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1825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真相系列 [复制链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28 16:5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们在大学里需要了解更多的社会真相。。。否则,在做出职业选择的时候可能比较盲目。。

我在此立一个帖子,有转帖也会有我自己写的原创,这些内容不可能解秘所有社会真相,只是给朋友们一种提醒,就是在确立目标和职业理想的时候多多考虑一下背后的一些东西。。尽可能的减少盲目性。。

2楼:从没有好剧本谈起:编剧的地位
3楼:中国软件业忧思录
6楼:揭破中国知识界的潜规则
7楼:中国科研之怪现状
11楼:江湖,中国社会的真相
12楼:算算教授们的收入、学识和道德水平——以经济学教授为例
13楼:网上调查表明:国内人才平均薪酬首次出现下跌
14楼:中产阶级是个伪概念?
15楼:亦明: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16楼:中国文坛的年度文学奖闹剧


美国大学如何处理抄袭的学生

DOVE

我过去所在的系是美国同学科中的比较靠前的,尤其是研究水平。这里与大家
分享一下我所亲自经历的一件事,也许对国内的同学有所帮助。

原同学到我们系来读书之前是一家韩国公司的雇员(不知道他的汉字名字,只
好用音来代替),2000年被我们系录取为研究生,我们系的传统是研究生
的第一个学年全是FELLOWSHIP资助,好让研究生专心读书,同时第
一个学季可以挑选导师,第一个学季快结束的时候可以分到具体的实验室。这
位原同学来我们实验室之前找我咨询很多次,大概是英文不灵光,每次都是拖
着另外一个韩国同学一起来,经常一个人讲了,另一个重复一下,让我想到杜
帮和杜邦兄弟。我正在为老板找一个代我的人,当然尽力拉拢,向他讲了这个
研究多么多么重要,有多么诱人的前景,这个老板的为人多么好,这个实验室
大家多么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原同学终于到了我们实验室,但发现见到他却是不那么容易,我想大概是学习
太重了,后来发现这小子也只选了两门课,其中还有一门不是核心课程,想当
初我可是四到五门一个学季,渴望早一点学完课程好专心做研究,因为真正开
始进了实验室后,停下进行一半的实验去上课总是不那么方便,没想到这位老
兄选了那么少的课,又不到实验室来,反正不是我的事,好在老板让一个法国
来的女博士后搞清楚我搭的仪器,不至于我走后没有人弄得懂东南西北。等到
暑假的时候,发现这老兄还是很少来实验室,老板大概也感到了这小子不大一
样,就明确让那位博士后安排这老兄的日常工作,而这段时间我忙着答辩走人,
原同学的情况也不太了解。

离开了学校后,断断续续听到原同学的一些事,开始是那位法国姑娘告诉我这
位原同学是依然故我,看不到人影,过了一段时间说老板亲自每个星期给这位
原同学下一次任务,这可是不一样的待遇,因为我的老板带出了好多个教授,
历来他都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安排实验,他只在大的方向上指导,在文
章上把关,现在要每星期具体派任务,可见原同学不一般了。再过了一段时间,
又听说系里要讨论原同学的去留问题,后来的消息就是原同学被开除了。听了
这些消息当然令我吃惊。

直到今年应邀参加ACS年会中专为老板办的一个讨论会,向老板打听后,才
知道了原同学被开除的来龙去脉。

这位原同学安排给法国女博士后指导后,没想到让这位韩国爷们认为整天让一
个女人指点实在很没面子,最后只好老板出马,因为老板觉得这也是他自己的
责任,虽然他不理解为什么女博士后就会让韩国人没面子。在老板的指导下,
原同学实验上倒有不错的进展,老板也发现韩国同学实际上非常听话,和美国
同学有很大的差别,只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老板说他还是有信心把这个同
学带出来的。

没想到这位原同学却在一门选修课上栽了,这是一门非常不重要的课,实际上
用来凑学分,所以也没有考试,交一份报告也就了事。TA在拿到了原同学的
报告后,发现很惊讶原同学竟有那么好的英文,只是英文用了太多的俚语,实
在不象TERM PAPER的用词,TA只好花了不少时间改原同学的用词,
越改越觉得不对,就把原同学的题目GOOGLE了一把,发现原同学的TE
RM PAPER竟和某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一模一样,原同学连标点符号都懒
得改一个就交了上来,这下TA感到事关重大,只好请示讲课老师,讲课老师
没想到竟有这种事,向系里研究生委员会反映,系里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秘密
临时委员会进行调查,前后几个月,当然其中少不了要原同学自己申辩,他这
时才知道美国人对这种事是这样的重视,当着委员会的成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希望系里不要开除他,若是公司知道他被开除了,肯定也会开除他,这样他就
会没有工资收入(原来他是公司让他出来读书的),到这时系里才知道这小子
拿着双份工资在这里上学,加起来一年少说也有不低于六万美元的收入,住房
又是学校的便宜住房,他实际上比两个博士后的收入都高;还有如果系里开除
了他,他在美国马上就没有了身份,就得被送回韩国。委员会征求老板的意见,
老板认为开除还是得开除,因为老板并不能整天跟在学生后面做实验,对实验
的结果只能相信学生报告的,而这位同学在那么小的事上都可以弄虚作假,又
怎么能相信他的实验结果?人一失去的诚信,比失去什么都重要。不过也不能
一棍子打死,系里学籍还可以为他保留一段时间,让他有时间申请其他学校,
处理意见也不公开,对外只是说他因个人原因离开。

所以这位老兄还在申请学校,老板也在推荐信上含糊一点,不知道最后有什么
样的结局,只是听说他还是被他的公司开除了,也不知道公司是从什么地方知
道了他的事。

(老板还告诉了我一件事,说系里最近不会招中国学生,因为不知有什么办法
相信现在中国同学的GRE成绩(当然与最近几位中国同学的表现也有关,这
里不多说了),但愿国内的同学不要惊讶。)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04-3-28 16:59:23 |只看该作者

从“没有好剧本”谈起:编剧的地位

从“没有好剧本”谈起:编剧的地位
文章提交者:梅缘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一天晚上,心情不错,于是百年不遇地坐下看电视剧。冷不防在央视一部戏的编剧岗位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于是大寒。

  四年前,还在校。不知怎么的被人拉去写电视系列剧里的一集。我一个写小说的孩子,对钱没概念。2000块钱一集,答应了。写了。交了。用了。一年前该剧上演,因为当初合同上就说了不给署名,没看。

  三年前,眼看毕业。又不知怎么的被几次拉去帮人弄本子,说的时候都天花乱坠,只欠东风,只要我贡献一下脑力一切都OK,3000块钱一集,先卖脑子。于是,脑子卖了不少,钱是一毛都没见着。做童工不应该对社会有抱怨,是你自己眼看着火坑还跳。

  两年前,在干电视。间或又被拉去写本子。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大纲都有了,人物也差不多了,你有灵气,4000块钱一集,前十五集都交给你。拿到大纲和人物,摇头叹气,重新分析甲乙丙丁行为依据,从头推导人物关系和发展的逻辑。白天干活,晚上赶稿。命苦的孩子像根草。临了临了,导演说,你写的不好。尾款一分都别想拿到。客气的打过电话去,对方摔了电话不爱搭理。

  一晃两年就过去了。看见自己的名字,就捎带着看了一下戏。听着自己当年写的台词,还是会乐出声儿来。两年过去了,话还是那些话,场景还是那些场景,戏还是那些戏,你还是不是你?

  一个朋友,大我一轮了,去年接了一个电视剧,一年之后,里外里算来,被人欠了二十七万还多的剧本费。他始终想不明白,这圈子里,小人坑人,怎么德高望重的老头也坑人;戏写的不好,你不用就是了,干吗最后让我们撞上成品看见的还都是自己?

