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寄托天下
查看: 557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 MPP/MIA/EAS/IR/PS-Master项目申请“不完全指北”(美英新加)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22 23:1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art 1.申请背景:(申请中用到的材料变色

a本科学习:武汉理工- 社会工作和金融(Social Work - Finance)(陆本transfer美本)

           Ohio State- Political Science(政治学)

b课程背景:初级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Calculus1),R&R Studio(统计学),政治学类课程:UN System, Policy-making Process, Political Psychology, 国际环境政策等;东亚研究课程:中国近现代文学,东亚佛教,World Cinema, 人文地理等。

c成绩&奖项&标化:武汉理工 3.8+,OSU 3.8+。OSU三年Dean's ListGRE无,托福无。

d海外交流:UCSD Summer Session

e学术经历:几篇优秀课程论文

f实习经历:爱德曼公关,UNDP

g学生活动:武汉理工广播台;撰写电影评论

h推荐信:一封政治心理学正教授的Extremely Strong Letter

         一封人文地理副教授的Strong Letter

         一封国际关系理论正教授的Fairly Strong Letter

         UCSD summer session项目主管强推

         两封实习推荐信


选校策略:

冲刺校:多伦多MGA; 新加坡国立MIA;密歇根安娜堡MIRSChinese Studies;牛津CCS

匹配校:哥伦比亚MIA;伦敦政经IR+ISPPNGO方向);乔治华盛顿Asian Studies;康奈尔Asian Studies

保底校:UCSD MIAUCL IPP

(部分着重考虑过,但是最终没有申请的好项目:南加大Master of Public Diplomacy, NYU MCC,哥伦比亚东亚研究,UW MPAJackson School,港中文MPPSAISMAIR---强制要求提交语言成绩)


录取结果:

多伦多MGA

密歇根安娜堡MIRS ----奖学金 第一年1W

乔治华盛顿Asian Studies ----奖学金 2W

UCSD MIA

UCL IPP

时间轴:

2020.6开始查阅项目,一直查到10月。期间看遍了美英新加日港澳欧的知名高校的有关项目。

10月开始撰写SoP,期间经过4次彻底推翻重写,和8次小改,在12.15定型就业导向的PS2021年1月中定型学术导向的SoP。卡Due选手(但是总的原则还是”宜早不宜晚“哦)。

2021年1月底投递结束。


Part 2.选校

选校参考的标准:学校排名,项目课程,教席水准和项目的学术声誉(特别是考虑学术的话),毕业生流向和招生信息

A.学校排名(QS+USNEWS+上交+专业学科排名):

QS--瞄一眼就得了。保不住QS的时候就争取学校“朗朗上口”,比如OSUPSUUIUC等。

USNEWS--考虑项目学术水平的同学务必要看研究生院排名,本科排名仅供参考(就业可以看)。

上海交大排名--看特定专业的全球排名。但是只有基础学科,看不到具体领域的排名,比如政治学下属的Comparative Politics排名。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专业排名,可以着重看Foreign Policy公布的排名(威廉玛丽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评选)。

如果想就业,选校应当追求综合排名和朗朗上口程度。如果考虑学术,那就只看专业排名

B.项目课程:

Professional教育和学术训练泾渭分明例子:哥伦比亚的MPA完全不适合申请PhD,但是DukeHarrisMPP均可申请PhD。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项目,到底是优先就业还是学术;别想着都占齐,因为能兼顾就业和学术的项目就那么点,还很难比如DukeMichigan等。错误示范:想做学术,结果报宾大的IMPA

如果想就业

靠近商科和政治经济学的课程非常实用,比如:哥伦比亚的SIPASAIS

如果想学术

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 例子:UCSDGPS学院和SAIS

同时,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席情况判断项目的擅长方向。举例:DukeMPP的卫生和经济政策很强;NUSMPPMIA在亚太区域研究非常专业;UCSD GPS学院的东亚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极度彪悍等;OSU东亚系擅长语言学和文学,艺术史,社会学,但是东亚政治方向非常薄弱。

C.招生信息和毕业生流向:

Admission和FAQ页面都要看!!!(哥伦比亚SIPA的招考信息在两个页面,很容易看漏!)

v 中介看完招生信息之后,你自己还要recheck一遍!!!

v 自己每半个月到一个月都要看一遍,提防校方临时变更要求(当时OxfordCCS官网突然要求写研究计划,被搞了个措手不及)。

v 好的项目敢于自曝毕业生流向,比如UCSDGPS学院和ChicagoMAPSS

D.教席水准和项目的学术声誉:

关于教席水准,分成两个角度,一是巨佬,二是大佬。一般而言,有巨佬和大佬多的,这个项目不会很拉胯。

巨佬:比如UCSD的湖姥爷和谢淑丽;Chicago的米尔斯海默和巫鸿;GWU的沈大伟和狄忠蒲;OSUAlexander WendtColumbia的柯庆生;SAIS的兰普顿;Harvard的江忆恩;NUS的王赓武······这些巨佬不一定教学生(比如谢淑丽),但是他们的学术名望也会影响所在的科系和项目在学界的地位。

大佬:人数太多了,得去项目官网挨个儿研究,比如康奈尔的Jessica Chen Weiss。

大佬才是推荐信主力,巨佬是仰望的对象。

判断教授影响力的方法:CV(学术出身,出版物,研究方向;大佬的CV肉眼可见的牛逼);看Google scholar引用量;搜索名字,看看有没有访谈节目或者社会活动。

E.项目拾遗(旨在推荐那些名气不大但是质量很好的的硕士项目):

北美:OSUMPAJohn Glenn学院)和传媒;UWEvansJackson School,Evans的课程设置非常适合就业,Jackson在学界的名气很好并且擅长政策研究;UCSDGPS学院;NUS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很好的兼顾方法论和就业;乔治华盛顿的Elliott School,“世界第八”,作为DC三巨头之一,在政策研究领域影响力非凡;德州奥斯汀的MPPBush学院);威斯康辛麦迪逊。

亚洲:港中文MPP(李连江和秦晖教授);东京大学的MPA(英文项目);早稻田的IR(英文项目)。

欧陆: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传媒和政治类项目;哥本哈根大学的IR;瑞士的日内瓦大学,苏黎世大学,以及IHEID的政治类项目,瑞士日内瓦作为国际组织的聚集地,近水楼台先得月。

英国:曼彻斯特的IR(葛小伟教授); SOAS

一些小建议和看法:

校友群体也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哦,比如哥伦比亚,ChicagoMichigan的校友网络真的很强大,各种内推机会。

最后自己拉一个Excel表格,把自己关心的一切重点写进去,优劣一目了然,帮助自己选校。

善于搜集信息,微博,微信推文,知乎,小红书,寄托天下和grade cafe(慎看,很容易被打击到哈哈哈)。

微博推荐关注“留美老阿姨Eva, “Real佩姐“崔钟博汶Cook”,“Alice社科申请研究所”,“英国朱迪”

选校合理。不至于上至哈佛伯克利,下至华子爱丁堡,明显后面的保底学校并不会去。不合理的选校只会占用其他真正需要的学生的名额。申请季不易,还是要相互珍重。

不要怕浪费时间,多查,多看,多研究!!!!

