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843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及德语区] 我在德国留学逸事 [复制链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4 01:2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学桥   作者:杨颖


我在德国名斯特大学,现在学的是一个生物类的专业,具体说应该叫生态学。不过我们现在基础课程都是跟生物学一起上,课程安排都是一样的。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想学生物或者是环保生态这方面的同学。不知道你们感不感兴趣,在德国生物和生态专业都是受限专业。因为很多同学听说是受限专业然后就很害怕,就不敢轻易的去投自己的材料。我自己的经验认为,如果你想去学这个专业,你就首先衡量一下你自己的硬件,就是你的材料,你的学历,你的APS怎么样,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你就可以大胆的去投,虽然这种专业在读的中国人很少,但是他还是会给你发的。大家只要大胆的找你喜欢的学校去投,我当时投出去了,是我很信任的大学。

  因为是受限专业,所以我上学的时候,刚进去就发现,整个学院都没有中国人,可能因为也比较冷门。学这个专业的中国人特别少,所以就特别困难,没有前辈告诉我应该怎么办。而且德国大学的学制很松散的,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从网上报名,然后下学期要上的实践课,然后你自己去找教室,因为我们那个学校就是一种很传统的大学城,不是每一间教室都在一片里,可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上课,每天都要坐公车。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人问,只能是去找教授,然后问德国同学,每一门课程上课,头一天要踩点。就要之前好多天先要去踩一下点。有的时候做实习也是,教授可能想当然认为这个实习地点你知道。结果我有一次,教授说下午有一个实习,他就特别简单的说了一下,实习的地点怎么坐车。我不知道德国人怎么找到的,我当时到那个时间的时候,我就按照那个路线问了一路,最后迟到45分钟。最后说教授,我没有办法。在整个班里就只有我一个中国人。而且学这个挺困难的,但是也挺锻炼人的。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安排,因为我们那边的可陈,不是每个学期规定要上这门课,只是修满这一个阶段,有一个总的考试,等于说这一部分就过去了,比如说生物这一块,你要修满三门课,然后再有一个总的考试,然后你再去学化学。所以这样的话,全都是自己安排课程表,然后自己安排所有的教学进度,没有人会告诉你,也没有人给你制定好那种成型的课程表。而且他们那个地方,我觉得在德国学生物这个专业,它就是比较注重实践,注重实验,而且注重于理解。在国内我也学过相关的专业,植物学弄出一本来,植物解剖学,弄出一本来,可能之间都没有什么联系。比如说遗传学和雏形学都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在那边是特别大特别厚的一本书。从一个原子,从一个分子开始,然后一点一点讲,慢慢的从遗传、DNA讲,然后讲出植物、动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放几张图片。每个人或者在图书馆借,自己买厚厚的一本书。那个书每天拿起来简直可以做运动了,特别厚。但是他可能在那几年当中,把这个东西重新讲一遍。但是上课的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学。很多专业词是来自于希腊语,拉丁语,但是考试的时候考的很活。

  印象最深的是上个学期的考试,生物讲了两个学期之后,两个小时必须要考试,只考十道选择题。这十道选择题怎么看都拿不准,他们肯定不会考你表面上的东西,就是在一个很细小的东西,整本书看过了,才能理解。

  还有学生物,咱们这种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那边,他们有两个实验,动物鉴别实验和植物鉴别实验,看上去,有点像教幼儿园的小孩子一样,上课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带一本厚厚的工具书一样的东西,去了之后,我说这是干什么,每个人面前发一只不一样的鸟,然后教授让你利用手里的工具书,你要自己一点点的查出这个鸟是哪个属,哪个科,比如这个鸟头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嘴有什么特征,刚开始都有语言的障碍。而且那些鸟,中国人你都没有见过,都是德国那边的鸟。完全都没有办法。老师也是知道你是从中国来的,而且全班都是中国人,然后旁边的德国同学说,其实我也不明白,因为他们也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反正就这么一点点过来。植物那边也是,他们就是把你拉到一个园子里,然后指着地下草就让你认,那些草也是中国没有见过的。他们那个实验是很重要的,基本上跟理论课是同等重要的。

  以前我在国内学生物,我说可不可以把这两个实验免过了。教授说,德国的植物和中国的是不一样的。你以后到野外去,你可以把这些书上的东西背下来,但是你至少会用这个书查出来这个东西是什么,对人或者是对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然后这种实习很多。我学的这个专业经常是大晒天拉出来晒,然后从河边捞出来小虫子,进行鉴别,特别辛苦。但是还是挺有意思的。

  生物方面,拉丁还有古希腊的词汇比较困难。刚开始我完全没有头绪,后来我慢慢去查那些英语的东西。因为我觉得相对来说,像英语字典,或者是软件,或者是文曲星之类的东西,他的词比较全。后来你就发现,其实英文的词和德文的词在这种科技词汇上差不多。到后面慢慢你就会发现,这些课题词就要会一点,要慢慢有耐心。他们可能会很快成群结队的一起学习,但是中国人一下子不能融入这个圈子,所以很多事情首先要靠自己,然后要有难题的话,一定要张口去问。我有一次,那个东西我听了之后,觉得无关紧要,我就没有去问。

  千万不要认为,你自己上课听得差不多了,或者是回去看看书,有些东西还是明知道融进那个圈子很困难,因为上学不光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而且还有很多,比如像下学期要学什么课,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选下学期的小课或者是实验的话。而且跟大家说一下,在德国上课,基本上所有的课都是主要的。下一节课可能就10点15分开始。因为那种大学城可能要坐车或者要骑车,所以都是有这么一个休息时间。我有一次吃亏,因为我在那边第一次考试,我就问我旁边的德国同学我说,明天要考试了,咱们是5点15分开始考试,还是5点整。他就很肯定的说,5点15分开始考试,结果我去考试的当天,我还提早到,我发现门口一个人都没有。我自己发现大家全部都坐满了,那也没有办法,进去就只能坐在讲台上考试。我觉得真的挺不容易的,大家所有的地方都要想到,所有的地方都要自己安排好。是一个挺锻炼人的经历。想学受限专业的同学,要做好这种准备,可能整个学院里都看不到亚洲人的面孔。祝大家在德国学习成功。
回应
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05-5-14 01:25:37 |只看该作者
学桥   作者:文旭