  这圈子里有地位的人也多了去了。谁谁谁一集两万,谁谁谁一集三万,你经常可以听到有人放出的风。两万三万的神仙我没见过拿出来的东西,不好说什么,可一万以上的大师们,没少写让我捧腹的对白,没少设置让人狂倒的人物关系,甚至电视剧第一集开场5分钟3次定格7段内心独白的本子,也是传说里的高人写出来的。不服么?人家一部戏完了一辆奥迪玩去,你写完了拍出来也不过就是几万块钱,还有一半绝不给你,怎么着吧?就没地位了你。

  谁让你爱趟这浑水呢?你以为这圈子里有那么多名和利是预备给你的?其实,过河的是神仙,被踩的是石头。都说电视剧难看,垃圾多,导演、制作人、演员一致抱怨没有好剧本,没有好剧本,到底怪谁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04-3-28 17:57:17 |只看该作者

中国软件业忧思录

中国软件业忧思录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小淘

  到此为止,我们一直都是在关注中国软件业自身的情况,然而,在全球软件业,软件业正在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对未来中国软件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软件业正在落日

  中国软件业发展远比国外软件业要晚得多,国外软件业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后中国软件业才刚刚起步,在中国,这是新生的婴儿,然而在国际市场上,软件业已经是落日的黄昏。

  在去年各大软件巨头的财务报告里面可以看出,软件业正在走下坡路,微软、Oracle等企业的财务报告各项指数均比预测数据要低,在IBM,软件业也持零增长的状态,它营业额飞速增长的服务。

  微软已经开始全面向互联网转型,提出了基于网络服务为核心,而不是以传统的软件销售为基础的Microsoft.net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把用户所需要软件全部集成一个超级浏览器上,也就是说你只需购买微软的超级浏览器即可调用任何软件服务。Sun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McNealy在预测软件业的未来是说;“将来软件业将不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所有的事情就是服务,而没有产品。”他断言,“在以后的几年里,电脑业将非常像这样——你将只是利用它,而让你的服务供应商去为如何为你服务而操心吧。”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商Oracle也已经把它将来的业务重点转向针对互联网服务的相关软件和服务提供。在美国,很大一部分的人观点认为,在将来不长的时间里,单纯的软件再也不会出现了,软件是服务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在服务里面才需要捆绑软件,软件就像买礼品时的包装盒一样。

  从这个行业来看,一个高速发展了二十多年的行业是该变一变的时候了。

  软件业将不再存在?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应用软件,一种是完全面向家庭用户或者个人的软件,如桌面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一种是面向企业事务的商务软件,如财务软件、仓管软件;另一种是为前两者提供后台支撑或者服务的软件,如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按照后PC时代的表述,完全面向家庭用户和个人的软件将不再以一种软件的形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出现,后两种软件将以企业解决方案集成的方式销售。

  在后PC时代,软件再也不是以一种前台的方式出现在用户面前,所有的一切数据处理过程均以后台的形式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而言,他仅仅需要按某个按钮就可以完成现在需要用鼠标、键盘并且辅于相当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完成的操作,无疑,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现在所使用的个人软件已经失去了它存在价值。届时,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去操纵这些具体的软件。

  也就是说,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他们再也感觉不到软件的存在了,他们所接受的产品都是以服务的形式出现的。

  Micosoft.net计划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而制定的,它的核心在于,微软以后提供给用户的不是用光盘装好的软件,而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服务,用户将不会看到任何实体的软件存在。

  中国软件业的危机

  在中国IT业界,软件业是目前最为薄弱的一块,这是因为中国软件业与国外起步的时间差距实在太大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程越来越短,很可能,中国软件业是第一个被国外那些巨无霸式的企业冲垮,中国软件业的危机比中国互联网和硬件业要严重的多。

  到目前为止,中国软件业的真正发展不会超过五年,在国外软件业已经开始要发生一场革命性的软件业变革的时候,中国软件业还没完成原始积累。是的,现在中国软件业是在努力赶,可是国内客观的市场环境和形成恶性循环的小作坊作业让中国软件业痛苦不堪。

  而且,这场比赛随时可能因为软件业新的变化而宣布结束。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在将来软件业开始全面像微软前技术总监梅尔沃德所说的那样,“PC革命根本算不上革命,仅仅是文字处理软件代替了打字机而已,而网络才是大震荡的革命,我们的主营业务——软件本身也到了末日,将来也会暴尸于信息高速公路旁。十年后,我们不会再卖盒装软件。”

  我们还为软件业欢呼什么?

  在未来,软件业将成为服务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次开发软件将完全被市场所淘汰,那么对中国几乎全部的软件企业,都意味着毁灭性的打击。

  朝阳还是落日?

  中国软件业已经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会是一个朝阳还落日的产业,对于大多数软件企业来说,如何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下有饭吃才是最重要。

  然而,千万别对软件业抱有太多的幻想,丑小鸭变白天鹅只是一个童话。

  不管朝阳还是落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跟着别人走了二十几年的路,加上沉重的包袱,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只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在软件业出现新的革命性的变化后,恐怕中国软件业到时连参赛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么,谁去为中国软件业在未来新的赛季里取得参赛权呢?谁去保证中国软件业在下一赛季没有降级呢?金山?用友?

  在八十年代,美国家电、汽车等工业被拙拙逼人的日本压得抬不起头来,美国没有赶在日本屁股后面追,但美国转了一个弯,十年时间造就了美国在信息产业在世界绝对垄断的优势,也带来了美国十几年经济连续稳定增长,尽管美国在日本领先的行业还没有赶上日本,但这些行业已经老气沉沉了。

  那么,我们是否像美国一样,看到了软件业外的下一个制高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0
寄托币
16668
注册时间
2003-5-17
精华
2
帖子
26

荣誉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04-3-29 11:28:39 |只看该作者
“谁让你爱趟这浑水呢?你以为这圈子里有那么多名和利是预备给你的?”

说得好


对第二篇,我感觉中国软件业并不是没有希望。关键是市场环境太恶劣了
命运如刀 我来领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41
注册时间
2004-3-25
精华
0
帖子
0
5
发表于 2004-3-29 15:48:18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说个真相吧
哈哈,大庆油田欠了银行几千个亿的钱还不起,还组织股份公司上市骗外国人的钱
国企。。。。。。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6
发表于 2004-3-29 20:07:45 |只看该作者

揭破中国知识界的潜规则

揭破中国知识界的潜规则
作者:闲言
--------------------------------------------------------------------------------
和海外朋友讨论,有朋友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从传统文化角度看,“天下自大心态”是中国实现法治的最大障碍,是中国专制型传统文化维持“人治”的中流砥柱。从小小的“父母官”始、到金字塔式集权顶端的“天子”止,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从原理上构造了一个从“卑微”走向目空一切、君临天下的完整的自我封闭型官场特征。最后的顶端就是“自大心态”的登峰造极。支持这个心态的是类似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依附在这个体系上时刻准备“学而仕则优”的庞大知识阶层。正是这个官体系统和知识阶层共同组成、酝酿和凝聚出作为结果的“自大心态”政治特征--朋友并举朱学勤文章《“中原”心态》为证。

这样的判断,或许会令国内的人感到惊讶。处身国内,有可能对官僚阶层产生多种负面观感,例如保守、僵硬、顽固、强横、腐败、行动迟缓、效率低下,等等,就是难有“自大”的感觉。事实上,执政者现在连意识形态都已放弃,哪里还会有依附于“传统文化体系”的“自大”?

很可能,“自大”感根源于海外朋友远距离观察所产生的错觉:由于时刻感受到“普世价值”、“世界潮流”的示范压力,执政层不得不摆出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以图缓和、化解外来压迫。在文化方面,执政集团已从上至下彻底奉行实用主义,什么有益提倡什么,怎么有利怎么来;在指导思想上,实用主义已取代原来的意识形态,经验主义代替了理性主义。

因此,海外朋友的感觉,很可能最直观的来源还是国内的知识分子,即“依附在这个体系上时刻准备学而仕则优的庞大知识阶层”。朱学勤文中提到:那个机构的学术同行告诉我:“大陆来的学者中,很少人像你这样没有‘中原心态’。”,这些年大陆人外出,顾盼自雄,视周围同胞如蛮夷,虽不自觉,却流露于睥睨之间,已经使人不快了。

朱学勤这段话讲的很可能是“事实”,但却不是“道理”,因为他没有讲到要害。大陆与海外,学术上同源异流,都是沿袭西洋老祖宗;历经演衍后,其间又略有变化,形成不同话语体系,于是就产生一个“话语权谁属”的问题。

当代中国各门显学,源头都在西方。因此,国内学者在面对海外同行时,难免底气不足、心中忐忑,自觉低人一等。心理上,急于寻找能支撑门面的东西;理智上,知道这是话语主导权所系,千万不能示弱于人--因为知识分子毕生所求,举凡名誉、地位、金钱,皆系于此。几经跌摔后,国内知识分子终于摸索出对付西方“娘家”的两大方略:对于那些西方名家,尤其是西洋嫡裔,一方面彼此学术成就相差悬殊,以卵击石智者不为;更重要的是,人家非我族类,不可能过来抢我饭碗,因此不妨把他们一头顶到天上,吹得神乎其神,还可以借钟馗打鬼,吓唬吓唬国内“土鳖”。但对于那些声名未著之辈,尤其是其中的华裔,由于他们随时有可能跑回来分一杯羹,同行是冤家,因此对他们要提高警惕、严防死守,绝不可予其可乘之机;方法是摆出天下唯我独尊状,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之不得其门而入。

