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1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学路上] 从对外经贸到港中文录取,我的申请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1
注册时间
2019-12-6
精华
0
帖子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14:20: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类专业

GPA:82 雅思:6.5 GMAT:700

主要经历

校级科研立项优秀项目

创业项目、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习

录取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

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

对于前期准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清自己手中的牌,制定一个大概的留学规划,能提高的地方尽量去提高,不能提高的短板尝试用其他经历去弥补,尽量把自己手中的牌打好。

和很多有规划的同学相比,大三上开始准备其实时间也不早了。在正式开始行动之前,我先分析了一下自己现有的条件,当时我的条件其实是不太理想的:

前两年的学业成绩不好,大约只有80分、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没有big name的实习。大四一开学便要开始申请,因此我只有大三这一年时间来做尽可能的弥补我的申请条件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当时总的规划是:

· 利用大三这两个学期把学习成绩提高2到4分;

· 参加学校的科研立项,争取做出一个优秀项目;

· 利用大三的寒假去找一份含金量较高的实习;(选择寒假的原因是学期中间我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业成绩上,大三的课程比较多而且扎实,我担心自己会应接不暇)

· 利用大三下学期再考一次雅思;

· 在大三暑假的两个月里学习GMAT并考出成绩。

接下来我会详细讲一下具体每个步骤我是怎样实施的。

科研竞赛

大三上学期我和三位伙伴一起,参与了学校的科研立项项目,用了一学期的时间,最终获得了校级优秀科研项目。作为社科类的本科生,其实很难做出一个十分创新的课题。我们所做的就是选了一个小切口,以《盗墓笔记》这个IP为切入点去研究网络文学产业链。

港中文经济学的面试中,面试老师注意到到我简历中的这一段经历,详细问了我这个项目具体是研究什么、在这个项目中我承担了什么角色、有没有运用什么数据分析的工具,并且与我对中国网络文学IP进行了讨论。

因此,我认为有这样一段经历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经济学这种更加学术化的专业,招生官的关注点可能更侧重于你的学业成绩和研究经历,实习等课外活动的经历的关注多会稍微弱一些。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去获得什么奖项,而是认真参与到一个项目中,这样之后写文书、面试的时候可以有经历可说。

实习

大三上学期我投入了较大精力找实习。找实习不难,但是找第一份实习难。找实习之前我询问了一个学姐,她的一个观点我认为很对:“实习是攒出来的”,所谓“攒”就是说有了前一份实习的基础,后一份实习才能找得更好。

因此,找第一份实习的难度就比较高。当时我选择的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寒假实习项目,这个项目我认为比较适合大三的同学。因为这个项目是专门针对大三的学生的,每年招的实习生比较多(大概会有200到500人),且每一家四大都会有这个项目,所以投中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从申请角度来看,这份实习带给我的收获是很大的。首先是在简历上丰富了自己的经历;其次,实习期间我的表现不错,最后获得了一封公司领导的推荐信;再次,也将这段经历写进了文书里

虽然从工作内容来看,审计的工作内容和经济学的申请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文书创作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我在这份实习中的思考:我在工作中思考了较多人工智能日后在审计方面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怎样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如何协助会计事务所更加合理分配资源等。效率和资源的分配是经济学的范畴,所以这部分内容其实跟我申请的专业还是非常相关的。

语言

考虑到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够好,我在语言备考上的压力可能会大一些,考出一个够用的语言成绩是我大三暑假的主要任务。雅思我大二就考过了,大三暑假就主要用来突破GMAT。

对于GMAT的学习,我比较建议用一个相对整块的时间来系统化地学习备考,比如寒暑假的时间,因为这门考试需要建立一种完整的思维模式。相较而言,雅思可以使用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可以在学期中间去考,不见得需要使用寒暑假的时间。

对于GMAT,就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来说,我比较建议大家报个网课。一开始我是自学的,刷OG、改错、总结,考了一次以后结果并不好。

语言对于出国来说,其重要性仅次于学业成绩。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多重视,如果能在更早的时候就确定毕业之后要出国,我认为可以大二就先考出一个够用的雅思/托福分数(如果要刷高之后再刷),这样大三留给GMAT/GRE的时间会更充足。

选校定位

选校定位上,我给大家建议三种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是可以向已经申请过的学长学姐询问,最好是了解一下跟自己的背景差不多的学长学姐的申请条件。

其次,我认为参考更多的案例和信息,这样能做出更稳妥的判断。指南者留学app的案例库就很丰富,当时我找到了与我背景很相似的前辈,特地听了他的讲座。

最后,在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了解了一定信息后,也可以在相关论坛去看看案例。

通过这三个步骤大致确定了目标院校后,一定要自己去学校的官网看看这个项目的信息,重点看Requirement(要求)和Brochure(学校关于这个项目的简介)。这样会有助于自己掌握一手资料,有个比较清晰的申请框架。申请过程中我认为参考别人的经历是可以的,但也不能过于盲目,毕竟最熟悉自己情况的人永远是自己。

面试准备

我一共拿了两个录取,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是直接录取,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是进行了面试。港三校在面试这一块是比较重视的,一般都是通过现场面试,少部分是通过Skype。

我是在2018年10月中旬申请的经济学,11月初收到面试邀请,11月中旬去深圳面试。

刚看到面经的时候,我是有小小的吃惊下的:笔试、全英文面试,涉及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宏微观经济学等许多层面。不得不说,面试的准备是一个大工程,一定要充分准备

面试过程中,我前面也有说过教授对于我科研经历中的“网络文学IP”和我实习中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很感兴趣,这可能说明教授更偏好于关注社会现象并能对之进行深入思考的学生。大约一刻钟的面试进行得十分愉快,走出面试厅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自己应该会被录取了。

最后煲一下鸡汤吧,只要用心,都会有学上的,真的!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从对外经贸到港中文录取,我的申请经验总结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从对外经贸到港中文录取,我的申请经验总结
https://bbs.gter.net/thread-245259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