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7-12
- 在线时间
- 11 小时
- 寄托币
- 3166
- 声望
- 0
- 注册时间
- 2003-6-10
- 阅读权限
- 25
- 帖子
- 3
- 精华
- 1
- 积分
- 976
- UID
- 136846

- 声望
- 0
- 寄托币
- 3166
- 注册时间
- 2003-6-10
- 精华
- 1
- 帖子
- 3
|
GRE听课笔记——阅读部分
阅读整体原则:
①先读文章后做题, 阅读速度一定要快, 勇敢的省略, 记住:看题时间要比看文时间长
②两遍法, 第一遍通读, 重点看文章的结构、focus、作者态度, 第二遍在解题时定位阅读
③解任何题目时都要回到原文中定位, 严格把握文字对应法, 每个正确答案都必须找到依据, 绝对不可凭记忆或知识背景做题
④不要精读, 不必了解文章的意思, 速度一定要快, 一定要作笔记, 时间不够看首段和各段首句
⑤每天都练《杨鹏100难句》
总之阅读的关键就是:“速度+定位+改写”
阅读文章重点:
①重在结构, 关注focus, 关注作者对focus 的态度、评价, 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②重点读首段和各段首句, 注意起承转合, 看不懂的继续往下看, 只关心是顺接还是转折关系
③作笔记:尤其是新观点、TS、判断句、虚拟语气、强对比、强转折、最高级、唯一性、比较级、列举, 大写名词、时间, 地点, 人名等, 不要精读, 记住位置即可
需作笔记的部分: (作笔记是为了定位方便)
TS 直接标在文章旁边
关键词 直接在文中标出
人名、地名、斜体字 记行号、首字母及评价 L10, D, + 第10行出现D, 正评价
强对比 L10 >< 标记行号
强转折 标记位置
unless, 缺陷 标记位置
比较级、最高级, 唯一性 =, >, < 标记行号, 用于文字对应
大列举 标记位置, 可能考except或罗马数字题
泛指化题型is driven to 标记位置
④速度一定要快, 能不读则不读, 能少读则少读, 长文章一定要只看框架, 大胆的略读
粗读, 做笔记, 读题, 精确定位, 解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
a: 强对比、强转折、双重否定 b: 比较级、最高级、唯一性、“所有”, only, in particular
c: 大写名词、斜体字做好标记 d: 有关时间的句子, 弄清楚前后关系
e: 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弄清其含义 f: 虚拟、让步语气
g: 转折、比较弄清比较双方是谁 h: 文章脉络, 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评价最重要
§1 阅 读 分 类
1. 按题材分:文学评论, 美国历史, 弱势群体, 生命科学
2. 按写作方法分:presentation[立论], argument[评论]
3. 按写作套路分:新旧观点型、现象解释型、结论解释型、问题解决型
文章特点:喜新厌旧、标新立异、同情弱者
ETS一般反对的东西:左派、革命、进化论、适应性, 自然选择、用意识形态研究文学、旧观点、犬儒主义。
ETS否定广为接受的观点, 推崇新发现, 对科学家持critical的态度, 对政府和商人持负评价, 反对宗教解释, 在文学方面, 推崇有独特风格, 个人主见的作家及其言论。
§2 文章写作套路
一、新旧观点型:
判断标志:(a)首句提出过去、传统、大家都接受的观点, 这些观点是旧观点
首句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或动词的完成时态:often, common claim, usually, traditionally, longmaintained, until, recently, it is frequently assumed, the dominant view, the common belief等。
观点的持有者在语法上表现出泛指的语法范畴:some historians, child psychologists, some recent historians。
(b)二句或二段首句出现表示转折或让步的词汇, 如however, but, yet, 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等
Top Sentence:新观点给出之处
对旧观点取非即得到新观点(取非后可能有多种结果, 新观点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
解题思路:强对比, 互取非(加减“not”), 注意必须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解释
关注的重点:强对比取非;批判纠正型, 经常出现的词有:correct, counter gains, criticize, refute
新旧观点题型:
(1)判断标志:首句有表示时间的词 (2)对旧观点取非得到新观点
(3)新观点永远是主题句, 不管作者态度如何 (4)旧观点负评价, 新观点正评价(例外很少P206L)
二、现象解释型:
判断标志:首句或首段给出一种自然或社会现象, 通常很古怪, 二句或二段首句有表示“解释”的词汇
Top Sentence :正评价, 解释出现之处
【说明】:1.可能有多种解释, TS是作者给予正评价的解释, 多放在后面;2.多是文章节选, 可以没有正确观点, 文章有言犹未尽的感觉
解释手段:(a)引用理论 (b)实验验证(c)举例证明(d)分层说明[数字、强对比、递进] (e)强对比 (f)过程描述
态度的类型:a支持; b对所有理论都不支持; c无态度, 那就是客观公正的;
d 无明确态度, 但解决了问题的理论, 可以认为作者持正面态度
三、结论解释型:
判断标志: 首句是判断句, 且第二句, 第二段首句不能对这个判断作出转折。
判断句:“系动词+表语”结构[be, remain, suggest….];含作者评价或态度的句子;包括首句是强调句的情况(It is ... that...)
