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ratel 发表于 2007-8-20 14:09:06

我的考G经历(上过新东方之后的学习经验)

成绩很一般:590+800+4.0 verbal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其实本来想考到个满意的成绩之后把自己经验总结写下来和大家共享的.但是由于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一直也就没有勇气下笔.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终于渐渐走出了这个阴影,现在在奋力准备T中,同时也想回报一下给了我这么多帮助的大家,所以决定还是把我的考G历程下下来,大家就随便看看,各取所需吧.
这里要先声明一下,我是上过XDF的强化班的,所以下面的内容会以XDF为主.

1..书籍的准备及使用
关于考G要用的书,版内精华区已经有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把我认比较有用的几本拿出来说一下.
I) 词汇
a)红宝书(GRE词汇精选) 红宝书是考GRE的人手一册的必备书籍,具体是哪一个版本最好是众说纷纭.XDF的老师推荐的是99版和05/06版(其实是一个东西).本人使用的是06版,考下来感觉词汇上的问题不大,所以推荐用最新的.
b)蓝宝书 用XDF老师的话来说,蓝宝书就一本类比的答案.由于单词量比较少所以看起来会比较快,适合红宝掌握到一定程度(80%左右)之后去看.当然过早把蓝宝看太熟的问题就是做类反的时候会觉得题目都似曾相识,影响做题效果.不过幸运的是,蓝宝上对于大白第三本(模考本)上的题目几乎没有覆盖(这部分貌似收集在此书后面的"增补类反词汇"了,可以模考完了看一下).
c)红宝逆序 为了消除记忆场效应而生的一本书,当然我也看到过有的MM为了省力(毕竟红宝太大太重带来带去很不方便)而直接背这本的.这里我并不推荐这么做.因为逆序的中文解释并不完整!红宝中有些比较BT的单词的一些很偏的解释往往是反义词常考的熟词僻义,而这些解释往往逆序中没有写.而且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红宝有的单词下面偶尔会注有一些反义内容,背的时候把这些一起背进去对做好反义是很有帮助的.

II)阅读
a)GRE阅读剖析及全真题解读 杨继的一本老书了.现在市面上好像买不到了,不过可以通过TAOBAO等网站上搞到.这本书介绍了一些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但是比较浅显.个人认为其精华是后面的90~94阅读真题的解释,对于做题思路的纠正很有帮助.特别适合掌握了阅读技巧之后初次大规模做题的人,能让你在信心被大面积摧垮之后找到寄托的港湾;d:
b)GRE/GMAT难句教程 杨鹏老师的又一本力作,呵呵.这本书收录了GRE(NO题)和GMAT中比较难的长短句子,比较适合做题已经有点入门了(阅读方法和技巧已经掌握),但苦于句子读不懂而寸步难行的人.通过对难句的结构和写作习惯的了解,可以提高你对GRE文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速度.但是由于都是从真题里抽出来的句子,读了之后对做题有影响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他的难句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特别难的题目上,比如依斯兰法,托马思.哈代的文学冲动等文章.所以建议做到这几篇文章的时候再开始看,结合你自己的阅读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III)填空
a)GRE句子填空 作者:陈圣元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每道真题都有详细的中文解释,这对于自学者来说是很大的帮助.但是个人觉得他在介绍填空技巧的时候显得稍微笼统了点.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79~88这几个SECTION是对应了大白第三本的模考题目,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不要去做.XDF学员如果要自己课下做题的话,可以拿他来做答案解释.
b)GRE句子填空15天速战速决 是上海XDF小柏老师的得意之作.个人感觉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各种技巧介绍的比较多,比较细.另一大特色是他在书里面送了一张中心词表,号称能用中心词快速的对出答案,不过我没试过.个人认为对于XDF学员来说就没必要再买一本了.但由于我是先用的陈圣元的书,小柏的只是把前面的技巧看了看,所以不大好做深入的评价.

IV)类反
a) GRE类比/反义词 作者:宋昊 做为自学者的话好像市面上也就这一本比较好了.由于我是在XDF做的黄皮书,所以这本买来也没有做过.刚才翻了翻发现解释还可以.自学的话就买这本吧.另外,如果是XDF学员的话这本就没必要买了.

V)数学
a) GRE数学高分快速突破 作者:陈向东 说到数学,可谓是见仁见智了.大家都书G的数学很简单,但是每次考下来都会看到有人为数学而痛心不已.我的意见是,无论你本身底子如何都要认真对待.推荐先做两套真题看看自己的水平,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买这本书.本书的特点是非常系统地把G数学的考点和题型都罗列了出来,引导你按部就班地逐一攻克.

