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94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MFT & MSW 硕士申请总结帖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声望
85
寄托币
935
注册时间
2016-1-18
精华
0
帖子
8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8 13:2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walking_tree 于 2017-4-2 17:40 编辑

     两周前申请全部结束,一切尘埃落定了。最后选择去西北,读家庭治疗。有太多太多想要感谢的人和曾经的努力。特来写帖回馈。

一. 申请结果
     混申两个方向,婚姻家庭治疗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和Clinical Social Work,都是master,每个方向三所学校,大满贯,知道结果的时候只想哭着感谢所有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然后努力成为更牛的人,让世界多一点美好。
     MFT:西北,马里兰,Virginia tech
     MSW:UM,WUSTL,UW
     具体可以见报offer的帖子。

二. 个人背景
     教育:本科好校无关专业渣绩点,有社会学双学位,硕士985/211心理学,绩点3.7;
     G&T:都是渣渣;G:155+162+3.5;T:30+25+20+24,99,都没达标。因为申的专业对语言要求很高,毕竟要用英语做咨询的。但感觉我的口语和听力还可以,就是不太适合考试,听力可以在现场做交传工作坊翻译,口语在面试的时候流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专业的见解基本不成问题。
     实习&工作:MSW:三段志愿者经历,主要是特殊儿童,跟社工更相关,但都比较水,专业度很低;MFT:硕士两年的研究和咨询经历,咨询:各种免费的收费的个体、团体和家庭的小时数加起来将近200小时。毕业后继续留在实验室,工作内容有专业性很高的部分;
     推荐信:应该都是强推,一封是国内导师,国内业界大牛;两封是国外教授,其中一个是大牛。给两个人都当过工作坊翻译,一起玩过,有私交。

三. 申请时间线
     四月份准备,一战GRE,跪了
     五月份忘记了
     六月份准备G+T,跪了
     七月份翻译大牛工作坊,推荐信心中有数了
     八月份,出去玩了,假装在构思PS框架
     九月份,工作忙,认识了一个在西北读书的妹子,非常聊得来,这就是缘分了。弄好简历
     十月份G+T,依然跪了,已经没有挽救空间了。
     十一月知道UM due 12.1,敲定推荐人,最终敲定选校list,PS+一篇推荐信。搞明白网申,还有成绩单
     十二月WUSTL due,要求和前面十万八千里,重新改了一稿PS + 新写一篇essay;西北MFT due,写出来totally不同的PS。刚好遇到工作最崩溃的时候,经常要加班到八九点,一度想辞职,但责任在那里,不得不干。经常在deadline前开一罐啤酒开始写PS,写到凌晨两三点,睡一会,五点继续起来写。压力大的时候刷了好多集美剧
     一月元旦出去玩,回来面对剩下三个due,加一个MSW面试,9号后没什么事
     二月收到第一个MSW AD,两个MFT面试
     三月最后一个面试,收到剩下的所有AD,开始万分纠结选校。

     所以拖延症最痛苦的是事情都堆在了十一和十二月,觉得自己简直要成仙。好处是觉得自己棒棒哒,这都可以赶完,结果还不错,又一次证明心理弹性很好,但坏处是要休养很长时间,接下来几个月如果超过12点睡觉就要头晕。我朋友建议的速度是四月份最晚六月搞定GT,六月搞定简历和选校list,七月份PS初稿写完,推荐人敲定,八到十一月份不停地修改PS和推荐信。deadline前两周提交。
     
四. 关于GT考试

      这个部分没有成功经验,因为最终拿来申请的成绩太烂了。GT准备程度相比很多大牛简直是丢脸。。。G单词没有前不超H后不超X,作文一篇提纲都没有列过也没有写过,比较值得说道的努力是看了很多准备经验贴,刷了好几百道Magoosh的题目,仔细思考了什么是好的arguement。T更严重,大概做了几套TPO熟悉题型,口语着重准备了一下答题的结构,听力听完了所有天文类讲座,练了两篇综合写作请别人帮忙改了。。。

      在这个过程里,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能做多少做多少,然后承担所有的结果。我看了好多经验帖,还有周围的朋友们不乏考330+的大牛们,一遍遍地说背单词、列提纲、刷题的重要性。但我做不到,做不到的时候无比焦虑。我背单词试过很多办法,包括用APP,用彩色小贴纸贴满墙,抄写等,但都不管用。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应对焦虑的情绪上。后来有一天,睡到自然醒,很舒服,心里有个声音说,“我想全然相信自己一次,可以吗?什么结果我都认” “那就试试”。然后我放下了单词,开始做填空的逻辑分析,放下了列提纲,开始从本质思考什么是好的argument和issue,看美剧,听ted,看语法书,用我自己的方式能做多少做多少。做不到的通通拉倒。心里平静了许多。

