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292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K申请经验] [回报寄托]2006香港传播学PhD申请经历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704
注册时间
2005-7-6
精华
1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27 17:35: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帖子缘起

拿到0FFER三个多月了,怎么才想起写申请经历?无他,要走了,一直以来都是从寄托索取,算是一点小小的回报,给寄托,给后来人。

2、个人概况
一所985院校传播学应届硕士,
TOEFL: 617, TWE4分
GPA:本科83点几,研究生不到89。
在CSSCI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几篇论文,
奖学金若干,学术会议优秀论文等奖励若干,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若干。

申请中大、城大和浸会三所学校的PhD,被城大英文与传播系录取。(我所说的申请情况,即以对这三个学校的了解为基础,而没涉及到HKU的PhD项目。)

3、为什么选择香港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理由,说说自己的选择。当初感叹内地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氛围不好,本来想考一所学校的社会学博士,然后回来做传播,曲线救国。所以无论去哪里读博,我希望获得的,一是开掘研究问题,二是追求严谨的学术训练。研二才决定要申请留学,选择香港有几个考虑。第一是现实的,没时间考GRE,而且怕申请不到奖学金读不起。第二是研究环境的,香港的传播研究规范性和创新性方面,都比内地好些。即便与美国比,也有它的特色所在,那就是香港的传播研究者多是“背靠欧美、面向中国”,他们多半受过欧美大学的学术训练,所关注的又多是大陆、香港与台湾等中华地区语境下的研究问题。(至于中大、浸会和城大的传播院系情况,suyiweixuan在https://bbs.gter.net/forum.php?mo ... ghlight=&page=1这篇帖子里有挺好的讨论,好像coffee JJ也发过帖子,大家可以去查查。)我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与“传播和社会变迁”贴的很紧,而这样的问题,按城大李金铨教授的话说,几乎“完全不是”欧美等地学者的问题。

4、TOEFL成绩
    在申请当中学习成绩(GPA)和TOEFL成绩到底有多重要?先说TOEFL,很多人都说“够用即好”,我也基本赞同。像传播方面,三个学校的要求有550,也有580。如果上了580,或者在600以上,这个门槛也就基本上跨过去了,更重要的就是比拼其他东西了。我当时最担心的,不是总分,而是TWE成绩,只有4分。虽然学校没有对TWE的具体要求,但当时感觉申文科4分还是低了。不知道这个对后来的申请有没有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如果TWE不高,那就尽量把申请中的其他英文材料(RP或PS)写的好一点,算是补偿。

5、学习成绩
    对于GPA,各个学校写出来的要求,基本上都是80分以上吧,至于城大,都说是达不到85分,就机会渺茫。这个可能某种情况下是事实吧,就是说城大比较看重GPA。但我的感觉,申请MPHIL比PhD应该更看重成绩,因为本科生一般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所以GPA和学校这些因素就看的重一些,这是硬的指标,没办法。
另外,如果真觉得自己的GPA低些,一般有两种改善方式,一是列一份核心课程的成绩单,跟全部成绩一起交上去。(前提是major GPA高于overall GPA)二是如果自己学校的打分比较苛刻(我本科就有好多选修课只给了六七十分的),可以让系里开一份排名证明,以与GPA相互参照。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donghaixichuan 于 2006-7-27 17:40 编辑 ]
想去的地方,有高山可攀,有大海可涉,有落日可赏,有星空可以仰望^^^(http://donghaixichuan.bokee.com)
回应
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704
注册时间
2005-7-6
精华
1
帖子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27 17:38:02 |只看该作者
6、套瓷
套瓷应该是申请的第一步吧。我一共联系过三个教授,感受是,套瓷不是为了钓到什么,而是真的要增进相互的了解。不要为了套瓷而套瓷,而是真的有所想有所问,真诚地与联系的教授交流,这样,教授也更愿意讨论,交流状态也才更深入、持久。
具体说说吧。我是05年5月给城大一位教授发出的第一封信(有点早),当时不是为了“套瓷”,而是刚刚读完朋友带来的他在香港出版的一本书,很兴奋很忐忑地,谈了一些读书的感受、自己的看法,并随信附上了几篇论文。这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吧,之后一直保持联系,最后他就是我申请到的导师。
而与另外两个学校教授的联系,就真的是比较功利的“套瓷”了。大概是9月份,草草地看了浸会和中大教授的homepage, 了解了他们的研究领域,然后看了几篇论文,就给他们写了信,表达想去读PhD的念头。因为自己没有太多想法,所以连信写的都比较“模板”化,其实想一想,在每个“申请季”里,这些教授不知道要收到多少这种模板化的套瓷信,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两个教授都回信了,但都是比较general的模板化的回复,而且之后就没有再联系了。

