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comm&journalist之我的感想和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00:26:46     标题: comm&journalist之我的感想和苦恼!

经常有身边的朋友说,别读COMM或JOURNALIST,在美国毕业了找不到工作的……云云。
我真的很犹豫,因为学习和工作背景就是申请COMM或JOURNALIST的料,但是读MASTER奖少,所以不得不考虑毕业后的回报率。
在美国,读COMM或JOURNALIST,由于身份的问题,很难拿本行的工作OFFER,大多数这行的公司都不提供H1B。
如果毕业后因身份的问题而找不到工作,如果想继续留美,那为什么还要读这个专业?——我经常自己问自己。因为喜欢,因为背景申请这个比较容易中,因为文科转理工科难。——仅此而已。
面对各个学校每年几万刀的学费,毕业后的目的性不由得人逃避。
我认识的朋友有限,多么希望有这一领域的人站出来,告诉我,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只是个案……
作者: freda326    时间: 2007-4-13 01:45:02

COMM我不了解,所以只能就JOUR说一些浅显的看法。

如果单说投资回报率的话,我相信出去读JOUR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当然前提是回国。个人感觉,国内记者行业的收入还是不低的吧?记得大三的时候,实习基本工资加补贴就能让人在北京CBD区连吃带住加娱乐了。

如果说留美国,我不知道情况,没有发言权,也只是听说不容易。之前倒是见过一个姐姐读完JOUR留在那边工作的,不过工作很累,也很辛苦。

为什么还要读这个专业~?我还记得很久之前忘记从哪儿听到的一句话,做新闻的都是超级理想主义者。很赞同,也很自豪~想读新闻纯粹是为了实现四年大学里深埋在心底的新闻理想,想以后成为那些让我深深崇拜过的各国出色的记者中的一员,想为善良的芸芸众生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想再次品尝用自己的小权利帮助别人的快乐,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惩恶扬善……但这其中又包含了太多价值,经济,形态的矛盾,所以在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经验,完善自己的思维之前,我不妄想踏入那个领域。也出于这些目的,我要接受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和更全面的经验。美国,我想应该只是其中一步吧。

听到过好多抱怨国内行业现状的话,自己也经历过,甚至受过伤害。不过,呵呵,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如果没有上升的空间,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很多身边的人说我做事不计后果,我对这条路也好多次犹豫,甚至停止过。之所以坚持下来,只是因为爸妈说,做自己想做的事;只因为有人告诉我,要自由的飞翔,最后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虽然我也知道,未来的事不可预知,但是乐观点,对我们应该也没什么坏处吧,呵呵。

叽叽呱呱说了一坨,也没有给LZ什么实用的信息。呵呵,我总喜欢说自己是肤浅和没心没肺的,不过可以保证以上都是真心话哦~

BLESS LZ,可以找到让自己最幸福和价值最大化的生活道路~:rolleyes: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03:09:01

原帖由 freda326 于 2007-4-13 01:45 发表
COMM我不了解,所以只能就JOUR说一些浅显的看法。

如果单说投资回报率的话,我相信出去读JOUR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当然前提是回国。个人感觉,国内记者行业的收入还是不低的吧?记得大三的时候,实习基本工资加 ...



LS还是挺理想话挺乐观的,可能个人出发点不同,我的意思是留美的工作难找。
在国内,我做了几年新闻,收入不低,但平均6K多的薪金在上海来说也不算高。做新闻对女生来说,还是挺辛苦的,无论在哪里,所以有时日夜颠倒的工作经常让人内分泌失调。
辛苦归辛苦,自己有兴趣就行。所以,兴趣也是想继续读JOUR或COMM的原因之一。只是,还是那句话,这2个专业的奖不好拿,尤其是学校再TOP一点,如果想着毕业了再回国当记者赚工资……赚RMB填美刀的坑……有点不愿意。可能对于绝大多数在国内已经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来说,毕业后,工作上如果还原地踏步,也不愿意。
认识一个女孩的LG在BERKELEY读JOUR,进了福布斯实习,但是否成功拿到正式工作OFFER,就未知了。
在美国,如果毕业前就有了GREEN CARD,那就另当别论了。无论JOUR或是COMM,都能找到自己还算满意的工作。公司要考虑给一个雇员的H1B和不用给H1B,完全是两码事。
校友的信息反馈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也很喜欢看GTER上一些在读前辈的及时信息。希望大家能多提供些相关的信息。
我目前的状况就是比较动摇,如果读个COMM或JOUR而工作不好,那还不如再考了GMAT,读MBA算了,学费贵些,但有回报还是比较有保障。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想的太多,读自己喜欢的就行了,无论如何,读出来再说,但一读就是2年,如果到时再转还不如现在转……
我写的有点乱,也不知道写这些,想得到大家什么样的意见,坚持……或是改变……太多的未知。
就算上来发发牢骚,自己跟自己对对话。呵呵
拿到COMM或JOUR OFFER的筒子表砸我。

[ 本帖最后由 shivega 于 2007-4-13 03:10 编辑 ]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03:17:15

看到freda326有句话——想读新闻纯粹是为了实现四年大学里深埋在心底的新闻理想,想以后成为那些让我深深崇拜过的各国出色的记者中的一员,想为善良的芸芸众生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想再次品尝用自己的小权利帮助别人的快乐,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惩恶扬善。

MM写的好,我想,所有想读新闻或是做新闻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不过,说句实话,现实和理想总是太多差距,新闻也一样,有时,即使是新闻的本质,都会因某些因素而发生改变。
当你做了一条很有意义的新闻时,自己真的会感觉在对社会尽一些微薄之力,觉得自己果然是个“新闻人”啊!但是,当你采访的内容因为某些“特殊”因素而被领导要求不许发表时,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原以为,论环境,国外比国内好。答案是肯定的,好是要好,但肯定也同样有个度。即使是美国,也有美国的规矩。
ANYWAY,说着说着,就偏题了。
打住。呵呵。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13 08:40:26

谢谢FREDA的分享
但是强烈建议楼主考虑清楚
如果没有对这个专业非常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还是需要另做打算
目标一定要非常明确
建议楼主工作几年读MBA
作者: lilychen8587    时间: 2007-4-13 09:40:43

如果仅仅只想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不准备一辈子从事这个专业呢?

