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20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的起源 [复制链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2
寄托币
20428
注册时间
2002-12-1
精华
24
帖子
33

Libra天秤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5-27 08:17: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
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
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
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
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
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964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
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
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
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
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
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
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
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
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
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
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
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
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鸡年快乐。。。。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对联的起源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对联的起源
https://bbs.gter.net/thread-193963-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