Top Sentence:首句, 文章开端的结论处
小文章, 若首句是判断句, 且后面未作转折, 则首句是TS。基本上每段首句是该段TS。
写作方法:(a)首句正/负评价, 后面的相反评价是结论 (b)有的时候文首会有一点背景
(c) 先叙述别人的观点, 最后才是作者的评价(结论)
解释手段: a. 举例 b.讲原理 c. 类比和强对比 d.分类说明
focus:态度(+/-评价), 阐述角度
四、问题解决型:
判断标志:出现problem, task, puzzle, difficult等词汇;以设问句开头
解决手段:a:多种解决方案, 注意新老解决 b:原则和手段 c:试验证明 d:引用原理
TS:作者给予正评价的解决方案(多放在最后)
短文章——TS 长文章——多个解决方案, 区分态度(+/-)
记住“问题、困难”
五、TS特定位置
1. 大段叙述后出现转折, TS就要出现
2. 设问及其回答:①有问必答;②自问自答;③主题题型答案所在
3. 大段举例之前的观点和之后的总结往往是TS
4. 短文章首句为结论, 第二句开始是唯一的一个例子时, 则该结论为TS
5. TS从前不从后, 从大不从小原则
如果前后出现不一样的重点、结论, 应以前面的为主题, 后面的为延伸(TS在1~2段的首句之间找)
从大不从小——文章开头或主题句的评价是大评价, 让步、转折除外
§3 语言现象
因果连词
because, so引出细节原因/结论, 不必关注, 解题时能分清“谁是因谁是果”即可
结果连词——so, therefore, hence, thus , conclude引出明确结论, 多在段末, 文末, 专业内容之后
代词
this, these 往上指代
顺接关系 不用细读, 不用标记
顺接连词:fur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顺接关系:无转折, 态度一致, 内容延伸;或无任何连接词过渡
顺接关系的处理: 顺接关系找第一句, 后面的顺第一句
作者前后态度一致:可以旁证作者态度。对于生词, 可利用顺接关系推测。全段无连词, 段首为主句
转折关系
一般转折连词: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in fact , indeed, virtually, actually, practically
however ①转折; ②让步however = no matter how 插入语; ③递进, 一连串列举之后
*but.... ①一般没意义, 若出现在2段句首, 表示大转折, 提出新观点;
②现象阐述后, 对前述现象持负评价;
③ “......but......”短语结构, 重点在but后
*yet.... 现象阐述后, 对前述现象持负评价
although ①出现在前半句, “尽管”,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重心在后半句;
②出现在在后半句, “但是”, 重心在后半句, 表转折=but
【注意】:转折连词出现在一连串列举之后表示递进关系, 引出更重要的原因。
※一连串列举之后出现转折连词however, yet, but 时, 表示递近语气, 不表示转折或让步(可用no matter how替换)。
【其他】:一个段落要转折一般在第2句, 否则就不转折了
unhappy, unfortunately 仅做态度、语气词用, 不做转折连词
强对比关系:
(1)标准强对比:unlike;in contrast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used to, on the other hand
(2)时间状语强对比:Now, new, nowadays, current;once, until recently, past...
☆☆☆首句有明确时间状语的, 一定是强对比。
(3)变体强对比: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最高级(-est, most), always, never, 排序(first, last, ...), 程度词(uttermost, foremost), all, none, any...
☆☆☆含最高级、唯一性选项一般不成立, 除非原文有对应的明确说法。
(4)普通大小比较, 倍数关系
虚拟语气:
would, could等引出的未实现的陈述, GRE中只表示与事实相反的情况。No. P226 Q19, 90-94 P2 Q19虚拟取非:题干说法与原文说法相反, 对原文正确说法(可能不止一个)取非。
让步语气:
(1)★do/ may /have 引出的强调句表示“让步”, 不表示强调, 转折后是重点。√
have 跟抽象名词, It has its critics.它的确受到批评。
(2)of course, certainly, no problem, no doubt, without doubt, after all, it is not to deny..表达的让步语气
(3)前面给出明确态度后, 后面再给出相反态度, 肯定是让步
(4)预期式反对式让步 you might object that, ..., you are wrong.
(5)由even, while, although, however(=no matter how), granted that [即便是说], insofar as等连词引导的让步语气
(6)让步句式:It’s true that...=True, .... √
(7)前面出现绝对化的说法, 强调句时, 后面必然有让步, 让步后必有转折
【注意】:文章末句如果作让步, 一般不能撼动前面的观点, 只是为了使表达更严谨
☆让步语气的作用:
①让步后必有转折;②让步语气在态度题中的作用——被作者让步的内容, 答案体现让步语气 √
※有让步负评价:主态度在转折后[国内题P13Q22]
【注】:although出现在后半句时=but, 转折连词
GRE设问句:①有问必答;②自问自答;③主题题型(答案所在)
gP35 设问句:有问必答, 自问自答, 主题题型
限定性语气
限定性语气表示作者有保留意见, 为ETS偏爱, 可能正确的一些限定性修饰词:
qualified, guarded, tempered, partially, tentative权且, reluctant不完全的, critically批判的…
qualify在题干、选项中作“限定, 保留”解释。
条件句:
结构引导的条件句, 条件成立, 结论才有可能成立。作者不说成立与否, 则结果不知
if true/possible 表示的条件, 不充分条件也可以是答案
否定句: 否定句
否定句后面必有肯定句, 重点看。否定句凡是与态度无关的, 都是有歧义的。不小于≠大于
A no more adj. than B 对A, B共同否定
判断句 表明作者态度, 正评价可能是TS
假设
assume担任, 假设, 采用 答案:用肯定句把差异说出来。
标点符号
冒号“:” 表示同义重复 分号“;” 表示顺接、并列
“—” 同义重复 “——” 插入语
引号“ ” 表示负评价
列举、举例
有明确列举标志, 只关注列举对象, 大列举需作标记。例子可以不看, 除非有大写名词。
应用:类比, EXCEPT题, 罗马数字题, in order to题
§4 题型分类
主题题型 P120Q22
【题干】:The passage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___?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best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a)main idea, primary purpose涉及态度
(b)main content(summarize, title)涉及对象
【解法】:
1. 直选法, 直接找TS改写
(a)结构——正评价, 新观点, 结论, 解决方案…..
