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打印本页]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1 02:01:38     标题: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潜了几天水,对此事很不理解。我本人在HKU交流过一个月,完成后就立刻放弃了申港校的想法。我的感觉就是那里学术氛围很不开放,一点都不欢迎新思维。举个例子,HKU校园里到处都是民主墙这样的东西。这样怎么能客观的分析25年前的那个事情?就我的本科专业而言(政治和历史),感觉还是北美靠谱。
作者: halo4587    时间: 2015-2-11 02:30:34

反正我是不会去的,将来如果有机会做faculty也根本不会考虑。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1 02:47:21

是啊我也不考虑了,本来看排名还都不错...真是对港校学术氛围十分失望。
作者: 小飞行    时间: 2015-2-11 10:54:20

只是去读个书,拿个学位
作者: 小猪一帆    时间: 2015-2-11 11:36:40

港硕冒个泡,大三在香港交换时,有一门课叫 Hong Kong history and Culture,老师基本上是以香港是个受害者的角度来讲这门课的,称BJ 为grandfather。来读MA后,虽然也有个别老师有Biased,但是还是有很多很出色的老师。当然我不走学术= =
作者: AKImusig    时间: 2015-2-11 11:37:53

谢谢信息分享!!!
我也觉得选择北美比较好,学术氛围比较开放。。
作者: 天然礦泉水    时间: 2015-2-11 13:37:48

我是台灣人,沒在香港讀過書,但說說我們學校也就是我身邊的學術跟社會氛圍

台灣算是受美國思想影響比較重,甚至因為一些歷史延續下來的氛圍,即使到現在,除了部分思想比較開放或進步的朋友,很多人尤其是長輩,還是會有反共(激進點會反中)或是民主至上的思維(當然也有少部分主張回歸威權統治的聲音),在某些開放性的議題也不太能讓不同的意見去聲張

例如我學的領域會討論到廢除死刑,我目前實習的組織也有處理到死刑存廢的問題,但如果在網路上主張廢除死刑的觀點,大多數網民不會去細讀或是深思你的思想,而是會一面倒的在下面留些,類似「這麼喜歡廢死就讓你們的家人被殺殺看再來原諒兇手」之類的話,總之是激不起討論的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台灣有經歷過白色恐怖的時期,現在必須要處理的就是轉型正義的問題,其實一開始台灣的轉型正義做得非常差(現在仍不好),在歷史氛圍及事件處理手法中很多真相被掩蓋,大家都認為多數人是冤死,但其實不然,在國共打仗後國黨撤退到台灣來後的確有很多促統或促獨的份子被處決,但為了請領事後補償(真的有反動思想無法拿到補償,但一般的轉型正義是必須有賠償的)而宣稱自己或家人是冤枉的,導致很多歷史真相跟當時的思想發展被掩蓋。但在真相一一揭露後,卻從還給受害者家屬正義的輿論變成有人說「若當時不這樣殺現在台灣也是共產黨統治了」,我在這裡不表明我的政治立場,但應有的真相跟家屬的公義卻單單因為政治立場(民主或獨裁,統一或獨立)而被掩蓋了

其實我在進入這個學門之前的思想也挺狹隘,但接觸了更多思想卻發現事情都是可以討論甚至辯論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例如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其實沒有一定的答案,能夠相輔相成搞不好還更好;保留死刑好還是廢除死刑好,提出學理證實哪個好,有沒有替代方案
民主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唯一信仰、好在哪裡?這些都要經過深刻的研究討論,甚至是長期的歷史經驗才能得出稍好的結論(甚至隨著社會變遷不會有最好的答案),但這些在台灣社會都激不起討論
不過幸運的不知道是入對系所還是遇到好老師,在班上各種思想都會學到、都會討論到,沒有好或不好,只有如何實踐或是如何對人有益

會討論這些是因為在這個版,我相信大家都是思想開放的,不會像在天涯或台灣的PTT一樣,風向不對就被大肆攻擊
而我相信社會科學之所以為一門「科學」,是因為我們都在追求客觀的真相或學說理論,而非先入為主的判斷哪個學說好或不好
雖然對政治學甚至是政治理論這個領域來說,台灣比起歐美還不是很成熟,不知道香港的學術氛圍是如何的

最後就是希望我舉的例子不會給大家不舒服,如果會的話我還是自己刪除好了
還有原本在這裡發文我都會轉換成簡體字方便大家閱讀,但今天實在沒有時間,有閱讀困難的話還是先跟大家說聲抱歉了
作者: AKImusig    时间: 2015-2-11 13:41:28

天然礦泉水 发表于 2015-2-11 13:37
我是台灣人,沒在香港讀過書,但說說我們學校也就是我身邊的學術跟社會氛圍

台灣算是受美國思想影響比較 ...

很好啊,谢谢分享信息,,,
港台有相似处,值得借鉴!
作者: mokpo    时间: 2015-2-11 14:35:04

我们学习的都只是“方法”,包括认识世界,认识历史,认识人的方法。相信大家无论在哪儿学,学的都是方法。学来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匆匆2012    时间: 2015-2-11 19:05:01

楼上的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2 08:46:46

天然礦泉水 发表于 2015-2-11 13:37
我是台灣人,沒在香港讀過書,但說說我們學校也就是我身邊的學術跟社會氛圍

台灣算是受美國思想影響比較 ...

太真诚了!!我没去过台湾,但感觉上和香港差不多,有一点学术被民粹绑架的感觉...说实话太阳花和占中都惊到我了。中国大陆的人文社科研究情况就复杂一些,但也很不理想。真希望什么时候能像北美一样(虽然也不完美),不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客观的分析问题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2 08:49:37

小猪一帆 发表于 2015-2-11 11:36
港硕冒个泡,大三在香港交换时,有一门课叫 Hong Kong history and Culture,老师基本上是以香港是个受害者的 ...

