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燕鸥and小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1
发表于 2006-7-9 10:42:18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在黑土地上 踏歌而行(1)

去一个地方总想听听富于地方情致的民歌。举个例子,比如我去西安,就想听听秦腔;到昆山,就想听听昆曲;到陕北,自然想听听信天游;到四川,就想听听川江号子;到银川,就想听听“花儿”。情境人文,风土民俗,连同别样旋律,一览无遗,尽兴且尽情,击节赏之,乃人生之莫大享受。

幅员辽阔的东北三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向来是好歌好舞不断的,像土色土香的《新货郎》、如怨如诉的《乌苏里江》,像辽远而抒情的《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像悠扬优美的《乌苏里船歌》,像幽默且厚道的《串门》、《饲养员》,像富有动感且充满自豪与激情的“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的歌唱,以及包括后来的那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塞北的雪》和《太阳岛上》,连同异彩纷呈的、人情味、地方味十足的“二人转”等等,这些天籁之音般,把在艰苦的平常生活,打扮得是那样的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山山水水养育着祖祖辈辈生息繁衍在这里的游牧民族。蒙古、满、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民族等等源于白山黑水的世居民族,创造了既有民族个性又有地域共性的白山黑水间诸多游牧渔猎民族民歌。

有人做过最为合适最为形象不过的比喻:火红的高梁是东北民歌的节拍,圆圆的大豆是东北民歌的音符,乌苏里江是东北民歌的乐谱,大红大紫的秧歌是东北民歌最炫目的华彩,于是一切谱出东北生活里最动人的旋律。

哈尔滨看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 德 词

刘锡津 曲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
滋润着道旁的麦苗,
迎春的花叶。

哈尔滨在我的印象中是奇怪的矛盾的两极,那里有温暖的“明媚的夏日”,也有寒冷的“飘飘洒洒漫天遍野”的“塞北的雪”。

可那都是哈尔滨,诗情画意的哈尔滨,冰灯流光异彩的哈尔滨。

哈尔滨就像个梦幻中的城市,晶莹透剔的冰雪刺激着你的视觉,冰冻着你的灵魂,在白色的映衬下,心里所有的杂念都会被暂时摒除。

传说中的“哈尔滨”意为“平地”,恰恰是这种直白的解释,一语道出了哈尔滨“朔风吹积雪,落日淡孤村”的原始风貌。就是今天,中外游客依然对一泻千里,有着“天河”之意的松花江,适同那个“风景处处,美处处”一派田园情调的太阳岛,情有独钟。

美妙的雪景总能使人浮想联翩,令人心驰神往。那就到哈尔滨,“冰城”赏雪、玩雪吧。“冰城”一词是哈尔滨最广为流传的别称,同时更是对当今哈尔滨冰雪世界,连同那无处不在的冰雕艺术的一个鲜活的概括。

不能不去亚布力滑雪。亚布力位于哈尔滨以东约200公里,是中国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滑雪旅游度假区,它拥有11条高、中、初等级的雪道,总长度共30公里。雪场有教练一对一教你滑雪,无需担心学不会。海拔1300多米,一般每年11月中旬即可开始滑雪,直到来年1月中旬。另外还可以溜冰、坐雪橇、马爬犁、玩冰帆等等。

哈尔滨最有名的是它的冰雪节,冰雪节在每年的1月5日开幕,历时一个月。荟萃众多大型冰雕雪塑和大量冰雕小品,浓缩了各具特色的地域风光,展示出整个园区的宏伟气势。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在黑土地上 踏歌而行(2)

太阳岛上

秀田 刑籁 王立平词

王 立 平 曲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
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
带着垂钓的鱼竿,
带着露营的篷帐,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小伙子背上六弦琴,
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
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心爱的猎枪。
幸福的热望青年心头燃烧,
甜蜜的喜悦挂在姑娘眉梢。
带着真挚的爱情,
带着美好的理想,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
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
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
明天会更美好,明天会更美好。

冬游哈尔滨,就一定要到太阳岛去看室内冰雕。太阳岛风景区位于哈尔滨市区松花江北岸,总面积达38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室内冰雪艺术馆。公园具有质朴、粗犷的北方原野风光特色。到了晚上,万灯齐明,各种冰灯冰雕,造型别致,巧夺天工,跻身于观赏的人流之中,新奇冰景观赏不尽。

另外还应该到中央大街,走在街上,不见红墙绿瓦,不见飞檐斗拱;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色的欧式洋楼: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至新艺术运动建筑,麟次栉比。据说这条历史不足百年的大街,将西方建筑文化积淀于此,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欧洲各类建筑风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名街。它们凝固了历史,同时也表现出那些为躲避战乱,十几个国家的流浪者的智慧和悲伤。

漠河:寻找黑龙江源头

没有水流湍急,没有气势磅礴,黑龙江源头出人意料。

也许很多事情的开头都是静静的、悄悄的,

黑龙江是这样,或许,人生之路也是如此。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白山黑水就是养育这一东北文化摇篮。白山即长白山,黑水就是黑龙江。白山黑水是指北起黑龙江流域南至长白山一带所涵盖的广阔的地域。水还有额尔吉纳河、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图门江、鸭绿江等等,山,还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等。总之,白山黑水是此地域的统称,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东北地区的概念。白山黑水的称谓在清代文献中已经出现,以后一直延续至今。黑龙江省系由省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古称黑水,满语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是"黑"的意思,"乌拉"是"江"的意思,清朝建国初期定名为黑龙江。

在黑龙江北部,有一个边陲小镇——漠河镇,位居中国的最北端,素有“中国的北极村”之称。漠河镇又被称为“不夜城”,地处北纬53°的中俄界江黑龙江南岸,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个月左右,昼长夜短,白昼可达19小时以上。夏夜,如果幸运的话,还可在北极村看到北极光横空出世的风采。这是我国唯一能欣赏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北极光”的地方。冬季的“北极村”一派茫茫雪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飞驰的马拉雪橇,别具情趣。

而漠河以西82公里的洛古河村,就是中国第三大河——东北母亲河黑龙江的源头了。

黑龙江源头有点出人意料,没有水流湍急,没有气势磅礴,源头与我们见过的普通江汊子、河汊子没什么两样。南源的额尔古纳河与北源的石勒喀河象两位恬静的少女手挽手坐在一起,看恩和哈达山黄了又绿,绿了又黄。粗枝大叶、浩浩荡荡的黑龙江,她的源头却静悄悄的似一朵轻柔的野菊,轻轻地飘起,又轻轻地飘落。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只有宁静、平和。也许很多事情的开头都是静静的、悄悄的,只是在它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热闹起来。黑龙江是这样,或许,人生之路也是如此。

东北是一块深厚的土地,是真情,有着深切的痛苦,而且也并不是毫无原由地痛苦。还记得初次聆听民间艺人的杰作二胡曲《江河水》,早已不知作者,只知流传在东北。那份悲凉一下子就震惊了当时还是漫不经心的我,只觉得四周风云顿变,茫茫江河之水肆意横流,不知何来也不知何往,慷慨高亢的高声如同锐利的剑锋横空出世,渐渐地也就有了日出日落,月满月缺,冬去春来,四季轮转,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又一代,时间流逝,于是,沧海也换成了桑田,可是江河水却依然汹涌不止,永恒地流转于天地之间,成为永恒的天地之谜。乐曲之中,迷茫如波浪一阵阵袭来,仿佛探究永恒之谜背后的那份的悲壮与执著。曲终人静,江河水洗涤着芸芸众生的红尘而远上云霄。

这是一首将自身命运融合于自然的古老长歌。人生与自然,短暂之于永恒,运动之于静止,渺小之于广袤,从抗争到失败,妥协作为痛苦的磨合,终至和谐的心酸与无奈,尽情发泄在曲中。试想站在东北荒凉的野地,翻滚的黑龙江边,在凝望着广阔的与蔚蓝天空交接的远方,你就会顿悟,为何关于自然的思考轻易地压倒了关于人生的转念。

不由想起那首《松花江上》,也是痛苦的,只是更为具体,沉重的歌曲声声,惊天地,泣鬼神,撕心裂肺,迸发出还我故乡山水的呐喊。

《松花江上》 张寒晖 词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这首《松花江上》是抗日战争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那如诉如泣壮怀激烈的情韵和时而低回时而昂扬的旋律,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日救亡期间,这首《松花江上》在全中国广为传唱。出生于河北定县并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执教的张寒晖创作了这首《松花江上》。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唱起,随后很快传到东北军、西北军,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2
发表于 2006-7-9 10:43:11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神山圣水 长白山与天池(1)

  长白山是一座圣洁的山。
  长白山是一座神秘的山。
  那莽莽的林海雪原,那豪爽的民俗风情,
  那神秘的高山湖泊,都曾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路的两旁全是望不到边际的树林,汽车仿佛是在林海中穿行。据说,早在清朝初年,皇帝曾下令封山,不准随意砍伐长白山的树木,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长白山竟成了一座自然景观与动植物密集区,形成欧亚大陆北半部典型的自然综合体,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
  树枝拍打着车窗,像是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问候。终于,车子不能前行了,我们借着偶尔从树缝中筛下的几束光亮,在树林中穿行,双脚在尺许厚的松针毯上跳跃着前进。
  忽然,眼前树木稀少,一面彩色石壁扑面而来,谷底的千年松树只冒出个树头。在这宽百余米、长约80公里的大峡谷边,使人不由得想到天崩地裂时的惊心动魄,看到风雨剥蚀的刀痕,天地造化,鬼斧神工!这正是壮观的锦江大峡谷。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对岸陡立如削的峭壁上,竟有一行之字形的脚印,深深地刻在岩石上,当地人说,这是八仙常来聚会的地方。
  从半山往上都是高山岳桦树,受着山风的肆虐,被扭曲为一幅幅印象派的图画,好象满眼都在俄罗斯的风景画里。走出原始森林,长白山主峰似在天幕中舒展的画屏。天池呈现椭圆形,周围众峰环绕,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之巅,海拔2691米,是东北最高峰。天池湖面海拔2155米,面积9.2平方公里,为中朝两国界湖。当地气候多变,常有蒸气弥漫,瞬间风雨雾霭,宛若缥渺仙境。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碧池之中,色彩缤纷,景色诱人。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神山圣水 长白山与天池(2)(图)

  在晴朗天气,碧水中飘着白云,天水相连,景色秀丽异常,但是,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的面容的。
  天池的水从一个小缺口上溢出,从悬崖上往下泻,就成著名的长白山大瀑布。长白山除了天池和长白山瀑布外,还有不少湖泊的瀑布。天池旁边有一个小天池,又叫长白湖,水也是碧蓝碧蓝的。在树林间的岳桦瀑布和在半山腰的梯云瀑布,规模也不小。此外,在长白瀑布不远处不远还有一个分布面积很广的温泉群长白温泉。
  听了当地人的介绍,去长白山最近的路程是:坐火车到松江河镇,夜宿一宿,第二天坐旅游车上山。沿北坡而上,途经老虎背、梯子河、王池、高山花园,直达天池。微微阴天又不下雨的天气是最好的。沿山坡而上,苍山青翠,云雾缭绕,远山巍峨耸立,倍添神秘之感,简直象仙境一样。真想再来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3
发表于 2006-7-9 10:43:58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大兴安岭茂密森林中的音符(1)

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吕 远词曲

走上这呀高高的兴安岭啊,我了望南方啊,山下是茫茫的草原噢,它是我亲爱的家乡噢。清啊清的昆都仑河哟,我在那里饮过马哟,连绵的大青山大青山哟,我在山下放过牛羊噢,亲爱的汉族兄弟哟,和我们并肩建设哟,在那些野草滩上噢,盖起了多少厂房噢。

隔着这呀重重的山岭啊,我听见黄河歌唱啊,隔着那层层的白云噢,我闻见江南的花香噢。从啊我的家乡到祖国边疆,都是我心爱的地方噢,辽阔的祖国所有的民族,象一家人欢聚一堂噢,我们大家建设的是同一座哟,社会主义大厦哟,我们大家走的是同一条道路,通向共产主义远方噢。

大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的最北面,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大兴安岭的旅游景点线路以“北国林都”之称的加格达奇为中心,往西、往北辐射。从加格达奇以西可至嘎仙洞旅游,同时还可领略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和民俗风情;以北可至“北极村”——漠河旅游,也可前往呼玛边境作中俄边境游。

兴安岭与鄂伦春族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

新中国成立以前,鄂伦春族一直过着这种迁移不定的游猎生活,社会发展迟缓,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食“狍肉宴”,戴“狍头帽”,在高高的兴安岭上,鄂伦春人过着“食肉寝皮”的游猎生活。

鄂伦春人生活的大小兴安岭,桦树遍地丛生。勤劳的鄂伦春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棵棵白桦树,张张桦树皮经过他们灵巧的双手,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桦皮器皿、桦皮船等生产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形成了古朴典雅的桦皮文化。

每年的初夏时节,桦树水分大,是鄂伦春人剥取桦树皮的季节。他们选取粗壮、挺直而又光滑的桦树,用刀子在树干的上端和下端各划开一圈口子,然后再在上下两口间竖划一刀,用双手将其顺刀口慢慢撕下,整张的长方形桦皮便剥好了。来年,这棵树又能生出新的桦皮。

桦皮制品制作简单,结实耐用,不怕水,不怕碰撞,而又携带轻便。鄂伦春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制作桦皮制品的能工巧匠。他们人人都能用桦皮和马尾或狍、鹿、犴筋捻成的线缝制各种所需用品,并在上面雕绘上各种花纹图案。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外,鄂伦春人还能用桦皮造船。是用松木板做成两头翘起的骨架,用大张没有孔洞的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全船不用一根铁钉,而是用松木削成钉桦皮船窄而长,却非常轻巧,一个人就可以背它。划行时声音极小,划着它出猎,有利于接近猎物,正是渔猎本色。

