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水瑜 发表于 2021-11-26 16:59:40

斩获港新3大经济学offer!

申请的这段经历,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发现‘普通’中的不普通”或许是重点所在。
去年,在犹豫是留学还是就业时,我列了三个问题给自己:
“我为什么要出国留学?”
“我想申请哪个国家(地区)?什么专业?”
“我需要怎样努力才能获得offer?”
现在,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

1
我想要一份不是机械劳动,而是有创造力、有自己思考的工作。

对我而言,最直观的就是找实习时看到的岗位要求,很多要求硕士或是大四保研。近年就业压力大,硕士学位可以提高一定的竞争力。

而从学长学姐们的经历来看,考研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即使是本校也十分艰难,据说有些系考研的结果是全军覆没。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经济系的学生,平时的课程偏重理论,如果能在硕士阶段掌握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尤其在计量和编程方面,对于未来就业将很有利。

当然,出国留学也可以为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去年下半年,我在一家专注于制造业的市场分析公司实习,接触到了许多企业。

其中很鲜明的感受是,一些国企依附于国家政策补贴,对于市场行情的重视程度很低,反正不会倒闭,市场份额也不小。反而一些初创企业或是外企更关注”知识经济“,他们愿意花钱去买专业的市场报告,并且很希望了解中国的具体政策要求的变化和市场前景。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思考了未来的就业方向,我想要一份不是机械劳动,而是有创造力、有自己思考的工作。我相信在国外的学习和实习能够帮助我开拓眼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这些,我选择走出舒适区,去闯一闯。

2
给自己一个基本定位

在这个问题上我并没有纠结太久。香港和新加坡离家近,相比欧美安全也有保障。

我有一位朋友高中时去了新加坡,后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书,她曾告诉我新加坡是一个“就算你将钱包放在牛仔裤后面的口袋也不会被偷”的国家,足以让家人放心。

港新的留学成本也远低于欧美,学费相对便宜,很多专业对GRE/GMAT成绩没有硬性要求,而且在语言、生活习惯上也较容易适应。所以我很快就将申请目标定位在了香港和新加坡。

商科相关的专业有金融、金融工程、定量金融、商业分析、会计、管理学等,经济学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在了社会科学类别。

根据我在指南者。留学-app上了解到的信息,有些商学院会提供很好的career service,所以在选择申请专业时要看好所在的学院。像NUS的定量金融就和金融工程不一样,定量金融被列在数理学院名下,数学统计课程很多,而且更理论化一些,而金融工程项目是在风险管理研究所下的,编程课程较多,注重实用性,就业资源很好。

当选择专业时,我先回看了自己的成绩单。我的本科是经济学专业,申请自然也是商科。但是我的数学成绩不占优势,而且课程以经济学为主,尽管上过一些会计学、国际金融之类的平台课,总体看来对金融、会计涉及并不多。

优势是我有一点编程基础,在课程中运用到了R和Python,也做过一些简单的课程设计。所以我没有考虑管理学和会计学的申请,把范围定在了经济学和金融相关。这是第一步,给自己一个基本的定位。

3
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就业目标
第二步,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就业目标。大一时偶然参与了一次模拟炒股比赛,最后收益惨淡,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没有这个天分,无法与证券和股票一起走下去了。
再加上大二暑假,我曾在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实习,后来金融系的很多朋友也在证券或基金的固定收益部、投资银行部门实习,交流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对金融和证券行业的确兴趣不大。

相反,我很喜欢在市场分析公司实习的经历。在收集资料时我会发现,一家公司或许前一年还是全国产能前五,下一年就已经宣布停产。这种情况在制造业领域中并不少见,主要是没有跟上政策和技术趋势,结果被市场抛弃,从中可以看出宏观背景对制造业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

尽管大学期间我总是吐槽经济学专业重理论,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万金油”,对分析宏观环境很有利,因此我主要申请的仍是应用经济学专业。

当确定申请方向时,还需要去搜集往年录取信息和就业情况。港新经济学的申请要求比金融和商业分析低一些,主要还是看学校背景,GPA和实习情况。我个人觉得语言成绩只能做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参考往年录取情况后达到平均线就差不多了。

我因为时间原因没有考GMAT成绩,申请中的确会少一些竞争力,但是也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打击。新加坡的经济学项目受认可度没有金融、金融工程那么高,但是想尽力留坡还是有希望的,只是不一定是那种大公司,这些就看个人选择了。

4
申请就是要发现“普通”中的不普通

老实说,我的GPA、语言成绩和实习经历都很普通,但是申请就是要发现这其中的不普通。


GPA:确定留学后尽力弥补
在学习方面,我这一届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重修政策改革,以往我们学校的重修成绩是可以覆盖的,但改革之后将保留原始成绩,而且禁止随意退课、弃考。我大三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期末考试发挥惨淡,导致拉低了一点GPA,因此不要忽视大学里的每一个学分。

在选择专业选修课时可以多参考学长学姐的建议,当然也不能完全相信,我就遭遇过被人安利课程结果给分一般的情况。我大一和大二的成绩都不算很好,所以我在确定留学后就努力弥补了专业课的成绩,也尝试选修了大数据和金融相关的课程,提升背景。

