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狸 发表于 2004-3-10 17:04:05

文科生怎么变得更聪明

文科生怎么变得更聪明
黑狐狸 04-03-10
如果我们的知识体系是封闭的,我想我们天生的智力会起决定性的意义。比如高考,知识体系相对封闭,

那么,谁的智力高,就会占据优势。比如,你的记忆力好,那么再复杂的历史地理知识你都能如数家珍的道来。况且,我们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你的记忆力好基本上决定了你的分数。但是,我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离开高考这个封闭的知识体系,这些智力高的人就会愚蠢无比。以我为例,我的记忆能力较强,高考也混了个市里的状元,但是,从我1992年进入大学一直到不久前吧,我认为这十多年我基本上可以用愚蠢来形容。许多想法幼稚可笑之极,许多事情做得荒谬无比。有时候我拿出过去的一些笔记,看着看着自己就想笑,而笑过之后又感到苦涩。

反思的结果是,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决定了我的愚蠢。这就是在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想当然”的思维习惯。

其实,我们从小就经常听到“想当然”这个词,知道这不是个好玩意。可是,我们不知道“想当然”到底有什么害处,不知道如果不“想当然”的话应该怎么做。现在我知道了,比如纸上谈兵就是想当然,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将赵括的悲惨命运跟自己联系起来,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赵括竟然相差无几。

我大学以至工作这么多年,一再犯的就是想当然这个毛病。觉得自己聪明的很,一拍脑的就来了主意。这玩意在封闭的知识体系内是有效的,比如下棋,我下象棋、下围棋的水平都还行;比如玩游戏,那玩意也学的很快。但是,社会上的知识太复杂了,而且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你记忆力再好是没用的。

我也接触了一些正在就读的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无不烙印着“想当然”这几个字。比如,他们会特别绝望的告诉我,现在大企业特别难进,自己没有希望进入大企业了。我问他,你的想法怎么来的,他说听同学讲的。我一听就知道他犯了“想当然”的毛病。我说,你先到至少100家企业去投简历,如果没有一家要你,你就可以跟我说,你用实践证明,大企业的确很难进。

再回头想想我们高中和大学受的教育,我想这种“想当然”的思维习惯完全是多年教育培养出来的,尤其是文科生。

我们高中学东西基本都是从书面到书面,也就是主观的思维产品,我们写的议论文论据基本上可以胡编乱造,论点都是现成的,老师从来不会指出你论证上的毛病,只是看你的语言是不是华丽,排比用的多不多,气势足不足。我曾经靠一篇胡编论据的作文拿过作文比赛的一等奖。

许多人到了大学也是如此,写论文基本靠抄,东拼西凑。要不就是天马行空,胡编乱造,在我们的头脑中,“想当然”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惯,就像我们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我们大多是不知不觉的这么做,这么想问题。

也许看到这里,许多同学会撇撇嘴说,你说的这些都是陈词滥调。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了。

对于这些同学的想法我非常能理解,因为以前很多人给我指出这个毛病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说过,我高中的时候就有老师叮嘱我们不要“想当然”。可关键是,“想当然”的危害并不在于我们对它是否认识,而在于它已经成了我们的思维习惯,凡事上升到习惯就成了一种极其顽固的东西,正如吸烟,许多人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你还是忍不住要去吸。“想当然”也一样,你也许明明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可你往往在浑然不觉中这么想问题了,或者纵容自己这么想问题。

坏习惯难改还有个原因,就是它往往能给我们带来麻醉后虚幻的快乐,“想当然”也如此,比如我们都知道,想比做实在是轻松多了,用“想当然”来武装自己,可以大大的偷懒,比如说找工作吧,你听别人讲讲,自己再拍脑袋想想,就不用跑那100个企业了,这样省力的事情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拒绝。

凡事一旦成习惯很难改掉,要想戒掉“想当然”的坏毛病,我想得用点绝招。其实我也是到2004年才感觉自己终于聪明一点了,也就敢写这偏文章了。我的方法其实是歪打正着的。