7、CV
跟教授联系的时候,一般都需要一份CV(申请材料里一般不需要,但我当时附了的)。CV的版面最好比较简洁醒目。内容方面,不需要很长,更不需要像PS(Personal Statement)那样讲故事,只要把你最闪光的东西列出来就好了。我做的CV,就下面这几块的内容:Personal data, Highlight, Education Experience, Academic Records and English Proficiency, Research Projects, Honors (Scholarships, Academic-related Awards, Other notable awards), Academic Publications (Book Chapters, Journal Articles, Conference Papers), Academic Referees.

8、推荐信
推荐信,城大和浸会需要两封,中大要三封,索性我每个学校都寄了三份。
推荐信是不是找越牛的人写效果越好,我觉得不一定。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的推荐信,应该是推荐人对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他又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两者使得推荐信既有一定说服力,同时可信度比较高。要做到这两点,对于那些名校的学生来说,可能不算太难,但一般一些的学校,就不算容易了。
我的三封推荐信,一封是我的导师写的,一封是内地一位老一辈的传播学者,还有一位是台湾政治大学的学者。总体而言,他们三位对我都有一定了解,导师不说了,台湾那位学者是我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的,我们同场次宣读论文,之后一直保持联系。
说到推荐信,还有一个就是“真实性”,就是内容到底是推荐人写的,还是由我们自己写然后推荐人签字。一般推荐人都比较忙,而且我们自己写的话,内容是可控的,但这样也有不好,一个就是它的可信度(当然也可能学校那边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另外我们自己写,有的时候总是很难脱出对自己评价的那个框框,使推荐信看起来都差不多。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推荐人对你有了解,而且不那么忙),最好请求推荐人从他的角度来写。我的三封推荐信,都是由推荐人来写的,内地那位老教授,还坚持写中文,用毛笔在推荐表格上写的小楷,让人感动。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donghaixichuan 于 2006-7-27 17:41 编辑 ]
想去的地方,有高山可攀,有大海可涉,有落日可赏,有星空可以仰望^^^(http://donghaixichuan.bokee.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704
注册时间
2005-7-6
精华
1
帖子
2
板凳
发表于 2006-7-27 17:42:25 |只看该作者

9、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看版上那个申请当中最烦心的是哪项的投票,RP的比例遥遥领先。确实,英文的学术写作,对我们是相当大的挑战。我很早就写了一个研究计划的草稿,但在06年元旦前后,遭教授狠批,之后花半个月的时间修改,几乎推倒重来,作出了第二份RP,之后就递交材料了。所以,对于研究计划,自己算是有失败的经验,谈谈感受。
我感觉,一份好的RP,一个是英文表达要好,二是酝酿的那个idea要有意思,三是要规范。(城大英文与传播系的网页上,有对研究计划的比较详尽的要求和指导)英文表达俺就不说了,没资格,嘿嘿。先说选题,选题最忌空疏浮泛、大而无当,像抽象的策论。论题最好能选的尽量小些,即使是大题目,也要有独特的小的切口,这样才容易做的深些。以传播领域来说,最好能够选“中距离”的题目,既能兼顾比较宏观的理论探讨层次,又可以与微观的证据支撑层面融合起来。
学术规范方面,我觉得是要尽力做好的。因为我们提出的一些想法(甚至假设这些),未必有多大的创新价值,但学术规范却是很重要的基础,也是香港比较看重的。研究计划的学术规范的内容,一是文献部分,RP涉及的文献并不是越多越好,不是把杂七杂八的文献堆砌到一个筐里,而是要选择那些真正与论题紧密相关的研究成果,既展现出比较开阔、全面的研究视野,又能为之后的提出假设(或者讨论论题涉及的领域还有哪些值得拓展的空间)做好铺垫。再来是研究方法部分,研究不是拍着脑袋做出来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预期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东西,都要给予比较详尽可靠的讨论。
至于研究计划的格式,似乎无一定之规。只要把选题(为什么选、选题指向的问题域、价值何在)、文献回顾、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等包容在内,也就差不多了。我当时的研究计划包括下面这几个部分:Proposed Title, Introduction, Theoretical Resources and Framework, Review of Literature, Research Design, Hypothesis, Methodology, References.