如果是那些已经成名的华裔,怎么办?看看国内经济学界对待张五常、杨小凯的不同态度,就多少能够明白其中奥妙。

对于中国经济学界来说,张五常是个异类。经济学既是当今显学,又是舶来品,知识界靠它吃饭的人不少。由于中国的经济学理论都是舶来货,相对于西方大师,中国的经济学“大师”都只是一些徒子徒孙;甚至还少有嫡系,大都只是旁逸斜出。为争夺话语权,他们只能各自把“祖师爷”顶到天上。张五常不同,他系出名门,而且辈份甚高。如果按国内经济学界对西洋“尊师重道”的传统,国内大师们岂不应该对张持弟子礼,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这显然不是关起门来早已将国内话语权瓜分得七零八落的经济学家们所能接受。于是,他们纷纷跳出来挑张瑕疵,表示不以张为然--这一回,不需要任何人提醒,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学界自然而然就拥有了“独立之学术精神”,既不崇洋媚外,又不畏惧权威。

相对来说,杨小凯的威胁要小得多。杨既远在澳洲(不象张近在香港,随时可进京染指“分成”),辈份又不若张之尊隆;杨虽获布坎南等西洋嫡系大师赞许,但赞许毕竟不同于辈份,在资格上杨比张要“软”得多。因此,国内对杨,既不若对张那样慎重其事,也不若对张那么防范排斥。基本态度是,杨说得合意的,奉承之;不合意的,“商榷”之;还有最厉害的一招:不理不睬,把他晾起来。

除此之外,那些被国内经济学家联手捧到天上的西方大师们,对于张五常来说,往往只是他的师友同窗、甚至后辈,张当然不可能对他们持有多少尊重。张五常的态度表现,属人之常情;但对于国内靠“追星抄星”发迹的经济学家一族来说,其言行就近乎“拭师灭祖”、大逆不道了。

更重要的可能是,仆人眼里没有英雄。张五常曾距离被中国经济学界吹得神乎其神的那些人物很近,知道他们也不过凡人一个,运气或努力比别人多一些而已,值不得那么顶礼膜拜。当张五常说“可能我认识的朋友都不伟大,因为我不认为有一个在投票时会只为社会设想,牺牲小我”时,对象自然也包括那些被中国学术界敬若神明的西方“哲圣”。

另外,规矩总是针对下位者而设,这在哪里都一样。辈份高了,就可以免于规格束缚。张五常在经济学界已经修炼到可以不受规矩约束、直视真相的程度。因此他可以蔑视数学,指出经济学理论的正误高下只能以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为衡量--而其他人大多还只能跟在各种清规戒律后面上气不接下气。

当然,张五常其人其言,颇有“老王卖瓜”之慨。但见惯国内学术界的互吹互捧后,张的自吹自擂,反显出几分憨厚可爱--“文无第一”、“文人相轻”,知识界就那么回事,反正哪个山头都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薛兆丰曾经表示诧异:为什么“需求曲线向下”这么简单的原理,竟然害得那么多老中青经济学人犯错--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学识”问题,更关乎“利益”,而且还有潜规则隐身其间:抄来编去,大家都不过是在玩游戏而已,你何必那么较真?你捅了人家马蜂窝,人家当然要表示“义愤”;要不然,捅了等于白捅,学者们“面子”何存?

问题要害在于: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多半要由“面子”支撑。他们的所谓“学术研究成果”,往往泡沫过多、干货过少;没了“面子”撑着,底细就要露馅,说话就少人听了,知识分子又何来今日尊荣富贵?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地位的急剧上升,主因当然是执政者调整统治基础的需要,但也与知识分子“顺应形势”,摸索出一套在当前形势下怎么结成利益同盟,怎么或“自抬身价”、或互吹互捧的“生存策略”有关。这些东西,可说是当今知识分子“求生存谋发展”的第一要技,比起那些真材实料的学问文章,重要太多。当然,这种现象并非经济学界独然,而是遍及整个学术界、文艺界;体制内外,鲜有例外。

例如史学界昨天对黄仁宇、今天对吴思的态度,就很说明问题。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扫当时史学界的因循沉闷,为历史研究带来一股清新之风。黄的著作,1980年代即在民间造成轰动,但正统史学界反应冷淡,仿佛不屑一顾。直至1990年代,学术界才开始认真对待黄的研究成果,逐渐予其应有肯定。

为什么史学界在自己的专业问题上会比公众迟钝十年之久?这当然主要不会是智识问题,而是利益问题;或者说,首先只是智识问题,然后就主要是利益问题。吴思的遭遇更说明问题。吴思独创“潜规则”、“血酬定律”系列理论,一扫百多年来学术界东施效颦、亦步亦趋之风,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近代以来前所未有。但是,就在公众对吴思推崇备至时,学术界、尤其是史学界对吴思漠然置之。最近,一个历史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史学界正统的治史方式是“找规律,而历史是很具体的”,所以这种方式“不符合历史现状”;结果,不但使正统治史者得不出类似吴思的成就,而且难以理解、接受吴思的研究结论。

其实,哪里是因为什么“找规律”的治史方法,实质是因为和其它社会人文领域一样,研究者早就被各种各样的西方范式灌满了脑袋(史学界还要加上传统定式);对于所有现象,西方或传统理论似乎都早已有了解说。带着这么一脑子浆糊,不是用自己的眼睛而是用脑子里的“范式”来观察现实或历史,唬弄唬弄外行倒是方便,但是怎么又能得出有创造性价值的结论?学术理论只是为头脑提供一种借鉴,绝不能成为头脑本身,更不能代替观察事实的眼睛。可以预言,在当代中国、至少在社会人文领域,真正有实质意义和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只可能在跨行转行的研究者中产生。

越是弄不出真东西来,就越只能在形式上下工夫。于是各门学科专业术语层出不穷,符号背后大都空空如也;学术进入门槛越来越高,文凭、资历、人脉,诸多法宝将竞争者隔离于跑道之外。因此,看到人家门槛外的吴思拿出了真货,其反应不是高兴,而是紧张:这个人撇开平素被我们视同拱璧的东西,结果成功了;这岂不意味着我们平日强调的这些条条框框、清规戒律都不管用、也不值钱?我们今后还能凭什么混钱混日子?难道要我们从头来过,和其他人同一起点赛跑?不行,绝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联合抵制!利益驱策下,不需要任何组织、安排,学术界自然形成默契:绝不能承认这种不守清规戒律的“伪学术”;至少,也要磨他个十年八年,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主动向我们投降靠拢,主动将他自己那一套也按我们要求抹上一层清规戒律的涂料--他们能够做到这些,靠的是他们垄断了“学术正统”位置。

有人惊奇:为什么象吴敬琏这种长期处于政策咨询第一线的人,也会表现得象一个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无它,话语权需要而已。由于吴先生谈话的对象是身处实际操作第一线的政府官员,为保持对政策咨询话语权的垄断,他不说原汁原味的“经济学理论”,还说什么?说实际情况,他能说过他谈话的对象吗?尤其身为“智囊”,必须随时对各种情况作出解释、对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实际情况超出个人理解时,他不乞灵于经典理论、并以之剪裁事实,又能怎么样?当现实难题无法解决时,他不诿过于实际操作没有严格遵循经典理论,又能怎么办?难道他可以自承无能吗?

以上都是普遍流行于国内知识界的潜规则。朱学勤写那样的文字,要么说明他是个书呆子,对这些东西没有感觉;要么说明他老奸巨滑,有意不予点破,以衬托他自己所扮演的纯洁天真--凡公众人物,大都有此需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7
发表于 2004-3-29 20:35:47 |只看该作者
中国科研之怪现状[转帖]

  今早和朋友聊,心情很郁闷。研究生收费明年要试点了,其结果是金钱和学位挂钩
清晰化了,政策化了。现在已经有很多花钱买学位的,而这些买学位者的目的我就不用
说了。这个政策一出,为更多没钱有才的人进入高级研究领域设置了一道障碍,这对中
国是多大的损失啊。我一直认为只有那些从贫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才能潜心进行科学研究
,才能踏踏实实地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的现状问题。你看那些
来自家庭富裕的人,什么同学朋友怎样了,别人一个月拿多少了,谁谁不怎么样也发达
了,有车了,有房了,出国了,这一比就不得了,父母说,朋友劝,妻子怨,自己恨。
不会宣传自己就出不了名了,出不了名就当不了官了,不当官就拿不到课题了,没有经
费了,不能继续发展了,就永远沉下去了。当了官就可拿任何课题了,课题不会不要紧
了,不会可象工程承包一样承包给别人了。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潜心搞研究?我见了多少
搞科研非常有能力的精英为官从政,累心于人际关系。
  
  我常跟人说,如果根坏了,花又能开多久呢?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就是国家的根,
只要我们拥有一套强健的根系,才有资本进行花繁叶茂的发展。如果根伤了,就得把上
面多余的叶子给砍了,免得来年春天根受不了,跟不上,最后都死了。什么叫可持续发
展?什么又叫昙花一现?
  