      GT考试的重要性,论坛上有很多争论,我比较同意是个门槛,但从我个人的申请来看,门槛分数比想象要低,甚至重要性也更低。这么烂的成绩还是大满贯,但可能影响了社工奖学金,对MFT完全没有影响。但因学校而异。感觉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还记得当时UM的要求是100,我写邮件询问了是否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幕布:提交申请后update成绩,增加面试,上summer school,更prefer面试。后来的确有面试也拿到admission了,但是没有钱>< 跟我背景更匹配的MFT项目,三四个老师群面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没有一个人质疑我的语言能力。

      我觉得比成绩更重要的是,真实的语言交流能力。所幸这几年英语还是有长进,给写推荐信的老外翻译过工作坊,口语发音一般,但敢讲,也能表达清楚,最终没有影响申请结果。虽然AD到手,但多少还是有种蒙混过关的感觉。现在每天听新闻&Ted&专业视频,重新练习音标,重新看语法书,看英文原著。希望再过几年又有长足的进步~


五. 关于简历
这是最容易,最简单上手的部分。梳理一下自己的经历。

上寄托等申请网站看看写简历的TIPs
工作描述参考 https://www.onetonline.org/
再上网下载几篇同专业的简历模板,找师兄师姐要一下他们的简历。可以参考常用表述和格式。

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选择哪些经历?
选择的依据是思考跟你的申请方向之间的关系,只选择那些相关且重要的,让自己有收获和成长的,每一段挑出来你都可以讲故事的那种。
2)        每段经历里的描述写什么
最有价值最有技术含量最能体现不可替代性或者可transfer  skills的部分写。比如我申请MFT方向,我现在的工作是助理,工作内容五花八门,有行政事务、数据管理、方案开发,实验室财务等诸多任务,我最后挑选了方案开发、带团体、翻译工作坊等,明显是更为专业的,而不是写我建了一个数据库,改善了行政事务流程等。
3)        用什么语言表达
参考美国人找工作的网站 https://www.onetonline.org/
还有参考同专业师兄师姐简历和学校给出的模板
用动词开头
体现事情的重要性,你带来的影响
4)        格式
找一个在线制作网站,MyPerfectResume 很棒,有很多种格式,选择一个职业后,还有很多种工作描述可供选择。
导出word后修改。后期建议用表格重新制作,保证对齐等


六. 关于推荐信

同样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选择哪些推荐人
选择跟你有connection并且有人格魅力的人,如果同等条件有外国教授,优先选他们
我的推荐人有三个,一个是我研究生导师现在工作的老板,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一定有他的席位;一个是我在刚工作的时候认识的教授,我带他和同事去外地开四天的工作坊,全程负责从接机送机工作坊沟通翻译还有陪玩吃饭等事情,一起看过很美的日落,在街头散步,在博物馆玩过逛过,凭直觉知道他很喜欢我,对我印象很好。而我朋友也请他写过推荐信,人无比nice。另一个是我要申请的学校之一的老教授,领域大牛。我也负责过他的工作坊翻译。当时就蛮主动地聊天,聊他的研究和我奇奇怪怪的想法,感觉他也很喜欢我。在正式要推荐信之前,还跟他邮件往来了很长一段时间,探讨人生问题。

选择外国人的好处是不用自己写。我曾经很天真想请我的督导帮忙写,但督导是中国人,完全没有经历,都要自己写,很多意思没有办法在短篇幅内表达清楚,没有办法临时换了一个那个大牛,选校list里有他的学校。这里有个插曲。我同时申请了两个方向,本来担心他看到我另一个方向的PS,会觉得我对本专业不够热爱之类的。但当时真的走投无路了,只剩下一周的时间。就还是写邮件问他了。先是道歉麻烦他,然后解释因为本来打算请督导写,但是因为督导的英语不好,我们努力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是没有办法,不得已才麻烦他。然后还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申请两个专业,强调了两个专业的共通性,对我未来职业目标的帮助,还用了个形象的比喻,说我有两把种子,我也不知道哪个种子会长得更好,就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把它们放进合适的土壤,然后看谁会发芽。然后他说没问题,就帮我写了,多忙都早早帮我提交了。

2)        怎么跟推荐人要推荐信,什么时间要
看你们的关系。但通常越早越好。可以先keep in touch。保持联络,日常友善地沟通。只要关系不错,基本都会答应。

