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ym7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16
发表于 2015-2-20 05:18: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5:35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3:57
我觉得你在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上陷入了一个“不是盟友就是敌人”的误区。请再了解一下北美和西欧对中国的研 ...


煩請指出我哪一隻字/哪一句話說了"不是盟友就是敌人"........

我說的是中國在已發展中國家接近沒有朋友, 我可沒有說他們都是敵人.
閣下這個閱讀理解的能力, 簡直是力穿紙背, 我沒說過的都put the word into my mouth了.....



business school以利, 理工科計之以技術, 比之於文史社科來說, 學者之間的意識形狀之差別, 大都只見於日常生活而非工作之上.
而文史社科當中, 好些科目, 直接和其人之主觀信念有關, 這正正較易令意識形狀之差別的問題, 反映於工作/研究之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17
发表于 2015-2-20 05:44:5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5:51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5:40
就是这句话:“this is not a problem in the business school, but if one go to some field that focus ...


引用一下#63, "而且学术界内部的反中思想也很盛行",
如果學術圈外的人(民主牆上的路人甲乙丙), 叫囂一下, 反一反中你就已經受不了; 那如果是學術中人(同學/同事/上司/導師)骨子裡也是對華不友善呢?? 縱然其不反映在學術評分和發表之上, 你今天都要對著這類人也夠你好受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18
发表于 2015-2-20 06:32:1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0 06:51 编辑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05:55
很自然的让我担心自己来学人文社科是否安全(我指的是能否毕业,在不被民粹观点胁迫的情况下)。  ...


這正正是我想說的: 你整個arugement, 尚沒有任何有關群眾之民粹, 如何脅迫到學術圈中的運作 (如學系中之學者因主觀政見/大眾壓力影響評核, 從而影響能否畢業).

沒有了這一環, 就不能說明這個學術界是有問題, 是髒水溝.
而只屬於和居住環境有關的社會問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19
发表于 2015-2-20 15:57:23 |显示全部楼层
ym777 发表于 2015-2-20 11:24
再说一次,我不是在写论文,是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我唯一的field research就是在HKU的一个月交流,也没有深 ...

1. 找不到證據,當然大可以分享自己的感覺,但只屬感覺而矣,經不起仔細的推敲
我也沒有證據,所以對此不多評說。

單憑感覺去說明一些事情,往往是主觀而浮淺的。

2. 但如何再從這個推論到會影響評核,能否畢業等 的問題的話,就是專業操守和水平的事宜了。
沒像79樓般圈內的例子,我個人是斷不敢作出如此嚴重之指控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20
发表于 2015-2-20 16:05:30 |显示全部楼层
halo4587 发表于 2015-2-20 09:31
这些都还OK吧, 国内的人多半也这么认为, 香港就属于over了。

這個其實極不okay.

一個學者在日常社交場合這樣說,只反映其個人之偏見。
個學者在學術場合這樣說,就反映了其術水平和取向。

這個比路人甲乙丙的想法,更影響其學術之氣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730
寄托币
8629
注册时间
2014-3-6
精华
0
帖子
4545

Economist 商学院

21
发表于 2015-2-21 08:02: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esechan 于 2015-2-21 08:08 编辑
爱在霍乱时 发表于 2015-2-21 05:26
没错,这就是我的想法。一个做东亚的教授/phd学生在seminar上关于中国的问题都可以不经过大脑,张嘴就来, ...


詳細一點分類的話, 我會從"who speak that" & "where is it spoken" 來說.

1. 路人甲在非學術場合 (e.g. 民主牆)
2. 學者在非學術場合 (e.g. 我和政治系學者吃便飯)
3. 學者在學術場合 (e.g. 學者在課堂&seminar發言)
4. 路人甲在學術場合 (e.g. 一年級生上入門政治課)

如有不當/不合理的發言:
(1)是和學術氣氛無關.
(2)會令人懷疑其學術水平.
(3)會令人懷疑其學術水平, 及懷疑會影響其人之評核.
(4)明顯純粹是其學術水平不夠高.

註: 這個"學者"是指相關方向之學者; e.g. 一個搞生物的教授, 其政治學水平絕對可以是路人甲級別的.

搞清不同身份和場合之間的關係, 是做政治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 甚至應該是一種直覺. (其實我覺得這個okay common sense...)
就如一個政治人物的公開發言, 和其私人言論也有一點分別 (不同場合);
某小市民說要用核彈把XX炸一遍, 和某國議員/總統說的話, 分別極大 (不同身份).

使用道具 举报

RE: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为什么大家要去香港这种民粹聚集的地方学人文社科?
https://bbs.gter.net/thread-180341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