容易找到連結,我也是朋友介紹才得知。

德國學校「俗又大碗」,不僅不收申請費和學費,頭兩年修課可能補助生活津貼,德國物價在歐洲還相對低,我因此一口氣丟了上述六間,外加也有涉獵國際總經的RGS Econ ——該校由魯爾地區三間大學和一間經濟研究院RWI Essen共同創辦,知名度不高,但感覺小而美。德國人做事嚴謹也果真名不虛傳:有些要另交essay,有些要當面面試,有些給一「機會欄」讓你補充在其他文件沒能展現或說明的種種(我就解釋為何兩科成績較低) ,最有趣的是有些連文件檔名命名都有規定(強迫症啊!)

瑞士學制也類似美國,我依研究方向丟了Graduate Institute GenevaLausanne,以及歐洲首屈一指的U Zurich ——這完全是聲望考量,因為該校只有一人研究國際總經。Geneva很難搞,不但申請費100瑞郎貴死人,還硬逼我另外寫一封文情並茂的申請信,才可能獲得獎學金,免除一年高達8,000瑞郎的學費。Lausanne修課階段在瑞士央行所屬的Study Center Gerzensee,該單位似乎負責瑞士好幾所大學經博班頭兩年的課程,而瑞士口袋深也能從之窺見一二:總經特別聘請人在巴塞隆納的大師Jodi Garli前來教授。

學制同美國的還有瑞典挪威。瑞典兩大SSEStockholm U申請系統不同,但進去後可以互相選課;我還丟了Lund,純粹看在它鄰近心愛的哥本哈根,否則該校根本難找出研究國際總經的教授。挪威兩大有OsloNHH,因研究方向不合,我沒申請頗負盛名的前者,反倒丟了它的鄰居BI,有大師Fabio Canova(原來他已離開EUI)和一系列看了心動不已的課程。

瑞典和挪威如此先進,申請過程卻是亂七八糟氣死人。

SSE往年只要兩封推薦函,今年突然改三封,我說只準備兩封,英文不太好的秘書說沒問題;結果少一封系統不讓申請文件送出,秘書改口道歉表示其實要三封,完全狀況外。NHH申請條件毫無邏輯,當頂尖名校沒在管GRE字彙分數,只在乎數學成績是否夠高,該校設的字彙門檻卻比數學苛刻,且申請動機限制300字以內,我寫個為何讀經博大概就400字了。BI網站說要10頁研究計畫,我想入學前就有能力寫那麼多,是也不消去唸了,所幸秘書回不用那麼多——那沒主動洽詢的人是活該寫10頁嗎?此外,該校允許學生自行上傳推薦函,也是莫名其妙。

丹麥學制是一切崩潰的開端,博士分成「5+3」制和「4+4」制,我網站讀了老半天讀不出個所以然,寫信問秘書才豁然開朗。所謂「5+3」是給已拿到120個ECT碩士學分的人申請——通常等同花費兩年拿一個研究碩士MRes、MPhil、MLitt、Research Master或Advanced Master,各校稱呼不同——進去後直接開始做研究、寫論文,等同美國「2+3」的「3」部分;而「4+4」就像美國的「2+3」,不足120個ECT學分者從修課開始。丹麥也有兩大鼎立,AarhusCopenhagen,考量研究方向我只丟了後者,申請過程和北歐其他學校一樣令人搖頭。

Copenhagen建議申請前先和可能的指導教授聯絡,我於是寫信向一位在做國際總經的助理教授毛遂自薦;年輕教授就是不一樣,非常熱情地回了一封超長的信,提醒我申請時要附上推薦函。然而該校網站羅列的申請文件不包括推薦函,申請系統因此沒有相對應功能,我於是寫信問秘書能否請推薦人直接把文件寄給她;秘書大費周章把我轉給類似教務處的單位,沒想到教務處說我可以自己在系統裡上傳!這有違一般申請程序,我只好再次打擾那位助理教授,確認如此是否恰當?結果對方趕緊把我轉給博班主任,繞了一大圈才塵埃落定。

荷蘭學制也很弔詭,最有名的「雙T」經博班 Tilburg Tinbergen,前者研究似乎偏向管理科學,我沒有申請;後者由U Amsterdam、VU Amsterdam和Erasmus U Rotterdam三校合辦,表面看似美國的「2+3」,但兩年修完120個ECT拿到研究碩士MPhil,不保證能繼續寫論文拿博士;但如果想拿博士,請務必考慮留在Tinbergen別跑掉,相當矛盾。也因為類似「2+3」,Tinbergen不像丹麥有「5+3」可以申請,進去直接寫論文——想拿Tinbergen的博士,一定得從MPil修課開始。

荷蘭還有老牌的 Groningen和新興的 Maastricht,兩校皆把美國的「2+3」拆開:兩年修完120個ECT,學生即可拿研究碩士Research Master去找工作,也可留在該校或去他校寫論文拿博士,但總之都得再跑一次申請流程;不過若能在修課期間順利媒合指導教授,問題通常不大。此種學制在歐洲算是模仿美國「2+3」以外的另一主流,我姑且稱之為「1+1+2」制:第一年修基礎課,第二年可能安排修進階課,也可能直接開始寫論文。