我是不是很糊涂?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13 09:51:37

有的人的人生目标很明确,一开始就确定然后在这条路上奋斗
有的人可能还没想好自己要做什么
ANYWAY,这两种没有好坏之分
平衡得失的利弊,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欣赏人生沿路的风景,就算痛苦也是深刻的体验,前人的路只能作为参考,自己的路只能自己选择,并且要承受各种后果.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10:05:30

原帖由 4ever 于 2007-4-13 08:40 发表
谢谢FREDA的分享
但是强烈建议楼主考虑清楚
如果没有对这个专业非常的热爱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还是需要另做打算
目标一定要非常明确
建议楼主工作几年读MBA



我有2.5年的媒体工作经验,确实在考虑再考个GMAT。呵呵
作者: keikogfy    时间: 2007-4-13 10:13:02

这些话好像真的是对我说的,都说出了我心中的矛盾和挣扎,但是时不我待啦!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13 10:14:41

我记得在CD上的访谈录里有一个从记者转到MBA的人的访谈,他的经历应该对你有参照性
BLESS
努力会有回报的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10:40:09

原帖由 4ever 于 2007-4-13 10:14 发表
我记得在CD上的访谈录里有一个从记者转到MBA的人的访谈,他的经历应该对你有参照性
BLESS
努力会有回报的


谢谢斑竹!!!
我去CD找~~~
事实上,我以前有个同事,她在媒体工作了一年,也转读MBA了,并且申请成功。
我感觉目前矛盾点还未明朗。这种矛盾是自己加给自己的,也得自己慢慢说服自己,帮自己宽心。

我目前准备申请08 SPRING或FALL的XXX(真没想好)。
大家一起讨论。恩~~~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13 10:45:55

理想和现实总会出现矛盾
有的事和社会现状有关,主观愿望再好也需要条件配合才能实现,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也不会选择新闻这个专业并以此为职业
祝愿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 acidfish    时间: 2007-4-13 11:10:42

北京平媒收入的确普遍比上海高
不过那位实习津贴就可以……惊讶啊,呵呵,不愧首都。
国外和国内媒体的机制很不一样
培训和行业发挥空间也不一样
国内的记者还是民工,脑力民工
国外很多50多岁乐呵呵充满激情跑新闻的日报记者
但是国内做到50还是记者的,要么是线内巨头要么是社论要么是自由撰稿。
不然看着四周围着都是小姑娘,多少也会落寞吧
做社会新闻的更是青春饭
国内目前情形谈新闻理想…
要么是对新闻自由没什么执念,要么多少有点矫情
电视媒体待遇比平媒好不少,不过也忙得很狗血。
基本没怎么听说过国外平媒要大陆中国人做撰稿记者(台湾人和海外华裔还是有)
多半是做assistant
摄影记者倒是有大陆的

[ 本帖最后由 acidfish 于 2007-4-13 11:12 编辑 ]
作者: chengnicole    时间: 2007-4-13 11:18:02

赞同freda"做新闻的都是超级理想主义者". 向来佩服敢追求梦想的人,也希望自己做这样的人。
选择去读新闻,是为了梦想。这个世界有太多人需要帮助,有太多事可以做得更好。我不是超人,没有办法拯救一切。做传播/新闻,却能影响更多的人出资出力让世界变得更好。阻力总是有的,但我还有30年可以去化解阻力,实现梦想。而且总会不时遇到freda这样的同志相互鼓励。

如果只是为了钱的回报,其实大可不必出过花高价钱读书,可以看看我的经历——

01年大学毕业时,从来不敢想出国读书。家里生活还可以,一家三口住在两房一厅60方的房子里,也柴米不忧的。父母的存款就几万元,也马上就要退休了,总要留着钱养老。我在公关行业一干就是6年,现在是公司里最年轻的经理,个中辛苦只有行内人才明白。在国际公关公司,薪水还是很好的。2006年度中国综合实力20强的国际公关公司的平均工资、初入转正工资、客户经理工资分别达到10300、4500和9800。我的收入比平均水平高很多很多。一些同学国外读书回来,也是要从entry level做起的,好的candidates可以拿到比本科生高2000元左右的起薪,但之后的晋升跟能力有关,跟学历无关。我的team里现在有两个同样年纪的女孩,一个是外语学院本科、近3年工作经验,另一个是在英国读本科、去美国交换、又在加拿大读公关、工作了一年的女孩,现在同一个级别,薪水也差不多。读书的回报会有,但未必是唯一的过程,读MBA也不是包成功的法宝。

我也担心钱,要供房子、照顾好爸妈,还要解决学费生活费。但有了这几年工作的经验,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应付,只不过自己苦一点罢了——不是让父母苦哦。

我不担心找工作,读书只会让我拥有更多技能,不会拿走我原有的。大不了回来干现在的工作,再兼职做自己想做的事业。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3 11:18:27

原帖由 acidfish 于 2007-4-13 11:10 发表
北京平媒收入的确普遍比上海高
不过那位实习津贴就可以……惊讶啊,呵呵,不愧首都。
国外和国内媒体的机制很不一样
培训和行业发挥空间也不一样
国内的记者还是民工,脑力民工
国外很多50多岁乐呵呵充满激 ...