答应之后要把简历和PS发给他们,最好做个表格,第一列是deadline,然后是学校名称、项目名称、对推荐信的要求等。

我做得不好的地方是,非常着急,11月初才联系推荐人,PS还没有写好,12.1就有第一个学校截止。办法就是在邮件里真诚地道歉,表明你的状态,说明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time pressure,询问他们是否愿意。

3)        推荐人迟迟不交怎么办
有两次很揪心。一次是朋友说的非常积极的老外,竟然在截止前一天也不回邮件也不提交推荐信,让我深深担忧。因为中间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联系,就很担心,是不是对我的印象不好了之类的。大概也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原因,强调真诚开放沟通。我给他写了一封很长的邮件,真诚地告诉他我心里的各种小九九,包括迟迟没有收到提交通知的担忧,猜想的各种原因等。没想到他也回了一封超级长的邮件给我,告诉我他对我的印象超好,详细解释了他最近在忙的事情等等,并且promise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学校的deadline。悬着的心一下子就放下来了,不管他后来什么时候提交,我都不用担心了。

还有一次是快到截止日了,老板还在出差,我不得已微信问他,后来发现是我邮箱写错了。。。简直想钻地洞。老板嘲笑了我一下就抓紧帮帮填了。

事实证明,只要你选择那些跟你相互欣赏又有人格魅力的人+ 真诚沟通,就不用太担心。他们知道这件事对你有多重要,都会放在心上。

4)        怎么update
我收到ad都会update他们,并跟他们商量如果评估和选择学校。整个沟通的过程非常顺利。

5)        如果请中国老师,推荐信怎么写?
一般是凸显三个和专业高度相关的能力。每一段都要有突出重点,第一句话是高度凝练的论点,后面是具体举例说明,最后可以补充一句这个能力对所申请专业的帮助。

请老板写的推荐信有六段,首段是介绍推荐人,最后一段是表达期望说这个学生很优秀强烈推荐考虑等。中间四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每一段主要的经历都有一个突出的能力。第一段是怎么认识我的,我主动找了他,坚持过来实习并且转专业读研等,体现了我对这个行业的passion;第二段是我的学生生涯,作为一个转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研究团队中承担了核心角色,做了ABCD件事,会XYZ种研究方法等;第三段是作为咨询师,接受了系统的培训,每次参加督导的时候都足够开放,把所有的负面反馈都当做成长的机会,反思并不断练习改正,迅速地学会了作为咨询师关注process的能力;第四段是工作,既能独立工作也能团队工作,作为leader带领一个翻译小团队为三四百人服务等。结构还算是比较清晰的。

要请人帮忙改,尤其是非常了解你的人。这个稿子是基于朋友给我的建议,第一稿是按照个人特质写的,总觉得凌乱而重复,改成模块化的,按照经历来写,每一段经历突出一个核心特质,就清晰多了。

七. 关于PS
有太多想写的。这个过程非常非常宝贵。要改好多好多遍,每一遍都会清晰一点。最大的感触就是你过去的时间都不会白花,它们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变成独特的你。你不是突然一下子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一天一天走过来,一个决定与下一个决定环环相扣,即使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做了这个决定,但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样,每一个决定都离你内在的自己更近。比如我零零星星做的一些志愿者活动,当时就是想做就去了,根本什么都没有想。但现在想起来都是跟儿童相关的,每一段经历都从某个方面告诉我家庭很重要。自然而然就转到现在的专业了。我的PS写的像告白情书,写得自己很兴奋很感动。

要思考很多问题,PS的主线就是你life story的主线,你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成为今天这个优秀的自己。motivation,付出的努力以及思考有哪些,挑选哪些经历present 。我最大的感触是要写那些对你影响最大最深有感触的经历,而且是那些最special的经历。写MFT PS的时候,写了三段经历,一段是我的社团,跟我申请的方向风马牛不相及,但这段经历对我太重要,只有写出来我才觉得是我自己,于是就要思考从什么角度写才能服务主题。第二段是研究生经历,我在personal life方面我把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家里,真的有用,整个人都变得柔软而有力量;professional方面的积累;第三段是工作之后,我对职业和未来目标的思考等。

因为一直以来都有反思的习惯,所以PS写起来倒不算特别难。刷刷刷就出来了。而且写的时候还有个感触,就是你更适合哪个专业可以从你看到自己写出来的PS时的心情看出来。我的社工PS也写得非常不错,但对我个人而言没有那么touch。因为那些相关的经历并不是我最核心的经历,不是我最喜欢和想成为的自己。最后拿到AD的时候心情也没有很激动。有时候你的头脑认知和你的心是不一样的。听从内心的声音,错不了。

