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bambi_l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留学程序FAQ(较全) [复制链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68
注册时间
2008-9-26
精华
0
帖子
3
31
发表于 2008-12-15 15:34:24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真心感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220
寄托币
3394
注册时间
2008-11-12
精华
3
帖子
84
32
发表于 2008-12-15 15:39:0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ucozade 于 2008-12-15 11:16 发表
我看了几乎所有的精华贴,对我的感触很深。我曾跟自己说,要是等我有了出头的一天,我会感激所有曾经帮过我的人。会有一天我会把这几个月以来的经验跟大家分享的,无论我是成功了或者是失败了,特别是碰壁的失败 ...

你有你犀利的Critical thinking,你可以不看,但你不能鼓励别人不看,
因为这是人家的事,至于人家需不需要这个帖子,你管不着,你也管不着人家发这些经验贴
帖子里说的是一家之言,人家信不信,是人家的问题。人家大不大头虾,也是人家的问题
老实说,在这个帖子出来之前,我就已经申完了我要申的学校,这个帖子基本没有帮我什么
但是我还是照样强烈支持这样的帖子,为什么?
你不看看版上多少新人,新人问的那些问题?显然这个版有很多人对留学香港是很不熟悉的。
版主能加这个帖子精华,就充分说明了他的价值。版主第一件是就是建议新人去浏览精华。
你你看看回帖就知道你自己和大多数的版友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回帖大多都是感谢和赞同
而且,港版的版面本身的作用,就是提问和简答申请的问题,有的人鄙视新人,觉得他们
的问题弱智,你嫌人家弱智你不解答就是了。我跟你说,谁不是新人过来的,要是个个都
有写精华的那么有经验,还会有问题吗?没了问题的存在,港版的版面都用来灌水和讨论谁收
了offer吗?这种经验贴正是这个版所需要的好吗。论坛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帮人解决问题
个个都像您这么Critical thinking,大家都去看官网就行了,独立思考嘛,要论坛干嘛?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充分支持和鼓励这种申请经验贴子。希望以后这样的帖子
越来越多,帮大家节省时间,增加机会

[ 本帖最后由 komi_180 于 2008-12-15 16:0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6
寄托币
1103
注册时间
2008-10-22
精华
0
帖子
11
33
发表于 2008-12-15 18:07:56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去看官网就行了,独立思考嘛,要论坛干嘛?"

仅就这句话回复楼上:
看官网是必须的,因为每年的信息都不一样.各学校各专业的说明和要求也不一样.我自问已经是今年申请者中对各方面信息比较了解的了,但我也有很多不懂的,就因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区别.与其在这发帖等人回答,等热心人凑巧在线帮你回答,倒不如自己去官网看看更好.

用我群里的一句话说,90%的问题可以在Baidu,Google,学校或专业的网页上获得答案.
申请09 FALL 香港MA / MSC的请加群74259186。MPHIL、PHD请加别的群,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220
寄托币
3394
注册时间
2008-11-12
精华
3
帖子
84
34
发表于 2008-12-15 18:30: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小棠叶 的帖子

官网自必然是要看的,
论坛的作用其实是帮助一些新人解决他们的问题。
因为好像关于学位的honorary degree这些,光看官网不是这么容易懂,如果不上论坛的话。
当然百度也可以。我主要其实不是反对独立思考,我是觉得22楼说经验帖子有害无利,是在是偏激。
再说,论坛上的提问与回答,其实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答,也可以不答。平心而论。小堂叶是一个比较热心和好人的版友
经验贴要多多支持

[ 本帖最后由 komi_180 于 2008-12-15 21:2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69
注册时间
2008-5-5
精华
0
帖子
0
35
发表于 2008-12-15 19:48:20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起
还请问,城大的Mphil是不是要求2套成绩单等的复印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
寄托币
327
注册时间
2008-6-11
精华
0
帖子
6
36
发表于 2008-12-16 17:08:18 |只看该作者
呵,版主加精就是因为这帖子帮版主省了事,换我是版主也加精啊。我不会到处拍马屁,是辩论就选个side,别左摇右摆的。我今天不是在搅局,我是可以不看不答,但既然看了就有发表评论的权利。希望你“冒死维护我说话的权利”,而不是只让我闭嘴。