(b)特殊语言现象——设问句;大段举例之前的理论说明或举例后的归纳;大段叙述后的转折
(c)作者正评价所在句一般为TS
2. 排除法, 正确选项具有以下特点:
①无细节(论据) ②有对象(有focus) ③态度一致(符合作者态度)
3. 题干问focus的处理
直接找TS, 找前不找后, 在1~2段的首句之间找
4. 驳论文argumentation主题题型的动词答案:
correct, criticize, refute, challenge, evaluate =critique 见到这些词就可以选选项
驳论文——对别人观点持负评价
5. presentation型文章标志:present, descible, explain, illustrate, point out
细节事实定位题(detail≠focus)
1.精确定位——扫描原文, 而非扫读
a)按题型定位
b)按段落定位 把握段落结构, 注意首句和2句间是什么关系(顺接/转折)
c)按选项回文中定位 按“大写名词>最高级>唯一性>一般”的次序;
对于长的词、生僻的词、名词, 若时间不够就放过。
2.准确改写 正确答案一定是原文的改写
a)主动词, 动词, 动名词 正确答案与原文是同义词
b)宾语, 动词相近看宾语 宾语应与原文同义或近义
c)范畴一致 时间、地点、作用范围、人物群体等一致
3. 文字对应法
选项中出现文中没有的单词, 可直接排除该选项, 不要做个人推理, 注意防止选项偷换概念。
首先排除含有段中未出现的最高级、比较级、唯一性、新概念的选项!
4. 细节的事实定位:细节多次出现, 定位首次, 因为这里有很多解释, 特征点最多;如果所问的对象与focus有关, 则应定位TS。
5. “than”——选项中出现比较时, 必须“原文有比较且有比较结果且结果与选项一致”时才能选。
★正确答案一定是原文的改写, 照抄
In order to题型(serves to, try to, ...)
【题干】The author ...in order to__? …the example… in order to__?
【解法】:
(1)首先定位, 找例子前后的总结
类型 先总结, 后举例 for example/instance, like, such as... 往前定位, 总结这句话
先举例, 后归纳 thus, hence, conclusion… 向后定位, 归纳这句话
(2)该“总结/归纳”就是答案
(3)如果原文没有任何标志, 则前后为顺接关系, 按“先结论后举例”处理, 向前定位
☆注意与support题型的区别:support题型(选项原文);In order to 题型(原文选项), 题干中出现support的题未必就是逻辑题型。
作者态度题 P120Q24
【题干】:The author’s discussion of...can be described as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ible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consider…as…, agree with…, disprove…
【解法】:先看选项, 找作者态度, 选择答案
<1> 判断句表达作者态度
<2> 与文章叙述无关的褒贬态度词(可拿去)隐含了作者态度
<3> 特殊动词表达作者态度
表示作者负评价的一些词:exaggerate =untrue, violate, fail to, ignore, overestimate/underestimate, misidentify, misrepresent
表示正评价的一些词:confirm,determine,prove,show,demonstrate 注:它们不能直接用于解题
<4> 让步语气, 限定性语气表达作者态度
让步语气:被作者让步的 答案要体现让步语气 [答案:a.限定性修饰词;b.体现让步语气]
<5> 作者的态度只能有3种且始终一致:①正评价;②负评价;③有让步语气。
<6> ETS不会出现极端的态度, 不会出现绝对的评价, 不会嘲讽、奚落别人, 也不会崇拜
出现以下词的选项通常错误:
态度过好的词:
adulatory拍马的, fervent热烈的, fanatical狂热的
态度过坏的词:
envious嫉恨的, indignant愤恨的, condemnation强烈谴责, derision(deride)嘲弄, defiance蔑视, scornful鄙夷, cynical愤世嫉俗的, spiteful痛恨的, callous无情的, offensive冒犯的, insincere不诚挚的, reproach责备
态度过轻、过弱的词:
indifferent冷漠的, resigned听任的, detached超然的, ambivalent模棱两可的, facetious开玩笑的, lighthearted心情愉快的, jocular诙谐的
程度过重的词:
complete, total, entire, absolute, unrestrained, unchecked, unmitigated不缓解的, admittedly无可否认的
可能正确的一些限定性修饰词:
qualified, guarded, tempered, partially, tentative权且, reluctant不完全的, critically批判的
混合评价:
用but连接, 重点在but后, 考察让步语气, 从大不从小
objective yet concerned——没有明显的正负态度, 即客观的态度, but/yet重心在后。
结构套路题型
【题干】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accurately describl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assage?