偶不巧的在北京的平媒也工作过1年,收入高或低都是工作量写出来的。收入要高,就苦些。不是受不了苦,是苦的都让人变丑了——内分泌失调,脸上冒痘痘。
确实经常自诩文字民工。呵呵。
工作会有低谷,但也会有做一个有趣新闻时前所未有的兴奋。
ANYWAY,国内工作环境——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这里不多说了。
作者: abawtresbon    时间: 2007-4-13 12:29:37

真是个很有意义的帖子啊.顶起来.我看过一个al pacino的电影the insider,觉得新闻和媒体工作者有时得有多大的毅力才能维持理想,坚持新闻自由的信念.虽然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看了这个贴子还是觉得很棒. 谢谢你们的讨论.
作者: snako    时间: 2007-4-13 16:05:45

我倒是觉得,学什么都好,如果不在某些领域有造诣,就得有广泛的知识面和人文素养。个人认为国外JOUR专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获得方法论和人脉上的累积,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下,这些资源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局限的地方也很多,连许多美国人也不把进J-school作为传媒工作的必然道路。如果进不了比较理想的学校,拿不到多少奖学金也不用太强求,实现新闻理想不止这一条路....如果用更实际的眼光看待新闻理想的话....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4-13 16:14:40

确实相信实现新闻工作者理想并非读新闻专业。

建议LZ申MBA

Freda同学太天真了,实习工资可以在CBD随便吃完加娱乐……
那是什么样的吃住?
如果在新城国际之类的租公寓,连租金都付不起。
国内新闻工作者的待遇没多好。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13 16:19:04

这个帖子大家的回答都太经典了,可惜今天我的评分用完了,大家尽情回答,我明天来补
作者: freda326    时间: 2007-4-13 16:39:08

原帖由 jiyuanben 于 2007-4-13 16:14 发表
确实相信实现新闻工作者理想并非读新闻专业。

建议LZ申MBA

Freda同学太天真了,实习工资可以在CBD随便吃完加娱乐……
那是什么样的吃住?
如果在新城国际之类的租公寓,连租金都付不起。
国内新闻工作 ...


大叔~我是勤俭节约的孩子哎,哪能跟你比~:rolleyes:

不是随便吃玩加娱乐呀,两个人100来平的公寓住宿,20-50一顿的饭费,然后就是周末的牙祭和shopping. 足够cover这么些活动而已,毕竟只是实习的说~不过professionals应该比我们好很多吧。。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4-13 16:42:28     标题: 回复 #20 freda326 的帖子

晕……勤俭节约……
我以为你们每天歌舞升平,朝阳门钱柜猛K,流连于工体三里屯各个酒吧迪厅……
作者: freda326    时间: 2007-4-13 17:03:12

呵呵,怎么可能有那些个时间~:rolleyes: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很浅显,不能说出个条条框框,也不想说服别人什么。看到这个帖子的很多发言了和潜水的前辈们一定对新闻本身以及整个行业有着比我深刻的多,也全面的多的认识。

我曾经告诉自己,在100%有把握之前不要讲“确定”,在相信自己担的起责任之前不要做指路人。可能也因此养成了说话喜欢用“也许,或者,不确定”之类词语的毛病,呵呵。

昨天晚上实在是因为看到了LZ JJ的帖子,突然感慨起来,才呜哩哇啦说了一大坨~不想建立什么论点,只想分享下自己浅薄稚嫩的想法~^^

真的很感谢GTER人文版,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一些常聊MSN,一些只在论坛上对话,还有一些只是熟悉彼此的ID,读到帖子会心一笑而已~不管未来我会不会踏上前往美国的道路,会不会真的做新闻,甚至,会不会继续保持这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我都会记得这段在GTER讨论,发泄,闲逛,灌水的日子,还有教给我各种各样知识的哥哥姐姐前辈同学们,FREDA在此就不一一提名了,相信大家有这个默契接受到我的心意的,拜谢各位~:)
作者: 小狐狸同志    时间: 2007-4-13 17:12:51

我对comm的逐渐热爱就是由于postman老人家
去nyu的朋友虽然再也见不到他了
但是他仍然是我努力的动力,嗯
作者: miniessence    时间: 2007-4-13 19:34:33

原帖由 freda326 于 2007-4-13 16:39 发表


大叔~我是勤俭节约的孩子哎,哪能跟你比~:rolleyes:

不是随便吃玩加娱乐呀,两个人100来平的公寓住宿,20-50一顿的饭费,然后就是周末的牙祭和shopping. 足够cover这么些活动而已,毕竟只是实习的说~不 ...


楼上这样的条件已经很不错啦,实习多半跟外语有关吧,不然也拿不了这么高的钱
作者: 石头小    时间: 2007-4-13 21:12:19     标题: 按大家的说法,好像MBA好找工作???

最近要读MBA得如蜂巢泉涌般,如果真的那么好就业,我也要考虑一下转学转专业了。。
跟楼上大家不一样的是,我本来就是商科学生,国际贸易。我同学多数都申请的MBA,而且是拿到奖学金的。只有我一个申请了貌似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其实还是一头雾水,盲人摸象。只是很希望自己涉足广告业,公关业。。
对于找工作这个问题,我还是更相信实力作证。趋势只是一种时间效应。文科专业的学生总体来说都是没有理科那么容易找工作。因为美国人有很多人都失业,咱们一个外国人,没有足够的实力,怎么跟他们拚,更何况是跟语言类紧紧相关的新闻,传播呢。。

听美国朋友说今年15万人申请工作签证,但是只有8万名额。所以美国有可能会在明年开始限制一段时间留学生。虽是听说,可不是空穴来风。

我爸爸反而不希望我在美国,他希望我回国来发展。那样他们也不会太牵挂,还可以经常团聚。
我很多条件跟楼上的各位无法比较,留学的投入是巨大的,而且方向是模糊的。我想人都有一种韧性,相信自己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不要求它有多完美,只要能让我和我的家人得到一种温暖的感觉。

我同学找中介申请的,我也曾经咨询过那个中介。他们的头建议我还是不要跨专业,不过我还是想为自己走一次。不像高考,调专业那么费尽。如今我无法重头来选择生物专业,但是我可以选择我心里所想。

留学对我来说,无异于风险投资。
读书是个过程,希望大家享受这个过程,并得到属于自己的彩色天空。
祝福你们
作者: HBC    时间: 2007-4-13 21:19:43

其实任何选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尽量对得起自己吧
作者: 石头小    时间: 2007-4-13 21:33:56     标题: 对得起父母,我觉得最起码的

:rolleyes:
作者: HBC    时间: 2007-4-13 21:51:57

原帖由 石头小 于 2007-4-13 21:33 发表
:rolleyes:

严重同意,可能他们用了一生的积蓄,就是为了去满足我们一个可能根本得不到足够回报的梦…………
作者: 石头小    时间: 2007-4-13 21:56:38     标题: Let it be.