10、面试
我没有面试,所以这个环节没有什么经历好谈。记得之前申请到浸会传理学院MPHIL的Joyce 和 Himura 两位MM写了面试的经验,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

11、关于等待、关于申请
整个申请,如果从2005年5月准备8月份的TOEFL算起,到06年4月中旬拿到OFFER截止,延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其间充满了等待,等TOEFL成绩,等套瓷回信,等面试,等OFFER,等宿舍申请,眼巴巴地的等。
要使等的过程好过些,我觉得,一是要把申请放到比较一个比较平衡的位置上,所谓“尽人事、知天命”,既要全力争取,又要从容处之。二是要准备好退路,虽然当时自己也很想去香港留学,但还是在3月份的时候,就把一个意向性的高校定下来了。三是不要干等,找点事做,写毕业论文啊,或者工作啊,都需要我们很投入地做。

12、尾声
最后想说一句,申请不是我们的全部,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可能性。无论最终申请成功与否,新的生活都还在前头,需要我们更勇敢地迎上前去。
祝福寄托上的朋友,健康、快乐,一路走好!
想去的地方,有高山可攀,有大海可涉,有落日可赏,有星空可以仰望^^^(http://donghaixichuan.bokee.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0
寄托币
19783
注册时间
2006-1-27
精华
3
帖子
37

荣誉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06-7-27 17:49:55 |只看该作者
好贴,谢谢lz分享~
j'aime mon cher ours...
为了你,我才这样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0
寄托币
19783
注册时间
2006-1-27
精华
3
帖子
37

荣誉版主

5
发表于 2006-7-27 17:58:04 |只看该作者
再看一遍,觉得rp选题那部分写得尤其精到,再赞~
j'aime mon cher ours...
为了你,我才这样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395
注册时间
2006-3-8
精华
0
帖子
1
6
发表于 2006-7-27 17:58:57 |只看该作者
赞:)
流转的时光,未知的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
寄托币
2357
注册时间
2005-3-13
精华
1
帖子
5
7
发表于 2006-7-27 18:00:41 |只看该作者
西川兄,偶尔也要回来看看啊,帮帮后生们。
Give me your genius, your rich, I wave my dollar beside the golden door!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望
17
寄托币
3422
注册时间
2006-5-6
精华
0
帖子
15
8
发表于 2006-7-27 18:13:3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982
注册时间
2005-5-20
精华
2
帖子
4
9
发表于 2006-7-27 18:58:24 |只看该作者
LZ是申请时候的熟人了:)
写的非常好,以后申请传播专业的都可以借鉴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6
寄托币
26210
注册时间
2005-7-22
精华
10
帖子
163

荣誉版主

10
发表于 2006-7-27 19:16:33 |只看该作者
thx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348
注册时间
2006-4-9
精华
0
帖子
5
11
发表于 2006-7-27 19:53:57 |只看该作者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704
注册时间
2005-7-6
精华
1
帖子
2
12
发表于 2006-7-27 20:38:41 |只看该作者
泡论坛以来,第一个精华贴
感谢斑竹,感谢寄托,感谢CCTV\MTV^^^^^^^^^
希望一下午的工夫,能对后来者有点儿帮助:p

[ 本帖最后由 donghaixichuan 于 2006-7-27 20:39 编辑 ]
想去的地方,有高山可攀,有大海可涉,有落日可赏,有星空可以仰望^^^(http://donghaixichuan.bokee.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704
注册时间
2005-7-6
精华
1
帖子
2
13
发表于 2006-7-27 20:42:5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averi 于 2006-7-27 18:00 发表
西川兄,偶尔也要回来看看啊,帮帮后生们。



laveri,你去了中大吧?
嘿嘿,:lol
刚到HK的几个月,估计没有那么方便过来逛了:(
想去的地方,有高山可攀,有大海可涉,有落日可赏,有星空可以仰望^^^(http://donghaixichuan.bokee.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1445
注册时间
2004-7-7
精华
0
帖子
14
14
发表于 2006-7-27 21:43:48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对我很有帮助,真心感谢。
smile

使用道具 举报

声望
0
寄托币
12
注册时间
2014-2-5
精华
0
帖子
7
15
发表于 2006-7-27 22:14:01 |只看该作者
凑个热闹,谢谢楼主的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回报寄托]2006香港传播学PhD申请经历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回报寄托]2006香港传播学PhD申请经历
https://bbs.gter.net/thread-50248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