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1532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鳖谈MSC(合集)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02
注册时间
2005-12-17
精华
1
帖子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20:24: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土鳖谈MSC(续)

最后一门考试的时候,老师说起了某文章如何如何,笼统而简单,回到宿舍问及灵通人士,才知道我四年前泡过的寄托家园有好事者在“痛贬”机械MSC。上来一看,喔喔,呵呵。。。写的似乎很有些道理和逻辑,难怪震动的不小。。而后又看到有人说香港MSC贬值云云,不由莞尔。倒是一位仁兄的话说得好,学位就是学位,“没有金子”。
我是一个平日里喜欢舞文弄墨的浪荡土鳖,闲暇中意和GF大人谈些理想人生,八卦下她的导师和老三届“牛人”,今日不妨畅谈一下所谓的MSC,所谓的理想和所谓的科研,所谓的成就以及所谓的牛人,局限难免,只是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借鉴就是很好的了,也希望剩下的一年里可以见到其它的新MSC,在科大,和我一起踢球,一起游泳。。。



土鳖谈MSC(批判在先)

批判在先,先批判一个生化MSC对旁人的所谓感受和幼稚的言论。诣在维护科大机械系做为全球机械科研领头羊的尊严和哈工大做为内陆二加七的威望,也是代这批机械MSC的同门出出小气吧,呵呵。。。
与原文一样,先从MSC和MP的区别谈开去。MP,PHD,追溯其本意,大意是传统欧美科学家发现了科学浅薄要用哲学的高深来引导,抑或科学的探索中暗合了哲学的深义。在他们的眼里,一个P字头,就代表了科研,以及更重要的由科研延伸的哲的深奥。而MSC,没有P只有SCIENCE,言下之意,你不懂哲,只是搬了知识来用,不会好似科研般对人类整体科学的前进有多大贡献。谈到这里,好似我这般工作了三年的人,大约是知道了自己的德行和想在社会中占的位置,从来就不曾对科研和博士抱过多的幻想和居心叵测的希望。放弃了工作,来到科大,就是为了一个硕士的名头和对机械的喜欢。在香港,MSC的硕士和本科区别大不到哪里,因为社会发达到这个程度,看重的是个人的素质,但是在大陆,关系和学位是可以压死人的。
至于原文的论述,确实如此,英国的教育是产业的,香港也如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如此的,这种基于人性的运作方式以极高的效率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前进。可惜单单看到这些所谓的内幕,是浅薄和容易让人不屑的,是让人沮丧和没有活力的。从我们生化的同学角度再深谈,博士们又何尝不是拿着一个基本工资在香港心力憔悴,付出的远远不止那一万多港币吧,有谁见过这么辛苦的工作四年加薪不超过五○○○的?但是看看自己得到了什么或者说可以得到什么的时候,15万,至少于我,是值得的
教育从某种程度讲,是对人的洗礼,98我南下广州求学,四年没学到多少理工知识,倒是学到了挣钱的态度和中国传统商人对家的理解和呵护爱恋。今年我来UST,刚走的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我等待你的改变”,我笑笑,心里想,科大,香港,融合了旧中国和旧西方的东方之珠,又有怎样的美丽让我欣赏呢?改变我倒是不曾在意的,我只喜欢快乐的游戏人生,就是很好的了。
PS:原文说到的机械的MSC闲课程太重,如何如何。。。事实是,我,土鳖,是书面申请将自己的修学期限改为一年半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在此对原文的不负责言论表示澄清。最后系里本着让学生更扎实的学习的初衷,做出了调整。



