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花拉子米 发表于 2021-4-15 16:24:31

港中科、NUS商科的申请之路

你为什么想出国?
这个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也是一个决定你未来的非常根本的问题。
我们出国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希望通过留学得到怎么样的一些帮助?
我们在留学选择学校之前就要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然后再开始准备。

准备阶段准备的主要就是两点:软指标和硬指标。
硬指标:学校背景;GPA;语言成绩(雅思、托 福、GMAT、GRE)
软指标:实习;科研;实践

这几类指标里面,除了本科学校背景这一块没有办法再做改变了。其他部分,都是能够做到相应的加强或者改变的。

总的来说,三个硬指标和实习、科研在申请过程当中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的比如班委、社团、社长、学生会那些,相对而言,在港新的申请中没有前面这几项指标重要。

如果能在申请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统筹兼顾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你有很明显的一项短板,可能就会限制自己的选择。

以我自己申请的情况为例:
本科:985高校 金融学 GPA:3.32 雅思:6
我因为语言成绩不高,在申请过程当中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港大的金融学和经济学,雅思不够就申请不了。我的GMAT分数也不是太高,很多商科专业我申请的时候也会比较吃力。

当然也不是说你有一项短板就没救了,比如我虽然有这么一项短板,最后的申请结果也算是满意。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在准备过程中尽量统筹兼顾,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要学会扬长避短。

还是举我的例子,其实我准备语言的时间还挺长的,但是可能自己在应试方面悟性或者说学习效率不太高,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哪怕我别的什么都不干,就拼命的考语言,我也不敢保证我能考的很高。

但是相反可能还会影响到我的GPA和实习,所以后来我就没有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上面了。我去刷GPA、刷实习,把时间花在我相对擅长的地方。

GPA的重要性真的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学校在录取同学的时候,除了同学的学校背景以外的话,最看重的就是GPA,尤其是和申请专业相关的课程,学校会特别关注!

把GPA搞好,除了能够满足就学校申请要求,可能还会带来一些附加的优势。

因为我数学统计这块学的还不错,绩点也还可以,所以当时我在申请金融数学和定量金融这两个专业的时候,就去找我的数学分析和统计学的老师,请他们帮我签了推荐信,他们也特别高兴帮我。这两个推荐信在我申请过程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我申的港大会计学,也是因为我会计学有一个4.0的绩点,我去找会计老师的签推荐信的时候,他也非常乐意,很快的就帮我签了。

所以说GPA是最重要的,大家一定不能忽视GPA!

当然,对于自己的短处也要保证满足学校的最低线,不然可能连申请资格都没有。


实习经验谈
因为我是商科背景,所以科研这一块的话相对经验不太足,也没办法给大家做太多的讲解。实习这块的话可能做多一些,做过国海证券和淳信长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研究员助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万事开头难,第一份实习都很难找。

大家都知道,公司应聘实习生,都是希望你去了就能做事了。毕竟实习生就实习几个月,不可能花很长的时间培养你,还是希望能快速地上手去承担一部分工作。

所以大家在没有实习经历的时候,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我在我们学校算是水平一般的,我身边的一些大牛同学,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都是很困难的。

所以这里也给大家一个建议,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人脉资源,比如说身边的同学、朋友、师兄师姐,他们做完实习以后需要找接手的人,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机会。在师兄师姐帮你迈过这个坎以后,再去找第二第三份实习,相对而言就会从容许多。

当然大家也会说,哪有那么多资源和优质人脉,要是没有怎么办?那就没办法,还得自己想办法。

我主要推荐大家两个网站,第一个是应届生求职网,还有就是各大校园的BBS,各个学校都会有一些校园BBS,这两个网站上可能就已经涵盖了90%以上的实习信息了。还要推荐一个app,就是指南者留学,也是每周都会更新名企的实习岗位信息。

实习的时候要做与看相结合,弄清整个实习的来龙去脉。

实习生,在我眼里可能本质上是招大家去做一些可能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相对比较累、比较粗的一些活,就我们俗称的打杂吧。

很多时候跟大家一开始那种想象当中的东西可能不太一样。但是不要就此而消极,咱们实习不仅仅局限于你手里面做的那些东西,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当中,你要去看,看一下你身边的同事,就是那些正式员工,他们的工作状态,他们的岗位每天在做一些什么事情,需要的一些核心技能是什么。

当然这个不仅仅局限于看,你可以跟他们交流。

我当时去一家私募实习的时候,我的主管去做尽调的时候,因为距离比较远,我在校内课程也比较多,就没有办法跟着一起去。但是我就很喜欢跟我的主管交流:今天去看那公司情况怎么样?那项目怎么样?那财务状况怎么样?这段时间以来项目跟进有什么进展没?

在这个过程中,就对尽调这块了解的比较清楚了。

然后在后期面试港中文经济学的时候,老师问到了我这方面的问题,我也能够很流利的回答出来。其实我本人没去过现场,但是在面试的时候我对这一块的了解程度已经足以让面试老师相信我了。

这就是给大家举了个例子,哪怕在实习过程中自己做的内容不是很多,通过做与看结合,把你的实习公司,你的实习部门的工作流程弄得很清楚了,在写简历文书的时候就很有的写了。

第二部分,实习要充分学会搭建人脉关系。

这句话好像听着很圆滑,但我的搭建人脉关系是充分建立在踏实工作的基础上的。很多正式员工都是很愿意带实习生的,你工作的时候踏实肯干一些,他们是很愿意跟你交谈的。

甚至如果有其他的实习机会什么的,他们可能会推荐你去,如果足够优秀,一些全职工作的机会也会推荐你去。

你和那个带你的老师或者主管关系搞好以后,在后期要推荐信的时候,去请他帮你签一封推荐信也是比较容易的了。

最后一点,充分借鉴行业的实际经验。

因为实习一般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时间长了可能就忘了当时做的什么了。那这段实习对你的帮助可能就履历上添了一笔,实际上你的能力提升了多少可能就不大好说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实习结束以后,可以继续关注你当时实习的时候从事的行业的一些动态,把过去的实习经验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的话,在之后的申请过程当中,特别是商科的很多申请面试中都是可以用到的。

最后说一下,我获得录取院校有:
香港大学 会计学
香港中文大学 经济学
香港科技大学 金融数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定量金融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应用经济学
也祝愿大家今年或者明年申请过程当中,能够拿到自己满意的录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中科、NUS商科的申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