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hidee 发表于 2022-3-22 21:18:17

以micro theory为读博方向的话该做哪些准备呢

俺今年拿到了UWM硕士的录取,将来想要以micro theory为主要的方向读博,想请教一下各位前辈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感觉相较计量,应用微观,宏观等方面选择micro theory的人不是很多(扒拉了下Berkeley,UChicago的毕业生),能参考的研究经历也是少之又少。如果默认pre-doc和各类research经验成为申请排名靠前学校phd的主流的话,是不是先去以偏向应用的分支(计量,应用微观)为中心进行学习然后获取一定的经验会比较好?

Gter4117170 发表于 2022-3-22 22:32:46

能做应用就不要做纯理论,除非非常坚定和自信。如果一定要把micro theory作为唯一兴趣方向来申请,主流策略是在本科时拥有econ&math双学位。如果本科数学背景不足,建议在madison拿theory教授非常强的推,否则极有可能top50全聚德。拿强推的策略是,在想要推荐信的教授的课程上卷到前几(最好前三),去聊你的想法并impress到对方。这很难,所以能做应用的话就不要选hard模式折磨自己,通过做ra拿推风险更小一些。

orchidee 发表于 2022-3-22 22:52:09

Gter4117170 发表于 2022-3-22 2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做应用就不要做纯理论,除非非常坚定和自信。如果一定要把micro theory作为唯一兴趣方向来申请,主流策略 ...

感谢您的建议!

屠龙大师 发表于 2022-3-22 23:10:22

好问题。我其实也一直很想知道,因为我也对micro theory比较感兴趣。这边提一些我所了解或听说的:

-有一位做mechnism design的年轻教授告诉我说,他在Harvard为Duflo的学生(是一位AP)做过pre-doc RA,做的也都是一些数据的活,之后拿信去了top10中的一所;

-我的推荐人之一告诉我说他硕士时参加reading group,在那时便对contest theory 这个field非常了解了;推荐人之二说他本科时就打算做decision theory了;

-最近和两位高年级的博士生聊过,一位说他第二年才定下来做theory,决定的原因是解决了教授在某次讨论上给出的一个难题;还有一位说他本科时即定下决心做theory,至于哪个field则是根据兴趣(而不是根据教授的方向),之后做研究都靠自学

-知乎问题"2020 fall你都申请了哪些学校的MA/MS/PhD/JD/MD/MFA?录取结果如何"有一位本科直博的Columbia的答主,申请时已经有两篇publication了;知乎问题"2022 fall你都申请了哪些学校的ma/ms/phd?申请结果如何"有一位申请到BC和HEC的数学专业答主,提到了他给校外数学教授的RA经历

-我的推荐人曾经place过一名学长到top20,他有一个关于experimental econ的非常成熟的writing sample,在申请时连实验都已经做完了;我的推荐人基于此给我的经验也是:尽早准备自己的writing sample;

我对以上见闻的解读:
-通过pre-doc,publication(或是IMO这种好的signal)都可以帮助“申请排名靠前学校”,考虑到难度,我觉得pre-doc可能性价比更高一些;

-不少例子都是“赢在起跑线”,我觉得有帮助且比较容易做的一点就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theory这个方向很大,有game theory, mechanism design, information econ等等等等,如果能读多一些这个领域的文章,或是找一个research idea和教授聊聊,应该有一些帮助;

-然后就是看看能不能写出一篇writing sample了(我听说做theory的RA多半也是在和教授coauthoring,顺带帮忙做一些proof-reading这些)

我个人的一些经验:
-cv里可以试着多写一个field,比如IO/experimental/metric这些,我就在面试时被问过,如果(发现theory太难)还打算做什么field

-根据job market端的需求,申请PhD时,把theory作为main interest,应该比别的方向如macro, applied micro这些来的大


快乐的热水壶 发表于 2022-3-22 23:41:45

本帖最后由 快乐的朱稚征 于 2022-3-23 04:05 编辑

道听途说(不确保正确):理论申请者(相比于应用)有好的writing sample时,推荐信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数学课的重要性也下降。不过有好的ws也就可以利用它获得强推。如果没有好的ws,别人判断你能不能做好理论的成本大,推荐信需要足够强,数学课不足或成绩不好可能会非常减分(相对于应用)。

参考:
1.楼上提到的那位哥大同学,有发表有好的ws,修的数学课不多。出处知乎。  
2.某国发本科生,老师提出“paper-oriented”的申请策略,有被国外教授称为能发GEB的ws。网上能找到经验贴。
3.某大二就开始做理论的朋友:“做微观理论重要的是有没有人带着玩,数学不一定从头到尾修完,用到的地方单独去补就行。”
4.本论坛题目为“想做理论研究还有出路吗”的帖子。

所以有能力的话最好还是写出自己的作品,没有的话我同意二楼的策略。另一个策略是先装不做理论。。申到理论强校再改。

天羽木子 发表于 2022-3-23 09:42:09

theory特别需要一个好的advisor来带,没有引路人纯靠自己,除非你真的怀抱有极大的兴趣不然很有可能掉进陷阱。可以找找theory和application中间的一些领域比如IO/Health/实验什么的先去了解一下,因为做纯理论的话是越来越难发表,虽然说圈子小,但是就那么几个topic大家都来回做,能做的东西都差不多了。

luke_fun 发表于 2022-3-23 10:07:33

本帖最后由 luke_fun 于 2022-3-23 10:16 编辑

理论phd想申请好的学校(top 20)建议还是要上一点hardcore的数学课。phd level的分析高分肯定是最好的,其次像是本科的分析2,拓扑之类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硕士阶段想拿出solid的writing sample难度太大了,尤其是还没有教授带着,如果真能拿出这种东西,那申请反而不需要怎么担心了。所以不太建议楼主一开始就以这个为目标。楼主提到的做theory的jmc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多方导向的结果,整个job market本来对theory phd的需求就不大,现在还在减少,导致各个学校也倾向于少招想做理论的学生。同时,理论phd相比applied,在学术圈外找工作的难度也大很多,这也让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理论的方向。


同意楼上提到的IO或者Experiment等领域,这些领域理论的部分不算少,而且算是目前比较有活力的领域,楼主可以多了解了解

ωκδεθψ 发表于 2022-4-3 03:47:38

劝退纯理论(Game Theory/Decision Theory),一定要做的话做好毕业找不到学界工作的心理准备。数学课和微观理论课最好都能够拿A,然后applied theory做一个短平快的课题拿来当writing sample。模型不一定要多高大上,但是写作方面要完整、连贯地把问题讲清楚

应用理论的话Health回国环境也不是很好,但是硕士阶段应该不用考虑这么多,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得不顺转方向就是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micro theory为读博方向的话该做哪些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