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GRE作文笔记
第一讲:
GRE WRITING IS NIGHTMARE。
BUT IT MAKES U ACTUALIZE INTO A BEAUTIFUL DREAM。
You create opportunities. You develop the capacities for moving toward opportunity. You turn crisis into creative opportunities and defeats into successes and frustration into fulfillment.
With what ? With your great invisible weapons: your good feelings about yourself, your determination to live the best life you can, and your feeling-that only you can give yourself-that you are a worthwhile, deserving person. You must fight for your right to fulfill the opportunity that God gave you to use your life well.(我们是应该享受成功的人,应该享受幸福的人,要对自己有信心,是自己给自己的,要有让自己生活的最好的决心。)
Gre-writing(upon 4 score) can give you privilege and advantage.
用2讲左右的时间,覆盖GRE WRITING的技巧、秘诀、经验等重要内容。
另外4讲探讨题库里面的题目,新题、难题。
使用294页的新版本教材。(306页的为旧版本教材)
ARGUMENT:
Issue: present your perspective on an issue.(暗示,对这种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根据你的视角,站在你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考察你的见解(见识)能力,确立一种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要求你根据自己的专业,自己看过的书,发表自己的想法。) 45分钟,有TWO CHOICES,题库中出来的两道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话题。但是,缺点也有,就是题库过大,250道左右。
Argument: (analyse and argument)一段完整的分析、论证,在这段完整的论证中,它含有逻辑错误,要求抓住逻辑错误,攻击它。这篇文章的关键是抓住逻辑错误,这是拿到高分的第一点,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写了很多,没抓住要害,语言再好也拿不到高分。攻击的语言可以不专业化,但是抓住错误最关键。如果文字色彩很专业化,可以表现出逻辑修养,攻击的很地道,当然可以增加分值。30分钟。
两篇作文的顺序,先ISSUE,后ARGUMENT。6分制,10—15天可以收到成绩。
首先确保ARGUMENT拿到高分,然后在ISSUE方面尽量提高分值,不要出大问题,综合起来可以拿到4分以上就很好了,拿到5分以上就相当优秀了。(ARGUMENT 拿到6分都很容易,在ISSUE拿到3分都可以很好了,但是要认真准备,努力才可以。)
ARGUMENT的备考策略:
1. 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技巧,是作文写作中很重要的问题,找到问题,来攻击它,拿出证据来分析这里确实出现了漏洞,或者拿出实际经验中找到、假设一些反例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形,来说明它这里表达的显的的确不严密。
2. 开头和结尾要有一个框架和现成的模式,以保证节省30分钟里的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套路,可以保证在30分钟里写满300—400字,对不重要的部分一挥而就,且可以显的文字还算精彩漂亮,所以事先准备一下完全有必要,保证考场中争分夺秒。
3. 必须掌握一些闪光句型,看归纳的要点,要学习好的语言现象,好的句式,专业型的句型,再加上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可以应付,然后从它题目中找到大量的词汇,可以从原题中找到大量的信息,可以利用且必须利用的信息,一会就会出来三四百字。
4. 熟悉每一道题,并准备提纲。如果考场再去阅读、分析,时间会很紧张的。要读熟、背会且找到感觉,看到题可以想到有几个问题,马上可以想到错误,再用英文来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还要注意解决语言问题。 (抓住2—4个主要问题透彻攻击就足够了,抓住题目的主要特征最重要。)
5. 练习20—30篇文章就差不多了。还要注意速度的问题(30min)掐时间做最好。
6. 建议提高速度,把所有的ARGUMENT题库输入电脑,再把提纲也输入,那好一定没问题了。
审题问题:(每道题由三大块构成)
1. 一句话的论述背景。 (可能是报纸的社论,公司里的对策,可能是部门的备忘录MEMO,MEMORANDUM,不用看。)
2. 整段的提干本身,包含逻辑错误。
由三个要素组成,第一个,作者的CLAIM或CONCLUSION,有信号词(so, therefore, consequently, hence, thus);第二个,作者的论据EVIDENCE,(facts, examples, statistics, authorities);第三个,作者的ASSUMPTIONS,是作者的观点,相法,不是客观的,是作者阶段性的小结论、假设,看作是对证据的解释、推导。
然后,找证据,这个证据可能不够,不相关,或者不足,因为这个证据还可能导出别的结论(A4),或有可能导出相反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和主张(C)矛盾,则不符合逻辑。
3. 写作要求,要求讨论论述逻辑是否严密,有什么论据有问题,论据和假设间的问题,指出怎样加强论述等等。(也不用看)
EXAMPLE:(P76,P117黑)
·结论或主张的谓语部分通常有个SHOULD出现,应该怎么办,往往是主张的暗示。然后找出明显的和暗藏的错误的假设。最后进行攻击。
···弄清AR写的问题,写作步骤:(P42,P129黑)
第一步:快速审题(2min)——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最快的速度,要靠考前的精心准备)抓住所给论证的结论、证据和假设。(要在这步中尽量节省出时间来)。可以在试卷上划出重点词句,标明准备攻击的几个逻辑错误。
