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8-26
- 在线时间
- 54 小时
- 寄托币
- 4121
- 声望
- 21
- 注册时间
- 2002-1-12
- 阅读权限
- 175
- 帖子
- 9
- 精华
- 24
- 积分
- 3510
- UID
- 103185
   
- 声望
- 21
- 寄托币
- 4121
- 注册时间
- 2002-1-12
- 精华
- 24
- 帖子
- 9
|
大学里的真本事究竟是什么
黑狐狸 04-03-31 www.gter.net
真本事这个概念非常广泛,包括技能,知识,思维能力等等。具体到大学,就是专业课知识、英语技能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把这三样东西简称为专、思、英。
过去有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套用这句话就是,学好专、思、英,天下任我行。
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这点。
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混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我是学中文的,我的技能在通常人眼中就是写作,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媒体工作是很多的。
但是,光有了这个专业技能并不能让你在工作岗位上潇洒起来。因为你干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你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简单重复,跟蓝领工人没啥区别,比如我在电视台写的解说词,说实话,还没一些小学生写的作文好。除了写小学生水平的解说词外,我还有一项蓝领工作就是摄像,大家都看到过结婚时拍录像的那些师傅,我干的活就是这些,唯一不同的就是拍摄对象是各级领导。
另外一个蓝领工作就是电视剪辑,大家都觉得电视剪辑这个工作很牛啊,很热门啊。实际上很多人就是不懂才这样说的,对于一个电视新闻的剪辑人员来说,不到三个月你的水平就能赶上干了十年的师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工作就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工作。
我知道很多大学毕业生最大的苦恼就是一进工作单位就是干这些简单重复的蓝领工作。
我们渴望做有深度的工作,但这样的渴望往往要被老板嘲笑,说你眼高手低等等,或者干脆反问你,你除了干这些还能干些什么呢?
我觉得,我们渴望做有深度的工作是对的,否则我们的大学基本白念了,但老板对我们的嘲笑也是对的。因为除了这些简单的工作外,有些深度的工作我们的确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这也就是说,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没法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去做。
比如,我在电视台虽然抱怨摄像是蓝领,剪辑是蓝领,写稿像小学生,可当崔永元真的交给我一项白领而且有深度的工作——《实话实说》的节目策划,我却傻眼了,根本就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
因为节目策划需要动用你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圆熟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如我策划了一期《麻将声声》的节目,由于设计不周全,节目刚播出一半观众电话就打进来了,说崔永元立场错误,如何如何欺负弱者等等。我记得当天晚上办公室电话都打爆了,这场面让我尴尬的够呛。
所以从那以后我开始意识到在智商之外,在知识之外还有一样真本事我没有学到,那就是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真本事在大学里能够学到吗?我认为是能够学到的。虽然不能学到十成的功力,起码五成没问题,如果在岗位上在磨练两三年,那么,一个有深度的工作机会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不会如我一样尴尬了。
关于思考问题能力如何提高的问题,零星散见于我的各个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
专业有了,思考能力有了,还有一个宝贝是英语。
我在一个文章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真正牛的大学生,要立志用智慧赚外国人的钱,怎么赚外国人的钱呢?首先得学会他们的语言。这个事情并不难。
当然,有同学也许会说搞人际关系也算真本事等等。我认为大学里搞人际关系不算什么真本事,充其量是一些技巧,观念性的东西,我会另文讨论诸如此类的问题。
小结:我的大学目标如何确立一文里写道大学生应该一方面好好学真本事,另一方面要拿到证据证明自己,这篇文章丰富了第一个方面的问题,以后我会就第二方面的问题详细阐述。
PS: 浙大校长:要敢于培养“不伦不类”的学生
记者尹路景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尹路景)大学应打破专业的界限,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科交叉,培养“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学生,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正在北京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今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据了解,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浙江大学将在低年级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按照各自意愿跨学科学习。“我们不能一边要求创新,一边又用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发展。不要让学生永远在一个游泳池里游泳,要让学中文的学点经济,让学数学的同时学点音乐美术,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会有些不一样,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潘云鹤说。
在谈到国内外大学生的差距问题时,潘云鹤认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最小的就是学生的情况。国内本科生总体情况还不错,差距不大,但是研究生差距就比较大。
潘云鹤认为,国内大学学生教育培养中最大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中学阶段的延伸。但实际上大学与中学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不一样,中学教的是“绝对真理”,强调学生去记忆,学生只要记住、会用就行了。而大学阶段,一般大学可以主要教授知识,但对于研究型大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去辨别什么是真理,批判地吸收真理。
他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即使是真理也不是绝对的,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不敢怀疑是不对的。大学教育要教给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在研究中学习,而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要让学生学会收集知识,鉴别知识,综合知识,最后才能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而不是什么知识都准备好以后去“喂”学生。
“其实中国学生缺乏的是能力的培养。今后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缺乏全面的能力,将很难站得住脚。”潘云鹤说,“结果他们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应付考试的本领不错,但写起论文来往往不如人家,因为论文要靠创造。一句话,中国的学生太乖了,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PS:一篇关于英语学习的文章
发信人: donewell (逍遥笑), 信区: CollegeForum
标 题: 反对英语教育的人过来看看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ue Apr 20 04:04:19 2004), 本站(ytht.net)
目前攻击英语教育有两类:1,四六级扼杀大学生;2,英语教育扼杀本民族语言.
