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美国一流商学院的教师队伍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柯南    时间: 2005-4-7 14:05:14     标题: 美国一流商学院的教师队伍分析

美国一流商学院的教师队伍分析9 C3 ^& Q9 a, f" S) n5 {

4 j2 C6 h3 i5 p4 y2 L' _' i 2 B3 I5 k4 @1 m
送交者: 霍力威 2005年4月03日12:16:58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6 {; ^3 _2 {: A4 h5 c9 Y, z5 {

. T0 U; _; c+ r5 j& o5 s$ U  # o: @* w6 j. h+ [& S% J2 p
美国一流商学院的教师队伍分析/ L) ~% l! k, S1 B" ?7 X8 u7 g
0 [; u0 O1 l4 F; j# L! Y
吴淑媛 张俞红; n8 y( _3 a2 A  M. d: m# W/ J9 `' M% w
0 m$ M+ c: r( m! u" M* q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硕士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院人事办公室主任,英国伦敦大学理学硕士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代理副主任、主任秘书2 W  w0 s0 N7 I

5 y1 Q( S: r6 t( M, F5 t) {1 d3 d* C! T% a发达国家的管理教育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管理教育的模式已日趋成熟。不同国家的管理教育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教育体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另外一方面,管理教育本身也有其共同遵循的一般规律[1]。  X1 b) `4 a/ [3 Q- a
* f$ j2 F" M* v% t" t1 C0 K/ @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管理教育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机。尤其是“入世”以后,经济发展急需大量既了解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商业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从而对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管理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各管理学院的重视。“创建世界一流的管理学院”成为很多管理学院追求的长期目标。
6 {" `, s' ~% j- }% h, K( P( U4 U1 q
  有专家认为“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学科建设”,而学科的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水平。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商学院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际上部分著名商学院的师资队伍进行分析,以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世界一流”商学院[2]。
4 P! E8 m9 Z; U. }2 t4 E1 m% E4 r& i, ~: T% T7 d! V
  世界上比较权威、有影响的商学院排名榜的制作者当属美国的《商业周刊》和英国的《金融时报》。它们的排名主要是依据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收入增长率、职业前景、目标达成、教授的研究成果等指标,通过对商学院、MBA校友和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是否始终保持在排名中某个层段中的位置代表了该商学院的品牌价值。特别是2000年《商业周刊》在评估指标中引入了评价商学院师资队伍理论成果的作用和质量的新指标-“知识资本”,更加强调了教师是影响商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许多商学院承认,要在这方面获得高分,他们需要做得更好,一些商学院已经开始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 i; t. u9 D4 B8 E9 X7 l
: l& f& w2 M8 p3 H0 {1 P, t( S! _* W  l
  本文参考了2000-2002年《商业周刊》、《金融时报》有关商学院排名的结果[3、4]。对比两个媒体的排名结果,可以发现在进入前10名商学院的第一方阵中重合率比较高,而在其后的排名就各有侧重。说明排名在前10名的商学院作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得到大家的公认。本文以多次排名均在前10名为标准选择了5所美国大学的商学院作为一流商学院的代表进行了分析,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宾州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5所大学的商学院。
  Y' k! y$ l$ c# x
% ?7 F# ^! y" S+ ]% k* U  根据在互联网上各商学院公布的资料,我们汇集整理了上述5所商学院有关教师资源的相关信息。统计出包括教师的职称、专业、研究兴趣、教育背景等信息。统计对象为承担教学任务的正式教师(即faculty),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不包括不承担教学工作的专职研究人员、访问教师。统计范围包括5所商学院的704人,其中57人在网上未提供有关博士学位的信息,99人的博士学位获得时间无法核实,在相关的图表的统计数据中不包括这部分人员的信息。
* U3 B2 j. r2 ?9 d
8 i4 h3 \0 q% z$ m1 g5 h  教师基本情况: _2 u" f) k6 j

' a! p4 V3 {* e8 M: L! a: G  通过对所选定五所商学院教师的各类信息分类汇总,结果见图1-图50 V: S* |7 r: \' [: x5 e. }