第二步:写第一段(5min)——用早已备好的模式(套路可以是老师给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不是也没关系)和句型(宾语从句加点东西就可以了)迅速展开写作。第一句指出原论证的结论,第二、三句指出原论证的论据或者假设,第四句表明自己对原论证的判断。
第三步:写正文提纲(3min)——用两、三个句子分别指出原论证的逻辑错误(不要慌,一定要先想好了,先写出来),这也就是正文部分的段落主题句(topic sentence),这样可以确保大局,确保抓住文章的主要错误,至少2个,趁大脑清醒的时候思考全面,保证不会出现全局的失误。
第四步:写正文(14min)——在已经写好的topic sentence下面展开分析,完成正文的两到三个段落。(每段分别展开攻击一个重要逻辑错误)
第五步:写结尾(3min)——按照已经准备好的模式和句型快速完成最后一段的写作。首先用一句话指出原作者未能有效地支持自己的结论,然后用两个句子说明如何加强原论证,也就是把正文topic sentence所指出的逻辑错误换个角度说一下。
第六步:检查(3min)——快速扫描作文。特别注意自己平常训练写作时常犯的语言错误。
###注意:段与段之间空一行,在电脑上写作,开头可以不空格。
功能键:CUT,PASTE,UNDO。
第二讲:
There are risks and costs to a program of action. But they are far less than the long range risks and costs of comfortable inaction. (John F. Kennedy)
任何一项行动和方案都会带来风险和代价,但是同舒舒服服的不行动相比,这样的风险和代价长远看来要小的多。
Gre writing is uncomfortable to you.
How to write the ending about argument?
(1) 完整的框架,不慌不忙的结尾。
(2) 不该有实质性的内容,主要为归纳、建议,同开头类似,进行姿态性的写作。
总结结尾的两大任务:
(1) 指出原论者未能完全有效的支持自己的结论。
(2) 指出原论者可以从正文攻击的几个方面加强原论证。
(当没有时间写完的时候,此时,问题还有一个没攻击,且没有时间写结尾段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先确保攻击完最后这个问题,匆匆忙忙的结尾,哪怕只有一两句也可以。)
Ex: 1. To sum up, the conclusion lacks credibility because the evidence cited in the analysis does not lend strong support to what the arguer maintains.
这个结论是缺少可信度的,因为这段分析里所引用的证据并不能强有力的支持作者的主张。
2. As it stands, the argument is not well reasoned.
按照这段论述的现状来看是推理不严密的。
3. To conclude, this argument is not persuasive as it stands.
总结起来看,这段论述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4. In summary, the conclusion reached in this argument is invalid and misleading.
这段论述所得到的结论是无效的,是使人误入歧途的。
###:结尾的写作是非常程序性的写作,与开头相同,非常具有规律性。(提倡自己创作,但是,要写好很难,比如,“want”这个词,在文章中使用就过于牵强,因为这个词在这种文体中显的过于随意。不如改成,recommend or intend to do sth. 。又如,在分析中将“I believe”这样的东西写进去是不明智的。要在叙述的时候,让人感觉到你是一个冷静的分析者,是运用理性在说话,而不是运用自己的信念和感情,主观的东西不能出现。
典型逻辑错误问题:
题库中所涉及的典型问题做归纳,帮助获得攻击逻辑错误的常识,在逻辑课学到的技巧是有用的,那种眼光和判断力是非常有用的。
A:数据类问题。
调查SURVEY,用数据做论据,要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如果,判断数据是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要观察这个调查是怎么做出的,平时要对调查有所常识。
为了确保结果具有代表性,通常要有三个步骤要考虑:
第一步,我们把调查的对象分成几个组成部分,把调查的整个群体group,分成几个小的subgroups(子群体),这个过程是便于抽样,要先分类,根据具体要调查的对象分成几个类别(如按地方分)。
第二步,确定子群在总群中的比例,这个比例是可以算出来的,percent。
第三步,按照比例随机抽取样品samples, random sample(随机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但要注意调查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要具有代表性,10000不一定比1000好。要保证quality,而不是quantity,在保证quality的情况下尽量多的quantity就更好了。
具体的观察视角来发现问题:
1. 提问的方式:what procedure was used?(调查的程序是什么)。
调查的程序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获取样品的方式或者渠道,若不全面会导致结果的不可靠。(P106,81大本,P119黑本)
2. How large was the sample? (样品有多大) 。
调查有一个数量原则,有一个质量原则,如果调查的数量太小,而问题所涉及的总的群体(whole population)太大,结果因此会在可靠性方面大打折扣。所以要考虑,这个问题所涉及的总的对象是多少人,有多大,然后在看看作者实际抽取了多少的样品,做比较,如果距离太大,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怀疑结果的可信性,不能说明整体的情况。(P101,68大本)
Ex: (1)sample的size 太小:才只两个人,数据不足,(many company)很难有效证明数据的可信性,The arguer fails to convince us that the easy read Speed-reading course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participants the reading speed. ( How many people participated? What extent to this participance improve their reading speed? 都没有数据表明,有多少人参加?提高了多少阅读速度?)