留学斯图加特

我现在就读于斯图加特大学,从第三个学期开始,我免掉所有的考试的11门主考和大考的8门,然后剩下三门,剩下三门就是基础力学,还有像热力学一样,热力学有很多是没有学过的专业,然后还有机械设计三四。相当于它是从大一开始,有一二加三四,然后这一门课分四个学期学,他是把国内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还有课程设计,他的练习课比在国内的课程设计还要难一些。在每个礼拜都要去见导师,然后每周都要让他来考察你完成的进度。

  因为我是在斯图加特上学,德国学习比较长,主要是因为打工和学习确实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德国人比较重视实习,你如果将来想毕业的话,想找到好的工作的话,你必须需要有一个实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人就是在这上面花了很多时间,考试,像主学期的考试,一般在两年之内,是应该可以考完的。我的专业是主科阶段是68个学分,然后有8个必修课。还有两个主修理专业,主专业每一个专业各是10学分的考试,相当于是两个半的4学分的课程。还有实践课要组成4学分的,然后去做毕业设计。时间自己可以控制,有的同学一学期考八门五门都有,有的考五门。正常中国人一学期考三门四门,相当于四个学期,五个学期,像机械这个可以考得差不多剩一门,如果你要是不剩一门的话,将来你可能会离开德国。你都已经考完了。我觉得考试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练习,因为中国人的语言不行,你表达不出来想说的这些东西,像我们画图,中国人画图非常不标准,设计不符合工艺性,有的地方该固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固定,这些地方是平时在国内比较欠缺的地方。不知道它怎么装就能够装上是固定的。这些概念都比较差。在那儿能够培养这方面的一些绘图的能力,还有这种设计的一些画图的能力。都是能够提高一些。

  我说一下打工的情况。我们那个城市本身就是奔驰等公司的一些总部,中国还有和它一系列的配套的小厂,中国人主要分成四种。有一种是在学校里面做技术的帮工。给教授做一些程序或者是文档,或者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可以每周打20个小时,然后一般一个月收入能够在200欧的钱。每小时7.5,有很多中国的同学,特别是学工科或者是理科都是打这个工。然后家里补贴一点。像杨总说的,你去年打过,可能你今年的机会就多一些。我认识的都没得到。今年很多没有打工的也得到过。据说奔驰要跟北京合资,好像要优惠中国人。然后有的同学打的奔驰的工,没有退费之前2900。跟工种和流水线,都是一样的。杨总说的打工挺苦的,能在奔驰打还是挺好的。一个小时有5分钟的休息。12点以后有加班费,工资还是很高的。如果要在奔驰打三个月的话,是可以挣够一年的生活费。在斯图加特,一年要至少5500到6000左右欧元生活费,因为房子是比较贵。相当于一个月是450块钱到500欧元的。还有一种就是在业余兼职,比如在麦当劳,在德国餐馆,中国餐馆,送报纸,还有在餐馆卖报纸,然后这种不需要太多的自身的语言或者是技能的,这种简单工作,很多像斯图的学生,我们打的都是业余时间兼职的工作。最后从东德来的,可能90%的中国人在东德上学的中国人都是到斯图来打过职业中介介绍的工厂的工。我刚开始也打过这种黑工。打到两个多月,那个人是剥削式的很残酷的。比如工厂给你的工资,中介的钱可能是十几块钱,中介给你的可能是7、8块钱。他们就像牛身上的寄生虫一样。因为他们什么都不干,就是有工作介绍你。

  我现在在邮局做分检,一般从晚上10点,干到早上9点,相当于干9个小时。每干50分钟休息10分钟。然后中间有吃饭的休息,这些休息都是给工资的。都是那些工作。德国人都是不干的,都是我们的同事都是葡萄牙人,还有土耳其人。打邮局的工是电话叫,比如今天有一个信息系统,今天送到斯图加特的邮件比较多,这样会通知一些临时的人来帮忙。可以从晚上开始打。然后有一天,我当时还在帮我一个同学打餐馆的工,曾经是从晚上相当于4点多下课,5点多赶到餐馆,打到10点钟,11点到邮局,然后干到第二天8点多。那天下雨,坐在街道火车上,我心里特别难受,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就在想,在这儿吃的苦,是不是值得,也没有选择或者是不选择,大家在国内,还是出国,都要把自己最想要的目标达到就可以了,至于将来挣多少钱,工资还有什么毕业,这不是现在考虑的。我觉得送大家八个字,认真学习,好好打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05-5-14 01:27:56 |只看该作者
学桥 作者: ONLY


我们一起学


开学了,想到当初我刚上第一学期,被人家称为Erstsemester时候的惊慌及不知所措,特别写下这篇----或者更会由此引出一系列文章,和大家讨论我的经验,也希望我们能一同走过德国大学的几年。

一,入门
先不管是Magister还是Diplom,德国大学的课程被Zwischenpruefung 或者Vordiplom分成了Grundstudium和Hauptstudium两大部分。一般情况来讲, Grundstudium都是四个学期,而Hauptstudium就要分专业和个人学习的程度来决定了,大部分是4到6个学期。这次主要是对新生来讲的,先放一边,反正还有两年的时间。