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对于第一条,可以说根本是懒人的托词.四级是多大难度大家都知道,只要
你上了大学英语,我想那个四级根本不会是问题.还记得高中时候如何学英语的
么?对比一下你大学时候的学习态度.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大学考试抱佛教,自
己让自己堕落.理科工科生的四级通过率比文科生的通过率要高些,但我认为并
非智商高低问题(如果自认智商低,那么下面的文章就不用看了).因为总得来说
理科工科生功课比较难,学习的劲头一直维持着,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科学
生总体上相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要散漫些.告诉你,美国的格林斯潘的爱好可是
求解微分方程,而不是坐而论道.光靠嘴皮子如何能够做大,国家领导都是理工科
口毕业的,当然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但是,文科学生除了抱怨,是不是也该真正深入
思考一下,是不是自身也有问题.秦始皇焚书坑儒,因为那个时代的儒家思想不合
时宜,不能对封建统一作出促进作用.后来儒家吸收法家思想,调整自己,最终得以
踢掉法家,得以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说四级扼杀大学生,也是扼杀太懒的大学生.
我们班有个计算机大牛,从来不学英语,四级单词都不背,资料更不买,考试前一天
晚上才去找准考证,考了几次没过.由于实验室项目需要和自己的爱好,他看了大量
的英文原版计算机类的书,就靠这个英语能力积累,最后还是通过了.我们班四级
都已经通过,而且大部分是一次通过.六级目前也大部分通过.平良心说我的英语
很差,可以归于烂的那种.六级考了两次都失败,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从来有没有
准备过,第三次破财买了历年真题做,词汇题目都做了,作文背了一些常用的句型,
其他的都没看.结果通过了.所以,我认为那些认为四六级难的人肯定是懒人一个.
可能你会说背几个句型就过,那样的六级有什么用,可是告诉你,那几个句型是简单,
但是你未必就能在考试中用出几个像模像样的句型来,一眼望去都是汉语话的英语.
别说老师,就是自己都不忍心看.
对于第二条,反驳起来更加容易.北京话是方言,你说我们应该普及普通话还是
北京话?当然是普通话,这样可以使得国家总体利益最大化.中国古代多少民族的语言
灭绝了,为什么,因为汉族当时的生产力强大先进,融解了他们.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
么坚持,要么融入汉语.前者会造成通商和交流上的大障碍,吃亏的不是汉人而是少数
民族,所以,他们都逐渐融入汉语.目前中国为其他民族抢救文字语言,可是少数民族
并不愿意用,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被公司单位拒绝.汉语口人在中国生
产力中目前占据最高位,而且不能动摇,所以尽早融入汉语是大势所趋.
英语也一样.目前全球经济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的优势被英语口占领,而且
这个优势是绝对的,并且逐渐加大.对抗英语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偷鸡不成蚀把米.
<兵临城下>是欧洲拍摄的,但是并不用德语,法语,而是英语.因为英语是最大市场,这样
才可以赚钱,才可以扩大影片的影响,将他们的文化历史观散播到世界各地.欧洲曾焚烧
几百部美国电影来誓师,来保卫自己的文化,可是私下却争先恐后发展英语.
譬如电脑,发明时候已经采用了英语,现在各种软件的编写和硬件设计都统一采用
英语,印度就是靠着母语是英语而在软件业上超越我们.目前科技类的文献80%由英语
记录出版,而且顶尖的科技论文无一例外都是英语发表.陈景润的猜想证明的完全论文
也是用英语发布的,世界才得知中国居然取得这么突出的成就.外交上也是英文的天下.
在这种世界趋势下,我们应该尽早融入英语社会.抵抗,我们没有那个资本,反而失去大好
机会,造成落后,然后挨打.如果我们融入了英语社会,靠着我们庞大的人口,靠着我们
庞大的科技商业外交人口,带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将极大影响世界,毕竟我们人多,而语言
是流动性的活物,洋人也不得不承认并接纳,学习我们的语法法则.正如我们的太空人被
美国用一个新创立的词汇记录一样.目前南亚的英语就是带有本地的特色,英语界也在
慢慢接受.一旦中国说起英语,那我们就是英语的重心.当年英语从英国小岛出发,而现在
以美国为家.
语言没有歧视,它不过是个势力眼.当年英国英语作为考试标准,现在美国经济力量
坐大了,标准也改成了美国英语.如果我们力量增强了,英语就得以我们这里当家.皇帝轮流
坐,我们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否则挣到英语的国家喘过气来就会欺负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