经久耐磨,防寒性能极好的狍皮是鄂伦春族的服装的主要来源,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主要有皮袍、皮袄、皮裤、皮套裤、皮靴、皮袜、皮手套、皮坎肩、狍头帽等。其中,尤以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成的狍头帽最具特色。狍头帽是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不仅保暖御寒性能好,而且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据说如果不换上两只假耳朵,猎人在远处就会误认为是真狍子而出现误伤。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帮助鄂伦春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迅速赶上先进民族的发展水平,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从此,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狩猎生活也宣告结束,实现了定居。世代以游猎为生的鄂伦春人陆续走下兴安岭,开始新的定居生活。

《乌苏里船歌》与赫哲族

乌苏里船歌 瞿希贤改编 杜次文配伴奏

阿朗赫尼那,阿朗赫尼那,阿朗赫尼那,赫赫雷赫尼那,阿朗赫尼那赫雷给根。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
白云飘过大顶子山,金色的阳光照船帆。紧摇浆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
白桦林里人儿笑,笑开了满山红杜鹃,赫哲人走上幸福路,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阿朗赫尼那,阿朗赫尼那,阿朗赫尼那,赫赫雷赫尼那,阿朗赫尼那赫雷给根。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立刻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跟着音乐去旅行》 东北地区

大兴安岭茂密森林中的音符(2)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里来”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开发了三江流域的山山水水。赫哲族民谣里说:“两块板,可以穿沟跳涧,三块板,可以漂江过海。”是对驰骋游戈在三江流域的赫哲人骁勇性格的写照。

富饶美丽的三江流域养育了赫哲族人民,使这个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古老民族,这个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仍保留着不少原始渔猎文化遗迹的民族充满了神奇色彩。那圆木叠成的“塌古通”(鱼楼),那招待客人的刹生鱼,香喷喷的烤鱼;那夜晚渔滩不灭的篝火,动听的民间说唱文学、民歌“、传说和重话寓言;那各种鱼皮制作的精美服饰,古老的桦皮船、鱼叉;那冬天冰上捕鱼和狗拉扒犁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异彩纷呈,让人着迷。

早年,捕鱼和狩猎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活动,鱼和猎获品是赫皙族衣食的主要来源。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日益发展,渔猎的工具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人阶级社会。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赫哲族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生活逐步改善。

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其中,赫哲族人民热爱音乐,善于歌唱,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主要有 “嫁令阔”、“赫尼哪”等,歌词多为触景生情即兴编出的。“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限热爱之情。“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口弦琴是赫哲族的传统乐器,只是现今能熟练演奏的人已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4
发表于 2006-7-9 10:45:29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海上梦寻,金曲怀旧老上海(1)(图)




  追忆似水流年。
  寻找那一份老上海的感觉,
  原来就在那些老歌之中。
  声声惆怅总关情。
  百年老街周璇声声
  儿歌咿呀、乡音袅袅,舞步轻曼、风笛悠扬,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角落。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似乎把整个百年轻轻略去,而上海的风情仍清晰可见,散落在各个街道和弄堂,也散落在上海人的心情里。让我们循着这回响,领略她的美丽……在这靠海的时髦都市,繁华的景象浸淫在潮湿的空气里。从前的记忆弥漫整个城市,像雨点一样淋湿广厦街角。这里成就英雄和骄傲,这里酝酿成功和希望……
  很早以前就听说上海有一条方浜路,邻近老城隍庙的一段,被习惯地称为“上海老街”。全长八百多米的老街与豫园和老城隍庙毗邻,二百多家鳞次栉比的店铺再现老上海的繁华旧梦。来到这里我,我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哪里我已经记不清了。
  何处不相逢
  曲:陈歌辛 词:吴村
  相逢在今天
  初阳明月共欢颜
  春风野草美梦牵
  我们的心穿上爱神的金箭
  我们的泪幻成豪华的诗篇
  从此我们抛却凄愁忧烦
  从此我们美梦如愿
  从此我们抛却凄愁忧烦
  从此我们美梦如愿
  初入老街便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描金牌坊,上有曾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先生手书的四个大字:“上海老街”。一百年前,这条街便开始出名。那时的老街上,汇集着上海早期的大大小小的银楼、商行、钱庄、酒肆、戏院。走在今天的老街上,如果忽视身边行人的现代装束,商店中播放的“金嗓子”周璇那一首首带有颤音的老歌会让行人迷惑,仿佛身置多年以前的那个老上海滩,那个各式各样商品宛如花朵处处开的繁华上海。
  花外流莺
  曲:陈歌辛 词:陈式
  花朵一处处开放
  散播无限的清香
  流莺一声声歌唱
  赞美满眼的春光
  陌上的情侣挽手倘徉
  花外的流莺并肩飞翔
  花朵开放,流莺歌唱
  花朵开放,流莺歌唱
  上海的这条老街,现在还是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具有相当的特色。在南京路、淮海路等著名商业街上买不到的东西,这里却比比皆是。例如,在这里可以买到老上海音乐,尤其是其中的录有周璇歌曲和百乐门爵士乐的CD,尽管岁月侵蚀已让歌声不清晰并且有些变音,但还是颇受欢迎。除了相关周璇的商品种种,其他可以再现老上海风情的美女广告、旧书、老地图、老照片在老街也时时可见。在古玩店里,有大幅的老上海广告出售。当然了,这些自然是复制品,真正的老上海广告如今极为珍贵,已经很难买到。除了老街的商品之外,老街的装饰也古风别具。老街所有的建筑一律复古采用明清风格,商店的檐下也挂起红灯笼,另外还不忘高高地挑出醒目的黄色“酒旗”,用来招徕顾客。细心一看,生意本色的商家都在上面采用了中英两种语言。漫步在街,身边兴高采烈的行人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陈歌辛作词曲的《恭喜恭喜》: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冬天已到尽头,真是好的消息
  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这些歌曲的演唱者都是周璇,曾经风靡大上海的一代女星。据说,周璇的嗓音别具一格,音量小,音色却很甜润优美,十分适宜在麦克风前演唱。
  众所周知,周璇是在黎锦晖主持的明月歌舞团的,并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头角。在一次演出中,当时还叫周小红的她演唱了一首抗日歌曲《民族之光》,其中有一句歌词“往前进,周旋于沙场之上”,小红唱得特别投入,受到赞扬;因此团长黎锦晖就替她起了个艺名叫周旋;后来又改成 “璇”字。
  但是,周璇真正扬名却是在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落后于白虹,名列第二,因而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一时,周璇名声大噪,报刊评论她是“新出现的小歌星,前程似锦”,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鸣沁入人心”。从此,“金嗓子”便成了她的雅号。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海上梦寻,金曲怀旧老上海(2)(图)




根据现有史料的统计,周璇生前一共演唱过200多首歌曲,其中有114首是电影插曲,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目。抗战前后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周璇又唱又演,尤其是她的歌曲往往立即不胫而走,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时至今日,海内外还传播她的歌声,同时,她留在人间的还有三十八年的令人心酸的凄苦人生和一代歌星的上海传奇。在事业上,她无疑获得了成功,只可惜,在生活上,却是皆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在歌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
  灯火璀璨夜色上海
  夜上海
  曲:陈歌辛 词:范烟桥
  夜上海,夜上海
  你是个不夜城
  华灯起,乐声响
  歌舞升平
  只见她,笑脸迎
  谁知她内心苦闷
  夜生活,都为了
  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晓色朦胧,倦眼惺松
  大家归去
  心灵儿随着转动的车轮
  换一换新天地
  别有一个新环境
  回味着,夜生活
  如梦初醒
  那晚,从黄埔江上看上海,别有一番风味。
  对于上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包涵其中,也许是上海夜色之中的那绚丽灿烂的灯火,令人震撼,教人迷恋。夜凉如水的晚上,漫步在黄浦江边,看华灯初上时,上海滩焕发出迷人的风采,叫人心醉。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感受夜上海的魅力。
  上海将黄埔江以西称为浦西,浦西是旧上海的租借地,昔日各国使馆林立于此,夜里各国使馆的建筑物亮起灯光,就像个戴上金银珠宝的迟暮妇人,诉说着一段凄迷动人的往事。而浦东的新颖建筑群,正以各自的特色向高空发展,蓄势待发,散发出迷人的灯光。华灯齐放,那些古典的、现代的建筑,都在夜幕下变成了一座座水晶般的宫殿,与浦江对岸的教人眩目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遥相呼应,新旧上海滩的夜景互相辉映,真叫人叹为观止。
  站在外滩看浦东浦西两岸璀璨的灯火,那种感觉像在梦中。它是那么不真实,却又明明白白的呈现在眼前,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夜幕之下显的风姿卓越。这种特别的风情,它散发着的魅力,是一种只能用心来感受的悠悠情怀。
  夜上海,灯光与霓虹交错,车流与人流并行。流光溢彩的夜色,在人和车的喧嚣中也越来越浓了。人在光里,如在画中。这夜生活,是一场场让人品味快乐人生的永不褪色、永不疲惫的水晶之恋。
  从外滩往西,沿南京东路步行,很快就能来到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海的夜,是离不开商店的。没有正在营业的商家,上海的夜生活一定会乏味不少。从南京路,到淮海路,再到徐家汇,地铁一号线刚好把上海这3个商业明珠串了起来,为夜市逛街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徐家汇,上海六百、汇金百货、东方商厦、港汇广场、东方商厦……一家家灯火通明下的琳琅满目的商厦比邻而开,家家相通,不出商店,就可以货比数家。“无利不起早”的商家,如今却是“有利不关门”,
  上海的夜生活,这几年越来越与酒吧和茶坊紧密联系起来了。衡山路,一条徐家汇商圈百米以内的一条很洋气的、栽满梧桐的路,门脸不大,风格各异,但绝对是精致的。因此,夜的衡山路,是上海最热闹的一个所在。同时,上海的黄陂南路、兴业路一带的一片老石库门房子中间的崛起的新天地,成为很多上海人的新去处。
  《夜来香》
  那晚风吹来清凉 那夜莺啼声凄沧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 只有那夜来香
  吐露着芬芳 我爱这夜色茫茫
  也爱那夜莺歌唱 更爱那花一般的梦
  拥抱着夜来香 吻着夜来香 夜来香
  我为你歌唱 夜来香 我为你思量
  啊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思量
  夜来香 夜来香 夜来香
  花样年华怀旧老歌
  花样的年华
  曲:陈歌辛 词:范烟桥
  花样的年华
  月样的精神
  冰雪样的聪明
  美丽的生活
  多情的眷属
  圆满的家庭
  蓦地里这孤岛笼罩着惨雾愁云
  惨雾愁云
  啊,可爱的祖国
  几时我能够投进你的怀抱
  能见那雾消云散
  重见你放出光明
  花样的年华
  月样的精神
  这个曾经给人感觉璀璨奢华的城市,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流行着最时髦的享受。灯红酒绿,莺歌燕舞,风花雪月,似梦似幻,而如今一切都已淹没在红尘往事中。只有三十年代的上海音乐让我仍然沉迷不已。最最深入人心当然是“金嗓子”美誉的周璇,她在电影《长相思》里演唱了一曲《花样的年华》,被王家卫用在新片《花样年华》中,顿增多少韵味。此外,片中饰演房东太太的潘迪华,本人也是五六十年代 的名歌星,她那充满异国风情的《梭罗河畔》更是夜总会伴奏曲典范。男黑人爵士歌手纳京高的作品《那双绿色的眼睛》、《也许也许也许》、《你说你爱我》同样充满老上海的无限风情。
  那时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如今呢?
  那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年头。给人一个刻骨铭心的印象:处处歌舞升平,家家月圆花好。
  只要是从哪个时代过来的老上海,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似乎连空气中也飘荡周璇歌唱的袅袅余音。那种只有在上海滩会出现的柔歌曼舞状的音乐,对饱受身心创伤的国土和黎民,无疑是一支最佳的安魂曲和一帖最适时的抚慰剂。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老歌,凝结着中国老一辈音乐人的心血,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产物。上海的歌曲创作十分活跃,作品数量之多、题材之丰富,在亚洲首屈一指,也使上海成为亚洲地区的音乐中心城市。这些歌曲既有鲜明的中国民族和地域特征,也具有浓郁的都市气息,就象城市民谣般流传于人们的口头,并且辐射于海内外华人群。
  尤其是,那时候的老歌歌词的文学含量极高,每一首歌词都是一首诗。用词高雅、含蓄意、俊美。除了专写作歌词的陈蝶衣文学修养高之外,还有作曲家陈歌辛、黎锦光等都可以称得上的第一流的诗人。另外,旋律大都流畅、悦耳,而且经得起时间考验,百唱不厌。它们既不照搬西洋音乐,也不是民间音乐素材的堆砌,而是经过作曲家千锤百炼的心声结晶。
  重温那首首再现上个世纪30年代夜上海的华丽风情的老歌,仿佛再见当年的百乐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金嗓子周璇,银嗓子姚莉,一代歌后李香兰、吴莺音。那时候在上海闯出名堂还真不容易,除了歌艺超群,还得有强烈个人风格,当时其他红歌星如白虹、李香兰、白光、吴莺音、张露等等,个个浅笑轻颦,芳华绝代,个个都拥有自己专属的招牌气质。那些曾在你记忆中熠熠生辉的旋律,重温起来也一样动人。
  天涯歌女
  田 汉词
  贺绿汀编曲
  天涯呀海角,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伴奏,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
  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
  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只到今,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哎呀,哎呀,
  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
  惜呀惜青春,
  小妹妹似线郎似针,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哎呀,哎呀,
  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乐在中国的栖息地,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不过那时的爵士乐主要是为舞厅伴舞,最有名的就是百乐门。爵士乐以它独特的音乐语言,从不重复的、饱含丰富文化特征的、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直探听者的心底,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那时的爵士乐在中国的典雅和西方的奔放中找到了平衡点。以轻灵的弹拨和熟悉的歌声,结合体现怀旧情调的舞台制作,极聪明地避开了机械的铺陈罗列,在叙事和忆旧的层面上只是轻轻一点,便径直娴熟从容地演绎旧上海特有的风韵。
  怀旧是美丽的,怀旧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与其说是一种落寞伤感的情绪体验,倒不如把它划归到那类最不可或缺、最具自觉意识的心理需求里去。当委婉低回的怀旧气息染满整个城市的上空,那些沾满尘埃的老唱片又重现了从前的繁华和梦想。
  若是真的要离开,带着旧上海的独特旋律,像穿梭于时光隧道,回返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眼前仿佛便是十里洋场的上海滩的冒险故事和传奇种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5
发表于 2006-7-9 10:46:49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安徽二黄 相交于云斜雾横(1)(图)