虽然是两年,时间却会在你感觉不到的时候“嗖” 得一下飞跑过去,也许你还没明白德国大学是怎么回事中期考试就摆在你面前了,所以一定要从第一学期就开始认真对待。


作为中国的留学生,应该大致分成三种。最普遍的是到德国来学语言,考过DSH以后入学的。当然现在因为有国内留德审核部的考试,拿着APS过来的学生们该是都有不错的德语基础。然而,DSH考试毕竟只是语言考试,严格得说,以DSH考试的水平并不足以应付德国的大学。因为我们只是会读会说会写而已,一个Studium的要求是全面的常识,若所学的是和自己在国内所学的相关专业,那么专业词汇的德语表达是入门的大门槛。也许教授讲得东西你若拿中文听来觉得小菜一碟,但当从他的口里掉出让你头大的Fachwoerter的时候,你也许会傻在那里了。所以,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学生,第一学期你不要对自己要求太多,不用给自己的大脑加足马力。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什么都不做。你要去看,要去听,要去想。这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德国的大学究竟是怎么
回事,自己的专业到底要求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半功倍过渡,是一个统览全局的过程。


第二类的学生是在国内已经有很好的德语基础的,比如在国内德语系毕业的学生。这类的学生应该是在开学前就已经跟教授谈好了免学分和学期的事情。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波鸿大学,德语系的学生可以直接免考中期考试进入 Hauptstudium,而在某些大学,尽管你是德语系毕业他们也不给你免学期。那么我给这一类朋友的建议是,不要把国内所谓的Germanistik和德国的Germanistik做对比。这里的“日耳曼语言文学” 绝对是让德国人都头疼的专业。想像一下外国人和中国人在国内拼“中文系” 的情况吧,你只有比他们更困难。这里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少要你几个学分就给你毕业证,而国内的德语系在本质上和这边的语言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只是掌握了工具而已,作品就还要看自己的了。


第三类,是或许在当初曾经抱怨过自己的不公平待遇的人。为什么别人可以去考DSH,可以半年语言班以后直接进大学,我却要读这可恶的预科!耽误一年时间不说还只能假期打工----如果预科真有足够的假期的话。可是当你预科毕业,再进入读大学的队伍的时候,偷着乐去吧。你已经做好了升入大学的全部准备,别浪费时间看我在这里班门弄斧了,还能什么呢,向着学分前进吧!


不管你属於哪一类,作为第一学期的新生有些共同的问题是要面对的。首先是选课的问题,德国大学有Akademische Freiheit----学术自由,没人给你一张固定的课表,没人考你的勤,我怎么办呢?


好,第一,你可以到学校的书店去买一本厚厚的课表,德语叫做Vorlesungsverzeichnis。开学前和开学初学校周围到处有卖的,不用发愁。那里面有全校所有系课程的安排,自然也有属於你的。相对于德国的图书来讲,一本四欧元左右的课表并不贵了,但因为你需要的只是自己系的,可以和别人合买一本来看或者复印,根据个人不同的经济情况吧。我是觉得作为新生买这样的一本比较好,因为里面除了课表以外还有关于Studium的种种,有各个学校里面机构的地址和电话,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翻翻这书就可以知道该在哪里解决了。同时,里面还有关于课外活动的介绍,大学社团的联系方法,活动时间,不要说这和我没关系,社团的活动并不是耽误时间,如果你想融入大学,进入德国学生的圈子,社团绝对是最佳途径。再有这本课表的最大的好处是,它自己教你如何学会读课表。在Vorlesungsverzeichnis里面有太多的缩写。比如HG是Hauptgebaeude,SG是Seminargebaeude,SWS为Semester Wochen Stunden。每个大学有自己不同的缩写,如果不看“使用说明” 就 能猜出来,那你一定是太聪明了。


这本厚厚的Vorlesungsverzeichnis,只是作为最初的大学入门比较有用,它同时存在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笼统。这本课表里只有课程的名称,授课的教授,几点在哪间教室上课,课程时间,却并没有课程介绍。因此另外一个建议是到自己的系里去买一本自己系里印制的更具体的课表,价钱大多在2欧元以内。系里的课表会清楚得告诉你这门课到底是要讲些什么,你可以以此了解你自己究竟是不是对此感兴趣,到底要不要选这门课。这份课表一般在大学网站里各系的分站都可以找到,方便上网的人可以在网上找一下。大学的网址多为www.uni-xxx.de,上去后在网站的搜索引擎里打入自己的专业名称就可以了,这里除了课表还能看到其他很多有用的信息。



二,选课

课程的统称叫做Veranstaltungen,形式最主要是以下两种,


Vorlesung,讲座。我用德文的理解,就是Vorlesung—jemand liest vor,事实也是如此,一个半小时的课,教授讲,我们坐着。这里并不鼓励有问题就问,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听,认真得听,不管听得懂不懂都要作笔记,哪怕你写的词都是错误的,回去翻字典也好问别人也好,总之你有第一手的资料,不然不懂得地方越积越多,几节课后就会像大山一样压住你。


Seminar,讨论课。这个翻译比较笼统,其实简单得说就是小课。在Seminar上会有一个固定的Thema(课题) 让大家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你可以畅所欲言,甚至和教授辩论,因为德国的大学以Wissenschaftliche Forschung为主,教授是一个研究者,他并不代表真理,今天所讲的东西在几年以后就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你在大学里学习,很有可能就是明天推倒今天这个论点的人。大多的中国学生在Seminar里习惯保持沉默,因为听不懂,因为语言的困难,还因为我们并不习惯这样。但是,一旦你有表达的能力就要说出来,把你的想法拿出来大家讨论。不然,第一,闭门造车的结果可能并不乐观,第二,如果你沉默,只能被淹没在茫茫的大学生的海洋里,教授每天面对那么多人,他没有机会认识你,你怎么拿到好分数呢?