大家都努力就好了,
我准备好去吃苦了。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4-13 22:55:03

美国名校的MBA还是很难进的
工作也是好找的
作者: Supermann    时间: 2007-4-13 23:14:15

我就是男版的Andrea Sachs,如果有半奖,说什么都得过去闯闯。
作者: charliecute6    时间: 2007-4-14 01:39:49

我之前其实一直满喜欢新闻的,大学四年在学校里办报纸的时候也总能体验到那种激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接触公关专业了以后,我仿佛有种感觉,自己就是为这个而生的。呵呵,说的夸张了。不过也许真是命中注定。Anyway,我认为学习新闻和最终做新闻是完全两回事,学新闻可以教会你很多东西,可你最后也不一定非干记者不可。职业要适合自己才好。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4-14 02:08:59     标题: 回复 #32 charliecute6 的帖子

我国际关系专业里面学了一门课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不过对PR最直观的感受还是SATC里面的Samantha……

[ 本帖最后由 jiyuanben 于 2007-4-14 02:42 编辑 ]
作者: charliecute6    时间: 2007-4-14 02:12:43

呵呵,不瞒你说,Samantha也是我对于PR从业人员的第一映像。尤其是PR女。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4-14 02:43:49     标题: 回复 #34 charliecute6 的帖子

还没见过PR男什么样……哈哈……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4 04:08:58

来答“石头小”MM的问题——听美国朋友说今年15万人申请工作签证,但是只有8万名额。所以美国有可能会在明年开始限制一段时间留学生。虽是听说,可不是空穴来风。

这是今年的H1B名额(一般进公司都要申请),现在申请的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名额数。但据说H1B里有部分是给MASTER以上学位的人,而其他则是给普通人(我猜就是MASTER以下学位的)。现在MASTER以上学位的那部分还有剩余,所以不用太担心。
另外,在美国,如果是留校工作(比如做FACULTY),那个H1B一般是不占用社会名额的,所以也比较容易申请。
作者: 石头小    时间: 2007-4-14 04:12:54     标题: 谢谢shivege~

我想好了,找不到工作就继续准备当灭绝师太~

过几天还不一定什么情况腻。

不过我觉得mba还是有工作经验了再去读比较好
作者: 阿浪依    时间: 2007-4-15 21:30:22     标题: 回复 #14 chengnicole 的帖子

我觉得你这样的经历根本没必要去米国读COMM相关的,如果以后还是要工作的话,你如果出国换个专业念念或许更好,呵呵
作者: shivega    时间: 2007-4-16 01:48:38

把这个帖子再顶上来。
其实很想听听已经在美国读完COMM或JOUR的筒子们来说说,不过大家可能都忙着。
所以今年拿到OFFER或AD的筒子,别忘了上学以后继续来这里发发贴啊!!!
作者: chengnicole    时间: 2007-4-16 12:15:15     标题: 回复 #38 阿浪依 的帖子

:) 谢谢你!
对我来说,去学新闻摄影已经是很大的变化啦!用图像展示想法的感觉,跟做公关还是很不同的。
作者: 同心圆    时间: 2007-4-16 23:41:54     标题: 回复 #2 freda326 的帖子

赞!说的真好
作者: freda326    时间: 2007-4-18 10:52:24

谢谢LS~;d:
作者: kikilovekiki    时间: 2007-4-19 21:56:54

原帖由 chengnicole 于 2007-4-13 11:18 发表
赞同freda"做新闻的都是超级理想主义者". 向来佩服敢追求梦想的人,也希望自己做这样的人。
选择去读新闻,是为了梦想。这个世界有太多人需要帮助,有太多事可以做得更好。我不是超人,没有办法拯救 ...


nicole,今天读到你的这段话。赞同,也感动。
尤其是最后一句,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我想现有的一切,不是只用是否能够找到收入可观的工作来衡量。而是我们本身已经拥有的学识阅历智慧和勇气。:)如此看来,出去念书只会带给我更多,更丰富的人生:)
另外,你让我想起beatles的一句歌词,我想这句歌词同样可以给文科版的各位共勉,“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作者: 4ever    时间: 2007-4-20 11:35:21

说得好
只有拥有学识智力勇气,我们才能有心灵的自由
得失由心
付出总有回报
作者: 石头小    时间: 2007-4-21 23:20:36     标题: 我在经历一个从理想实现的过程

被高考束缚到不能左右自己的兴趣方向。
现在有机会可以重新开始,
于是我选择就给自己一次机会。
只是这次选择,性价比不高,呵呵
作者: 小妮    时间: 2007-7-16 11:31:43

从前辈们的讨论收益非浅  
恩, 要坚持~ ~
作者: woolala1202    时间: 2007-7-16 12:01:59

老帖老帖~~~~顶一个。。。:)
作者: wp123    时间: 2007-7-16 12:28:11

最容易失恋的10大职业。
1、建筑公司

单身原因:在工地上的日子比在家里面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旅行箱永远处在备战状态。