  在今天,
  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
  传统与现代交错,悠闲与浪漫相伴。
  在安徽的旅游,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黄梅戏的质朴甜润
  到安徽的旅游娱乐可谓是丰富多彩。令人颇为新奇、耳目一新的是观看合肥市庐剧团演出的“庐剧”,或欣赏合肥市曲艺团演出的地方曲艺。而去人民影视娱乐城也是不错的选择,那里豪华电影厅及台球世界、歌舞厅等等一应俱全。但是,不可以错过的却是在安徽听一场曲调欢快流畅,生活气息分外浓厚的黄梅戏。因为安徽可是黄梅戏的故乡,所以呀,在安徽听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严凤英、王少舫演唱的《天仙配》中的一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似乎谁都会哼几句。想当年,每每走到街头的任一地点,准不难听到黄梅戏熟悉而优美的旋律,自然而然地飘来,在小城的上空经久回荡。这期间,不知有多少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不知有多少人为戏中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人为严凤英、王少舫的卓越表演而倾倒……可以说,《天仙配》的上演,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直到现在,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的黄梅戏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这是不确切的。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基本上是自娱自乐。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什么花?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荞麦花。……”
  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农村男孩金小毛与女孩陶金花因为打草而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和好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这一唱段就是当年的流行歌曲。
  夫妻二个城门进,
  抬起头来看花灯。
  东也是灯,西也是灯,
  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
  四面八方闹哄哄。
  长子来看灯。
  他挤得颈一伸。
  矮子来看灯。
  他挤在人网里行。
  胖子来看灯。
  他挤得汗淋淋。
  瘦子来看灯。
  他挤成一把筋。
  小孩子来看灯。
  他站也站不稳。
  老头儿来看灯。
  走起路来戳拐棍。
  又如《夫妻观灯》,讲的是正月十五,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只见人山人海,花灯各异,热闹非凡,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整个戏欢歌载舞,既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又非常生动形象,非常具有生活气息。
  安庆是严凤英的故乡。提到黄梅戏艺术,就不能不提起为黄梅戏艺术作出巨大贡献的一批老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等。其中,尤以严凤英最为突出。至今,人们只要提起黄梅戏,就会提起《天仙配》,只要提起《天仙配》,就会提起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试想,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会唱严凤英那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成了流行歌曲,万人传唱,严凤英功不可没。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安徽二黄 相交于云斜雾横(2)

严凤英1930年出生在安庆一个贫苦的人家,13岁时开始向严云高老师学唱黄梅戏。由于严凤英嗓音清脆甜美,扮相秀丽端庄,有很强的艺术领悟能力,因此她的演出受到观众欢迎。她在《小辞店》中的表演,尤其享誉一方。

刘凤英:听客人一番话珠泪下掉,

好一似烈火烧身又把油浇,

转面来问我的哥有何蹊跷?

蔡鸣凤:有蹊跷无蹊跷就在今朝。

英:莫不是二公婆待哥不好?

蔡:蔡鸣凤岂能怪二老年高。

英:莫不是奴丈夫怠慢我的哥哥了?

蔡:妹丈夫待鸣凤亲如同胞。

英:莫不是小德伢不听哥哥叫?

蔡:早倒茶晚倒水殷勤辛劳。

英:莫不是众街邻得罪我的哥哥了?

蔡:众街邻待鸣凤广结又广交。

英:莫不是三餐饭哥哥你吃不好?

蔡:出门的人吃什么美味珍肴。

英:莫不是卖饭女我情理不周到?

蔡:不是妹妹情意好怎能到今朝。

英:我情愿跟随哥哥汲水县到

蔡:冤家妹怎经得路远山遥

英:我情愿跟哥哥有大做小

蔡:我的妻怎能够将你轻饶

英:哥回家丢得我如何是好

蔡:穿红的来,穿绿的去,比我更高

英:穿红的来,穿绿的去,没有我的哥哥好

蔡:天下乌鸦都是一样的毛

英:倘若是哥回家忘却妹了,哥哎!

蔡:店姐!我要是忘却冤家妹妹,头要挨刀。

《小辞店》是全本《菜刀记》中的一折。说的是蔡鸣凤外出做生意,正好住在刘凤英开的店中。刘凤英对成日在赌场鬼混的丈夫极不满意,与忠厚老实的蔡鸣凤逐渐有了好感,两人感情相投,但他终究要回家去。这一段就是描述两人分别之时,严凤英得知他要决意回家,悲痛欲绝。严凤英那曲折哀婉的唱腔表现了人物撕心裂肺的悲痛情绪,非常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这一时期,严凤英演的《送香茶》、《劝姑讨嫁》、《西楼会》、《打猪草》、《私情记》等,都成了深受观众欢迎的保留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严凤英的艺术生涯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她对剧目进行了删选,特别是排演了《江汉渔歌》、《木兰从军》、等新戏,使黄梅戏的表演水平、艺术规范、题材领域有了很大提高和拓展。尤其在1955年,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天仙配》的上演,一下子就在中国掀起了“黄梅戏热”,“严凤英热”。二十几岁的严凤英,一下子成了亿万人民爱戴的表演艺术家。此后,严凤英主演的《女驸马》、《牛郎织女》也拍成影片,影片在国内外放映,同样广受欢迎。

黄山的天地之心

黄山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晶,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倾倒了世人,令游人流连忘返。

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曾叹曰:“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并且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说完了黄梅戏,接下来就要讲讲安徽的另一个骄傲——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南部,集万千美景于一身。北海景区可以去看日出,狮子峰上的清凉台是观赏云海和日出的最佳之处. 黄山多云雾,日出时霞光和太阳穿云破雾,致使云海尽染,金光穿射,绚丽夺目。景区奇松怪石林立,风光绮丽,游人至此 ,每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赞。西海景区同样不甘落后,著名的“飞来石”,与山体若断似连,令人叫绝,排云亭是观赏云海、晚霞和奇峰怪石的理想之处。

最主要的景区就是玉屏楼了,玉屏楼高居云巅,素有“天上宫阙"之称,前后有著名的迎客松和送客松。海拔1800以上的光明顶莲花峰、天都峰黄山三大主峰都在附近其中以天都峰最为险峻 ,登顶远眺,黄山松葱茏如华盖遮阳;云雾缭绕黄山,或轻飘漫舞或怒涛排空瞬息万变;犹如置身天庭,一览无限风光。

但是,黄山最为著名的也最应该欣赏的恐怕就是“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松造型奇特,树冠扁平,针叶密短,叶色苍翠,且山愈高,则松叶愈短、愈硬、愈密、愈苍翠,黄山松千姿百态,各居神韵。常常可见松树从石缝长出,刚毅挺拔。著名的松树有迎客松、卧龙松、黑虎松、麒麟松、蒲团松等。尤其是玉屏楼前的迎客松,长在海拔1600米的险峰上,树龄已逾千年,仍然枝繁叶茂,成了黄山的标志之一。

云海,大凡著名高山,一般都可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特色,可以说是一大奇观。特别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黄山云雾变化多端,如梦如幻,云来雾去,变化莫测,时而散如蝶飞,时而聚如幔卷,时而是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缓慢上升,时而急速下沉,时而回旋,时而伸展……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安徽二黄 相交于云斜雾横(3)

黄山温泉古称汤泉,自然露于紫石峰下,常年温度42度左右,久旱不涸,流量稳定,无色无毒,温度适宜,清澈透明,其味甘美,可饮可浴。来黄山游览的人,大都愿意在温泉浴池洗个澡,很快就可以神清气爽,疲劳全消。

黄山脚下,安徽境内也是古民居连串。第一自然数宏村,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宏村位于黟县城北,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此,古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整座村落正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 “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黟县西递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西递村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900余年,占地16公倾。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称。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位于黟县县城西南的南屏村是电影《菊豆》的拍摄地。全村有巷弄72条,长短不一,弄弄相通,交叉衔接,号称“江南迷宫”,建筑汇砖木、石雕艺术于一堂,独具魅力。

资讯补给站

黄山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色、香、味、形 俱全,注重火功,所以,菜香汤浓味醇,回味无穷 。正宗徽菜有“青炖石鸡”、“风烧牡丹”、“火腿甲鱼”等。当然了,还可以品尝黄山风味小吃,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在小吃摊上您能一一品尝 “黄山二石”(石鸡烧石耳)、“黄山二冬”(冬笋烧冬菇)、“三丝锅巴”(鸡丝、笋丝、火腿丝)以及“毛蜂虾仁”、臭鳜鱼、五城豆腐干等。另外,又便宜又好吃的油酥烧饼也不可错过,而外面上有一层白色的“毛”的油煎毛豆腐和表面黑乎乎,可是内里却洁白如玉的徽州臭豆腐,闻着臭、吃则香,独具一番风味,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到处都可吃到,不怕臭的就尝尝吧。