「1+1+2」優點是學生擁有選擇自由,但也因此該學制在修課階段很少給獎學金,還可能收取高額學費——像Groningen和Maastricht的研究碩士一年要價上萬歐元,完全阻卻我申請——畢竟學生拿到學位即可遠走高飛,不像「2+3」學制裡的學生得特別「效忠」學校。

比利時因為語言政爭,申請起來最令我頭昏眼花:明明都叫「魯汶大學」,卻有說荷語的老魯汶KU Leuven,以及後來獨立出來說法語的UC Louvain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也分留在舊校區講法語的UL Bruxelle,以及講荷語的VU Brussels。但論及經博班,唯前三校值得一談,尤其ULB底下的ECARES

比籍著名經濟學家Mathias Dewatripont哈佛畢業後有感歐洲人才外流新大陸,一手創辦ECARES,仿效美國訓練模式,國際間頗具知名度。然ECARES學制不像「2+3」,反倒更似「1+1+2」,且允許已有一定基礎的人直接申請修習第二年進階課程,跳過第一年基礎課程。我仗著已有華威經碩,便挑此途徑,省一年4,200歐元學費。其實如果來自歐盟成員國,學費只要800歐元;來自開發中國家,也才1,000餘歐元,本人「很不幸」來自非歐盟的已開發國家,才得付那麼多。

KU Leuven規定申請前需獲得指導教授同意,我遂發了履歷和研究計畫給三位教授,一位遺憾表示自己借調比利時央行,另外兩位無消無息,我只好申請一年60個ECT的研究碩士Advanced Master——那其實就是他們博班第一年課程,只是前者得付近2,000歐元學費,後者不用。UC Louvain研究方向不合,我沒申請。

法國南有TSE,北有PSE,前者研究偏向個經,我沒申請;後者分成一般課程的APE和專攻發展經濟學的PPD(大概因為有Thomas Piketty?),兩項學制介於「1+1 +2」和「2+3」之間。像「1+1+2」因為PSE同比利時的ECARES,可跳過第一年基礎課程M1直接申請進階的M2;像「2+3」則因為想在PSE寫論文拿博士,似乎仍得先拿到他們自家的碩士。PSE不收學費,我沒有直接申請APE的M2,想說能從M1打好基礎也不錯。

巴黎好幾所學校在國際總經領域都挺突出,好比說Science Po,學制也是「1+1+2」,但一年學費要價上萬歐元,我又錯過獎學金報名時間,申請來心酸的;Paris X(Nanterre)有專攻國際總經的研究單位EconomiX,可惜入學資訊只有法文,大概就是只收會法語的學生吧。申請工作收尾時,我意外發現花都還有一個名校Ecole Polytechnique和ENSAE ParisTech合辦經博班,但我並非特別想去巴黎唸書,因此沒補申請。

西班牙馬德里有UC3MCEMFI,前者研究偏向個經,但有位教授和替我寫推薦函的兩位教授合發期刊文章,還是決定丟丟看;後者研究方向不合,我沒申請。巴塞隆納的UPFUAB雖然合辦Barcelona GSE(著名個經教科書Microeconomic Theory作者之一Andreu Mas-Colell創辦,和ECARES同樣有鑒歐洲人才外流),主要仍針對教學碩士MSc,研究碩士和博班兩校依然分開招生。UPF比較像「2+3」,但修課僅一年,在該校拿到60個ECT的研究碩士MRes才能開始寫論文;UAB的IDEA比較像「1+1+2」,修課時間兩年。
回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8
寄托币
162
注册时间
2016-4-18
精华
0
帖子
32
发表于 2018-4-2 17:58:15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全了 除了意大利的几乎都囊括其中
很好奇为什么没有申请oslo,宏观很强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8:00:31 |显示全部楼层
车车车车车 发表于 2018-4-2 17:58
总结的很全了 除了意大利的几乎都囊括其中
很好奇为什么没有申请oslo,宏观很强呀

也是因為個人原因,沒申請義大利和奧地利。

Oslo有宏觀,但BI的研究方向和我更契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8
寄托币
162
注册时间
2016-4-18
精华
0
帖子
32
发表于 2018-4-2 18:02:19 |显示全部楼层
cch388 发表于 2018-4-2 18:00
也是因為個人原因,沒申請義大利和奧地利。

Oslo有宏觀,但BI的研究方向和我更契合。

能否透露一下申请结果和最后的学校选择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8: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h388 于 2018-4-2 18:09 编辑
车车车车车 发表于 2018-4-2 18:02
能否透露一下申请结果和最后的学校选择呢


還有許多pending,但會在意的只剩PSE、UPF、DIW Berlin和LMU Munich。

目前已接受Goethe U Frankfurt(全獎),拒了TCD(全獎)、ECARES、UAB和KU Leuven。

被拒當中,大概只有Tinbergen(先備取兩週)和Geneva比較令我心痛,其他無感,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8
寄托币
162
注册时间
2016-4-18
精华
0
帖子
32
发表于 2018-4-2 18:15:52 |显示全部楼层
cch388 发表于 2018-4-2 18:08
還有許多pending,但會在意的只剩PSE、UPF、DIW Berlin和LMU Munich。

目前已接受Goethe U Frankfur ...