我相信客观中立的教授居多。。但是怕就怕在有些港校教授用意识形态大旗不让你说话;如果坚持己见的话,不让你毕业怎么办。。。
作者: behappylil    时间: 2015-2-13 15:49:11

本人港本。非常同意楼主。。千万别来香港学社科 文科 尤其是政治。。。。。民粹盛行 来学习绝对能被气死。不止是个别教授的问题 是整个社会氛围。香港现在只适合来干金融+不介意蜗居+政治冷感的人。。。再过个20年香港都不知道啥样了。。。。另:楼上台湾同学码字辛苦了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4 11:13:05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域,北大毕业相比港大毕业,含金量绝对高。国内主要是老师家长都不懂,跟着媒体忽悠。

台湾的朋友发言很用心,不过我觉得北美的学术氛围也就是强点有限,问题多多。相比港台,大陆的东西虽然粗糙,但是颇有批判精神,未来能对西方学术进行反思的恐怕还是要靠大陆学界。

留美的台湾学生、香港学生,海归后老老实实的按照美国教授教的去执政、去研究社会(包括美国左派的废死理论),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从更高的境界提出他种途径。我当年初到台湾很喜欢,后来呆久了就发现台湾精英严重的自我殖民心态,不敢对欧美日的东西提出任何质疑。文化创新变成给他人做注解的小修小补,十分令人失望。比如太阳花运动,完全就是西方左派社运+本土民粹的集合。其中自我矛盾之处颇多,但是一句“爱台湾”就可以百毒不侵了。占中也是如此。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4 11:25:35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3 20: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在现阶段谈大陆学界可以跳出西方学术进入更高境界我暂时无法认同
很多条件都还不具备 不可盲目乐观
作者: halo4587    时间: 2015-2-14 11:26:22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4 11: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大陆的东西虽然粗糙,但是颇有批判精神,未来能对西方学术进行反思的恐怕还是要靠大陆学界。“

呵呵,这就是习大和马英九的本质区别, 虽然现在搞得有点偏左。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4 11:40:33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13 20:26
“大陆的东西虽然粗糙,但是颇有批判精神,未来能对西方学术进行反思的恐怕还是要靠大陆学界。“

呵 ...

一个是帝国另外一个是海岛 没有可比性
作者: 寒將    时间: 2015-2-14 12:03:01

天然礦泉水 发表于 2015-2-11 13:37
我是台灣人,沒在香港讀過書,但說說我們學校也就是我身邊的學術跟社會氛圍

台灣算是受美國思想影響比較 ...
例如我學的領域會討論到廢除死刑,我目前實習的組織也有處理到死刑存廢的問題,但如果在網路上主張廢除死刑的觀點,大多數網民不會去細讀或是深思你的思想,而是會一面倒的在下面留些,類似「這麼喜歡廢死就讓你們的家人被殺殺看再來原諒兇手」之類的話,總之是激不起討論的

有一次意外上天涯,根本被嚇到……感覺太多都是和PTT上一樣只會噴的鄉民。
太陽花的時候很多平時明顯沒在關心政治的學生,像是爲了打卡一樣湧向立法院。那一刻我只感到深深的擔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在港大看到民主墻上一些文字,太多以個體意識形態先入為主,排斥與質疑大陸的一切。
如果跳脫前沿領域廣泛來看,我想港台的學術研究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綜合較為相似的社會生活環境及留學便利的考量,可能就在於受意識形態束縛的是個體思維,而不是學園本身吧。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卻不失為給自己換一個角度的嘗試。


作者: LvXiaowei2014    时间: 2015-2-14 13:17:56

本帖最后由 LvXiaowei2014 于 2015-2-14 13:30 编辑

对民主制度最有力的反思往往源于民主制度本身。非常不看好大陆沿着目前的路径能够产生撼动西方思想体系的贡献。
作者: lid29    时间: 2015-2-14 13:20:50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4 11: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从更高的境界提出他种途径。"

虽然多数港台学生被束缚是事实,但上面这个真没看出来,多数大陆学生同样被束缚。
作者: 海妖低吟    时间: 2015-2-14 21:32:48

我当时去港大 也看到了那些墙...反正我是没想过申香港的学校= =
虽然我是申请美国的学校,不过美国的学风有多开放我倒是也持保留态度
PS:不知道“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这一观点是如何得出的。。。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5 22:12:13

lid29 发表于 2015-2-14 13:20
"大陆学生往往能跳出西方学术的束缚,从更高的境界提出他种途径。"

虽然多数港台学生被束缚是事实,但 ...

可能应该换成大陆学人,而不是学生。我的叙述不清,指的不是乌泱乌泱的小留,或者是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会计金融硕士生,而是极少数的人文社科博士生。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5 22:14:38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4 13:17
对民主制度最有力的反思往往源于民主制度本身。非常不看好大陆沿着目前的路径能够产生撼动西方思想体系的贡 ...

这就属于立场问题了,立场问题是很难辩论的。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5 22:49:02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5 22:53 编辑

1. 香港從來是個講求速食, 現實, 搞的是地產金融; 搞科研的機會不多, 搞人文社科也不是理想的地點, 文史哲被稱為"乞食科"也不是第一天的事......

2. for example, 搞政治研究的, 是一個小圈子, 用大眾發言的民主牆來參照, 就等同用整個大學的平均(say mathematics)水平, 來說該校的數學研究水平/氣氛不行.

3. 當然, 這樣的氣氛, 是有影響的. 不過作為一個政治學的學者, 其本質是(有一點抽離)研究事情的原因和本質, 而之後才是對xyz的批判. 前者普羅大眾根本不會想, 後者才是你在民主牆上見到的. 不只香港, 到處皆是, 關鍵是心態何以自處, 和看前者會不會/如何/多少被前者所影響.