有些Seminar有自己单独的课题,有些是和Vorlesung配合的。在Vorlesung上涉及到的问题会拿到这里讨论,在Vorlesung中不懂得东西也可以拿来这里问。理科的课程和文科中比如心理学,逻辑学等多有一些配合的Uebung (练习课) ,课程的安排会在课表里写出来,或者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上课时间拿出来和大家商量。因为Uebung一定要是小课,每个人都有做练习的机会才行,不然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有时候教授亲自出马,有时候是高年级的学生给上。而经验来说,Uebung比Vorlesung更重要,如果你要偷懒,Vorlesung可以缺,Uebung一定不要缺,因为Uebung课上做的东西很可能会在考试中出现。即使不提考试,也是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掌握理论。


当然还有Kolloquien,Ringvorlesung,或者某些专业有Praktika,等等等等…这些慢慢就都会明白,如果讲太多就乱了。


第二步要制定自己的Studienplan了,课表上的课程林林总总,看得人眼花缭乱,其实新生们只用把精力集中在Grundstudium上就可以了。针对基础课阶段的课程不会很多,尤其是对第一学期。你放眼扫过去,找到Einfuehrung或者Orientierung,再或者Tutorium,这样的课你就都勾起来好了。这些是入门,引导,Tutorium更是高年级的学生手拉手得拉你进入大学的门,他们陪你一学期,给你一学期的时间问问题。如果是只有Wintersemester(冬季学期,十月开学) 才开学的专业,最好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把这些入门课都去听听,因为下一次的机会是一年以后了。如果是Sommersemester也开学的专业,你也可以有选择得分成两个学期解决掉他们。有些课,并没有写Einfuehrung等,有些课写了Einfuehrung却在后面加了个2。别紧张,这个时候系里详细的课表就派上用场了,你仔细读读,如果里面有“…auch fuer Erstsemester geeignet… ” 那也可以放心大胆得走进去了。


如果自己不能敲定究竟该选哪些课也不用着急,还是有办法的。


第一种,有些系会在印制的Studienordnung或者叫 Information里面附上推荐的Studienplan,这里面有所有的必修课(Pflicht--缩写为Pf.) 和推荐的选修课(Wahlpflicht--缩写为Wpl.) ,全套服务得还会帮你算好你必修的SWS(Semesterwochenstunden,课时)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选课方法,照着这份课表一学期一学期得schaffen下去,在Regelsemester里你一定能毕业。


如果你喜欢自己制作一份“个性化课表” ,还有第二种方法。开学初各系会有一个Einfuehrungsseminar或者叫Einfuehrungsveranstaltung,类似新生欢迎会。系里的所有教授,讲师原则上会全部出席。一番欢迎词后系主任或者任何一位老师会作为代表
向新生介绍所有的教授,以及他们不同的课题研究方向,让你在选课的时候更可以选教授。同时,他会再详细给新生讲一下每个Veranstaltung所涉及的课题,届时你可以当场向教授提出问题,从授课内容甚至到期末的考试形式。更甚于你可以直接问这门课到底是不是可以拿到学分的,因为有些课纯属因为兴趣而设置,期末也不会有考试,自然拿不到学分。中国学生一般不会问这种问题,那你坐在那里仔细听就好了。关于Schein的问题不但在欢迎会上永远是个高潮,在开学的前两个星期你也会无数次得听到的。别不已为然,这很很很重要,我等下再说。


欢迎会结束了,你的课表还是没有列出来,那也没有关系,第三种方法是找自己的系学生会--Fachschaftsrat,每年开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选举,他们也会自我介绍。你挑一个看着nett的去问好了,他们是被选举出来的,无论你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耐心解答的。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挺nett的,你可以在他们那里耗到课表完全制定出来为止。往往那以后就交了朋友,随时都可以以高年级的身份解答你的问题了。


第一学期的话,最好不要选太多的课,贪多嚼不烂。有一个开学前就应该做好的作业是把自己专业的Studienordnung或者Studienfuehrer钻透透得。看清楚你整个Studium里要修多少个学时,首先看Grundstudium里要多少个学时。只有你修够了学时才有资格参加中期考试。有些系管得不是很严格,你只要带着你的Schein(学分证明) 去Pruefungsamt报到就可以了,但是大部分没这么轻松,还是做好准备得好。学时是Semesterwochenstunden,SWS。举例讲,如果是36个SWS,一般就是18门课,因为一节大课是2SWS,具体是怎么样课表上都会标好的。18门课分在四个学期,第一学期上3门或者4门就好了。你是新生,有两个主专业或一个主专业两个副专业,这样加起来就已经很多了,别着急,慢慢来。开学的前两个星期算是试听,教授讲的也多为导入,可以多选几门课,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能负荷的。从第三个星期开始就是正式上课了,不能再随便换了。



三,学分
还有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我们管它叫Schein--学分。学时的证明也有Schein—Sitzschein,你去上课了,签到了,就能拿到。有些教授自己嫌麻烦,你去学校书店买一张空白的Schein的表格上课的时候拿去给他签字他也就签了。对了,说到这里,有的学校的Schein是学校发,有些要自己去校书店买的,事先要问清楚。学分就一定要考试才能拿到。在学生守则里会写明到中期考试前你要拿到多少个学分,在欢迎会上也一般会讲到这个问题,这是中期考试的“充分必要条件” ,只有凑够了schein才能拿到中期考试的Zulassung。德国的大学,是你去考试的地方报到,不是考试等着你。各教授对考试的定义不一样,在开学初一定要竖着耳朵听。一般有两种选择,报告Referat+论文Arbeit或者闭卷考试Klausur。前一种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后一种3个小时的恶梦后就都过去了,随个人了。这方面以后我再写东西详细谈好了。