Why MPP/MIA/EAS/IR/PS?

本科是金融难民,由于数学和ECON极度苦手(上辈子是折翼的天使orz),所以根本不再考虑任何商科和非常定量的项目(比如ChicagoHarris和杜克的MPP)。通过本科的学习,发现自己对中国区域研究有着无限热情,总是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大中华地区社会,文化的内容;同时,我对public opinion非常感兴趣,并且考虑从政治学or传媒端口切入(心理学搞不到板)。所以只要项目教席有有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全部进入备选;但是同时也直接导致很多热门项目直接落选,比如宾大的MSSP+DA和康奈尔的CIPA

两个“无处安放的”关键细节:

1. 很多同学和家长总在关心自己“配不配”,而真正重要的是“适不适合”。换言之,学校不会只看你的实力而无脑录取你,他们看重的是你到底适不适合他们的项目。你是否能从这个项目中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个项目能否为你提供有效的支持(比如教席,课程,实习资源等)?你能否为学校和项目带来价值(比如diversity,实习经验,职业潜力等)?

2.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简单靠学校的名气已经不足以让你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靠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和经历到的一些东西

以哥伦比亚举例,SIPA的好远不在于她的title,而在于——她的中国校友群体;地处纽约坐拥NYC的各种实习和就业资源;非常practical的课程设置以及背景丰富的教席。去纽约的两年光阴里要做的绝对不只是读书,读完书就回国----这意味你真就只捞了个哥伦比亚的title而已(还交了天价学费);而是尝试着在联合国和华尔街找实习,跟教授畅谈见闻从中学期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观点。


Part 3.本科课程准备

按类别来说:

对于MPP/MIA,首先是ECON的入门课程(初级微观和宏观);其次是偏政策研究类的课程,比如policy-making processenvironmental policy, UN system类似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研究方法进行调整;最后是定量方法论课程,主要是R和统计学,多多益善,因为北美社科是定量的天下。

对于IR/PS也可以套用上面的课程list,但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类别的课程可以适量多上些

对于EAS,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选课,因为东亚研究非常宽泛。具体来说,如果想学艺术史,那么多修艺术史的课程;如果想做政治学,那么多修政治学和R;如果想做社会学,那么社会学和统计学则是必要的;如果想学历史学,那么历史学的有关课程就得拉满。

以上只是建议,但是一切都要以学生本人的情况为转移。如果ECON真的苦手,上个入门课程就此打住,把其他门类的课程多上点。如果上不下去R,那就GRE考高点以证明自己的定量分析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合理规避自己的弱项才是真理。

关于minor(辅修)和double(双学位),原则是“量力而行,从心所欲”;切忌为了ECON方便申请就无脑学很多ECON的课程“,拖垮GPA是小,心态爆炸是大。

v 如果真的喜欢某些”不切实际“的浪漫专业,完全可以“major开疆扩土,minor独自美好(比如,political science major+ film study minor);这种选课模式可以给自己的志趣留下发展的可能性和空间。本科的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多些想法,少些功利,回归自我发展本身。

另外,选课最好做到“有明确的方向和一致性”,有助于SoP行文。比如,如果实习关于IOs(国际组织),那么学些关于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课程则非常匹配;如果想凸显自己擅长的国际政策,那么多上IR的课程为宜;如果想以经济政策为自己的目标,那么更多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也会有不少帮助。

考虑到现实中绝不会顺顺利利。不管是选课,还是考试和GPA压力,甚至推荐信获取难度,这些都可能潜在的影响因素。还是建议综合考虑,有关课程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你可以再其他申请材料上非常出彩,其实不必拘泥于”完美的“课程设置。


Part 4.材料准备

综述:

准备材料的思路应该是“扬长避短,顺势而为”

具体来说,我此次申请材料的重心在推荐信和课程和论文等材料,但是其他同学的重心在实习甚至是全职工作经验。不管黑猫白猫,能成功就是好猫。学生需要充分评估自己的材料优劣势,并且充分挖掘自己的亮点和独特性,不需要一味效仿他人的材料组成。但同时,其他材料就算不是重心,但也务必不要空心----完全没有实习,没有推荐信等材料,那真的就大罗金仙下凡都救不回来;申请毕竟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所以一定不要出现过于拉胯的材料漏洞

GPA

GPA越高肯定越好,但是只有GPA也是全然不够。

v 高的GPA只能代表你的部分学习能力,非常单薄,无法把你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优秀申请者。其他材料的质量也一定要跟上。

v 如果GPA比较低,也不必惊惶,完全可以靠其他出彩的材料突出自己的能力,比如大量的切实的实习,漂亮的GRE,大佬的强推等等。

申请永远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一般不会因为某个材料极强,但是没看其他材料就把你录了; 也一般不会看你某个材料极差就无脑拒。

绝对不要单纯为了一个高的GPA就选大量的水课!因为好的项目和学校会仔细看你的成绩单的,看到课程名称就门儿清了(完犊子了)。

想提高GPA,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认真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去拿高分。然后综合选课,拿美本的情况来说,因为美本分General educationmajor两种课程类别,GE课程可以选点水课稳定GPA,但是major还是要选那些学得到东西的课程。陆本同学则需要平衡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难度天平。

但是major课程还是要尽量避开那些致命的杀手课。注意,“学得到东西的课”≠“杀手课”。杀手课指的是那些老师故意压分,评分非常严苛,考核标准很迷,作业凌乱而麻烦的课程(宛如甄嬛传中华妃折磨敬妃那般)。

GPA只是最后的一个结果,事实上,这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结果。学习的过程才是最关键的。因为学习的过程中,你的任何关于课程or主题or理论的思考都可能成为SoP的素材。包括你的结课论文都可以成为你的文书素材,记录你的学术兴趣和思考,展现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有最关键的推荐信,找课程的教授是最简单的要推荐信方式,但是推荐信会在”推荐信“章节详细叙述。