有一段时间我百无聊赖研究政治。主要出于兴趣。我开始研究的是自由主义的理论,读了一些经典,简直热血沸腾,发现用这些玩意解释很多事情一通百通。后来,由于考G等原因,对自由主义的研究中断了。考完后又有一段轻闲的时间,我偶然发现了何新这个人,发现他是专门跟自由主义对着干的。看他的文章,也是热血沸腾,觉得这个人句句在理。简直对他到了崇拜的地步。我经常去一个叫兴华网的网站,那个网站就特别崇拜何新。我还是强国论坛深水区的常客,是那里著名网友数学的fans。

又一个偶然,我到了一个右派聚集的网站,发现他们将何新批驳得一无是处。我仔细阅读过后,发现他们也是句句在理。

这下,我彻底糊涂了。我发现我过去那么多年除了学了点做电视片的手艺之外,智力上毫无进步。面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就已经头晕脑张,找不着北。而更为羞愤难当的是,每当我想当然的在坛子上发些议论,就会被人骂得狗血喷头,什么白痴,笨蛋,SB等等,最刺激的有一句话就是“就你这水平,给XX提鞋都不配”。面对这些羞辱,由于我的水平太低,往往无言以对。这个过程的重大意义就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认识到了“想当然”的可耻。

所谓知耻而后勇,接下来,我潜下心来,不说话,只是阅读,一方面要改掉“想当然”的怀习惯,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思维水平。

从那以后,我开始天天看书或者看网文。坚持了有大约一年的时间,那段时间,我的阅读量极大,每天读30篇左右的文章,大约5到6万字。

慢慢的,能够理清一点点头绪了,再慢慢的,也能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了。再到后来,大约已经一年之后了,渐渐养成了一个新习惯,就是写东西比较注意论据的准确,比较注意提醒自己不要“想当然”,发表观点的时候特别注意分寸。所以,挨骂越来越少了。

第二个收获是思维水平也逐渐提高了。说出来的话自己就觉得有点底气了。考虑问题也逐渐周密。

回头想一想,这一切的变化不是因为我吃了多少“脑白金”,而是吃了不少白纸黑字的“脑黑金”,那每天5到6万字的阅读量使我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有了从量到质的变化,这其实跟体育锻炼一个道理,你每天坚持跑步,你的心肺功能就能得到改善。我们总说学GRE是体力活,实际上,人变得更聪明说白了也是个体力活。

这里,我再从操作的角度将自己的心得总结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要想养成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一条捷径就是通过论坛去研究政治问题,因为政治这东西最复杂,你把政治研究明白了,好多东西就能一通百通。而且政治上的辩论最激烈,在观看辩论和参与辩论的过程中,你的思维能力会有提高。

政治问题不需要都研究,就研究那些大家最多争议的问题。比如,对于毛泽东的评价,左派和右派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你得想明白他们为什么观点如此相左,他们怎么论证问题的,怎么思考的。然后你再尝试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问自己得出这样的根据理由是什么,如果你把文章发出来有人骂你,你得想清楚人家抓住了你的什么漏洞。

我现在宁可相信论坛也不相信老师,老师不会给你指出问题,胡乱给你个分数就把你打发了,更何况,也许他自己都头脑昏昏。所以,通过论坛检验自己的思维水平是个好办法。

还有就是,研究政治的目的是提高思维水平,要把这方面的成果多多用到其他方面。

昨天看龙英台的演讲,他说未来社会“知识就是权力”,其实,知识这两个字也许很多人都会简单的理解成knowledge,我觉得除了knowledge之外,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可惜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文科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太有限了。

我们的大学生经常被人说成眼高手低,实际上就是爱想当然,爱发空洞的议论,缺乏实证精神,缺乏动手能力。而实证精神这玩意并不是什么能力的问题,关键是一种习惯,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可我知道,大多时候养成好的习惯比提高能力更难。

姑且用这偏文章与大家共勉。

g-girl 发表于 2004-3-10 20:24:56

很多文科生比理科生聪明!