4. 後面有人居然用中国來比較就更好笑了. 無疑氣氛不對, 該人會有壓力, 但在港台, 暫時未至於會因為言論而被公權力所壓制, 而在中国是怎樣就不用說了. 看你只能夠用"25年前的那个事情"而不能明言是甚麼事情, 就明白了.
作者: usdreams    时间: 2015-2-15 23:33:16

可能学科间有差别,传媒专业就比较开放。教授们做的研究也是很国际化,多元化。
作者: LvXiaowei2014    时间: 2015-2-16 03:22:01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5 22:14
这就属于立场问题了,立场问题是很难辩论的。


前半句话是可以用来检测的假设。后半部分是我根据历史的个例检测假设得出的结论。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之上的,而且必然是经得起质疑和讨论的。

这个问题确实是没什么好辩论的因为没有太好的反例来否认这个假设。马克思,梭罗,葛兰西,罗尔斯,乔姆斯基,这些伟大的异议者最伟大的思想闪光无一例外是在(当时)世界上气氛最为开放的国家孕育而生的。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6 03:56:24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5 07:12
可能应该换成大陆学人,而不是学生。我的叙述不清,指的不是乌泱乌泱的小留,或者是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会计 ...

还要很长一段时间 恐怕 审慎乐观
历史我们无法掌控 一切随缘吧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6 03:57:01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5 12:22
前半句话是可以用来检测的假设。后半部分是我根据历史的个例检测假设得出的结论。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 ...

主客分不开

文化传统不一样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6 04:10:00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6 04:19 编辑
arcyoung 发表于 2015-2-16 03:57
主客分不开

文化传统不一样


就算你換個sample, 用中國歷史上的data去看, 結論也相似.

春秋之際, 百家爭嗚, 因其國家眾多, 此處不留爺, 自有留爺處.
漢唐盛世, 也是開放之時.
宋代對文人極優.
反觀元清之際, 要不鄙視文人, 要不就是文字獄橫行, 此時此際自然故步自封

數一數中國古哲多於何時, 再與之相比, 結論也是一樣.



另, 這個也無須分請因果 (直觀地當然是認為環境影響人物)
不須casual relationship, prove到有correlation就已經足夠.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6 04:23:0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5 13:10
就算你換個sample, 用中國歷史上的data去看, 結論也相似.

春秋之際, 百家爭嗚, 因其國家眾多, 此處不 ...

:lol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6 04:30:03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6 04:34 编辑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5 22:12
可能应该换成大陆学人,而不是学生。我的叙述不清,指的不是乌泱乌泱的小留,或者是如过江之鲫一般的会计 ...


中国現今對思想和言論的限制的本根, 是在於維持其統治之穩定性.
在一個同質性不夠高, 平均教育程度極有待改進的社會, 這是有其必要的.

以中国龐大的人口基數, 要改變這些基本盤的因素, 非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

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 這樣的學界中, 寄望能有更高境界做出甚麼甚麼, 無疑緣木求魚.
[這裡就先擱下自五四(or etc)始, 到文革浩劫對傳統中國文化學者和思想的衝擊和破壞了]



無疑要批評/改進一個系統, 有系統之外/邊緣的輸入, 是很重要的.
不過現今的中国學界, 絕不具備適合做社科的條件. (有人材也很可能被逼去國外/壓制/被禁言/....)



P.S. 學人 =/= 學界, 這個分別很大.
前者是指由某國出來的學生/學者, 而不論其發表之地方.
後者則是指在某國之圈子中的成就, 而其來源地則為次要.
作者: halo4587    时间: 2015-2-16 06:46:59

本帖最后由 halo4587 于 2015-2-16 06:48 编辑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6 04:30
中国現今對思想和言論的限制的本根, 是在於維持其統治之穩定性.
在一個同質性不夠高, 平均教育程度極有 ...


前面一个需要时间, 在国际化的今天你先争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没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公民素质过度开放多半会过犹不及, 看台湾的新闻媒体和政治选举就有这种感觉。

后面一个Sam的学人本来就指的是大陆出来在欧美留学的Phd们。现在指望大陆本土的研究环境当然不行,不过大陆社会快速发展和现阶段的国家实力足以支撑这些学人脑袋瓜里的那点“独立之精神”。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6 07:40:57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6 07:45 编辑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16 06:46
前面一个需要时间, 在国际化的今天你先争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没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公民素质过度开放多半 ...


A.
在這一個方面, 的確. 看看PRC's GDP per capital now, then done.....
問題是, 十三億人的基數.....要指平均數推上去, 又不要有太大的inter-group difference......難度很多.

B.
#14他用的字眼是學界. 之後改了學人, 但我認為這個差之毫釐, 謬左千里........
再說一個問題就是, 黨國體制下的教育, 和有限的資訊流通(GFW), 也有不少的負面影響.

我的看法是, 學者之風骨, 和獨立之精神, 主要不是靠發展和國家實力支撐.
當下之精神面貌, 和民國和二戰年代, 有如西南聯大之年代相比, 恐怕......
十年文革對這方面的學者造成的斷層, 恐怕還要更多的時間去修補.
這個有一點主觀了, 不多說了.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6 08:09:10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5 16:40
A.
在這一個方面, 的確. 看看PRC's GDP per capital now, then done.....
問題是, 十三億人的基數... ...

变化要发生起来也是快的很的啊
世界局势此消彼长
大家乐观一点嘛:lol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6 08:23:27

arcyoung 发表于 2015-2-16 08:09
变化要发生起来也是快的很的啊
世界局势此消彼长
大家乐观一点嘛


我覺得這個是做研究的大忌: 樂觀一點的同時, 就很難客觀了....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6 09:00:48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5 17:23
我覺得這個是做研究的大忌: 樂觀一點的同時, 就很難客觀了....

本来就没有客观呀 所以我一开始就讲 主客分不开:lol
作者: lid29    时间: 2015-2-16 10:48:09

本帖最后由 lid29 于 2015-2-16 10:50 编辑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6 07:40
A.
在這一個方面, 的確. 看看PRC's GDP per capital now, then done.....
問題是, 十三億人的基數... ...

我的看法是, 學者之風骨, 和獨立之精神, 主要不是靠發展和國家實力支撐.
當下之精神面貌, 和民國和二戰年代, 有如西南聯大之年代相比, 恐怕......
十年文革對這方面的學者造成的斷層, 恐怕還要更多的時間去修補.


