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洋过海 发表于 2009-11-21 13:57:49

一位在职的GMAT一站730体会

我是个在职人员,6月份完成博森的GMAT小班,回来后的复习模式基本是晚上不忙的时候,抽出两个小时左右,做一份语文模考题目。GMAT系列和TEST系列的题目都做了一次,里头重复的题目挺多,碰到当是巩固。大概在9月底做完所有的语文题目。数学本来是有打算系统复习的,但是由于工作出差关系,考前一个月复习数学的计划被打乱了,只好把OG数学部分撕了下来带着出差路上做,前后只做了OG的几百道题,感觉不是一般容易,除了排列组合和概率忘记的差不多外,其它感觉都只是考脑子是否灵活的题目。老管的数学视频考试前一天我用2倍速播放看完,感觉老管没当数学家比较浪费,他的数学思维比起他的语文是有过之无不及的。由于我没打算数学能考满分,不怎么用心复习,心里打算是考场上碰到不会做的就猜个比较合理的,目标是错4个左右。
我11月9日第一次考试,分数730。
语文准备体会如下:
-、 语法部分,错题我都把它们拷贝下来,总共100道左右,放在手提电脑里头,有空就琢磨。慢慢也就大概熟悉GMAT考试的思路和常用的陷阱。这个过程中,我想不通就经常百度一下网上对这道题目的讨论。有人说那些评论可能是错的,我觉得网上说的对还是错,有没有说服力,大概都感觉得出来,还是有很多收获。考试的时候做语法,我都是扫一遍,遇到典型错误结构,这个选项就扔,剩下的选项一般都只有两个,比比两个选项哪里不一样,就可以知道它想考什么。只要做出这种感觉,基本没问题的。另外我最喜欢划线长的题目,线越长,错误选项破绽越多,把握越大,不必恐惧。
二、逻辑部分其实不难,一直做下来都是每份试卷错2题以内,错的题目看了答案就恍然大悟那种感觉,没有太多经验,我基本不复习逻辑,都是读完觉得哪个有道理就选哪个。而且逻辑对我来说是最节省时间的题目,一般碰到一个觉得合理的答案,我是不再继续往下看的,直接NEXT了。
三、阅读部分比较难处理,一来考场上最花时间的是阅读,二来慌神之后容易连续做错题。所以,我有意识去克服自己的慌张心理。读文章,读出文章脉络就可以,主要是锻炼大脑短时间的记忆能力。每次读都是扫过去,细节能记下多少在脑子就记下多少,对一些括号里头的额外解释,破折号后面的句子,语气的转折之类,稍微怔一下,仅此而已,完全不用慌张。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边读边回头想刚才读过的内容,更不要去精读第二遍。但是大体文章的结构是要记住,比如第一段一个观点开了个头,第二段有个例子支持,第三段有个语气让步之类。有了大体的文章结构,主题题型我都不怎么会做错。细节都是回文章找。从实战经验来看,阅读确实挺难,我有两三题都是排除三个错误的答案,在剩下两个里头纠结一阵,选个舒服的。
考试那天比较失败的是数学,其实没有难题,但是我比较马虎手快,有两道题点完NEXT就反应过来马虎做错了,比如打电话头三分钟多少钱,后面每分钟多少钱的题目,我算完三分钟以后的费用,忘了把头三分钟的费用再加回去。最后数学49分,比较惭愧,毕竟自己是在中国读了六年中学的。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工作中喜欢用计算器,什么东西都是计算器算的,所以碰到手写计算超过5步的,我基本都错的,不是小数点点错位置,就是三七变成二十四之类的错误。万幸的是,我有四五题都是算出选项没有的答案,提醒我算错了。
另外说一下时间把握,我数学提前15分钟点完,语文提前8分钟交卷。时间充裕,主要的经验就是:
1. 阅读不回头读第二遍,因为阅读读不懂的大概就是那些专有名词之类,不管就可以,因为就算告诉我中文,可能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2. 逻辑我认为碰到合理答案就不需要继续往下读,我几道题目都是选A,所以时间节约很多啊。3. 不能抱着太大期望去考,压力大没意思。我最后提交的时候,我觉得有个650的就可以,反正我也是为了去中欧长江之类读个part-time,让我放弃工作full-time读MBA,我觉得是不值得的。
大概就这么多,总共我花了200小时复习GMAT,小班培训前一天我还通宵加班了的,印像最深的是老管那副对GMAT藐视的不得了的神情,确实给人很多信心。考过来觉得也就这样。另外我觉得老管很好玩的一个人,燃点特别低,大家上课为了能让他更多的讲题目和他总结出来的必杀技,最好不要惹他长时间发牢骚。

happyfaith2008 发表于 2009-12-5 16:53:45

赞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在职的GMAT一站730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