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373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录取原则] 曾是录取委员会头头的老板的经验谈(熬夜写的,能不能给加精阿~~呵呵)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声望
1
寄托币
184
注册时间
2005-9-6
精华
1
帖子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16 02:14:3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刚才一直在弄上面的通栏图片~~看表发现居然已经1点了~~可还是弄得没个头绪~太笨了~想到如果再不把昨天向老板讨教来的申请经验记下,恐怕明天就忘记了~~所以还是先写下这个吧~~希望与广大飞友分享……估计也不会有飞友过来我的blog……还是算作给自己的备忘吧~~

声明:老板曾经是美国一所烂校(univ. of Kansas, ranking 97)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的,昨天刚刚答应作我的推荐人。不过我也不会去申Kansas,所以跟一般人的推荐信也没多大区别,只是他在招生委员会那段日子的经验,使我受益匪浅。虽然学校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录取情况不同,但我想都大同小异吧~
另外,老板绝对不是浮夸的人,说的也很中肯,下面有些可能和普遍获得的信息有矛盾,还忘读者(如果有的话)自己定夺。

1、先说录取过程(听后令我瞠目结舌):
先把所有学生的成绩(以GRE为主)输入到excel,然后用降序排列,截取学院所需名额。之后由录取委员会老师推荐成绩靠后的,但认识的,或者教授向他推荐的人,将这些人的名字向前挪,顶替那些边缘学生。整个录取过程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

2、什么最重要:
关系〉GRE 〉其他
从上面的录取过程就能看出来,其实PS,CV,还有推荐信基本上是仍在一边
其实这和我以前在网山获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普遍认为PS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听了老板一席话,就感到录取真是好黑暗阿~~

关系的重要性:举一例子:有一年录取本已结束,一个委员会的人又找的老板(老板是头头),拿着一个学生资料,用暗示性的口吻和他说:“你看这个小孩的资料怎么样?”老板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对这种后门路线已经轻车熟路,那学生自然也就通过了。他还说知道一个G900分的,居然上了Brown univ.
所以要是没有熟人,就一定要把G的成绩搞好

3、其他材料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关系,G不好,还有另一种途径可以申到——套磁
科研经历在陶瓷的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作用
老板还向我阐述了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一点我感觉就是功利主义。国外的教授在招人的时候,不是要最好的学生,而是要找最能满足他需要,用某种他需要的技能从而为他很好的服务,能给他挣钱的学生。所以他会找一些能为他所用、在专业技能上和他互补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套磁的选择性出发点。而他根据什么来判断你在这方面是否作的好呢?不是GPA,科研经历或许稍有帮助,但最主要的还是paper.一篇好的paper能说明一切问题。哪怕是跟别人发的,只要是好paper,教授就会给你套的机会。我想很多人都有套磁教授不回信的苦恼,那就是你没有他想要得东西。

By the way,套磁回不回,还取决于教授的心情。我老板就是,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去看邮箱里的信,否则一律删掉~据说牛教授都这样~~这就只能凭运气了~~再次感受到阴暗面~~

4、出国的利与弊、学校的选择
我是理科生,所以这里也只谈理科生出国的情况。
每个人出国都有自己的动机,并且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就算出去了,也会觉得茫然。姑且不谈出国后生活的孤独,语言的不适,这里主要谈学术方面。按照老板的意思,如果你的动机就是去学习,搞科研,并立志要有一番成就,那就一定要到好的学校(我的理解是top 20),否则不如在国内(老板现在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呆着好。当然如果是抱着出去增长见识,找个外国妞,骗张绿卡什么的,就无所谓了。因为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绝对不比那些烂校差,尽管排名不如美国top100的,但那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实际上中科院的条件要比他们强很多。否则老板也不会选择回国。

老板回国的另一原因是科研经费。这一点提醒大家要去就去私立学校,不要去那种比如说以state univ. 开头的公立学校,主要就差在资金跟经费上。公立学校老师的工资是70%-80%,就是只发9个月的工资,剩下的20%靠老师自己去拉项目。而私立学校老师的工资只有15%-50%,多数都是靠项目养家糊口,所以私立的老师当然拼命的去外面找项目资金,这也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竞争性,得到的钱和项目自然也就比公立的老师多。

所以要么去top20,要么不去

5、不要崇洋媚外、弊端
出国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早就有了打算,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不是盲目跟风,随大溜,认为出国就好。国外的毕业不向国内那么容易,PhD说是5年就能下来,其实很多人5年内根本做不出什么,很多都在8年才勉强毕业。要真正有一定的实力才可以出去做科研。另外国外的科研气氛十分枯燥,一是每个组的人少的可怜,我们老板那组就只有3个人。二是研究的课题非常非常狭窄,成天反反复复地做同样的事情,不像国内还相对比较宽,同一个组可以在大方向下自愿作很多小方向的东西。

不要认为国内的生活条件就比美国差。其实在美国看到的东西,顶多再过一年就可以在国内见到,并且国内的品牌种类甚至远比美国多得多,因为都把中国当作大市场嘛~

总结一下,出国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冲动盲目。那些重要的东西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其实我觉得老板的很多话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先入为主,所以大家还是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信息, 希望这篇凌晨赶出来的文章能给大家帮助。Always keep your faith.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小蹦豆 + 1 感谢分享
yezhenyu + 2 谢谢分享

总评分: 寄托币 + 2  声望 + 1   查看全部投币

回应
3

使用道具 举报

RE: 曾是录取委员会头头的老板的经验谈(熬夜写的,能不能给加精阿~~呵呵)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曾是录取委员会头头的老板的经验谈(熬夜写的,能不能给加精阿~~呵呵)
https://bbs.gter.net/thread-514783-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