在要提醒得一点是有些专业会要一些特殊的学分,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就是那张,没错----拉丁语。很讨厌,但是你必须得有。Magister的专业像语言类,哲学,艺术史等大部分都需要这个证明。学校会提供免费的语言班,但是报名是挺可怕的事情,经历了就知道了。而且要注意,往往这份证明不是和你其他的Schein一起交的,有些学校到Hauptstudium的时候才要,有些学校第三学期之前就要交上,所以从第一个学期就要开始了。


说了这么多,遗漏得一定还很多很多。比如有些Veranstaltung有名额限制,在开学前就要报名。再比如有些课虽然在课表上有,但是因为教授本人的原因或者教室的原因而在这一学期取消了。还有Akademisches Viertel,就是比如9点到11点的课,实际上是从9点一刻到10点45分(不过如果是9点到10点半的话你一定要准时得到) 。还有太多的东西,想起我第一学期的慌乱,慌张加荒唐,希望这一篇唠叨能给你们点帮助,大家加油了,我们并肩战斗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
寄托币
5230
注册时间
2003-4-16
精华
0
帖子
40
地板
发表于 2005-5-14 01:28:38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好好打工。
成功紧跟着努力
幸福紧跟着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5
发表于 2005-5-14 01:30:52 |只看该作者
学桥  作者: 杨峥

语言班初级阶段自信心的培养


在国内随便学了800学时的德语,就到了德国。分级考试是理所当然地考不过了,没法子,只好在社会上的语言学校开始和德语战斗了。本以为德语的难学无非是发音,语法或者听力等等老前辈们讲过很多次的问题,可结果等真的进到语言班学习,才发现,最大的挑战是你的自信心在受着来自德语内外的双重打击。


内就不说了,德语本来就不是盏省油的灯;外,就是来自于同是语言班的同学。我当时上的语言班里中国人就我一个,同班的有来自西班牙,俄罗斯,波兰还有伊朗等国的学生。我本来的水平上中级班就勉强,德国老师的讲课就象听天书一样。咬着牙坚持吧。而一听周围的人说话,真有点没信心了。很多外国人都是在德国生活了两三年了,象那个西班牙女郎,干脆就是有了德国男朋友,我和他们简直就不是一个等级,我真有点不明白,他们怎么都到中级班了,我要是能说成他们那样,我就直接考DSH了。每天上课前都是老师让我们说说昨天都有什么新闻,电视里的也好,自己听说的也行,借机交流和练口语。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每天都想靠迟到来躲过这受刺激的一段,别人说的都是成段成段的,而我连成句的都说不出来;别人也是语法错误百出,但能让别人听明白,而我连胡说八道的勇气都没有。老师倒是很和蔼,可她越是鼓励我,我越不敢张嘴。


上了几天课,才发现这群德语口语非常流利的人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补语法。我是不明白对于中国学生非常亲切并且容易记住的语法,他们怎么就是那么笨?讲了很多次都不理解。而只有语法练习的时候,我才能找回一点信心:我肯定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可惜一天的课里语法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到了听力和对话的时候,我就只剩下两种想法了:逃课,或者睡觉。上了一周左右,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也知道学语言不是着急能成的事,可总要找个切入点吧。每天这么打击我,(我总觉得在班上有点给中国人丢脸),回家也对德语没兴趣了。要想法找点新的信心出来。慢慢我发现,外国学生虽然很能说,可都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东西,如果能说到一些话题,你有独到的见解,哪怕说的很慢,或者不连贯,他们也会睁着大眼听你讲,那时候也许就能抛开不好意思的念头了。我是偶然一天老师让讲故事开始的:每人讲一个自己国家的古老故事或童话。他们讲的都是什么龟兔赛跑之类的老掉牙,虽然每个人都说的那么流利,不过没什么好的反响。轮到我了,我随口讲起了塞翁失马的故事(同学们注意:我给不同的德国人讲过数次这个故事,无一例外,都让他们极为感兴趣,你不妨在口语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把这个故事好好准备一下,当成一块敲门砖吧)。


从前有个中国老人,有个儿子还有一匹母马。他经常说的话就是:谁知道,是运气还是倒霉?(我当时只会最简单的说法:Wer weiss, Glueck oder Pech?) 有一天,马丢了,邻居来慰问,他却说:谁知道,是运气还是倒霉?结果过两天马不但回来了,还带回一匹公马。邻居来祝贺,他又说:谁知道,是运气还是倒霉?后来儿子骑新马摔断了腿,他又说……(讲到这里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睁大了眼,然后连老师都一起和我同时说:Wer weiss,Glueck oder Pech?) ,最后打仗了,别的年轻人死了很多,他儿子因为残疾没有上战场而活了下来。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是特别明白,为什么外国人会对这个故事如此着迷(很多同学都我说,他们把这个故事又都讲给了其它朋友听,效果都很好),我只能说,感谢祖国,感谢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后来我又讲过很多故事,以至于不得不让家里人寄来两本中国古代故事书来,慢慢受到欢迎,也让我有了一点信心。比如我讲了中国的十二生肖(原来牛是老大,后来狡猾的老鼠骗了牛,而第一个去报到等等),结果忙得他们挨个让我算他们应该属什么,最后把校长都招过来了。一节课我成了老师了。收获也是很明显的了:连比划带猜的,让他们把这十二种动物名称都教会我了。


朋友们,世界上有种马太效应:你越有,就会越有。比如越有钱的人就越容易挣更多的钱,而学语言上这再合适不过了:中国人普遍害羞内向,不敢张口,看到班上别人都说的那么好,就更不知道怎么开口了,结果就越来越落后。反之,有的刻苦的同学,在国内就学的不错,到了这里的语言学校中,一开始就在班里是口语不错的,他就特别敢开口。(就象我当初要是进的是初级班,我直接就是当班长了!)老师也欢迎和鼓励你主动开口,不然这课就没法上了。结果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就格外的多,当然就越来越好了。可中国学生普遍都是语法好,口语听力差,慢慢练是唯一的途径。可为了维持你那些信心,总要想想自己的办法吧。我的经验就是,靠着咱们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吧。朋友,你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五千年沉淀在你心里的东西,随便从手指缝中漏下点什么,也够他们叹为观止的了。