如果学习过程中的这些细节都能尽力而为,你的GPA大概率不会很差。毕竟,你不大可能所有课程的老师都是非常严苛且不近人情的。如果真的被你碰上了,大抵只是命不好(非常遗憾)。

海外交流:

Summer session是非常好的海外交流经历,特别是对陆本的同学来说。夏校的主要作用:1.提供一段海外交流经历 2.熟悉海外教育模式和学习节奏 3.拿推荐信 4.拿到referral。当时去夏校,我的目的是123,推荐信也在UCSD申请上起到了作用。但是summer session并非申请必须的材料,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有更好,没有莫强求---优先凑齐其他必备材料

学术经历:

我没有准备任何专门的项目or论文发表,理由很简单,那并非本科生必须的东西(针对北美语境,但是英研最好带科研申请)。曾经我问过系里的一个教授,教授明确指出:“本科生连理论到底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怎么做项目?”,所以他几乎从来不允许本科生参与项目。并且,一个本科生到底有怎样的水平上限,校方其实清楚得很;到底能不能写出来成果,写的怎么样其实大家心里都懂。

v 对于那些有余力且有学术趋向的同学,可以考虑做科研和项目;但是其他同学没必要对科研趋之若鹜,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术和科研。

同时,项目本身的导向也决定了是否需要科研

v 如果是就业导向的professional项目,比如NYU的瓦格纳和多伦多的MGA,与其做科研不如多做点实习。

v 如果是偏学术类的项目,比如ChicagoMAPSS/MAPH/CIR和各个高校的EAS项目,多做点科研更合适。

综上所述,我当时只以课程论文作为展现自己学术兴趣的材料,以“课程+论文”的模式进行协同思考和展示,并且摘取部分素材写入SoP。记录论文从构思到撰写到不断修改直至定稿的心路历程:

为什么选择这个case/topic?我的puzzle是什么?我的行文和论述框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修改,以及为什么要这么改?我的文章是否清晰的表达观点?定稿之后再回看,还有什么可以优化的地方?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或思考?

课程论文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本身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

以小见大,以课程论文展现你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学术尝试,并且讨论你感兴趣的议题。甚至其中的部分内容可以直接转化为小的essay,比如SAIS要求提交一篇简短的政策essay,我当时直接用太平洋大蟹的论文缩写出来的。Master申请的学术浓度远不如PhD申请,所以课程论文认真写并且挖掘好就妥妥的够用了。

实习经历:

正如前文所述,因为我的申请材料的重心并非实习,所以我不会对实习经历进行详细叙述。

指路——微博ID邹大文阿”写的MPP申请总结,博主对实习经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叙述,相信一定可以提供非常清晰的导向。

Writing Sample & Essay Questions:

我当时是直接提交的高分课程论文,但是如果是陆本的同学,可能就需要自己认真的撰写了。

这里简单谈谈我对“本科学术写作”的看法:

英文学术写作非常忌讳花拳绣腿的东西,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是“表意清晰,符合逻辑”。

一个华丽复杂的句子非常容易表意不明,直接影响教授get到你的意思。既然没把握讲明白,那就尽量写简单直白的句子。学术写作的重点并非语言的华丽程度,而是你的观点和对观点的辩护----明确表达自己的thesis,并且提供充分的,合乎逻辑的证据支撑。同时,如果你的观点本就复杂或深刻,不妨从浅入深----先写浅显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观点的升级和深挖。

提高英文学术写作的水平是一个“久久为功”的漫长过程,不仅是对英文水平的考验,更是对如何合乎逻辑地表意和论证观点的的磨炼。个人的建议是:

v “多看”提升学术品味,知道好的论文好在哪里,坏的论文坏在哪里(并且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写的是什么级别的学术垃圾哈哈哈哈)。

v “多写”练习表达逻辑,行文结构和清晰表意。

v “多批”就是去writing center反反复复的磨:磨逻辑,磨结构,磨表达(这对陆本同学来说很困难,所以这是升入master院校之后的建议)。

不要焦虑,写作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在未来有明显的提升。

犹记得我刚来Ohio的第一个学期就要写三篇课程论文。而在此之前,我连中文的课程论文都没写过一次,如今想来,当时的境遇非常窘迫。一开始也是非常焦虑的,但是后来发现,焦虑完全没用,只会秃头罢了hhhh。我当时的流程是:

第一轮

Writing Center(WC)进行头脑风暴,批判自己的thesis和行文框架;然后开始动笔写,先写一半左右,期间不断监测是否按照框架合乎逻辑地进行

第二轮

第二次去WC批判行文逻辑,并且规范措辞和句内逻辑,如有必要,推翻重写(当时三篇都重写了的)

第三轮

彻底写完之后,第三次去WC批判全文,从全文的视角看自己是否讲清楚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轮

可以把论文的Sample(或段落节选)拿给教授或者TAproofread,听听他们的建议

诚然,这一套流程下来非常辛酸。但是,千万别怕麻烦!!!也不要怕被批评!!!

我的观点一直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虽然不知道要怎么写,但是这就是我学习的目标----如果我知道要怎么写好,我还读什么本科呢哈哈哈哈?!

学生活动:

因为我只在CV(简历)中提及,并未写进SoP,所以这里不做叙述。

一个小建议:尽量让自己的本科课余生活丰富点,这都是跟教授聊天的素材。

因为我曾跟教授闲聊扯淡的时候介绍自己在广播台的播音工作,并且教授觉得很有意思哈哈哈哈哈。还跟人文地理教授聊过《汉江怪物》中提现的韩国社会和韩美关系问题。这说不定可以帮助教授进一步认识你,一个“立体的你”----除了学习之外的你的鲜活形象。




回应
1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沙发
发表于 2021-5-22 23:17:38 |只看该作者

Part 5.特别板块:推荐信

数量要求:

2-3篇学术推荐信,2篇实习推荐信(因为各个项目的要求不一样,必须要做好几手准备)

推荐人的筛选基本准则:

“熟悉你的人而非职位高的人”----如果一个副教授对你更了解,另一个正教授对你没有任何了解,无疑是选择前者做你的推荐人。

课程教师,学术导师,论文导师等扯得上学术关系的人;实习mentor和上级领导等在职场上目睹你工作过程的人。切忌和你没啥关联的人,比如从来没给你上过课的经济学院院长。

目标:Strong Letter----强推,甚至是极强推。

普通推荐基本没用,要信息量没信息量,要夸赞没夸赞,真就只是充数的。

黑推更是恐怖(在推荐信中吐槽你,甚至是批评你),会直接严重降低你的录取可能性。

推荐信质量要求:含金量,信息量,匹配度,合理性(服从推荐人的筛选基本准则

含金量

指推荐人的身份,正教授为宜,副教授其次,讲师最后;PhD就别了。如果推荐人在业内非常有名,那是最好的。

信息量

指推荐信言之有物。内容可以全面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给出具体的案例进行支撑。以及非常重要的“夸赞”,比如,“他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之一”。

匹配度

推荐人和你的申请方向一致。比如,准备申请MPP,所以找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教授做推荐人。坏的例子是,准备申请MPP,结果找一个教音乐的教授做推荐人

合理性

要求推荐信的内容符合“本科生的情况”。坏的例子是,明明只上过教授的一门课,结果写成“本科期间的学术导师”。

如何要到推荐信?

