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针对留学申请的一点思考和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Sophia04
时间:
2020-5-5 03:57:16
标题:
针对留学申请的一点思考和总结
本帖最后由 Sophia04 于 2020-5-8 00:50 编辑
夏天快到啦,来到美国也大半年了,回望一路走来的申请历程,有辛苦也有挑战。去年年初,因为申请结果还不错(UCB Biostat MS/Chicago STAT MS/UCLA STAT PHD),在系里做了一个小型的分享会,为一些学弟学妹提供了帮助。最近有很多小两届的学弟学妹找到我问可不可以分享一些经验。想到既然宅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就写了这篇帖子,供准备阶段滴学弟学妹参考~
先介绍一下个人基本情况,本科是某中流985数学系。出身自然赶不上清北复交的大牛们,GPA在系里也不算顶尖 (3.69/4.0)。大二决定出国深造以后,一边准备英语,一边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履历背景,努力缩小和大牛们的差距。期间也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比心),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滴小伙伴,也和不少中介机构打过交道。因为准备的周期长,所以该经历过的,基本上都完整经历了一遍。
今年我在帮忙recruiting committee进行PHD申请的初步简历筛选,参与了一些讨论,也算是从committee members的角度了解了这方面的流程。这部分大家了解得比较少,仔细给大家说一下。
初期筛选呢,就是把一些GPA和GT明显不合格的人给筛掉。除此之外,有些项目会对申请人的学校有偏好,有个内部的target list。如果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过人之处,又不在这个list上面的,就会被直接pass。最终形成一个几十到一百多个申请人组成的list,交由committee members做进一步的筛选。
这些members都是项目里的教授,他们得给每一个人一个评分。一到五分,依次表示从强拒到强收,和paper review差不多。搞笑的是,我们系里面有几个教授不太对付,其中一个人赞成的,另一个人必然反对。一个人打到4分,另一个人就comment我看这个申请者不咋地啊,最多给到2分。拉帮结伙的小圈子文化,至少从学术圈来看,并不只是咱们滴特色。
这个现象也透露出了一个很关键的信息:其实只要你能过初筛,在这些教授眼里,到他们这个环节,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的。除非你有极强的硬条件(要么本科学校明显好于其他人,要么GPA/GT秒杀其他人),那另当别论。如果没有,想要脱颖而出就只能靠软实力,再不济就只能靠运气了。当初申请时,我个人硬件条件很一般,能有一个还不错的申请结果,就是因为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软性实力的提升~
说到软实力呢,这个东西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针对不同学科侧重也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暂且把它归为以下几个方面:推荐信、竞赛、科研、实习、项目、技能等等。我这里把推荐信归到为软实力,是因为要推荐信本质上是和别人打交道,通常结果方差极大。而且推荐信反映的是推荐人对你的主观感观,不一定是真实的实力。
接下来,我主要说一下理工科方面如何做背景提升~
先说说对于PHD申请的背景提升。在我看来,实习 < 竞赛 < 科研 <= 推荐信,理由如下。
(1)既然是PHD,自然就是奔着做科研去的。实习并不能体现一个人潜在的科研能力,只能反映他当下的做事能力。
(2)竞赛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专业能力,但和PHD所需的独立研究能力相比,还是有所差距。成绩优异可以加分,但影响总体有限,不值得花大力气在这上面。
(3)科研不必多说,做得好能有paper的产出。如果是一作,足以向committee members说明自己有做科研的能力,这就已然超越了95%的人。就算没有科研产出,只要能对科研项目有所推进,甚至只是让老板觉得你在这方面有潜力,是个搞科研滴好苗子,通常也能拿到好的推荐信。
(4)最后就是推荐信。正如上面提到的,除了学校、GPA和GT之外,committee members希望能更全面地去了解申请人,以做出更精准的判断。最后留下的几十号申请人,成绩大都不会差。而且大家知道的,国内各个学校算绩点的规则不一样,单看GPA出入会很大。所以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把GPA当作一个比较标准,而不是决定标准。
这个决定标准,多半由推荐信的分量来决定。如果推荐人默默无名,那推得再好他们也不敢信;但如果是知名教授或者某个大公司的中高层,那自然是更能令人信服的啦。打个比方,你的邻居和马云都夸你厉害,你觉得哪份赞许的含金量更高一些?所以找一个有名气的人去要封还不错的推荐信,甚至是强推,某种程度上比发paper都管用。
