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币
10 讨论
收藏
转发
召唤
管理员
讨论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多可上传1张图片,支持在输入框中直接粘贴图片。
发送
ShawnWon
2024-01-01 18:46
作者
今天是2024年1月1日,凌晨1:04收到ICA的邮件,PR通过了。 从2018年12月开始备考算起, 整整5年时间过去了。回首一路走来经历的挫折和挑战, 数度几乎陷于绝境的危机,如今想起来仍然为自己捏一把汗。庆幸自己足够顽强没有屈服,更感恩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在困难中伸出援手;感谢新加坡的清廉制度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收留我这个年届不惑的庸碌之人;感恩寄托,五年前正是寄托的引领才开启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漫步人生路,前方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危机和挑战。最后借一段台词与后来者诸君共勉: "Every rejection, every disappointement has led us here to this moment. Don't let anything distract you from it."
SuperCJT
2020-10-03 15:48
励志
ShawnWon
2020-10-03 15:03
作者
转眼已经拿到EP在坡县开始上班两周了。回顾过去这一年,可以说是我到目前为止过得最充实的一年。期间也免不了迷惘和失落,在这里做个小结,供后来的同学作参考。 七月中旬登陆坡县。关于入境和入学,估计很多新同学都有各种各样的很多疑问。我去年也是。总的来说,不用太担心,跟着学校发来的邮件上的提示做就没什么问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享受难得的假期,熟悉一下生活环境,把身体和心情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准备开始试炼吧。 一个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话题,关于签卖身契。基本上学院方面到时间点都会有通知,因为大多数外国人同学都会签,所以不用担心落单或者错失。需要注意的一个点是需要两个担保人。如果找国内的亲人担保会需要一些公证和邮寄之类的流程。大多数同学都是找同学互相担保,签约的时候约好时间一起去,方便又省事。风险是如果互保的同学出于种种原因违约了(比如不能毕业,或者三年内想回国或者去其他国家发展的),担保人需要帮他交违约金。传闻上一届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也是挺倒霉的。对于这个问题,俺觉得只要事前做好充分沟通风险还是可控的。签约大概是开学后有一段时间才进行,大家有充分的时候跟新同学social然后找信得过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 八月初开课以后,第一个月很轻松。因为这个课程是不限专业背景招生的,第一个月的课以编程入门为主。对于有编程基础的同学,基本属于轻松+愉快。从九月开始,基本上每周都在上台阶儿,到十二月底,基本属于连滚带爬勉强跟上课程的节奏。九月底会有Term1的考试,这次考试相对简单,基本都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十二月底有Term2的考试,这次的考题会有拉开得分差距的题,想拿高分的同学好好准备吧。期间有不少课程设计的项目,也是这个课程的精华部分。设计很用心,循序渐进又贴近公司实务,真正的边学边练,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从这些课程项目中磨练出来的同学,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会弱。难怪坡县的IT圈常常会青睐半路出家的SA毕业生多过科班出生的理论胜于实践的同学。这些项目都是以6-8人的小组来完成,很好的复刻真实职场的分工,当然也为混子提供了空间。如果只是想混毕业,可以非常轻松。而对于想实现职业转型的同学,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俺本人是除了完成小组任务之外,每个项目都多做了一个自己的solution。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么做非常值得。 接着就是1-2月找实习。Intern从三月初到七月中旬。不得不说,虽然我自认对授课内容和课程项目都消化得不错,但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就坐到developer的位置上跟一堆老鸟开会做项目,前几周基本可以用不知所措形容。这也是这个课程另一个亮点。真正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每一周都在这样的循环,周一从项目经理拿到一个project,茫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查资料研究代码,到周五已经完成任务。每次看着项目经理approve merge request,都心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的感觉。而这样不断的创造奇迹突破自己的几个月下来,不知不觉间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小白了。 时间到了六月,遭遇重大打击。因为Covid19的原因,实习公司没有招人计划,没能续签正式合同。迅速开始疯狂投简历找工作。然而求职市场上有一半的职位是注明只招本地人或者PR的。而另外那一半得到的大部分回复第一个问题也是问你是公民/PR吗?所以有一段时候,真的非常沮丧。今年因为Covid19坡县从3月开始的circuit break造成史无前例的失业率攀升。政府为了挽救失业率,推出补助计划,企业每招一个本地人就会得到一笔补助金,而请外国人,不但没有补助,各种税费要高的多,人力部MOM还可能一刀切的不批工作准证EP。所以6-7月不止一个猎头跟我说,他们现在是完全停止给招聘公司推外国人简历的。同时传闻有同学五月就拿到实习公司的offer但到7月底仍然没有收到EP的批准信,因为MOM完全暂停了EP/SP的放行工作。这个心理压力尤其在7月实习正式结束以后开始暴增,因为拿不到EP就意味着整个转型计划失败了。 说到这里补充说明一下签证的问题。俺当初花了不少时间来查资料和求证,这里就方便一下后来的同学,可以省一点时间。首先学生签证在毕业后很快失效的。