当然啦,离开的时候不妨带上一些黄山特产,黄山的茶叶以黄山毛蜂、太平猴魁弛名中外,茶叶优劣以色、香、味、形来辨别。毛蜂要叶芽小,色嫩绿;猴魁应一芽二叶、形扁,色暗绿,方为佳品。另外,黄山香菇品质优良,也可以带上一点,要注意一下,其中椴木香菇比袋装香菇好;低温香菇比高温香菇、花菇厚香亦为上品。黄山干笋分笋尖、笋片、笋干,尤以肉黄色笋尖为上佳,最后还有味美营养的弥猴桃、蕨菜、山核桃及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可以选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6
发表于 2006-7-9 10:49:34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苏州好:最忆在苏州(图)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哎呀哎哎呀,哎呀两处好风光。
  正月里梅花开,哎哎呀二月里玉兰放,哎呀三月里桃花满园尽开放。四月里蔷薇花开,牡丹花儿斗芬芳。
  五月五日龙船会,来船野芳浜,端阳锣鼓轻敲,刹郎郎仔郎当,郎里郎当刹啷一声响端阳,打一个招呀,来船野芳浜,再打招呀摇进山塘。
  六月里荷花开,七月里七秋凉,八月里供斗香,阵阵桂花香,家家赏月光,都穿罗衣裳,姐姐那个妹妹尽是美姑娘。
  哎呀九月里是重阳,黄菊花儿供在中堂,共饮杯觞。十月那格芙蓉芙蓉花呀,花呀花开放。
  十一呀月里,雪呀雪花飞,十二月里腊梅花儿黄。
  哎呀四季好风光,哎呀,哎哎呀,哎呀,说不尽的好风光。
  柔婉清丽的苏州评弹《姑苏风光好》之中,勾画了一幅幅秀美的苏州江南图景。
  苏州弹词是一种综合性说唱艺术,表演者用苏州方言自弹自唱,并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苏州方言素有吴侬软语之称,音调轻细柔软,令人回味无穷。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话,只有说,没有唱;弹词有说有唱。评话的演出内容大都是以历代兴亡的英雄史诗和侠义公案为题材,如《三国》、《水浒》等等,由于演出内容和表演风格较为粗犷豪放,所以评话又称“大书”。弹词的题材,大多是讲家族兴衰和爱情故事,主要书目有《珍珠塔》、《白蛇传》、《三笑》等。因为弹词的题材温婉,风格纤细柔和,所以又称“小书”。
  也许与当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有关,经济发达,生活富庶,自然,文化娱乐也就相应比较丰富,所以,苏州的民间音乐资源异常仿佛,除了苏州评弹,其他地方戏曲品种繁多,流传较广的有昆剧、淮剧、苏剧、扬剧、淮海剧、柳琴剧、滑稽戏、木偶戏等等,有空都不妨加以领略领略。
  南通声色 园景琴韵
  几乎不敢相信,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之间竟然能够搭配得如此默契,如此浑然天成。
  可是,当我站在江苏南通的水绘园中,那个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于一园的古典园林,不由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怎么才可以形容的境界呀。
  我有一个朋友便是来自江苏,还记得第一次去她小住之处,小小挤挤的一个空间里,赫然在一张小桌子摆着一张古琴,掀起柔柔地盖在上面的一块美丽质朴的蓝白相间的蜡染布,在灯光下发着幽幽的光,一下子就吸引了当时去的所有人的眼光,自然其中就包括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次就是与古琴的不期而遇吧,由此引发了我对古琴,以及对苏州向来著名的园林的想象与向往。
  到了苏州,身临其境,不由发出一声由衷地感慨,居然呀,通过琴,园林和音乐这两大传统艺术紧紧结合在一起。
  不过,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向以来就很注重人和自然的协调的,天人合一嘛。既然拥有了欣赏自然风景美的悠久传统,古人很早就发现了山水林木的自然声响和人的听觉间,有着一种天生的默契,而这种默契便是人们在自然天籁的包围之中,感到舒适愉快的主要原因,因此,用乐曲来模仿并且表现山水林木之美丽,由来已久。在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之中的发生时间可是早在春秋时期。所以,很自然,古人要在日常生活中很讲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宁静和美丽,自然而然,楼台累累向青红的以山水取胜的古典园林也就成为怡情操琴,甚至和曲高歌的表演的理想场地。而这一点,在今日的苏州园林不难得到确切地证明。
  古琴弹奏要求清,幽,雅,洁的环境和古,淡,静,闲的心境,这与古园的环境和观赏心境较为吻合,正好是天作之合。古人曾经说过,“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 于林木之间,或登山颠,或游水湄,或观宇中;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 静室坐定,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与神和,灵与道合。如不遇知音,宁对清风明月,苍松怪石……是为自得其乐也”。这样一来,无疑,私家园林自然成为古人操琴的首选场地,同时也是今日园林中多琴台,琴室和琴亭的最重要的原因吧。
  我曾经粗粗地查看了一下,在今日的古代园林中,以琴为风景主题的可是有不少,比较有名的有保定莲花池的响琴榭和听琴楼,苏州网师园的琴室,怡园的石听琴室,有南翔古漪园的五老听松和微音阁;如皋水绘园的董小宛琴台,广东可园的绿绮楼……这股琴风也刮到了皇家园林,像圆明园原来就是有委怀琴书,琴趣轩和琴清斋等景致,北海现在还有一个韵琴斋。
  这次,我去的是苏州南通如皋县城北的水绘园。
  走在水绘园里,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相关的传说。因为据说,水绘园里的琴台就是当年金陵名妓董小宛操琴之处。最近涌现了众多的戏说版的电视或者电影,只要是涉及清朝初年宫廷这一时段,里面就会再三重复一个美丽而悲伤的痴情故事,顺治皇帝为董小宛在五台山出家。对于观众,也许看多戏说版的历史剧,出现得多了,自然总是容易信以为真。其实背后还有一个理由更重要,虽然心里自然明白这只是一个附会而已,可是有的时候倒是宁愿相信是确有其事。不过,根据史实,明明白白地记载着,董小宛其实未曾进过宫,她遇见了才子冒辟疆,后来一直是和他共生死。两人后来一起归隐故里,就是这个在如皋的水绘园,明亡后,夫妻两人被迫出外流转,渡江避难,路途颠簸,长年积疾,九年之后董小宛香销玉陨,年仅二十七岁。不过,才子佳人知已,同样留下佳话无限。不管这样或者那样,毕竟水绘园是明明白白地在眼前,水绘园虽小,却因冒辟疆和董小宛的爱情佳话而世代传诵,不显山露水的千年古城如皋,是因水绘园而声名远播。或许,这个水绘园可以被称为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婉栖隐过的如皋水绘园。水绘园位于如皋城东北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是邑人冒一贯的别业,历四世至冒辟疆,盛极一时,只是后来,冒辟疆晚年家道中落,名园已风光不再,后属他姓。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由盐官汪之珩慨名园之荒芜,于洗钵池西畔筑水明楼,楼南北长四十米,东西宽不过五米,恰似一舫亭立于青波之上,倒映于烟柳之中,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说它“造型独特,别处难得一见”。近年来,政府已将水绘园按原貌修复,重现风采。
  水绘园的由来值得一提。清初名士陈维崧在一篇《水绘园记》中这样解说:水绘之义,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不难推断,水是水绘园的主角,故而名之水绘园。当年冒辟疆绝意仕进,携董小宛隐居于此,重整旧园,构筑“妙隐香林”,“波烟玉亭”,“碧落庐”等佳境,宾客云集,诗文唱和,盛极一时。
  漫步于园中,只见周围不设垣墉,四面环水,园内自然也是河塘纵横交错,遍布其间。园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加上水中洲,在其回环的水道上,疏疏落落地建有一堂、二阁、三亭,颇有特色。曲桥画廊,绕以水花墙,水平如镜,水中倒映青山红花,犹如画卷绘于水上,明净怡淡,使得顿时想起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很快就到达前轩,小巧雅静,便是当年董小宛抚琴之所,所以,也被称为琴台。里面放置一座古琴台,长约五尺,宽一尺五寸,厚八寸,瓦制而中空,另外,挂在轩中的一首诗歌,不由令人遥想当年栖隐之时,古韵悠悠,琴瑟和鸣,主宾游觞啸咏,兴之所致。小宛弹琴,风和日丽,低头凝思,一边手抚琴弦,一边浅吟低唱: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树时时弄好音。
  园内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并且,以园言志。走到门首,只见两边各安城垛六七个,门额水绘庵三个大字,为园主冒辟疆亲手所书。门夹黄石,门内唯一小山,山上的那一个小楼阁,内悬的“椎秦忆子房,翊汉怀诸葛”,恐怕正是园主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在今日。他的民族气节,颇为人称道,足以告慰。
  日抚朱栏,独自漫步于回廊,在水绘园,我想,即便是心性浮躁之人,在这里呆久了,由不得不静下心来,沾染些墨色书香。坐在园中,静静聆听一段古典名曲,静观诗词书画,结果生活中的一点点的雅兴。要是能够夜来独上水明楼,看竹影扶疏,吟杜甫诗句残夜水明楼,想来必是别有一番幽思。
  一般的南通二日游往往在第一天里的安排是,上午参观南通的护城河濠河以及五级八面砖木塔——光孝塔,然后再去文峰公园欣赏文峰塔,下午去参观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也就是南通博物苑。而第二天上午是张謇之墓以及佛教八小山之一的狼山去观赏支云塔,下午去参观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定慧禅寺以及一旁的水绘园。但是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自然是在水绘园。
  抽空去了南通主要商业街区一带,居然到处都有美丽的民间传统蓝印花布,据说国内外的很多蓝印花布都是产于这里,自然啦,多好看的布呀,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真是越看越好看,我搜刮了一大堆准备回去分发,自信不会有人拒绝。另外,工艺精湛的南通风筝也是一大特产,色彩非常漂亮,而且最特别的是,这可是会“唱歌”的风筝,有独特的口哨,可以在天空中随风演奏,不妨买只让亲朋好友也欣赏一下了。此外,清香细软,咀嚼劲韧的白蒲茶干和誉为“官礼茶点”的片片金黄的嵌桃麻糕等土特产,也是南通购物的首选。
  可惜,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南通还是我国的话剧之乡,30年代前后,孕育了赵丹,顾而之,钱理等一批名人,所以南通的话剧盛行,颇有影响,南通各大剧院常有多出名剧可观摩欣赏。同时,南通还独有“僮子戏”,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所谓“僮子”即民间的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融人南通当地,同化之后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南通地区城市经济和文化发达,但是,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风貌,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是南通地方戏曲剧种“通剧”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当地广大农民所喜闻乐,令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近年来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茉莉花香飘 扬州月明夜(1)(图)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引发对这座江南名城的浪漫向往。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包含着万商云集的通商口岸扬州的赞誉和向往。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道出对往昔的夜夜笙歌繁华依恋。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源于扬州,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默默地散发一缕淡淡清香的茉莉花,谦逊而不谦卑,自信而不自负,热情但是不骄狂,豁达不张扬,同时含蓄地表现了男女之间淳朴柔美的感情,悠远绵长,余波荡漾。轻柔宁静的气氛,意境深远,感情轻柔似水,令人身心为之一清。传唱至今,歌声依然美丽芬芳。所以,在今天,扬州在我心里,秀美的城市同样美丽芬芳。
  “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历史悠久,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茉莉花香飘 扬州月明夜(2)(图)





  老城区拥有众多多条古街巷,乘三轮车游览东关街古城区、东圈门历史街区,沿途可见大量各大古宅深院,四季假山著称的古代名园个园、中西合璧的何园、朱自清故居、原汁原味的盐商住宅汪氏小苑。
  瘦西湖风景名胜荟萃,当年乾隆南巡时盐商们为争宠,建成了园林楼台相接的十里临湖风光带。十里长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乾隆水上游览线”上,经西园曲水、长堤春柳、徐园、四桥烟雨楼、五亭桥、二十四桥等景点,直到蜀岗平山堂、大明寺,坐楼小酌,画舫轻移,意趣盎然。
  古运河一带风光连绵悠长,从瓜洲古渡到市区,唐宋明清的名刹、名津、名园、名塔、古镇、奇湾串连成珠。往郊外,则是苏北水乡湖荡田野风光,夏秋碧荷连天,几十里荷荡夹道,田间小虾横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7
发表于 2006-7-9 10:51:30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常熟沙家浜 丽水青山京剧(1)(图)




  十里虞山,雅园幽巷,尽显风情
  “沙家浜”,芦苇火种,闻名遐迩。
  古城常熟,历经三千年沧桑,位于江苏省东南角,境内地势平缓,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因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于世家喻户晓的“沙家浜”,使常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
  常熟简称“虞”,得名于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半麓入城,倒映在尚湖之中,相映增辉;琴川河穿城而过,雅园幽巷点缀其间,构成了山水城园一体而独特的吴中风情。
  城内古琴川河穿城而过,构筑成“七溪流水皆通海”的独特景观;古典园林星罗棋布,小桥流水随处可见,尽显江南水乡风情。主要景点有翁氏故居彩衣堂、碑刻馆、博物馆、方塔园、读书台、燕园、曾园、赵园等。翁氏故居彩衣堂位于城区翁家巷门的明代建筑,一所典型的具有江南风格的封建官僚宅第,轩敞恢宏,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城中南宋方塔是常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四面九层砖木结构,造型隽秀,登临其上,可览古城全景。而城中燕园占地不多,构筑奇巧,曲折有致。
  沙家浜,芦苇火种,名闻全国。沙家浜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境内河港纵横,芦苇葱郁,绿野遍布,岸柳成行,一片江南水乡风光。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曾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后抗日根据地, 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与沙家浜民共同谱写了一首壮丽的战斗诗篇。1939年秋,抗日武装“江抗”奉命西移,留下一批伤病员。在当地群众掩护下,边养伤、边坚持斗争。后组建“新江抗”,就是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前身,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盛极中华,使沙家浜名闻名于世。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常熟沙家浜 丽水青山京剧(2)(图)




 现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由叶飞题写馆名,有芦苇荡、后方医院、春来茶馆、东进桥及沙家浜芦苇荡风景旅游区、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等众多一批观光旅游、休闲娱乐设施。沙家浜不仅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亦是湖平如镜、朝霞似火、芦花赛雪、稻香蟹肥的旅游胜地。当然了,最好是在11月是去沙家浜,因为那可是吃阳澄湖大闸蟹的最佳时间。但是,要吃阳澄湖大闸蟹,最地道的怕是在昆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8
发表于 2006-7-9 10:52:36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昆山美曲 绝配美味(图)