1.passage篇章式 结构套路,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TS从前不从后
2.paragraph 段落式 首句+
如果TS已对某事物给予正评价, 末尾再作转折, 通常是倒让步, 不必理会。
3.注意两点:内容对应, 顺序一致(答案顺序应符合原文顺序gP66Q22)
原文类比题
【题干】:example, exemplify, analogous to, similar to, parallel to
【解法】:抽象掉所有给定的具体内容, 抓本质特征
(1)具体对象不要(2)态度词不要, 只保留态度(+/-评价)
例如P182一文:“小于sth., 不能做sth.”。P213豆科植物一文:“在A中引入B, A变得更好”。
逻辑题型:
【题干】:判断标志Weaken/Support/Assumption, if ture
【解法】:排除法
1. 界定现象和结论(A, B)
2. 决定weaken or support?
3. 选用W/S的相应方法
如引入它因, 搭桥法(原文AB, 选项ACB), 反证法, 直接驳斥原因, 直接驳斥结论…
4. 根据选项找原文说法
5. 排除错误选项
6. 数字类逻辑题:在相对化与绝对化之间进行转化
7. 它因型: weaken:有它因 support:排除、减弱它因
8. assume答案:用肯定句把差异说出来
取非题型
强对比取非:
(1)普通强对比:unlike;in contrast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used to, on the other hand
(2)时间状语强对比:Now, new, nowadays, current;once, until recently, past...
☆☆☆首句有明确时间状语的, 一定是强对比!
(3)变体强对比: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最高级(-est, most), always, never, 排序(first, last, ...), 程度词(uttermost, foremost), all, none, any...
☆☆☆含最高级、唯一性选项一般不成立, 除非原文有对应的明确说法
【解法】:已知与A强对比的B的特征, 对B的特征取非得到A的特征。
改进型取非: P120Q23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would haved been improved had ___? (better,improve, more convincing/useful…)
(1)首先定位——找出缺陷或不足 (2)取非原因——将原因取非而不是将缺陷取非!!!
如果做了什么一个对象会更好? :哪儿不好?为什么不好?取非不好的原因, 作等效陈述
虚拟语气取非——题干说法与原文说法相反, 对原文正确说法(可能不止一个)取非。
续写题型
1.后续一段 未列举完的内容, 未遂心愿
P130CO2 把握文章结构, 不能仅根据最后一段解题
2.introduction 看文章首段的前2~3句, 正确答案在第一段中找
预期反对题型
作者让步过的内容是正确答案
EXCEPT及罗马数字题型
排除法, 正确答案是作者在文中明确反对过的(提出并反对)或根本未提到的或定位的段落未提到的(选项的关键词落在别的段落)说法。
列举题
找并列的词、句子, 文字对应法
泛指化题型
特点:题干的核心名词前出现了不定冠词a, an [P305Q19, P166Q27, P193Q22]
【解法】:找文中泛指化[普遍适用]的句子, 改写后得到答案
写作手法 P121Q6
先定位, 后解题nP153Q26
generalization 着重“动作过程” conclusion着重结论本身, “状态”
§5 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
1.意群阅读法, 阅读速度一定要快(≥160words/min), 勇敢的省略, 记住:看题时间要比看文时间长
2. 重点看文章的结构和态度, 不关心内容, 大胆取舍, 该跳过的就跳过
理论
内容 无用
观点 涉及人物, 谁在说
方法 评价 ☆☆☆☆☆最重要
3. 生词、词组:名词采用缩写;动词、形容词根据上下文推测含义
4. TS和重点语言现象仔细阅读, 其他略读或不读。不能理解的快速掠过, 切记停留!!!
5. 看选项顺序:
大写(连字符)> 最高级、唯一性(一般×)> 特殊疑问句
若实在找不到, 则蒙A或B。
6. 不要精读, 不要回头读, 不要试图记住细节, 不必了解文章的意思, 速度一定要快, 一定要作笔记, 时间不够看首段和各段首句
阅读中的删减
a)所有论据都可以省略:例子, 类比, 比喻
b)顺接关系(无转折, 态度一致, 内容延伸)
c)冒号后, 分号后, 破折号后
“:” 同义重复 “;” 顺接、并列 “—” 同义重复 “——” 插入语
d)单独出现的数字
e)两种语气可以略读:虚拟(表达与事实相反的情况)、让步(让步后必有转折, 重在转折)
f)对具体事件、进程、原理、试验、观点、方法的解说, 只关注作者态度和涉及人物, 不关心内容
g)原文中有明确列举标志, 只关注列举对象, 不关心对列举对象的描述, 作标记
h)任何的原因和解释都可快速略过, i)主题句(TS)明确后, 各段以首句、2句间有无转折为阅读重点。有转折时, 2句多为TS
j)旧观点略读!