VI)作文
a) 北美GRE范文精讲 作文我没有什么特别好推荐的书,主要是靠的XDF的内部教材,个人认为孙远的GRE写作并不是太好,至少不是很有指导意义.北美范文写得虽好,但是不是人人都模范得来的,他的写作手法和习惯完全是欧美人的,而且用的例子也和我们的生活差得比较远.但是对于对个人写作素养的提升,或功利点来说,为了培养自己的模版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VII)其他书籍
a)XDF黄皮书系列 就是历年真题,有了这些书可以节约一些自己买书的钱.
b)三本大白 分别是NO4~NO9,90~94,和95~200X(其实就是到99),前两本可以做为平时练习之用,推荐在第二轮学习中用,就是XDF学员做过一遍黄皮之后或自学者做过一遍自己买的书之后;最后一本模考用(比XDF发的多4套,所以XDF的就没必要用了).

2..考试的准备流程
I) 单词的准备
虽然我从小就痛恨背单词,而且没怎么背单词大大小小的英文考试也考得不错.但是考G让我彻底明白单词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对单词的牢固掌握,这场艰苦的战役你注定是要失败的.
说到准备单词,其实我还是起步比较早的,我报的是07 6G,红宝在06年9月就入手开始背了.经过了漫长的第一轮之后,终于,在11月我背完了第一遍,但是结果就是回头一看连30%都没记住.正当我快绝望的时候,论坛上有位朋友提醒我用老杨的17天,抓到救命稻草的我便投入到了痛苦的集中突破中.为了能弥补我背得比较慢的缺陷,我非但上课下课都抓紧时间(任何课都只带红宝去上,呵呵),而且晚上为了完成当天的复习更是经常背到1,2点,甚至一度3点都有过.而第二天又要坚持6点半起床.那段时间是相当的艰苦的,红宝也被我背得面目全非.当然,我并没有按17天的标准完成,而是用了一个月.但是这一个月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从那以后我在也没有用过红宝书(至今他还被我收藏着),记忆的效果非常好.这里我要说明两点:
第一,对于背单词,集中突破才是王道,细水长流注定失败.
第二,红宝过了几遍并不是一个标准,关键是你记住了多少.
红宝搞定之后,我就去上了XDF,之后的就背了蓝宝和拟序,其中蓝宝也是只过了一遍,逆序甚至没看完(偶太懒了:funk: )
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背单词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豁出去背,一举将其拿下!
(顺便说一下,强烈建议在上XDF之前把红宝解决掉,这样上课会比较轻松.)

II)作文的准备
我的作文选的3月23日,当时也是为了当月机经,其实后来看看当月的和总频几乎没区别,呵呵.由于单词结束的比较早,所以我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准备作文,而且作文并不是我强项(我属于那种不限时才能写好文章的类型),所以比较紧张.真正的准备是2月份参加完XDF之后开始的.
先准备的是ARGU,毕竟这个比较模式化而且容易拿分.ARGU的话,主要是先要锻炼出找错的能力,然后根据各种逻辑错误练习自己的专用攻击模板,同时别忘了把开头结尾也练了,因为这两部分几乎是可以应对所有的ARGU题目的,根本不需要临场发挥.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在考试的重压下从容应战,必需把这些考前能解决掉的问题都解决了.
准备完了ARGU之后呢,ISSUE部分就比较累人一点,我是比较保守的人,所以当时把所有ISSUE和ARGU都列了提纲.而ISSUE244道题目的提纲加例子是很累人的,如果实在没毅力可以考虑按高频列(不过本人不推荐,还是老老实实全列一遍比较稳妥).对于ISSUE例子的准备尤其重要,不要光脑子里想想就完了,要事先把所有的例子都打一遍,熟悉一下,这样才不会在考试的时候想到某个名人的例子却拼不来,或想起某个事件却发现写不出详细的东西.由于ISSUE是二选一,而且基本上肯定有一道是高频,且两道基本上是不同类型的题目.所以大家准备的时候可以大胆的战略性放弃一些自己觉得非常难写的题目(当然,全拿下最好).
最后,无论是A还是I,自己下手写永远是最重要的,不要总是只看看范文,看看别人的文章,要自己动手才会发现问题.
关于列提纲,我上面已经说了,推荐全列,当然如果没时间或没毅力的话ISSUE可以看高频列,但是ARGU还是要全列一下,毕竟ARGU是没得选的.而且在考前把ARGU一些公认的难题练一下也是很有好处的,免得到时候吃瘪就不好了.
PS:机考AW之前有条件的话最好去考点踩下点,当然笔考也是一样.

