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国内本科直博美国传播学申请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Yibinruc    时间: 2022-3-26 12:46:44     标题: 国内本科直博美国传播学申请笔记

申请季结束了,酝酿了很久的所谓“经验帖”也该开始着手写了(虽然毕业论文还遥遥无期ing)。并不是很想写成一个全面而客观的经验帖子,因为如果有什么需要被抽象地提炼和总结的原则、方法、方向,在其他的帖子里都可以找到。所以我预计自己将会写成一篇非常个人的,申请有关的心理历程讲述,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不会完全按照时间线来,也无意将其上升到任何指导层面。但如果说有什么意图的话,那只会是:我希望告诉每一个看到我这一篇文章的人,不论什么专业(限于人文社科,理工科不懂),什么年级(年纪),我鼓励大家出国读书。以下仅仅是申请以来碎碎念的集锦,并不做甚么“指南”,仅供愿意了解我这段个人经历的朋友读读。

基本时间线:
我是鹿大传播学本科生,GPA3.72。21年末决定出国1月份陆续收到UCSB、UW、UT Austin (MA)面试;2月份UC Davis面试;后收到UW PhD offer (助研全奖 + fellowship),UCSB PhD offer(助教全奖+fellowship),UC Davis PhD offer(助教全奖),Rutgers PhD offer(助教全奖),UMich & UT 硕士offer(无奖)。3.20决定接受UW offer。

说服自己


想会从我如何下定出国读书的决心开始说起。出国的想法一直隐约都有,但并不坚定,因此也一直在准备保研,并因此花了不少时间。在大三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马上就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去问了学院里两个最喜欢的女老师(还有一个很喜欢的女老师,但不是博导)她们是不是收直博生,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收。我有点挫败,觉得如果读完硕士再读博士也许会白花费很多精力。同时我去听了学院的一个硕博学术选拔,觉得不太符合预期。再之后,幸运地认识了一位要申请美国博士的硕士师兄,听他吐槽过学院研究生培养的种种之后,算是下定了一点要出去读书的决心。



虽然后来申请材料里写的东西可能更加语境化、实用、符合美国传播学界的学术惯例,但我从申请前到现在可能一直认为:理解 “关于社会的知识何以可能” 是让我“真正血脉贲张的研究”。这个问题很抽象,而且涉及到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法论取向、方法论背后的认识论,以及关于科学哲学、知识的社会建构的方面,),而且几乎不可能直接进行研究【一个只研究方法论而不做具体社科研究的学者,难以想象】。认识到我的兴趣在此之后,我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焦虑其实少了很多,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科学问题,传播学主题下的各种方向对这个问题都某种程度上有所助益,但又同样都没法完全解决。正如一位朋友所说的,我很同意:“社会学(/传播学)不神圣,完全可以放弃。我们觉得神圣的社会科学和哲学,而不是某个单独的学科和概念。”

在这个研究兴趣之外,我还有(和曾经有)很多兴趣。我在此区分研究兴趣和兴趣,是因为我认为对于要开启PhD生涯的人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一区分是重要的。我认为兴趣和研究兴趣的核心区别在于:对于前者,我渴望了解相关的知识,例如曾经的我阅读过的心理与认知、政治哲学、社会分层、技术哲学、社会运动、新闻生产这些问题,我都从中感受到过超过其他主题和理论的亲近,这是我称之为“兴趣”的所在。但是研究兴趣则是另一码事:它大概率发展自某一方面的兴趣,但是研究兴趣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热情和动力在这个(子)领域生产知识。而如果能有底气地回答这个问题,往往也就意味着做好了开始PhD生涯的准备。基于刚刚所说的,当我以下提到“研究”“研究兴趣”时,它们基本可以和“生产知识”同义替换。

这背后往往需要思考许多更具体的问题。各人的处境不同,面临的选择也不同,我在这里会列出几个我曾经觉得对我来说重要的问题以及我对自己的说服。

我觉得但凡是对某个问题真正有兴趣的研究者,应当都会严肃地看待这件事,有时甚至是痛苦地看待这件事。因为现实的限制,关于选择专业往往有许多路径依赖,同时意味着换专业可能承受许多压力、不确定性
而具体到我个人呢,关于这一选择,我经历过长时间的纠结。或许对于那些已经是senior researcher的人来说,这样的纠结丝毫没有意义,但对我来说却是真实的拉扯。我没法理性地说明我这样选择的原因,只能大致还原一些我曾有过的想法。