同意“我的看法”第一句。
没必要理想化西南聯大。
斷層不只是文革造成的,须知从49年开始就有很多所谓的学者自动主动改造自身思想了。

作者: tesolchina    时间: 2015-2-16 10:59:40

最近学了个新词trollbait  用来形容这个帖子很贴切  
楼主眼中看到的或许正是心中所想的而已

作者: 柳蝉蝉    时间: 2015-2-16 11:05:05

啊,台湾同胞也要上寄托,深感欣慰啊!

不过说也不要因此偏题,其实我觉得香港和台湾有很大很大的区别。撇开什么左右和民粹不说,只说教育,我觉得香港的基础教育就成问题。并不是说教育水平不高,是引导不好。香港对中国史地政的东西教得太少,导致下一代根本没有民族和国家认同感,从而眼界狭窄,产生很多问题。而台湾这方面做得很好,虽然执政党不同,但他们依然要学习上下五千年和大陆地理,甚至近现代历史,所以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解并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带着感情色彩地扩音反对(如民主墙)。

其实港校不仅是民主墙是民主墙,学校里任何一面墙,包括厕所和电梯的墙都变成「民主墙」。这到底是「民主墙」还是「民主强」?

还有就是教学。港校的教学算是经历过了,确实有严谨治学政治中立的老师,但很多鬼佬老师就不一定了。他们有些怀揣着对中国自由的深刻批判研究在教书,这些还好点,有一些就直接把感情色彩带进来,说英国人殖民的时候就只是在香港喝酒。
所以这个问题确实值得一提,值得大家思考。并不是单纯反对民粹,到底应该选择哪里读书,哪里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6 21:38:57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16 21:43 编辑
lid29 发表于 2015-2-16 10:48
同意“我的看法”第一句。
没必要理想化西南聯大。
斷層不只是文革造成的,须知从49年开始就有很 ...


just for example only...........lazy to type all the school and event, and just give a typical one as example......


anyway........HK is not a place for art, pure science, etc..
going to HK for that (esp. at pg level, which means that one are less likely to be bounded by the origin than ug) is just like going to the Midwest in US to study finance, going to the northwest of China to study things related to the Ocean.....
作者: beerbelly    时间: 2015-2-17 00:58:17

我觉得,首先香港有很多不错的老师,去上学学东西没啥问题。第二,民粹啊啥的,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楼主不理解,可以看看那些喜欢和支持香港政治氛围的文章(相信楼主也看过了),然后把想去香港读书的人看作认同那些文章中观点的人。

如果楼主的问题是,不能理解香港社会的政治认同,并无法理解上面说的这些文章,那这就是个学术问题了,就不是单纯理解不理解能搞清楚的了。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7 03:42:25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6 04:30
中国現今對思想和言論的限制的本根, 是在於維持其統治之穩定性.
在一個同質性不夠高, 平均教育程度極有 ...

我覺得一個可以反思的就是西方中心論的整套社會科學論述,其本質是爲維護西方利益的一套完美話語體系。國家對人思想的控制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很多時候越靠强權壓制,人們心中越清楚其本質。反而是西方春風化雨般的、貌似嚴謹、其實夾帶無數私貨的學術研究,才是真正的虛僞和多重標準。我承認我受福柯影響很深,不過中國社會和中國歷史爲解構西方話語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從這一點來説,目前依附于黨國體制的某些學者其具體發言不能說沒有道理。這也是爲何中國的新左派學者反而在國際上很有影響,自由主義的學者出了國沒人買賬。

學界和學人的區別確實很大,謝謝提醒。學人的成長受學界的影響,兩者還是有關聯的。

至於發表渠道、能不能説話一類的都是技術問題。歷史上專制的地方不見得沒有偉大的思想家,開放的社會反而是人人無趣透頂。從歷史學角度來看,認爲政府對人民可以有效壓制的理論剝奪了人民本身的主觀能動性(agency),是過時的理論。

最後,即使是美國大學,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立場也往往差之千里。前者不乏以瓦解現有體制爲目標的學者,後者則是要證明根植于歐洲中心論的政治學、經濟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7 03:45:11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6 04:10
就算你換個sample, 用中國歷史上的data去看, 結論也相似.

春秋之際, 百家爭嗚, 因其國家眾多, 此處不 ...

估計兄不是做中國史研究的吧?這些都是頗有誤導的過度簡化,如今中美日的中國思想史學者均難接受這種講法。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7 03:48:30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6 03:22
前半句话是可以用来检测的假设。后半部分是我根据历史的个例检测假设得出的结论。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 ...

一看你就是受黨國教育出來的。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之上的,而且必然是经得起质疑和讨论的。”

這種話是多年政治考試訓練出來的思維方式,本質上還是歐洲理性主義、現代主義那一套。

偉大的思想者多了,你第一專找你自己喜歡的,第二强行認定那些社會是“最爲開放的”。估計平素微信上你也都是整天轉發南方系網易的文章吧?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7 09:49:02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6 12:42
我覺得一個可以反思的就是西方中心論的整套社會科學論述,其本質是爲維護西方利益的一套完美話語體系。國 ...

所有的文化都有共同的地方 专从权力和控制入手看 立意点还是不够高 应该更善意一些 更慈爱一些 更宽容一些
作者: arcyoung    时间: 2015-2-17 09:51:46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6 12:48
一看你就是受黨國教育出來的。

“一个能够有说服力的立场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之上的,而且必然是 ...

他这个观点是经典科学观点 应该跟党国教育无关
另外他列的这些思想家确实都很了不起 不过文化传统不一样 了不起的界定就变化了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7 09:58:19

我也很难理解。。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7 10:01:30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4 11:13
我一直不支持去香港读书,如果是为了申请美国的更高学位,美国大学很看重中国大陆的名校学位,起码在我的领 ...