III)笔考的准备
首先说一下,对于以下的各个部分,都推荐分开来集中突破一下.
a)阅读
阅读是个需要花大力气的项目,很难短期突破.一开始看到这些又臭又长的文章肯定会很挠头的,这里第一步是了解GRE阅读的一些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些可以在相关书籍或论坛内找到),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我们以前经历过的考试几乎都是线性出题的,就是可以按题目去文章中一段一段的找,这样我们就养成了,边看题边读文章的习惯.这个习惯在GRE阅读中是行不通的,因为G阅读的出题是乱序的.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强迫自己用5到7分钟把一篇800左右的文章看下来.
第二步,是开始做题,你会发现自己刚才好不容易学会的各种技巧几乎瞬间失效了!其实这很正常,因为理论与实践永远有个磨合期的,现在你要做的就快速通过这个磨合期.通过一段艰难的自虐过程之后,你会发现你对G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他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正确率也可以稳定在6,7/11了,只是时间用得太多,完全做不到18~20分钟解决.
第三步,现在是开始限时的时候了.你会发现你往往还没怎么做题目,时间就到了;或者是,勉强做完了,但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正确率也从好不容攒到的6,7/11降到了原来的惨不忍睹的地步.这是后千万不要放弃,人生就是在螺旋上升中前进的,继续掐紧时间,锻炼自己的反射神经,这时候的你只不过是把原来知道的正确方法提速而已.
第四步,当你的正确率再次回到6,7/11的时候,恭喜你,你的阅读已经不错了.接下来想要提高到9/11的话,就是一个更加困难的过程了.(偶在模考的时候最后也只稳定在了8/11,结果考试还没达到这个水准,:funk: ),你需要对G阅读达到博弈境界----掌握他可能的出题点和出题方式.这一点我也总结过10大出题点,套用在模考和平时练习上都挺管用的,但是考试好像完全没用上,SIGH...,这里就不放出来了,免得误导了大家...

至于做题的遍数嘛,我觉得真题一定要多做,我个人是做了3遍,XDF黄皮上2遍,大白一遍.
最后,如果你完成了以上四部的话,你的VERBAL应该不会比我低,毕竟阅读是大头,呵呵.
这个训练的过程也并非我原创,而是结合了XDF阅读老师小马的经验,呵呵,伟大的XDF啊.

b)填空
个人感觉这最近的填空题目出得相对简单了一点,这点从模考和这次6G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由于填空一般都是第一个做的部分,进入状态的快慢还是会有所影响的(我考的时候就是因为监考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说话,加上本来就紧张所以填空做得比较慢).下面说说复习方法.
对于XDF学院来说,主要是把黄皮好好做一遍,然后把陈圣元的书再做一遍(陈圣元要求是做5遍,个人认为认真看的话一遍就够了),然后是大白前两本上再做一遍,这样就是3遍了,对于各种考点应该是烂熟于胸了.只是这三遍注意跨度,不要挤得太紧,要保持自己在复习的过程当中永远对填空保持着感觉,对于其他的部分也是一样.至于填空的技巧什么的,完全就是看书和差资料了,在此就不再敷述了.

c)类反
类反是各部分复习起来最快的,所以推荐放在最后集中突破.类反的复习主要是要搞清楚各类关系,培养感觉(个人感觉类反是最靠感觉的了),做到"看一眼就是它了"的境界,毕竟考场上要分秒必争,而阅读又相当耗时间,填空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只能拿类反挤时间了. 类反同样要多做,我是黄皮上做了一遍,蓝宝上看了一遍,大白上又做了一遍.另外说一句,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会选择做好填空类比之后先跳过来做反义,这里提醒一下一定要注意不要漏题或涂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就漏了两道反义,结果这个SECTION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还好后来跨区改过来了.(监考的老爷爷真是大好人啊,看到偶跨了N次都没抓;) )