  在昆山,自然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好好聆听昆曲,那里面有着艺术优雅至致的纯美。
  聆听昆曲,一如,拿起了倾听自然与艺术的听筒。
  于湖光山色之中,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伴随温婉柔转的昆曲,不愧为昆山绝配,此情此景叫人不醉也难矣。
  昆山与昆曲,望文生义,自然,昆山应该是与昆曲很有渊源,一查,果然,这次总算是蒙对了,江苏的昆山真的就是昆曲的发源地。当然,现在的昆曲的状况可以说是式微了,自幼生活在北方都市,却偏偏喜爱江南水乡的那种情调,当然也常常被一针见血地指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不过,扪心自问,确实也是有一点那个意思吧,平淡机械的生活,是需要一点梦想和憧憬的,这样才能超越确切时时无聊的现实。于是,每每听到江南丝竹或是苏州评弹那缠绵婉丽的乐曲,眼前便梦幻似地出现黛瓦粉墙、长街曲巷、小桥流水式的江南风光。这里的名产之一地方戏苏昆剧、评弹的曲调都是细腻的、软软的,就连说话的声调也是吴侬软语,温文尔雅。
  在昆山逗留期间,心头自然首先想起的是缠绵凄婉,曲词尤其优美的昆曲,于是便在街巷里寻找演唱的场所。都说昆山的娱乐业是远近闻名,而且也吸引了周边许多城市,每逢周末,昆山市内,热闹非凡。昆山娱乐业的魅力,不仅不消说在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秀丽的山水能使人暂时忘却都市的烦嚣。入夜的昆山更为迷人,满城星星点点尽是霓虹闪烁。城市指南之类的广告上也说昆山市内“健身娱乐场所数不胜数,卡拉OK厅、茶庄更是星罗棋布。在这儿生活的浪漫、悠闲让你乐不思归。”眼前只有林林总总的歌舞厅、卡拉OK厅不断散放着强烈的"蹦的"噪音。我的心中不免若有所失。
  当然啦,既来之,则安之吧。不料,居然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看来,昆山不愧是昆曲的发源地,那里建有一座昆曲博物馆,不仅展示昆曲的历史,还时常演出昆曲的折子,交流切磋昆曲的艺术。
  昆曲可是刚刚被列入"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年还是被全票通过,名列全世界十九个项目的榜首。随着昆曲的入选,昆山自然也感到了历史赋予的职责,保护昆曲不仅是对家乡负责,也是对全世界的负责,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负责。到目前为止的周庄古戏台的建立,大大小小各个昆曲演习班的开班以及大型昆曲活动的举办,尤其是周庄率先行动搭建的古戏台,已经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长期演出,迄今已演出一百八十多场。都是在为振兴昆曲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昆曲我国古老戏曲的瑰宝。昆曲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有"百戏之祖"的雅称。昆曲是到了明代中叶,由元朝杂剧中的南曲发展而来的,正式是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经历了六个世纪风风雨雨的洗礼,依然青春常在,独具艺术魅力。对于我看来,昆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唱词优雅,曲调婉转,许多唱词,其文字之优美,简直就是耐人吟诵的好赋。
  昆剧的演出剧本,基本上都来自元明戏剧大家的杂剧。有的虽经改编,但也只是情节的压缩,唱词可都是“原汁原汤”。每字每句,千锤百炼,加上昆曲演员的服饰、动作、台步,即所谓唱念做舞都有它独特的讲究,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叫人百看不厌。昆曲熔歌舞诗画于一炉,集艺术精华之大成。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玉簪记·琴挑·懒画眉》
  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
  落叶惊残梦,闲步芳尘数落红。
  《西厢记·长亭·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些词写得多美,真不愧为千古佳句,既写景,又写情,情景交融,予情于景,同时又都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心态,令人回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昆山,古称"鹿城",今天成为上海和苏州的"中心花园"。当然,昆山的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有亭林公园内“百里平畴,一峰独秀”的玉峰山,有被誉为“中国的土筑金字塔”的赵陵良诸文化遗址,更有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以保存完好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江南水乡风貌声名远扬。尤其与周庄相比,锦溪和千灯可谓“养在深闺无人识”,这里没有周庄的喧嚣和奢华,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另外,加上千灯顾炎武墓、秦峰塔、锦溪文昌阁、张浦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等文化古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深受众多游客的青睐。构成了旅游资源。而且,昆山不仅风景秀丽,更是美食家的天堂,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的昆山,还具有阳澄湖大闸蟹、奥灶面、周市奥鸭、正仪青团子、周庄万三等等系列食品。
  吃奥灶面最正宗的地方,便是奥灶馆,座落在马鞍山南麓玉山镇亭林路上,为半山桥堍两层仿古式楼房,店门上面挂着著名书画家宋文治老先生亲笔题字“百年老店奥灶馆”。闻名遐尔的的奥灶馆是拥有千余平方米的古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远远望去,古朴雄浑,很有气势,当然,其实也可以不要那么虚张声势的,只要你在昆山吃面,哪里都算奥灶面,不妨多往古径小巷转转,问问那些在路口、花园里优哉游哉的老人“阿公阿婆,哪里的奥灶面最好吃啊?”于是你就不用在大餐馆里拥挤的人群里排队了。当然还有更加实惠的价格,更加道地的吃法。
  奥灶馆创始于咸丰三年(1853),距今已有130多年,形成了一套特定的制作工艺。奥灶面中最负盛名的是红油爆鱼面和白汁卤鸭面。如“白汁卤鸭面”,面浇头采用当地有名的大麻鸭,又用陈年老卤,加以祖传的中草药配方精心烹制,味道鲜嫩可口。几大碗热气腾腾的面上桌了,白白醇醇的高汤,面是细细的,很筋道,上面还卧着一个大大的鸭腿。香喷喷的面端上来时,乍看没一丝热气,但是不留神喝一口汤,就会把舌头烫痛,这是因为红油把热气蒙住了,有点像过桥米线呦。切记切记。我自然觉得味道确实不错,只是碗盏也过分现代感,缺乏那一份的古色古香。倘若配以陶碗竹筷,那就是十全十美了,当然了,我也只是在心底嘀咕嘀咕。先是小啜一口汤,顿时,一股鲜热便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这时候,才发现周围已是 “咝咝咝”的一片。一会儿工夫,一大碗面几乎已见底。回味面的口感,只觉得筋道中带绵软,爽爽滑滑中一下子就吞下肚了。“奥灶面”之所以畅销百年,在于汤和面各有特色。它的汤用老鸭、嫩鸡、蹄膀骨加多种骨头煎煮而成,面条用精白粉拌鸡蛋白加工成龙须面,下锅时紧下快捞,软硬适度。另外呀,还要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也有说成要注重“五热”与“两重”。所谓“五热”即碗热(把碗浸入沸水中待用)、汤热、油热、面热(面捞出后在沸水里过,而不在温水里过)、浇头热(把各种浇头放在锅里保热);而“两重”既是重红油,红油就是氽爆鱼的熟油,重青就是多放蒜叶末子。不喜欢蒜味者可事前申明“免青”就可以了。据说在昆山有这样的说法,“到昆山,不到奥灶馆吃碗奥灶面,等于没来昆山。”所以呀,还是一定要品味一番。
  吃过了奥灶馆,接下来就是清代已名闻全国阳澄湖大闸蟹。根据清宣统年间《信义镇志》记载:“蟹出阳澄湖者谓之湖蟹,其特色是金爪黄毛、青背白肚,重斤许者味最美。”现在阳澄湖大闸蟹在各大菜馆,均被列为上等佳肴,一向有名。俗语说“西风响,蟹脚痒”,也就是说每年霜降时候吃蟹是最好的,而“九雌十雄”是说农历九月吃雌蟹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则最好。这是因为九月雌蟹的蟹兜里有丰满结实的蟹黄,味道尤其鲜美;十月雄蟹蟹兜里的油膏厚实而肥入口而化,是高蛋白的美味食品。不妨要是特地到阳澄湖心的岛上餐厅上吃蟹,就点非常简单的白煮蟹,但却是最原汁原味的吃蟹方法。细细品味自然鲜美无比。尤其,周围是一派湖光山色,婉转碧波,那股清香甘甜由舌到心依次弥漫开去。
  至于正仪青团子,实在是已经吃得太饱了,不能够再吃了,只好买回去慢慢品尝了。这也是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一种是百果心,采用枣子去核切成细粒,加白糖、玫瑰花、松仁配合;还有一种是豆沙心。据说团子中都还嵌有一小块水晶般的猪油,这样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压舌生香,其味醇美。
  回家的路上,坐在车里,看看四周,全是一副副心满意足地脸庞,不用看,我也知道自己的样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39
发表于 2006-7-9 10:54:49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无锡山水 追寻阿炳(1)(图)




 这次去无锡,是为了追忆一个人。
  在他生前,只拥有不幸的一生,只留下六首曲子,生后,一切的一切,却都成为音乐上的不朽。
  那个人自然不愧是无锡的骄傲。作为一位民间音乐家,宛如一颗绚烂的流星,转瞬即逝,刹那的光芒划过苍茫的中国民乐的历史天空,却成为一个传奇,一个奇迹。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音乐艺术的生命力却是永恒。
  无锡被称作"太湖明珠"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只是今天我这次到无锡,目的却不仅仅于此。
  这是一个阴冷的江南寒冬,很冷。天,灰蒙蒙的,小桥流水不再是往日的一贯的清婉秀丽,今日,在铅灰色的天穹的笼罩下,却是显得那样地冷漠,那样地寒气逼人。
  我首先到达的是阿炳的故居。在无锡旧城区的中心,也就是在图书馆路30号里面。阿炳故居,也就是原来的雷尊殿道馆,阿炳不仅生于此、死于此,这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场所,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大部分传世名曲也大都是在这里创作出来。他的晚年,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就是屈居在道馆最东面的一个小小小平房内,才20平方米,内有小阁楼,看着介绍,不仅是这个小房子保持着原状,而且保护范围包括图书馆路24号至30号以及42号至50号,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山大都保持着原状。
  阿炳从小随父亲华清和在无锡著名道馆洞虚宫中的雷尊殿当道士,法名华彦钧。因中年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今天说起瞎子阿炳,他已经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并且精通江南丝竹,在演奏技巧和乐曲创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诣。所作乐曲甚多,却仅仅留下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独奏曲《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这六首。而据说阿炳会拉的作品有300多部,而那次录音的钢丝只够刻上六首。当然,也就是其中的《二泉映月》最为著名。
  自然,无锡之行自然要去二泉。
  那个"二泉"就是在锡惠公园里面,乘2路公交车或观光巴士,很快就可以到了锡惠公园。
  坐在天下二泉边上,一面品茶,耳边不由响起那曲独树一帜的《二泉映月》。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声名最大的是天下第二泉。二泉是锡惠园内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原名惠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
  阿炳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谱下了《二泉映月》,那一首不朽的二胡独奏曲。
  阿炳在创作《二泉映月》时,已经双目失明,他当然无法再看到月映二泉的情景,那清澈的泉水和一轮皎洁的月亮便映在了他的心境中。《二泉映月》是阿炳心境的自然流露,是一首反复吟咏、思绪情怀深沉的叙事曲。饱经沧桑的街头艺人正娓娓道来心底的颤音,逐渐地,变成又涩又尖的高音,尖锐刺骨,震撼人心,不时地,音乐逆风飘扬,飞超了现实的苦难。这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灵魂,其中的每一次抑扬,都隐藏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希望,这希望若隐若现,但一直顽强地存在着,好似阿炳心中的光明,又似朦胧月光下持续流淌着的泉水。
  如果问我,在《二泉映月》中听到的是什么?是风月,是泉水?是悲怨,是呐喊?我读到的是阿炳死水微澜式的情感涟漪,是冷漠,倔强,深沉,是超越了现实生活的情感升华,是涵盖面更为宽广的人类的一种苍凉感。
  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阿炳在街头流浪卖艺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映月》的音调。《二泉映月》不是作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那些江南民间音乐,那些道教音乐,一切溶入他的脑海中的音乐,在他的胸中融汇,奔突,终于喷薄而出,成为不朽的名曲。我从中读出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超越社会情感的苍凉感,流露出亦咏亦诉、似悲实心态宁静的情调。使人欣赏后回肠荡气,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想,正是这种情感内涵及江南民间音乐的神韵造就了它的艺术魅力,更准确地说是魔力。
  《二泉映月》以逻辑严谨的结构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古老民族的东方神韵。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墓也安息在同一个公园中,就是在春申涧南边的山坡上,沿着弯曲的山路来到他的墓前,只见墓墙倚山而立,以石作碑,颇有几分气势。远远望去,宛如一个音乐台。下面就是阿炳的墓冢。墓前有一尊阿炳塑像,头戴旧毡帽,身着粗布衫,背上一只破琵琶,左手抱着二胡,右手执弓。我在想象,江南名城的粉墙青瓦不再是那么清雅宜人,而是在以令人压抑的冷色调向流落街头的不幸的他袭来。一位衣衫褴褛的盲人在凄风苦雨中禹蹀独行,一路上拉着人们似熟非熟的曲子,向天,向地,向人间宣泄着他内心的冷漠、屈强、深沉,抑或死水微澜式的情感涟漪?不由使人想起已故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曾经这样描述他认识的瞎子阿炳:"……到过无锡的人,若曾看见一位两眼全瞎,但毫无理由地戴着一副白玻璃眼镜,同时胸前挂着琵琶胡琴等乐器,手里拿着三片竹片,累累赘赘,在街头行走的,这人便是阿炳。"一位在苦难生活煎熬中锻造出旷世绝响《二泉映月》的民间艺人。这位生前生活无着的流浪艺人,如今成了整个无锡乃至中国的财富。如此浑然天成、扣人心弦的曲子,阿炳只需一首《二泉映月》,便无愧于成为世界音乐的经典。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无锡山水 追寻阿炳(2)(图)





  阿炳生于1893,在1950 年吐血病故,他的死,在当时可以说是悄无声息,是呀,只是一个无锡城里,普普通通落魄艺人,一个会拉二胡的罢了。尽管他的妻子紧随其后的死多少让别人唏嘘了一阵,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这不过是一起屡见不鲜的不务正业者的潦倒,少年得志就形骸放浪,浸淫声色,结果弄瞎了眼,败尽了家,落得后大半辈子只得卖艺维生,除了偶尔让邻里在生气数落不听话的孩子时,唠叨起这个能拉几下二胡的瞎子的不甚光彩的过去以外,还有谁会记得他呢?那是在1950年9月2日晚上,几位音乐界的热心人找来一台钢丝录音机和一把二胡,在根本不知录音为何物的情况下,阿炳拉了好几首曲子,也就意外地匆匆留下的那六首曲子,其中第一首便是后来的《二泉映月》,三个月后,阿炳就吐血病故。
  可是,如果不是因为他在生命里的最后三个月里在今天,谁还会知道他,还会记得他呢?
  吴侬软语是阿炳的母语,而音乐则是他的第二语言,某些程度上说是胜过第一语言的语言。他无需多说什么,一把二胡与心相映,胸中的一切都是在指间流泻,那些可以名状的与不可名状的,那些几时记下的与随心所欲的;那些令人爱的与叫人恨的;那些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都浓缩在边走边拉的二胡声中,阿炳的不幸的人生大概是靠这音乐来维持生态平衡的。
  在锡惠公园中,还有一个景点与音乐有着特别的联系,那就是八音涧。嘉树堂西山假山群中的"八音涧"真实地反映了左思的名句,也集中体现了自然界幽谷溪涧中的声音美,是结合风景模拟自然声乐的佳例。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西晋诗人左思的这一名句更是形象描绘了自然乐曲的美 ,古代造园家在塑造风景的同时,也努力将富有魅力的高山流水之音作为园景的一部分 来表现。在古人看来,这种一边观景 ,一边听声是欣赏山水园林风景的最好办法,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古代文人在风景观赏 空间内,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的形声合一的审美传统。"八音涧"这种极其巧妙的设计,现在成为古典园林中,叠石理水的典范,也是我国古代人为的利用清泉流水,创造出赏声景致的例证,
  著名的造园艺术家张式把二泉水通过园外暗渠引入涧内,使无声的泉水随涧道上下迂回,高低跌宕,产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故称之为"八音涧",又名悬淙涧、三叠泉。八音涧总长36米,最宽处4.5米,最狭处0.6米,谷深1.9米。整个叠石轮廓清晰,体态自然,宛若天成。中间是迂回曲折的石路,走在路上,上面有茂林,下边有清泉,清幽雅静,别具风味。八音涧上还有一个梅亭,在亭上便可以总览古园全景。王樨登《寄畅园记》曾载:"堂之北,地隆然如丘,拾级而上亭翼然"。
  依此游完踯躅廊、二泉书院……对了,还有松石床,不要忘记在松石床听一遍阿炳的二胡曲《听松》。出来以后,可到公园门口的惠山直街买名满天下的特产"惠山泥人",抱上一个憨态可掬的大阿福,一来自己收藏作为纪念、二来回去也好馈赠亲朋好友,恐怕这也是已见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满载尽兴而归。
  当然,如果还有游兴的话,晚上,还有一次独特的古运河之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无锡散去白天的繁华,悠悠的古运河水环绕着锡城,尽显无锡的古朴与典雅。可以登上游轮,进入古色古香的"水弄堂",灯影桨声,穿过明清古桥,充分领略那份诗情画意,更是令人流连忘返。当然在白天也可以或坐龙舟,或骑快艇,或乘高速游船,遍览太湖山水秀色。两岸粉墙黛瓦的枕河民居,拱接两岸的清名桥,河上穿梭的船只,难道不正是一个中国江南民俗风情的流动画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0
发表于 2006-7-9 10:57:15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夜航船 感受周庄的柔情似水(1)(图)





