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燕鸥and小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6
发表于 2006-7-9 12:15:16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天涯海角上的动人传说(2)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崖州知州程哲等在巨石上题刻“天涯”、“海角”,故得名“天涯海角”,意寓此处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从题字“天涯”至“海角”处,有一曲径可通,潮涨时不能往来。置身于天涯海角,绝无“走投无路”的尽头终点之感。海天一色,雪浪翻花;海阔天空,心胸坦荡;高歌长啸,荡气回肠。
  天涯海角风景区现在分为东西两部,东部景区包括南天一柱、天涯石、海角石、海上乐园、水族馆、十一届亚运会南端点火台等景观;西部景区是一些新开发的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如13位与三亚有着历史渊源的名人雕塑。在风景区大门的入口处,矗立着海南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黎族风情园”,园中仿造各式黎族民居20多间,用五个展室全面展示了黎族人民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特色,并配以演员表演。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天涯海角上的动人传说(3)(图)



  “鹿回头”在三亚市南5公里处。在遍布珊瑚礁的海滩上,有座山岭突兀而起,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然后折向西北,雄伟峻峭,恰似一只金鹿站在海边回头观望。站在鹿回头岭上,三亚全景尽收眼底。但它的迷人之处不在于此,而在一个著名的爱情神话故事:很久以前,五指山上有一个勤劳勇敢的黎族俊小伙,持弓箭追赶一只由思凡仙女变成的美丽的金鹿,一直追赶到这里,金鹿面临大海无处可逃,就在猎手弯弓搭箭欲射时,猛回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姑娘,朝着小伙子微笑。后来他们结成夫妻,在海边成家立业。山岭下的椰庄,相传就是两人定居、生儿育女的地方。现在这里塑起了金鹿可爱的形象,优美的爱情传说加上周围青山翠岭,大海碧波,绿树花径,无不赏心悦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7
发表于 2006-7-9 12:15:38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红色娘子军的传奇(1)(图)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军民团结一家亲。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军民团结打敌人。
  红区风光好,
  军民一家亲。
  万泉河水清又清,
  我编斗笠送红军,
  军民团结向前进。
  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斗志昂扬的嘹亮的歌,就想到那支永远英姿飒爽的队伍——红色娘子军,高高的五指山,清清的万泉河,真实又传奇的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琼崖纵队,战火硝烟把她染成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最悲壮最具传奇色彩的一面旗帜。
  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就在琼海市。
  现在琼海市,红色娘子军雕像就立于加积镇街心公园中,雕像由花岗石雕刻而成,坐北向南,座基石板铺设,四周呈六角形,围以石栏杆,雕像将红军女战士脚穿草鞋、肩背竹笠、风尘仆仆,充分展现了一代巾帼的英雄气概。
  雕像底座正面有胡耀邦金字题词:“红色娘子军”。底座背面刻有如下文字:“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5月1日创建于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她们在1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斯为妇女解放运动之旗帜,海南人民之光荣,娘子军革命精神永存!”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唱红了全中国,万泉河闻名遐尔。中国热带自然生态保存最完美的一条河流——万泉河,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河”,是海南的母亲河,春秋数度,物换星移。不知是歌让河声名远播,还是河让歌流传四方,或两者兼而有之,但万泉河的自然景观,令人赞赏不已,流连忘返。
  万泉河河水纯净、清澈,宛如玉带,自五指山峰飘流而下,至琼海市的入海口投入大海的怀抱。群山起伏、椰姿帆影,两岸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和巧夺天工的地貌,令人叹为观止。漂流万泉河,既有惊时穿激流越险滩的激情澎湃,又有缓时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的诗情画意。游客乘橡皮艇顺流而下,落差各异的激流险滩,神形绝妙的奇峰异石,银河奔泻的飞流瀑布,椰竹掩映的苗寨村舍,组成一幅美妙的山野图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98
寄托币
39160
注册时间
2005-3-10
精华
50
帖子
201

中秋勋章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48
发表于 2006-7-9 12:16:37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红色娘子军的传奇(2)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
  海南岛上保卫祖国。
  啊五指山,啊万泉河,
  你传颂着多少红军的故事,
  你日夜唱着红军的赞歌。
  我爱五指山的红棉树,红军曾在树下点篝火,
  我爱五指山的红石岩,红军曾在石上把刀磨。
  我爱红军走过的路,
  我沿着山路上哨所。
  我爱万泉河的清泉水,
  红军曾用河水煮野果。
  我爱万泉河的千重浪,
  红军在这里把敌人赶下河。
  万泉河流水向大海,
  我沿着河边去巡逻。
  啊,五指山,啊,万泉河,
  红色的江山我们保卫,
  红军的钢枪永在手中握。