首先,你必须在教授面前频繁“刷脸”,让教授彻底记住你!

v 可行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课堂发言;积极参加office hour,并且和教授交流你对于课程材料的观点和看法(你自己的思辨)。

n 以我自己为例。我热衷于互联网冲浪,一直保持对案例的思考----看到一个社会热点,就开始分析背后的原因。这些思考都是很好的跟教授扯淡的素材,比如,我和人文地理教授聊过中国铁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从08年南方大雪聊到现在),聊过不同城市gay bar(成都-上海和纽约-LA)的产生原因,聊过大陆和海外中餐厅装潢的异同点;和政治心理学教授聊过网络游戏如何在中国疫情期间振奋人心并且引导社会增加对医护人员的尊重等等。每周至少跟每个教授聊一次,以至于教授每次看到我都会讲一句oh,你又来了”。

其次,课程或是论文成绩要比较好才行

一般课程成绩在A-以上就比较好;B+及以下的话,教授很可能不愿意给的,就算给推荐信,也很难是强推。同时,这门课的成绩好,教授的推荐信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个学生在我的课上表现优异,我认为她非常优秀!”。

再者,要给教授足够的素材(信息量)

在跟教授的交流过程中,主动谈到一些关键的信息点,包括但不限于:

你的学习兴趣,比如国际环境政策;

你的职业规划,是就业还是学术;

你为什么想学习这个领域(MPP/MIA/EAS/IR/PS大领域,general;

你为了学习兴趣做了哪些努力(实习,课程论文,社会实践);

你为什么想去这个学校的这个项目or这个项目为什么吸引你(教席、课程,实习资源等等,要非常具体,具体到人或事)。

这些信息点可以穿插在平时扯淡闲谈中,也可以在要推荐信的时候当面集中聊,务必让教授全面知道你的想法。至于教授写哪些点,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SoP写完记得给他看,推荐信要reference,这样才更加一致。

分享几个当时教授问我的几个问题:

你为什么以后想做这个职业?

为什么你会从MPA转去MIA和区域研究?

为什么你选择这个项目而不是OSU自己的MPA

你想学习or研究什么主题?

除此之外,绝对不能社恐,要厚脸皮

要推荐信不能太含蓄,必须跟教授讲清楚----“我希望您给我一篇Strong Letter”,甚至是“extremely strong letter”。而且要学会跟教授讨价还价,如果extremely不行,那就问fairly怎么样,实在不行的话,一般的strong也行了(防止出现黑推和一般推,因为北美教授的推荐信一般不给学生看)。不用担心教授会有想法。你要坚信自己就是配,一种舍我其谁的心态,这样教授才会正视这件事。甚至可以主动询问教授能否给SoP和essay question提些建议进行改进

l 还是我自己的例子,当时找国际关系理论的教授要推荐信。因为课程分数是A,所以开口直接要的就是extremely,结果教授拒绝了,理由是只上了他一门课,如果上了两门才给extremely;所以我第二次问他的时候,直接希望他写一篇fairly,当场答应。

最后,要频繁提醒教授

因为北美不少项目的due分布在圣诞节前后,所以教授很容易错过推荐信递交的期限。如果发现推荐人没有及时提交推荐信,务必定期发邮件跟进此事。绝对不能磨磨唧唧,尴尬是小,错过due是大!更况且,既然教授答应给你写推荐信,那么他就有义务帮你及时提交推荐信(送佛送到西)。圣诞节期间教授基本都不看邮箱,所以早于平安夜和圣诞节结束后一周以内的due都要赶在圣诞节之前提交推荐信

除了这些实操性内容,再谈谈形而上但有用的东西:

让教授感受到你的热情,而非功利心。让教授感受到你的学习热情,让他觉得你是值得被帮助的,也是拥有自己想法的。绝对不能跟教授讲:“只有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我家里人/留学中介让我投这个的”,“我不care学了什么,只想去名校而已”······不论你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还请把话讲的漂亮些。

表述思路清晰,别游移不定。举个简单的例子,跟教授谈到未来的规划的时候,只讲一个发展方向;最好不要出现各种“可能性”----一会儿是想就业,一会儿是找不到工作就去做学术。据我所知,不少教授非常介意这种事,因为这说明你的发展规划并不成熟,并且可能影响到推荐信内容的构成。所以务必构思清楚自己的发展规划,再在教授面前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适当征求教授的选校建议,特别是希望做学术的同学。因为学界对不同学校的项目有不同的评价,如果去了一个职业导向的项目则会非常麻烦。多问问教授有助于避雷。运气好的话,教授会直接告诉你某个项目的某个导师很适合当你master期间的导师。

带着目的跟教授聊天。虽然这听上去很“心机”,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把教授的思路逐步引导到你的master申请上。

查查教授的学术出身,如果和申请的学校和项目有重合的地方就非常好了,可能会增加录取可能性。以我的推荐人为例,政治心理学教授毕业于Umich----我申请Umich &多伦多MGA的院长也是政治心理学学者&Oxford邀请写过教材。

给推荐人报list的时候尽量别包含太多差异明显的项目。比如希望同一个教授给你交MPP和艺术史,一方面是推荐信和艺术史不一定匹配,一方面是教授可能会质疑你的“一致性”(不专一,进而开始怀疑你的未来规划是否具备可执行性)。


Part 6.特别板块:个人陈述(SoP

综述:

文书的目的不在于展现你优秀的学习和实习经历,因为那是CV的事;文书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释你自己的“动机”——什么东西促使你想学习这个领域?你为此做了哪些努力?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习/写这个论文?你从前一段经历中学到了什么?过往的经验如何促使你开始下一段经历?Why school and why program?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想做这份工作?

绝对不要堆砌经历,那就是CV的扩写罢了,没有任何价值!!!