  说起周庄,也许你闭眼就能想到,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雕刻精致的双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低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的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洗衣服,而离她们不远的小船上正升起屡屡白白的炊烟。它的民风、情调、人文、风采,让人流连忘返。当坐在水乡茶馆里听评弹昆曲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被琵琶的美妙音色打动了。小桥、流水、人家和琴声铮铮诉说着世事万千,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犹如一幅“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的水彩墨画,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虽然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却一直没听说过周庄,因为那时候周庄是静默的。后来到了北京后,有次一个学画画的朋友在临摹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突然被画中的景致迷住了,在朋友嘲笑的眼神中我得知这如诗一般的景致就是周庄的双桥。后来,也正是因为这幅画,更多的人知道了周庄,周庄也因此成为江南古镇的代名词。
  而去周庄完全是一个偶然,那年去上海出差,正好有时间,随行的几个人就提议去周庄看看,为了体会江南水乡的感觉,我们特意坐船去的周庄。那天下午,我们从青浦淀山湖出发,向西前行,走完了湖我们就进入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区,真正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魅力。虽然坐船比较慢,但是这份惬意是其他交通工具所享受不到的。在别的地方,河流虽然也可以成为运输的通道,但对老百姓日常旅行来说,很少有人选择坐船。而在这里可不一样,河流成了人们的大街小巷。一条船,一家人,或者几个朋友,悠然自得,不紧不慢,丈夫摇船,妻子做饭,女儿在看书……过着男耕女织神仙般的生活,任凭这清亮的河水浮载着他们的生活、梦想、人生……。
  摇呀摇 摇到外婆桥
  船走了好久好久,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我没有去看时钟,怕时钟打破此间的悠闲氛围,因为时钟是局促的。此时,两岸的屋舍越来越密,河道也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我有一种预感将邂逅一座小镇,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周庄,而这似乎也不重要,因为我始终觉得过程才是最美丽的。船工的橹在有节奏的拍打着水面,掀起阵阵涟漪,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唱起一首儿时的歌谣:“摇呀摇,摇呀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见我咪咪笑,给我糖果给我糕,夸我是个好宝宝。”这个曲调,似乎在我的小时候,外婆为了哄我睡觉而唱过的。也不知多少人,是在这首儿歌里摇摇摆摆地走进这个世界。而此时,摇篮幻化成一艘船,我们航行目标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
  就在这首儿歌把我带回到儿时的刹那,周庄到了,周围的河道一下子热闹起来。因为时近傍晚,这里的街市很安静,而河道却很热闹,很多很多的船来往交错。我们的船挤入这种热闹中去,舒舒缓缓的往前游。大家都坐了几个小时的船了,因此都想下来走走,系好船缆,拾级上岸,晚风一阵阵地吹来,透过我们薄薄的衣衫,感到有点冷。毕竟是秋天,何况已是华灯初上。此时天空中洒下的月色柔柔,灯光下的人影柔柔的,高高低低的树影柔柔的,小河中的流水声柔柔的,小船“咿呀”的橹声柔柔的,就连站在床头唱歌女子的声音也是柔柔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水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柔柔的。皎洁的月光似水,似纱,把周庄的一切笼罩。沉浸在柔柔的月光下,沐浴在柔和的灯光里,小镇没有了白天的喧嚣,没有了白天的拥挤,没有了白天的浮华,没有了白天的躁动。古老的周庄在夜色中恢复了宁静,古老的周庄比白天多了一份神秘。
  不经意间,闻到柔柔的歌声从雾色的夜空中飘来,吴侬软语,莺声鹂语,娓娓动听。我追寻着歌声。那歌声似小河深处流泻,我静静地等待,等待着歌声,等待着唱歌的女子到来。甜美的歌声和着小船“咿呀”的橹声越飘越近,绿树掩映中,一只小船飘然而来。唱歌女子站立在船头,一头瀑布似的黑发和暮色浑然一体。“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我有心摘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水粉画里的周庄暮色
  走在碎石小道上,迎面闪烁着四面八方的灯光。高高的石栏下泛着幽光的小河,河水悄然无声的流淌,荡漾的小船把清清的河水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涟漪。尔后,河水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又慢慢地向前流淌。小河中倒映着灯光、房子、树和一个个人影,那倒影朦胧、柔和、似梦似幻。人在灯的映照下若即若离,灯光在人们的身上耀出五彩缤纷的光芒。时而长、时而短、时而细、时而粗的人影,在月色和灯光的投影下,恰似一面天然的哈哈镜,把千姿百态的人影留在地面上,倒映在小河中。小河边、石栏旁、柳树下,一个个摄影爱好者忙碌着,他们架着三脚架,全神贯注地调着光圈、速度,对着焦距。为了一个最佳的角度,他们弓着背、弯着腰,他们在捕捉一个个精彩的镜头,把周庄夜幕下古朴的静美定格在自己的相机里。我留恋着周庄纵横交错的小巷,我毫无目的地继续漫步在窄得只能容一个人行走的古街上,我无所顾忌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突然有一股扑鼻的香味在迎鼻而来,并随着微风四处飘荡。明亮的玻璃橱窗内,一只只“万三蹄”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樱桃红,这红得水灵,红得鲜艳,那鲜艳得水灵,似要把薄薄的皮撑开。这是一种秀色可餐的美,这美,美得我情不自禁地吞咽着口水。
  继续往前走,终于到了久违了的双桥。此时我仿佛置身于陈逸飞的画中,我在双桥上徘徊。用脚踱量着双桥,我钦佩造桥者的奇妙构思,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我幻想着有这个一个邂逅,就在双桥上,和一个丁香般的女子。而当我回头时,我发现同行的朋友正在笑我,可能这一次,他们不忍心在打断我的春秋大梦,所以在边上无奈的笑。对着他们的笑,我也笑了,为什么到了这里,我这么喜欢做梦呢。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夜航船 感受周庄的柔情似水(2)(图)





  在水边,还有人在画桥。有的是画水彩,有的是画油画。他们画“双桥”,也画别的。周庄的桥足够他们好好画上一阵的。这些石桥横卧在窄直的河道上,小船从它们的腹下穿过,载着那些赶来看水乡的笑脸。仅仅看这些桥,就足以让人体味到几百年来小镇历史的凝固,因为约有一半的石桥,是元、明、清三朝留下来的古物。而所谓“双桥”,其实是两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石桥。一为圆拱桥,称世德桥;一为方孔桥,称永安桥。二桥联袂而筑,位于张厅往北的河道交汇处,俗称为钥匙桥。而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的单孔拱桥富安桥,更是为江南桥梁之仅有——此桥桥端四隅依河建有形式高低各异的楼阁,构筑独特,让人叫绝。
  富安桥的桥头建在灯光下,显现出了它们那不尽相同的柔和的轮廓。我站在桥中央,转动身子,仰望着高高的粉墙黛瓦。月光下,它们更显得苍老,历经沧桑的墙体,似在诉说着几百年来曾经有过的故事和遭受的风吹雨打。一株从桥的石缝中斜逸出来的青枝映入了我的眼帘,它随着风轻轻地摇弋,它舒展,它飘逸,它临风起舞,它婀娜多姿,它把古老的石桥装扮。随后我们在附近的一个小馆吃饭,小菜清淡鲜香,鱼虾味醇,果菜色新。临桥傍水一坐,仿佛置身金墉笔下的“听香水榭”,“琴韵小筑”。尤其是那女掌柜的,面色微红,眉目之间颇有小家碧玉之风。初见得这等小桥流水人家,真令我流连忘返,乐不思美了。如梦般的景致,让我想起了那首古曲:“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轻拂歌尘转。为谁归去为谁来?……”一时间真有浑然忘我的感觉。
  吃过饭沿街北走,便到张厅、沈厅。周庄著名建筑张厅、沈厅现今已是物是人非,高高悬挂的灯散发着橘黄色的光芒,这是一种使人怀旧、给人温柔的光。这光,似给了我一种回到儿时老家的温馨感。而建筑似乎让我有点陌生,可能是后来修缮的原因吧,稀疏穿梭的游客充满了整个空间,让我找不到一个角落细细的感受那辉煌和沧桑。边上的文化街,更使人发幽思而思古,织布的、打铁的、捏面人的、剪纸的,还有中西合璧的乐器以及那令人叫绝的“天孝德”收藏……看着那纺车和织布机,我耳边响起了纺车声,它把我带回了童年,我仿佛看见了母亲就在昏暗的灯光坐在纺车下的身影。
  昆曲悠扬
  在周庄的小桥流水之间走累了,看乏了,信步来到古戏台听听昆曲,体味传统文化的韵致,没有比这更典雅的享受了。在领略旖旎的水乡风貌的同时,品味温馨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民间艺术,既可欣赏专业演员的昆曲演出,也可参与其间,唱一唱吴俞欠雅韵,真是与众不同。
  昆剧的剧本文学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很有写景抒情的特色,昆山腔的音乐也富有这种表现能力,因此,它的表演艺术总是有浓厚的抒情意味,特别体现在各门角色的表演身段上,有强烈的舞蹈性。这种戏曲舞蹈多方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舞台演出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使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终于成为一整套“载歌载舞”的严谨表演形式。昆剧的代表性剧目如《西川图?芦花荡》、《精忠记?扫秦》、《拜月亭?踏伞》、《宝剑记?夜奔》、《牡丹亭?惊梦》等。
  月色朦胧,碧水盈盈,绿水掩映周庄,在夜幕下趋于宁静,在宁静中散发着迷人的风韵。它使我恍若隔世,它给了我似梦幻想。看完昆剧后坐上夜航船,我们要连夜赶回,告别周庄,告别这几个小时的畅游,欢欣中蕴涵着遗憾,隐隐约约的有一种被离愁别绪侵扰的黯然。人生中有过离家归家的经历,就不难感觉到这种黯然。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周庄,但我想我是爱上这个江南小镇了,不但沉迷她历经沧桑的深邃,更爱她亘古不变的清纯。如果你见过她青青山水的娟秀,畅游过古屋园林的措落有致 ,淋漓过她如酥的春雨,我想你会像我一样眷恋她。感觉中她如同我的精神家园,将缕缕情愫渗透入我的心。当我融入过她的润泽灵动,无论我距离她千山万水,思绪总会时时被牵引。即使醒时,哪怕梦中,还有那昆山名曲陪我入梦。
  资讯补给站
  交通:
  汽车北站至周庄(尾班5pm左右)15座中巴。开车时可能还没满座,但中途不断有上车,加起临时8座小凳。上海虹桥机场有巴士到周庄(¥20,9:30~15:30)。
  到达周庄,人力车(¥5/2人)到客栈。
  门票:(¥60/人)
  如果在6pm后才入庄,无需买门票。其它时间已经抓得比较严,只有本庄人免票。(当然没有门票不能进入沈厅等旧宅参观)。也有三轮车夫载人绕道入庄。
  住宿:
  * 金雅客栈(枫单假日度假村对面,2分钟可到沈家大厅)。淡季的双人标间¥80, 旺季¥130。使用空调加¥20。电话0520-7212020,13606264982,王金明。也有许多其它民办客栈,所以一定要住在庄内。
  关于餐饮:
  万三蹄是要吃的,外面卖是10-15元一斤,要是到饭店吃就贵了,所以若想省钱还是外带,另外吃饭到双桥边上的饭店吃,因为那里的价钱相对来说要比别的地方便宜好多,而且边上还有喝阿婆茶的地方,吃完后,坐在桥下,喝着茶,看着撑船的来来回回的唱着小曲别有一番滋味的!
  一线天菜馆:在双桥旁,位置很好。有3张桌子靠着河边,视野最开阔。本人就在那坐了一个早上,看别人游周庄。很多其它的饭店在8pm就关门。
  最佳拍摄地:
  本人觉得在傍晚,天将要黑的时候,在富安桥上最好。
  早上8am左右,船家撑船出来。9am团队进庄。 4pm游人已经走得七七八八。
  除了拍周庄,还可步行到附近的小村庄拍油菜花和墙上的老虎图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1
发表于 2006-7-9 10:59:16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西湖传说:《白蛇传》(1)(图)