土鳖谈MSC(继续什么)
继续批判吗?不了。继续的继续就是结尾了,MSC也有结尾,那就是找工或者博士。

如果让北方的同学,仅仅一年之后,就在香港立足,那是在讲笑话,除非他待在高校读到博士毕业,再行辗转。但是我相信有一半的北方学生看到我的言论,一定会说我在讲笑话,另一半不说的中间,有一半可以姑且待几年。相信我的判断吗?呵呵。。。
生化的同学就MSC找工的言论,把一些本该如此的事实,说成MSC的委屈和无奈,此种轻狂和自视过高的浮躁,是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无非犯在香港,有性命之忧。言论中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主观判断,诸如最低工资限制云云,更是搞笑。至于粤语是障碍等等,真是让我没话说了。
还是来说说漂在香港的硕士博士们探讨的对香港工作的见解和对前途的一些共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首先来假设一个前提:我们是要结婚的,即使现在没有合适的伴侣,我们是要有家庭的,是要养育子女,为社会尽责任的。见过太多太多的香港大陆人,到现在,我没有听到他们有待在香港作非科研工作的打算,是的,一个都没有。原因如下:贵,累。房子贵,相比大多数人在国内可以轻松拥有的房子,在香港,太难。相比在国内可以轻松的生活拥有的地位,在香港太累,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不是所谓的申请到了硕士博士的牛人的香港。不要以为香港是好的,留在这里得到的比在内陆少,多数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工作是容易找的,粤语是好学的,所谓的工资的法律限制是根本不足以构成妨碍的。如果这些都觉得难了,人生难以自主,随波逐流的可能很大。
尽管如此说话,想留香港不是没有契机, 想回内陆找工作,也没有那么夸张的难,在香港的时候不方便,可以回去了慢慢找,也可以再回香港找,很容易的手续,很优惠的政策,入境事务处的宣讲会说的很清楚了,而且是用普通话。。。



土鳖谈MSC(展望未来)

上次说到了MSC的工作,其实在说大陆学生留港的艰辛。但是艰辛不艰辛,是个主观的东西,客观地谈,我可以展望未来。。。
香港回归的开始,就是一个和大陆融合的开始,香港第二春的萌发,是内陆支持下,大陆科技人才和香港合作的舞台。冠冕堂皇地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叫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一切从细节开始吧。香港如同欧美一样,聪明的学生是学经济贸易金融。。的,因为这些知识的作用强大到一个世贸协定能将韩国农民赶净杀绝,一个强迫中央政府改变利率可以让中国内陆世界工厂一年的利润化为乌有。于是,科技(sci and tech)人才质量每况愈下,且流失欧美严重。这块靠谁来填补?靠内陆学生!将来香港的科技人才一定是以内地人才为主的。因为在内地,聪明的学科技。
香港政府认识到了这点,MSC开始全日制课程,入境许可限制放宽,申请永久居留放宽。。。一系列的政策改变向内陆发出信号,香港的大门已经敞开了,变革正在开始。如果你认为香港公司派驻大陆工作是件很不光荣的事,但是7年之后这个雇佣经历可以让你拥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如果你认为科技是个辛苦的差事,但是7年的辛苦一定可以换来中层管理的职位,如果你认为学管理的作中层,那是讲笑,他们是给你做秘书和参谋的。

更加重要的是,香港,是中国的香港,在这里,可以有家的感觉,但是在欧洲,在美国,你在异乡做客。



土鳖谈MSC(从头开始)