2、会计事务所

单身原因:女多男少,超时工作是家常便饭。

3、公关、广告公司

单身原因:认识很多人,但把工作关系转为情人关系的很少。

4、律师事务所

单身原因:律师因职业所需的严谨向来浪漫指数被判很低,女律师就更让男人畏惧几分。

5、服装设计师

单身原因:好的服装设计师永远处在“求新”状态,难以对旧关系保持长久的激情。

6、化妆师、造型师、摄影师

单身原因:女人成堆的地方,大把美女当着他们的面换衣服,久而久之没有感觉。女人又嫌这个行业的男人太女气,接触美女太多有危险。

7、网站

单身原因:职员都很年轻,女孩看不上同龄的男生。

8、记者、编辑

单身原因:自以为接触的东西多,自恋,清高,容忍度小。

9、演艺圈

单身原因:感情生活太丰富,身边诱惑太多。太多选择,无从下手。出了名的则要刻意保持单身,是为了观众支持率。

10、运动员


现代“睡不着”职业排行榜
第2名 记者
无眠状态:8/焦虑指数:10

  危险指数:6/缺睡指数:8

  干记者的就是劳碌命,此话不假。若是遇上诸如赛事、电影节,那晚上就更不能休息,常常是半夜三更随时关注大洋彼岸的一举一动,白天又要及时整理得来的第一手消息,往往几宿下来熬得双眼通红胡碴飞长,仍要马不停蹄地工作。狗仔队们更是睡不着的典型,夜幕下不但明星活动频繁,隐蔽起来也更容易,若是抓到出入酒店夜总会的独家暧昧镜头,既养活了自己也养活了一干八卦小报。
作者: wp123    时间: 2007-7-16 12:29:21     标题: 中国传媒大学刘宏说了!

节日很容易被唱成应景的四季歌,记者节也不例外。

  记者节肯定不是狂欢节。看看我们中国的节日,大概除了少数民族的节日,汉族好像就没有给老百姓的狂欢留下什么位置。是我们缺少狂欢的气质吗?其实,我们也是热爱过节的民族,只是我们的节日似乎更偏爱以家庭为单位。

  通常,节日是为了表示尊敬。当我们设立记者节的时候,显然,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记者群体值得尊重。我记得在我读大学新闻系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青年人的职业期待排行榜上,记者的位置还是非常高的。虽然。这种排行榜至今都未必是那么准确,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参照系之前,它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职业排行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记者的地位已经有明显的下降。奇怪的是,尽管这种地位在下降,但是,大学的新闻系越来越热,报考新闻学的学子越来越多。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

  在这里,我想用另外一种现象来解释这种现象,近些年,在世界许多国家经济不大景气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似乎是风景这边独好;而在中国的经济中,当一些国企不大景气时,传媒好像是一枝独秀。在这种思路中,答案似乎只有一个,就是今天的排行榜比20世纪80年代初增加了更多的经济色彩。这是喜是忧,值得反思。

  我如今在大学新闻专业教书,经常接触这方面的学生,我发现他们很看重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与西方同行的收入性价比对照起来,我们的收入是偏高的,不光如此,我们记者的政治地位也比西方记者高多了。但是,我们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如何呢?我们的有偿新闻一直是屡禁不止,从集体承包到散兵游勇,再到今天升格的有偿勒索,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影响极坏。我们记者的炒作能力是名声在外,在一些地方,记者成为许多人防范的对象。

  近些年,我参加了许多媒体的内部研讨会,我本以为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如何办好媒介内容,但是我错了,他们中的许多人似乎更关心媒介如何赚钱。看着他们津津乐道地讨论他们的目标受众,好像在用美国式的精确导弹击中他们的理想目标,然后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忽然,我觉得有某种错位,我好像是在参加企业发展研讨会,坐在我面前的记者编辑仿佛更像市场经营高手,他们不认为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有什么区别,似乎都可以用流水线的方式制造出来。

  我很难想像西方主流媒介的记者编辑会聚在一起这样研究问题,这显然不仅仅是编辑业务和经营部门分开的问题,这至少反映了我们专业精神的某种缺失。我自以为不是一个讨厌钱的人,并且我私下里认为媒介经营的研讨会越多,对我这样善于宏观探讨的人更有利。但是,我的理智仍然让我能够看清楚传媒界的这种错位,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许多编辑记者的市场经营能力似乎比新闻报道能力强,他们更愿意用做市场的方式来做新闻,结果就是他们使用了更多的经济术语来探讨新闻问题,好像他们是经营新闻的商人。

  谁也难以否认,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不能忽视受众的需求。但这是不是必然导致简单的需求-满足或者使用-满足理论?不论这种模式来自社会学还是传播学,它们都只是描述了复杂的传播状态中的某一环。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对媒介的灌输方式表示过反感,虽然也有些人为名声不好的灌输概念做过一些辩护,但是那明显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取代灌输。

  那么,满足是不是这样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词汇呢?在满足的概念里,受众被描绘成了任性的上帝,但是实际上我们都清醒地知道,读报看电视的受众和商店里购物的消费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商店里的消费者是一次性购买商品,而媒介的读者和观众是二次购买,第一次买的是新闻,第二次买的是媒介上面的广告,这第一次购买是明买,第二次购买是暗买,也就是未确定的潜在性购买。广告商看中的是受众的第二次购买,而媒介内容制作者看中的应该是受众的第一次购买。

  如果媒介的编辑记者过于看重受众的第二次购买力,那么就会发生某种认识上的偏差。必须承认,现在很多媒介在经济上对受众的依赖越来越小,广告是媒介的生命线,受众购买媒介的费用在媒介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所以,我们会看到许多媒介人士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广告商,受众成了媒介生产线的一个中间环节,在某些媒介人士心目中,媒介的终极目的成了赚钱。

  其次,商品消费者和媒介受众还有一个明显区别是,商品消费者只有一个身份,而媒介受众在市场经济时代具有了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媒介的解读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文化的消费者。作为文化的消费者,他们是用经济的方式消费文化,他们可以选购报刊,也可以调换电视频道,这种消费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娱乐化。而作为媒介的解读者,虽然受众受到媒介互动能力的限制,多少显得有些被动,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获得知识和参与公共交流,正是这种参与,体现了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文化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记者不是商人,那么,记者究竟应该是什么呢?看看记者的历史,或许我们能够得到某种启发。