  很爱杭州,独爱杭州,偏爱杭州,主要是为了西湖。
  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去杭州西湖吧,那里有情深难断的断桥,有流传美丽的传说,有温润的越剧唱腔……
  于是,杭州成为我的一个梦,在我的心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因位于杭州西部而得名,杭州和西湖共同造就的湖光山色,使人们心目中的天堂有了更直观的体现。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水如明镜,湖畔层峦叠嶂,湖心小岛宛如绿色宝石,苏堤、白堤则象两条玉带,环绕西子。水映山容,山衬水态,山水相融,秀美之极。更令人叫绝的是西湖一年四季风韵各显精彩,无论你何时去西湖,都会有一份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西湖最著名的景色当属“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同时,西湖还有新增加和评选出来的“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加上新修复的“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苏东坡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坡的寥寥几字而将西湖胜景和盘托出,以天才的比喻将西湖人格化,遗貌取神,舍偏取全,避实取虚,将绝色美景与绝代佳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晴雨雾雪,无论浓妆淡抹,西湖山水神韵,尽在不言与想象之中。
  袁子才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郁达夫诗云:楼处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苏堤而今尚姓苏。
  西湖山水还更有“人化和自然”之美,秀水幽山之间 ,山山水水到处有人文的渗透,到处是历史的熔铸,西湖的,千百年来曾倾倒过多少人。大量诗、词、曲、赋、文、联、剧、画、字、印,乃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工艺珍品,名点佳肴,它们无不是西湖山水滋养哺育之下的精神文化产物。反过来,它们又泽润山水,美化山水,传播山水,使山水之美得以诗化,在诗化中得到升华,即所谓“文化地生辉,地以文益秀”。西湖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
  《白蛇传》的优美传说便是一个明证。
  西湖在老百姓眼里是亲切可人的,他们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一并交给了西湖,并幻化为一个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和故事,那一段凄美的断桥情缘——《白蛇传》。
  《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以白娘子和许仙忠贞的爱情故事为内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传奇情节常被搬上戏剧影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西湖,是从许仙、白娘子的爱情故事开始的。
  这是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悲剧女主人公的爱称是白娘子。原是一条白蛇,在深山中修炼了一千年,能变人形。不甘山中修行的寂寞,和一条以前修炼的青蛇出山,化为一主一婢,取名白素贞和小青儿,来到了繁华锦绣的西子湖畔,寻找人间的自由幸福生活。
  正值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杭州城里一个药铺伙计许仙去灵隐附近上坟。归途风狂雨骤,难以步行,只得在断桥雇船回家。白娘子相中了年青的许仙,请求搭船回家,许仙自然答应。在涌金门上岸时,雨不停,许仙将伞借给了她们主婢俩,自己淋雨回城。第二天,许仙如约前来白家取伞,受到了盛情接待。经由小青说合,二人当晚成婚。但是成婚缺少费用,由小青施展法术,盗得钱塘县的官库银两,第二天就被发觉了。许仙被捕,发配镇江。白娘子和小青也赶到镇江,找到了许仙。他们开了一个药店,施舍药物,为人看病,很受当地人欢迎。生活非常美满。
  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是个神通广大的和尚。他知道白娘子的来历,认为江南佛地,岂能容妖孽栖身,于是借化缘登门挑拨离间。许仙原先根本无法相信自己的爱妻会是白蛇的化身。但经不起法海苦劝,终于在端午节这一天,硬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 结果,揭开了罗帐,妻子果然变成了白蛇。许仙晕倒在地,性命垂危。白素贞醒来,不顾千难万险,上蓬莱仙岛盗取仙草救治许仙。
  许仙病愈后又受了法海的挑拨,上金山寺还愿。法海要许仙随他出家,并软禁了他。白蛇前去索夫,百般哀求无效,反遭辱骂。无奈之际,发动了虾兵蟹将,将长江倒流,水漫金山。法海也召来了天兵天将镇压。经过一场苦战,白娘子因为怀有身孕,终于败下阵来,和青儿遁回杭州。
  许仙趁双方混战之际也逃回杭州,和白娘子、青儿在断桥邂逅重逢。白娘子责备许仙轻信;青儿则恨许仙负心,举剑要杀他。后许仙自认错误,三人言归于好,把仇恨集中到法海身上。由于白将分娩,大家一起到许的姐夫家安身。这就是著名的《断桥相会》。
  白娘子生了男孩许仕林,正在喜庆满月时,法海赶来了。他祭起金钵,把白蛇镇压在雷峰塔下,宣称要待塔倒时才许她重见天日。但毕竟青儿逃走了。她在山中修炼了许多年,学得一身法术,终于推倒了雷峰塔,救出白蛇,一起升天。被打败的法海无 处容身,只得躲进蟹壳。对了,今天我们吃螃蟹,剥开背壳,里面有个“秃头和尚”,据说,这就是法海。
  有朋友刚从杭州回来,禁不住一连地赞叹,真是太喜欢杭州了。我嘴上取笑,那么干脆长住吧,不过,心里却多少明白一些,因为,总觉得这个美丽的城市,尤其是适合用来滋生爱情的,教长爱情的。
  去断桥。断桥,那是一座以爱情而闻名的桥。
  位于西湖白堤的东起点,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线上,何时建造不详,但唐代张祜的诗中,已有“断桥荒藓涩”之句。其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之。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古石桥上建有亭,冬日雪霁,桥阳面冰 雪消融,桥阴面仍然玉砌银铺,从葛岭远眺,桥与堤断之感,得名“断桥残雪”。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 “断桥残雪”碑。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美景雪景之佳处。
  传说之中,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
  断桥,应该是属于白娘子的,是属于她的最美丽的记忆,属于她生命里最灿烂的风情。很多年前那一个执着于爱情的女子。
  忽然不由的想,当时的白娘子轻轻接过许仙的纸油伞时,会是怎样的心境,是期待已久的相会终于得偿宿愿的激动,是情难自已的感慨,还是心中涌动起似曾相识的熟悉?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西湖传说:《白蛇传》(2)(图)






  《白蛇传·西湖山水》越剧唱词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山边枫叶红似染,不堪回首忆旧游。
  想那时三月西湖春如绣,与许郎花前月下结鸾瞅,实指望夫妻恩爱同到老,又谁知风雨折花春难留。
  许郎他负心恩情薄,法海与我做对头。我与青儿金山寻访人不见,不由我又是心酸又是愁。
  难道他已遭法海害,难道他果真出家将我负。看断桥未断我寸肠断啊,一片深情付东流。
  接着自然也要去看看雷峰夕照。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不过,雷峰塔有太多的苦难经历。终于在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后来在原址又新建了一个,夕照林涛,景色富丽。雷峰夕照在西湖十景中不再成为缺席,也是件幸事情,虽然对于熟悉《白蛇传》传说的人们也许会有相当复杂的感觉。
  身在其中是绝对体会不到这种美丽的让人有点虚空的感觉的。断桥、苏堤、雷峰塔,多少的往事埋葬。同样,杭州是读书的好地方,当年梁山泊、祝英台就来了,又走了,留下一段美与心碎。
  这就引出第二个传说来了,那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广为传播,我想,首先还是离不开越剧的关系。
  书房门前一枝梅,枝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枝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弟兄二人下山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愿不愿配鸳鸯。
  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眼前还有一口井,一男一女笑盈盈。
  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
  离了井,又一堂,前面到了观音堂,
  观音堂,观音堂,送子观音坐上方。
  观音大士媒来做,我与你梁兄来拜堂。
  贤弟越说越荒唐,两个男子怎拜堂。
  这里面,忠厚老实的梁山伯与聪明伶俐的祝英台,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令人着急,令人心疼,让人莫名就喜欢上了。
  其实,在生就江南,不用潜移默化,喜爱的也自是侬软的越韵,而非激昂的秦腔。更何况,越剧与江南、西湖是如此地协调,不可分割。听越剧,就象看江南的风景,是渐入佳境的。唱的是一种方言,一种并不太易懂的方言,就象是烟雨中迷迷茫茫的江南,宛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朦胧的,朦胧得让人有一丝淡淡的忧挹。
  江南是一个阴柔的梦,烟雨中的粉墙乌瓦,一带春水绕一城花。在幽长的小巷,濡湿的石板路上,卖花声近了又远了。越剧是阴柔的,雅淡的衣着化妆,慢按的云板,慢打的鼓点,悠扬的丝管缓缓地响起,是一杯来自江南的龙井,小小的叶子在碧水中浮浮沉沉一点点地舒展开来。
  那吴侬的软语,消磨了音节中所有的梭角,化作西子湖畔的柳丝,拂过脸颊,握在手中,绕在指上,也缚住了心。于是,江南就坐着乌蓬船依依呀呀的近了,绿波里的红荷白莲涨到了天边,羌管声声上了晴空,菱歌首首飘在风中。
  江南美,最美是女儿。江南多情也多愁,最多愁的,也是女儿。东风不惜桃花面,系在杨柳上的青春,不过是少住又去,小楼吹彻玉笙寒,低回的思曲中,暗淡了无数两重心字的罗裳。越剧美,最美的也是女儿。花谢花飞中的林妹妹,十八相送的祝英台,多义痴情的鲤鱼精。便纵是你男子千般俊俏,万种风流,也比不过女儿们水袖轻舒,檀口慢启,眼波微流的玲珑娇态。羞人答答,就这一举手,一抬足,一掩面,一回首,江南的钟灵秀气就早已全属女儿了。可是,越剧之中,宝哥哥还是娶了宝姐姐,林妹妹只有叹:“如今是知音已绝诗稿怎存,把断肠文章付火焚”,泪尽而逝;梁山伯终是来迟了一步,祝英台在楼台会中对他泣道:“爹爹已把我许配给马家”,最后只好化为蝴蝶,不过这是好的了,他们最后还是在一起,就象童话故事的结尾里那样告诉我们的,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2
发表于 2006-7-9 11:00:49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宁波典故:《梁山伯与祝英台》(1)(图)




  还记得那整个下午都坐在那里喝茶听戏。
  茶是铁观音,戏是越剧梁祝。
  坐在戏台之下,眼前是梁兄祝妹的缠缠绵绵。
  暗地里硬起心肠,不过是场戏。
  当听到祝英台对着梁山伯唱:可记得,十八里相送长亭路,我是一片真心吐出来……
  可是忽然发觉这茶竟是有些苦了。
  再也忍不住,心中猛然一软,眼泪扑的就落下来。
  生命的启动,只有锣鼓箫钹可以激发;感情的功能,也只有丝竹之音能够驱使。因此,在银幕上,舞台方寸之间,这些佳偶与俊才,能够随手撷取到优美而神秘的爱情构图,带出一片瑰丽之情与阴柔之美,显得更加浪漫动人,刻骨铭心!也许总与现实的需求相左,那才是心目中无邪的爱情。
  楼台会
  记得草桥两结拜,同窗共读有三长载,情投意合相敬爱,我此心早许你梁山伯。
  可记得,你看出我有耳环痕,使英台脸红耳赤口难开;
  可记得,十八里相送长亭路,我是一片真心吐出来。
  我也曾,留下聘物玉扇坠,我是拜托师母做大媒;
  约好了相逢之期七巧日,我也曾临别亲口许九妹;
  我指望有情人终好成眷属,想不到美满姻缘两拆开。
  啊!梁兄呀!
  我与你梁兄难成对,爹爹允了马家媒;
  我与你梁兄难成婚,爹爹受了马家聘;
  我与你梁兄难成偶,爹爹饮过马家酒。
  梁兄啊,
  爹爹之命不能违,马家势大亲难退。
  英台说出心头话,我肝肠寸断口无言,
  金鸡啼破三更梦,狂风吹折并蒂莲,
  我只道有情人总能成眷属,谁又知今生难娶祝英台。
  满怀悲愤何处诉,无限欢喜变成灰。
  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梁祝故事,是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在今天,一般都认为梁祝的故乡就在浙江宁波,“梁祝故里浙江说”成为主流,这无疑与我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编演成功密切相关。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曾经风靡全国,电影上的梁山伯是浙江会稽(宁波)人,祝英台是浙江上虞人,他们读书的地方在浙江杭州。
  自然,梁祝传说起源的版本很多,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在创作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曾根据民间传说,考证出10处起源地: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曲阜、甘肃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间、山东嘉祥、江苏江都、山西蒲州、江苏苏州。当然,只是最近又考察出它的原生地是在河南汝南,而且在汝南,“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双飞”这些“人与事”,除了“楼台相会”外,大都能找到踪迹。
  只是,传说的力量很大,有时能改变历史的方向,有时甚至比历史的力量要大得多,因为传说活在民间,活在百姓心里。
  而在宁波,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现在在宁波有一个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为主线的风景旅游区,一个规模宏大的爱情主题公园。飞檐翘角的梁山伯庙,由门楼、大殿、后殿组成,高大精巧的古戏台,时时有精采的戏曲演出,令人陶醉在缠绵绯恻的情景之中。正殿曲折的回廊上,梁祝文化碑林林立,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与之相距不远的梁祝读书院内,亭台楼间,倚栏水檄,古色古香的庭院建筑,大可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读书院中的梁祝文化资料陈列馆,展示着丰富的梁祝文化内涵的珍贵资料和实物。
  当年梁山伯任县令时治理过的姚江畔,垂柳依依,绿茵如毯;蝶恋园内,花香蝶舞,双双对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象征着这对至情至爱恋人的精魂。大草坪上,矗立着高大的梁祝化蝶雕塑,成了有情人举行婚礼的场地。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音乐。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众所周知,梁祝的灵魂来自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且在作品中极好的借鉴、运用并吸收、展现、升华,使其深入人心、亲切感人,并使其最经典的表现了中国的民乐文化,展现出一幅极富中国文化特色的凄美画卷。
  《梁祝》的总体音乐形象是从越剧中吸取的。《梁祝》最为经典的便是《梁祝》的主题旋律,这是《梁祝》得以流传且深入人心,并能打动观众的关键之所在。而这经典的主题旋律音乐,便是来自于越剧的神韵。真的很佩服曲作家居然能从如此众多的越剧《梁祝》音乐素材中提取出如此精华的音乐形象,如此亲切、柔美,极富江南越乡神韵,且清新脱俗,独立于纯越剧音乐之上而又紧紧相连,堪称完美!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宁波典故:《梁山伯与祝英台》(2)(图)