说了很久,却总没有开始,现在开始吧。
说到MSC,怕我是个很老很老的那种GTER, 从大三开始忙乎英国,后来放弃,再后来到香港来,谈不上经验,只有些感受,却是可以拿来分享的。
照例和普通人一样,我去过北京,上了新东方,为的不是英语,只是想听下老师的建议,现在回想起来依稀可以想到在一○一中学大礼堂最前排膝盖上放木板记笔记的情形。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语法老师虽年迈却勤奋的身影和他的几句话,大意是出去读书是很好的,开开眼界很有用,但是生活还是祖国好,发展还是要回来。当时的我,如同现在读我文章的大多数人一样,年少轻狂,充满理想和抱负。曾经发信问过听力老师,似乎是李峰,先去英国读MSC,再辗转去美国怎么样云云。得到的建议也很简单,那可能是个不错的跳板。而后寒假,又去了新东方,见到所谓的胡雅思,和他手下一帮有魅力的老师在课堂上谈新东方内部如何如何。。。虽然那个时候早就手中握了自动控制专业顶尖前五的录取通知,就差一个英语成绩了,但是想走的欲望却空前的低落。倒不是因为钱,感谢父母的勤奋,钱还是不缺的,也不是因为MSC一年学不到东西等等,英国的教育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尤其是顶尖高校,我是有信心的,原因在于:自动控制,EE的方向,老师写推荐信的时候也说不错的专业,可是无奈我没有兴趣,没有冲动,没有喜欢的一点点意思。如果去读,那是因为 别人说好。如果说读完了硕士,再去读博士,更加不喜欢,对控制,对弱电的EE没有丝毫的兴趣,还作什么研究,控制论是我惶惶悠悠上完的一门课,成绩固然不错,但是无奈的是没有优秀的冲动,只有顺利通过不要被抓了补考的逃避。

天意恋人,一场变故,我终究留了下来,留在了广州,留在学校。依然有出去的念头,只是因为硕士博士在内陆的高人一等,为了避免将来不必要的劣势而已。



土鳖谈MSC(困境如歌)

放弃英国,留下来。那个时候,天空是灰色的,我能作到的,只有活着和活得健康些。我常会从家里走到我上学时候住的学三宿舍,那幢五○年的旧楼,再进到二二○房,看看师弟,看看我曾经睡过的床。在的时候,没有机会珍惜,离开了,才回去缅怀过去。
读书的理想还在,却没有了所谓的时间表。随意拣了一份别人瞧不上眼的卑微工作,只是全心投入地做,闲下来看校园。和同学开玩笑说,我是废人了。。。整日忙于挣钱,忙于接待形形色色的前途各异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没有想法,只是闷着头,本着良心,认真做事(说到这里,我喜欢香港对工作的称呼,叫做“做事”,言下之意,给你事情,把它做好)。对于一个理工的人,没有在所谓的五百强做和技术相关的事情,那时看来,本身就是一种困境,是一种堕落的开始,区别在于,我是认真地堕落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当年的同学逐渐站稳了脚跟。。。。我开始闲下来的时候,四处游荡,有名的外企,国企,合资,事业单位,高校,远在欧洲的兄弟。。。开始了解世界,了解生活。。。我猛然间发现应该感谢困境,它迫使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拥有了方向。

笑着和GF开“再过三年挣够一○○万,给你在汇景买房”的玩笑后,靠着领导的认可和关系,我去到了新白云机场维修基地,拿起了扳手和工人一起,在申请完UST之后,做了一名机务人。对于一个从小衣食无忧读书人,做工人下一线是很辛苦的,但是除了累,骨子里是很开心的如同琢磨一个机械技术问题,难却不感觉到有障碍,信心和喜悦总是不时迸出来感染你。我想我找到了自己,如同申请UST机械之前看到IBTM,但是毅然放弃,父母劝我换掉机械这个老土辛苦专业转去会计,我始终坚持,因为找到了自己,知道了自己做什么最擅长,最喜欢,最能扎得下心去,最能游刃有余。
不易,但是困境如歌,一路走过。。。
第二次申请香港MSC,说来原因简单,不能否认知识的力量,将来不能因为没有硕士学位遭受不平等竞争,UST的MSC水平不比广州的任何一个机械硕士差,我不想耗时间,我可以自己自足这个学位,更重要的是离父母近,可以常回去看看。



土鳖谈MSC(清水湾畔)

