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在美国攻读MBA是否真有前途? [打印本页]

作者: 柯南    时间: 2004-11-29 16:07:34     标题: 在美国攻读MBA是否真有前途?

在美国攻读MBA是否真有前途?
' y% Q% Q5 m  q- m, J. H" q/ N
! }3 i' q3 N9 S& m6 i$ V: |--------------------------------------------------------------------------------# Z( ?+ I. Y' G1 i# z0 Q

9 I4 v( M3 h; @6 k0 h0 H6 f作者: 佚名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4年11月28日    http://www.creaders.net & K+ K- G. |( a: y* F8 I9 E
  
3 |. Q+ L% s) [& c* X  拥有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在当今的中国人看来,既时髦又实用。如果能去美国拿一下MBA,再回家干事,那更是前途无量,然而去美国攻读MBA真的很有前途吗?且看A、B、C、D四位先生网上沙龙。( B# N4 r  P& l% J- A
& W$ p2 M; H8 G' C

, ?! W$ e! A1 v( Q" b4 eA先生(洛杉矶):5年前,我还在中国时就感到大学毕业后往海外拼博士已不再是最佳选择。我拿到生物学博士专业的I—2 0签证后我仍犹豫,但那时的中国,MBA还并未热起来。我曾向南加州大学申请读MBA,但因未获财务资助,为减少冒险,我于是决定还是读生物学博士学位。
" ~" N1 o4 i+ D; U0 m. ]
. p& o/ J4 ~2 P! L" V5 I4 N: ]) w
今天的中国,MBA已经热起来了。几周前在这里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来自中国的国际商务专家称当今中国是海外中国人回国发展赚大钱的最佳时机,但在中国的纯外资机构的赚钱机会则相对较少,毕竟中国与美国的商务游戏规则大相径庭。
; u+ O+ ?1 C* l& K" x; P
5 F" \/ j3 @* H: I4 L4 B
6 l; K# C: p1 d
% o( }, W% ~- N/ W& lB先生(上海):我与你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大多数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生意不能称为成功?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大多数商科院校不懂得如何选拔那些清楚如何在中国做生意的大陆中国人做留学生。美国人的选择标准是GMAT、GPA分数,其结果就是现在在美攻读MBA的学生多是博士出身,并集中在财会专业。我个人认为美国人应花一段时间来认清他们在甄选中国留学生时的标准失误。9 N! T% E/ A( x5 |2 q
. t( A0 m) i1 p9 b6 y. @

& ?! U/ P' }* t3 R. P9 L" s" Z- n$ I: v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在美国所学到的商科知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至少短期内是如此。
' v" e; s( [5 t1 Y  S  Y/ D2 g4 `1 b0 B& r
" O& y0 k/ N% k/ q3 S: u6 [
A先生(洛杉矶):你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值得探讨。! {6 N' y! n* h6 }
3 b! f3 [2 y( a  f
, B8 `* n% [. |/ ~& Y
1、为什么美国以及西方公司在中国的生意未能取得意想的成功?我同意原因出在用人上。但我怀疑有多少美国公司是真正选择美国商科学校MBA出身的中国人来负责其中国分支机构的商务活动。并且我还怀疑现在在美国读MBA的留学生在入学前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具备了商务实践经验。但一些西方公司则大胆起用了具有实践经验的精明能干的大陆中国人进入管理层。这是极合算的做法,因为节省了昂贵的海外培训费用。有实例为证:我的一位30多岁的非MBA专业的朋友回国后,在一间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做到中层管理职位。当然这种局势在更多的人前往美国读MBA之后势必改变。
" Z) R& V3 J3 a, E+ ^
( `, ^" p1 v4 s% _/ F+ N# ]" {$ ~5 b5 R/ H
2、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商科院校不必知道中国的生意游戏规则。我在BBS板上看到有关的讨论,意识到这种情形不单是指中国而是就整个亚洲而言的。因此,我怀疑你来美国读MBA对你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有多大益处,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生意观和文化背景是如此不同。当然,我同意在美国读两年MBA对中国留学生个人来说,无论如何意义深远。: q7 g6 t% m2 \# p6 I6 O9 r. z
, `( N2 b0 f8 F2 E7 Z
# v& g; I- n5 r: ?/ d& w/ A8 O

