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puscle 发表于 2009-4-19 20:51:09

0906G-寄托天下GRE大型笔试复习第三次活动---阅读专访之Genev

本帖最后由 corpuscle 于 2009-4-19 21:02 编辑

今天很荣幸的请到了Genev为我们讲解她的阅读心得,希望能在变态的阅读方面给板油点启发,为大家在做阅读提供一些参考~~!

下面是Genev的背景:

背景:文科专业,曾参加过雅思考试,其中阅读部分8.5分(满分9分)  

英语经历:高考120+,四级优秀,参加过昂力高级口译和凯育法语启蒙班。

业余爱好:从小读书很杂,啥都参乎一下,现在比较喜欢外文原版书和中医古籍。比较喜欢上putclub.com。

GRE基础:红宝第二遍,英语语法基础比较好,花儿看了开头,上班考试时间不多。

目前做题水平:15分钟内做完一长一短,平均正确率11错4~5个

个人经历:

还有我培训别人等等,高考10年前了 好汉不提当年,何况自从高考后就走下坡路 ...

高考的时候由于对英语听说不自信没有选择这个专业,现在还是挺后悔的-人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不枉一生。黄健翔在地铁的宣传标语里面说,要有自由奔放的灵魂,要有专注一生的事业。前者还可以争取,后者只能随缘。

从十年前讲起。我们家乡教学只注重书面,所以四六级这样的传统考试大一就通过了。后来进程就比较缓慢了,大三买过一本人家翻破了的红宝,看了两眼,记住了一个词charismatic。不过我们学国际政治相关的专业,对英语还是比较重视的,专业英语精读的内容有涉及霍布斯、格老秀斯等人,还有政治思想史之类的课程,当时学得很痛苦,因为那时我是没啥思想的人,不料后来考AW派上了用场。

我尽量不像祥林嫂一样诉说经历。总之毕业后作过专业翻译(US Navy方向的),然后在外企里面混。这期间考高级口译,笔试fail两次,口试fail三次,最后一次时间到了,我还在纠结,心想这回又玩了,还是下次再来吧。但是两主考老师人很好,鼓励我翻完,还指出了发音的不足。后来成绩通知下来居然过了。这算是惨淡的人生的一点亮色。

高口过了,教过一个高三女生雅思,后来她去了英国。她说老师你也可以考,然后我觉得也是,就考了,考出来是8.5-8-6-0这样一个奇怪的分数,所以我今年还要重考的,一方面因为口试ID没带得了零蛋,另一方面我老师说他在US认识一个女孩雅思9分,是重考出来的。我老师Mr Xiao,是高口不断fail后参加昂立培训认识的,上外英语硕士复旦的博士,我请他吃过一次傣妹,他义务作了我5年的英语老师加人生导师到现在。有时候我学生从英国发PS让我改,我发AW到美国让我老师改,全球化的学习流程。另外,高口培训后参加过凯育的法语启蒙班,那个班坚持到最后参加考试的人已经不多了,由于复旦英语系的姐姐当天去看婚房了,我的测试结果还算top。关于法国的梦想,仍然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盛开在space上面。

平时会做做英语翻译兼职,有的是翻译公司低价剥削下做的,有的是朋友介绍来的。为了cost down,很多人要求不高的,所以纺织机械生物医学财务报告之类杂七杂八都做过一些——这样对GRE阅读很有好处,就是什么文章都能耐下心来看。印象最深的是帮三鹿做过董事会记录翻译,居然对我的文风产生疑问,然后他们就发生了全国闻名的scandal and crash,哼哼。比较有成就感的时候,是人家说:收来的翻译中你做的最好。或者:翻译公司做的还没有你好,我们能不能长期签约?最多的时候一天中译英14000+字,就在AW考试之前,累得半死半活,把考试费用赚回来了。

于是又开始飘飘然了,暂时忘记那些打击和挫败,决定去赌一赌,再次报名参加上外的高翻学院的同传考试,然后又fail了… …唉,真的不好意思说,我同学北外同传都念毕业了。唯一的好处是,我开始有动力背红宝,因为考试那天早上在路上看红宝看到morose那页,居然考试就考到morose,假设考前我背完红宝呢?人生没有what if,只有how time flies。