我的土鳖谈MSC系列,可能会越来越主观,有没有参考价值,就看读者自己的情况了。
这句话说在开头,是应该的。

风和日丽的早晨,站在连接桥边,俯瞰清水湾的时候,碧蓝的海水与天同色,阳光洒在心里,深深地呼吸一口,整个人都会陶醉在这美景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科大是号称亚洲最美丽的校园。但是,在科大,几乎所有的PG学生,都没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绝伦的美妙海景,即使你的窗正对着海。一个香港的学生聊天时和我讲,科大的紧张程度是全港出名的,甚过港大和中文。的确,刚来的时候,看到实验室半夜还有人在看PAPER,分析数据,不寒而栗。。。但是渐渐地,也就习以为常了,连MSC的学生,有时侯一个试验持续40个小时,都要半夜起来去抄数据。
谈到这里,另一个让我习以为常的就是科大的飞速发展和机械系的全球第一的3.94。以科大这样的资金投入和工作投入,荣誉是理所应当的,能够在科大读书,也是幸运的。尽管有人以机会得来太容易而不屑,扪心自问,是人性的通病罢了。至少今天和在未来的一两年,MSC仍然会是窥探世界顶尖科研的捷径,感受人生另一种状态的契机。将来,当大家都知道机械的MSC其实在做热门的材料,控制和计算机的时候,MSC的申请难度可能不亚于经济了。但是MSC的作用能有多大,一个MSC就能保证足够的提升?和一流的老师就能学到一流的知识方法和思想?对大多数家庭来说,15万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值得吗?开眼界,一年够吗?在远离中环的科大,如同乡下一样的地方,相比港大的MSC,你能有多少机会感受真正的香港?问题总是那样地多和烦人,但是有不可能等到问题都有答案的时候才开始。。。

清水湾畔,短暂假期,一起来思考。



土鳖谈MSC(四个月,弹钢琴)
很多人都会听过一个关于弹钢琴的故事,说老师教学生弹钢琴,每次给他的乐谱都很难,学生好不容易练好了一个,又要练更加难的,学生很烦恼,就去向老师抱怨,结果老师把最先给他的谱拿出来让他弹。。。。结果谁都知道,但是过程不是每个人都体验过的。

在科大,第一个学期四个月,我就象在弹钢琴。开始的时候,英文不好,专业词汇听得费力,下来看书,时间不够,几乎每天都在郁闷,有一门课的参考书,花了一天才看了三页,当时的焦急和郁闷,发自内心的绝望,现在回想,都清晰得恍若昨日。累,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有天早上一个哥们对我说,他昨天晚上干到4点,我说还有干到6点的呢。难吗?其实不难,但是用英文写出来,只是告诉你一个基本和大概,推理和分析全靠自己,一个作业题够你做一天未必可以做完,你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小伙子号称知识多么扎实,到美国和人家的小伙子一比,节节败退。。。区别与内地重知识记忆的灌输方式,这里只告诉你是什么,至于为什么,怎么样老师不讲,自己琢磨。与我一个工作了三年重新回到课室的人,我体会到的也许更加深刻,我渐渐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和技术性工作比较相似的。只是,给的时间太少,课程排得太紧了。

假期来临,短短一个月,我的PROJECT等我去做,我喜欢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感觉,每天都沉浸在其中,走路想一想,睡前琢磨一会,时而痛苦时而快慰,享受UP AND DOWN的过程,是件痛苦但却有些惬意的事情。可惜过去的四个月,有5门方向截然不同的课程充在脑海里,所幸痛苦总算是过去了,呵呵。。。。

科大的机械系,名为机械,其实是兼容并包的,从材料到计算机,微系统,电子封装,涵盖面广,实力强,调整快,近年来又有类似国内建工的与管理综合的学科出现,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这也是为什么科大的机械系论文全球折冠的重要因素。明年的机械MSC,很多学生在课程设置允许的范围内学的是IBTM。专业面广,有好也有不好,基于我个人认识,我想那只是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不喜欢基于内陆比较低级的教育水平搞出诸如“产业化好不好”“基础学科底子太薄”“三年改两年学的东西少”的论调。毕竟,香港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这八个字的内涵从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内陆对海外教育制度的诸多井底之蛙的浅显评价。



土鳖谈MSC(平凡人的PHD)