题目与选项的处理
一、直接法
1.精确定位——扫描原文, 而非扫读
a)按题型定位
b)按段落定位 把握段落结构, 注意首句和2句间是什么关系(顺接/转折)
c)按选项回文中定位 按“大写名词>最高级>唯一性>一般”的次序;
对于长的词、生僻的词、名词, 若时间不够就放过。
2.准确改写 正确答案一定是原文的改写
a)主动词, 动词, 动名词 正确答案与原文是同义词
b)宾语, 动词相近看宾语 宾语应与原文同义或近义
c)范畴一致 时间、地点、作用范围、人物群体等一致
3. 细节的事实定位:细节多次出现, 定位首次, 因为这里有很多解释, 特征点最多;如果所问的对象与focus有关, 则应定位TS。
★正确答案一定是原文的改写, 照抄
二、排除法
1. 文字对应法
选项中出现文中没有的单词, 可直接排除该选项, 不要做个人推理, 注意防止选项偷换概念。
首先排除含有段中未出现的最高级、比较级、唯一性、新概念的选项!
3. “than”——选项中出现比较时, 必须“原文有比较且有比较结果且结果与选项一致”时才能选。
选项缩读
1)动词结构读动宾
2)名词结构读主名词(去掉所有修饰、限制的成分)
3)主从复合句结构读主句
时间分配
总要求:阅读时间少于做题时间
读文章的时间要短, 顶多2-3分钟将原文扫一遍, 把时间留给定位和解题
短文章4-5min, 其中1.5min中看文章, 做题每题1-1.5min;长文章2min看原文, 解题每题1-1.5min
按题材调整, 太难的文章少浪费时间, 控制做题的平均时间在1min左右
时间不够读第一段和各段首句
解题的几条原则:
1.主题题型要做对, 速度可稍慢
2.短文章每题必争
4.解题时一定要定位。定位时先看题干中关键词, 根据笔记定位, 找不到时再段落定位, 扫描文章, 多次出现定位首次。正确答案一定是原文的改写, 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严格把握文字对应法, 每个正确答案都必须找到依据, 绝对不可凭记忆或知识背景做题
【注意】:给出具体行号的题目其答案一定不在行号所给处, ETS不会这么傻, 一般在其上下句中找。罗马数字题找列举。
5. 注意虚拟语气的改写
§6 词汇
阅读部分, 单词的重要程度按词性排序为:v.adj.adv.n.
A but B 重点在but后; A though B 重点在though前 ☆
not only...but also 连接两事物强调后者;as well as连接两事物强调前者。
paradox 看似矛盾, 实则有理(如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complex 在GRE中表示“情结”
outline<>detail screen out = filter筛选出
realistically在英文中为褒义词, 实事求是的意思(中文指“势利的, 功利的”意思, 贬义)
☆significance意义, 中性词, 不表达态度 a case in point 恰当的例子, 正评价
far from = not after all 递近语气
argue 跟介词(with/ against…)才表示争辩
critic v.中性词, value, 评论 n. 文学评论家, 批评
critical a.批评的, 负评价
critically adv.一分为二的
critics n.评论家, 批评(不可数)
counterpoint和声, 和谐, 对照法, 来自于音乐中的对位音【注】:转折点turning point, milestone
献给不上新东方的G友:我的阅读笔记(王鹏主讲) 作者:dfree
Verbal: 30题 30 分钟 ---机考
类反: 16题 4 分钟
填空: 6×1min/题 6 分钟
阅读: 8题 18分钟
阅读时间控制参考:
一般情况下1个verbal包括 1长×4+2短×2
也有可能是 2长×4 或者 3 中长 × 3
长文章:9 分钟
5分钟读文章,题目1分钟1道
短文章:4~5 分钟
2~3分钟读文章,题目1分钟1道
※GRE复习:把握重点,宁精勿滥
熟悉题型,掌握技巧,减小阅读量,提高速度。
阅读笔记总结
引言:关于机考
1、 每篇文章的题目减少了,所以更不需要去读懂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否则太亏了!
2、 4种题型混着出,平时要练习频繁转换思维的能力。
3、 前5道题要力争全对。
4、 做每一道题都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你认为很难的题,有可能实际的难度系数很小,放弃努力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第一部分 概论
一、文章的套路结构:
1、 结论说明型
A、判断标志:首句为“判断句”,第二句和第二段首句无转折。
B、TS(topical sentence)即为首句;每一段之主题句基本上就是该段首句。
C、什么是“判断句”?