另外,德语课上经常会留作业,很多都是写作方面的,你一定要抓紧这个机会,不但是练习表达能力,也要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不然就真的举手投降算了。下课路上,做饭过程中,你都可以想想,明天课上交作业的时候可以有什么独出心裁的东西来给外国鬼子点颜色看看?你总会想出来的。这也是学习上的一种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它,你才能学什么,会什么。


比如很多朋友都见过下面的一个练习:(一套德国语言学校目前常用教材里的)题目是:扫帚的故事:从前,一个叫hans的人,祖传的是做非常好的扫帚,他的爷爷做的扫帚,村里的人用到他父亲这一代,而他父亲做的更是结实,结果到了hans手里,虽然他每天依然还能做出不少把,可没有人来买了:因为村里的人都不需要新的了。作业就是要求把这个故事写完。我不知道别的朋友是怎么写的,我是老实地写了一晚上。其实编出结尾一会就完了,可写出来却真是累死我了。我最后写出瘾了,搞出了两个结尾。


上课时候我先等别人都念完了他们那些平淡的结尾(什么hans最后去要饭了之类),然后念了第一个:hans靠父辈的积蓄和不多的生意过完了这一生,又把手艺传给了他儿子。儿子可比爸爸聪明多了,他很快就做出了一大批非常漂亮的新扫帚,并且到各家去免费以新换旧。每户人都很高兴。而这批新扫帚却不如以前的结实,所以两三年之后就开始坏了。慢慢的,小hans又有了生意。村里人对他的不断出新的扫帚又有很大的兴趣,所以虽然坏得快,可最后大家也还满意。小hans因此也挣到了钱,而最终最终的结局是:小hans的儿子发明了吸尘器。


在老师的称赞声中,我又不慌不忙地(其实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拿出了另一个,大家这次是安安静静地看我一个人演出了:自从没有了生意之后,hans依然还是每天做扫帚,只是都放在家里卖不出去。生活也开始穷了,但他从来都不说。后来村里人看到他开始把每天的啤酒戒了,又过些日子,连香肠也买的少了。村里人就发现了他的困境,也准备想办法帮助他。一天,一位村民把故意弄坏的扫帚拿到hans家,说:我的扫帚坏了,要买把新的。开始hans很高兴,后来看到旧扫帚的样子,很生气地对那人说:给你一把新的,我不要钱。因为这不是我的钱。我知道你们是想帮我,可我不需要。现在我虽然穷,但是我高兴:因为我家的扫帚好,我才会穷! 于是村里人只好想别的办法帮这个诚实的hans。又一天,一位村民带着一位女士来找hans,说那是他的亲戚,从别的村子过来看他,听说hans的扫帚好,也想买一把带回去。这样,每当有亲戚来村里做客的时候,村民都会推荐hans的扫帚。开始,只是为了帮忙,可后来,买到扫帚的人发现真的是质量很好,于是就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里的人就都愿意到hans这里来买扫帚了。到了hans的儿子长大的时候,hans也开始教他这门手艺。Hans很认真地对儿子说:在学做扫帚之前,你一定要先记住一句话:也许有一天,人们再也不需要扫帚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永远都需要诚实。


大家应该能够猜到当时课上的情景吧。只是我现在记不住老师是怎么夸奖我了,我总能记住的是,身旁的一位同学惊讶地说:中国人都象你这样吗?开口说话很困难,却总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好的东西?可惜当时我还不能很快的表达我的意思,不然我一定会告诉她:不仅是我,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一样,他们虽然看起来学德语很吃力,那只是由于接触的时间太短,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背景,和相同的与众不同。我们都会很快地运用德语来自如的表达我们的意思,那时候,你们惊讶的将不只是我们国家的古老,你们会更惊讶于我们国家的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6
发表于 2005-5-14 01:32:34 |只看该作者
学桥   作者:逍遥


自己的留学日记-纪念在德半年


(一)

 德国时间晚上六点35,LH726终于着落了~下了飞机,来不及多看就背着20公斤的行李匆匆上楼去取行李~法兰克福的机场真大转了好长时间还没有看见取行李的标牌~于是去INFO问了,可是那个德国老太说的话太快没完全听懂,我的德语……哎郁闷死了~好在后来碰见一个中国小男孩一直帮我提行李我们搞了一个小时才顺利的拿到~终于可以出关了,在外面看见了我同学H,心才终于沉了下来。德国,我来了!

 坐了三个多小时,凌晨一点我们才到我的城市~Tomas开着他的POLO车过来接我们~感觉这个德国人挺不错的~尤其是他的声音好有磁性哈!~

(二)

 上午跟同学去购物,我用的是她原来的车票~上车的时候司机没查仔细,也让我上了哈!在德国第一天就逃票了:)谁让单程票就1.7欧呢好贵啊!~不过小H说炖排骨汤给我喝好开心啊~我们买了两大块排骨有一斤吧~看了价格我昏~才0.28欧.想想昨天在火车站上个厕所还交0.70欧呢可以让我吃三顿大排了~