能不能接着读PHD,对大多数MSC来说,是个常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你发现身边的MSC毕业以后绝大多数都留下来了,不能留的是因为老婆在加拿大等他,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常挂念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很多人挂念的PHD包含着能否顺利毕业,奖学金能否不再减少,能否拿着这个学位高人一等。但是显然大家挂念的都是没有用的问题,因为教授挂念的是能否出一个突破,政府挂念的是能否财政赤字少点,与你之外的其他人也在挂念第三个问题。所以社会地位的低下注定了你要转变观念去适应。

先来从经济学的角度算下机会成本,以我个人为例,还有5年到30,30岁的男人,如果不想别人说你失败的话,没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稍高的工作,是不行的。如果这5年,有老师要我,我在读一个PHD,那我损失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社会对一个25岁青年的必要的历练以保证他30的时候不会幼稚,可以承担生活的压力,以及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博士可以给你什么?对于一个有志于科研或者喜欢的人,博士,是今后工作的必备条件,但是对绝大多数把博士当作学位,仅仅要求毕业的人来说,是要想清楚的,当然很多时候,多大的雄心壮志和兴致盎然都要变成“早点毕业”的牢骚。但是如我等这样平凡的小人物,当谈及工作的时候,又会觉得渺茫,所以又会产生“能读博士还是读一个博士吧”的暂且想法与出路,以及读完博士发现原来没读博士的都混的不怎么样的时候那种庆幸的愉悦。更有甚者,读到一个博士的时候,就以为前途光明,谈笑天下,牛人自居,偶遇困难就以将来更美好的幌子给自己打气。

见得多了,有几个例子,却是要急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黄昆,写了一本固体物理学,行内人知道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的弟子MO Dang在中山大学,什么状元啦北大牛人啦之类的废话就不多提了,因为近的缘故,不少人见过MO老师,是一个“说话说不清楚”“极其普通”“语言没有条理”的牛人。类似的科大的某牛人,师姐们也见过,“进到办公室满屋子都是书纸,连个放包的地方都没有,那个乱啊~”这类人,他们可以叫做“科学家”。尽管这些科学家都会这样说:“除了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我们都只是在做别人也能做的事”,但是事实是,这些人不做,别人做不了。

平凡人有平凡的想法,末了也会拿出一句平凡的话来收尾:大学,有大师。有幸见到,甚幸。



土鳖谈MSC(老三届)

最后一篇,写老师的。也写我们自己。

我是希望自己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历史,面对现在的。但是文革的历史,也许只有在科大的图书馆里才可以通过繁体中文,更加真实地看到。老三届,一个名词,我不想给它具体的定义,只是让他来泛指世纪更迭时代,中国的脊梁。
在香港科大,有很多来自大陆的老师,这个学期给我上课的有两个,都会在课堂上谈起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经历。每次我都会想起我所见过的听过的这些动乱年代顽强把自己的学术延续下来的真正的科学家,都会想起这些科学家随后培养的一批精英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辉煌。每个中国人都会为他们送上崇敬和景仰。

但是很不幸,现在,当你拿东方大国PRC和对岸的USA一比,你会颤一下,即使你拿自己的祖国和边上的JAPAN比一比,你都会寒和汗颜。谈到这里,我不知道版上有多少人会从对OFFER和奖学金的热切渴望中解脱出来,想想今天自己的肩上的责任。老三届,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开始,今天他们老了,担子放下来是有人要担的,寄托一代可以胜任吗?