d)数学
说到数学,我一定要感激一下老陈出的GRE数学.在考G的过程中,我经历过3次"精神崩溃":第一次是自己在家做阅读,当时还没去XDF,我的正确率极为吓人,高开低走,先是做了一篇7/11,然后9/11.第二天再做变成了3/11,2/11,然后就一直这么徘徊了,还好是XDF的小马又给了我信心,呵呵.第二次是作文,我也是自己在家里琢磨的时候,ISSUE怎么也写不好,后来去了XDF叶炜老师让我先从ARGU写起,才走出了死胡同(呵呵,貌似在给XDF做广告...).第三次就是当我VERBAL复习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开始看数学了,由于我数学基础不是太好,我对G数学还是怀这着一丝畏惧的心情去做的.但是做了两套下来,发现每套都要错5,6道,这样下来我岂不是连700分都危险了?!到是VERBAL考得到还好,要是数学考成这个样子,申请无望不说,岂不是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一想到我竟然要因为数学而放弃考G,我都快绝望了.后来想起了老陈的GRE数学高分快速突破这个最后的救命稻草.买了一本来之后诚惶诚恐地开始一章章地学习起来,终于模考稳定在了两个SECTION错在2个到4个之间,也为考试的好运气打下了基础.
呵呵,言归正传,还是那句话,无论你的底子怎么样,不要轻视G数学,也不要烦恼,实在不行的时候买一本陈向东的高分突破,这是你信心的保证(汗,越来越广告了...:funk: )
PS:现在的数学一年比一年难,已经超过了陈向东的难度了,千万小心!
--------------------------------------------------------------------------------------------------------------------------------------------------------------------------------------------

总结

呼,一口气写了这么多,呵呵.其实考G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需要大家很大的付出,但是回报同样也是很大的.就那我来说吧,不但学术上英语的能力有所上升,词汇量扩大,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原来我也能一天背下300+的单词,原来我也能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列得那么详细,原来我也能有这么大的毅力坚持大半年准备一个考试...现在的我做事情更加methodically,更有perseverance.而且我考G的经历更让我发现身边从前被我忽视的种种:原来从前一天有那么多时间是被我浪费掉的,原来和同学出去玩那么难能可贵,原来小说是那么吸引人(以前一有时间就玩游戏,呵呵)...
选择考G的勇士们,无论成功与否,你们都是胜利者,都会有值得珍藏一生的回报!
最后当然还是要预祝大家杀G成功咯!!!

--------------------------------------------------------------------------------------------------------------------------------------------------------------------------------------------

附录
我的考G时间表:

06.9~07.01(其中包括方法不对浪费的时间)                           背单词
07.01~07.02                                                                   上XDF,了解考试,熟悉各类题型
07.03~07.04                                                                   准备AW
07.04~07.06                                                                   准备笔试,其中: 第一阶段是阅读的集中突破用了一个月
                                                                                                          第二阶段是填空的集中突破用了一个星期
                                                                                                          第三阶段是类反的集中突破用了3天
                                                                                                          第四阶段是数学的集中突破用了一个星期
                                                                                                          最后阶段模考


先写这么多了,想到什么补充的再加上

补充两点:
1. 模考只是甜蜜的祝福,考场上将是更为难缠的题目,所以大家千万不可陶醉在过高的模考成绩里(当然也不要过分自贬,保持健康心态)
2. 由于考场上可能会紧张造成"技术走型", 平时练习的时候掐时间一定要严格,留点提前量,有可能考试的时候就是因为这几十秒而来不及做.

[ 本帖最后由 Zeratel 于 2007-8-21 20:46 编辑 ]

futureman 发表于 2007-8-20 14:26:00

成绩很牛~~~

H-Kevin 发表于 2007-8-20 14:30:24

谢谢,楼主成绩蛮好的,cong~~

Zeratel 发表于 2007-8-20 14:35:18

呵呵,谢谢

jevonschen 发表于 2007-8-20 14:37:17

第一次沙发!!
感谢楼主分享~~~

星夜无夏 发表于 2007-8-20 15:03:38

强顶LZ的头像

dagger_zhang 发表于 2007-8-20 16:18:58

感谢分享,学习

cherry-xu 发表于 2007-8-20 17:43:18

成绩很不错了  值得学习

Iris0907 发表于 2007-8-20 18:16:12

谢谢经验分享

forwen 发表于 2007-8-20 18:50:22

信心大增啊,谢谢楼主

Demo 发表于 2007-8-20 19:14:34

很赞的DD~谢谢平日的热心啦 ^_^

恩谢谢分享经验
是很详细的新东方攻略呢

提醒读者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吸收恩

王嘉 发表于 2007-8-20 19:21:33

牛人

bravura.lu 发表于 2007-8-20 20:07:15

thanks fore sharing

leekt 发表于 2007-8-20 20:17:49

成绩很好,谢谢分享。

lingling60 发表于 2007-8-20 21:23:32

谢谢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考G经历(上过新东方之后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