我曾经认真思考过的系科是:哲学,社会学,传播学(如果不特别说明,我在这里用的“传播学”一般都是包含了人文media studies和实证communication的广义传播学,以及一些其他传媒相关分支 新闻、广告、公关之类)。一些其他的系科我曾经略有感觉,例如政治学、Information Science。系科之别主要在于:学术共同体内共同认可的问题与方法取向。对我来说,因为我要从事具体的研究的话,要选定特定的研究主题(研究兴趣)。如果要进入哲学系科,则这一主题就会是:科学哲学/ STS,以及心理与认知哲学。这个学术共同体关心的问题,确实也是我会关心的问题。但是最大的矛盾在于:我并不认同人文/哲学研究者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也就是说,以分析哲学的方式理解人类认知,以人文+诠释的方式处理科技与社会问题,在我看来并不合适。这个矛盾直接导致了我没有在这个领域生产知识的热情,也是这些问题在我这儿没有从“兴趣”转变为“研究兴趣”的关键原因。与之类似,人文取向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思想史或理论家研究)和人文取向的传播学研究(Media Studies),并不能很好地说服我。(我并不是否认它们存在的意义,有时我甚至觉得它们的存在很有意义,而且结论对我会有不少启发。但:个人地说,这不是我想从事学术的方式)

社会学则是另一码事【注意:以下是社会学外行发言,可信度有待验证】。我向来有一个(武断的)看法:传

在这里简要提一下荷兰和美国传播学的不同。(当然,英国也有传播学/传媒,但是我不了解)QS排名中,荷兰的Amsterdam稳居世界第一,其他荷兰高校如Rotterdam也有很不错的传播学院;著名的传播学者Jose van dijk在荷兰的Utrecht。“新传研读社”公众号也有传播学荷兰学派这种说法。在申请初期,我也的确对荷兰的学校很有兴趣。但是总体而言,我最终放弃申请荷兰,大概因为对这个学术共同体缺乏感觉。看了荷兰老师做的研究涉及的主题,并不感到重要;而且整个荷兰传播学界对“digital”的重视和执念,也并不太符合我的兴趣;再加上整个荷兰学界相比美国还要更小(因此可能也更不丰富),所以最终没有申请荷兰。但荷兰绝对不失为好的选择,方法训练会很扎实。简短提一下Political Science和Information Science。。都是美国的典型学科。政治学量化水平很高。信息科学(很奇怪的翻译)一般对应iSchool,是很大的学院,容纳了不同方法论的学者,以信息为主题,不太专注于发展理论,而是关注信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我提到的学科中理论化追求应该是最低的。

我无意用这些零乱的想法提炼出任何可行的建议,只是想展示我在申请过程中的个人心路历程。川大的哲学老师梁中和,大约是在疫情期间的某个柏拉图讲座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虽然和我所讲的东西看起来并不怎么相关,但传达了同样的困惑和辗转:在进入研究的开始,我们如何能够在历史上这么多哲学家中选择其中一位,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中心。

对于一个要申请国外学校的本科生,尤其是享受着已经是“国内top985”之类称谓的本科生,一定会有很多人和公众号不断地提示你:只有进入哈耶普斯和牛剑,才“对得起”你的学历。我无意批驳这种线性进步观,也无意对所谓“名校情结”做更多的理解。更遑论我们都清楚的事实:进入这些名校读一个硕士学位需要花费多少钱,如果你的家庭只是中国最普通不过的工薪阶层(甚至更不好),我并不觉得用60-100万买一个名校的title和“经历”会让人生真正变得更有意义多少。

人,获得录取的学校档次都会比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他们读完一个国外硕士申请到的档次低,例如Stanford、UPenn、Northwestern之类的地方,虽然允许中国本科生申请,但是难度太大了。这不仅是国内本科培养体制的问题,也受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学术是否可通约的影响。我没有名校情结;我甚至觉得,进入顶级名校会让我失去一些什么,所以我能接受本科直博学校档次低的结果。