  我不想说别的国家的基础教育怎么样,但我在俄罗斯学习过,有点切身体会,讲给
大家来听听。大家都知道,现在看较老一点的专业书,较基础较理论的那种,很多是引
用俄文资料的。不说别的,就我所研究的材料领域来看,为了得到系统的数据,各种成
分的金属,配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新合金。而每一种合金,每一个元素成分细小的变化
,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这些,俄罗斯人都做了,用了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心血,
而在书中体现的就仅仅是一条曲线啊!要说中国人建了一条万里长城,可俄罗斯人在材
料基础研究,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研究,做了多少条万里长城?俄罗斯教授,学生是什
么样的呢?穷,苦。一位教授,65岁了,每月工资合人民币800元,物价水平和我国差不
多。怎么办?打工,找第二职业。就这样的教授,退休时把他干了一辈子的心血毫无保
留的传给了接班人。而他的接班人,继续在我们认为冷门的基础研究工作中过着苦行僧
的生活,每天推着他的公式。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沉睡的雄狮不是中国,而是俄罗斯
。我以前不服,可看到他们扎实的根,再比一比我们的根,我不得不痛心的接受。这不
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你知道俄罗斯底下蕴藏了多少实力?从人家对windo
ws
几个代码的改动,到世界上最好的杀毒软件,从随便一块平地上的2万辆坦克到一次
次的火箭发射成功。就连我苦苦找了半年的DVD版魔戒3,也是俄罗斯人先盗成了,我们
再转盗之的。
  
  我和俄罗斯的教授们讨论问题,他们从不用计算器,也不用翻手册,各种公式熟记
于心中,他们能自由地在纸上演化复杂的积分微分公式,我常叹为观止。按说数字对他
们来说念的很费劲,俄语数字比英语的读起来音节还多,他们的语言又非常严谨,学过
俄语的人应该知道的。我们为了正确的读出小数点后第三位,饱受折磨,要我正规的读
9位的圆周率简直不如杀了我。然而我却看出了其中另一样东西,就是读起来慢虽慢,可
记得牢啊,一步是一步。我们很快的说出来了,可留在心里的有多少?我们为什么做长
一点的数学题经常会出错?我们有多少人能够不借助数学手册来进行理论公式推导呢?
  
  我去的学校是俄罗斯在压力加工方面一流的大学,3万学生(要知道俄人口才2亿多
一点),够大的学校吧。他们最大的最老的系冶金系,50年了,共培养了8个博士。他们
的博士要求毕业时研究成果必须得到工业应用,否则不予毕业。而我们是什么情况?就
以某大学为例,一年招收500个博士,不知道这些博士毕业时的水平是怎样的。
  
  我现在是搞材料基础研究的,里面的内幕真是没法说。搞过研究的都知道,大家心
照不宣,也很无奈。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中国的论文看不成,水分,错误,重复,瞎
编,转抄……要看就看国外的。”中国的期刊要求论文不要超过5页,国外的50页的都有
,一般10多页的很常见。人家是在科研经费本来就比我们充足的情况下,一个课题组一
年甚至几年的研究成果,而我们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做一次千元的实验就很了不得了,
然后就开始写文章,实验方法写一篇,实验数据一篇,实验结果一篇,讨论一篇,综合
一篇,翻成英文数篇,变个花样几家杂志社分投之……。经常听到这样的笑话(原谅我
用笑话来称呼),某某一年发表了多少论文,其中被SCI引用了多少,被EI引用了多少(
注:SCI和EI都是国际著名的检索机构),被评为××先进等荣誉称号。仔细一算,哦,
平均一个星期一篇。这可都是科技论文啊!数据不够怎么办?数据不符怎么办?极尽抄
编改之能事。为什么这么说?就从最基本的透射电镜来说(解释一下,就是放大几万倍
用来观察物体的显微结构的),我们平均做一个样品要100元,私下联系也要60以上。每
次能做几十个就不错了,而有效的照片也是少之又少,这样能看到的区域很小,发现新
东西的几率更小,往往以偏盖全。要知道,放大几万倍,要找一个特殊的现象,以说明
一种新的规律,几十张照片够吗?一个新规律的得出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证明。欧美
科技强国的透射电镜是学生自己操作,想用多久就多久,想照多少就多少。我们国家的
科研现状是实验设备的落后,经费不足,加工手段的欠缺,科研和生产协作人员的严谨
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同时又在大量的重复开设专业,课题,人员资源的极
度浪费。
 
  我也接触了很多很有成就的老教授,他们一般只有老两口在家。问之,答曰:“子
女都在国外。”教授连自己的子女都教育到国外去了,学生又能教育成什么样?这种现
象好吗?对改善我们的科研现状好吗?咱们有后劲吗?
  
  以前看了如下一张照片,也许有很多人都看过,并表示过敬意。他是科大的教授,
文革受到迫害,十分的惨。平反后却对国家没有一句怨言,现在把每个月工资全捐给了
希望工程,自己捡破烂为生,不仅这样,如果每月有多余的钱也全捐了出去。多么高尚
的老人!!!!!!他如果享受起来,比很多的人都好,她的儿子女儿全在国外,每月
都给他寄很多钱,他却全捐了出去,这样的老人难道不值得大家尊敬吗?向他致敬!我
也向他致敬!但是,如果他能专心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为我们国家多培养一些有用的
科研人才,不是更对国家有用吗?如果他能教育他的子女们在国外学成归来为祖国作贡
献,而不是在国外当几等公民为他国卖命,不是更好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0
寄托币
16668
注册时间
2003-5-17
精华
2
帖子
26

荣誉版主

8
发表于 2004-3-29 22:27:43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微微摇 发布
[B]我也说个真相吧
哈哈,大庆油田欠了银行几千个亿的钱还不起,还组织股份公司上市骗外国人的钱
国企。。。。。。诶 [/B]


呵呵
上市公司都是这样
还有银行
都是玩数字游戏的高手
命运如刀 我来领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0
寄托币
16668
注册时间
2003-5-17
精华
2
帖子
26

荣誉版主

9
发表于 2004-3-29 22:44:55 |只看该作者
吴敬琏虽说偏激了一些,有些观点我还是很赞同的
命运如刀 我来领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273
注册时间
2002-10-15
精华
0
帖子
0
10
发表于 2004-3-30 13:35:33 |只看该作者
ding
永远朝着太阳走吧,将身后的一切留给地平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11
发表于 2004-3-30 21:13:30 |只看该作者

江湖,中国社会的真相

香港电影《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外国人问当地中国人"江湖在什么地方",要求把他带到江湖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谁能告诉我们江湖在哪里吗?

我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它解释江湖泛指四方各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根本不能让不了解"江湖"的人得其要领:你到了四方各地就到了江湖上了?