比如我是8月1号毕业,学生签证是8月7号到期。各位只要在到期前去MOM取消学生签证,就会自动转成3个月有效期的短期访问签证(STVP),不需要再另外单独申请。今年由于Covid19都不用自己去MOM,全部流程都在线完成了。如果STVP到期前还没有找到工作或者EP/SP没及时批下来,可以申请一个一年有效期的长期访问签证(LTVP),这是政府给应届毕业生的特殊待遇,只有一次机会。流程不复杂,按照网站的要求准备资料提交就可以了。 如果你在学生签证和短期访问签证到期前找到雇主愿意雇你这个外国人,这个雇主就是你的EP/SP sponsor。各公司的HR操作流程会各不相同,通常来说公司会先跟你签个合同,约定薪水等等,因为这是在公司去申请EP/SP的时候一项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起始时间一般是开放的,从你的EP被批准算起之类。公司提交EP申请后顺利的话大概两周会收到MOM的IPA(原则批准函),然后就是体检等流程。基本从我和其他同学的经验,从跟公司谈好合同,到最后拿到EP的时间周期都是在一个月左右。 一个小插曲,MOM对每种工作准证都有参考起薪。今年上半年的时候EP的起薪是3900$,也就是如果你的公司开的工资低于这条线,MOM会认为你可能只够申请SP(起薪大概是2600$左右)的资格。而SP对每个公司是有配额的,基本是每雇佣多少个本地人可以申请一个SP的配额,而EP没有配额限制。而今年8月,当时我正在谈合同的时候,新闻报导说坡县为了提升本地人就业,准备把EP起薪提高到4600$,而这显然也给悬在空中等EP的俺又平添不少压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条线并不是死规定,而只是一个指导线,据我所知,今年有不少同学最后拿到的薪水不到3900$但也都顺利拿到EP了。 说回拿EP,接下来不得不说说很多同学感兴趣的一个关键词“EP letter”. 作为跟MOE签了卖身契(Tuition Grant)的同学,在正式毕业之后,学院会签一个EP letter, 是以学院的名义写给MOM的一个推荐信,大意是根据相关法律,我们认为这个人符合获得EP的资格云云。虽然很早就听说会有这个信,但有很多不同观点,有些认为这个信没什么用,有的认为对拿到EP很有帮助。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我也跟不同的猎头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到的答复都不乐观,因为有没有这封信,雇主需要承担的成本都是比请公民/PR高很多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俺对EP letter效力的理解是:它确实对帮你找到一个雇主和一份工作合同帮助不大;但如果如果你有一个有意向的雇主在谈,那么EP letter能提高你的EP 获批的成功率。前面提到薪水没到3900最后顺利拿到EP的同学,共同点就是都有 EP letter。而那个五月拿到合同,七月EP还没批的同学就是因为没有EP letter(因为学院方面只在正式毕业之后才签发这封信)。顺带一句,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这个Letter,没有签卖身契的外国人同学貌似是没有这封信的(这个信息待核查,因为我知道的外国人同学都签了卖身契)。 继续我的求职之路。整个六七月都在疯狂求职。各种在线测试和面试,发出去的简历没有一千也有大几百。其中曾经有两家面试谈得感觉还不错,满心期待能拿offer,最后等来拒信。对于我这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鸟都是不小的考验。很多公司的直接发他们在做的项目的代码要求过来,美其名曰让双方都更好的了解对未来的工作内容的契合度和匹配度。俺曾经两周内,赶工三个这样的测试题目,提交之后就杳无音讯。俺和同学们私下聊天都自嘲说这是招聘公司在用免费劳动力。虽然如此,我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做每一个发过来的测试题目。回过头来看,这个时期也是非常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过程。事实证明,我最后拿到offer的那家公司,正是因为在跟他们面试之前,我刚刚做完另一家公司相同framework的测试项目,所以面试过程格外顺利,各种问答比六月杠开始面试的时候自信自如得多(谈到我自己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更是添油加醋狠吹了一番),最后拿下这个非常心仪的offer。可见,努力提升自己,没有功夫是白费的。:lol 总结一下,这一年一路走来,各种戏剧性和峰回路转,尤其赶上Covid19的大背景,现在能顺利拿到EP在心仪的公司工作,虽然离不开俺一路死磕的决心和努力,不得不说,仍然幸运了。现在翻开新的一章,新的目标是尽快拿到PR。前方的挑战会更严峻,就像一位来坡县多年的前辈所言,从来坡县的每一天都是一场新的挑战。在此简单的记录这一年的心路历程,与各位计划来坡县发展的同学共勉。希望顺利拿到PR以后再来这里跟大家分享申请PR的心得。:p
列管式某成
2019-07-30 21:19
哇我今年入学NUS化学系 已经到这边了 来了就是校友了
ShawnWon
2019-07-30 19:44
作者
@三米 我准备期间没上班,不过前后加起来时间也不长。从12月底做决定,当时网上报名最早1月底雅思和3月初gre。真正准备的时间也就是2月份春节后那两周(春节前两周还赶上家里老人住院,人到中年各种压力真的是一言难尽)。所以我感觉从时间和精力分配来看,不辞职把战线拉长到半年到一年准备也是可行的。而且如果上半年拿到语言和gre成绩,下半年申第二年入学,选择和机会会好很多。我3月中旬拿到gre成绩,想赶今年秋季入学,可以申的学校和专业已经很少很少了。大多数专业都在1-3月截止当年秋季的申请。
三米
2019-07-25 10:41
请问您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的考试吗?
silla
2019-07-03 20:37
@ShawnWon 简直是太鼓励了我。。我也是工作党。虽然没有楼楼这么久的工作时间。。我是真的想去nus留学。。忍不住啊。还是忍不住。想去呀。。gpa也是很低。。我真的想si了。。
ShawnWon
2019-07-03 20:26
作者
@Lockkk疯 我是5月15在国外面的,6月10收到offer。你如果是5月20几号那拨面试,应该晚几天。我感觉面试没怎么刷人。
Lockkk疯
2019-06-20 17:01
亲 想问一下你是在国内哪个地方面试的呢?我在成都面的到现在还没出结果。 盼回复 谢谢!
影zi
2019-06-13 11:49
{:12_242:}
投币
0
该Offer已获
0
个寄托币
投币
投币上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