a.系表结构:be、remain
b.含有作者的态度和评价
2、新老观点型
A、 判断标志:
首句出现了老观点,例如:
it was traditionally assumed…
it was once / usually believed…
Many ××believed that…
Many ××have argued…
It was frequently assumed that…
It wa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过去、传统、大家一致公认的观点,都是老观点。
B、TS:陈述新观点的句子。
C、新观点特征:
对同一focus给出不同的解释。
即:对老观点取非,加NOT——注意,取非后可能有多种结果,新观点必为其中之一。
读到老观点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新观点可能是什么样子,从而往下有目的地寻找。
3、现象解释型
A、判断标志:首段给出一个自然的或社会的现象,往往很古怪,下文对其做出解释。
B、 可能有多种解释,TS:作者给了正评价的解释。
C、 需要注意的是:
a.可能先给出几个错误的(作者持负评价),最后一个才是正确的(正平价)。
b.可能所有解释作者全都不喜欢。
4、问题解决、回答型
A、 判断标志:
a. 手段出现了设问句。
b. 首段出现了以下四个词语之一:problem difficulty task puzzle
B、TS:作者给出正评价的解决方案。
5、 另类文章:
前班部分是以上四种结构之一,后半部分讲了一些与前面无关的内容。
TS在前面,“从前不从后”
二、做题的几条原则
1、 先读文章后做题。
2、 不能凭印象,或自己的知识背景做题。
3、 做细节题:必须找原文语言重现,正确选项为原文的精确改写。
三、快速阅读
1、 题材繁难――不必理会 句式复杂――重点训练。
2、 生词、词组:名词采用缩写;动词或者形容词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的猜测。
3、 TS和重点语言现象:仔细阅读;
其它:速读,能理解则理解,不能理解则果断地一掠而过!! 切忌滞留!!
4、 大胆取舍,该跳过的就跳过(见附)。
5、 重点把握:
① 文章结构;②作者态度。
附1:快速阅读参考
1、第一遍读文章的时候,论据都可以略读
1)例子,类比和比喻:只会考 in order to 题型,答案或前或后,本身无用。
2)“:” “——” 同义重复 “;” 相当于顺接连词
3)顺接连词:moreover,furthermore等。
a. 前后作者态度一致,可以用于旁证作者态度;
b. 前面如果有不认识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后句还可以作挣扎;
c. 如果全段都没有结构连词,则缺省为顺接关系,段首为主句。
4)明确的列举标志:
列举的对象是什么应该知道,对象的具体描述可以从略,否则会很吃亏。
5)单独出现的数字从略,除非隐含比较,数字都不值得一看。
6)让步语气:
•让步之后必有转折,真正要读懂的是转折部分;
•如果转折句没有读懂,则回过头去看让步部分,取非即可。
7)观点、说法:
具体内容可以快速略去,关键要把握代表人物、作者态度。
8)任何原因都可以从略:遇到for、because就跳!!
2、 选项处理
1)直选法:精确定位是关键。
a. 按题型定位——首选。
b. 按段落定位——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次选。
用文字定位法,排除含有该段中未曾出现的最高级、比较级、新概念的选项。
c. 如果题干不能定位,则选项逐个定位:
•先找有大写名词、最高级、唯一性的选项;
•没辙了,就凭印象猜吧,不要耗费时间!
2)正确选项必须是原文的精确改写:
a. 主动词:与原文同义或者近义;
b. 直接宾语;
c. 范畴:包括各种状语(时间、地点等)、作用范围、人物群体等等。
3、 排除法:
1)最重要的是文字对应法;
2)先应该纵向扫描选项,如果在讲同一对象,则先回原文定位,再做选择。
4、 选项缩读:
1)如果是完整的句子,则先读主句
2)如果不是,
•动词结构:动+宾;
•名词结构:主名词,剔掉所有的修饰、限制的成分。
四、重点语言现象
——不一定要做标记,但是必须细读
1、 顺接连词不用细读:
further,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顺接关系用于in order to题型的定位,不用标记
2、 转折:
①nevertheless, nonetheless
② in fact, indeed, actually, practically
③ but, yet
•这两个词无须总是关注
•出现在段首
•一个现象解释、一个观点陈述之后
④ however——重量级转折!在文末,或者一串列举之后给出最重要。
⑤ 让步语气,跟进转折
•although, while, though
•of course, certainly, no problem
•no doubt, hardly in doubt
•do/may/have引出的强调句表示让步
注意:though, although的用法:重心总是在后半句
出现在前半句时,表让步, 等于:虽然、尽管
出现在后半句时,表转折,等于:但是
I really want to come, although (=but) I have no time. 强调我来不了。
※凡是被作者让过步的对象,考到态度题,正确答案必须含有让步语气。
3、 because 一般引出细节原因,不用关注;so引出小结论,也不用关注
4、 结果连词
thus, therefore=thereby, hence, conclude
5、 强对比关系
1) unlike, in contrast to, be distinguish from
2) 时间:once, now, new, nowadays, current ideas, until, recently, past,
in 1950’s…
3) 最高级,唯一性
•最高级:most, uttermost, foremost, least, always, never, first, last, all, every, any, each, none, -est
•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exclusively, mere
4) 普通大小比较,倍数关系
6、 人名书名,关键主体名词:缩写
7、 列举,超过3个的小列举或者大列举值得关注,可能会出except题型或者罗马数字题型。
8、 虚拟语气:would, could 引出的是未实现的陈述。一般后面会跟进转折。
9、作者态度(见后)
第二部分 题型攻略
一、主题题型
(一)问main idea, primary purpose
1、 正确选项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①有focus; ②无细节; ③态度与原文一致
——能找到TS则直接改写,找不到依据这三个特征使用排除法
2、先看选项的主体动词,迅速排除干扰项
① presentation型的文章
present, describe, explain, illustrate, point out…
②argumentation型的文章
evaluate, criticize, refute, challenge, counter, correct
——出现了则优先选
(二)问focus: 应直接定位TS
(三)问文章结构organization
必须符合两点:①内容对;②顺序一致。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后面出现大段无关论述时:主题“从前不从后”;
•从面TS已对某事物给了正态度,末尾再作转折,说一些毛病,缺点,这是倒让步,而不是文章的重点,不用考虑!