准备高翻考试的过程,借鉴了很多资料。看Economist的习惯,是我第一次考高翻fail时候培养出来的,这次fail增加了个习惯是背WM绿皮的Vocabulary Builder和重视单词。
然后今年终于可以拿护照了,情况开始转变,我开始做同班同学七八年前做的事,考G,和一堆DDMM一起复习,偶尔被称为牛人,不禁回想起这些年屡败屡战的外语学习经历,CC说要搞活动,所以作此文,顺便祭奠下我最好的年华,还有所有的沉没成本。

尚飨!


PS:
喜欢读的中文书 – 中医类的 道家的 等英语念好了 要去念古汉语,这才算道地的中国人。English is my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is my mother language. Ancient Chinese is my grand grand mother language!

喜欢读的E文书 – 环保类的 哲学类 An Inconvenient Truth, The 11th Hour, Last Hours of Ancient Sunlight,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关注下诺贝尔奖,每年都有文学奖和平奖得主的书可看。

杂志类的,去图书馆外文区看看,就那几种吧。

阅读习惯:

corpuscle 19:10:54
你的做题习惯?先看题目再读文章还是先读文章再看题目,或者看一半文章后大致看看题目再回去看文章?为什么会是这种习惯?有什么好处?
Genev 19:11:25
先读文章再看题目
因为平时没有考试的时候就这样看文章 养成习惯了
平时没有压力 所以看得比较细 看多了速度也会上来 考试的时候注意时间 还是能够完成的
corpuscle 19:12:16
这个习惯会一直保持下去吗?

Genev 19:13:08
会的 我走的郭靖路线 用笨办法 熟能生巧
corpuscle 19:13:34
看来每个人的习惯都不同
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
:)
Genev 19:13:55
嗯 基础最重要 没有基础技巧就没有依托

如何读文章:


corpuscle 19:13:40
文章重点读什么?如何读?如何把握文章的结构?

Genev 19:15:25
重点读思想啊 要与作者的思想互动
我的体会是 对文章内容的预先了解程度决定了难易程度
corpuscle 19:16:14
就是读中心句,各段主题句吗?
那你会略读其中的论证吗?比如例子、试验之类的

Genev 19:20:00
读到中心句和主题句当然要留心 紧紧抓住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文章的脉络 也能够看到段落内部的论述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和发展的

例子、试验尽量第一遍搞明白 不明白再看两眼考试的时候不能耽误时间 不行就打个问号放着
还有里面的人名等专有名词顺便圈出来
corpuscle 说:
也就是说略读,大致注意里面的考点就可以对吗?
Genev 说:
当然 如果以后题目中没出现相关选项 读不懂得也就不管了
有相关选项一般也可以根据关键词定位回来 
corpuscle 说:
呃...大致意思是说:把握中心思想,把握主题句,把握文章的结构
Genev 说:
宏观把握总体结构和态度 抓住主题句 细节有了大概印象就行
细节可以根据题目需要回头看得
corpuscle 说:
对于细节题,最后根据题目再定位对吧?
Genev 说:

corpuscle 说:
在把握文章主体,提取原文信息的基础上,如何保证阅读速度?尤其是出题点里穿插长难句,如果要读懂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如何平衡长难句和阅读速度的关系?
Genev 说:
长难句的问题我在平时阅读中已经解决了
比如每天读Economist 碰到这种句子就停下来揣摩 
还有就是以前雅思阅读的时候 题目做完了 回头又把它作为精读材料
corpuscle 说:
如果你要在读的过程尽量掌握更多的细节信息,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花的时间越多,汲取的信息越多。如何克服速度和信息提取量的关系呢?
Genev 说:
还是根据开头结尾主题句确定大的框架 细节有个验证和印象就可以了
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主张多花点时间 尽量一次掌握更多信息
corpuscle 说:
呵呵,你的方法跟Ithaka很不同,但是很符合花儿39+3的做法
Genev 说:
这样锻炼自己的working memory
就是说平时好好走路 甚至站军姿 考试的时候才跑得快
不要走都不稳 先去追求跑得快
那样不是长久之道 虚假繁荣
平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读原版书和杂志  作为一个兴趣就能坚持下来
学了知识 锻炼阅读 不是很好么
input跟上了 output写作也会提高
这也是一个synergy 看似很费时间 却是根本提高水平的方法
corpuscle 说:
归功结底还是阅读功底,提高阅读功底是正道
平时还是要多阅读,精度提高阅读功底是最重要的,所谓的技巧都是要建立在阅读功底之上的,对吧?
Genev 说:
对的 功底有了 技巧是个很自然的事
功底的建立就是 多做精读
考试的真题可以限时完成 错多少也不要紧 回头要沉下心精读一两遍
所谓精读 首先查单词疏通字句 其次理清文章结构 再次总结好的句子思想
corpuscle 说:
想考个够用的分,比如11正确6、7个题或许依靠技巧还能实现。而想考高分还是要从基础做起
Genev 说:
是的 考试的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 值得推敲
corpuscle 说:
为什么你会把词句放在思想之上呢?
Genev 说:
因为这等于站军姿
最基础的东西
corpuscle 说:
是不是可以说,词句没弄明白,思想也不大可能弄清楚?
Genev 说:
疏通了字句 对理解文章关系重大 另外增加词汇量 再次丰富写作的working language
单词也不要孤立记 放在句子中 这一点很有效
以后练口语的时候 你会发现很多自动就套用了
corpuscle 说:
这个是很有效,但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Genev 说:
可以记在本子上 这个本子可以坐车的时候背几段 很方便
养成习惯的话 一点都不烦 日积月累是可观的时间
如果enjoy的话 不觉得花费时间
你会欣赏到最好的英文句子
corpuscle 说:
归根结底,你是要强调输入,强调主动学习
Genev 说:
甄聪明 先有input 再有output
corpuscle 说:
读长文章和读短文章有区别吗?如何把握短文章的阅读技巧?
Genev 说:
我觉得没区别 有时候反而短文章还错的多点 主要还是题材造成的区别大一些
短文章更要推敲细节和字句 因为出题的范围有限 会钻得深点
还是要理解思想吧 
但是短文章注意力可以顾到更多方面
刚才讲的抓住主题结构 对细节有个印象 就是一样意思
corpuscle 说:
呃...短文章的套路没那么明显
难句群视训练应该是如何的一个过程
他那些划分有什么规律吗?
Genev 说:
这个我没有做过
corpuscle 说:
这个是杨鹏长难句上面的
PASS吧
如何克服文章的抽象词、专业词、超纲词?
Genev 说:
先试图理解 根据词根上下文猜 
corpuscle 说:
然后再专门挑出来积累背诵?
Genev 说:
不行划出来 提目中遇到了再回头定位 有时候就是一直搞不明白也可以做题目
corpuscle 说:
其实,我觉得这些词汇大部分都不影响做题
Genev 说:
按理说是的 但是特别偏的化学生物词我不背的
是的 出题人不要求你什么词都认识
corpuscle 说:
如何克服文章的长难句?非出题点的长难句是否有必要忽略?
MS这对你不是问题,毕竟长难句对你来说不是很困难
Genev 说:
在平时的训练中解决 考试的时候基本没办法了 徒增紧张而以
能忽视最好 不行也只好猜了
corpuscle 说:
其实,长难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每年都有很多人去背长难句
这个主要还是和自身的阅读功底有关
Genev 说:
恩 语法理清楚万变不出其中
再加上陌生单词都清除了 阅读就势如破竹了
corpuscle 说:
还是回到那个老问题上了,阅读功底。平时积极的去学习英语,这种投机被动的学习方法是不得已的
Genev 说:
如果正好以前了解和思考过相关问题 那么阅读就很容易了
corpuscle 说:
呵呵,这个是背景知识,我们等会说
Genev 说:
很多人说时间来不及 其实在那里panic也是浪费时间
不如现在老老实实查单词分析语法 静下心利用现有时间
现在开始踏实学习了 效果总有一天显现出来的
corpuscle 说:
呵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标记:

corpuscle 说:
你会做标记吗?
Genev 说:
前面讲的 一个是不会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群 一个是专业或专有的词汇词组
还有人名地名
回头精读可以更容易的定位需要查找的单词
corpuscle 说:
主题句、结构指示句、不同事物的比较...这些必然考点呢?
Genev 说:
不用刻意定 想标记也行 我的原则是不做无谓的过多的标记
要么就是觉得某句思想或结构非常棒 勾出来赞两句也是有的
corpuscle 说:
主要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Genev 说:
总之是随性一点 对 因为不懂得地方要特别关注
题目中遇到了这个考点 起码回头找起来方面 另外不光为这个考试 阅读有疑问的地方都不要轻易放过的
corpuscle 说:
这个和花儿前辈讲的不大一致,她主张在常见考点做标记。不过,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大一致

解题技巧:

corpuscle 说:
对于初学者,如何提高正确率?
Genev 说:
不要追求正确率 追求自己真正懂了多少
也就是从单词句子做起 直到文章结构思想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corpuscle 说:
不计时多看多分析多总结
我可以这么理解吧?
Genev 说:
对的
corpuscle 说: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一长一短正确率是6~9个,你的正确率高于大部分人,你觉得原因在哪?如何提高正确率?
Genev 说:
原因在于我平时的阅读量比较大 另外阅读质量高 就是不放过生单词和不懂的地方
corpuscle 说:
一个是读的多,一个是读的精,一个是总结,对吗
Genev 说:
花的功夫多一些 想得深一些 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对的
Read, read aloud, review, recite
corpuscle 说:
追求捷径,投机,懒惰是大忌
Genev 说:
不光是考试的大忌 也是做人的大忌
corpuscle 说:
你能把速度控制在15分钟,但也因此降低了正确率。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
Genev 说:
没有
corpuscle 说:
暂时还没找到?
Genev 说:
能做的就是等做完真题了 回头精读 重新做题 这样理解会加深
对自己的思维误区 错误原因有个深刻全面地认识  然后才能突破时间和正确率的问题
corpuscle 说:
那你是怎么把时间精简到15分钟的呢?
Genev 说:
不用刻意看时间  根据自己现有水平取得一个平衡点
先保证正确率 保证自己理解了
corpuscle 说:
考试的时候是有时间限制的
Genev 说:
花多时间不要紧的 一篇文章钻的深了 以后碰到别的文章会省力不少 所以平时用的时间越多 考试越容易限时 我认为
另外 一篇文章钻的深了 回头再做一遍就发现很容易 多重复阅读几遍 你的速度反而越来越快 很自然的 而且正确率很好
corpuscle 说:
熟能生巧,积累 :)
在有限的时间内,你会放弃一些题目吗?比如罗马数字题,细节推理题,原文信息能回答下面哪个问题之类的题目。如果不会,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速度问题?
Genev 说:
如果必须限时又不能完成的时候 我会放弃 但是往往不甘心完全放弃 就是只有5秒的时间 也要扫描一下大意 根据阅读时候的印象有个大概的取舍
比如先排除几个 在剩下几个中犹豫一下
corpuscle 说:
先排除一些明显的错误选项,然后从剩余的选项蒙一个?
Genev 说:
这时候就把题目标注以下 review的时候要特别关注 对的
这样提高命中率

背景知识:

corpuscle 说:
你觉得背景知识对阅读有什么作用?有多大作用?积累背景知识的性价比是否值得?
Genev 说:
当然值得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我们可以把G阅读看成一次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大好机会
corpuscle 说:
可是短期内好像不能实现
有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提高背景知识?
Genev 说:
那就在长期内实现 只要你确定这个目标 这是个一辈子的任务
短期提高的话 首先要看你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现状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点和价值观 如果顺应这个心理需求 阅读也不是很枯燥的
corpuscle 说:
或许可以看看中文书籍,也可以专门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恶补恶补
Genev 说:
是的 提高思想认识
先了解意思 再看英语 实际就是读思想了
corpuscle 说:
我知道你的阅读范围比较广,比如经济学家、环保类、哲学类、文学类的一些书籍,但专门针对GRE阅读,你觉得哪些材料训练和增强自己的阅读实力呢?你会读其中哪些分栏针对阅读?怎样读这些材料呢?
Genev 说:
这些天注重看了economist科技方面的文章 因为它的头条一般是政治方面的文章 对G用处不大
国际水准的专业英语认识 也把economist当成标杆 所以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corpuscle 说:
如果关于文学历史类文章读不好的话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弥补一下呢?
Genev 说:
可以找相关文章读 可以通过wikipedia跳跃的从一个词条到另一个词条
corpuscle 说:
GRE阅读和我们平时读的英文材料要求有些不同,所以读的方法也不同,你读业余英文材料和读GRE阅读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Genev 说:
没啥不同 就是G阅读要针对考试答题 还有最后要限时
corpuscle 说:
平时可以细读,精读,但这个在G好像行不通
Genev 说:
这个在考试现场行不通 但是平时准备都可以的
因为G阅读可以做好几遍 用不同的方法
corpuscle 说:
你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呢?
Genev 说:
可以先限时一遍 然后精读 最后时间宽裕了 来个读思想越读越快
基础打好了 以后碰到文章单词语法都不是问题 就直接和思想见面聊天了
没有技巧 只有苦干
corpuscle 说:
技巧都是手段,本质还是提高自身阅读功底,多精读,积累背景,最后达到读思想的程度
Genev 说:
技巧是查单词语法 多多背诵好文章
corpuscle 说:
通过GRE阅读的训练,最终是要帮助我们读英文材料,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请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Genev 说:
我给的建议都是首先提高整体水平 顺便应付考试的
读原版书和杂志 疏通字句 摘抄背诵 就这样

其它:

非常迫切希望2位能分享一下从普通人变成牛人的这个关键过程,比如怎么从四级都不过的水平,转变成现在这个水平。尤其想听听奋斗初期的那些细节和宝贵经验。
我说了,就是打好基础,背单词和好的句子,有疑问不要轻易放过,坚持下来就是进步了。

剩下的两个月该如何攻破阅读?复习材料有哪些?复习阅读和类反填空的时间如何安排比较合适?
还是踏实的作真题吧,反复做,精读然后总结,材料就是真题,还可以用economist科技方面的文章+LSAT阅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时间安排应该自己掌握。

呵呵之前跟10号GENEV交流了一下看文章背单词,不知道2位对这个方法觉得可行吗?我本人是挺喜欢这样的方法的,但是6G的时间好有限,现在觉得好想这个方法不是很现实
可以在GRE阅读甚至句子填空中用这种方法,也就是说不要放过生单词,这只是一个方法论,不是要求一定每天看多少文章,背单词和阅读填空都是可以结合。

再次感谢Genev,回答的很认真。从这两次的访谈活动中,不难看出Ithaka和Genev都有一些共同点,强调阅读功底,强调基础,强调背景知识,强调积极主动去学习英语。两个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方法,Ithaka根据自己的习惯,结合花儿的方法,摸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解题方法,而Genev的方法更接近花儿前辈的方法;从这里不难看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科学的方法,条条大道通罗马嘛~~!

frank_chow 发表于 2009-4-19 21:02:38

沙发是我的……别争……

奔跑蜗牛 发表于 2009-4-19 21:04:54

本帖最后由 奔跑蜗牛 于 2009-4-19 21:07 编辑

CC 很好很强大
Genev 很好 更强大~~

奔跑蜗牛 发表于 2009-4-19 21:05:56

仇视抢到沙发的~~~~

zhtwd 发表于 2009-4-19 21:15:43

恩~ 还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基础,踏踏实实

grekokomo 发表于 2009-4-19 21:17:29

辛苦了,咳咳~

gdreamer9 发表于 2009-4-20 21:39:10

恩仔细看了一下还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nzh204 发表于 2009-4-25 17:30:24

很有同感啊  写得很好  我现在也更加坚定自己的复习方法了 谢谢

lev000 发表于 2009-5-12 20:18:41

还是要做做才能知道的了

yuanrui168 发表于 2009-5-17 23:26:54

厉害厉害真厉害!!!
其实在考G过程中学到的人生土壤更值得我们珍惜,向你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906G-寄托天下GRE大型笔试复习第三次活动---阅读专访之Gen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