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宇宙婴儿 于 2013-4-16 11:11 编辑
题记:天明并非名校毕业,也无科研背景,但仍然拿到了专排前30左右的PhD offer。今天,咱们就来听天明谈谈申请那些事。 个人基本情况: GRE: 1400+4 TOEFL: 102 本科专业: EE(信号处理方向) 毕业学校:非211非985的某特色工科院校 Overall GPA: 94/100 rank top 3 科研:无 申请结果: PhD offer: UCI, NCSU, UTK
PhD ad: UWM, Auburn, URI
PhD ad+反套:Utah, Clemson, USU
MS ad: Cornell 最终去向: NCSU 被采访人A:天明 采访人Q: 宇宙婴儿
采访内容:
Q:基本上申请的学校都能拿到offer和ad,这和选校的成功应该有一定关系吧,在选校过程中你都做了哪些工作呢?是怎样确定下来最后要申请的学校名单的呢?
A:其实,我的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想要所有申请学校都有结果,就去拿很高的分数申请很挫的学校。相信一个能够去Top30学校的人,去申请Top60的学校,或者一个足以申请到top50学校的offer的人,去申请top100的学校,都有很大的概率拿到AD或者offer了(⊙﹏⊙b汗)。不过我十分不建议这么做,毕竟最终只能去一所学校,我当初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今年必须要拿到offer走掉,不惜一起代价,不在乎排名,而且对每一所学校都抱着最差预期,才做成这个样子。并不值得参考。
因为申请的都是PhD(除了cornell是ME之外,申请着玩的, 而且不可能去),所以有一半的学校都是先陶瓷,如果有教授的积极回复,那么就申请。最终剩下的一半就是赶在截止日期之前再乱申请几所,以求安稳。
Q:对于NCSU,有没有陶瓷呢?
A:没有。
Q:在今年申请的这些学校中,有没有发现各个学校的一些特色呢?比如我今年申请了RPI,就发觉这个学校卡GRE的AW很严重,基本上低于4.0必挂;还有就是这个学校PhD的背景都很好(名校毕业),但硕士的背景就比较一般(有可能是二本的)。
Q:拿到了那么多offer和ad,在做决定的时候也比较纠结吧,最后选定NCSU主要是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A:对美国学校并没有太多了解,NCSU是我做申请之前知道的寥寥的几个学校之一。选择学校也多凭好感,对“初恋”有好感,所以也就去了。总觉得读PhD关键还是学术能力和研究兴趣,好学校固然重要,但是自己有真才实学才是关键。
Q:今年的申请拿到了不错的结果,你觉得自己除了“三围”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呢,比如牛推?
A:结果虽然很满意,但是倒不能用“不错”来形容。因为自己的弱势很明显,除了三围属于中上等水平之外,无牛推(三个推荐人中两个都不是PhD~),无科研,无paper。三无产品申请PhD,终究心惊胆战,所以才会选择排名较低的学校。
Q:你的GPA/G/T都很高,能做到三项都没有缺陷很不容易。不知道你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呢?比如什么时候决定出国、什么时候考的GT,在期末考试和GT考试的准备上怎样分配时间之类的,有没有遇到多线作战的情况呢?是怎样解决时间紧张的问题的呢?
Q:在申请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是怎样进行心态上的调整的呢?有哪些感触呢?
A:困难多多。考GRE的时候准备写作就很痛苦,当时我连中文输入都得看着键盘找字母,英文就更别提了(小时候没见过电脑,高中才知道电脑此神物,但是没用过,直到大二才拥有本本,接着就苦逼兮兮的准备GRE了)。本来45分钟的时间写一篇600字的issue对我这个只有写作能力停留在高中水平的人来说就已经很困难了,我在45分钟时间内单单是敲字的话,都敲不够字数。当时寒假里一边上新东方,一边准备作文,一边背单词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早晨9:00起来,上午敲英文;中午吃过饭后敲英文;下午2:00出发去上新东方一直到晚上10:00到家,往返路上在公交车上背单词;回家补充点儿能量之后敲英文直到夜里2:00左右睡觉。其实没什么心态调整,正是因为考试临近压力大,才能这样满负荷运转,否则天天这样过日子实属脑袋有病。
大二下准备GRE的日子过去后,准备托福,或者准备申请,都是白天有大把的时间的,全靠自己安排了。申请当中自然也有很多小打小闹,比如申请材料没寄到,陶瓷没回复,GRE/TOEFL分数竟然没送到,教授面试准备,针对学校修改PS,用蹩脚的口语和小秘交流等等。最白痴的一件事情就是最最开始的时候连“网银”是神马都不知道,后来又得去了解“信用卡”是神马(没见过世面的人很悲惨的~一穷二白),然后给父母解释,让他们去办理。很多事情都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碰到问题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上网搜,问同学。毕竟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走下去,坚持会碰到困难,但我觉得放弃的代价更大。
版主手记:不是名校毕业,亦无科研背景,是不是就无望进名校了呢?天明用自己的例子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否定的答案。(额,如果你一定认为前10才算是名校,那就当版版没说吧)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三围(GPA/G/T)丰满”将十分重要。首先GPA要亮(90以上);然后就是GT要过线(一般考到G1400+4、T100以上,申请绝大多数学校都不会被卡;不过低于这个分数也不一定被卡,但是要看学校具体要求,具体情况可详询小秘)。另外版版也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以为“三围丰满”就万事大吉、全部申请top20的学校。版版就有朋友三围爆满但却没能拿到一个offer,后来一个教授帮她分析时说了一句话:The programs you applied range from competitive to very competitive.而且她申请的方向和原方向跨度有点大。所以大家申请PhD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下这个学校有没有和自己match的导师;另外就是申请的学校一定要拉开档次,好的学校和没那么好的学校都申几所。申请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料也不可见的因素,所以精确定位是不可能的,在定位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拉开档次申请非常必要。正如天明所说,“想要所有申请学校都有结果,就去拿很高的分数申请很挫的学校”,这种做法可能有点亏;但如果一味往前冲,最后也很可能因为定位过高导致申请结果不理想。
注:天明已授权寄托天下使用该采访稿在署名情况下用于寄托网站、寄托相关宣传、电子/纸质出版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