(三)
 早上很早就起床了赶去登记户口~可是学生报户口都在周一到周三真不走运~然后走路到大学外办看我的ZU到了没~同样吃了闭门羹也是周一到周三才能咨询哎……看来白来了一趟~在回去的路上杀到W家,想看看那个传说中长发飘飘带有艺术家气息的猛人切~ 果然厉害门刚打开就只见一个打着赤膊一头乌黑长发满脸油光的男人的头探了出来~幸好偶带的是隐型眼镜否则一定大跌眼镜啊不过他的宿舍还是满干净舒适的少了一般男生宿舍的脏和乱和他说话也是很舒服!~偶还见到了小Z,以前一直从小H嘴里听说过他,现在见到真人感觉也挺单纯的~
到了中午又逛了超市~每次逛超市买了一大堆东西后我都特开心!哈看来这点偶是改不了了*^_^*~小肚子上的脂肪也许就是这么囤积的吧!
 两点随便吃了几根意大利面条真不敢恭维 味道不咋的 到德国的这两天吃饭成了偶最头痛的问题了呜呜呜……怀恋家里的大米饭 爸爸做的红烧肉妈妈烧的大龙虾还有小爽的酸菜鱼 怪味楼的火锅 南师大后门的烤鸡翅江宁的骨头汤小丁香的酱鸭头那个香啊!流口水。。。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呢
七点,从电脑里打开歌,听见了曾经一度很熟悉喜欢的《朋友》,突然很想念国内的狐朋狗友~不知道他们生活是否还好.还有chetjj 那个曾经和我一起喝酒划拳谈心让我知道什么是智慧豁达的人~还有二哥宠我甚于女朋友的那个二哥,有没有升职发财了呢?:)好想好想他们啊!~

(四)
 今天好开心啊!我终于通过了DSH考试~总分还是满高的这里的人都说我是他们所认识人中以最快速度通过考试了~哈哈我成了这里的牛人了~!心情好好啊!


(五)
 这两天特别困惑~第一次不知道如何选择我的专业,虽然我已经注册了。这个专业现在已经没有中国人在读了,所以我也不可能从身边的人中得到有关我专业的任何信息和帮助。晚上去参加了新生的Party,偶然碰到了以前学IST的一个中国人,他告诉我这个专业太难了,他读了两个学期后实在不行就别的专业了。下午去系里碰见了我们专业的两个人,感觉就是刚高中毕业的18、9岁德国小孩,我能跟他们沟通吗?这个专业是受限专业,今年招了31个人,只有我一个外国人。据说这个专业超级难读,没有任何人帮助,我能行吗?我对计算机感兴趣吗?我能在全德国人的学习环境中适应吗?我能听懂老师的课么?我不知道,谁告诉我我该何去何从,我该如何选择?

(六)
 今天我真的好开心啊~本来关于JAVA的小组练习我没有加入心理还很恐慌~下课找了Prof.谈了一下,他真的好nett还主动带我去找助教~一路上我们说了好多话~还跟他说了自己的情况呵呵教授还给我拉门呢~可和蔼了一点架子都没有~这点好象中国教授一个都做不到也!~后来在助教的办公室里我用很蹩脚的德语跟他谈了分组的事情了~他帮我分了组也很不错~!:)
  这就是德国~其实大多数德国人都很单纯善良~在德国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勇气,足够的敏锐性才能学习生活的很好~今天我很自信且充满了勇气~拥有开阔的心胸然后我发现我真的从心底里感觉到快乐~感觉到和德国人一样平等~并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的简单了从容了~
前途充满了希望与挑战~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一定会成功的~!我一定会交到好多朋友拥有丰富的人生和光明的前途~!加油!



(七)
 今天可难受了~早上在机房给HIWI演示JAVA程序的时候,心理真不是滋味~这次的程序可难了,无论是源程序的编写还是程序的演示,全部都是我搭档--德国人搞的~以前他还满NETT的,可是现在发现当他觉得自己编程能力很强的时候,就开始对中国人不那么友好了:(
  想想自己以前在中国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在学语言,曾经都是佼佼者,可是现在发现自己编程那么差。。。也许是德国的教育太跃进了,也许自己还是缺乏钻研的精神。。。今天自己忍不住哭了,哭过,痛过~挫折过~但是留学的路还是要走下去,且一定要成功!所以还是擦干眼泪,继续充满信心,充满勇气,充满骄傲的走下去~~每一次的疼痛,都让我更加坚强~更加努力.
  正是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会,才来留学的~如果什么都会了,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我的数学,电都还不错~JAVA也一定可以提高的,也许并不能一下子很强大,但是每天都进步,真的以后会很厉害~
  告诉自己: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

P.S前面的路还很漫长,很多东西要去经历~在新的一年里,祝自己收获多多,祝所有同学在留学路上走好,开心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
寄托币
5230
注册时间
2003-4-16
精华
0
帖子
40
7
发表于 2005-5-14 01:36:21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你们惊讶的将不只是我们国家的古老,你们会更惊讶于我们国家的未来。

很长志气.
成功紧跟着努力
幸福紧跟着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2
寄托币
5230
注册时间
2003-4-16
精华
0
帖子
40
8
发表于 2005-5-14 01:39:21 |只看该作者
不错,每个中国人不论在哪里都应该为自己,为祖国长志气.
成功紧跟着努力
幸福紧跟着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15531
注册时间
2001-12-24
精华
9
帖子
139