我从来没有全盘否定这个贴,你可以回头仔细看。我说的有害无利是针对那些看似面面俱到申请细节。这些细节说得越多,对申请者未必是好事。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甚至每个教授对申请的要求都不一样,在这里面弹性是很大的,而且信息是每年在变的,现在我们申请中的一些做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不刚有网友说原来申城大的Mphil不一定要RP,那要是这些问题都由申请者自行询问自行思考解决,不是少了很多“我没什么研究经验,RP怎么写啊?没思路啊”、“RP到底是不是必须的啊?”、“到哪里找教授过去的研究课题啊?”这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
寄托币
327
注册时间
2008-6-11
精华
0
帖子
6
37
发表于 2008-12-16 17:15:04 |只看该作者
还有的网友问,港大的推荐表格能不能不用直接寄推荐信过去啊?说是要公证过的文件能不能直接送复印件啊?

这不明摆着是缺乏规则教育吗?你这不就是“我要西兰花不是西芹;先生,西芹不是比西兰花更好吃嘛!”的傻问题。人家的“要求”是用来跟你妥协的还是让你遵守的?要官方网站干嘛用的?以后官网直接来个友情链接到寄托,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白字黑字写着要求,心理却想着会不会有折衷的一套办法。我知道很多网友就是跟着精华帖的方法去做了很多准备,哦,到头来申请开始了发现今年有变化了,或者跟自己准备的有出入了就马上发帖问,其实根本都不在寻找问题的答案,已经变成了在论坛找精神支柱的,看赞同的多就做,反对的多就不做,没回复的就“自己顶”、“知道的人来说说啊”之类的。这不是现状吗?

[ 本帖最后由 lucozade 于 2008-12-16 20:41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22
注册时间
2007-7-14
精华
0
帖子
1
38
发表于 2008-12-16 18:05:48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

ls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哦未免有些极端了。我觉得所谓独立思考因人而异,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照样可以独立思考。思考的人会去分析得到的信息和帮助,不思考的人就算有了帮助想必还会因为其他自己无法解决又想依赖他人的地方而误事。如果没有真正的实力,相信即使了解再多信息也无法进入梦想的学校的,ls是好心,不过大可不必这样为大家担心啦。楼主的贴还是帮助了很多人涅

话说..寄托的初衷不就是分享出国信息,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搭建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平台吗~  我想ls的筒子来这里应该也是有着共同的目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2
寄托币
425
注册时间
2008-9-5
精华
1
帖子
2
39
发表于 2008-12-16 19:37:22 |只看该作者
本来只是单纯的开个贴子,说说自己在申请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有些来自论坛之前的回复,有些来自官网,有些来自港校小米的回复),我必须说,其实我的回答真的只是一家之言,是我个人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因为同样的问题,依然看到版里每天有人在问,所以做了一个统一的整理。没想到引起那么大的讨论,汗 = =

我很喜欢《太傻十日谈》里对留学这部分的总结:中国的申请留学的学生像一群走在黑暗中的行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都是靠身边的人来辨别方向。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在摸索方向,而是看着身边的人怎么做来做。如果一个人方向错了,其余的人也会跟着做。我现在做的,只是告诉大家,我的方向是什么。但是我也必须告诉大家,我的方向不一定是正确的。你一样需要思考你需要怎么来做。Lucozade,这一点上我的想法无疑与你类似。我觉得留学就像走在陌生的城市,你可以靠手头的GPS定位系统和地图来思考方向,也可以通过问人。我不是让你不去看地图,只是在没人问之前就先整理出你可能需要的位置的路(众人:你自找的),这些路也只是我曾经去过的时候走的,现在能不能用又是否正确,还是需要你自己思考。

