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3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平: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均面临极大挑战  关闭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声望
6
寄托币
55110
注册时间
2001-9-3
精华
212
帖子
419

Aries白羊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7-23 20:2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送交者: texasa 2004年7月21日12:41:26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于2001年10月17日召开全体会议,与会代表就中国经济学研究问题
展开研讨。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主持。陈平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
的茅于轼先生、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的李稻葵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王则柯教授、北
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姚洋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邹恒甫教授等代表先后发
言。下面是他们发言摘要。


  陈平教授发言

  林毅夫主任对于中国得诺贝尔奖的前景很乐观,但是我的危机感却很沉重。今天记者
问我:"大家都提出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冲击,那么究竟在那些领域有希望?到现在为止我们
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我想用一个故事来回答这一问题。在1900年初进入
20世纪的时候,英国皇家科学院召开年会,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当时做主席发言
的是当时最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姆逊,他说可惜的是天上还有两朵乌
云。仅仅5年之后,两朵乌云就变成了两场风暴,一朵是相对论,一朵是量子力学。从这
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经济学现在面临的形势和物理学1900年的形势是一样的。

  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全都面临严重的挑
战。首先,微观就只讲企业理论,只许规模递减,不许规模递增,所以我们的微观经济学
是不能解释劳动分工的。而Adam Smith的《国富论》头三章讲的就是劳动分工。其二,宏
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理论都跟经济波动有关,有好几大流派
,一派认为根本不应该有经济波动,也就根本不应该有宏观经济学,要有问题就是噪声驱动
,这就是第一个的获诺贝尔奖的"噪声驱动模型", 计量经济学就是这个基本思想,目的就是
为了得到白色噪声,如果他是对的话,那就相当于热力学第二类永动机是对的,而这完全是
错的。事实上,物理学家在1930年就证明,噪声冲击的阻尼谐振子应该是指数衰减的。所
以在我知道的获诺贝尔奖的科学里面,从来没有证明过是对的、从来没有正式发表过、但
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理论的,只有经济学,所以我的危机感非常严重。第三,计量经济
学的基本方法时回归分析,即假设这个系统是可计系统,我们现在做"混沌"的人都知道大
部分系统都是不可计系统,那怎么能作回归?而且,我知道心理学、实验经济学可以证明
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是不对的。理性预期的第二号人物Sargent写了一本书叫《
有界理性》,事实上已经退到他的对立面去了。统计学家认为自己做的是应用统计学,统
计学不承认计量经济学是其严格分支,因为小样本作出的计算机模拟很难有严格证明。所
以对这些基本方法有这样大程度的疑问,就说明几个问题:一,经济学家任重道远,二,
我要稍微修改卢锋教授的引语,我们不是受已故的经济学家的愚弄,而是受一些时髦理论
的愚弄,包括我们现在最流行的微观基础理论和噪声驱动理论等。

  然而我们的希望所在,我们从中国的观察可以挑战西方主流理论的,就是今天我们这
个会议的倡导者之一林毅夫。在今年创立的Gale Johnson讲座的第一位讲演人,不是西方
主流派的经济学家,而是林毅夫,而他的讲演内容就是挑战现在最时髦的内增长理论。大
家都只道,Solow认为增长是收敛的,而Lucas认为增长是发散的,用规模递增来解释各国
发展差别。林毅夫用他的基本比较优势理论挑战Lucas的内增长理论,得到去年诺贝尔奖
得主Heckman的认可。所以我认为,假如中国经济学界能够出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
人就不应该是象当年清华的留美预备班,仅仅拷贝国外经济学教科书,向美国的名牌大学
输送博士生人才,而是应该观察到中国所不能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的现象,提出能够
有意义让人重新思考经济学基础的问题。好问题的提出可以推进经济学的前进,但是我们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讨论很多的不是问题。要提出好问题,需要对方法有所贡献,遗憾的
是,首届经济年会没有关于方法论的专题研讨。我们方法上要更新。比如杨小凯注意到了
劳动分工的问题,但用的办法还是优化均衡的办法,无法取得突破。

  最后我补充一下,我对在座的各位对北大的过高期望非常忧虑,我和邹衡甫都不是北
大毕业的,我们感到在北大非常难做研究,就象20年代胡适提出巴黎不适合作研究一样,
然而,严济慈对此回答道:"只有在巴黎还能作研究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做研究的人。"所
以我想,能够在北大这个环境中,能够不受金钱、政治、时髦观点的冲击,认真冷静地向
问题,是很难却是应该做的。所以相对来讲,非北大的学者相对有更好的机会。北大有个
很好的学术传统是兼容并包,但是又有其很致命的弱点:即各个学派之间互不交锋。最近
中心正在努力倡导改变这个现象,我们提倡举行semilar,不同观点互相讨论。这是一个
很好的办法,我想现在我们就当场实验,,请各位讨论:到底这些年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取
得了那些重要的进展?我们和世界最好的经济学家的差异在哪里?我们应该作出什么方面
的改革?
UA
我说人生哪,如果赏过一回痛哭淋漓的风景,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不要收藏美、钤印美,让美随风而逝。生命最清醉的时候,是将万里长江视为一匹白绢,裂帛。(简桢)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陈平: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均面临极大挑战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陈平:经济学的三大支柱均面临极大挑战
https://bbs.gter.net/thread-208658-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