"江湖"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念,它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只有懂得"江湖"的人才能感觉到它,不懂江湖,即使人在江湖也不知道怎么会"身不由己"。

人们用不同于官方规则的规则相互联系,就形成了"江湖"

只要深入到中国人中间,我们就可以发现,在这里一直存在着两个"社会",一个是由国家制定规则的社会,由官方颁布的法律和官方倡导的道德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另一个则是民间自发形成某些不一定系统规范的规则的社会。后者不一定总是和官方规则相冲突,但它们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常常是很不相同的。咱们的"江湖"就在这个民间社会里--广义的江湖就是指民间,如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是把庙堂之外由官方统辖的范围统称为江湖了。而狭义的"江湖"只是民间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等同,但民间与江湖一样倾向于与官方对立。

官方社会往往是一种"表面"的社会,在这里,人们的行为似乎都是符合官方的规则的。而江湖则是中国"内里"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是按照自己"圈子"里的规则办事,而并不完全走官方规定的路线。在中国社会有两种"圈子"。一是人们由于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以亲情为纽带的圈子。第二种稍有特殊。在中国社会的任何人群中,都可能有一些能够率性而为的人,他们以自己特殊的思想感情、特殊的表达方式,形成一种特殊的个人魅力,并在人群中形成其一种凝聚力,进而就有可能形成一些有着他们的特殊利益的群体或团体,是另一种"圈子"。这些圈子本质上是完全一致致的,它们以不同于官方规则的规则相互联系,就形成了"江湖"。

江湖既与官方对立,又是官方规则的必要补充

江湖在本质上与正统的官方规则是对立的。官方的法律等等是刚性的、僵硬的,社会成员必须服从。作为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官方规则难免有压抑人性的层面。而江湖的规则则是对官方规则的反动,因为有官方规则与人性的对立,江湖规则才会存在和发展。为了反抗和破坏不合实际和压抑人性的官方规则,一些人被迫创造了江湖。"江湖"的字面意义表明,人们已经逃离了官方社会,躲到了官方难以管到的江湖或绿林中,在那里靠猎食野生动植物或违法经营为生。在许多地方,江湖人士的生活陷入困境或者企图不劳而获的时候,他们就会堕落为"黑社会",即靠完全违法的手段谋生或敛财。

但是,江湖并不只是躲在野外,实际上它渗透到了几乎全部的中国社会之中。比如,在官场里,如果一个领导者特别僵硬,说话做事总是从原则出发,完全按照官方规则办事,很可能使官方规则受到普遍抵制。如果领导者懂得江湖规则,具有大哥一样的魅力,那么他就会实行两手政策:先用感情笼络人心,再来推行政策,就可以事半功倍。这样的领导者常常装着在破坏官方规则,并且也常常真的破坏官方规则,使僵硬的官方规则变得柔和而富有人情味,就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这样的地方,既是官方社会,肯定又弥漫着浓厚的江湖气息。而且在官场里,确实存在着江湖式的圈子,其成员也都是像在江湖上一样称兄道弟。甚至贵为皇帝有时也不免要用江湖方式处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江湖又是为了弥补官方规则的不足、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为官方规则服务的。在许多地方、许多时候,没有江湖的规则,官方规则就难以甚至无法运行;官方规则只好沦落为表面文章,而江湖才是中国社会的真相。

江湖的语言特征:黑话或暗号

"江湖"上的圈子除了其他一些可以用来相互区别的特征以外,他们常常自己特设一套语言,虽然用的还是汉语,但是他们赋予某些词汇、词组或句子以特定的含义,使圈子以外的人无法理解,这些语言就是"黑话"或"暗号"。你学会使用这些语言,你就是"自己人";要进入这样的圈子,你就得学会这些独特的语言;如果你进入了这个圈子的活动范围却不懂这些语言,那么很可能你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因为这些不同的圈子之间常常存在着利益冲突,相互仇杀、火并是经常发生的。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黑话也会流传到正统社会中,或者因为某些圈子被打破或自动解散了,其中的一些黑话和暗号作为密码解了密,也可能融入大众语言而被广泛使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在颂扬中国革命的时候,对革命战士利用江湖方式、习气、语言等等的革命事迹往往不加区别地予以宣扬,许多人都会在各种不同场合脱口而出说一些诸如小说《林海雪原》里边的"黑话":

甲:天王盖地虎。

乙:宝塔镇河妖。

甲:脸红什么?

乙:精神焕发。

甲:怎么又黄了?

乙:防冷涂的腊。

还有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里边的"暗号":

甲:你是干什么的?

乙:卖木梳的。

甲:有桃木的吗?

乙:有,要现钱!

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大量描写黑社会的港台影视作品在大陆上映,更多黑社会中流行的黑话也在大众语言中出现了。总的说来,黑话和暗号反映的是中国社会某些非正统的边缘地带的或者是社会底层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也是不正常、甚至是不健康的思想认识。了解这些黑话和暗号,是"行走江湖"的重要条件,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也是很有作用的。

黑话流行的实质,表明官方语言已经远离了现实生活,已经不足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它已经沦落为表演和掩饰真相的道具,表明这个社会正在处于异化、转型乃至分裂之中,最重要的,它是官方社会正在衰落的明显标志。

江湖的最大魅力是无法无天、张扬人性

江湖的最大魅力就是挑战束缚人性的官方规则,张扬人性。蔑视和破坏官方规则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快感。小说《水浒传》("水浒"的本意就是江湖)是描述和颂扬江湖的最典型的作品,所有在中国文化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都会在这里找到最痛快淋漓的感觉。兄弟们像不受任何约束的旋风,他们常常刻意破坏官方规则,他们恣意张狂的个性像他们每个人的绰号一样,好像都可以任意发挥到极限。他们在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个"大"字,对他们的自由天性进行了着意渲染,似乎他们可以任意挥霍他们的自由,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人。所以,像毛泽东这样的革命家也深受吸引,他在评论《水浒传》时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就是说,如果不投降,梁山社会还是一个不错的社会。他不止一次提及小说中的人物如武松、石秀、鲁智深等,并对他们大加赞赏。特别是,他本人对破坏官方性的规则有一种癖好,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到了晚年,甚至扬言要把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破坏官方规则的运动过几年就搞一次,根本不打算让它们有立足之地,简直好像他自己不是官方领导人似的。

实际上,中国人从本性上说更适应和需要江湖社会,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江湖文化的血。如果说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是农耕社会中国人崇尚自然的本性的描述,那么,小农经济确实也不需要交往因而也不需要什么规则、秩序,江湖式的"无法无天"更符合中国人的天性和需要。所以,自古以来,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存在,就是他们到了海外,"江湖"也就带到了海外。

江湖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小圈子林立

与"无法无天"相适应的,就是"小圈子"。在小农经济中,在以家庭或家族为生产和消费单位的经济生活中,只有自己家人才是相互需要的,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有安全感。要把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亲情扩展开去,也就只有江湖这种形式了。实际上江湖的组织结构本身就是家庭或家族的放大,江湖上的老大就是家长或族长,不同等级的兄弟就是子孙。

不仅仅是心理上安全需要的问题,中国人总是以家庭、家族或江湖这样的单位作为利益主体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与家庭家族或某种江湖式小圈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的家庭、家族利益或小圈子,似乎并不都是极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这些利益圈子中的成员被鼓励不择手段去追求他们的利益,不惜与官方规则相冲突,更不惜与别的圈子相冲突,但在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常常相安无事,也可以因为共同利益而合作。实际上,中国人似乎只有在小圈子里更快乐一些,而无法走进大社会,建立起像西方社会的那种稳定的和平竞争秩序。而如果发生了利益冲突,或者,某些一圈子里的一些人已经不再满足小圈子的利益而"胸怀天下"时,我们的利益争夺更多采取的是你死我活的武力手段,以致于中国社会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从来都是用武力手段更替政权的,像毛泽东说的"枪杆子里边出政权"--所以我们看到江湖上的不择手段的争斗乃至仇杀,那正是它的常态。总之,江湖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小圈子林立,不同的利益群体为了各自的狭隘利益而互相争夺和斗争;江湖的存在总是与一个社会的内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湖是一个主要由血缘或"准血缘"关系的感情纽带联系起来的社会。到了江湖上,是圈子的人即自己人,就是兄弟;不是自己人,就可能是敌人;是敌人就势不两立,甚至要置其于死地。

当然,"兄弟"之间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因为兄弟中必有"大哥",这个大哥是领导兄弟们的"老大"。"老大"都是富有个人魅力的人。他们或者靠"仗义疏财",或者靠武力打出威望,或者靠权力地位的庇荫。总之,通过一系列似乎不要求回报的手段感召、凝聚人心,就可以形成富于号召力的个人魅力。在必要的时候,他就可以成为"大哥",成为江湖上的头面人物。

作为江湖上的一条重要规则,大哥在兄弟中享有绝对权威,他是圈子利益的代表和象征。圈子里事务当然会有"民主协商",但在许多情况下,兄弟们的利益和生死都由大哥一锤定音,有谁持不同意见,往往要引起血腥的火并。而大哥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往往需要在圈子中建立更小一些的核心圈子,由核心圈子成员再去层层组织扩大的圈子,而所有进入圈子的兄弟都以服从大哥为前提。