SoP的语言不必追求繁复华丽,清晰平实简单粗暴即可。不少学校会对字数要求有明确限制,500不到(甚至更少)的字数必须把每个词用到刀刃上,讲清楚你的故事就完事大吉。同时,招生官要阅览海量申请者的材料,留给每篇SoP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一旦一眼扫过去get不到关键细节就不可能留下对你的立体印象(宛如乱入的路人)。所以,请给招生官省点事儿!贴心一点!

行文要传达热情,但是不能沦为宣泄热情。通过各种经历和思考提现你对这个领域和这个项目的热情,而绝不是一味的空号“我好喜欢这个领域”。

英美文书基本没有区别。很多中介在宣传的时候会说“英美文书写法有区别,所以得找不同的老师来写”。这就是放屁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能用起来。至少在政治大类的项目中,纵览英美新加的MPP项目,课程设置大同小异and招生官的知识背景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希望看到的学生素质也就是类似的。你的材料是不变的,总不可能单靠辞藻变换而凭空讲出一朵花儿来吧?!与其担心英美招生官的口味不同,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反复修改润色SoP,凸显你的想法和独特性----让自己从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因为项目分为就业导向学术导向两类,所以我会分类别详细介绍我自己的SoP写作思路。

(不唯一,一切以个人情况为转移)

A就业导向的SoP

特点:经历的叙述以实习或工作为主,职业规划也是进入职场

开头

阐明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这个学位如何帮助自己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中间

解释为什么有这种兴趣和目标——实习和论文的动机以及不同经历之间的联系

最后

Why school? Why Program? → 怎么帮我实现开头叙述的目标?

我全文的立意是:“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沟通---让世界认识中国,帮助中国拥抱世界(利用社交媒体)。职业规划和论述重点着眼于IOsUN系统),我希望帮助国际组织在中国更好的进行互联网/新媒体宣传。

全文线索public opinion---我自己的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思考,以及对UN如何影响舆论的思考。

第一段

从现实问题切入——在我网上冲浪的过程中发现联合国官微在微博上的影响力非常有限(问题本身)→指出“为什么中国需要一个更受关注的UN?”以及“为什么UN需要中国网民更多的关注?”→直接点明“XXX学校的XXX项目能帮助我搭建沟通的桥梁”

第二段

逐步解释自己为何萌生申请这个项目/读master的想法。我选择以学术经历和思考切入作为铺垫,以服务第三段的UNDP实习经历。

首先我简单叙述了两篇课程论文中得到的结论——推翻了某种学界stereotype,同时引用Jessica Weeks的理论以提升学术专业性(APA+脚注)→我在爱德曼公关实习的经历进一步证明了我的学术观点,并且明确表述自己发现的跨国企业的宣发问题→以自己的“新观点”收束本段:pr实习经历让我意识到跨国企业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回应来自XXXXXX的两方面期待→促使我开始思考企业或组织如何回应这两方面的期待(留个疑问,驱动下一段UNDP的实习经历)

第三段

阐述自己找到的解决第二段末尾问题的方法。第一句开门见山谈解决措施——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塑造public opinion→引出UNDP实习期间我对于社交媒体的发现(UN如何兼顾两方面的期待,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叙述自己基于这个发现进行的尝试和努力(量化介绍自己做的活动策划案,以及取得的成果)→生成最终观点:“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可以帮助UN在中国互联网上更好的宣传各项议题”。

第四段

第一句直接贴脸输出——I believe the XXX program at XXX would be an invaluable opportunity for me to continue my career development → 我本科期间上过哪些课程让我做好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和项目的匹配度) → 这个项目的哪个教授的哪门课可以帮助我从西方的视角观察中国的public opinion的发展 → 点明“这个课可以培养我的什么工作能力?(胜任什么工作内容,要非常具体!)”。

第五段

After graduation, I would like to work as XXX in the UNDP China office to do a specific position.(根据篇幅,四五段可以合并)

几个小细节:

1. 第一段不要引用名人名言,占字数还容易表意不明,浪费时间和经历。单刀直入才好。

2. 逻辑!逻辑!!逻辑!!!

3. SoP可以说是讲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找到一套合乎逻辑和时间线的叙述模式讲述你本科期间的成长。什么样的经历把你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4. 频繁问自己So What?必须保证自己写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意义才行(句间逻辑自洽,全文框架清晰,以及成长有方向感)。

5. Why school & Why program要凸显出“为什么非这个学校不可?——学校独有的资源,比如Career support等”,”为什么非这个项目不可?——项目独有的资源,比如某个具体的教授等“。绝对不要摆一句”因为你们学校的排名很高“哦。

6. SoP允许适当”魔改“,关键是”适当“。

B学术导向的SoP(因为当时是临时写的,所以在框架和细节的处理上可能存在不少问题,此处仅供案例参考)

特点:经历的叙述以学术思考和成果为主,职业规划也是进入学术界(PhD)

开头

阐明自己的兴趣——你的Puzzle是什么?

中间

解释为什么有这种兴趣和目标——实习和论文的动机以及不同经历之间的联系

最后

Why school? Why Program? → 怎么帮我研究开头的Puzzle

我的猜想是:“公众的public opinion走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社会精英的导向”。

Puzzle“这种独立性如何产生?”

职业规划和论述重点着眼于学术(PhD),“我希望通过跟随具体教授的学习了解更多的有关知识,以为PhD申请做准备。”

全文线索public opinion---我自己的对于中国互联网舆论的思考。

第一段

我的思路是先陈述一个学界困境——关于中国的public opinion的有关研究很少→提出我自己的猜想→我的Puzzle→直接点明“XXX学校的XXX项目能帮助我更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

第二段

我把学术经历和思考作为重点,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实习经历为第二段提供支撑。对比我的两篇结论截然不同的课程论文(量化叙述自己的研究过程)→产生猜想。

第三段

陈述目前跨国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上遇到的宣传困境→指出公众的public opinion是可能的原因(呼应第二段末尾处的猜想)→陈述“回应两方面期待”→指出“两方面期待”就是一个公众public opinion独立性的表现→引用Jessica Weeks的理论以捍卫观点和提升学术专业性(APA+脚注)→点明自己对于public opinion的研究兴趣并且做更深一步的思考(现实中是否存在能尊重独立性的宣传策略呢?)