能去清华北大的现在也没人去香港啊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7 10:04:36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6 21:38
just for example only...........lazy to type all the school and event, and just give a typical o ...

midwest也没那么烂。。好歹还有chicago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7 17:35:09

狐狸大叔 发表于 2015-2-17 10:04
midwest也没那么烂。。好歹还有chicago

yup
搞錯了美國地理的名詞
我是想指美國中要部中間那塊大平原,而不是五湖區那邊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7 18:39:19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7 17:35
yup
搞錯了美國地理的名詞
我是想指美國中要部中間那塊大平原,而不是五湖區那邊

其实美国还是有点意思的,例如同样是金融业发达,有些拜金的纽约,同时又是世界文化中心,也可以做数学或者别的什么,想想是很神奇的。而香港则是文化沙漠。

至于中国,确实问题很多,自由还是太少,而且好像越来越少了。中国教育本身的问题其实是大的政治环境的问题,大环境改不了以后也就这样了。投多少钱都一样。

香港么,我对这个地方没什么期待,我也不觉得香港很重要,爱怎么闹怎么闹呗,尽量别出人命悠着点就行了,和我也没啥关系。。我觉得大家能做的就是躲香港远点,然后让香港自由地折腾不就行了吗。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7 18:53:37

狐狸大叔 发表于 2015-2-17 18:39
其实美国还是有点意思的,例如同样是金融业发达,有些拜金的纽约,同时又是世界文化中心,也可以做数学或 ...


1. it is not really reasonable to compare a country (US) to a city (HK). a country like US is much bigger, and thus have space for variety. It will be much more reasonable to compare......like NY to HK, to SG, to London, to Tyoko...for sure, HK did a poor job in that too, e.g. when comparing to SG. (but again, HK is not a sovereign country, so it is a bit different too)
e.g. you won't do high tech stuff in NY, and they then go to the west coast. but if you are bounded within a city, you have nowhere to go. (if you are going to do high-tech in HK, the rent will kill you already)

2. 我觉得大家能做的就是躲香港远点,然后让香港自由地折腾不就行了吗
this is indeed what the HK people are fighting for....but seems the PRC government don't buy this idea.......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7 18:59:54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7 18:53
1. it is not really reasonable to compare a country (US) to a city (HK). a country like US is mu ...

NYC现在也有一些tech的startup,例如stackoverflow,东海岸的boston也有不少tech startup例如kayak.com, 至于tripadvisor也在麻省。

第二个就是中央政府吃力不讨好,两边被骂,活该。不过习大大好像有点反应过来了,前一阵儿说要么控制下别让那么些人去旅游了。我建议中央政府应该禁止大陆居民没事儿去香港读书旅游瞎折腾,除非有单位介绍信特别需要。坚持20年,香港啥事儿都没了。

不过政府水平高点的话也不至于长期搞成第三世界国家了。。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17 22:50:03

狐狸大叔 发表于 2015-2-17 18:59
NYC现在也有一些tech的startup,例如stackoverflow,东海岸的boston也有不少tech startup例如kayak.com,  ...

Boston可不是一点。95号公路旁边号称是东岸的硅谷,无数IT和生化小公司。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9 02:18:36

我再说一点吧。在港大交流的一个月住在Morrison Hall, 闲着没事翻了翻他们学生自己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到处都是“劣等”“垃圾”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大陆人...看着这么有名的一个学校被民粹占领,说实话,很伤心。在香港打个车,司机听你广州口音的广东话,脸上就一脸不屑路上理都不理你。去三联书店,找了几本书翻了一下,通篇都是“蝗虫”“劣等人”。我只能说我一阵恶心,永远都不想再来了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9 02:32:55

ym777 发表于 2015-2-19 02:18
我再说一点吧。在港大交流的一个月住在Morrison Hall, 闲着没事翻了翻他们学生自己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到处 ...


as someone in politics studies (or social science in general), the first question should be: why this happens?

if you let the bad feeling (which is normal of course) dominate your mind or curiosity of the reason behind, I will doubt if you are good / professional enough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 field....
作者: halo4587    时间: 2015-2-19 02:47:23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9 02:32
as someone in politics studies (or social science in general), the first question should be: why ...

能在游泳池里游泳,干嘛去臭水沟扑腾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9 08:26:31

ym777 发表于 2015-2-19 02:18
我再说一点吧。在港大交流的一个月住在Morrison Hall, 闲着没事翻了翻他们学生自己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到处 ...

如果是美国白人就给跪舔了,lol

作者: 狐狸大叔    时间: 2015-2-19 08:31:04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9 02:32
as someone in politics studies (or social science in general), the first question should be: why ...

恩,如果约炮得了梅毒,应该赶紧专业地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考虑下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

反思自己为什么去梅毒高发区约炮

不要被得了梅毒好恶心这种不好的感觉影响自己的判断
作者: 铂    时间: 2015-2-19 13:11:55

首先 什么都要分具体专业来说 泛泛而谈没什么意思

其次 我不知道这个帖子里有多少人真在香港长住过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9 16:34:31

狐狸大叔 发表于 2015-2-19 08:31
恩,如果约炮得了梅毒,应该赶紧专业地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考虑下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

反思自己为什么 ...

這個比喻很劣。

須知有病的不是樓主本人……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19 22:38:51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9 16:34
這個比喻很劣。

須知有病的不是樓主本人……

你在跟我扯政治问题。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在讨论学术环境的优劣。民粹主义和反大陆思潮如此严重,已经到了我作为一个大陆人在香港根本无法“理性的”去做社科研究了。
至于你说的让我第一个想想为什么香港人会歧视大陆人,我建议你把你的想法直说出来。我能感觉到你帖子中隐藏的优越感,说句实话,让人很不舒服。
作者: LvXiaowei2014    时间: 2015-2-19 23:20:22

ym777 发表于 2015-2-19 22:38
你在跟我扯政治问题。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在讨论学术环境的优劣。民粹主义和反大陆思潮如此严重,已经到 ...

我觉得你这样的态度还是留在国内做研究比较好,多做做中国梦和习近平思想方向的研究。
美国,欧洲,日本本质来说也是民粹主义盛行(占领华尔街,抗议弗格森),而且学术界内部的反中思想也很盛行,"authoritarian"是一个最基本的stereotype,更不要说米尔斯海默这种老牌的反华分子。我觉得你的心脏会承受不了。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9 23:28:27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0:19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19 22:38
你在跟我扯政治问题。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在讨论学术环境的优劣。民粹主义和反大陆思潮如此严重,已经到 ...