•对选项大胆采用缩读技巧!(动-宾 主体名词)
二、作者态度题型
见杨继阅读
三、原文类比题型
见9102-2-短 (第27题)
四、weaken, support, assumption题型
解法同逻辑单题,easy!
五、细节定位题
——需要重点练习迅速定位、精确改写的技巧!!一般难题多是细节定位题。
1、 EXCEPT题型及罗马数字题型
① 原文明确反对的;
② 原文根本未提到的;
③ 定位的段落未提到的(选项的关键词出现在别的段落)
——文字对应法
2、 in order to题型(example的作用?)
① 原文先总结,后example,则应该往前定位
标志: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
② 原文先example,后总结归纳,则应该往后定位
标志:thus, hence,conclusion
③ 如果没有任何标志,则前后为顺接关系,一般为先结论后举例,往前定位
3、强对比取非题
① 简单强对化
unlike, in contrast to, compared with
② 时间强对比
③ 改进型取非题
定位“不好”的原因,取非之后作等效陈述。
※细节定位的一般原则:
1、 优先向“首次”定位;
2、 注意题干的“双重”定位信息;
3、 如果问到的对象与focus有关,则应定位TS;
4、 巧妙地利用比较级,最高级,唯一性等选项信息,排除干扰选项。
※补充技巧:文字对应法。 (见杨继阅读)
5、“泛指”题型,定位时要特别注意
题干的核心名词之前出现了不定冠词a, an修饰
比如:an interpretation, a novel
附2:两遍法操作
第一遍:
1. focus?
2. 作者在写作focus时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各段的大致内容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3. 作者的态度?
※ 注意:一定不要去抠细节;争取能记下30-40%的内容。
第二遍:
根据题目定位阅读,找语言重现,选项必须是对原文的精确改写。
补遗:
1. objective yet concerned
——没有明显的正负态度,就是态度客观;yet, but:重心在后面。
2. 作者态度永远不可能是Detached, indifference, resigned。
3. Not only…but also… 重心在后面; …as well as…重点在前面。
4. empirically •实验地(科学) •经验主义地(哲学)
5. no more than: 两者都不具有。
6. 否定句之后肯定会有同义重复的肯定句
——有破必有立,重点读懂“立”
第三部分 90~94阅读补充笔记
9004-1-短
17、B) 错:new ßà remains
18、EXCEPT题型:
① 原文明确反对的;
② 原文根本未提到的;
③ 定位的段落未提到的。
19、 原文:现象+结论 题干:取非其中之一; Answer:必为取非另一部分。
9004-4-1-长――很难,五星级
26、E) 错:
在态度题中,选项出现了“无限制地”,则必错unrestrained, unchecked, untempered
25、 A. only × D. Most. ×
A、B、C、D:正评价 × E、负评价√
9004-5-短
17、只须看主动词即可选定C: correct
19、A, unlike B:典型的强对比取非题
9004-5-长
23、细节定位:
先找“aerodynamic environments”
再找“determined”——dictates
24、release of pollen
老观点一段有,新观点一段也有,应往哪里定位?先找新观点段!
25、have not don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CEPT题型!
五个选项都很长,怎么办?
第一反应:缩读,抓关键词定位!
A) different species: species-specific (L29)
B) physical properties: (L28)
C) general range: immediate vicinity (L24)
D) physics of pollen motion: (L22)
relationship increase(L33)
E) evolutionary adaptations: (下一段)
A,B, C, D定位太难,而E则是一个极为典型的EXCEPT题型答案!
——定位的段落没有提到
26、改进型取非题:定位“不好”的原因,取非。
27、support题型:
“A,B”:
①A本身合理,可行,有意义;
② A、B之间有本质联系;
“B,A”:
③除了A之外,没有别的原因导致B。
9010-1-长
17、focus on:
B.错
giving a brief overview of…, and assessing their impact on future climatological research
怎么可能会对呢?即不提出又不驳斥观点?
Assess: 评价
Recommend:劝告,推荐
21、support A→B:支持要对点!
L42-45
In short, …magnetic field is…be self-sustaining, so that, the solar-activity cycle…would be maintained with little the same overall change…
支持方案:①说明A可行或者有意义;②直接支持B;③支持A→B,建立本质联系。
本题E)选项直接支持B
无论哪一种支持方案,都至少应该出现A或B中的focus之一,本题重现的是B:
…,solar-activity cycles displayed the same…
22、最高级、比较级对排除选项很有价值!