《跟着音乐去旅行》 华南地区

五指山上好儿女 黎家儿女民歌飘

五指山的热土、万泉河的水,养育了黎家儿女,

远方的朋友想听黎歌,请到海南黎家作客。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明代诗人邱濬的一首《五指参天》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五指山的美。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是万泉河、陵水、昌化江的分水岭,山势陡峻,在五指山脉的西南端,有奇妙的热带雨林。

黎族人民就生活在这里。好山好水造就了黎族人民的聪明俊秀。黎族家庭手工业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并以黎锦、黎单闻名于世。元初的黄道婆,就是到崖州学习了黎族的纺织工艺,并把它传播到江南,带动中原棉纺技艺的发展,才名垂青史的。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图案多是信手绣出,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等等,一般采用红、黄、白,配色和谐,绚丽华美。另外,还可以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或羽毛,再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流苏等,有声有色,非常特别。

黎族歌谣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黎族歌谣关于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情歌在黎族民歌中为数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谣,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一般是男女对唱,往往一唱到天明。

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吐倾爱意,寻找情侣。那一天,各要各寨的帕扣(姑娘)巴曼(小伙子)约定到野外山坡或溪边上,载歌载舞。帕扣穿着色彩绚丽的锦衣,头插一朵山花,短桶裙下露出半截小腿,身材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巴曼头戴红头由,腰系黑带显得粗犷豪放。帕扣和巴曼自由组合,男女双方先唱见面歌问候,盘问对方情况,并相互赞美,一问一回,如果相互羡慕、脉脉含情,那么就唱恋歌,并约定时间再见,到那时就唱相思歌、定情歌、分别歌等等。

送哥送过大山堆,愈送愈远心愈闷;回坐路旁掐草尾,看风扬土埋脚痕。

哥种丛花在溪旁,风吹榕叶响叮当。月上东边光照侬,月落西边侬挂郎。

海南民歌是一篇篇颂扬生活、爱情和劳动的美好颂歌,为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奉献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源泉。海南岛上居住着黎汉回苗这四个民族,民族之间长期的文化交融和渗透,在民歌的歌词、句式、曲调等方面有特殊的表现,而这些带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丰富多样的民歌给日益活跃的原创音乐带来无穷生机。著名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灵魂之作《我编斗笠送红军》是以黎族民歌《五指山五条河》为基本素材,同样,雄壮有力的《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得益于五指山区的民歌的启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唱响中华大地的《请到天涯海角来》等,无不来自海南民歌素材提供的音乐灵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著名音乐家吴祖强为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曲时,曾到五指山区采风,好唱山歌的乡民随口便出的山歌,深深地打动了这位音乐家,黎族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为他的创作打开激情之门,于是,就有了红色经典感人的韵律,就有了“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永恒吟唱,并随着《红色娘子军》获得的声誉而声名远播。坚定乐观的情绪在欣喜深情的唱词,表达了坚强的革命信念,使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海南民歌主要以南部的崖州民歌、中部五指山区的黎族民歌、西部的儋州调声、临高的呖俚调为主,由于崖州地区方言有汉族的客语是四族八语的综合,所以,海南民歌几乎综合了中原文化、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品味和特点,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海南民歌歌词朴素,比兴生动,音乐感强,音乐节奏安排灵活。句式结构常见的是重叠、铺陈、对比、反复和问答,主要采用赋、比、兴的传统修辞手法,抒情、浪漫、忧郁。海南崖州地区和五指山区至今仍保持着民歌对唱的淳朴民风。

琼剧

琼剧,旧称“海南戏”或“土戏”,俗称“斋”。琼剧产生于明末清初,源自江西弋阳腔,又从海南民间小调、民歌中吸取精华,其他一些戏剧也都对它产生过影响,并与当地黎族文化融合,琼剧终于成为一种有着丰厚文化根基的地方戏种,有着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背景和海南岛长期的社会实践,并且影响四周。琼剧至今已经成为海南文化的物质化和精神化的最典型体现。虽然在今天,琼剧的位置无疑有几分落寞了,但是,还是相信,的确,凭借琼剧优美的唱腔,每一个海南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还是怀念过去的那一段日子,记得参加有人这样描写琼剧在海南人生活中的地位:“夏来长椅短凳草席间,冬时火炉厅堂前,围得一团人,学戏文讲古说戏唱戏腔。常说得眉飞色舞,讲得唾沫横飞,争得脸红耳赤,唱得手舞足蹈。从‘三升半’说到‘老长和’,从‘林道修’说到‘王英蓉’,说出了名角的做唱念白,仿出了名段的特色特点,在‘啪啪’的拍蚊子声中,引发出阵阵喝彩”。

那时候的单纯的温暖,在今天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去。

唯有怀念永远。


(本书完)
没有了爱,也没有了恨,你要过好你的生活,我也要走好我的路!

使用道具 举报

RE: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跟着音乐去旅行:听原始生态的本土之音,寻生命意义的本源之路
https://bbs.gter.net/thread-49109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