第四段

点明联合国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在中国开展社会活动→实习期间做的有关工作(量化叙述自己的工作细节和成果)→进一步证明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国际组织应对舆论独立性的问题→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五段

开门见山点明“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exploring these ideas about XXX during the XXX program at XXX University. ”→我本科期间上过哪些课程让我做好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 这个项目的哪个教授的哪门课可以让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 最后希望贵校的项目能帮助我未来攻读PhD学位,以进一步探究这个课题

几个小细节:

1.学术类SoP措辞应当更加学术化极度强调逻辑和你的学术思辨

2.SoP这个故事的重心在于你的学术而非实习,实习经历也要服务于学术经历

3.Why school & Why program得写和学术有关的内容,就别写Career service

4.你的研究兴趣要和项目尽量匹配,否则校方录了你也没用,因为没有合适的教授指导你啊。

5.务必拿给学术圈从业者进行proofreading

几个综合性补充的要点:

A.  SoP写作千万不能怕麻烦。我当时推翻重写了4遍,期间小改8遍才最终定稿。记住,好事多磨。

B.  先罗列出提纲/思维导图整理好逻辑再动笔。

C. 期间多和教授进行交流,听听他们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说不定可以很好地帮助你整理思路(联系推荐信板块的有关内容)。

D. 不同学校的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必须进行针对性的修改Why school & Why program

E. SoP务必自己亲自参与进来,绝对不能当甩手掌柜丢给中介。中介的文书老师大概率不是这个领域的,很多专业术语和知识完全不了解,你必须亲力亲为才行。

F. native speaker做润色也是很有必要的,让你的SoP更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

G. SoP中用到专业知识务必保证准确度,如果用错了就翻车了(哦豁,大煞风景)。



Part 7.申请季后期:如何定校?

记住,收到offer只是一个开始,星辰大海还在远方,高兴过后必须审慎考虑最后去哪个学校。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全方位”搜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的具体情况,学校和项目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往届毕业生的去向,生活情况,当地的社会民生情况。

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搜集信息的方法:

查阅项目官网

看专精方向,看教席,看实习和Career support,看dual degree,看海外交流,看tuition

多伦多的MGA为例,该项目提供5个专精方向:

Five pillars of the program: Global Security, Global Development, Global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Global Markets and Innovation Policy. 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考虑的就业方向,Global Development是我当时的偏好。

看教席主要看教授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是否和自己的学习兴趣匹配。比如我当时看上了Professor Ronald Deibert,因为他做网络空间中的地缘政治,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并且他的niubility浓度很高,牛逼的教授手上往往有很多资源,如果能在项目期间获得教授的认可,说不定会有惊喜----比如教授可能给你介绍实习机会等。

实习资源多的项目简直是想找工作同学的巨大福音!多伦多的MGA为例:

MGA提供非常多的强制实习机会(机翻中文版):

实习将持续至少10周,最长16周。最近的一些实习职位包括:世界银行集团,国际移民组织(IOM),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南亚区域办事处,加拿大可持续发展技术部,北约国防学院,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阿瓦森特,加中贸易理事会和加拿大汇丰银行。

Dual degree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科可能性。

以密歇根安娜堡的MIRS为例,dual degree的选择极度丰富:Ross商学院,法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城市规划和建筑学院,Ford公共政策学院等等。如果担心本专业不好找工作,dual degree显然是一种很好的备选方案。(RossFord不香吗?!)

海外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NUS在国际化方面做的非常好,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合作项目包括:哥伦比亚SIPALSE,巴黎政治学院,复旦,东京大学······体验两个不同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想想都非常精彩。

Tuition直接关系到这几年的留学成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说的就是你哥伦比亚,SIPA天价学费,NYC的天价房租,1800刀住客厅。抢钱呢!)

问职场前辈

询问学校title在国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实话讲,这就有点玄学了,同学们谨慎采纳。因为每个人对于学校的title认知不一样,很难从孤立样本中窥得就业市场的全貌。而且不同行业对一个学校的title的看法也不一样,比如OSU在房地产行业就很有名哈哈哈哈哈。强如加州伯克利(UCB)也会被HR吐槽:“你这不是985/211”,知名如康奈尔也可能碰到上市公司HR完全不知道哈哈哈哈哈。像我当时问的几个前辈,答复都不一样:一个站UCL,理由是QS最高;一个站Michigan,理由是实力强悍;一个站多伦多,理由是实习机会难得;一个站NUS,理由是国内知名度非常不错······

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看待这一切的。自信一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如果说前面的方法都是从项目的外围观察这个项目,找到从“内部”观察项目的机会则会让我们的信息更加全面。

参加open house

听关于学校和项目的全面介绍,如果有机会和教授面聊就更完美了!

Michiganopen house为例:

Program director向我们全面的介绍了项目的培养方案,学校里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教席情况,毕业生流向;甚至请出在读的学长学姐现身说法,谈谈自己对于项目的看法和收获。Open house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加细节的项目信息,比如学风,fundingTA/RA的机会等等。

所以open house能参加多少就尽量参加多少,这样有助于我们综合评估学校和项目。

问学长学姐

请他们以一个局内人的视角分析这个项目和学校的资源状况

尝试根据官网的MA student的联系方式和在读的学长学姐取得联系,如果是中国人的话,可以先Email询问是否方便加微信,然后愉快的用微信聊哈哈哈哈哈。那些学长学姐其实和我们差不多年纪,胆子大一点,他们大多数人都很nice的。谁不喜欢可爱的学弟学妹们呢?

可以问的问题有很多,我讲几个我问过的问题以供参考:

1.某个教授nice吗?好接触吗?好要推荐信吗?愿意指导学吗?好约office hour吗?2.课业压力和毕业难度如何?3.学校的Career service如何,实习资源多吗?4.我的兴趣是XXX,有推荐的教授吗? 5.往届学长学姐的毕业去向如何?多少人读PhD,都去了哪些地方?多少人就业,去了哪些企业? 6.学校环境怎么样?交通便利程度如何? 7.一般租房子租哪个地段的? 8.你当时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和项目?当时面临何种选择呢?

除此之外,如果聊到自己的学习兴趣or职业规划,可以聊点和SoP上面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我曾经就问学姐:“如果我想做仙侠文化研究,有推荐的教授吗?哈哈哈哈哈”。问题是,还真可能有······

(但是由于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找到MA Student的信息,所以这个方法得见机行事。)

最后,定校大多数时候都是万分纠结的,正所谓“甜蜜的烦恼”。我唯一想说的是:“审慎做出决策,从心所欲,决定一旦做出就绝不要后悔”。每个学校,不论是冲刺还是保底,所能给你提供的资源都远远大于你1-2年里可以接纳的容量。不管你的留学目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永远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实习资源,校友内推,教授强推,英文听说读写能力,social能力等等。名校光环只是职场的敲门砖罢了,真正能让你长远发展的一直都是个人能力。拿到offer只是一个开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同志们还要继续努力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板凳
发表于 2021-5-22 23:18:25 |只看该作者
417706860 发表于 2021-5-22 23:17
Part 5.特别板块:推荐信 数量要求:2-3篇学术推荐信,2篇实习推荐信(因为各个项目的要求不一样,必须要做好 ...

