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正确”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方面来说,我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1. 语法正确 right in grammer
2. 惯用法正确 right in usage
3. 搭配正确 right in collocation
4. 用词准确 use the right word
5. 造句道地 idiomatic expression
现在,我们不少人都对学语法颇有微辞。是的。大量的阅读是学好任何语文的前提。所谓rubbish in, rubbish out. 语法,word study,精读课等等,都是一种无奈。因为我们反对“死记硬背”。好,要便宜点的?那么,拿这个去试试。结果,买贵了?大呼上当的人却不多。 You pay too much for the whistle.
我学英语走过的弯路 (之二)
再说“惯用法”( usage )。
认得葛老师之前,我比较注重的是阅读。主要是看些小说。我自己以为,语法可以了,就差些单词。自我感觉不坏。葛老师拿了本《基础英语》( Essential English )第二册,随手抽了篇课文,让我看。我心想:哪有这么瞧不起人的?!第二册!第四册也不咋的啦。他微笑,挺损的。“看完了?”好,我说中文,你用英语说给我听。写出来也行。咱又没少做过中译英练习,来吧。
做完了。葛老师微笑,拍拍我:“小张啊,你的英文我看还没入门呐。得从头学起!”
当然不服气。好,你看,这个句子,课文不是有的么,现成的。你没注意。人家说的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你的呢?再看这个句子,反映出来,你根本就没有“惯用法”( usage )的意识。总之,你从来没有“正确”使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
这一闷棍打的很重。读理工的人,爱抠语法,但也服理。怎么个从头学起?这本《基础英语》第二册,你看太浅。我看还是太深。这样吧, New Concept 第二册,所有练习,一题不拉。做一遍,我给看。
这种练习,初看不起眼。后来,手就有点发抖,常常举棋不定了(小疑则小进?)。结果是,我自己独立做了两遍!在这段期间,我还读了不少有关的参考书,如钱歌川先生的《英文疑难详解》、托福,等等。在要使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有了“惯用法”( usage )的意识。再写出来的东东,大体上就达到了“惯用法”层面上的“正确”。
文章的标题,不是说你“走过的弯路”吗?怎么听起来好像尽是“过关斩将”的?是啊。“走弯路”难道就不可以走得很顺利吗?许多弯路,其实比直路走起来舒服。但它确实是弯路,甚至会是大大的弯路。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看电视:watch TV
看电影:see movies
看书:read books
看地图:study a map
……
等等。可见,中文的一个“看”字,在英文里会对应不同的动词。这是我们除了语法、惯用法之外,需要“习得”的。要通过学习和积累而“习得”。这一次,我自己学乖了,不等葛老师再给我打闷棍,我自己明白了,还要有“搭配正确 right in collocation ”的意识。搭配,最好是能一套一套地记下来。这样做,不但可以一箭双雕地在记住动词的同时也记了名词,而且图景具体、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使用起来又快又好。就象用预制件建房屋和用集成电路(IC)制作音响设备一样。这样的准备,对于口语的“脱口而出”也有很大的帮助,用不到要讲话的时候,只会翻白眼、搔头抓耳:哎呀,我明明学过的,怎么记不起来啊!
信手拈来以下数例:
填表格 to complete / fill out / a form
完成任务 to fulfil a task
抵挡诱惑 to resist a temptation
形成习惯 to form a habit
冲洗胶卷 to develop a film
查地图 to study a map
查字典 to consult a dictionary
戒烟 to quit smoking
继承传统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
开支票 to draw a cheque
...等等.
且说“造句道地” (idiomatic expression ),那是需要“见多识广”。看见的多,如果视而不见,也是“道地”不起来的。当然,先要大量接触语言材料。比较方便的办法,似乎就是阅读。 Rubbish in, rubbish out 嘛。如果我们脑子里那个硬盘没有输入、储存过大量“道地” 的语言材料,我们说出来,写出来的,又怎么会是“道地”的呢?
haunt: I am ~ed by what she told me.
她所告诉我的事情,老在我心头萦绕.
witness: The year 1990 ~ed a great change in this city.
1990年,这城市发生了很大变化.
overwhelm: He was ~ed with excitement.
他极为兴奋.
survive: He ~ed the flood.
他从水灾中悻存了下来.
rescue: ...her father came to her ~.
她父亲来给她解围.