  记者的历史似乎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它长,是因为我们有理由把中国汉代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也当成记者的先驱,从传说来看,他们舍身记史的精神甚至值得后代学习。在文明古国中,希腊的历史学家和文学上的《荷马史诗》都提供给我们许多早期记者的足迹。中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易中天品三国中得到证实,在电视上说历史的是文学教授,这恐怕并非是因为历史学家口拙,而是文学和历史互为内容。

  说记者的历史短,是因为从现代新闻学的角度看,记者的历史是依附于新闻媒介的历史,换句话说,记者作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有赖于媒介组织的成熟,它更多是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游击队式的道听途说。和其他古老的职业相比,记者行业似乎有它的先天不足。比如教师和律师,他们的行为有相当浓厚的个人色彩,即便是从私塾到大学,教育完成了组织化的变迁,教师的授课仍然不是简单的组织行为。而记者则不同,如果说教师职业是为传授知识和表达观点而存在的,那么,记者职业就是为捕捉真实和望社会而确立的。

  律师的能言善辩往往更多增加的是个人的辩护声誉,也就是说,他很少会改变社会对律师阶层的整体看法。但是,搞有偿新闻的个别记者常常会败坏记者群体的社会名声。从这个角度来看,记者的形象并不是他自己的,他属于社会,他是一种社会公共形象,所以,人们称之为社会的良心。同样道理,当一个社会司法腐败时,人们就会失望至极,因为有可能烂到根上了,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法官的公正通常是社会公平的底线。记者和法官的社会形象虽然有所不同,但是,

  说到底,他们都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形象。

  从历史的角度看,记者一直是职业的或者说是专业的报道者。虽然,网络的出现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记者的存在价值,但是,业余记者的现场抓拍并不能完整回答大众对社会真相的追问。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中国民生新闻运动中看得比较清楚,即便是我们发更多的电视摄像机给更多的热心观众,让他们拍摄更多的街头新闻,我们还是能够发现,新闻报道毕竟不是全民运动,它是一种专业行为,它不是琐碎化的代名词,它不能够被边缘化。这也许就是民生新闻很难简单转变为公共新闻的原因。事实上,现代新闻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记者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者。在这种监督活动中,新闻事实和观点仍然是分开的,记者和评论员的工作不能混为一谈,记者的监督靠的是事实,是通过复杂的采访和核实得到的新闻事实。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介绍--刘宏
--------------------------------------------------------------------------------

1960年10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北京。政治面目群众。
1973年至1979年,在北京第35中学读书;1980年至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本科和研究生,获学士和硕士;1986年至2000年,在人民日报担任记者和编辑,期间曾经在市场报和新闻战线杂志担任记者和编辑。1996年到1997年考取英国政府志奋领奖学金公派赴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迪夫学院新闻系攻读硕士,获得该校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在职博士,2000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任教,担任硕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1995年获得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志愿服务奖。
1999年论文《收视率:启动中国电视改革的一个有力杠杆》获得第9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奖二等奖。
2001年论文《中国报业的趋势与动向》获得第1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奖三等奖。
2001年论文《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论文奖。

参与会议:
1998年赴香港为英国STERLING大学远程教育新闻传播班授课。
2000年11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世界科学电视纪录片研讨会。
作者: wp123    时间: 2007-7-16 12:32:04     标题: 2005年的真实故事!

一位旅游卫星电视频道的记者,在可可西里参与报道时,不幸昏倒,住院三天后,得出结论:脑水肿.
从此,他有了个外号,水肿英雄。
作者: rebeccaven    时间: 2007-7-17 07:01:58

comfused...
作者: 04261015    时间: 2007-7-31 22:23:25

ding
顶顶起来,
很有道理,我也在犹豫中
作者: 做最好的我    时间: 2007-8-1 16:54:46

同惑,所以准备申传播,偏实用
作者: bestcaicai    时间: 2007-8-1 20:43:42

说到了心中一只一只的矛盾~
作者: veronicag    时间: 2007-8-4 14:17:09

同感,但还是不甘……
我也是读这个专业,正在准备G&T
倒是没考虑这么多关于美国就业的问题
我相信如果你注定要做这一行就算你是学宗教,
注定也会是一名成功的记者

在我决定读这个专业的时候,
只是想,
我要是读东南亚文学研究到底有多的把握成为理想中的那个人?
几乎是零……
你想哦,
为自己的爱好付美钞,想起来也甘甜一些

and ,
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意愿做事情的时刻少之又少
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时候听自己真实的想法
管能不能找到工作
你以为都什么专业是必然能够找到工作的?
作者: Supermann    时间: 2007-8-24 03:51:49

这个帖子在现在看来也还是十分有指导作用的. media companies找不到工作,又想留在美国,自然要找其他路子.读MBA也是一条路子.
作者: saturday1030    时间: 2007-10-3 15:49:08

看了那么多前辈的感言,实在是惭愧,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坚持原来的选择.
我也是学新闻学的,但是我还是决定要转专业.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新闻,而是觉得现在的新闻已经不是原来的新闻了.
曾经,我是那么地渴望地成为一个勇敢的记者,然后"纵晓天下人和事,扬清击浊传正声".我希望去帮助弱者,还社会一个本来的面目.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帮助弱者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当自己还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弱者的时候.我想帮助弱者,但是我不能以一个弱者的身份去帮助.首先,我自己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去谈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
也许,这只是我欺骗自己转专业的一个借口.但是唯一不变的事实是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永远站在弱者的这一边.
作者: helenyuanli    时间: 2007-10-7 11:39:14

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好贴。我也一直多年深爱着自己的记者梦,尽管没有完全实现。