对于Master申请,取决于是进research program还是professional program。如果是前者,背景提升的重要性和找PHD差不多。毕竟这个项目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为申请phd做准备。如果是后者,那就是 科研 < 竞赛 < 对口的实习/业界项目/技能 < 推荐信。这里主要讲讲对口实习、项目和技能~
对于professional program而言,成就主要是看多少毕业生能找到工作,以及找到怎样的工作。要是能在对口的实习中让人看到你具备很强的潜力能找到好工作,就相当于白送他们一个业绩点,他们肯定倾向于接受。但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你的实习是否对口,二是你在实习中做了什么。要是一个申请理工科的人之前做的是新闻的实习,怎么看都很奇怪,也很难说会有帮助。大部分本科实习生能做的有限,这一点committee members也明白。如果你只是打打杂,他们估计也不会很看重,如果做的不仅是打杂,还包括业务工作,就能在写PS的时候传达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干货。
业界项目是个很广的概念,国内理工科的老板多半和业界有联系。有些是做科研项目,有些是类似于实习,普遍都是一个长期过程。从中你做了什么,完成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虽然难以一语概括,但是和申请专业相关的业界项目,是能在PS里写上一笔的。这和实习有点相似,不过时间更长,通常也更为对口。
最后是技能,这和硬实力的所修课程有关。有些专业是强调一些特殊技能的。比如EE/CS需要有优秀的编程能力,实验学科需要扎实的基础实验能力。这一点乍看挺普通,但如果你有对申请专业中某个方向特别感兴趣,并且展示了在这个领域的一些能力,那自然会和别人拉开差距。比如你说你想成为一个数据科学家,对sql、spark甚至ab testing都有所了解,committee members会觉得你找到工作的希望更大,自然会更倾向于接受你。
谈完了个人的见解,我再来说说我总结的一些背景提升的方法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针对性选择,与其做多,不如做精不是吗。
(1)科研经历。国内的985高校,都会有很多实验室有大量的科研项目。一般主动去和老师沟通,他们都不会介意给你一个尝试的机会。但是他们手下的人实在太多,你不主动,可能就啥也做不出来。我本科时候的老板就管得很松。一开始给我了题目,后来也不催,我经常一个月不一定见一次老板。除此以外,你还能找别的学校的老师做科研,但这就需要更高的主观能动性了。
(2)交换。很多学校都有交换生项目,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重点当然不是去学知识的,知识在哪里不能学,无非是快一点慢一点的差别。交换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和学校里的教授交流,找他们要推荐信。在他们的课上表现优异,拿个A甚至A+,要推荐信很容易(对于中国学生,超越同课堂90%的学生拿A并不难)。Office Hour多刷刷脸,害怕教授记不住你的话,就提前准备一些问题。肯下功夫就多读点相关内容,超前学习提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最好能和老师展开讨论;不行的话就准备简单的问题,以量取胜。
这说白了就是陶瓷~既然是陶瓷,那思路就广了。不用限制于上课的教授,可以去蹭seminar,甚至可以发邮件去别的学校找教授聊天。只要你拉得下脸皮,加上准备充分,一次交换能做到的提升是没有上限的。我认识有些朋友,甚至在交换的半年中,自己就找到了教授一起做科研,回国磨了大半年之后发了一篇sci。交换还有些别的好处,感受异国文化,体验和外国同学一起做课程项目的过程,这里就不展开了。
(3)暑期研修。这里我特意把暑期研修和科研及交换分开,最近几年,国内非常流行这个,甚至有成为标配的趋势。要知道参与的人多了,这就不是参与的人的加分项,而是没有的人的减分项。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项目,有些是国内学校与外国学校的合作项目,有些是国外学校自带的项目,比如我当年参加的就是UCLA的CSST。如果你没能申请上,那可以靠自己。把心仪学校专业的主页看一遍,找出感兴趣的教授,读读他们的CV甚至读读他们的文章,然后挨个发邮件询问他们带不带暑研。别怕被忽视和拒绝,发50个教授,能有十几二十个回复已经很好了,最后对你感兴趣的也就两三个。我有朋友当初发了200个教授邮件才找到。
暑研的好处是,没有上课的压力,导师也相对空闲,更容易出成果。但再次强调,关键不在于一个暑假出成果,做不完可以带回国接着做。重点是要把握机会和导师搞好关系,要推荐信和到处陶瓷。有些教授暑假会四处travel,但也不可能一直不在,约个时间聊一聊他们还是乐意的。