1. 作為一個做政治研究/學生的人,是有需要學會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再做理性的分析。就如一個醫生看到病人傷口如何嘔心也好,也得如常的醫治。

問題的重點是在於,學術界的人會否因為其主觀政見,而對評核有所影響。暫時我還沒看到閣下在這方面的評述。

當然,醫生大可以是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而不管,但其專業精神仍然不變。換了這邊說,就是如果閣下不幹這個方向的,大可不思考這個問題 (不過要是不幹相關地區的課題的話,何苦要去香港這類極輕文史社科的地方……)

2. 這是個大話題,不想碼字就不多說。

3. 隱藏的優越感。隱藏,是閣下的感覺,你怎說就隨便吧。

P.S. things on 民主墙 is not really related to academics.....saying those will affect the academic ability / environment sounds like saying the poor mathematics standard of among all US students make me stopping from applying to graduate math school in US, which is of course a joke.

one reminder for LZ is: be prepared to be discriminated by the general public if you go to US too, as a Chinese. they won't do it in a explicit way as the law prohibit it, but........good luck.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19 23:31:17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9 23:20
我觉得你这样的态度还是留在国内做研究比较好,多做做中国梦和习近平思想方向的研究。
美国,欧洲,日本 ...

China has nearly no friend (except those for busines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is is not a problem in the business school, but if one go to some field that focus more on ideology........good luck.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0:04:01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0:12 编辑
sammyhu 发表于 2015-2-17 03:42
...從這一點來説,目前依附于黨國體制的某些學者其具體發言不能說沒有道理。這也是爲何中國的新左派學者反而在國際上很有影響,自由主義的學者出了國沒人買賬。....

...至於發表渠道、能不能説話一類的都是技術問題。歷史上專制的地方不見得沒有偉大的思想家,開放的社會反而是人人無趣透頂。從歷史學角度來看,認爲政府對人民可以有效壓制的理論剝奪了人民本身的主觀能動性(agency),是過時的理論。...


1. just a guess: will it be kind of supply demand reason? simply too many 自由主義學者 in other country, so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 out, but there're are not that much 新左派學者?

2. I am not in this field, but just by count the number of Chinese phil I know. e.g. 孔, 孟, 老子, 理學, 陽明心學, (lazy to type, please add) and etc.......and empirically there a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output.
I don't mean 專制的地方then沒有偉大的思想家, but what if the case if we count the number of that? (or overall, like quality X quatity)
Again, I am not in this field, but just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I will tend to believe there are some reason behind so.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20 01:52:42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0:04
1. just a guess: will it be kind of supply demand reason? simply too many 自由主義學者 in other  ...

没有,西方整个人文学界都是左倾的,自由主义学者主要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作人文的也有自由主义的,不过一般是烂校教授(比如community colleges或者排名500名以后的学校)。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建议我们想想世界历史上专制的时间多,还是民主自由的时间多。一般人不了解欧洲史,总觉得从1500年开始欧洲就是自由民主的天堂了。

最后,如果你方便打字的话,我觉得还是用中文讨论比较好。谢谢!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2:09:53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2:41 编辑
sammyhu 发表于 2015-2-20 01:52
没有,西方整个人文学界都是左倾的,自由主义学者主要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作人文的也有自由主义的,不过 ...


2. would you please state a sample / example for that then? I know that the political enviornment also varies across and time and location in history, but I have no clue about this sample.
back for the Chinese one.....can you also say something about that? (专制 can also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专制)

i want to use Chinese also indeed, but I don't have Chinese input in my computer in office, so sorry about that.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3:45:10

LvXiaowei2014 发表于 2015-2-19 23:20
我觉得你这样的态度还是留在国内做研究比较好,多做做中国梦和习近平思想方向的研究。
美国,欧洲,日本 ...

你对美国,日本和欧洲学术环境下如此定论,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我本人现在加拿大读本科,对北美和日本的情况多少了解一些。美国和日本的政治前途掌握在民粹手里没有?没有。日本的财阀政治家族和美国的华尔街幕后利益集团才更像是自己国家的主人。占领华尔街和ferguson没有起到任何有长期影响的显著作用,美国该是什么还是什么。
顺便说一句,在北美各个大学,从来都不缺乏敢于批判democracy的人;历史上各个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对democracy的批判,在政治哲学上从来都是必学的。一般大众和某些学者对Authoritarianism当然有偏见没错,但是请你搞清楚这边的学术界多元化的事实。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3:51:09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9 23:28
1. 作為一個做政治研究/學生的人,是有需要學會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再做理性的分析。就如一個醫生看 ...

我觉得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
至于你对我的提醒,十分感谢。我在北美已四年,感受到了一些。不过美国一般大众的那种“discrimination”是源自于自大和无知(大部分还是很友好的),并非令人恶心的民粹。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3:57:0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19 23:31
China has nearly no friend (except those for busines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this is not a pr ...

我觉得你在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上陷入了一个“不是盟友就是敌人”的误区。请再了解一下北美和西欧对中国的研究,尤其是他们最近所做的、解释中国连续几十年告诉经济增长的理论。还有,你真的认为“坚持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在今天仍然重要吗,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下冷战思维?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5:15:00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5:28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3:51
我觉得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
至于你对我的提醒,十分感谢。我在北美已四年,感受到 ...


我知道你說得已經很清楚 -  我正正是說閣下的心態不夠專業/成熟.

如果要說明某個學校/地方的學術氣氛不成, 首要要指出的應該是其學系之學者教授, 乃至該系之研究生&學生, 而非普羅大眾的現象. 畢竟能在學術上和人人交流和探討, 乃至有新的發現(或之類), 是一個小圈子之中的事情.
閣下未能重所當重, 輕所當輕, 又沒論及普羅如何影響學界; 其論述令人有點失望.