但我身边有太多的国内记者都想着转行呢,一来很难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二来工作的繁忙导致的生活习惯的黑白颠倒,基本没了生活的自由(当然,某些运行稍好的都市报还会多劳多得),基本就是个体力活,或者你原意安分的在党报里清闲的等待着论资排辈,还要忍受着各种内部的官僚。电视就更别提了,记者都分三六九等,干活做多的总是拿钱做少的,而且还没有任何福利保障。即使在国内的外国媒体干活你也会遭遇待遇不平等的歧视。当然,有时因为记者的小特权,你也会有满足感和些许虚荣心,比如所谓的和明星政要精英们面对面;也或许你快变得麻木,因为太多太多的社会矛盾和严重失衡让你感慨地都喘不过气来。。。。。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渐渐的,这些我身边都怀有新闻理想的记者们开始质疑自己了,嘴里天天喊着要换工作,脚下每天还忙碌的跑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主要指京沪等媒体,地方媒体因为地小显得权大,如果你在睁一眼闭一眼,还是相当滋润的)

但,我仍坚持相信这现实终究会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父辈是今天的牺牲者,我们也必须为了明天付出自己的代价。为了我们各自的理想,继续努力吧!

[ 本帖最后由 helenyuanli 于 2007-10-7 11:44 编辑 ]
作者: freda326    时间: 2007-10-7 12:34:37

嗯,非常喜欢你这段话。

谢谢你写这些 =)
作者: jiyuanben    时间: 2007-10-7 12:36:18     标题: 回复 #55 veronicag 的帖子

学东南亚语言的?马来?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7 13:07:51

when i start to dream
i cant sleep

when i start to sleep
i cant dream

if my dream comes ture
i must be in sleep

but
who will give it up

dream is nothing else
dream is dream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09:04

原帖由 bensonzh 于 2007-10-7 13:07 发表
when i start to dream
i cant sleep

when i start to sleep
i cant dream

if my dream comes ture
i must be in sleep

but
who will give it up

dream is nothing else
dream is dream



意识流?:confused:

哈哈~让我想到了去年美版的某人~;d: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7 13:11:06     标题: 回复 #62 水果~ 的帖子

ahahah....u didnt sleep yet,,u must be in dream still?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12:24

原帖由 bensonzh 于 2007-10-7 13:11 发表
ahahah....u didnt sleep yet,,u must be in dream still?



yep~:loveliness:

BTW: 明年黄石有兴趣否?明年5月~9月的~:)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7 13:22:04     标题: 回复 #64 水果~ 的帖子

range from 5-9?? narrow down it first.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25:18

原帖由 bensonzh 于 2007-10-7 13:22 发表
range from 5-9?? narrow down it first.



我5月中放假,打算去非洲玩,哈哈,极有可能不在米国,也不回国,攒足钱旅游去~8月中回来,可能8月底吧,到时再问问点含,饭团的~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27:40

对了,你的火锅千万别忘!!!:mad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7 13:27:49     标题: 回复 #66 水果~ 的帖子

next summer mabye i will go to DC or NYC for intership.no time for travleing around.:funk: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29:01

原帖由 bensonzh 于 2007-10-7 13:27 发表
next summer mabye i will go to DC or NYC for intership.no time for travleing around.:funk:



汗~:funk: 我说的是8月底!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7 13:29:48     标题: 回复 #67 水果~ 的帖子

i had hotop with my roomate and my neighbours for dinner today.
played cards after that. it was a goodbye party for my roomate,,she will move to potland to tomorrow morning.:)
作者: 水果~    时间: 2007-10-7 13:37:00

原帖由 bensonzh 于 2007-10-7 13:29 发表
i had hotop with my roomate and my neighbours for dinner today.
played cards after that. it was a goodbye party for my roomate,,she will move to potland to tomorrow morning.:)





能否不用英文:confused: 我都看累了~:mad 中国人之间的还用英文?:confused:

那你欠着我们一顿火锅!:vomit: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8 12:00:35     标题: 回复 #71 水果~ 的帖子

my input softwar doesnt work sometime.sorry for that.im tired of english too.sich of it actually.

hohoho.
作者: bensonzh    时间: 2007-10-8 12:01:18

sorry for watering this nice topic.i shut up now.:loveliness:
作者: 母牛飞扬    时间: 2007-10-13 10:29:32

太有启发了~要好好思考出国的价值~
作者: woolala1202    时间: 2007-10-13 13:05:30     标题: 回复 #74 母牛飞扬 的帖子

顶LS的ID。。。
作者: janejanee    时间: 2008-1-2 14:19:54     标题: 回复 #2 freda326 的帖子

“做新闻的都是超级理想主义者”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也很支持你的态度。
作者: MuseL    时间: 2008-1-4 20:09:06

做最想做的事情吧

如果文科学的专业很不喜欢,在美国读也会非常辛苦和难受得
如果喜欢的话,虽然累,也还是值得。。。至少我这么想哒
作者: dreamcynthia    时间: 2008-8-3 13:28:07     标题: 回复 #30 jiyuanben 的帖子

想问一下亲爱的斑竹~我本科读新闻转金融之类的可以吗?申请的到奖学金吗?(本人目前升大三,没有任何与商科有关的学术和工作经历)期待答复...迷茫的孩子...
作者: sparklenotes    时间: 2008-10-31 01:45:55     标题: 回复 #2 freda326 的帖子

freda姐姐对新闻的理想是相当有感染力的
作者: anais2009    时间: 2009-4-2 17:31:24

偶然间看到这个帖子,很有感触。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吧,无论你是学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法律。。。
一些事,想明白了,就去做,否则内心无法平静。。。
作者: xuxcid    时间: 2009-4-25 20:36:51

“想读新闻纯粹是为了实现四年大学里深埋在心底的新闻理想,想以后成为那些让我深深崇拜过的各国出色的记者中的一员,想为善良的芸芸众生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想再次品尝用自己的小权利帮助别人的快乐,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惩恶扬善。”——说到心里去了,我也一直有个记者梦,感谢freda326,4ever,shivega等人的分享。
本人金融MASTER刚毕业,目前在NY,正考虑申请10年的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希望有机会和大家更多的交流。 本人QQ:31340949
作者: xuxcid    时间: 2009-4-25 20:40:13