课题:积极参与,努力评优
很多商科学生会参与大型商赛和数学建模竞赛,我也参与了一些商赛,但也只是重在参与了。不过,我在申请的文书中提到了我参与的一个课题。

大三选好导师后,我就积极跟着导师打杂,偶尔帮忙看看文献,写一点文献综述。暑期时,导师申到了一个省社科联的为政府决策用的课题,我全程参与其中,从一开始的看文献、建立指标体系到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写报告。

那段时间我正好在上海实习,同时兼顾两边真的很辛苦,好在最后课题被评为优秀,还算没有辜负我的努力。

我的导师人很好,非常欢迎我们参与到课题和活动中去,但我有些同学选到的大佬导师平时很忙,一般不会主动去找本科学生,所以在选导师时可以多去问问往年的学长学姐。有些导师很重视学术,有些导师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内推的机会,所以选择导师时也要做好调查。

除了自己的导师外,也可以关注院内发布的一些消息,比如我们课题组当时就另外在院内发布了通知,招募了一些大二、大三的学生帮忙整理数据。这些课题很多都可以远程参与、线上交流,所以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语言:短期准备重方法
我的语言成绩只能算是够用,因为后期拖延症作祟,实际上只用了半个月背单词和一周实习请假时间回校备考。

我大二时曾经报过托福班,但从后来我自己的备考情况来看我觉得没有十足的必要,自己好好准备就可以了,那些小tips去看看以前的备考经验同样可以获得。

托福阅读和听力都是容易快速提分的项目,背好单词,控制好时间,阅读的分数就不会低。我本身阅读的速度比较快,但是考试时难免紧张,所以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好时间。考前刷一下镇魂单词我感觉对阅读的单词题还是很有帮助的。

实习:充实有成果
之前提到了我在证券公司和市场分析公司的实习,此外我还有一段资金岗位的实习经历。

我的实习看起来很分散,一是因为想找到适合的、感兴趣的领域,二是受限于南京的实习资源少。

我的实习基本是在网上找到的,虽然也有一些学校相关公众号分享的实习信息,但是邮件经常石沉大海,一些第三方实习平台反馈几率相对大一些。我的实习没有经历过非常正经的群面,但是在单面时表达好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我投递过一些市场、数据分析的岗位,经常被问到对这方面的看法,所以在准备面试时可以多发散思维,整理好逻辑。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熟悉自己的简历。我在一场面试中被问到了简历里的一场案例分析比赛,那场比赛我是大一参加的,面试时我已经大三了,记忆模糊,也被面试人追问得很惨。

所以一定要确保简历里的每一段经历都有足够的支撑,想好自己在其中做了什么,最后有什么样的结论和成果。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撑起简历的内容,那完全没有必要,不如老老实实去网上搜集面经,看看可能提到的问题。

我在证券公司和资金部的实习偏水,在申请中着重突出的还是市场分析的经历。

大三下学期,我已经修完毕业所需学分,没有课程安排,所以我找了上海的实习。虽然往返辛苦,但收获颇丰。在这段实习中,我写了两份制造业相关的宏观经济季度分析报告。尽管在统计学课程中学过宏观指标的内涵,但到了实际应用时又是一种考验。
和我同组的同事们都来自机械、工程专业,对宏观经济了解不多。在写报告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讨论统计指标的意义和统计口径,还有分析的逻辑。那些天天爬统计局官网的日子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在写完这份报告后,我还在写导师课题的最终报告,同样是关于宏观经济方面的分析。我认为这两份经历对我应用经济学专业的申请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也是它们告诉我,从理论到实际,我还有太多需要去学习的。


港新的申请材料不算复杂,特别是签约了指南者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人催着真好,准备还算顺利。像我这种拖延症重症患者,真的很需要有人不断提醒和制定计划才能行动。

不过,文书方面自己还是需要上点心的,我在推荐信的材料中差一点把老师的职位写错,还好及时更正。有的人会觉得文书很难写,但在写提纲的过程中可以整理好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是自我定位的一个过程。

提交申请后就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期,身边的朋友们陆陆续续收到了面试通知甚至是offer,自然是少不了焦虑。

还记得在去年年底和好友吃饭时突然收到了NUS-AE的offer,正好是我最想去的项目之一,也是AE发的最早的一批offer,那可能是我喝过最好喝的豆腐汤了!今年以来又收到了HKUST和NTU的经济学offer,我的申请季也算圆满。

选择NUS主要是因为我个人在港新之间偏向新加坡,而且NUS的名气和地理位置都比NTU要好一些,NTU比较偏,可能实习需要花更多的交通时间。

纠结offer时可以去看看不同学校的课程设计,像NTU的经济相比起来更学术,NUS现在分了AE和QE两个方向,分别是应用和计量方向。这三个offer都会先征求录取意向,决定接受offer后,就可以愉快地交留位费了,这些留位费会算作学费里的一部分抵扣,等到5月底就会发正式offer了。

申请是一段令人疲惫的旅程,每一步都需要走得很认真。回想起这段日子来,却是真的很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斩获港新3大经济学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