P.S. 當然, 如果單單因為作為被大眾指罵的群體感到不舒服 (這是理所當然的), 而選擇不居該處的話, 這個是理所當然的 - 不過和學術扯不上任何關係就是了 (e.g. 就等同我不喜歡加國的寒冷天氣所以不申加拿大的學校一般)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5:18:29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5:35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3:57
我觉得你在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上陷入了一个“不是盟友就是敌人”的误区。请再了解一下北美和西欧对中国的研 ...


煩請指出我哪一隻字/哪一句話說了"不是盟友就是敌人"........

我說的是中國在已發展中國家接近沒有朋友, 我可沒有說他們都是敵人.
閣下這個閱讀理解的能力, 簡直是力穿紙背, 我沒說過的都put the word into my mouth了.....



business school以利, 理工科計之以技術, 比之於文史社科來說, 學者之間的意識形狀之差別, 大都只見於日常生活而非工作之上.
而文史社科當中, 好些科目, 直接和其人之主觀信念有關, 這正正較易令意識形狀之差別的問題, 反映於工作/研究之上.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5:35:0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5:15
我知道你說得已經很清楚 -  我正正是說閣下的心態不夠專業/成熟.

如果要說明某個學校/地方的學術氣氛 ...

你究根问底的精神值得钦佩。但我不是在写学术论文,又非作field research,更是一个citation都没有,所以没有详细论述的资本。我只是在陈述自己的感受。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5:40:51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5:18
煩請指出我哪一隻字/哪一句話說了"不是盟友就是敌人"........

我說的是中國在已發展中國家接近沒有朋 ...

就是这句话:“this is not a problem in the business school, but if one go to some field that focus more on ideology........good luck.”
根据我个人感觉,在北美各大学,ideology是纯学术研究问题,被偏见左右的程度不是特别大。如果我理解有错,请解释一下你这个good luck是什么意思?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5:44:55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5:51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5:40
就是这句话:“this is not a problem in the business school, but if one go to some field that focus ...


引用一下#63, "而且学术界内部的反中思想也很盛行",
如果學術圈外的人(民主牆上的路人甲乙丙), 叫囂一下, 反一反中你就已經受不了; 那如果是學術中人(同學/同事/上司/導師)骨子裡也是對華不友善呢?? 縱然其不反映在學術評分和發表之上, 你今天都要對著這類人也夠你好受的了.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05:55:1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5:44
引用一下#63, "而且学术界内部的反中思想也很盛行",
如果學術圈外的人(民主牆上的路人甲乙丙), 叫囂一 ...

我开这个帖子,是为了阐述香港这个城市还有港大这个学校被民粹占领让我产生的悲哀情绪。
你认为“如果學術圈外的人(路人甲乙丙), 叫囂一下, 反一反中你就已經受不了..." 可是请你注意,香港的情况已经不是”叫嚣一下“或者”反一反中“可以形容的了。我在港大宿舍的学生报纸上看见的”劣等“”蝗虫“等字眼,很自然的让我担心自己来学人文社科是否安全(我指的是能否毕业,在不被民粹观点胁迫的情况下)。
顺便提一句,楼上有人说的好:能在游泳池里戏水,干嘛去臭水沟里扑腾。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06:32:19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6:51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5:55
很自然的让我担心自己来学人文社科是否安全(我指的是能否毕业,在不被民粹观点胁迫的情况下)。  ...


這正正是我想說的: 你整個arugement, 尚沒有任何有關群眾之民粹, 如何脅迫到學術圈中的運作 (如學系中之學者因主觀政見/大眾壓力影響評核, 從而影響能否畢業).

沒有了這一環, 就不能說明這個學術界是有問題, 是髒水溝.
而只屬於和居住環境有關的社會問題.
作者: 爱在霍乱时    时间: 2015-2-20 09:12:13

但说真话,我觉得就算是北美也只是相对客观吧。前几天我们在seminar上读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习近平的博士论文,一个美国人就很不屑的说,“还不知道是谁写的呢”。习的论文如果真是别人代笔,说实话我也不会太吃惊。但在一个学术场合,这种完全没有根据的话这样随便说真的可以么?

另外一堂课上,教授很认真的说,“中国的人均暴动率是工业化国家中最高的,只不过很多暴动没有被报道罢了”。于是我就提问说,如果这些暴动未曾被报道的话,你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考虑到中国的面积,人口,多样性,如果政府不想提供数据,准确的全国数据几乎不可能得到。何况不管中国暴动有多少,除以14亿后还能居工业化国家首位也很难想象。这个教授就不是很爽的说,哦,可能是我夸张了。

当然,这些话平时说说也罢了,但在课堂上说出来也真是让我很惊异。让我觉得,这边很多人也是之前有一个想法,抓到一个和这个想法不谋而合的观点就很开心的拿来用了,和港台也没什么大区别。不过我现在觉得全球各地都没什么大区别。
作者: halo4587    时间: 2015-2-20 09:31:35

爱在霍乱时 发表于 2015-2-20 09:12
但说真话,我觉得就算是北美也只是相对客观吧。前几天我们在seminar上读的一篇文章引用了习近平的博士论文, ...


这些都还OK吧, 国内的人多半也这么认为, 香港就属于over了。
作者: 爱在霍乱时    时间: 2015-2-20 09:50:42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20 09:31
这些都还OK吧, 国内的人多半也这么认为, 香港就属于over了。

怎么说呢,在学术场合,随随便便说出这么不严谨的、可以轻易被证伪的话还是让我蛮吃惊的。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11:24:08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6:32
這正正是我想說的: 你整個arugement, 尚沒有任何有關群眾之民粹, 如何脅迫到學術圈中的運作 (如學系中之 ...

再说一次,我不是在写论文,是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我唯一的field research就是在HKU的一个月交流,也没有深刻的接触香港的人文社科学术界,你让我我去哪里找证据来论述?我请求你找证据来证明民粹对香港学术界毫无影响,你找得到吗?
还有,一般来说从“和居住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可以推测出学术圈的某些倾向,你不能否认这一点吧?