江湖上的游戏规则,除了要共同谋求和维护兄弟们的利益,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伤害和背叛兄弟之间的感情。为了兄弟的感情,江湖人士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像拚命三郎石秀那样。行走江湖必须重承诺,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能够践履诺言,就可能在江湖上立足,就能够赢得普遍的尊敬,乃至赢得广大的追随者,否则就会被江湖所抛弃,甚至惹出杀身之祸。兄弟的情分高于个人的价值,江湖中人都要受其左右,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实际上,就像在最亲切的家庭和家族中也没有个人自由一样,江湖中的人虽然是"天地人三不管"的,但他们互相之间的感情纽带恰恰又成了扼杀他们的自由和个性的绳索,官方规则的束缚换成了一道可能更有杀伤力的紧箍咒,江湖上森严的等级更加压抑个性,而残忍的仇杀更不能使他们得到安全感。没有官方规则的江湖在庆祝自己获得自由的同时,又套上了新的锁链。而在为了谋求和维护各自群体和团体利益时无规则地彼此伤害,更是对大家整体利益的破坏。

江湖观念不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良性运行的社会秩序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官方规则和江湖规则并行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让人觉得,中国就是一个江湖。一个社会,两套语言,许多官方人士在官方说官方语言,出了官方的会场,开口就是江湖语言,而且,当今许多中国人对官方规则的轻蔑并不亚于其对江湖的亲近。据一些知识分子供称,他们"渴望堕落",也确有自称流氓的人红极一时,描写江湖的文学作品成为赚钱最多的商品。在当今中国,无论是在商界、官场甚至情场,没有一点江湖习气、流氓作风,而完全按照官方规则办,要想做成点事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听到一位官员说:"公事不要找我!你有什么私事,尽管跟我说!"很明显,这是我们的社会病态的标志。

江湖观念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良性运行的社会秩序,是中国文化中的最大糟粕之一。任何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为前提,都必须建立有合作有竞争的规范秩序,我们要发展的市场经济更是一种规则经济、法制经济,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进行最广泛深入的交往,并在交往中形成为最广大的人群的共同利益所需要的、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它和江湖观念、江湖方式无疑是尖锐对立的。

人类社会有没有更好的规则让我们既有个性张扬,又有秩序规范呢?有人说西方式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这样的一种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不坏"的制度文明。现在,这套东西正在移植到中国来。有人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制度,它既有中国传统的温馨亲情,又有西方式的法律规范,就是说,既保留江湖的魅力,又享有西方的文明。甚至有些预言家认为西方人还将到中国文化、中国江湖中寻找寄托呢。习惯于蔑视和破坏规则的中国人将怎样接受这份礼物,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蔡永飞,摘自读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12
发表于 2004-4-7 18:50:37 |只看该作者

算算教授们的收入、学识和道德水平——以经济学教授为例

算算教授们的收入、学识和道德水平——以经济学教授为例 zt
文章提交者:老叶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德才不缺的嘉宾]

很多教授失去了学者应有的人格、风范,变成了自私、势利、傲慢、无知的家伙。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有这样的看法,反正我是这样想的。我不是没有根据,我是在长期同这个团队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出的映象。我还是讲些零零星星的故事来说明我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吧。

所先,我给大家算一算一个教授一年的收入。大家知道,大学这些年红得不得了,靠着“科教兴国”的招牌,向国家狮子大开口,对学生千万百计地敲诈。所以,教授们赚银子的渠道很多。以我调查过的一个学校为例,这里教授除了拿正常工资及其它待遇外,每月还有2500元的岗位津贴,还有每节课(正常的教学任务)四十元左右的劳务费,还有一定数目的人头费(见人有份的收入)。再就是带研究生,这都是有不少钱的,有的教授三个年级的研究生加起来好几十个,这个收入又是几万。这些都是“正常”收入,加起来十万只多不少。

另外教授们还有不少的科研教学奖和数量不等科研经费。我认识的一个经济学教授一年的科研经费弄到了五十多万,这个钱我估计没多少用作科研成本,只要动员学生和青年教师拼个论文就可交差了(所以有本事的人只要能揽到项目就赚饱了)。当然这也可以说得上是“正常”的收入。这类收入教授们平均起来也有个三、五万甚至更多。

第三笔收入是在外兼职收入。一个主要进项是到外单位讲课,一节没有几百元,有的教授还看不上眼。我记得十六大以后,有个教授在外面走穴式地作学习报告,搞了几十场,一个多月赚了好几万。另一个主要进项是办公司、做独立董事、顾问等等。这样赚到钱的人也不少。

第四笔收入是教授们招的研究生的上贡。入学考试考前上门是不可能空手去的,考上后各个节日、教授的生日、教授家的红白喜事研究生也大多要上贡。有个教授中秋节就弄了一两万;还有个教授,学生们为他过生日,历届研究生去了上百人,在酒店摆了十几桌(一个在他门下读研的老总买单),收礼少说也有七八万。现在高官大款到高校弄学位的很多,这些人好象送的礼都很重,搞得别的学生陪不起。我的一个同学考在职博士,送了四千给教授,最后还是还是把她弄掉了,她气得私下到处骂(当然这个教授职业道德还可以,她掉下后又主动打电话叫她下一年再考,保证录她,但她赌气下一年去考上另一个教授的)。

按说教授们有这些可观的收入,对钱应该看得比一般人淡一些吧。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变着法样捞钱的大有人在。就说上课吧。读过研的大都知道,排给教授们的课时,他能给你讲三分之一的教授就是很负责的教授了。但是最后分钱时,他不会少算一节课。虚报课时的教授非常多,一些青年教师只好背地里说他们捞黑钱。有一个教授一年要么在外面周游(以开会等名义),要么住在医院,最后报课时居然有两千多节,别人给他算了一下,除去节假日,他每天应上五节半的课,真的脸厚心黑,一下子就胡弄几万元走了,一个没教授头衔的一年上三百多节就累,他居然敢报两千多节。再就是科研作假很严重,科研经费大都被分了,装了自己的腰包。一些在外面有门道的人成了接科研项目的“包工头”,把接来的活低价甚至无偿包给学生和青年教师干,他自己主要管花钱。有个国家级项目,价格十几万,其最关键的部分却是花二千多元叫外校的一个青年教师写的,而且还事先说明,这个青年教师没有版权,不暑名。再说一点,教授们偷税问题很严重。一是只报在学校拿的这一块收入,大量的其它收入没有报,就是学校拿的这一块也逃了不少,其手段是把这笔收入计入所谓的科研成本和再投入,据说北京有的学校教授们家里的日常生活开支的发票也可以拿去冲销收入。

现在社会上有个说法,高校教师成了高收入群体。这不很准确。高校的分配政策主要还是由官员和教授这个阶层控制着,分配的结果是差距很大。“正常收入”这一快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级差:教授是副教授的两倍多,而副教授又是讲师的两倍多(行政级别也是这样的级差),实际上讲师平均收入只有两万多元,算不上高收入阶层。至于校外兼职收入和研究生的上贡,讲师们是没有的。

教授们拿这么多钱,是不是真的很有本事?我认为,现在教授评得太多太滥,有真才实学的不多。品行不端的也大有人在。我说几故事大家可能不信,但是千真万确的事。去年一个大学商学院的某系搞分配,要算个人所得税,这个系很大,三十多人,一半以上是教授,算来算去,都不知道个税计算还要减去一个速算扣除数,别人给他指出来,一个个还不敢承认他们不懂,闹出了大笑话。

我曾同几个知名教授去河南南街村,这帮教授煞有介事地研究南街村为什么发了。最后的结论让人哭笑不得:他们一致认为南街村是利用级差地租发起来的。我当即反问:南街村这个地方谈得上什么级差地租?这里是出租了地还是卖了土地?人家是搞加工业的嘛,何况这个村子也没有什么地域优势,也没有什么矿藏。但他们一个个还是异常严肃地摇着头,表示我是不懂装懂,却没有一个能的理有据地反驳。

我曾参加过一个国家级的经济学年会,这个年会在全国经济理论界是很有名,有近百人的规模。这次会我也没见到有什么好成果。到是有几件事很引人注目。一件事是一个年轻的博导、教授、某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痛骂宾馆的一个女服务员,指责她偷了他的一件价值两三千元的衣服,小姑娘一边哭,一边说自己没拿,宾馆经理也来劝这个教授冷静,就是没用。后来,另一位参加会议教授帮他找到了,原来是他窜门时丢在别人房间里了。别人劝他给这个小姑娘道个歉,他理都没理会。第二件事,也是个教授、博导、一家财经大学的学院院长,开会时带了一个与会议无关的小女人,报个到,发个言、领了纪念品,第二天就带着这个女的游山玩水去了。第三件事,这个会议上很多交流论文都是请别人代写的,有些没教过书的书记或别的什么官员找人写个论文,不管质量如何,都要参加,还不敢拒绝。