选校 & 研究方向


接下来就说到具体的选校了。关于选校收集到的信息,我已经详细地写成了另一篇帖子,在豆瓣小组,感兴趣可以搜到。我只会再说说自己的心理感受。

我的选校:按档次排列

Northwestern (PhD in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UCLA (PhD in com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D in comm); UC Santa Barbara (PhD in comm); IUB (PhD in sociology)
UC Davis (PhD in comm); Rutgers (PhD in comm)
UMich (MS in survey and data science); UT Austin (MA in comm studies)
其中Northwestern、UCLA和IUB被拒,其他项目都拿到了offer。


Hill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他的合作者Aaron Shaw在Northwestern,另一位合作者Jeremy Foote在Purdue。我申请了西北的MTS和UW,这也是所有项目里我最喜欢的两个项目。Purdue要托福口语27,我26,所以没申,但Foote很好,给了我选校建议。Liao和Frey都是UC Davis的,而且我的本科导师也是那里毕业的,所以申了。UCSB有招收本科生直博的先例,方向之一是organizational comm,与online communities相关,因此也申请了。UCLA是年轻的comm phd项目,有computational方向;Rutgers是大学院,包含了comm、media studies和information science;org comm很好。这是传播学相关的项目。社会学只申请了IUB的社会学,但是被拒得很干脆。这是最终的选校list。

选校伴随着套磁,也就是向老师发个人邮件,介绍自己的背景,以便让老师对自己有印象,申请材料审核中更留意。套磁邮件发了不少,包括传播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得到积极回复的不多。最积极的是UCSB的Young Ji Kim,UIUC的Jacob Fisher,Rutgers的DJ Woo,我分别和他们在申请前zoom了一次。Woo很好,发现我们兴趣不是很合,把我介绍给了学院里其他三位老师。得到回复的、现在还有印象的,包括UCLA的PJ Lamberson,UC Davis的Seth Frey,CU Boulder的一个老师,UMich的Casey Pierce(iSchool),UIowa的Yongren Shi(sociology),UCSD的Kevin Lewis(sociology),IUB的Michael Schultz(Sociology),但是这些回复基本都是礼貌回复,欢迎申请。可以发现,不是所有套磁有回音的项目最后都申请了,比如觉得UMich的ischool竞争太激烈,UCSD系里大方向不合(推荐信都交了),UIowa没有精力作文书了,不喜欢UIUC的研究方向,IUB申了但是拒绝了。选校和套磁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事情,但是结果来说也很值得。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对这些年轻老师的研究都要花心思略读,也大概对自己的申请方向有了更多的把握。

申请材料与背景准备


这部分非常技术流,也太个体化了。只是说说我的经历。



SOP请参照郝洪涛申请到Wisconsin计算机系的SOP,因为我也是参照他写的,写了大半个月。SOP是最重要的博士申请材料,请花时间构思,并且能让审阅者记住你是一个“The student”,例如是一个“online community student”(如果是我的话),并且将重要的篇幅放在关于未来的设计——想做什么样的研究,为什么这个研究值得做,为什么要来我们项目做这个研究。博士申请的SOP不必花里胡哨,审阅人都是学科里的教授不是商科招生官。我申请不同的program用的SOP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但是会换综述中的参考文献,换成和这个program更相关的研究者,以表达我对项目的熟悉程度,以及它们和我的匹配程度。我的SOP的具体内容,不是特别想透露,但想法可能会变。如果想找样本,郝洪涛的样本就是我找到的最好的。



GRE消极怠工准备一个月,154+164+3.5,事实证明不是很重要,因为两个强制交G的学校都发了录取并且给了fellowship。TOEFL 9.25到1.5连考4次(推荐家考,便宜又方便),几乎一个月一次,最终把口语弄到26,满足了所有申请的项目的口语条件。托福过线即可,最难的就是口语线,Northwestern、UW和UC Davis的要求都是26,不过就没法被录取那种。但是只要过了,更高也没有意义了。我没有什么托福口语经验,考了4次,承受了金钱和心情的代价,够失败的了。

