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标题: 去“大系”,还是“小系”? [打印本页]

作者: turkeyk    时间: 2009-4-15 17:06:56     标题: 去“大系”,还是“小系”?

本帖最后由 turkeyk 于 2009-4-21 11:59 编辑

受到和econometrics讨论的启发,我觉得可以聊一聊关于经济系里的“大系”和“小系”的问题。在我们说一个学校的经济系的时候,常常会说到的就是它是一个大系(人多的系),还是小系(人少的系)。但有时候有人也会发现,一个有50-60人的大系和一个有20-30人的小系排名差不多,那么按照人均来说,小系里的人应该更productive,那么如果我拿到了排名差不多的一个大系和一个小系的offer,是不是去小系更好呢?

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其实影响经济系的排名的因素里,经费数肯定比岗位数更重要,所以排名差不多的学校经费上应该差不多,大系之所以大,可能是因为junior faculty比较多,或者领域多,小系相对会用更高的单位价格雇若干牛人,集中于拼若干个领域内的排名。如果你确定是一个牛人,而且一心要做学术,可能更适合去小系,抓一个牛人跟紧。但如果你不是很自信属于牛人看你一眼就过目不忘的,或者还有毕业后去业界的打算,小系可能不适合你,因为小系能开的专业课一般比大系少,即使是宏观微观基础课,也基本是一个老师讲到底,大系就可以让各有所长的老师讲各自擅长的部分。这样在基本功上,小系的训练一般比大系差一点,而你毕业后去业界,用得更多的是你学的基本功那一块。
作者: Jordi    时间: 2009-4-16 10:56:36

友情帮顶。
在欧洲“大系”还可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人多。
作者: tilburg小金    时间: 2009-4-16 13:17:41

有意思有意思,呵呵;
作者: salant    时间: 2009-4-16 13:53:22

去个排名靠前,整体placement好的系吧。 大小无所谓其实。
大的系牛人多,一个不喜欢你还可以找另外一个。 但竞争激烈一些。
小的竞争没那么激烈,但方向狭窄。
去业界的感觉还是看学什么吧。应用计量可能容易去业界点。
作者: cckant    时间: 2009-4-21 01:57:07

大系有比较多样化的同学,可以相互学习,在seminar上相互攻击,在读时或者将来co-author paper。一个一百多个Graduate Students in residence和十来个Graduate students的系气氛会差很远的。
作者: Tyliayss    时间: 2009-4-21 11:25:12

大系里接触牛人的机会更多,可以趁机学很多东西,但是崭露头角很难很难,也许是几十年的积累.
小系里就是靠自己奋斗了,经验成果不多,但是出人头地的机会比较大.
作者: tff626    时间: 2009-4-21 17:44:42

大系有比较多样化的同学,可以相互学习,在seminar上相互攻击,在读时或者将来co-author paper。一个一百多个Graduate Students in residence和十来个Graduate students的系气氛会差很远的。
cckant 发表于 2009-4-21 01:57


这个不一定吧~我所在那个系也够大了,但是我连同届的学生都没认识全呢。至于seminar,也不一定是人人都会show up。只有和你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人混得熟。
作者: Jordi    时间: 2009-4-22 02:01:27

应该研究一下这个的optimal size,谁来写个paper?数据应该不难找的。
作者: cckant    时间: 2009-4-22 04:03:30

本帖最后由 cckant 于 2009-4-22 04:11 编辑

问题是如果系太小,可能找同一个研究领域的人都难。

optimal size (let's say for graduate study) 应该不存在吧,或者是corner solution。我猜大家有个印象是,系越大的,placement平均越好。那些最大的系正是,harvard,MIT, princeton,chicago, standford, berkeley等。但很难下结论说系越大越好。

系的大小和生源显然是内生的,如何找工具变量?我觉得好难,经费应该也是内生的。毕业生入学前预期的男(女)朋友的地理位置比较难找吧?

如何测量placement的好坏?比较可行的是用RES(2005)的那个recursive方法,A 校place学生到越好的学校,a校的placement越高。而所谓越好的学校也就是placement越好的学校。一定条件下不动点定理会给出一个唯一的placement好坏的measure和排名。

但问题是这也无法摆脱生源和产出内生性的问题,排名高或分值高的也不代表这个项目附加值(value-added)高。

觉得不如讨论一下what kinds of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of prospective graduate students better fit in small programs/departments?




欢迎光临 寄托家园留学论坛 (https://bbs.gter.net/)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