当然,有人说,关于教授们的总体收入、教授们的总体学识和道德水准,我举的例子都是以偏概全,这我没有反驳的根据,但是如果大家接触到的教授,很多都是这么个状况,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至于一些教授爱钱如此、斯文扫地的原因还是可以更深刻地讨论的。








   *.*.*.*  2004-4-5 21:15:2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2楼


文章提交者:焚身客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有句老话,作学问就是作人,经济学是一门庸俗学科,经济学教授的庸俗也就很自然了。在学风比较好的大学里,其他专业的教授大体上还是比较称职的。



   *.*.*.*  2004-4-5 23:00:3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3楼


文章提交者:huhuhuhu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不同意2楼"其他专业的教授大体上还是比较称职的"



   *.*.*.*  2004-4-6 7:42:4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4楼


文章提交者:近在天边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教授多如野狗,
孩子们真倒霉。




   *.*.*.*  2004-4-6 9:03:4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5楼


文章提交者:gzrd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上梁不正下梁歪。



   *.*.*.*  2004-4-6 9:06:29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6楼


文章提交者:jtyang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那些说"以偏概全"的人,应该拿出点证据来。我看楼主说的与现实生活只有数量多少的差别,而没有性质的差别!



   *.*.*.*  2004-4-6 11:15:4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7楼


文章提交者:xcf8691cn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我早 就知道教授门的无耻,低下,丧失节操了。关键是在某前这个社会里,有独立人格的人,有节操的人做不了教授了。或者即使做了,也得被某党给改变了。但是我们不要把国家的未来寄托于教授,还是寄托于我们自己。记住,我们自己千万不要被某党同化了,改变了,污染了。这就是我们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  2004-4-6 11:28:06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8楼


文章提交者:荒唐言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道德沦丧,公德缺失,连“饱读学识”的教授们都是这样,更何况平民百姓和教授们的学子学孙?从这里可以看到文革的辉煌成果,破四旧,立四新,把所有社会应该继承的公德道德全造反造掉了,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无耻,是新一代的时代精神。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政界的成克杰辈,教育界的缺德教授们。



   *.*.*.*  2004-4-6 15:50:1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9楼


文章提交者:拒绝愚民政策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高校的分配政策主要还是由官员和教授这个阶层控制着,分配的结果是差距很大。“正常收入”这一快基本上形成了这样的级差:教授是副教授的两倍多,而副教授又是讲师的两倍多(行政级别也是这样的级差),实际上讲师平均收入只有两万多元,算不上高收入阶层。至于校外兼职收入和研究生的上贡,讲师们是没有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13
发表于 2004-4-10 17:24:52 |只看该作者

网上调查表明:国内人才平均薪酬首次出现下跌

NEWS.SOHU.COM  2004年04月10日03:37  来源:信息时报
  
  根据“中华英才网”今年3月份发布的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下半年,内地整体薪资水平狂降近15%,“无论是从行业、企业性质等方面来看,内地平均薪资水平都比上年有大幅度下降”


  本版撰文?记者 杨启蒙

  新闻背景

  不久前,内地著名的一家专业人才网站——“中华英才网”对外公布3年多来连续推出的“第8期英才薪资指数”。根据这份薪资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下半年(7月1日~12月31日)内地薪资平均值为35333元,比2003年上半年下降14.7%!同时,该项调查还显示“无论是从行业、企业性质等各个方面来看,(内地)平均薪资水平都比上年有大幅度的下降”。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了解,不久前“中华英才网”这份内地薪酬调查报告的“出炉”,顿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不少在职白领、大学生纷纷发出“哀叹”:现在不仅找份好工作越来越不容易,而且薪酬水平也一路下跌。让许多在职人士、大学生仿佛“吸进了一口凉气”。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内地的整体薪酬水平究竟是否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目前确实还不好说”,但随着近年来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内地的整体薪酬水平正在明显地出现放缓的迹象”,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各种中低端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总体薪资状况出现一路低迷现象的主要“受害者”。

  薪情低迷“吓坏”广州白领

  据了解,中华英才网公布这则关于“去年内地薪酬整体下降近15%”的消息,广州不少在职白领都感觉到不小的心理压力。一些原本欲通过“跳槽”来谋求更高收入的在职白领,由于意识到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薪酬状况越来越不乐观,纷纷放弃了想趁年初去“另谋高就”的计划。

  32岁的欧小姐,目前正在广州一家国有通讯类企业担任部门主管。她向记者坦言,她所工作的这家公司经过去年对大部分职位的薪酬水平进行一系列调整后,自己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略微下降。今年初,她曾经想通过换一份工作来谋求更高的收入,但在了解到不仅整个通讯行业都出现了薪酬水平下滑,还有不少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在“原地踏步”后,她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

  26岁的杨磊,是广州一家酒店的市场部经理。他向记者坦言,“尽管大家都已经隐约地感觉到最近几年来社会的总体薪酬状况比较低迷,但出现这种惊人的下降幅度,确实还是有些出人意料”。因此,考虑到“目前的收入还算过得去”,再加上“眼下又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大批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把薪酬水平压得越来越低”,杨磊最终还是决定“暂时放弃跳槽的计划”。

  低端人才成主要“受害者”?

  “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大部分高端职位都出现了薪酬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低迷现象。”据南方猎头首席顾问师董昕介绍,虽然他对中华英才网所公布的这些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可信度表示“不太好说”,但他告诉记者,从总体而言,在不少猎头公司所接到的订单中,近几年来大多数种类高端人才的“身价”没有再现前几年那种一路节节高涨的火爆,相反却有“略微下降”的明显势头。

  据董昕介绍,尽管近年来中高端人才总体薪酬水平出现了略有下降的现象,但由于这些人才始终将是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因此,薪酬水平将“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但由于某些行业受到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太景气的行业例如快速消费品中的软饮料行业,近年来的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通常都采取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由于这些企业一般都不会对中高端职位进行“降薪”,因此企业内部的低端、初级人才自然就成为了“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缩减薪酬开支时首当其冲的对象”。

  广东锐想资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才黄页总经理姚远表示,由于今后每年都将有大量高校毕业生不断地冲击着内地的就业市场,势必将加剧人才市场上具有同等学历、技能的初级人才的总量迅猛增多并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因此,各种中低端、从事普通职位的人才,今后还将可能继续受到薪酬水平出现下滑的严峻考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14
发表于 2004-4-14 00:59:45 |只看该作者

中产阶级是个伪概念?

中产阶级是个伪概念?
文章提交者:紫色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消息称,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将有望达到40%左右,社会结构也将实现从“葱头型”到“橄榄型”的跨越。而有一些学者认为,实际情况也许并不像测算得那样,从“金字塔型”社会进入“橄榄型”社会并不是短短一二十年就能完成的。

    一时间,解读者比比皆是,而将“中等收入者”直接解读为“中产阶级者”,亦不在少数。有人戏称,一个“中产阶级”社会正在朝我们招手。似乎到了那一天,人们就能开私车住商品房甚至别墅了。但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以中国目前的国情看,中产阶级只是个“伪概念”,是时尚类媒体的一个谈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社会学家李强教授告诉时讯记者,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没有必要太过炒作“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扩大中等收入层的比重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这个结果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还需要长久的时间和努力。“中产阶级是一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现在,中产阶级在西方基本和以职业标准划分的白领阶层相对应。一般来说,中产阶级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和普通办公室人员。被定义为中产阶级的人都有相应的社会地位、收入标准和教育程度。”

    据李强教授介绍,自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书第一次提出了作为中产阶级的白领概念以来,中产阶级就不再仅仅代表19世纪以来以小店主、小企业主为主构成的社会中间层。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出现的这样一个包括政府部门的中级行政官员、国营和私营垄断企业中的中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等所组成的新的中产阶级,充当着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缓冲阶层,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实际专门从事农业?农林牧渔?劳动的农民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约40%,与以往的数据相比已经大大下降了。这样,中间阶层的相对比例也就有所增长,在大城市中白领阶层人数上升很快,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户籍居民中,甚至出现了白领职业群体超过蓝领职业群体的现象。