面试、录取与择校


收到UCSB面试的那一天真是受宠若惊,还是大牛Jennifer Gibbs给我发的。面试安排在她们的下午,我的早上,Gibbs既是我的兴趣导师又是committee成员,和我写在SOP里的另两位女老师一起面试我。这个面试是第一个面试,也是我觉得做得最好的面试。三个女老师都很亲切友好,Gibbs代表committee问了两个模板问题,另外两个老师(其中一个是套磁过的)各自问了一个问题,又各自追问两次,这样她们对我的提问环节就结束了。面试结束后大约10天,就收到了非正式offer,此后funding下来,给了五年助教全奖(22000刀左右)+一年的fellowship,即第一年不用做助教就有奖,还有3000刀的搬家费。



申请季里最让我感动的事,就是收到UW的offer之后,Hill给我发了一封特别长的邮件,表达他对我的赞许,描述他和系里未来能够给我提供的支持,并欢迎我找他联系任何相关的人来帮忙做出最后的决定,最后”now, please celebrate for yourself"。虽然明白这些里有不少客套,但是知道他的确很忙,甚至邮件都被其他学生和行政人员说not responsive,但在收到我的邮件后一小时内就回复了这封长信,言辞恳切又真诚,很难不让人感动。



UC Davis在PhD里是当保底校来申的,和这里的connection最多。Liao是人很好的老师,研究能力也很强,也和他私人meeting了一个小时。这里的研究我很有兴趣,但最终没选这里,一个原因是系里中国人/亚裔实在太多,感觉还是会回到东亚的文化氛围。想了解一些更多的东西,毕竟生命不止有东亚。Rutgers的优势是钱多(一年30000刀),而且学院里的方向广,覆盖了质化和量化方法,年轻的好老师也多。这里没有面试就给offer了。可惜UW发了不用做助教的offer,不然我很可能就会选择这里了。因为有了PhD offer,所以两个硕士就没再考虑了。

持长久的平等关系。第三,独立地形成自己的工作节奏。如果说读PhD和其他工作有甚么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要自己保护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既是日常的生活节奏,也是长期以来的事业节奏。读博不是学生,而是要完成知识生产的任务/工作,那么各种要做和不得不做的事,最好都围绕自己的意识和节奏服务,自己做自己的“雇主”。

心态平和 & 获取支持




因为准备考试、申请材料和生活的压力,12.1前夕情绪大崩溃,有了结束生命的想法。但因为12.1交了很多材料,也暂时考完了试,压力一下子释放出来,才反应过来:原来从”有结束一切的想法“到”真的做点什么结束这一切“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些最终离开了的朋友,他们一个人孤独地走完了这程路。

希望自己的运气能分享给大家。






作者: Gter4125011    时间: 2022-3-26 21:44:12     标题: 此回复已被作者删除

本帖最后由 Gter4125011 于 2022-3-27 09:59 编辑

此回复已被作者删除
作者: D2217    时间: 2022-3-27 09:59:47

赞同楼上。BTW,LZ要认识下吗,我是CMU incoming phd student
作者: 寄托葱哥    时间: 2022-3-28 11:34:35

谢谢分享!
作者: 牛小豪    时间: 2022-3-29 11:17:01

超级有帮助,楼主也太用心了。
作者: xyy0929    时间: 2022-3-29 17:00:47

谢楼主
作者: 毫米    时间: 2022-3-29 19:37:20

谢谢
作者: 风泽666    时间: 2022-3-29 23:03:58

想学习博主对传播学深刻的理解
作者: 大铭    时间: 2022-3-30 08:48:32

恭喜楼主
作者: WX:eWWai81G9aWu    时间: 2022-3-31 00:06:12

Big con

作者: 拿钢先生    时间: 2022-4-1 10:42:01

nicely written! all the chrisma you have now you know! people are following! 我在想,要是我们写的这一串可以让更多有信息差的普通人家的同学看到就好了。从各种经验看到开始得早真的重要,因为认识需要积累的过程。但要是一开始都不知道还有这些办法可能就不能早开始了。在想能不能有什么更多的渠道让别的同学看到,包括一些大一大二的本科生,而不只是大三或者研二知道自己要留学的才专门来论坛,或者去豆瓣看。
作者: 废物发言bot    时间: 2022-4-1 23:27:04