另:本人也想5月下旬去黄石BACKPACKING, 有兴趣的朋友联系我啊。
作者: iringo    时间: 2009-4-29 13:46:40

我感觉国外读Jour or Com,都会有个文化社会适应的问题。出国学新闻,无论留下来或回国,都会有水土不服尴尬的情况。写稿不只是语言水平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的idea和point的问题,这建立在充分了解local的哲学、历史、宗教、社会等基础上。文化和体制差异决定了作为黄种人的我们,是很难完全理解的。而长时间在国外,对国内的文化圈和媒体环境没有切身的了解,会需要时间适应。

总之,都有利弊。做新闻是条辛苦的道路。没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支撑,很难做的开心。
作者: envy_1987    时间: 2009-6-9 10:35:11

在美国上文科课很有种麻瓜进了霍格沃茨的感觉,老师提一本美国人小屁孩儿时就读过的故事书,或者从小听大的笑话,你都统统不懂....
作者: touchingHK    时间: 2010-9-26 21:18:11

..我更加迷惑了。。
未來怎麼走。。

我本科金融,在香港讀書。研究生想申傳媒,實在是因為興趣所在。
現在。。。真的不知道了。。
作者: coco3263    时间: 2010-10-11 21:54:15

自己作为一个新闻本科,和新闻从业者,也在迷茫换专业的问题,和楼主的疑惑类似。
作者: 苒苒    时间: 2010-11-28 20:00:56

可以请我你的联络方式吗?我的QQ是 497293563,我被调剂到计算机系啦,但是还是很想读新闻!可以给我一些意见吗?谢谢!
作者: 59619ly    时间: 2011-1-25 17:57:17

Mark
作者: wangxue28    时间: 2011-3-26 14:28:06

58# helenyuanli
写得好!
作者: wangxue28    时间: 2011-3-26 14:52:30

难得看到这么多的好帖!!!

之前从来不逛论坛,昨天心血来潮地闯了进来,着实被大家的言论吓了一跳。各种迷茫,各种犹豫,各种对传播/新闻专业留美工作前景的焦虑。。。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所谓的理想到底具不具备现实中的可操作性。今天,众多前辈的肺腑之言着实为我打消了些疑虑,增添了些信心。趁着年轻还是勇敢地去闯一回吧,只为耄耋之年的问心无愧。

新手上路,分值有限,很多好帖没办法评分了,在此拜谢各位前辈的指点!与大家共勉!
作者: coco3263    时间: 2011-3-29 16:03:46

看来学新闻的人痛苦都差不多啊,这个帖子这么长寿~~~
作者: 没事卖个萌    时间: 2014-4-25 13:16:14

很纠结关于要不要选择新闻这个专业。。唉很喜欢,但是投资回报率问题怎么办,花的都是父母的钱,
作者: oudishena    时间: 2014-4-26 04:58:41

在现阶段下,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回报率都低,这已经不是凭一纸文聘就可以找到工作的时代了
个人觉得,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的话,学传媒/新闻,至少培养了与社会的高度契合度,避免了自封象牙塔的闭塞和无知(看看论坛里最近的某些帖子,就会有体会的)
无论什么专业,到了就业这道坎,拼的都是闯劲,而跑新闻的人,最不缺的就是闯劲
作者: onlyemptyland    时间: 2014-4-26 18:38:53

如果要找工作,就不要选择传统的reporting方向,中国人在美国没有优势。
选择website design, app design, data visualization, investigative reporting,interactive graphic.
我身边有人找到工作的,今年抽签h1b也抽到了。事在人为!
作者: onlyemptyland    时间: 2014-4-26 18:50:46

同时也对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人说一句:你喜欢这个职业,你是否喜欢这个职业所带给你的生活?

这些都要尝试才知道。

我曾经以为我会喜欢新闻实践,真正在美国尝试之后,才发现我非常厌恶那样的生活方式,即使热爱这份工作,却不爱这样的生活。

于是我选择了理论。

然后发现做研究带给我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自由又快乐。而我的理想也是可以通过做研究实现的,并且做研究没有做实践那么束缚。

有时候你以为理想就是一切,其实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看你如何平衡一切把整体过得更好。
而更多的时候,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真正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少种实现的方式。
作者: 时代广场的蟋蟀    时间: 2014-4-27 01:05:42

oudishena 发表于 2014-4-26 04:58
在现阶段下,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回报率都低,这已经不是凭一纸文聘就可以找到工作的时代了
个人觉得,如果从 ...

哪些帖子自封象牙塔的闭塞和无知?我没看到这些帖子唉,我只看到一堆帖子说学文科肯定找不到工作,被劝转CS
作者: calulu    时间: 2014-4-27 12:21:46

之前看了个帖子。说在美国,每年拿到了H1B签证的中国人,也就7000人。所有专业加在一起。所以纠结什么呢。其实学什么,如果学的一般般都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的。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人家美国还有一堆失业的博士硕士呢,还有一群跑去星巴克端盘子的JD呢,怎么也不会优先照顾中国人。
作者: 2013LFY    时间: 2014-8-25 14:36:38

chengnicole 发表于 2007-4-13 11:18
赞同freda"做新闻的都是超级理想主义者". 向来佩服敢追求梦想的人,也希望自己做这样的人。
选择去读新闻, ...

说的好!
作者: Cianhui    时间: 2015-8-31 17:35:02

我很想知道读了COMM回国可以干什么。本科小语种,这是我能申请到的跨度最大的专业了。
作者: 静香露    时间: 2016-6-25 19:52:49

Cianhui 发表于 2015-8-31 17:35
我很想知道读了COMM回国可以干什么。本科小语种,这是我能申请到的跨度最大的专业了。

我是英语 专业。 我之前也想申请 新闻 跨专业  。不知你后来选择了什么 ?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