6 Q$ l1 K* ^# p  图1.为各商学院的全职教师人数,通过此图,我们可以看到沃顿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师资队伍规模较大,相对比另外三所大学全职教师人数超出近一倍。
8 Q+ y! j! D. |& }) x; Y3 D8 G2 _6 k* {  M
  图2.显示了5所大学的在读学位学生数与教师人数的比例,其中在职攻读学位学生数按总在职学生数的1/2计入。可以看到斯隆、哈佛、斯坦福三所商学院的生师比在10左右;生师比最高的沃顿商学院为21.7。所需要指出的是一流的商学院不仅有一流的学位教育项目,也要有一流的高层管理培训项目。高层管理培训是哈佛商学院的品牌项目,也是哈佛商学院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哈佛商学院在职培训学员人次达7088人次。沃顿商学院2004年的在职培训学员近8000人次。8 c- w, C" z7 @7 S  b3 l# t6 {# r
: k- e/ _- a* T7 d5 J- n
  图3. 显示了5所商学院现有教师系列的职称结构,其中教授占53.7%,副教授占28.6%,助理教授占17.8%。半数以上教师为教授。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学实行终身教职制度[5],在职称晋升制度上,一直坚持“非升即走”的政策,如果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获得晋升,就只能离开该学院,但一旦获得终身教职(tenure),校方几乎不能解聘该教师,极特殊情况下,也需通过规定的严格的程序来操作。一个制度的实施,总是利弊并存的,终身教职被称为“永久的职业安全”,在维护教师的学术自由,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教育事业方面,终身教职制度充分体现了它的长足优势。
' R) W: ]4 l. X6 {  g- }9 E4 j) H  F. h0 U6 m8 u. x! p
  图4 显示了5所商学院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院校。按所统计教师就读各院校博士项目的人数的多少排序。从图中可看出,在本文中所调查的5所商学院中有4所位于前4名,沃顿商学院位于第11名。其它位于前面的商学院,如西北大学、耶鲁大学等同样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大学。再一次验证了一流大学的师资往往毕业于一流的商学院。9 m+ N. N1 E; v. X/ H  R
: Q0 w, |0 }, y, R
  图5 显示了5所商学院的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分布,由于通过互联网无法收集到教师的年龄数据,我们通过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来间接了解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在1965至1974年、1975至1984年、1985至1994年各段的新进教师数保持着相对稳定发展的趋势,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教师人数有大幅度的增长。究其原因,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经济的发展,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美国经济出现持续近10年高增长、低膨胀、低失业率的奇迹。经济的繁荣导致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管理教育和管理学院的发展。专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美国管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显示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6]。另外,在1995至2004年的时间段中,新加入的教师,按终身教职制度“非升即走”的原则,一部分教师未获得终身教职只能离开,由此推断,在一段时间后,这个时间段的教师数量会有所下降。& }9 X! }' t( y9 L* f, H' S. L
. u% Z, A" r  u: z# I" K  I4 ~
  专业分布情况
8 [9 \; k- K, V1 D% v" O. B( D; W1 Q% z. v
  各商学院教师的专业结构也是我们本次研究的一个方面。参照国内目前通用的学科分类方法并考虑美国商学院教师的研究领域分布,我们将研究领域分为:
; o0 [% P: x- `
6 d, N3 s% }9 ^# O: ?0 D% R0 d" E  1、经济学;2、金融学(含保险学)3、管理科学与工程;4、会计学;5一般管理(General Management);6、市场营销;7、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学;8、战略;9、技术经济与管理;10、其它部分(沟通、法律、卫生保健管理等研究方向)。
% W' h! T' w. r9 }/ m, Y+ Z
: z! [) E  s- G; O0 @& [; h$ l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或交叉学科,并且随时间而变化。我们在研究专业分布情况时,依据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参考其所在系所)进行了专业分类。" R4 W% v4 e% l: r5 |

. Q# L. }. L( o2 [1 t$ j  图6 给出了5所商学院教师的专业领域分布,可以看出,金融学(含保险学)领域的教师人数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反映了该专业的热门程度。6 k. ]4 m; i; f& J: _- i
8 M* P4 N3 n4 ]5 \3 t+ O
  图7 统计了在各专业中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年代分布,自1945年起,每十年统计一次,不同的专业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从中可以反映各专业新增教师的人数。而从各条连线的走向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内各专业的教师人数的增长情况。
3 E; ?# {6 y3 L' y6 j# i1 k# D/ Z; a) k. Q. \1 b/ _
  图8显示,自1945年起,采用滚动方式每十年统计一次当年以及以往各年获得博士学问的各学科教师总数,每个节点的数据反映了该专业在相应时间段内的在职教师数。
* I7 Y) M: X4 }0 l) l
& z3 ]! M4 k0 x# Q7 y5 z2 j8 y' b. a  总体来看,与一些传统学科不同,商学院各专业在50多年的时间里基本呈发展势态。各专业的结构相对变化不大。其中金融学(含保险学)发展较其它专业迅速的多。这与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近二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世界贸易、跨国投资的迅猛发展,行业的发展对行业内从业人员产生大量需求,发展当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都推动了金融学(含保险学)的快速发展。/ I0 `$ O. S- e# i/ L6 ~! z$ J; [
% G5 ^8 i; x* A% p+ B1 s
  图8 自1945年起,采用滚动方式每十年统计一次当年以及以往各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各学科教师总数) w, Z5 l" F9 _/ m: D1 E
4 u2 h% }" o9 c" n* A5 c, v3 J
  综合以上各图所显示的结果,我们得到下列结论:
' G# f' w& u+ [! R; N# l7 s0 \
  1、与国内的多数管理学院不同,所调研的5所美国商学院教师的职称结构呈“倒三角”结构,即教授人数最多,助理教授人数最少。
, V6 D4 o" @4 M
$ B1 [0 h; J2 U  2、美国管理教育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起落、发展而不断调整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已逐步完善和成熟,各学科结构相对稳定。
3 C2 [: i; P1 i9 a. l2 ^3 R/ Q" r  i
  3、通过管理学院的师资来源分析,再一次印证了“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建设一流大学应下力气吸引、选择、稳定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 s. F' H, i, Z$ p4 C. _# i7 q+ U