*提示:PS 的写法跟申请专业特别相关,申临床非常看重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所以写成长经历和反思很重要,其他学科未必如此。

寄托上很多介绍PS写法的帖子都非常不错,比如
https://bbs.gter.net/thread-1510897-1-1.html

这里重点讲修改,好的PS在于日常的思考 + 反复的修改。至少要请几类人修改

(1)        自己不停地改
a.        第一遍把语法拼写等都改好,不过相信我,native speaker帮你改完还是红彤彤一片,但至少拿出最好的东西给别人看是基本的诚意
b.        检查符合学校的要求,包括内容和格式
c.        检查是否回答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i.why this profession,要体现你对专业、职业和行业的了解,你选择这个专业,是出于成熟的职业规划考虑,而不是一腔热血
        ii.why this program,要体现你对项目的了解,抓住那些他们最引以为豪而且和你的背景经历特别match的点
        iii.why you (Passion+证据,能力+证据),要有主线,可以呈现一个有生命力的自己,把你最引以为豪的自己真诚地写出来。也许你引以为豪的方面特别多,挑那些对所学专业而言最核心的特质。
d.        检查每一段是否清晰表达一个意思,有中心句+论据。用西方人的习惯写英文。清晰表达论点。论据主要是过往的经历等。在呈现经历的时候,要选那些最unique最相关最引发你思考对你影响最大的那些。
e.        检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是否符合逻辑,顺畅自然。
f.        检查全篇的基调和主线。全文是否可以顺畅地读下来,读完后感觉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你。

(2)        有海外读书经历的人
两类人帮助很大。一类是受过博士训练的人。这次请一个博士师兄帮忙看,就超级有帮助,经常给我指出你这段想讲啥,没说清楚,然后问我想表达什么,然后告诉我美国人怎么表达这样的意思;或者问我这段跟那段是什么关系,跟整体是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就删,一定要保留就要想办法讲清楚内在的关联。一类是在你想去的项目就读的人。因为他们曾经写出成功的文书,是最直接的成功经验。

(3)        native speaker
如果可以找到教授帮你改,简直就要去烧高香。我朋友申博士,陶瓷套到的老师帮忙改了五稿PS,直呼真爱,最后也投奔了真爱。在读的学生也很棒棒哒。其他人只能帮忙改语言了。

(4)        熟悉你的人最后把把关。我男朋友每一篇都帮忙看过。

八. 关于面试

多看些面经,多思考。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包括思考的视角和深度等。
电话面试是UM的,问的问题中规中矩。
1. self intro
2. why this program
3. career goal
4. concentration
5. travel experience(这个大概跟我的经历有关)
6. hobbies, how you relax yourself
7. what kind of support do you need
8. 有什么能力可以帮你survive master program(不记得是这个学校面试还是其他的了。。。)
9. Do you have friends/families in states
10.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Questions

MFT的面试各有千秋。

Virginia Tech是群面,所有国际学生一起面,当时包括我一共有五个人。面了一个半小时。前半小时是faculty介绍项目的情况,中间半小时请每个人描述一段经历,这段经历challenge your belief的,然后其他人对分享者进行comment。个人非常喜欢这种面试,考验作为咨询师的各种素质,包括倾听、描述经历、重述、共情等。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个分享者,分享了班上一个人发表了反同言论,被孤立了,有位老师说即使不同意对方所说的也要捍卫说话的权利。分享的女生很难认同。我分享了我的观点,Be curious, be open, 鼓励开放沟通,这样才能了解discrimination背后的原因,比如受过创伤比如不熟悉等,这样才可能消除discrimination。我们会遇到太多和我们不同的来访者,有很多你可能根本喜欢不起来,但be curious会帮你看到背后的意图,找到联结。我没有任何准备,就随口说了一个一直以来我比较重要的经历。可是其他人在comment的时候并没有抓到重点,不能理解到我,略disappointed。我觉得我应该是可以被录了,果然一周后就接到了通知。

Maryland是四个老师面你。问了非常多专业的问题。第二轮是和学生面,学生会回答很多问题。
•        the impact of your original family
•        对你而言比较有challenge 的client群体
•        来美国做咨询面临的挑战
•        你已经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会怎么影响group dynamic,你在group中的角色是什么。在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选这个program