Part 7.如何选中介?(暴躁老哥上线)

事实上,我在本科期间,林林总总和十几个中介老师详细聊过,其中有小工作室,也有全国知名的大中介,至今都躺在微信朋友圈里。虽然我此次申请为美新加找了一个中介,为英研找了另外一个中介(两个都是全包服务);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任务都是我自己亲自上阵的(美研中介太糟心)。虽然美研中介极度糟心,但是英研中介很好的担任了自己的职责——上心负责,平等沟通相互的想法,并且按着最优解来。对比和思考由此而来。

吐槽开始:

1.中介最关键的不是过往成功案例,最关键是上心程度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过往案例说明中介更有经验啊!”——过往案例和中介有经验有逻辑联系吗?万一是学生自己牛逼呢?手上捏着一把大牛实习,推荐信是学院chair写的,Writing Sample直接是graduate级别的;这种生源的成功真的和中介有关系吗?从A中介换成B中介,或者DIY不都是成功?每次发出来的录取展示根本看不出什么关键信息——只有本科背景,GPA,标化,实习/科研数量而已;但是SoP质量如何,推荐信段位几何你看得到吗?就是这样,话糙理不糙罢了。

本身Master的申请就比本科申请简单,更不用说和PhD申请的修罗场比了。再加上MPP本身就是相对容易申请的领域,整体难度低于商科CSE等卷王;把每个申请流程都处理好,注意各种细节,SoP写稳点别作死就好了。这个过程不需要中介有很强的技术性:网申信息填写不出错,帮你把握申请流程和各种dueSoP听话点写就好了。

2.社科高质量申请累死个人,因为必须亲自挑大梁。

我直接下论断,可能会被指责非常武断,但是我还是坚定捍卫自己的观点——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能把social science高质量申请处理的好的中介理由有4:

l 社科本身申请人数就少于大热门商科,再平分到全国各地,每个中介每年能做的社科生源就更有限了(比如,好多地方中介机构没做过社会学),案例池子根本不够。

l 社科SoP对于学术的要求更高,需要用到不少专业化的表达甚至是理论和思辨;而中介文书老师基本都不是该专业的,反倒还要过来问你这么写是否严谨。

l 社科申请者中有不少是考虑读PhD的同学,而市面上绝大多数中介都没做过美英顶级的社科PhD录取(专排top 30,KCL/LSEOxford);对于这类同学,master需要去一个非常扎实的学术类项目,中介真的分得清哪些项目适合吗?

l 中介往往只做过哪些大热门/女神级项目,比如ChicagoHarris,康奈尔的CIPASAISSIPA这种。但是那些冷一点的项目大概率完全没做过呢(比如多伦多的MGA和南加大的Master of Public Diplomacy)。

中介帮不上,只能自己亲力亲为。关于选校,我自己查阅全球有关项目+不断询问系里的人的意见,自己拿定主意之后直接报给中介;关于CV,美研中介第一版CV写的极度啰嗦(密密麻麻两整页你敢信?),我自己缩了之后拿给英研中介一起做最后的定稿;关于网申信息,美研中介给我填错项目名称,中国研究给我写成南亚研究,以后每个项目的网申表格全部自己recheck几遍;关于SoP,美研中介消极怠工,文书写的稀烂,不然我怎么全文重新构思重新行文4遍,小改8呢,最后还是系里人帮忙做最后的润色和定稿。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日夜祈祷美研中介别在明天给我整出新的屁事儿”——因为我要同时关注课程GPA和作业,office hour和推荐信,英研申请,还要腾出精力和美研中介斗智斗勇。以至于我在那几个月里天天看着正峰欧巴的表情包稳定军心(Love & Peace,金正峰就是双门洞王者)。

3.别对文书老师期待太高,看上去是他们帮你写SoP,但是思路,立意,故事线全部都必须你自己想。

指路SoP板块。

你觉得那么复杂的行文框架和构思,除了你自己,其他人能想出来?还有,SoP可以说是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环了,你真的放心当甩手掌柜?

4.部分中介老师对社科高端案例的指导真的很乏力,他们对于这个领域的了解程度说不定还不如你自己。

美研中介的指导老师亲口问我,the west (指代整个西方) 是什么意思?可以这么用吗?(这个老师还是某北美名校MPA项目的出身,震撼我妈一整年)我当时就在想,WTFmaster期间有看过reading吗?还问我public opinion是什么意思?(地铁老人看手机)

5.对无良中介,不要客气。

永远记住自己是甲方爸爸,千万不要把自己委屈成“甲方弟弟”。

对于上心负责的中介,我们肯定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但是对于划水甚至是耽误人的中介,你不撕他们是留着过年吗?

6.面对话术,自己要保持冷静。

我当时为了申请Oxford,考察了各种中介,其中一个老师见我第一面就“热情地”跟我说:“我认为你的录取希望很大!你一定可以的!我非常乐意帮你申请!”;另外一个故事,最早在考察美研中介的时候,碰到有的中介老师跟我讲:“你GPA 这么高,必须要去哈耶普斯麻牛剑,去其余的学校就亏了”————每次我听到这种话,内心OS永远是:“不好意思,你不要脸,我还要脸,这点B数我心里还是有的。”把哈耶普斯麻牛剑的录取讲的宛如探囊取物般轻松,不就是诱惑我马上签约嘛?!先签约,之后能不能做到就是两说了。真是销售的好手腕儿,呵呵。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如果你自己有能力(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和资源(同专业背景的前辈,教授,导师),还请DIY;就算找中介,也得找“半包/DIY”(帮你打杂和规划时间线)。

但是如果有同学依然想找中介or因为无法自己处理申请,必须找中介;这里提供几个考察中介的标准:

上心程度

从措辞语气,反馈及时程度,讲话严谨程度进行估测

对于专业/项目的理解

对于专业,让她讲这个专业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比如实习,课程。对于项目,让他讲几个项目的基本特点,比如HarrisFord对于学生能力的偏好/项目有好的资源吗/宾大的FelsMPA简单吗?