最后的最后,我支持寄托一代出国深造,留在国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我鄙视那些以留欧美享受资本主义发达物质生活为初衷,完全没有丝毫学术追求和民族责任感的所谓的中国人。最后的最后,是思考的开始,申请结束之余,静下来想一想前途吧。
1 0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
寄托币
1812
注册时间
2005-12-2
精华
0
帖子
8
沙发
发表于 2005-12-27 21:27:34 |只看该作者
收藏!顶!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老兵永远不死,老兵只会悄然的逝去。可我的老兵回来了,还成了戎马一身的将军!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0
寄托币
5568
注册时间
2005-10-9
精华
1
帖子
38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7 21:48:02 |只看该作者
收藏就别顶了..呵呵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110
注册时间
2005-10-5
精华
0
帖子
7
地板
发表于 2005-12-27 22:13:46 |只看该作者
我把stell大哥的文章做成了pdf文档,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下载下来收藏和传阅,文章不大,一会儿就下载完了:lol
感谢dragon斑竹
再次感谢stell大哥不辞辛苦洋洋千字:)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用心去生活
我的长远梦想是做一个资深港版网友,嘻嘻~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257
注册时间
2005-10-13
精华
1
帖子
0
5
发表于 2005-12-28 09:12:42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问一下三英里一个比较土鳖的问题,是不是香港喜欢把TXT或者WORD文档转换为PDF文档?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472
注册时间
2005-12-26
精华
0
帖子
1
6
发表于 2005-12-28 10:03:01 |只看该作者
收藏,谢谢,好贴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0
寄托币
5568
注册时间
2005-10-9
精华
1
帖子
38
7
发表于 2005-12-28 12:05:14 |只看该作者
3英里也是土鳖,明年才变HK龟..呵呵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302
注册时间
2005-10-20
精华
0
帖子
0
8
发表于 2005-12-28 15:54:58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棒,相信斑竹很快会设精华的!
  希望stell有空在详细写写,生活琐事也好,总可以有个设想/ PS:我也是科大的机械工程MSC,期待明年一起踢球!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333
注册时间
2005-12-11
精华
0
帖子
3
9
发表于 2005-12-28 17:30:09 |只看该作者
好文。楼主在那样的环境下,仍然有时间思考些问题,写一点东西,是颇为难得的。相信这样的思考会使楼主成熟起来。希望楼主能借这个假期,多写些东西,给自己留个纪念,也给后来人一些思考。
谢谢!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4276
注册时间
2005-12-21
精华
3
帖子
32
10
发表于 2005-12-28 17:33:13 |只看该作者
港龟,汗.......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110
注册时间
2005-10-5
精华
0
帖子
7
11
发表于 2005-12-28 18:35:22 |只看该作者
哈哈,期待与stell相见于清水湾
用心去生活
我的长远梦想是做一个资深港版网友,嘻嘻~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110
注册时间
2005-10-5
精华
0
帖子
7
12
发表于 2005-12-28 18:37:28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woshimaggie at 2005-12-28 09:12
对不起,问一下三英里一个比较土鳖的问题,是不是香港喜欢把TXT或者WORD文档转换为PDF文档?

不知道啊,我不在香港呢
:D
觉得这样比较尊重作者,最起码不能很容易地涂涂改改吧
用心去生活
我的长远梦想是做一个资深港版网友,嘻嘻~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110
注册时间
2005-10-5
精华
0
帖子
7
13
发表于 2005-12-28 18:39:34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luozhi19 at 2005-12-28 12:05
3英里也是土鳖,明年才变HK龟..呵呵

亨利兄也快了吧?
用心去生活
我的长远梦想是做一个资深港版网友,嘻嘻~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9
寄托币
30769
注册时间
2005-2-16
精华
10
帖子
77

荣誉版主 QQ联合登录

14
发表于 2005-12-28 22:11:36 |只看该作者
up一下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851
注册时间
2005-8-26
精华
0
帖子
4
15
发表于 2005-12-28 22:23:37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dragon105 at 2005-12-28 22:11
up一下

dragon 也是楼主的粉丝!;)

举报

RE: 土鳖谈MSC(合集)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土鳖谈MSC(合集)
https://bbs.gter.net/thread-384966-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进群抱团
26fall申请群
微信扫码
小程序
寄托留学租房小程序
微信扫码
寄托Offer榜
微信扫码
公众号
寄托天下
微信扫码
服务号
寄托天下服务号
微信扫码
申请遇疑问可联系
寄托院校君
发帖
提问
报Offer
写总结
写面经
发起
投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