    不过,李强教授解释说:“在中国,事实上现在白领的比例偏低,农民的比例很高,提‘中产阶级’这个说法不太适合中国国情,用‘中等收入层’这个概念来界定这个人群比较合适。中国现在60%还都是户籍农民,社会正处于一个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向拥有庞大中层阶级的橄榄型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从全国来看,距离‘中产阶级’占主体的社会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政府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这是第一次。”李强教授认为,“中等收入者的比例扩大对社会来说确实具有很多好处。通过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发现,橄榄型的社会要比金字塔形的社会稳定。一般说来,在任何社会中,中间阶层(所谓中产阶级)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第一,中间阶层是介于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当它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冲突就会受到阻止,社会矛盾就会大大缓和,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原因。第二,中间阶层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当这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时,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思想原因。第三,中间阶层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当中间阶层占社会的多数时,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就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这是社会稳定的经济原因。“社会学认为,上升流动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推进社会中的上升流动。中国目前在因产业升级而实现的上升流动方面有很好的契机。我们知道,世界各国的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从初级产业向高级产业演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演进。产业演进的结果使得职业结构变迁。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工业劳动者,蓝领劳动者转变为白领劳动者。”

    据介绍,我国目前正处在上述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演进的关键时刻,城乡居民会因为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升级而实现地位的上升,而且,此种变迁会持续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职业地位的上升,会增加该上升群体的社会认同感。所以,职业地位的上升流动是一种社会稳定的良药之一。“同时我们也不应忽略了政治地位的提升等其他方式。”李强表示。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就曾经写文章论述过应该扩大中间阶层,政府为此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然而,社会结构的调整可以说和政府的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任何一个时代管理者试图推进变革的能力都有限,中国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李强教授说,“白领阶层和中间阶层的兴起并不是由我们的主观意愿决定的,它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李强教授告诉时讯记者,中间阶层的形成需要如下的一些基本条件。首先,要有产业变迁的条件,即它一般形成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过程之中。正是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才形成了有规模的中间阶层,如管理层、技术层、商业层、职员层等白领阶层。第二,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变迁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现代职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职业结构,一个庞大的、不直接操作生产劳动的阶层形成并扩张起来。第三,和教育有关系。在传统的两极社会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多数人都没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而在现代的发达社会中,大多数人都受过大学教育,这样,一个中间阶层就形成了。“大学是造就中间阶层的机器,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使人们接受社会主导规范或中间阶层的规范。总之,特定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和教育结构,是中间阶层赖以生存的土壤。”


   《青年时讯》2004年4月8日







   *.*.*.*  2004-4-13 2:13:25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2楼


文章提交者:gzrd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仅用物质财富不行,中产阶级还应包括人文精神、道德价值观等方面。



   *.*.*.*  2004-4-13 9:29:16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3楼


文章提交者:walker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前一段大喊“小资”让众多的“小知”真的以为自己现在已经成为小资产阶级了,这实际是一种制造和自为的迷惑。“小知”和“小资”根本就是两种生存状态,很少人能将其二者融合。小知识分子,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上迷茫也应算其基本特征)、依靠出售自身的劳动能力为生的人群。小资产阶级,顾名思义应该是小有资产的一群,生活状态已经变的从容,有钱有闲(这种判断来自于各种媒体对小资生活的描述)。所以,应该区分开来两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  2004-4-13 10:17:2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4楼


文章提交者:雪里埋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中等收入者”直接解读为“中产阶级者,的确是一种误会。中产阶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  2004-4-13 13:41:5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5楼


文章提交者:sukey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这些概念是用来总结的不是用来提倡的,不干实事尽擦粉.



   *.*.*.*  2004-4-13 15:51:20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6楼


文章提交者:拒绝愚民政策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全体国民自慰吧!天天自慰是要阳痿的哦!



   *.*.*.*  2004-4-13 16:59:0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7楼


文章提交者:搬家换新变脸 加贴在 网络批评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谁让国家林业局尴尬?
文章提交者:远东风情 加贴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黄波    1998年以来,在山西先后发生了两起严重违法占用征用林地案件,在国家林业局两次发布督办令之后,至今仍没有得到依法处理。这是4月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的。报道中说,专门负责督办这些案件的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肖兴威为此“感到尴尬”。  为什么尴尬?因为对这种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于2000年1月29日正式颁布的我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有明确的处理规定,要求必须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查处,怎样处罚也有具体的条款。作为专门负责林业资源监管的部门和官员,明明有法律法规这个“尚方宝剑”在手,而且据报道,这个尚方宝剑在另外一些地方也得到了尊重,从今年元月起,全国范围内先后有6起严重违法占用征用林地的大案要案开始处理,而唯独在山西,法律却不仅没有被信仰,还活生生遭受蔑视!这不仅是国家林业局、林业执法人员的尴尬,更是法律的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肖兴威先生分析,这是“山西部分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这种分析当然有其道理,但似乎太空泛了一点。地方保护主义是个天然的挡箭牌,出了什么事都可以往它里面装,仿佛一说地方保护主义,就是个法不责众的普遍现象,就不是某个具体单位具体人员的问题了,而事实告诉我们,所谓“地方保护主义”落到实处往往就是“个人保护主义”,很多时候,只有利益驱动,某些手握公权的人士才会有蔑视法律并对执法部门查处设置重重障碍的“勇气”和动力。山西这两起案件背后,在“地方保护主义”这块大招牌下究竟有没有幕后交易,有没有借助权力践踏法律为个人谋利的行为,现在论断当然为时过早,但至少是值得有关部门追究下去的。  是地方保护主义,还是某个人让依法行政的国家林业局尴尬了?但不论怎样,最终的结果都应该是:谁让法律尴尬,法律就一定要让他尴尬!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2004-4-8 15:15:4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2楼


文章提交者:远东风情 加贴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你拿着多多的钱去就不尴尬了。

    *.*.*.*  2004-4-8 15:30:48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3楼


文章提交者:小毛驴 加贴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在中国,法律不是儿戏,而是摆设。

    *.*.*.*  2004-4-8 17:12:1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搜索 邮箱  回复 4楼


文章提交者:搬家换新变脸 加贴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废止法律,是改革的需要。加强网络建设,是改革的保证。牺牲一些人,是改革成就的确立。在权贵资产阶级的集团外还要建立其附属的寄生中产阶级,建立一个保护层,来保护中产阶级被呼唤出来之前就变化成就的权力资本复合体,我相信这是计划内所能看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1
寄托币
4121
注册时间
2002-1-12
精华
24
帖子
9

Scorpio天蝎座 荣誉版主

15
发表于 2004-4-18 19:26:21 |只看该作者

中国最尴尬的几个职业!!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un Apr 18 12:25:25 2004), 本站(ytht.net)

1.医生
虽有着白衣天使和白皮狼双重身份,可是良心深处却在不停的挣扎,现在国家的医疗制度决定了医疗腐败的必然,医生的低收入和巨额医疗赔偿的矛盾是导致这种结局,任何一个深入到医疗领域的人都会感受到做一名医生有多难
2.记者
记者的天职是反映现实和事实,但有些时候,需要注重全局的要求又使记者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于是真实与理想之间产生了不朽之作《大史记》
3.军人
保家卫国对于饱受了百年凌辱的中国来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扬眉吐气之举,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咱们还需要过几年韩信的日子,尽管每次有了别人的欺负和分裂分子的蠢蠢欲动血书不断,然而稳定与发展的战略不能轻易改变,于是同志们还需要忍辱负重多时
4.大学生
曾经的荣耀使多少少男少女心动,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4年后长大的这些孩子,大学只是一个课堂,他不一定能解决一个人的吃饭问题
5.农民
9亿农民养活了全国人民,是俺们的衣食父母,本来足以让他们为之荣耀的应该是土地,然而,每年的春运中赶着回家的那1亿多双焦急与无奈的眼神告诉人们,为了生活,农民其实更想当工人,于是,出现了一个名词--农民工人,也就是民工的雅称了

6。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等等的荣誉称号,可是现在却成了眼镜蛇
7。警察:正义的化身,社会安定的保护者,可是他们打死了孙志刚后被曝光,接着就是怠工,导致广州的治安的混乱,可见我们的警察只会关孙志刚氏的人,对付恶人那是作不来的
8。公仆:人民的公仆,可是现在是大爷,真的现在我不明白公仆中的仆是什么意思,债主???

使用道具 举报

RE: 社会真相系列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社会真相系列
https://bbs.gter.net/thread-177802-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关闭

站长推荐

寄托24周年庆,发祝福送寄托币!
寄托24岁生日,邀请寄托的小伙伴在本命年周年庆发出你对寄托的祝福, 可以是简单的一句“生日快乐”, 送出祝福小伙伴将会有寄托币奖励!

查看 »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