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oscere_causas 发表于 2023-4-1 07:37:16

跟大家聊聊读完硕士我的感受

楼主在英国读的经济学硕士,项目算比较学术导向的那种,毕业后忙了一段时间,最近闲下来一点,就回顾了一下整个硕士阶段,跟大伙聊聊我的一些感受,在这个焦虑的申请季希望能给版上贡献点别的话题 :)

版上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家感觉咱们陆本同学申请PhD/RA的难度要远大于海本/外国同学申请PhD/RA的难度,然后分析一些原因,有国内经济学教育体系和国外的差距,有国内教授和国外教授推荐信效果的差异,有语言障碍,等等等等... 这些原因或多或少有其道理,不过读完硕士之后,观察我身边的同学,既包括中国同学也包括外国同学,我觉得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是外国同学在求学过程中是身处于一种经济学的"context"中,但是这种"context"在国内是缺乏的。

什么叫经济学的context?你没事的时候看报纸,报纸上重要版面经常有Paul Krugman这种重磅经济学家的时事评论,这叫经济学的context;你还有一年毕业,考虑毕业之后做什么的时候发现你可以去经济咨询公司研究某家公司的market power并用研究结果为客户的反垄断case辩护,你可以去宏观对冲基金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央行是加息还是降息然后买卖政府债券赚钱,你可以去央行做研究员用微观数据研究现在劳动力市场是紧是松,利率该升该降,这也叫经济学的context。在这种context下,你有足够动机去学经济学:时间序列学好了你以后就能去金融城挣大钱,产业组织学好了你可以接苹果谷歌的反垄断大案子,等等。

相比之下,经济学的context在国内是缺乏的。我相信很多学经济学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高考完你跟别人说你学经济学,十个里面会有八九个问你经济学学啥,学完能做啥工作。这样的经历说明经济学(至少西方经济学)在国内的应用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应用前景之下,学生、学者的研究动力多半是不足的。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这种context的差异的?是开始于某天听完一个讲座之后和一个来自东欧的同学尬聊的时候:新同学不熟,碰巧碰到之后免不得要尬聊几句,他问我:“你觉得这个通货膨胀的讲座咋样?”。我说:“还行,我对通胀不太感冒...“,然后他说: "Come on. It's inflation!",然后就把天聊死了。。。我当时就诧异,通胀不就是那点事么,不就是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至于这么激动么。几个月之后,英国通胀开始急速上涨,到现在CPI还没降到10%以下。期间我能明确感觉到购买力的严重缩水,去超市买东西时不时就能被“惊喜”一下,同时工人医生因为不满工资,罢工也越来越多,一罢工地铁就停运,我算是真真感受到了通胀这玩意的威力,这个时候就有点明白为啥那个东欧同学对通胀这么着迷了。后来,看了点通胀的资料,发现东欧同学对通胀的着迷/恐惧是有历史渊源的:很多东欧国家在转轨之后经历了严重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一些国家采取了紧缩措施(休克疗法),造成了一段时间的衰退。有的国家(像波兰)比较好,衰退了一段时间就恢复过来了,有的国家(像俄罗斯)就比较惨,休完克算是一蹶不振。所以一些东欧国家的人民在某种程度上对通胀的警惕/恐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扯的有点远了... 其实说这么多,又context这又context那的,是想为硕士毕业后博士申请不理想/学术志向发生动摇的同学提供另一种可能:博士没申到,我或许可以在经济学的context中浸淫一段时间?我申请下央行的工作,看看他们是怎么支持利率决策的?我去经济咨询公司工作,看看产业组织在业界是怎么用的?等等。在泥塘里呆久了迟早会蹭上泥,在经济学的context里面呆久了,说不定也会想出好idea呢?读书是为了以后有更宽广的选择,如果发现读博这条路暂时走不通,我们应该探索硕士教育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说不定什么时候二者就殊途同归了呢?即使不能殊途同归,又能怎么样呢?做一个几年前自己从来都没想象过的工作不也挺酷的吗?



Dobedo 发表于 2023-4-1 09:31:20

感谢分享!那po还打算读博吗

你是不是小张同学 发表于 2023-4-2 18:47:48

感谢分享

cognoscere_causas 发表于 2023-4-11 17:26:54

Dobedo 发表于 2023-4-1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分享!那po还打算读博吗

暂时不了,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跟大家聊聊读完硕士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