  《梁祝》几乎完全用音乐旋律,将梁祝所有的故事一一展现。聆听《梁祝》,就像在看一部电影,或在听一个故事,这就要归功于戏剧化的音乐叙事手法。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抗婚、楼台会……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曲作家都用旋律表现出来,且用叙事的手法将她们串联起来,这一幕一幕的音乐形象,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故事,使整部音乐作品一气和成、生动完整、极富感染力。
  音乐一开始的引子,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用竖琴的拨奏和长笛富有民族乐器竹笛神韵的旋律和演奏技巧,很容易把人带到一幅小桥流水的江南画卷当中。
  在“楼台会”之后的一段快板中,《梁祝》运用只有中国戏曲中才会出现的“紧拉慢唱”的形式——也就是快板强烈急促的节奏加上与之产生强烈对比的慢板和散板凄凉、悲愤且十分有力的主旋律,这样的效果极强的表现出英台抗婚的悲壮形象,人们仿佛看到了英台的孤立无助,苦苦的挣扎!
  只有中国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终于首次出现在小提琴演奏上,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还有中国越剧、京剧中常用的倒板、嚣板等,首次进入协奏曲,使《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与神韵。
  后来配上的《化蝶》的歌词也令人回味不止。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
  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命运所感动,而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谁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留给人间的却是无限地遐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3
发表于 2006-7-9 11:02:30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越剧之乡——嵊州行(图)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东地区

越剧之乡——嵊州行(图)



  除了嵊州与越剧的血缘之亲,
  最忆嵊州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最忆嵊州独特的山川美景。
  冠以“江南第一瀑布群”的美誉,
  充满诗情画意的唐诗之路……
  越剧的历史离不开嵊州。
  清代末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用笃鼓和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后逐步衍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再后来,小歌班流向上海,以“绍兴文戏”(男班)为名以区别于绍兴乱弹,并吸收了绍剧、余姚滩黄等音乐成份,增加丝弦乐器伴奏。1912年农历五月,嵊县施家岙首次出现女子科班,称为绍兴女子文戏,其剧目多自绍兴大班和京剧移植,又称文武女班,后来,女班逐渐取代男班在上海的地位。
  1927年,女子文戏创演新戏,开掘新的表演程式,改称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倡导越剧改革,逐步建立正规的排演制度,废除幕表制,按剧本排演,建立导演制度,改进戏装、化妆、布景等舞台美术。音乐在“四工调”的基础上,由袁雪芬等创造规范化的“尺调腔”,成为越剧的主腔,为越剧音乐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范瑞娟又创制“弦下调”,形成多种流派的唱腔,优美细腻,尤其长于抒情。35年,袁雪芬主演由鲁迅著名小说《社福》改编的《祥林嫂》,为越剧改革树立起了新的里程碑。建国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拥有广大观众,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全国第二大剧种。其中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碧玉簪》、《红楼梦》、《五女拜寿》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闻名遐尔。
  在嵊州除了越剧,身处名山秀水之中,那看似平缓流淌的人文景观总是在不经意中让人痴迷。
  因为那里孕育了书圣王羲之、人口学家马寅初,因为这里有秦始皇东巡时挖剡坑以泄王气的遗迹,有谢灵运或息或游的足迹遗址。
  嵊州的金庭山,这里安葬着书圣王羲之。金庭村一派静寂,走在墓道上,一级级鹅卵石铺盖的台阶,小草从每一处缝隙中探出身子,踏步在上,软软的,如同一张张草垫子,墓道两旁一座座写满沧桑的门庭,门都关闭着,令你无法不去猜想过去。当年的金庭山,有金庭观,是道家的第二十七洞天,也是剡中风光无限的胜地。王羲之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他的归隐地,恐怕和他晚年崇尚道学有关联。曾经宦海沉浮,王羲之不再有争逐的念头,决心隔绝尘世。当游遍了江南后,他发现了山水奇幽、隔绝尘世的金庭,便眷恋不已,觉得这千岩竞秀、万壑争游的地方才是他生命的终点。
  同在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距离嵊州16公里的土雩浦山下垂钓,过的也是优哉游哉的闲适生活。谢公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派,随后数百唐代诗人追慕东晋遗风溯剡溪而来,今天,嵊州重辟“唐诗之路”旅游线,就是缘于谢灵运当年为游天姥山和天台山,在山林中伐木开路,踏出了700里剡中游道。伫立崖上,浩浩江风拂过脸颊,顿时,凡尘俗虑烟消云散。走在通向崖顶的谢公道,曲曲弯弯,如诗行,会不由自主吟咏李白“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的千古绝唱。
  到了嵊州,市中心的城隍庙是不能不去的,里面的古戏台,带来另一种寄托。在城隍庙周围,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术中心、越剧艺校等,越剧超级名片都聚集在此。就在这张古戏台上,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施银花都唱过戏。
  不过,扶栏冥思,不知今昔何夕。
  恍惚中的一次归途,坐着蓬船一路溯河而上,远远的,有丝竹婉转。
  船经过一座形似戏台的码头,正在演唱越剧折子戏,一板一眼毫不马虎。灯光耀眼的戏台上,绍剧老生“啊啊———”地拖着腔,那唱腔高亢激越,传得很远,顺水传送,愈发悠远。有时,来几下“咣当咣当”的锣鼓声,更是将场面撩拨得热烘烘的。戏台下黑压压的全是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在专注地看。观众大都是是摇着船去看的,因此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船,有小划船、出畈船、乌篷船,还有机动船,船头船尾坐满了看客,宛如鲁迅笔下的一幅江南风情画。
  这就是我想像中的越剧的最初的缘起吧。
  而我只是一位匆匆过客,侧耳倾听,桨棹声中,船慢慢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4
发表于 2006-7-9 11:05:25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中地区

恩施:青山绿水悠悠民歌(1)(图)




  美丽的土地是上帝留给我们的恩赐,
  是造物主不经意遗落人间的伊甸园。
  也成为民俗风情与民乐民歌的天堂。
  天地之美,任何一种文字的叙述都是苍白的。
  言词穷尽,只有静静聆听、歌之、舞之,只有真的来过、看过、生活过。
  恩施全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边陲,这是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这里居住着土家、苗、侗、汉等27个民族。州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为硒土含量为世界最高,又被称作“硒都”。恩施地形奇异复杂,地貌千姿百态,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四大山脉穿境而过,形成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独特环境。也许正是由于被崇山峻岭所包围,那里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得以保存完好。
  旅行在恩施,重点在于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比较特别的是,作为旅游者可以不必太拘泥于线路,可以兴之所至地游玩,这样往往随时有所发现好景好歌,并且别有兴致。
  恩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戏种和剧种之多为全国少见,例如巴东县的堂戏,鹤丰县的罗原戏、柳枝戏,恩施市的锣戏、灯戏、南戏、汉戏和京剧,利川的川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如三踩板、围鼓、丝弦清唱、扬琴,还有建始县的丝弦、背鼓和利川的小曲。恩施扬琴传统节目有150多个,题材有历史类,如三国戏,西厢戏,红楼戏等,也有一部分民间传奇故事。舞蹈有土家族的摆手舞、八宝鼓铃舞,耍耍儿和跳丧。民歌有土家族民歌《龙船调》,被列入世界民歌精典,还有那首动听的《山路十八弯》。
  《山路十八弯》
  哟,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罗
  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哟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这里的山歌排对排,
  这里的山歌串对串,
  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
  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耶,
  耶依耶依耶依耶
  排对排,排出了土家人的苦和甜,
  串对串,串出了土家人的悲和欢耶,
  耶依耶依耶依耶
  没有这十八弯,就没有美如山的山妹子儿
  没有这九连环,就没有壮如山的放排汉。
  十八弯啦,九连环,十八弯,九连环,
  弯弯环环,环环弯弯,
  都绕着土家人的水和山。
  没有这排对排,就没有质朴朴的表情意,
  没有这串对串,就没有缠绵绵的表爱恋。
  排对排呀,串对串,排对排,串对串,
  排排串串,串串排排,
  都连着土家人的梦和盼。
  随着一首嘹亮的悠扬的《山路十八弯》开始深入了解这片位于湖北西南边境幽深的土地。
  在恩施的城郊有一座“民族大观园”,集中展现了土家吊脚楼、九进堂、侗族风雨桥、苗族六角亭、土司城墙等等,反映了恩施境内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情,可是旅游的首选地,不能不去呦。恩施除此之外,还有国际知名景点——巴东神龙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大水井古建筑群,以及咸丰土司皇城,建始石柱观,鹤峰木林子森林,恩施市的龙麟宫,梭步垭石林等等。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中地区

恩施:青山绿水悠悠民歌(2)(图)




  到了恩施,如果不玩清江漂流闯滩简直就等于是白来。清江也是长江在湖北的第二支流,著名的钢琴曲《清江河》和优秀民歌《清江放排》表现的正是清江的奔流豪放。因为“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素有“八百里清江”的美称。
  清江漂流闯滩一般是由恩施市城区至汾水河大桥段,每年六至十月是闯滩的最佳时间,水流量大且急,漂流时乘坐橡皮艇,沿途一路亲身体验美丽原始的自然景观,清澈的河水,幽深的河谷,古朴独特的民族风俗,既能感受到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观赏到如梦似幻的清江画廊,时而幽静,时而惊险,不愧被誉为“神州第一漂”。所以,最好是在夏季七月前往,还可以赶上当地的清江闯滩节,可是最具有特色的江河漂流,每年7月和本地少数民族独特的特色节日女儿会一同举行,女儿会可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种风土人情集于一体,其中有男女情歌对唱会,民俗歌舞表演等等。七月前往恩施,真是一箭双雕。
  女儿会是鄂西少数民族独特的节日,每年举办一次,不同地方举办的日期也不同,其中,石窑乡每年农历七月十二的女儿会便是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来。女儿会一般伴有乡场,也就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种风土人情集于一体。每当此时,姑娘们为了等待意中人的到来,便会在女儿会上摆摊出售各种土产,小伙儿们则假装买东西,一旦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儿便上前问价购物,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如果小伙儿也被姑娘看中了,价格就会越来越低,最后双方就相约到附近的丛林中互表爱慕之情。如果小伙儿未被相中,价格则越来越高,自然便会知趣地离开,重新去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对了,一定要买块“西兰卡普”,所谓“西兰卡普”,直译为“花的被面”,这是一种土家织锦,因为在土家族语里,“西兰”是铺盖之意,“卡普”则是指花。其实,土家族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料,在服饰方面崇尚俭朴,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衣服上再绣上“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和“双凤朝阳”等等喜气热闹的图案。自然,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出嫁之时,都必须带上“西兰卡普”作为陪嫁,是习俗,也是自然而然。土家族女孩儿都是亲手编织自己出嫁时要带的西兰卡普,她们先在木头织布机上先将布织好,再在上面挑花刺绣,图案纹样丰富,色彩鲜明,图案新奇色彩斑斓,朴实典雅,可都是土家族民间艺术的精华,一定要留一块。
  资讯补给站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当地餐饮既有蜀地麻辣特色又具潇湘咸辣风格,颇具土家、苗族特色的风味小吃非常吸引人。其中的“腊肉”最具有当地特色,地道的山区绿色猪肉用柴火腌熏制而成,做时讲究工序,额外无须任何作料,滋滋的,味美香浓。“宣恩香肠”利用手工剁碎的新鲜猪瘦肉和传统独特配方加工精制而成,鲜嫩,口感独特,香而不腻,为香肠中的上品。“合渣”由黄豆和少量萝卜菜用石磨推磨而成,用小火锅放上猪油、肉末、羊肉、牛肉等原料以构成各种口味,最地道得数宣恩的张关合渣,另外还有土家扣碗肉,苞谷饭,土豆干,早餐煮豆皮,夜宵麻辣烫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5
发表于 2006-7-9 11:06:13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椰岛海南:永远的邀请(2)

  椰树在海南历史久远,关于椰树的传说众多。一种说法是:椰树是一黎族先民首领越所变,椰子便是"越王头";神话传说反映了黎族先民开发海南的献身精神。另一传说是一位在海边引颈翘望丈夫归帆的年轻女子,化为椰树,椰树美丽的叶羽是她头上的草帽;美丽的传说表达了海南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还有更多的传说,使椰树的蕴涵格外丰富。当然了,较为科学的解释是:椰树原产马来群岛,不需要土和水、到时间自会发芽的椰果落在海中,漂到海南,扎根宝岛,终成奇观。

  在现在,椰树成为海南的象征,椰树的品格是海南人民的象征。

[ 本帖最后由 燕鸥and小蟹 于 2006-7-9 12:10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E: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https://bbs.gter.net/thread-49109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