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币
3 讨论
收藏
转发
召唤
管理员
讨论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多可上传1张图片,支持在输入框中直接粘贴图片。
发送
Eileennn
2018-01-11 00:21
cong
匿名用户
2017-12-20 11:31
作者
MIT Mif没有考虑过,这个也是学术跳板吗? 我还会申Duke MSQFE 其他好像没有什么合适的Fin Phd跳板了
ctlien
2017-12-20 02:25
@本帖最后由 RA機會要自己爭取,到處RA都很競爭的。 上一屆中國人一個幫MIT Sloan Professor做、一個拿到Booth二年RA。 我幫本系Professor做RA。 如果你有MIT MiF的話我覺得同樣一年MIT的跳板效果不會比較差。一來名子大,二來地緣關係connection強。 UBC是跟PhD一起上,兩年培育好。 Duke現在不太能上Fuque課,但同樣組內競爭強,也是可用的。 Columbia Fin&Econ 不愛收跳板生; 反正LSE沒有回覆期限,慢慢選就好
匿名用户
2017-12-19 17:39
作者
@ctlien 非常感谢了!结果都很好,但是都没有中国人,还是很虚啊。 楼主是这个项目的在读生吗?请问RA的机会多吗?
ctlien
2017-12-17 16:26
本帖最后由 ctlien 于 2017-12-17 16:28 编辑 我覺得主要劣勢是一年項目的本質還有在UK。 可以比較的項目包括Columbia Fin&Econ, Columbia Econ, Duke Econ, UBC Saunder 還是附上過去的比較有印象的紀錄 (非常不完整,系上沒有要promote跳板這件事,比較不會特地去整理) 2014-15 Sarah Elise Ridout, Harvard Gianluca Rinaldi,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13-14 Beumseok Shim, NYU Stern Qiushi Huang, Northwestern Kellogg 2012-13 Suk Won Lee, USC Marshall Shayan Dashmiz, Columbia GSB 2011-12 Ursula Wiriadinata, Chicago Booth 2010-11 Matteo Crosignani, NYU Stern Tae-Rog Oh, Duke Fuque
影zi
2017-12-11 16:36
Cong
Garyzu
2017-12-10 16:57
cong........
投币
0
该Offer已获
0
个寄托币
投币
投币上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