西北的面试也很有特色。先是看一个intake 表格做几道简单的题,然后是skype,问的问题和马里兰很类似,我已经提前准备过了,会用很有意思的方式来回答。然后是writing exercise ,15分钟限时写面试后的感想。
•        one personal issue you are working on:我回答了我原生家庭的影响。我的个人经历就像是一副眼镜一样,会影响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视野。我正在working on的是awareness,时刻觉察到这副眼镜以及它对我的影响。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我的personal life and professional life enrich each other. 我将学到的东西用在修复和妈妈的关系,和妈妈关系越好,在妈妈相处时学到的东西也会用到咨询里,咨询越顺利 。
•        有挑战的client群体:继续上个问题,假设和我完全一样100分,和我完全相反是0分,分布在两端的群体最有挑战,因为太相似会让我忘记我的眼镜,太不同会让我的belief被challenge。我能做的事情就是practice and practice,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并不断扩大我的极限。
•        为什么来美国读书
•        为什么选这个program:这个问题一定要提前查好网站,我列举了至少三点unique的方面,都是这个学校最引以为豪的方面。再加上对我个人的方面,比如我朋友正在这个program就读,她的体验很好。我另一个朋友刚从这个学校其他项目毕业,告诉我这个学校的student life 丰富多彩,我很期待在那边的生活等
•        怎么面对diverse群体的挑战。
•        已有的clinical背景的影响。
•        毕业后打算。

一开始我是恐惧面试的,但后来就很enjoy这个过程了。这也是建立connection的过程,每个项目都是core faculties一起面,直接可以感觉到和这个program是否合适。

九. 选校&拿到offer之后的纠结

由于申请比较顺利,所有学校都顺利申到了,所以几乎遇到了所有可能有的纠结。分享一下我纠结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纠结的原因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而你两个都想要,还不知道更想要哪一个。过程就是,不停地找资料,跟各种人,最好是在你想去的program就读或刚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观察自己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的激动程度。你的偏好真的会反映在方方面面。往往截止日期越近,你想去某个学校的声音会越强烈。

其中很重要的两个思考角度是,都是未来导向的 ,一个是把眼光放在一辈子来看,你希望你是哪个项目的毕业生,去不同的项目可能对你的未来有什么影响,看哪个更让你自豪;一个是想象你在不同项目就读的生活,看哪个更让你激动

关于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选择对你的目标帮助最大的项目。整个过程就像是你在DIY个人未来的成长。通常没有完美的选项,有一个完美就不需要纠结。学校一在ABC方面特好,学校二在DEF方面特好,想清楚这些差别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比如如果名校和好项目不可兼得呢?名校对不同专业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商学院的social networking非常重要, 需要建立的connections是整个校友库及校友资源,名校的意义更大。而做临床的,专业能力更重要,未来打交道的人就那些,项目口碑可能比名校的意义更大。比如有个学校兼具名校和好项目,但死贵,我要不要去?那就看贵在哪里,是否贵在你特别注重的方面等,后文有讲。

1)        项目培养方案设置
a.        了解该项目的专长。由于发展历史、所处环境、师资力量不同等诸多因素,不同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专长。找在你想学的方面有专长的项目。定制化服务
b.        课程设置。是否符合你对自己的期待等
c.        实习情况,清楚自己的偏好。 我在选项目的时候最重要的考虑是对我咨询能力的培养,包括面对面做咨询的小时数,实习机构,督导设置等。我咨询了社工和MFT项目在读的师姐们,发现社工受到的临床训练几乎完全取决于匹配到的机构,而且因为每届人数众多(100-300不等,其他项目甚至有800-1000的),可能会出现100个人竞争12个位置,七八个人匹配到同一个机构,资源紧张的情况。即使匹配到了咨询机构,能否接个案、督导情况等都是机构说了算。而MFT一届只有10-30个人,每个项目毕业都要求至少做400小时咨询,接受200小时以上督导。
d.        faculties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如果想要继续读博,推荐信就指着他们了。你可以学到的很多东西也来自他们,所以他们要有你想学的东西。还要关注师生比例,因为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均资源丰富程度是两个概念。见社工和MFT实习机构的区别。
e.        对国际学生的友善程度