荣誉版主

9
发表于 2005-6-26 08:50:53 |只看该作者
留学德国的二年生活      
作者: 零点德国中文     
2005-03-05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的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 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本文节选的是季先生在德十年中两年的学习生活。
  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订的合同,规定学习期限为两年。我原来也只打算在德国住两年。在这期间,我的身份是学生。在德国十年中,这二年的学生生活可以算是一个阶段。
  在这二年内,一般说来,生活是比较平静的,没有大风大浪,没有剧烈的震动。希特勒刚上台不几年,德国崇拜他如疯如狂。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年轻貌美。有一次同她偶尔谈到希特勒,她脱口而出:“如果我能同希特勒生一个孩子,是我莫大的光荣!”我真是大吃一惊,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没有见过希特勒本人,只是常常从广播中听到他那疯狗的狂吠声。在德国人中,反对他的微乎其微。他手下那著名的两支队伍:S A(Sturm Abteilung,冲锋队)和S S(Schutz Staffel,党卫军),在街上随时可见。前者穿黄制服,我们称之为“黄狗”;后者着黑制服,我们称之为“黑狗”。这黄黑二狗从来没有跟我们中国学生找过麻烦。进商店,会见朋友,你喊你的“希特勒万岁!”我喊我的“早安”、“日安”、“晚安”,各行其是,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倒也能和平共处。我们同一般德国人从来不谈政治。
  实际上,在当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都是处在大风暴的前夕。两年以后,情况就大大地改变了。
  这一点我是有所察觉的,不过是无能为力,只好能过一天平静的日子,就过一天,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已。
  从表面上来看,市场还很繁荣,食品供应也极充足,限量制度还没有实行,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我每天早晨在家里吃早点:小面包、牛奶、黄油、干奶酪,佐之以一壶红茶。然后到梵文研究所去,或上课,或学习。中午在外面饭馆里吃。吃完,仍然回到研究所,从来不懂什么睡午觉。下午也是或上课,或学习。晚上6点回家,房东老太太把他们中午吃的热饭菜留一份给我晚上吃。因此我就不必像德国人那样,晚饭只吃面包香肠喝茶了。
  就这样,日子过得有条有理,满惬意的。
  一到星期日,当时住在哥廷根的几个中国留学生:龙丕炎、田德望、王子昌、黄席棠、卢寿等就不约而同地到城外山下一片叫做“席勒草坪”周围古木参天,东面靠山,山上也是树木繁茂,大森林长宽各几十里。山中颇有一些名胜,比如俾斯麦塔,高踞山巅,登临一望,全城尽收眼底。此外还有几处咖啡馆和饭店。我们在席勒草坪会面以后,有时也到山中去游逛,午饭就在山中吃。见到中国人,能说中国话,真觉得其乐无穷。往往是在闲谈笑话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到注意到时间时,已是暝色四合,月出于东山之上了。
  至于学习,我仍然是全力以赴。我虽然原定只能留两年,但我仍然作参加博士考试的准备。根据德国的规定,考博士必须读三个系:一个主系,两个副系。我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Indologie),这是大局已定。关键是在两个副系上,然而这件事又是颇伤脑筋的。当年我在国内患“留学热”而留学一事还渺茫如蓬莱三山的时候,我已经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用老子与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令洋人大吃一惊;然而回国后讲的却是康德、黑格尔。我鄙薄这种博士,决不步他们的后尘。现在到了德国,无论主系和副系决不同中国学沾边。我听说,有一个学自然科学的留学生,想投机取巧,选了汉学作副系。在口试的时候,汉学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杜甫与英国的莎士比亚,谁先谁后?中国文学史长达几千年,同屈原等比起来,杜甫是偏后的。而在英国则莎士比亚已算较古的文学家。这位留学生大概就受这种印象的影响,开口便说:“杜甫在后。”汉学教授说:“你落第了!下面的问题不需要再提了。”
  谈到口试,我想在这里补充两个小例子,以见德国口试的情况,以及教授的权威。19世纪末,德国医学泰斗微耳和(Virchow)有一次口试学生,他把一盘子猪肝摆在桌子上,问学生道:“这是什么?”学生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哪里会想到教授会拿猪肝来呢。结果是口试落第。微耳和对他说:“一个医学工作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眼前看到什么,就说是什么。连这点本领和勇气都没有,怎能当医生呢?”又一次,也是这位微耳和在口试,他指了指自己的衣服,问:“这是什么颜色?”学生端详了一会,郑重答道:“枢密顾问(德国成就卓著的教授的一种荣誉称号)先生!您的衣服曾经是褐色的。”微耳和大笑,立刻说:“你及格了!”因为他不大注意穿着,一身衣服穿了十几年,原来的褐色变成黑色了。这两个例子虽小,但是意义却极大。它告诉我们,德国教授是怎样处心积虑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干扰的观察问题的能力。
  回头来谈我的副系问题。我坚决不选汉学,这已是定不可移的了。那么选什么呢?我考虑过英国语言学和德国语言学。后来,又考虑过阿拉伯文。我还真下工夫学了一年阿拉伯文。后来,又觉得不妥,决定放弃。最后选定了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但斯拉夫语言学,不能只学一门俄文。我又加学了南斯拉夫文。从此天下大定。
  斯拉夫语研究所也在高斯 韦伯楼里面。从那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主要精力当然是用到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上。梵文班原先只有我一个学生。大概从第三学期开始,来了两个德国学生:一个是历史系学生,一个是一位乡村牧师。前者在我来哥廷根以前已经跟西克教授学习过几个学期。等到我第二学年开始时,他来参加,没有另外开班,就在一个班上。我最初对他真是肃然起敬,他是老学生了。然而,过了不久,我就发现,他学习颇为吃力。尽管他在中学时学过希腊文和拉丁文,又懂英文和法文,但是对付这个语法规则烦琐到匪夷所思的程度的梵文,他却束手无策。在课堂上,只要老师一问,他就眼睛发直、口发呆,嗫嗫嚅嚅,说不出话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被征从军,他始终没能征服梵文,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他没有跳过龙门。
  我自己学习梵文,也并非一帆风顺。这一种在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中语法最复杂的古代语言,形态变化之丰富,同汉语截然相反。我当然会感到困难。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这二年内,我曾多次暗表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66
注册时间
2006-4-16
精华
1
帖子
3
10
发表于 2006-4-16 13:48:51 |只看该作者
看了版主的帖子。很有感触。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时候都过于自卑了。认为我们的东西都落伍了,这个和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关吧,丢失了太多的传统。
这是今天回复版主的第几个帖子都记不清了,呵呵。飞德有这样的版主令人欣慰呀。
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和版主在德国相见一番。

使用道具 举报

RE: 我在德国留学逸事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我在德国留学逸事
https://bbs.gter.net/thread-274639-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