说起这个 overwhelm , 记得那年的一个晚上,开完会,我们到房间去给老美送点小礼品。一个老美很高兴,连连说:“ I am overwhelmed!”( 我真是受宠若惊 ―― 太感谢了!)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我记住了。我自己怎么造得出来?学外文,用拿来主义,全盘接受 ―― 别忘了再发出去 ――― 是最好的办法。
We are very happy to have with us today Professor Brown ...
这是主持人欢迎某教授来作演说的开场白。起初,我是在教科书上读到这个句型。当时觉得有点特别,印象很深。后来,我到以色列某工厂参观,很惊讶地听到,主持人欢迎我们的开场白,竟然是与此一字不差地开的头。
我的老领导徐总,英文很好。当时我们和外商谈判,起草的“意向书”( Letter of Intent ),他都要看过,亲手改定。重要的外商,“意向书”甚至信函,他都亲自执笔。我们都愿意看他写的英文,觉得就是好,自己写不出。有一次,有机会请教他。他笑笑说:我每天都收到许多外商的来信,我仔细读,抄下好的、自己写不出的语句。下次还给他们,能不好吗?就像转手买卖、转口贸易啊。我们都笑。
Combine in any suitable way the sentences in each group into one sentence:
(1) The desk was in the dormitory.
(2) The desk was cluttered with sheets of paper.
(3) The desk was cluttered with books.
(4) The desk was old.
(5) The desk had initials carved in it.
(6) The desk had witty remarks carved in it.
(7) The carving was by two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8) The books were piled on top of each other.
“考试第一,大纲第一,学不到东东无所谓。”这是我们几十年面对的英语教学的现实。这,使得教师想教好也没有办法啊。(语文教育更是如此。我以后会谈到。)
教英语,不才也当过“票友”,知道一点甘苦。我也知道什么“直观法”、“句型法”、“功能-意念教学法”、“交际法”等等,也知道许多层出不穷的“现代教材”。。。拿着这些好东东,老师(我,别人切莫自我挂钩)和学生皆大欢喜 ―― 只是 ―― 还是没有学好 ―― 同学們的宝贵时间光荣牺牲了。然而,牺牲得是如此地心甘情愿!“老师教得是真好。教材是最好的,教学法是最先进的,我自己没有学好。。。”
我怎么“教得是真好”呢?我讲解语法,透彻得无与伦比;我讲解了许多“语言点”( language points),学生如获至宝,拼命笔记;我讲了些“词汇学习”( word study ),学生觉得大有收获;我让他们用英语对话,他们主动地“把好处让给别人”,或者说:对不起,要求回去背的那几句,我没背。。。
曾经听过一位老教授的英国文学讲座。两个小时,老人的表现,比生猛海鲜还要活跃。他在讲台上走来走去,随着演讲的内容,表演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末了,他忘情地高声背诵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以致声泪俱下。一阵沉默过后,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前辈的风采,对于听课的人的影响,远不止讲课的内容。
第2页
研究网络游戏成瘾
1 。 议,尼古拉斯( 2002 )。 阿里阿德涅-理解m morpg上瘾。Yee, Nick. Ariadne - Understanding MMORPG Addiction, 2002, nickyee.com Yee, N. (2006). The Psychology of MMORPGs: Emotional Investment, Motivations, Relationship Formation, and Problematic Usage. In R.
Schroeder & A. Axelsson (Eds.), Avatars at Work and Play: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Shared Virtual Environments (pp. 187-207). London:
Springer-Verlag.这本书中介绍的项目经过了很好的组织。某种意义上来看,它给出了一个明确和详细的关于隐藏的那些成瘾因素的解释。 它通过是引用参考书籍和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证实, 也联系了其他一些类似的项目。 然而,这项研究都是在西方国家的,并且有些统计数据比较模糊。
2 。 突破( 2002 ) 。 一项研究对网上危机的青少年。Anderson, C.A. and B.J. Bushman,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 game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ive cognition,aggressive affect,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1. 12(5): p. 353-359. 这是一项全面和有说服力的项目,因为它有一个相当大的采样(超过1000个) 。 它提供了一些网络游戏上瘾的原因。 他们作出了一个结论,认为网络游戏是导致青少年上网上瘾的主要原因。 不幸的是,它没有把重点放在线上角色扮演游戏上( RPG游戏) 。
书籍
1 。 迈克尔哈迪曼。 成瘾,普通常识的做法。 The Myth of Addiction
John Booth Davies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上瘾的定义,并提供了一般认为的一些不同种类上瘾的原因。 它提到的那些上瘾中,主要是侧重于物理成瘾,只有很少的篇幅是关于心理成瘾。 此外,它没有多少内容是关于线上游戏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