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4-26
- 在线时间
- 4 小时
- 寄托币
- 26200
- 声望
- 0
- 注册时间
- 2001-11-12
- 阅读权限
- 255
- 帖子
- 69
- 精华
- 42
- 积分
- 10464
- UID
- 80681
   
- 声望
- 0
- 寄托币
- 26200
- 注册时间
- 2001-11-12
- 精华
- 42
- 帖子
- 69
|
发信人: qiukun(戴三个表), 信区: Abroad. 本篇人气: 327
标 题: 对去university读书,拿到offer的一点看法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Jan 26 23:56:51 2004)
毋庸置疑,这里的80%的水友都是正在申请美国的phd或者正在读,其他有一些是申请或
读master或MBA的.尽管这个分类只是我估计的,不能算科学的,但是有一点我是肯定的,大家
都是申请university或者college的.
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有关,各种各样的教育选拔制度以及社会舆论
使得我们认为最优秀的人才都应当是在北大南高这样的高等学府的.至于那些跑到什么技术
学校或者什么烹饪学校的人全是筛选下来的,是不能同上述的精英媲美的(这里我无意贬低
后者,只是描述一下大众的价值观).
所以,去美国当然是去首选牛校了,至于跑到美国什么社区大学,职业学校的人不能算是
什么优秀的鸟.(我想本版也没人申请university以外的教育机构把).
以上这些都是在国内的大多数人的想法,即使在国外的,也深深地留有这种思想烙印,包
括我本人.这里我并不是想推翻这种观点,(因为事实上的确在university读书的人占据了优
秀人才的大部分),我只是想说一下,跳出我们的思维禁锢,实际上得到良好教育的途径绝对
不是申请到university读书这样一种途径,大家的眼光要广阔一点.为了论证,我想举一下我
本人的体会.(姑且不论耳熟能详的例子,在美国有很多申请到牛校物理化学这样专业的人,
读了一段时间宁愿转到差一点的学校去读计算机,也有一部分干脆不读了,学个什么技能找
份工作)
这学期我所在的大学的这个系里学生要和另外一个学校的学生合作进行一个有关cult
ural business的project.首先关于对方这个学校的性质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模糊的可以
理解为我们中国的技校吧,因为它规模很小,人数也很少.按理来说,这么个小麻雀和我们数
万人的university无法相比,无论是在师资或者其他各种资源上.要是在中国,让一个南大的
某系学生去和平顶山厨师学校的学生合作搞一个项目,南大的这些学生肯定会有一些优越感
的.但是实际上,仅仅是今天一天的接触,已经让我们这些大学的学生自愧不如了.
首先这个学校的学生背景就远远比我们这些基本上从学校发展到学校的人复杂的多.这
些人根本不屑于去读那么多的theory,甚至在他们的主页上写着(fuck theory).这并不意味
着他们不知道或者不运用一些理论,在他们看来,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的才需要掌握.那些抽
象的东西根本没用,感性的最重要.他们很多人都曾经有在大学(甚至剑桥这样的名校)学习
的经历,但是基本上半途而废(这个中国特色的词语含有贬义的色彩,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我
们中国人身上,如果你读了一半觉得不爽,从普林斯顿退学了,老爸老妈不把咱们打死才怪)
了.很多人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很多人熟练地使用几种语言都没问题,我感觉有一些人的智
商非常高,非常聪明.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讨厌学院式教育让他们来到了这个学校,每届只有
不到30个学生学校,接受一个为期3年的教育.这让我想起了比二盖子.
他们学校的教育哲学就是studying in doing.因此从一开始到毕业全是接受一个一个
新的project的挑战.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他们如何去创新,如何去发展.有一点令我大跌眼
镜的是他们在做正式的presentation的时候,同时放着pub那种的音乐.表面上他们有点放荡
不羁,但是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个我交谈的比较多的女孩
自己尝试了一个有关电影节如何发展改进的project,然后就和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电影节组
委会联系,居然真有组委会对她详细的调查计划感兴趣,而且出资赞助她的project.这是在
很令我震惊,如果让我去干,我还没动手先自己泄掉一半气,我一定会想,谁会对我一个破学
生的计划感兴趣,这是我的第一个念头.而在他们的思想中,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一定会争取到
有关人士的兴趣和资金的.仅仅凭这样的魄力,我相信她毕业后去任何一家四大咨询公司,都
是最有力的职业申请者,不亚于名校出来的MBA.
为了我们这学期合作的project,他们早已在我们这些大学来的合作伙伴之前开始行动
了,他们甚至星期五与一家很大的咨询公司预定了一个约会,争取该公司的资金援助,这又令
我门这些仍然沉浸在假期中的大学学生们汗颜.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仅仅缘于一天接触所带来的震惊.如同我这个井底之蛙也好,或者
受中国等级教育思想影响太多的人也好,很多人都把申请到university的一个study place
视为唯一出路,这不是成才的唯一道路.如果这片帖子能对你思考自己的成才道路有一丁点
帮助,那就有点价值了.如果想在学术界出人头地,卧薪尝胆考GT,历经磨难忙申请,忧心忡忡
去签证,欢天喜地上飞机,一片茫然到美国,暗无天日实验室,寂寞难耐守空房,这条道路就勇
敢的走下去吧,千万别犹豫.当然在这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看法,也切切不可蔑视非
大学教育出来的人.(因为我知道,仅仅在小百合里,不少南大的学生就有点自傲于那些外校
来百合灌水的朋友)
在美国,你去送pizza到别人家,别人也会说一声,谢谢.而在中国,很少有人会对打扫小
区你家楼下的大爷说谢谢,很少有人早晨开门看到送牛奶的人来送牛奶儿说谢谢,而是用鄙
夷的眼光看待,(一定是不好好读书,没读大学,你看,只能送牛奶了)
各位同学,即使你拿了最好的offer,当看到只考入平顶山烹饪学校的高中同学时,不要
轻视别人.扯远了,算是对期待offer的朋友们的一个小小建议吧,祝福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