2)        未来职业发展
a.        专业口碑。如果想长期从事这一行,从口碑好的项目毕业就无比重要了。看口碑的方式
         i.        是否有行业认证,MSW和MFT两个专业都有行业认证,行业认证往往要看student performance。不被认证的项目风险很高,慎选
         ii.        问你认识的业内行家,请他们评估对这个项目毕业生的印象等
         iii.        上Linkin等看毕业生们从事的行业是否和专业相关,在哪
         iv.        上gradcafe等地方看在读生的体验等
b.        就业机会,包括行业发展和专业可替代性。可替代性越低越好。传说社工的就业面更广,工资更高。但我觉得这是群体层面而言的,如果个人专业技术过硬,不可替代性很高,在哪个行业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另外,社工每个学校一年培养上百人,而MFT一年培养十几个人,专业度也是更高的更专更难以被替代。也就是MFT难找工作,但一旦找到,难以被替代。而且放在未来十年,婚姻家庭咨询在国内是个更有前景更朝气蓬勃也更需要规范化建设的行业。
c.        就业内容,包括可就业的机构类型,接触的人群等。MSW几乎压倒性地以儿童为主,是与儿童工作,同时辅导家庭,关注影响family wellbeing的各种系统因素;而MFT直接以家庭为工作对象,而且有更多的机会跟couple工作,关注family dynamic 本身。
d.     是否回国

3)        学校排名
这个地方尤其要弄清楚名校的意义,纠结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名校之所以是名校,一定是有道理的。包括资源和机会更丰富,历史更久远,人文底蕴更厚重,更多元化开放化,接触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更smart,校友资源更优质等。我朋友说在西北享受的是真正的美式教育,campus life丰富的不行不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在中国和美国的名气是不对等的,在美国人眼里西北是很好的学校,但许多国人对学校的认识除了藤校以外并没有本质区别。

4)        地理位置
a.        专业资源丰富程度,包括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浸泡在专业氛围中的机会。 MFT由于专业发展历史短,处处受挤压,普遍来说只有开放的东西海岸发展更好。
b.        周边资源,比如名校密集区,想想如果可以去蹭课都开心,然而事实上可能根本没有空。
c.        开放程度,毕竟是作为外国人,更开放的地方明显更好找工作
d.        宜居程度,因人而异,看你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有人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喧嚣遍地博物馆,有人喜欢村里的寂静出门便是山川湖泊
e.        生活成本。明显大城市比小地方贵,大城市继续蜗居生活,而小村可以住进house。

5)        价钱

a.        这些钱对你们家意味着什么?两三年就可以挣回来那是小钱,五六年有点压力,如果要卖房那是砸锅卖铁。
b.        父母的意见。他们是否支持你多花点钱去名校?还是建议你保守起见有学上就可以?如果他们不支持,你自己是否有办法弄到这么多钱?
c.        放眼一辈子,这些钱对你个人意味着什么?如果要负债读书,多久可以还完?是否愿意负债生活这么久?
d.        弄清楚贵在哪里,以及这些部分对你的意义和未来影响
        i.        项目设置。西北保证每位学生有个体督导,一对一指导,这是我非常看重的方面
        ii.        private名校,看名校的意义,尤其是对你的意义
        iii.        贵在地理位置。弄清楚地理位置对你的意义和影响,见上面。
        iv.        贵在没有奖学金。如果其他无差别,只是奖学金有差,从了更能赏识你的学校皆大欢喜

      关于master的钱,是限制很多人申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申请下来发现不同的项目学费、生活费和奖学金政策差别非常大,选择一个公立学校,拿到很棒的package,20万左右读完是非常可能的。但如果执念要读私立名校,那可能难度会高一些,因为学费真的好贵。。。奖学金好少。。。而且也可以到那边再想办法。总之没有想象中那么那么难。

      我先纠结完专业,然后纠结选校。在把上面的因素都想一遍之后,我发现我想去MFT是很多内在性因素,比如喜欢项目的培养,未来的工作方向等,想去MSW是很多外在性因素,包括学校排名和就业机会等,最后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去MFT。然后在MFT的三个学校中选择,Virginia tech虽然业内reputation很棒,但项目小学校排名太后,要读三年还没有钱,跟在读学生沟通的时候感觉很木,就直接pass了。在西北和马里兰之间纠结,更喜欢西北的项目(包括项目设置,特色、faculties数量和质量、整体氛围),也更喜欢这个学校,但刨除奖学金之后, 贵了差不多三倍。。。最后跟父母跟朋友们不停地聊啊聊啊聊,放眼一辈子来看,用这些钱去换两年的生命体验,虽然心疼但觉得值,就从了西北。