(4)实习/业界项目。实习和业界项目有些类似,我这里就放一块讲了。实习如果没有关系(老师的关系或者家里的关系),和自己找暑研类似,需要大量投简历。虽然一开始是你主动寻找,但最后通常是双向选择。不要轻易选和自己专业或者申请方向无关的实习。业界项目的话,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多半得靠学校的老师。在做实习/业界项目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表现自己,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除此以外,要争取做杂事以上的活,学一些东西,能在PS里面写。
(5)陶瓷。前前后后,我都反复有提到陶瓷,这个需要技巧,所以专门讲一讲。如果你想找授课老师要推荐信,那就多跑Office Hour, 让老师记住你。当然考试成绩要尽量好。如果找科研导师要推荐信,那就要尽量主动,不一定有成果,但要让ta看到你的努力。在此基础上,能对科研有非常微小的推进就会让导师满意了。毕竟他们不会对一个本科生有多高的期待,你对这份原本的期待突破越多,对你就越有帮助。如果找实习领导要推荐信,这同科研差不多:在努力的基础上做出点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还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套路,比如和你感兴趣的导师邮件聊学术。我有朋友把dream advisor研究方向的文章读了个透彻,然后向对方问一些很深的问题,却只字不提申请的事。一来二去,反倒是这位教授对他产生了兴趣,主动问他想不想申自己的学校。当然,如果你的水平很高,也不用不着剑走偏锋对吧。
(6)课外课程。这是个下限低如鸡肋,上限收获强推的道路。所谓课外课程,就是针对想要申请的项目方向,学习一些针对性的课程。比如想申data science,学点data mining或者ab testing;想申mfe,学点optional pricing;想申machine learning,学点ml的课等等~
最简单的,就去类似coursera的网站上搜点公开课程看看。但恕我直言,这入个门可以,对于背景提升的帮助有限。此外,有些留学机构有背景提升的服务。这些机构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博士屯”和“申友留学”这种,他们会和一些在读的phd甚至是年轻教授(很少)合作。合作对象会对学员进行针对性辅导,总共授课大概20小时左右(和正常学校一个月的授课时长相当)。这些机构的优势在于合作范围广,包含多所北美名校的多个专业。缺点在于他们对课程没有直接的把控,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合作对象的水平高低。
还有一类比较小众的机构,提供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主要是做精品化课程和定制服务,走小而精的路线。大三申请季,为了进一步增强背景,经由朋友介绍,认识了“篱笆教育”。上了一节“机器学习实战入门项目”,课程质量很不错,最后授课导师(一位postdoc)给了一封很好的推荐信。这个导师也在job market上,今年拿到了哥大的tenure track,相当于我的推荐信的质量瞬间从博后升级到了教授,含金量暴涨。我事后总结,申请结果不错,平心而论很大程度得益于此。像这类机构对课程质量的把控比较严格,而且师资都很厉害,一部分是顶尖名校在校高年级的phd,一部分是postdoc,还有一部分是it大厂和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不过这类机构的课程总的来说比较少,覆盖的专业领域有限,主要倾向于理工科和金融。
无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机构,他们都提供飞往美国与合作对象面对面授课的机会,这样无论是交换还是暑研的大部分优势,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拥有。此外这些机构也提供在线一对一的授课,结合目前美国疫情的发展形势,以及疫情对国际交通的影响,这应该是今年仅剩的一种选择了。
(7) 以上我并没有把简历和PS纳入软件或者硬件的归类。我个人认为这两点是对硬件和软件的一个呈现,也就是表现形式而非指具体的能力。硬件和软件优异了,PS和简历自然出众,否则只是走个过场,难以吸引眼球。当然,PS也是能下苦功夫的。我们项目中有个同届的小哥哥,写的PS有大半是申请项目中一个教授的科研介绍,除了介绍之外还特地标明了自己的兴趣。结果那个教授一看到,立马就决定是他了。甚至还帮他申请了一笔奖学金,TA和RA都免了(羡慕)。
具体的一些留学经验就先写到这啦,以后想到其他的再做补充。如果有学弟学妹对其它方面感兴趣,想要进一步咨询一些事情也可以联系我哦,最近宅在家里空闲时间也比较多,我也愿意在有空的时候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P.S. 很久没有登录寄托,以前的号找不到,所以申了一个新号QAQ。要是对大家有用就请支持一下吧。不然很多权限都没有,也没法分享更多东西啦。
作者:
Archibaldye
时间:
2020-5-5 05:51:04
要是当年我申请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帖子就好了。能少走不少弯路
作者:
影zi
时间:
2020-5-5 07:21:20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