shininghsu 发表于 2004-3-10 20:52:54

但文科生往往缺乏理科生的脚踏实地

maverick1113 发表于 2004-3-10 21:48:25

是的,文科生容易陷入浪漫的悬想里,缺乏实证与逻辑思维的支持,这是很极端也无知的

我也看了那个节目了,龙应台确实很棒
知识就是权力!

heymoo 发表于 2004-3-10 22:04:36

这篇文章可以作为N篇ISSUE的参考,哈哈.

jorge 发表于 2004-3-12 01:54:05

谢谢狐狸,现在的中国社会很让人感觉会混才行。。。

claire2006 发表于 2004-3-12 11:59:54

我身边同学很多都是觉得别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行 可是要他们自己做 做的更差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脚踏实地地做事吧

imong 发表于 2004-3-13 02:10:43

狐狸啊
如果愿意的话
你自己的文章作出专辑来给作文版的XDJM们当思路参考吧。

ycljhz 发表于 2004-3-13 02:22:02

IMONG们,果然厉害..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啊...呵呵,服了.

chusuifeng 发表于 2004-3-13 03:38:24

我越来越佩服老黑了----

faceup 发表于 2004-3-13 03:49:58

我不觉得文科生会比较笨。文科思维分析靠感觉,理科思维分析靠逻辑。理科的判断往往有理有据,但不要忘记,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掌握所有的条件,所以条件的缺乏往往会导致判断的失误。文科的判断来自感觉,不一定很理性,但如果掌握得好,也可以很准确。

至于想当然,其实和文科无关

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注定了我们的思维的局限性,任何事情都会有标准答案。从考试到工作,老师的讲解,领导的指示,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久而久之,我们根本就不会去思考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

理科生也同样如此,许多人能够将微积分做得快而准,但不见得他知道为什么要算微积分

缺乏自主性思维,是中国理科难以出科学家,文科难以出思想家的弊根

PS:不喜欢数学,此人太左,虽然爱国,但不免有时把遮羞布都要说成是锦绣

redfeatherliu 发表于 2004-3-13 05:08:26

和和, 理科生和文科生真的差别如此明显么?
北大有一年的演讲比赛的冠军是一名理科生,他也同样踩在银杏叶上会有感觉
而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李银河,文章却也到处是条理,到处是逻辑.
所以感性和理性,不是区别理科生还是文科生的指标

不过想当然,确实是无论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容易犯的错误.

黑狐狸是工作的人?好难得啊,百忙之中还可以写下这么多好文章.

fenghua8385 发表于 2004-3-13 23:49:00

我看不太懂 推荐给我GG看  和和

faust 发表于 2004-3-15 21:49:50

不无遗憾……

实际上,人文是一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是一块,工程是一块。

个人认为,准备出国的人,不应该再沿用所谓文科和理科这样的二分法。比如,国内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等混为一谈,而在国外,几乎没有人把经济学当“文科”来看。

学人文的可能过于浪漫,学工程的可能过于现实,而我属于中间那种可能被认为既不浪漫也不现实的一类。

g-girl 发表于 2004-3-15 22:28:51

3楼的和4楼的,你们的结论有根据吗?请问你们是理科生吗?你们是在做了大量的事实调查和研究的情况下做出的结论吗?如果不是,那么你们是不是也“陷入浪漫的悬想里,缺乏实证与逻辑思维的支持”,是不是也“很极端也无知的”呢?:p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楼主自己是文科生而写出的这么一个题目,但是这样以来就太以偏概全了。假设楼主自己是个理科生,那么写出的题目是不是就变成了“理科生怎么变的更聪明”了啊?所以,没必要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把问题往文科生身上套,这么做的人八成是已经对文科生有偏见了,从而迫不及待的来贬低一下。

文章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想当然”,在我看来更适用于理科生,很多理科生不如文科生头脑灵活,在社会上为人处事都太书生气,太天真,甚至有些自以为是。我是从我周围多少有些接触的理科生的身上发现的。不过就象不能把文科生全盘否定一样,理科生当中优秀的也比比皆是。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文科生怎么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