十. 关于offer延期、bargain奖学金、写拒信和回复offer等

a.        请求答复时间 延期
我第一个MFT AD要求在3.10号之前回复,但当时另外两个学校一个刚面,一个还没面。只好写信请求延期,真诚地表达。包括我很希望可以做一个responsible的决定,但一周的时间太短了,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整个项目和我match的程度,家人的看法,解决钱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在等男朋友的结果,我们需要一起考虑。最后请求跟在读学生聊天,最后学校宽容给了我两周。

b.        bargain奖学金
看过一个很好的帖子,非常赞同。重点是突出你有多优秀,多么值得人家给你钱。
https://bbs.gter.net/forum.php?mo ... D567%26typeid%3D567

c.        写拒信
这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如果做了决定,就要尽早拒绝,给学校选择好学生的空间。大致的意思要突出这个项目非常优秀,有很多吸引你的地方,但你有很多其他的考虑不得不很遗憾地拒绝他们,包括另外一个项目跟你更match,另外个项目给了更多奖学金等。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好学生,也希望为未来有其他可以合作的机会等等。

我做的最艰难的一个拒绝是马里兰,大牛老师一路以来帮我非常多,包括鼓励申请,说我是个strong candidate,解答我申请中的困惑,帮我改简历和PS,写推荐信,看到我的申请材料后给我绿灯让我补充,提前告知我结果等等。我曾经以为西北去不起,一心想去马里兰,后来认识一个在西北就读的妹子,聊着聊着就对西北好感倍增,钱的问题后来也有办法解决了,就见异思迁了。和马里兰的老师约见面,我以为我没有做决定,但其实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他一开始跟我介绍项目,好处有很多巴拉巴拉,后来他说我好像看到你的Preference了,我一下子没有绷住,就哭了,说我感觉非常非常愧疚,他一路以来帮了我这么这么多。然后被他的话深深感动到了,暖到了。他说你不能来我们学校,我很难过。但我帮你是因为我很喜欢你,觉得你很有潜力,我在推荐信里说的话都是心里话,我也做好了把你送到任何一所学校的准备。即使你没有来我们这,it is not the end of anything。我们依然是好朋友,我们可以在各种会议上见面,以后也可以有各种合作。

总之,做对自己未来发展最有帮助的决定,那些真正在乎你的人都会尊重和理解你的决定。报恩的方式很多,努力成长为更牛逼的自己,是真正的双赢

十一. 关于申请过程中善良的人们
在申请过程和拿到offer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贵人。其中有这么几类
1)        亲人朋友们。这真的是永远的支持。申请过程中的焦虑烦躁不安真的很需要支持。男朋友就一直陪我熬夜修改PS,每一篇文书提交之前他都final check,好棒棒哒。最赶的一次是我写一段发给他改,我继续写第二段。。。还有家人,最后给了超大的支持。在offer下来之后,宁愿多付很多钱也支持我去更好的学校更喜欢的项目。还有正在变得有钱的朋友们,愿意借钱给我读书,真的很温暖有爱。
           Q: 家人不支持怎么办?
           A:我个人的经验是,当你足够assertive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我选择的成长路线跟常人不同,离开多金的专业,投身”花白粉钱操白粉心挣白菜钱“的专业读研,毕业还工作两年,继续申请读研。家人有很多的不理解。但我的方式是跟他们保持真诚开放的沟通,让他们看到我的选择带给我的快乐和成长,也实实在在改变着我们的关系。我始终相信家人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我们好,什么方式都只是方式之一,而对我们好的初心是不变的。你需要做的是让他们看到你的选择让你越变越好,你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至于选择什么方式都好商量。

2)        领域内教授们。给你写推荐信的人。保持顺畅而真诚的沟通,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3)        有申请经验的人。 帮助你了解整个process,也可以帮你看简历,修改PS等。其中请受过严格博士训练的人帮忙改很赞,一个是语言功底磨练过很过关,逻辑思维也很过关。写文章本质上就是tell a story的过程,跟PS是相通的

4)        申请的项目毕业或在读的人。这里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西北读书的妹子,她一直给我加油打气,改简历改PS,告诉我项目的信息。让我对这个项目非常非常了解也很有信心
           Q: 都可以问什么问题呢?
           A:先列出你关心的问题,然后约个半小时一小时的时间,集中问。问题基本分两类,信息类和体验类。信息类是一些网上不好搜到的信息,比如说要积累1000个小时数,那哪些算小时数,是咨询,还是接待也算等等;体验类是更个人化的东西,在问的时候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仅供参考,比如请前辈描述实习经历,匹配实习的过程怎么样,跟学校老师沟通的情况怎么样,实习都做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对项目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实际跟期待落差特别大的地方等等。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评估看看这个项目培养出来的人,跟你想成为的自己有多像,哪些方面你很满意,哪些方面还不够。甚至可以聊聊那些你很欣赏的特质是不是项目培养出来的,都有哪些训练等等。这个地方更要小心,个体差异往往比项目差异更大,仅作为众多参考依据之一。