但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帖子?其实无非是官网上有很多信息是缺失的或者是内地的教育文化不容易理解的,比如说到底是否必须要寄送原件?推荐表能否用推荐信替代,有了推荐表是否还需要推荐信?这些当然需要自己思考。可是我认为,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是希望自己寄出去的资料是近可能完美的,没有差错的。你可以选择去发信问对方的小米,这样的答案无疑是确切的。但是不是每一位同学都有这样的时间很精力,我相信版里应该还有不少同学可能同时也在忙着找工作其它地区的申请甚至是国内的考试,而我把小米给我的回复如“港大英文成绩要原件,中文接受复印件”告诉大家,可能是有些朋友需要的呢?komi_180,你在33L说的正是我做这个帖子的目的,诚恳的致谢。

Lucozade,有些问题,想跟你解释下。比如招商银行付费的问题,我说我成功的用young卡支持成功了。你说版里依然有人说,怎么没办法。我觉得我开这个问题,主要是后面半句的回答,“为保证成功付费,最好开通网银和VBV”验证。你说到的钢琴证书的问题,我觉得作为综合素质的保证,寄过去又有何不可?如果独立思考,您为何要在版里问证书太多是不是全要寄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比招商银行卡能不能成功支付中文大学还容易靠自己解决吧?不好意思,语气是有点冲。我想说,您提到的独立思考的问题,绝对是我赞成的,但是您自己是否也真正做到了呢?还有这个帖子不是为了辩论,不存在side的问题。我相信懂得独立思考的同学,看了这张帖照样会独立思考。撇开这一切,我想我会很愿意和你谈谈思考的问题。

小棠叶,其实你有回过我的发问贴。先说谢谢。也是你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这个版里讨论的大多是留学流程的细节问题,却没有真正讨论如何增强自己在留学上的竞争力的问题。就像我相信,如果一个人的学术实力真的足够强的话,远比一份没有实力却做的看似精巧的申请材料要强得多。

还是《太傻十日谈》里的一句话与大家分享(这样看,我好像书贩子啊)。这段话曾经给我力量,虽然说的是美国留学但同样适用于香港,也很适用我们的一些讨论:”事实上,在整个申请的过程中,从确定要走这样一条路的那一天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在同这些东西斗争,我们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留学,我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可以解决GT考试,我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能真正完成申请,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可能被签证击败。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有无数的怀疑和担心。真正能走到申请这一步的人,其实本身已经超越了很多东西了。很多人在申请的过程中,放弃了超越精神。但是,走到申请这一步,还是必须去面对困难,超越自己的内心。“

最后,所以的菜鸟们,不要怕。其实每一个申请的人都是这样开始的,你所看到的所有站立在巅峰上的人,都是和你一样,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当你走了很多步之后,会赫然发现,自己已经站立在山巅了。

呵呵,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联系我。或者在这里继续讨论啊。反正我很闲的,我找到工作了,哼哼。得瑟的飘过去~~
(1656字,会不会太多了?据说80后已经没人看超过100字的回帖了)
要认识真实的世界需要坚持真实的自己
by Allen.Su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7
寄托币
327
注册时间
2008-6-11
精华
0
帖子
6
40
发表于 2008-12-16 20:33:13 |只看该作者
《太傻十日谈》之受欢迎之处正是它给万千留学生带来的感情触动,它的文字最可贵的地方是能让大家一齐去思考。如果《太》罗列的都是申请细节,那它注定是一本烂书。

你们别把我提出来的问题特殊化,我只是随便拿几个论坛的典型问题做个比喻而已,我想说的是我们最好给别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在四海皆准的思维。你说young卡的事,不是卡种的问题,也不是银行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vbv认证的问题,那种付款障碍一出来就是一个英文的对话框说明问题在哪,这根本就没到什么思考之类的地步,只是细不细心的问题,人家官网连遇到问题找谁解决,卡的问题找发卡银行,问题依旧请截屏上传(港大),这么细的都说了,你这么大一个要出国的人了就不懂得打打各大银行的客服电话问吗?不会打电话到香港问吗?