案例分析和规划能力

讲几个做过的过往案例:案例的材料亮点和弱点。根据你自己的材料,如何突出亮点,规避弱点?(具体到措施,具备可操作性)

能不能讲实话

“你GPA 这么高,必须要去哈耶普斯麻牛剑,去其余的学校就亏了”

文书品控

文书老师的过往写成功哪些案例,不一定要同专业;其他学生对于文书质量的反馈

是否保留你的必备权利

申请邮箱和密码必须给到你。只要你不满意,文书可以反复修改(文书定稿决定权在自己手上)。自己可以复查网申信息。如果出现问题,如何补偿?如何追责?

绝对不要迷信学长学姐推荐的中介,还是建议大家自己想清楚且评估清楚再签约。

关于大中介和小作坊到底哪个好?我的观点是——既然大中介有渣渣,小作坊也有大神,我们绝对不要轻易地给别人贴标签+一棒子打死怀着善意和尊敬而来,后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79
寄托币
1728
注册时间
2014-8-7
精华
0
帖子
549

人文版offer勋章 香港offer勋章 美国offer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21-5-25 05:19:42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背景不错哦,往年应该可以直申博士的,近两年比较难。
其实哈耶普斯麻牛剑不一定就比Michigan and Toronto难申,主要看program。Stanford MA in Asian Studies今年就招了挺多人的,单是寄托上面报的offer都有近10个了吧。听说哈佛master in public health之类的项目也挺容易进的。
所以楼主是打算去Michigan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5
发表于 2021-5-25 15:48:45 |只看该作者
4349 发表于 2021-5-25 05:19
楼主的背景不错哦,往年应该可以直申博士的,近两年比较难。
其实哈耶普斯麻牛剑不一定就比Michigan and T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22
寄托币
1453
注册时间
2019-2-12
精华
1
帖子
151

经济offer勋章

6
发表于 2021-5-25 21:45:40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份总结真的很详细!!可以收藏起来,不断温习,hah. 补充一下个人看法,Harris MPP之前有过接触,录取的数学要求没有很变态,量化课程稍微多一些,但是都是偏data science,或者Programming,应用导向其实还蛮强的,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P。当然,靠着programming/ ds 弄成STEM,找工作才方便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7
发表于 2021-5-25 23:02:40 |只看该作者
无人可知 发表于 2021-5-25 21:45
楼主这份总结真的很详细!!可以收藏起来,不断温习,hah. 补充一下个人看法,Harris MPP之前有过接触,录取 ...

啊哈哈哈哈哈,理解。我定量真的好差哈哈哈哈,高考文科数学刚刚及格这种,再加上Harris没有东亚这块的教席,所以就没考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9
注册时间
2021-3-10
精华
0
帖子
3
8
发表于 2021-9-15 17:56:12 |只看该作者
学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41
注册时间
2017-5-24
精华
0
帖子
10
9
发表于 2021-9-24 11:08:40 |只看该作者
去michigan是好选择。我推测楼主可能是要读博的?
如果要读博,这里面其实michigan和UCSD是最适选项,不过前者总体presitge又更好一些,如果后面改计划了问题也不大。

其实我觉得返回来看选校阶段有点繁杂。因为michigan/UCSD可以算一类,你着重提了的SIPA(和我们被你pass掉的SAIS,以及gtown的外交)是另一类,出路不能说完全不同,但是资源和培养目标肯定是不太一样的。而且这点充分体现在毕业生的去向上。

工作了两年后在斟酌是否读PhD,以上这点是我想着重对以后申请Master's program的本科生说的话。希望能供后来人参考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10
发表于 2021-9-25 03:32:35 |只看该作者
Mochii 发表于 2021-9-24 11:08
去michigan是好选择。我推测楼主可能是要读博的?
如果要读博,这里面其实michigan和UCSD是最适选项,不过 ...

非常感谢您的评论。您的评论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确是这样,我在准备申请的时候,的确是非常徘徊的,当时有具体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非常畏惧学术这件事。所以,选校也是”矛盾“的——就业导向和学术导向的都有。另外就是,其实当时投了SAIS的,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而不了了之,至今非常遗憾。最后就是学术本身,我目前也已经不想做学术了;因为很巧,也就是本周,一个教授跟我说了类似的话:”我一直以来都建议学生,毕业之后,至少工作一年以上再考虑是否选择学术。“我对此非常赞同,认识自己并且认识社会才是人生的最重要议题。
非常感谢您的评论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41
注册时间
2017-5-24
精华
0
帖子
10
11
发表于 2021-9-27 10:36: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ochii 于 2021-9-27 10:45 编辑
417706860 发表于 2021-9-25 03:32
非常感谢您的评论。您的评论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确是这样,我在准备申请的时候,的确是非常徘徊的,当时 ...
哈哈没有啦,大家应该都迷茫过。我申请的时候甚至没考虑这么多。

另外记忆中好像lampton跑了,我们应该是最后一届选他课的。不知道后面是不是又回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20
寄托币
560
注册时间
2020-11-12
精华
0
帖子
197

美国offer勋章 法学offer勋章

12
发表于 2021-9-27 11:25:45 |只看该作者
前辈您好,想请问一下您觉得是应该先被录取再联系学长学姐了解,还是申请选校差不多定位好了之后就应该联系学长学姐了解呢?我是想要转专业申请的,可能对国际关系这方面了解不那么多。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17
注册时间
2021-5-22
精华
0
帖子
7
13
发表于 2021-9-28 05:49:41 |只看该作者
夏明朗是我男人 发表于 2021-9-27 11:25
前辈您好,想请问一下您觉得是应该先被录取再联系学长学姐了解,还是申请选校差不多定位好了之后就应该联系 ...

我觉得都可以哈,因为是服务于不同的目的的。选校的时候联系是为了考察匹配度,甚至是得到针对性的建议。录取的时候是为了考察学校的资源,是否能服务于未来的发展规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20
寄托币
560
注册时间
2020-11-12
精华
0
帖子
197

美国offer勋章 法学offer勋章

14
发表于 2021-9-28 17:06:58 |只看该作者
417706860 发表于 2021-9-28 05:49
我觉得都可以哈,因为是服务于不同的目的的。选校的时候联系是为了考察匹配度,甚至是得到针对性的建议。 ...

好的我明白了,非常感谢前辈的建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0
寄托币
29
注册时间
2021-9-27
精华
0
帖子
6
15
发表于 2021-11-25 15:43:11 |只看该作者
好详细好到位的介绍!感谢博主分享!果然优秀的人思路清晰了解全面

使用道具 举报

RE: MPP/MIA/EAS/IR/PS-Master项目申请“不完全指北”(美英新加)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MPP/MIA/EAS/IR/PS-Master项目申请“不完全指北”(美英新加)
https://bbs.gter.net/thread-244313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