恭喜恭喜,谢谢透露
我和你倾向的方向有相似之处,你的帖子给我参考很大呀
我目前人在柏林,向你推荐一下DIW的项目, 宏观真的很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8:18:36 |显示全部楼层
车车车车车 发表于 2018-4-2 18:15
恭喜恭喜,谢谢透露
我和你倾向的方向有相似之处,你的帖子给我参考很大呀
我目前人在柏林,向你推荐一 ...

目前在DIW Berlin就讀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8
寄托币
162
注册时间
2016-4-18
精华
0
帖子
32
发表于 2018-4-2 18:21:01 |显示全部楼层
cch388 发表于 2018-4-2 18:18
目前在DIW Berlin就讀嗎?

在hu读硕士,比较了解DIW的一些情况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8
寄托币
162
注册时间
2016-4-18
精华
0
帖子
32
发表于 2018-4-2 18:24:46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建议版主加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67
寄托币
840
注册时间
2015-11-16
精华
0
帖子
243
发表于 2018-4-2 18:26:37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好棒!我一直觉得欧洲很多学校水平不输北美,但是每个方向学校、导师都很不同,要仔细研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发表于 2018-4-2 18:50: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8-4-2 12:16 编辑
车车车车车 发表于 2018-4-2 10:58
总结的很全了 除了意大利的几乎都囊括其中
很好奇为什么没有申请oslo,宏观很强呀


其實我覺得樓主寫學制寫得偏複雜了,分別沒那麼大的。

簡單點說,就是兩年碩士+三年phd 是標準版本,再各地/各校有possible exit point 有點小變化。

補充一: master 都基本要兩年的。
是一整個兩年的master.  還是像法國般分了M1 M2, 還是像英制(and 荷)般分了taught vs research都好,要上phd 的都基本要120 ects的版本。Equvilant to us first 2 year coursework,
一年master 有沒有exit point 的分別,對申phd 的人無關。
E.g. upf phd 要mres,  pse tse 的phd 要上完了m2 再入,netherlands 雙T 都有拿過1 年msc 可以入mphil y2 的可能性,丹麥如果一年master 上phd 就要補回那一年,而英國的phd,  要是ms 入的第一年也其實叫mres.

補充二:都在master 階段後有exit point.
就算是像bonn,  goethe 等之類可以申phd 的,但本質也是master hybird. 讀完兩年後可以拿master 走人。
這個美國好些學校也是的…不過人家是多半是不招terminal master, 於是拿master走人便變了loser...
這個也是因為英美系職場要求的基本學歷是學士,而歐陸系的要求是碩士…

補充三:phd 讀多久,看normative study period 用途不太大,只能參考
Research phase 有多長真心人人不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66
注册时间
2017-6-17
精华
0
帖子
17
发表于 2018-4-2 19:00:07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申了一些欧洲的学校,楼主能否透露背景:D:handshak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9:14:02 |显示全部楼层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8-4-2 18:50
其實我覺得樓主寫學制寫得偏複雜了,分別沒那麼大的。

簡單點說,就是兩年碩士+三年phd 是標準版本, ...

對,基本上都是2+3,但就是「2」的部分各校給予的申請途徑和要求條件不同,我希望能全部攤開,讓未來要申請的人知道自己其實有那麼多選擇。

是不是都要120ECT我不確定,我Warwick MSc轉換成ECT只有90個,還是丟了Maastricht的博班,也被挑出來面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9: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h388 于 2018-4-2 19:24 编辑
路漫漫1991發表於2018-4-2 19:00
我也申了一些歐洲的學校,樓主能否透露背景

我是轉換跑道的,本科在台北念新聞,後來在NYU拿了MA Politics,才決定跳到經濟學,於是貸款去了Warwick拿了MSc Econ,但只有merit畢業,沒有distinction;推薦函都是Warwick兩位年輕教授。

工作經驗都在紐約(本身是美國籍),一個是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一個是亞股證券研究,外加出了一本書。

GRE就別問了,不是學霸型,非常不會考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33
注册时间
2015-1-8
精华
0
帖子
33
发表于 2018-4-2 19:23:15 |显示全部楼层
ENHAHAHA 发表于 2018-4-2 18:26
帖子好棒!我一直觉得欧洲很多学校水平不输北美,但是每个方向学校、导师都很不同,要仔细研究。

真的要仔細研究才能找出最合適的program。

使用道具 举报

RE: 歐洲經博項目總整理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歐洲經博項目總整理
https://bbs.gter.net/thread-2159328-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