5)        一起申请的人。这次和师姐一起申请,申了完全一样的项目。可是因为我们感情太好,就一切都坦诚相待,信息共享。申请过程也很happy。还混进一个社工申请群,有人一起分担焦虑挺好的

最后宣传一下MFT这个小众的专业。

    美国可以做心理咨询行业像一块大蛋糕,由不同行业机构划分,主要有三种执照类型,要求不同。APA认证的clinical/counseling psychology -- 考LPCC/LPC , CSWE认证的social work --- LCSW ,AAMFT认证的MFT -- LMFT。

    三个专业有很多overlap,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别,主要是LPCC 倾向于从个体发展和内在的角度理解问题;LCSW倾向于从系统中的资源来理解问题;LMFT 倾向于从关系和互动的角度来理解问题。
    http://www.mft-license.com/artic ... -social-worker.html
    http://www.psychotherapynotes.co ... or-lpcc-and-an-lcsw
    第二个网站写的很清楚,但貌似打不开了。。。

    其中APA和CSWE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势力庞大,AAMFT处处被挤压,但也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可以同时拥有双证。AAMFT有认证的博士项目和硕士项目,搜一下,会看到我们认识的学校少之又少。。。但这些项目的培养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包括课程设置要涵盖六大块(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临床实践等),咨询小时数要超过400小时,其中一半以上是跟伴侣或家庭工作,至少100小时督导等,每年考执照的学生通过率不得低于70%等。
    http://www.aamft.org/imis15/AAMF ... ining_Programs.aspx

    祝每个人都可以有丰盈的人生,keep growing~
回应
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85
寄托币
288
注册时间
2016-12-23
精华
0
帖子
28
沙发
发表于 2017-3-28 16:25:30 |只看该作者
超级棒~
想认识楼主!私信你微信号可好~
我申请的是mental health counseling和社工~真希望能早丢丢认识你,哈哈哈
原本已经准备去安娜堡了,结果要一次性给出一百万的保证金额。。。
btw 楼主有bargain奖学金的经历咩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85
寄托币
935
注册时间
2016-1-18
精华
0
帖子
82
板凳
发表于 2017-3-28 18:47:11 |只看该作者
香菇粒 发表于 2017-3-28 16:25
超级棒~
想认识楼主!私信你微信号可好~
我申请的是mental health counseling和社工~真希望能早丢丢认识你 ...

微信搜索小红胖天上飞,他会拉你进群,可以认识一大波社工小伙伴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50
寄托币
326
注册时间
2017-2-19
精华
0
帖子
195
地板
发表于 2017-3-28 20:44:02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加一个吧,是多少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45
寄托币
449
注册时间
2011-9-17
精华
0
帖子
28
5
发表于 2017-3-29 08:13:40 |只看该作者
写得棒棒的!求加入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85
寄托币
288
注册时间
2016-12-23
精华
0
帖子
28
6
发表于 2017-3-29 12:31:20 |只看该作者
walking_tree 发表于 2017-03-28 18:47


微信搜索小红胖天上飞,他会拉你进群,可以认识一大波社工小伙伴喔~
搜不到啊囧 这个是昵称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85
寄托币
935
注册时间
2016-1-18
精华
0
帖子
82
7
发表于 2017-4-2 17:28:19 |只看该作者
听风看雨dn 发表于 2017-3-28 20:44
我们也加一个吧,是多少呀

不好意思啊,回复晚了。是想加入社工群吗?先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美合作社,再回复公众号:2017MSW,便可获取加群途径。或者搜群主的总结,微信文章 屌丝逆袭 | 申请美国顶尖 MSW心得 | 7申7中,怎么做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85
寄托币
935
注册时间
2016-1-18
精华
0
帖子
82
8
发表于 2017-4-2 17:28:44 |只看该作者
mimimoo 发表于 2017-3-29 08:13
写得棒棒的!求加入组织!

不好意思啊,回复晚了。是想加入社工群吗?先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美合作社,再回复公众号:2017MSW,便可获取加群途径。或者搜群主的总结,微信文章 屌丝逆袭 | 申请美国顶尖 MSW心得 | 7申7中,怎么做到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E: MFT & MSW 硕士申请总结帖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MFT & MSW 硕士申请总结帖
https://bbs.gter.net/thread-2077232-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