(2)false analogy(错误类比):比如,出版社的性质和其他的公司的性质有区别(其他的公司可以派所以员工,不说明出版社也要全部派去,值得怀疑);又如,出版社是否每个员工都需要提高阅读速度(工种不同,如排版工,或者包装工,对每个员工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再如,费用的问题,题中暗示费用合算,但到底是不是一个reasonable price, 无数据证明,因为没有比较( comparison )其它项目的收费如何,利用我们的无知,是无理的假设,The arguer unfairly assumes that five hundred dollar per employee is reasonable price.
3. 完整性的问题:Are the statistics complete?
可能提供了一些数据,但是,是提供(论证)了对自己有益的数据,而掩盖了不利的数据。(P120,121大本)
Ex: (1)完整性:文章告诉我们,让我们相信,在Williamsville,curfew是个很成功的举措,但是从数据的角度看,这个措施是不是有效的,所提供的数据是不是完整,他没有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假定,我们应该知道而他们没说的数据,如果出现这样的不利数据,这个所谓的成功可能就有问题了。我们考虑,他是不是说服了我们这个办法是有效的,The arguer fails to convince that …. 首先,宵禁时间能年轻人的犯罪率下降了27%,那可以假设非宵禁的其他时间内,犯罪率可能增加了160%,还有可能,成年人的犯罪率上升了200%,这些都是可以的反证;其次,在town square,没有一个犯罪被报道了,不能说明没有,而可能是未来及报道,(没有报道等不等于没发生?)
(2)错误类比:Williamsville有效,但是Dalton照办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这个时候肯定要用到这个句型,The arguer commits a fallacy of false analogy. 这两个城市都是城镇,都有犯罪,但其它方面都可以类比吗?不一定。(如:他们的犯罪的时间,Dalton没说犯罪集中在晚上;有无其他的原因,比如,教育的问题,education or moral education,失业的问题,unemployment,或者,drugs(吸毒),alcohol(酗酒)。
4. Important(数据是否重要):Are the statistics important?
Different(数据是否重要):Do the statistics make a difference?
(make a different=important)
尽管提供了数据,但是仔细一想,也许数据和要说明的问题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强有力的联系,只是很牵强的一种表层的一种联系,不能有效的支持这种假设,既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P81,15大本)
Ex:(1)数据的重要性:题中给了“次数”(频率),但是这个数据是否重要,是没有证据表明,因为,这个居民区中的居民更关心价格还是频率没有证据表明,The arguer fails to provide necessary evidence about whether resident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frequency of the waste collection than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 are charged. 可能根本就不需要twice a week,更关心money的多少。
(2)告诉我们“公司准备增加trucks”,并不证据表明trucks越多,服务越好。要增加trucks,很有可能是过去的trucks已经过时了、旧了(too old),要更换新的,不能证明additional trucks的重要性。
(3)居民的态度问题:没有证明居民对EZ的服务比对ABC的服务更满意,所以可以说他又一次给出了无理的假设。80 percent of respondents(80%的回答者,80%被调查的人)没有说是80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residents(80%的居民),很可能(假定)是a very small number of people ;而且,对ABC的满意度并没有给出(利用我不知道的数据欺骗我们,只说明了有利的证据)The arguer fails to indicate the attitude of the residents to the ABC’ performance.。
5. 数据是否太模糊(vague): Are the statistics misleadingly(易误解的,令人误解的) vague?