# H! o' U. {4 }  U6 ]3、同时我也认同你所说的现在在美国攻读MBA的中国人多是博士出身。我也认为美国商校排名前10位的名校至今未对此不良现象引起重视:即博士背景并不重要,实际的经商履历才是最重要的。! V+ B' ?, t! O0 C) {3 [, I

6 O6 g' I: X" u+ m
1 n/ D. d2 A/ W  F9 _0 \3 xC先生(北京):许多人都认为自己在美国攻读MBA无益于个人未来履历的拓展。比如我就是一个例子。我在中国工作了5年,其中2年为国际著名的私人机构SINO—US金融公司工作,但我从来未获机会处理那些与中国生意往来中的棘手问题。因此,我建议B先生重新考虑你欲赴美攻读MBA计划的可行性。
4 O9 n' y& H7 p9 }& {
7 F# g3 f- }) b5 ?) E- x8 i- K( f$ H5 {0 b% o$ B: t! I
D先生(深圳):我一直在考虑为什么人们总在谈论MBA学位可有助于其在外资公司开拓中国市场。过去4年,我服务于国内一间顶级国营公司,其资产评估名列行业全球第五位。! z5 M) f  I2 D* U" _( j9 k7 ?. T
' S' C& e8 ]2 |) c6 E
1 x3 m1 y* v) N& _! C5 O: Z2 q
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我必须懂得更多的管理知识,比如,如何将策略计划、财务管理合理配置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我正考虑申请赴美读MBA。我的目标很清楚,希望学成后回国仍服务于我现在所在的这间公司。可能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讽刺,但我是认真的。
3 I2 b/ m/ b5 n1 g7 o' G+ Y8 l) N7 n+ S7 k. _0 o% J2 B
8 n; t. S$ U# ?0 j# I' |; h
MBA是一项终身受益的计划,我们应以长远的目光来评估MBA履历的价值。(中国青年报)
作者: joyht    时间: 2004-12-1 18:51:47

读MBA的人 应该是本身职业条件已经达到一定的优势
作者: crysbal    时间: 2004-12-2 06:55:07

这篇文章读起来有点别扭,貌似是英文翻译过来的。
作者: mingege    时间: 2005-2-12 21:44:10

我认为读MBA的人,也应该有各自的目的,有纯粹镀金的,也有真正的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民运的,也有只是由于自己的人生理想的,还有由于自己的家庭的原因的,等等。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些目标的不同,所以读书的方式就有不同,ABCD先生的发言就是代表了这些不同的目的。但是那些毫无根据就乱评价别人的人,我认为这是一种吃不到葡萄的人。
作者: ce-dementor    时间: 2007-5-16 09:37:30     标题: 同意


作者: sunbo0311    时间: 2007-6-22 08:08:26

哎···
作者: clarke1025    时间: 2007-6-22 11:37:17

ding
作者: babibo    时间: 2007-6-22 19:18:50     标题: 我们去美国究竟应该学什么?

虽然已开始准备杀G,但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去美国究竟应该学什么?
: O0 J. a: g! @; y什么是它的社会真正精华的东东,值得国人借鉴。
  {+ u0 S! b5 J! z8 m' w5 m5 _$ d我个人认为,不是简单游戏规则的事 ,而是它的社会和体制,真正对中国发展至今适用的精华。
5 P, a0 [& g7 Y3 g+ l学到真正精华的东西,然后让华人收益,让中国受益。
作者: ppduck    时间: 2007-6-23 20:15:22     标题: 回复 #4 mingege 的帖子

re
作者: may677    时间: 2007-6-24 21:01:04

同问
作者: kayone    时间: 2007-6-28 09:07:39

认同。。。
1 K; b' \$ x/ l4 W0 }2 `( f  {
/ s. E. {0 T( W% `; ngc
作者: babibo    时间: 2007-7-7 18:00:13     标题: apprantly,i got someting.

GOOD IDEAR,中国人不缺,但缺少成熟规范的商业运作。
  D+ e5 X' j9 s推荐百度创始人一:ERIC CHEN的创业经历。中文名陈勇,好像。
! K4 h, _( @. @9 ]' J关键词:百度 《走近硅谷》金融投资
作者: yoniky    时间: 2007-7-7 18:46:12

说的不错
作者: chloeonlyone    时间: 2007-8-18 19:02:21

恩。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