我发的贴纯粹就是一个茶余饭后的交流,已经无关申请痛痒,根本就是自己在发下牢骚。楼主你要误会也没办法。我没有“十万火急”、“来看看啊”、“XDJM帮帮我吧”之类的字眼,我压根就不允许自己是那种人。我是想跟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聊聊而已,如果下面回一个“楼主申请得真快啊,我也是念xxx的,你看看我这个情况机会大吗?”那你会作何感想?最可笑的是这些人居然还有帮他们说话的代言人。

《太》的主人翁最后放弃牛校中途辍学,就是他对自己原来留学目的的全盘否定,“那并不是我要的生活”。就是要提醒后来人,读书不要那么的功利。一会怕含金量不足、一会怕读完还是1k2k工资、一会怕听不懂粤语、一会又给8所大学乱排名、一会又怕自己的教授不够牛、一会儿又怕自己没大牛要,读书有那么的功利的吗?有的人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一边还想申请出国却都行得通,但你确定你自己也行吗?很多人为些细节忙乎根本就是因为没搞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认清自己的路,早做规划细心准备的人,一定能够如愿以偿的,优质教育资源对他们的接纳,我坚信不会因为一个申请细节而被抹杀。

[ 本帖最后由 lucozade 于 2008-12-16 20:34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声望
0
寄托币
67
注册时间
2009-1-2
精华
0
帖子
1
41
发表于 2009-1-2 13:32:26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声望
426
寄托币
7477
注册时间
2008-5-13
精华
2
帖子
596
42
发表于 2009-1-4 11:39:45 |只看该作者

很少看到版上这么激烈的争论,所以我也来凑两句。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
我觉得lucozade关注的是战略,而LZ关注的则是战术。
因为关注的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所以也无所谓谁对谁错。
但可以说明的是两位都是真心地在为新人着想,
希望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能够帮助新人更好地走过这条留学之路。

我也是今年申请的新人,
12月底刚把材料寄出去,之前很少发帖也很少回帖。
这两日刚考完期末考试,所以泡在论坛上的时间较多。
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
有时发一些白痴帖并不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而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些认同,从而增加自己的信心。
但也并不是说所有建议都是适合自己的,
最终的决策还是要靠自己的分析与自己的判断能力。

但纵观现在的版上,关注战术问题的明显多于战略问题。
我想这跟这段时间是申请高峰期有关。
因为这时候大家差不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所以剩下最多的就是一些申请细节。
在这点上我不认同lucozade
当战略明确后,战术即申请细节就成 了成败的关键。
GPA, G/T,已经无法更改,那么就从PS,RP以及材料的书写上做文章。
因为只有你精心准备了这些材料,
招生委员会或者未来的导师才会看到一个目标明确又注重细节的你,
也才会考虑是否招收你而不是其他人。

我这学期在做我老师的助教,
在改作业,担任复试秘书时就很明显地能够感受到哪些人是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哪些人是临时抱佛脚
那么作为老师就更容易觉察到这一点。
所以,我认为,细节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好比是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支持战略一般,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最后,我非常希望像这样的争论版上能多一些。
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晰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
寄托币
744
注册时间
2008-5-9
精华
0
帖子
8
43
发表于 2009-6-28 17:19:30 |只看该作者
版聊嘛你们  O(∩_∩)O哈哈~  不过各位的意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09
注册时间
2009-9-8
精华
0
帖子
8
44
发表于 2009-9-19 12:37:21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解决了诸多疑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09
注册时间
2008-4-26
精华
0
帖子
6
45
发表于 2009-9-19 14:25:40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E: 香港留学程序FAQ(较全)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香港留学程序FAQ(较全)
https://bbs.gter.net/thread-901540-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