为误导读者,作者很可能有意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数据,如many, majority, percent, (到底多少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要知道底数是多少才可以做出判断,往往,作者是不会说明的,那么,在不知道底数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推测到底这个数字是多少。(P87,32大本)
6. Question: what question was asked? ( 调查的时候问的是什么?)
有经验的调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会有意的设计一些具有误导暗示、陷阱性的问题,来操纵被调查者的选择。Loaded question暗示性的问题,eg. Have you quitted beating your girlfriend? 无论回答YES OR NO , 都说明你以前是打了女朋友的。所以,这种问题应该是拒绝回答的。(P88,35大本)
Ex:问的是player对什么样的游戏感兴趣,并不能反映市场上什么样的游戏是最缺货,最畅销的,而且市场上很有可能已经出现许多公司销售这种游戏,也有可能消费者已经得到满足(喜欢不一定表明就是强手货了)。还要考虑价格,消费者是否有购买力。还有硬件的问题,目前硬件是否available ,可是computer的规格不是大众所具备的,那么也不一定就畅销。
7. Average(平均数)的问题:在数据这种证据里面,平均数不适合于每一个成员,所提供的平均数,容易误导你认为每一个都这样,实际上不是的,既一个群体的平均状况不等于每一个成员的具体状况。(比如,上GRE作文班的同学们,平均成绩是5分,但是有拿3分的,也有拿6分的,所以,平均成绩不能说明个体成绩。)
Are the statistics expressed in an average figure(数字)? (P82,17大本)
Ex: 关键性的假设:在M这个地方销售是不是成功?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1) 一年前的销售速度是平均24小时,并不表明每个城镇都是24小时,所以,并不能说明一年前M城销售的时间,很可能是10分钟。
(2) 现在说M城销售30000张票花了12分钟,我们并不知道全国范围内销售多少张票花了24小时。
8 . Confusing causal relation with correlation 因果关系和相关性混同起来:
##每一个因果关系都包含了相关性,但是数据类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P106,82大本)
Ex:相关性的问题:让我们相信左撇子人更容易在business成功,更适合于经商。
但是,用我们的理论,在business executives有更高的比例的人,并不能够因果的导致左撇子人更适合于商业。因为,如果是左撇子的人更适合于商业,那么所有的左撇子人都可以在商业上成功,现在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左撇子人在商业上都成功了。
还有,必须要拿出直接的证据证明,左撇子有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能促进他在商业上成功。(左撇子在什么意义上促进经商,没有相关的表明。只是百分比上的相关性。)
如果说21%的左撇子成功了只是一种相关性,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素促进他们的商业成功,这21%的人他们同时可能具有其他的特征,其他的因素:良好的商业教育(business education,家庭背景(family background)等,并不能直接的联系,有其他的因素可以假设,把相关性变成了简单的因果关系。
@@@@:总体来说,数据调查类问题要考虑:procedure调查程序,是否把所有的群体和组成部分都考虑在内,sample的规模怎么样,数据是不是完整,平均数的问题,模糊数据。
B:其他的逻辑错误:
1. Begging the question: 循环论证(circular reason)
假定一个关键性的假设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成立的(P102,73大本,P123黑本)
2. Fallacy of missing evidence: 证据缺失,证据不足(也是很方便带的帽子,随时可以说其没有证据,证据不足) (P113,102大本)
3 . False analogy: 错误类比
基本特征:只看到所比较的两个事物表层相似,而忽略了深层差异。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只要看到把两个公司、地方、城镇等做对比,即可用此法。(84,23大本,P134黑本)
4. False dilemma / either or fallacy(谬论):两难处境
将一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划分为非此既彼的两种(如,台湾问题,要么打它,要么不管它了,都不太好,可能忽视了还有其他的办法,比如通过和平、经济的问题来解决。)
(P78,8大本,P125黑本)
5. Non sequitar (causal):非因果关系(non-causal relationship) (P112,62大)
6. Post hoc, ergo propter hor:后此谬误(after this, therefore because of this在什么之后,因此)把时间先后关系,混同为因果关系,因为出现在前面的现象不一定是出现在后面的结果。(比如,上了10分钟孙远的课,同学就睡着了,而导致孙远的课枯燥是不对的,因为,他可能好多天没睡觉)
先后关系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因果关系(P106,83大本)
7. Concurrence(同时发生,同时存在):可能有因果关系,但不一定,要注意偶尔在一起,和永远在一起的问题。(比如,一个男人永远和我在一起,他一定和我有密切关系,但是偶尔看到我们在一起,不一定是很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巧合) (P91,41大本,P126黑本)
8. Incomplete comparison or selected comparison:不全面的比较或者有选择的比较 (P118,116大本,P127)
9. Composition and division: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基本原则:对于整体是真实的判断,对于其构成部分不一定是真实的判断,反之对于构成的部分是真实的判断,对于整体不一定是真实的判断。(P109,91大本)
第三讲:(综合运用)
Unless a person undertakes more than he possibly can do, he will never do all he can do.
一个人如果不尝试去做似乎是不大可能做成的事情(似乎比他能做到的更艰巨的任务),他将永远也不可能做出他所有能做的事情。
所以要求我们aim high,比如GRE写作看上去有点very difficult, almost impossible for me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必须有challenge 才可以有progress,所以要Be brave and take the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