A) most ×
B) the same ×
C) more reliable ×
D) √
23、assumption题型:
原文→选项:选项是原文的必要条件
对选项取非:not选项→not原文
9010―1―短 略
9010-4-长
22、
A.√
B. only ×
C. only ×
D.态度不对,作者应持正态度 ×
E. further, oppose 原文都没有 ×
23、每个选项都很罗嗦,其实很简单:
找even的对应词: B) beyond √
重点词汇:
qualify: 限制
be qualified: 使……具有资格
to have less to do with… than it do with… and with… 与其说……还不如说……
revolutionary: 完全中性,没有任何褒义色彩
9010-4-短
24、回顾主题题型:
不能有细节,有focus,态度一致
25、找好原文精确改写的感觉。
9102-2-长
19、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Doubling ×
B. as frequently as ×
C. any ×
D. biochemical eventually ×
E. √
题干没有定位信息,而是考虑整段,甚至整篇文章;显然不需要每个选项都回去定位,否则这题也太难了,用排除法;
(1) 最高级:most uttermost foremost least always never first last all every any each none -est
(2) 唯一性:only sole unique exclusively mere
(3) 原文不存在的比较级
(4) 数字关系:相对→绝对
(5) 原文未出现的新概念
(6) 实在不行时,用大写名词或其它关键词定位
9102-2-短
重点词汇:
1、 integration / fusion / assimilation
平等合作 完美融合 同化,吸收——生理
大鱼吃小鱼——社会、文化
2、 curiously: 古怪的,不可理解的 ——负评价
3、 ideal:中性词
4、 no more “contradictory” than 两者都不矛盾
27、 原文类比题
be most similar to
In a curiously persistent refusal to credit Hansbeny with a capacity for intentional irony has led some critics to interpret the play’s thematic conflicts as mere confusion, contradiction, or eclecticism.
提炼:某人不具有某能力 è 负
B. Radioactivity can’t be directly perceived, …
被动态:×
C. √
解题方法:
•提炼框架,去掉所有修饰限制成分
•去掉具体名词,用××代替
•去掉态度词,只保留正负态度
9102-5-长 ——经典
重点词汇:
1. argue = suggest
argue against: 驳斥
2. must be careful about doing something = cannot do something(L54)
(另见P13,风媒结粉一文L44)
3. contention: 论点;竞争,争论
17、复杂的,让过步的态度:选项也应该是让步的态度(不能完全正或负)。
标准答案:partially justified
qualified provable
guarded (谨慎的)…
18、Inheritors of some of the view points of early twentieth-century Progressive historians such as Beard and Becker,…
refers to “…B. and B.” “in order to…
定位细读时应该重点关注“B. and B.”与该句或该意群focus之间的关系,即“Inheritors”,而不是它本身的特点,即“progressive historians”
A. most ×
B. emphasize the need…×
connections 上义词,不够好
C. 没有指出联系×
D. first ×
E. anticipate 精确改写
19、 精确改写:
Loyalism thus operated as a safety value to remove socioeconomic discontent that existed among the rebels.
①看到thus,应该还往前读一句,而不是往后读
…,the disputing rebels of one or another class usually became Loyalists.
②绝不能把其它的信息用来做题!
比如upper,这两句未出现,则出现了该词的选项肯定错!——凭印象做题,很容易犯错!!!
A. Disputes ßà socioeconomic discontent. ×
单复数,主体名词范畴不一致
B. upper lower:该意群未出现 ×
C. tolerating…
D. channeling… 动词不确切?
E. √ 要推出此选项,显然还应该看“thus”的前一句。
20、 定位技巧:
① 第一次出现的位置——首次定位
② 寻找另外的定位信息——双重定位
③ 需不需要往前或者往后读一句?——语感 ?
L30: Social structure was in fact so fluid.
有in fact, 显然不可能是首次出现,应该往前读一句。
…social mobility…
该意群:L20-L37应细致地读一遍
I. than,无此比较
II. √
III. not… rigidly defined.. divisions为loose…categories的精确改写
IV. prevented…from arising 不等于 prevented… from hardening
21、
A、least ×
B、√
C、fewer:新比较,无,×
D、Primarily L.与r.之间的相对数量被偷换成了L.的绝对数量。 ×
E、无 ×
23、定位: sectional conflicts (缩写为S.C.)
本段为结论解释结构,首句就出现了S.C.
全段都是关于S.C.的意群,但是现场不可能时间把全段再读一遍。
(可见对付这种题,第一遍就必须尽量多记,掌握每一段的大意。)
9102-5-短
24. D) too difficult for…不可能是其primary purpose
因为被首段第二句话转折掉了,不是TS。
27、关于态度
① 有让步、转折:则为复杂态度,不可能完全正或负
② 不可以极端
③ 必须从学术角度
dismay 沮丧 ×
antipathy 反感 ×
惊诧 × 愤怒 ×
skepticism √
9104-1-短 略
9104-1-长
22、问到行文结构:内容和顺序都必须正确!
24、定位disappearance of an E. N. (L11, L48)
25、定位winds
26、undermine: weaken题型 定位不好的原因
L35 ×:态度的变化
27 anti-E.N. fastest: 定位速度比较
9104-4-长 太容易了,略。
9104-4-短
27、首句TS暗含强对比;
…are finding that…
下文举例的作用:
to illustrate the inadequacy of an existing view of bacteria.
9110-1-长
17、本文为结论解释型。
c) evaluate. E) attack: 动词错,首先排除!!
9110-1-短
25、
A.Civil rights: 无
B. New method. 无
C. only ×
F. first ×
G.
27. 让过步的态度
B) 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s
——经典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