作者: ym777    时间: 2015-2-20 11:26:33

爱在霍乱时 发表于 2015-2-20 09:50
怎么说呢,在学术场合,随随便便说出这么不严谨的、可以轻易被证伪的话还是让我蛮吃惊的。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吧。偏见、无知、自大到处都有。可是你的教授和同学质疑的还只是某些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向香港这样直接“劣等”“蝗虫”的称呼大陆人就不太正常了。
作者: lid29    时间: 2015-2-20 13:32:05

ym777 发表于 2015-2-19 02:18
我再说一点吧。在港大交流的一个月住在Morrison Hall, 闲着没事翻了翻他们学生自己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到处 ...
都是“劣等”“垃圾”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大陆人...看着这么有名的一个学校被民粹占领,说实话,很伤心。在香港打个车,司机听你广州口音的广东话,脸上就一脸不屑路上理都不理你。去三联书店,找了几本书翻了一下,通篇都是“蝗虫”“劣等人”。我只能说我一阵恶心,永远都不想再来了


I see. This clearly shows the stupidity and narrowness of many Hong Kong citizens, most of their ancestors, or even themselves, came from mainland China in the past century. The city seems to have lost its vitality.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15:57:23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11:24
再说一次,我不是在写论文,是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我唯一的field research就是在HKU的一个月交流,也没有深 ...

1. 找不到證據,當然大可以分享自己的感覺,但只屬感覺而矣,經不起仔細的推敲
我也沒有證據,所以對此不多評說。

單憑感覺去說明一些事情,往往是主觀而浮淺的。

2. 但如何再從這個推論到會影響評核,能否畢業等 的問題的話,就是專業操守和水平的事宜了。
沒像79樓般圈內的例子,我個人是斷不敢作出如此嚴重之指控的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0 16:05:30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20 09:31
这些都还OK吧, 国内的人多半也这么认为, 香港就属于over了。

這個其實極不okay.

一個學者在日常社交場合這樣說,只反映其個人之偏見。
個學者在學術場合這樣說,就反映了其術水平和取向。

這個比路人甲乙丙的想法,更影響其學術之氣氛……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20 23:41:56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02:09
2. would you please state a sample / example for that then? I know that the political enviornmen ...

我不确定你说的sample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问专制社会的伟大人物,我建议你看看俄罗斯帝国史、法国史和普鲁士史。其实眼前的例子也有,台湾在解除党禁之前跟现在的大陆很相似,但是比较一下知识分子的风骨,解严以前的台湾知识分子(异见者)远超过2000年以后知识分子的水平。

专制一词本身也是过于简化的用法。你说的对,”专制“也有很多种。这种反专制的思想从五四开始就对国人影响深远。不过历史研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agency),对制度架构的功能秉持怀疑的态度。这正是后结构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不在乎外在结构的原因。
作者: sammyhu    时间: 2015-2-20 23:44:18

爱在霍乱时 发表于 2015-2-20 09:50
怎么说呢,在学术场合,随随便便说出这么不严谨的、可以轻易被证伪的话还是让我蛮吃惊的。

美国就是这样,学术界就是一个游戏,呆久了就能看清各种人的真面目。

人随着年纪增长会越来越难被美好的口号迷惑。
作者: arwang    时间: 2015-2-20 23:56:31

So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在担心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科的学习氛围,因为我本人是不太喜欢街头游行这种事情的,当然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容我进一步学习。

不过现在我想,选择一个地方就是选择了他的方方面面,选择英国就选择了阴冷的天气和英国白人的傲慢,选择美国就是选择了(好吧这个我暂时不知道),选择香港嘛也就选择要面对各种民主墙各种学生报纸直呼大陆人是蝗虫,现在我觉得就当说这些话的人是小孩子不懂事好了,或者就当时香港社会还没够发达就好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在公共场所发表这种言论是种族歧视,可以上法庭的。即使在大陆,打地域炮也是会被人骂死的)。

我想,我们大陆学生去香港应对了一下这种挑战,观察一下他们的社会,也许也能获得很多长进吧。
作者: 爱在霍乱时    时间: 2015-2-21 05:26:57

cheesechan 发表于 2015-2-20 16:05
這個其實極不okay.

一個學者在日常社交場合這樣說,只反映其個人之偏見。

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一个做东亚的教授/phd学生在seminar上关于中国的问题都可以不经过大脑,张嘴就来,那我很难想象其他人偏见程度有多深。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课上读过一个政治系教授正在写的论文。他在同一篇论文中提到,"China, unlike Vietnam, is still a divided country"以及"China has long threatened to invade Taiwan"。于是我就说你在台湾问题上自然可以持自己的观点,但不能自相矛盾啊。如果中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那大陆和台湾之间就是内战,内战怎么可以用invade呢?他是做东亚政治的,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不清楚这些区别。所以给我的感觉也是立场怎么变都okay,只要能说中国不好就行0.0
作者: cheesechan    时间: 2015-2-21 08:02:11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1 08:08 编辑
爱在霍乱时 发表于 2015-2-21 05:26
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一个做东亚的教授/phd学生在seminar上关于中国的问题都可以不经过大脑,张嘴就来, ...


詳細一點分類的話, 我會從"who speak that" & "where is it spoken" 來說.

1. 路人甲在非學術場合 (e.g. 民主牆)
2. 學者在非學術場合 (e.g. 我和政治系學者吃便飯)
3. 學者在學術場合 (e.g. 學者在課堂&seminar發言)
4. 路人甲在學術場合 (e.g. 一年級生上入門政治課)

如有不當/不合理的發言:
(1)是和學術氣氛無關.
(2)會令人懷疑其學術水平.
(3)會令人懷疑其學術水平, 及懷疑會影響其人之評核.
(4)明顯純粹是其學術水平不夠高.

註: 這個"學者"是指相關方向之學者; e.g. 一個搞生物的教授, 其政治學水平絕對可以是路人甲級別的.

搞清不同身份和場合之間的關係, 是做政治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 甚至應該是一種直覺. (其實我覺得這個okay common sense...)
就如一個政治人物的公開發言, 和其私人言論也有一點分別 (不同場合);
某小市民說要用核彈把XX炸一遍, 和某國議員/總統說的話, 分別極大 (不同身份).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