写得好详细!
作者: 徐冰君    时间: 2022-4-2 01:30:09

谢谢分享!
作者: whalbert    时间: 2022-4-5 08:34:06

感谢分享
作者: Larry0429    时间: 2022-4-5 10:03:31

感谢分享!
作者: Gter4126614    时间: 2022-4-6 14:15:35

很有帮助!
作者: stanss    时间: 2022-4-6 18:46:02

感谢分享
作者: stanss    时间: 2022-4-6 18:46:02

感谢分享
作者: wechat_SzX8yLz1    时间: 2022-4-15 10:21:48

感谢分享
作者: seaurope66    时间: 2022-4-15 12:05:11

好好好
作者: Pepperyx    时间: 2022-4-16 06:22:04

谢谢分享
作者: woodxxwood    时间: 2022-4-16 22:20:30

👍
作者: WX:1qXiaqPrLOTv    时间: 2022-4-20 01:16:33

感谢分享
作者: koin    时间: 2022-4-28 17:25:17

感谢分享
作者: nanan9494    时间: 2022-4-28 17:57:25

感谢分享
作者: momoOvO    时间: 2022-5-5 15:25:27

:handshake
作者: ChiWang    时间: 2022-5-5 22:58:23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ChiWang    时间: 2022-5-5 23:14:16

看完了,真的很真诚,很诚恳。
你的谦虚、踏实和努力让我这个大了三岁的老姐姐真是惭愧不已啊。
你真的很值得你现在得到的成果啊!
祝楼主读博之路一切顺利!希望你的热情和兴趣能成为这片知识海域里永远指引你的灯塔。
作者: 王超超    时间: 2022-5-10 09:49:52

多谢楼主!!好有帮助(浅浅马了
作者: Gter4133709    时间: 2022-5-21 13:58:15

多谢!!!
作者: 6E    时间: 2022-5-23 23:17:00

感谢
作者: 火虫火    时间: 2022-6-9 17:12:00

谢谢分享
作者: mary_xuan    时间: 2022-6-16 11:21:03

膜拜大神
作者: 1啦啦啦啦1    时间: 2022-6-17 15:03:44

谢谢!
作者: 遇平    时间: 2022-6-18 14:26:03

感谢分享
作者: 徐小轩呀    时间: 2022-6-28 08:40:17

哇塞,好厉害
作者: Steph33    时间: 2022-7-1 23:25:45

谢谢题主!
作者: RoseJ    时间: 2022-7-2 00:41:31

感谢分享
作者: Cynthiawangxx    时间: 2022-7-11 04:10:31

超级感谢!!
作者: Gter4141232    时间: 2022-7-13 19:28:38

好厉害!感谢。
作者: Morgan33    时间: 2022-7-14 00:02:19

感谢分享
作者: zhangshude19900    时间: 2022-7-14 08:34:07

run
作者: RafealMarquez    时间: 2022-7-14 10:42:41


作者: 废话小乐色    时间: 2022-7-16 16:21:22

来顶顶师兄!
作者: Sisyphusss    时间: 2022-7-18 09:51:25

0
作者: jscsnyh    时间: 2022-7-18 14:03:41

学习一个
作者: VIA_    时间: 2022-7-18 14:42:42

感谢分享!
作者: Faith914    时间: 2022-7-21 10:47:15

资瓷!
作者: Octavia00    时间: 2022-7-22 20:47:54

1
作者: 菜萧菱    时间: 2022-7-24 22:33:49

感谢分享!

作者: oranda    时间: 2022-7-24 22:44:12

感谢分享!
作者: CadenChen    时间: 2022-7-30 02:04:16

优秀!!
作者: 醇醇的豆浆    时间: 2022-7-31 23:21:08

本帖最后由 醇醇的豆浆 于 2022-7-31 23:40 编辑

非常感谢答主的经验帖子!!!我现在是 211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辅修计算机) 专业第一
我现在一直在迷茫未来方向,因为我爸妈觉得计算机吃香,但我很想讲计算机用在传媒专业领域,以后去研究复杂性科学。
答主的帖子给了我动力,我也会继续思索!!!! :hug:

作者: momoly    时间: 2022-8-1 18:25:12

感谢!
作者: Ballsister    时间: 2022-8-4 18:11:17

学习
作者: Chase_QU    时间: 2022-8-9 13:21:38

感谢分享
作者: 人生如茶    时间: 2022-8-9 17:08:41

谢谢分享
作者: Aliewar    时间: 2022-8-12 07:01:56

顶顶~
作者: eve49    时间: 2022-8-16 17:23:17

赞赞
作者: wll163    时间: 2022-8-19 10:49:03

thanks
作者: 哥伦布    时间: 2022-8-22 10:06:57

感谢分享!
作者: 真想学CS啊    时间: 2022-8-23 22:14:21

感谢分享!
作者: SupergirlAlita    时间: 2022-8-23 23:24:36

谢谢分享

作者: i-Aspirin    时间: 2022-8-24 11:16:45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samm1234    时间: 2022-8-24 20:18:32

拿钢先生 发表于 2022-4-1 10:42
nicely written! all the chrisma you have now you know! people are following! 我在想,要是我们写的这一 ...

同感 觉得自己就是吃了信息差的亏……
作者: tritone    时间: 2022-8-25 06:09:32

Thanks!
作者: fionatsea    时间: 2022-8-25 14:42:56

学习了
作者: cdo    时间: 2022-9-9 16:09:45

感谢分享,我也对community很有兴趣~认真学习!
作者: 励耘者    时间: 2022-9-14 20:36:51

感谢分享~
作者: Gter4149621    时间: 2022-9-15 11:27:07

正在申请传播学phd:dizzy:这篇真的很有帮助!不知道楼主对于其他地区的传播学项目有没有了解,比如加拿大/英国
作者: may111111111111    时间: 2022-9-17 09:26:55

:victory:
作者: 瑾滢    时间: 2022-9-19 06:09:00

分享太细致了,很有参考价值!谢谢楼主了!
作者: hahaha2022    时间: 2022-9-19 11:21:20

THANKS
作者: stellaji    时间: 2022-9-19 16:27:38

感谢分享
作者: 可爱的窗边的小豆豆    时间: 2022-9-19 19:19:40

真的很赞
作者: Gter4150449    时间: 2022-9-21 20:24:50

666
作者: Gter4149957    时间: 2022-9-22 12:19:16

1
作者: 鸽司令    时间: 2022-9-30 10:12:20

谢谢楼主分享,很有用!
作者: 鹅着呢    时间: 2022-10-1 00:03:11

谢谢!
作者: 青青复青青    时间: 2022-10-10 22:22:44

学习楼主
作者: 盧垣甫    时间: 2022-10-13 10:57:23

顶一下,难得有文科
作者: Maya2333    时间: 2022-10-14 15:24:57

谢谢分享~
作者: 虾皮    时间: 2022-10-15 20:41:13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李某霏    时间: 2022-10-18 10:35:28

师兄好!
作者: Gter4129169    时间: 2022-11-5 04:36:54

refwr
作者: 尧它幺科托    时间: 2022-11-13 16:17:22


作者: 武子睿    时间: 2022-11-28 15:43:51

谢谢分享
作者: Gter4075099    时间: 2022-11-29 02:38:34

11111

谢谢楼主
作者: faith91499    时间: 2022-12-16 23:19:06


作者: choxic    时间: 2022-12-18 22:00:31

谢谢lz 很有用!
作者: Gter4121484    时间: 2022-12-20 10:00:26

感谢分享
作者: 观望小青年    时间: 2022-12-20 13:20:47

good
作者: JustineWY    时间: 2022-12-22 17:35:45

谢谢楼主
作者: 纯白的茉莉花    时间: 2022-12-23 20:01:45

感谢楼主
作者: Gter4159262    时间: 2022-12-23 21:39:31

谢谢分享
作者: Andresdevil    时间: 2022-12-31 16:45:31

好厉害啊
作者: OmaE    时间: 2023-1-15 13:12:20

111 谢谢
作者: nrt    时间: 2023-1-16 20:46:13     标题: RE: 国内本科直博美国传播学申请笔记

真的很厉害
作者: Gter4162803    时间: 2023-1-16 22:02:50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Borage离开了可能    时间: 2023-1-18 20:16:16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