5 O  j1 B- n  m$ n  4、商学院要良性发展,必需保持合理的生师比例,包括学位教育和非学位教育。过高的生师比例,是一种短期行为,超负荷的教学工作挤占了教师学术研究的投入,不利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提高和大学的长远发展。/ N" H6 k: I) X
" f: `+ C6 B2 w, J. y
  y! x- P& z" D* D7 {$ p
  ! r) |9 g9 v& X9 G

" I' @. s6 X: |) D& G* n! T7 d  结语:
% X' d3 B' c4 M  ~0 v/ p* E( [( s3 J2 V
8 Z- i: K, L, Y9 ?" ?/ D  自1978年我国恢复发展管理教育以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顺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管理教育在社会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管理院校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研究上也逐渐成熟。在管理学院发展初期,师资中的大部分来自其它相关专业,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管理方向“科班出身”。从最初的相关专业转行来到管理学院的教师,经过长期的研习和对国际、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运行规律的深入研究,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上的造诣已逐步提高,但与国际一流商学院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而由于我国的退休制度,这部分教师将在今后的若干年中离开教学、科研岗位。另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内、海外培养的本领域的博士毕业生开始逐步充实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来,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调整经济管理学科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结构,筹集各方资源,改善现有学术氛围、物质条件,吸引一流的人才加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来,为建设一流的管理学院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希望本文的调查研究结果能对关心该问题的人有所启发。 / d# a( d& }3 W/ f" _+ c

" f! q9 h& P1 G% ]# Q( A  【致谢】在本文涉及的材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孙惟、付广佳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8 g% f1 W8 n( i
  - c0 g- B* X# ^% U8 t

/ @/ S" I) C% f  r  [1]赵纯均 雷曜 杨斌 ,中国管理教育报告,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9& c; g; L: b: x3 b
0 y3 R" ^0 M2 Q9 E- N* i& O: b+ ~* K/ V
  [2]张俞红 张宇,美国物理系十强风貌,《科技中国》,11月号,P84-89,2004
% B0 U8 @. z% k  C
# `$ N: q. F8 [7 n+ ]4 e  [3]http://www.businessweek.com/《商业周刊》) Q" J! |. u2 g* p. d/ X

8 _) |' l* y1 O+ p/ m9 [9 _  [4]http://www.ft.com/《金融时报》
" `2 s5 ~; _8 D! e: G( ]+ Z: s- g( {" _5 V/ i
  [5]杨长青,试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保障机制,清华大学人事工作论文集(内部)2003.12
2 V1 M$ ~7 \; v5 p+ g: a. y9 s6 R
& [4 {: Y( G1 l# S9 d" a" G* q  [6]雷曜 杨斌 吴淑媛,美国管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 M0 K; X/ X! ^0 ^8 d5 p6 @  
. e2 M8 y. Y$ s: x  T) s8 H, T$ c4 W& H5 s2 @9 {0 i  g
  本文中的统计数据由一下网址获得:
8 `7 y; p& G4 j( v' m/ y( I3 P9 \; t3 ?% f$ H1 l% s0 L
  http://mitsloan.mit.edu
& w) u( N9 ^0 q6 P3 B3 {
7 D4 z! g! f5 l  http://portal.chicagogsb.edu/portal/server.pt/gateway/$ r# G, ~% v6 y: f7 A

$ S. M: {2 F4 t$ ?+ p. O  e  http://www.hbs.edu3 Q( d3 H- b- ^
( d; Z2 R- C! f! N
  http://www.gsb.stanford.edu/1 E5 n8 o( `4 ~
" F4 v9 J. J) N& x& K) a0 I0 k$ V
  http://www.wharton.upenn.edu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