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2630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S北美之外申请总结(转自北大未名) [复制链接]

Rank: 4

声望
169
寄托币
1174
注册时间
2010-4-13
精华
0
帖子
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20:46: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发信人: hykd (CS06->EPFL10), 信区: ExceptNA
标  题: CS的北美之外申请总结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10年04月25日00:08:1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前几天确定了最终的去向,今天把这篇申请总结贴出来吧。北大每年去北美之外的人太少
了,在这里多提供一点信息,希望师弟师妹以后的选择能多考虑北美之外的资源。
=============================================================================
=
首先是我的申请学校列表以及申请结果:
[美国] Cornell (rej), UNC (offer), Purdue (ad)
[香港] CUHK MPhil (offer), HKU MPhil (withdraw)
[新加坡] NUS NGS (rej)
[德国] IMPRS-Saarland (offer)
[荷兰] TU/e (offer)
[瑞士] ETHz Master (ad), EPFL PhD (rej), EPFL Master (offer), SSE Scholarship
(1st round passed)
[EM] LCT (offer)
[去向] EPFL (+ SSE Scholarship)

各个学校的时间表:
IMPRS-Saarland:10.22申请完……12.16问到pre-offer
NUS NGS:11.11申请完……2.3通知进入面试……2.19面试……3.9收到拒信
TU/e:11.18申请完……11.23通知收到材料但缺托福成绩单……12.10收到托福……12.2
3发ad……1.28通知TSP过了第一轮……2.8过了第二轮……2.11面试……3.20二面……3.
31 offer
Purdue:11.29申请完……3.16 ad
Cornell:12.2申请完……2.10 rej
ETHz:12.5申请完……2.23 ad……2.24 奖学金拒信
UNC:12.7申请完……2.25面试……3.13 offer
EMLCT:12.11申请完……2.17 pre-offer……3.5 offer
HKU:12.16申请完……2.21 withdraw
CUHK:12.17申请完……12.29通知面试……1.9面试……1.13 offer
EPFL PhD:12.18申请完……2.11 rej
EPFL Master:12.25申请完……3.4 ad……4.16教授北京面试……4.22 offer
=============================================================================
=
然后是我的背景:
GPA 3.47/4.00 (rank: 29/123) 大三GPA 3.73
Major GPA没仔细算过,反正比overall的要低,很囧
GRE: 470+800+4.5 TOEFL:104 (30+23+23+28)
有在广东移动做过暑期实习,然后参加过一个PKU-NUS的设计项目
大三开始在数据库实验室做事,期间挂名过一篇中文水文

[GRE&TOEFL]
说说这两个考试在申请中的重要性吧。
GRE的话我觉得纯属鸡肋,在申请里的重要性小之又小。抱着这样的想法,加上基本上没
打算去美国,我只随便翻了几个list就上考场了,因为那次考试的V部分比较简单所以连
蒙带猜我也考了个还算能见人的分数。事实证明我这样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一方面,G
RE最好还是考一下,有个分数就行,因为像ETH、NUS这些地方GRE都是required,而EPFL
等都是recommended;另一方面,真的是只要有个分数就行了……整个申请过程中只有UN
C的面试中教授有问过我V怎么有点低,我就说觉得没意义所以没准备,结果最后还是给我
发offer了。我好像还没听说过有谁是因为GRE太低才被拒了,而且其实一般比较看的是里
面的Q部分吧,恰恰是中国人的强项。
TOEFL在美国的申请中占了不小的比重,不少学校会卡总分或者口语,一般来说总分100、
口语23是比较好的分数。我一开始口语20,结果复议成了23,算我走运……至于北美之外
的地方,托福的重要性大大降低。香港的托福要求一般在90左右,而就我了解的CUHK来说
,他们对你英语的评价主要来自于面试表现,只要这个OK托福低点没关系。而欧洲那边一
般是硬性地划了一条线(80-90,很低),如果低过这条线你的材料就没人看了,如果过
线了那么大家都一样,再高也没什么用。

[研究经历&实习经历]
研究经历如果有当然是最好了,不过对于大多数专业的大多数人来说,想在本科阶段真正
做出点东西来还是不容易的,招生的人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写简历的时候不必一味地鼓
吹自己有多么丰富的研究经历,重要的自己做过的那部分要真正了解。我面CUHK的时候,
就被要求讲我发的那篇paper,虽然内容很挫但是东西基本讲清楚了,人家觉得你的基础
不错,对这个领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也就可以了。
实习经历的重要性在各个国家的申请中也差别很大。申美国的PhD,实习经历基本上没用
,毕竟人家是招你过去搞科研的,工作经验意义不大。欧洲的有一些硕士项目好像比较看
重实习经历,甚至喜欢招已经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我申请的TU/e因为要发企业奖学金,
估计比较看重工作经历,面试的时候还被问到这块了。

[简历]
关于简历到底该写多长,这个话题已经争论很久了,有人说打死不能超过一页,多了人家
没耐心看;也有人说一页说明你太挫没经历,至少得写个两三页,多多益善。两种观点都
有各自佐证的成功例子,所以具体写几页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吧。
我要提醒的一点是,简历上一定要凸显自己的优点,劣势的地方尽量避开。我很后悔的一
点就是基本上每份简历都特显眼地写上了GPA 3.47和rank 29/123,简直是脑残啊!一般
认为,GPA3.5和85是一个槛,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四舍五入一下,写成3.5或者直接百分
制85,整个看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而排名如果不是前15%就最好别写了,特别是那个项
目还明确写了只要前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当然如果你的排名很高、或者像我这样大三的G
PA有显著提升,是一定得再简历上注明的。

[申请形势]
今年北大CS的申请结果还是不错的,offer有挺多,感觉没怎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不
过就顶尖offer来说就比微电少多了,MIT和斯坦福好像都没有,伯克利也只有一个。不过
仔细想想我们系的很多大牛不是保研了就是早早定下了去向,又或者转了方向,也算是一
个原因吧。
今年系里的飞跃人数大概有25到30个(我们级),其中有4个新加坡,3个香港(这七个都
是走的提前招生),1个欧洲(就是我……),剩下的就是美国了。
申请的项目,女生那边基本上都是申的硕士,男生这边直申PhD的比较多,走硕士的5个左
右吧。
申请的方向,转专业的也大概5个左右,都是转的经济金融、工业管理之类的专业。
=============================================================================
=
[美国篇]
以我的条件能有1offer 1ad 1rej的结果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其实打从开始就不太想去
美国(目前不想读美国的Phd),但是还是想申请试试,而且父母比较希望我去美国,就
从CS的TOP20里面找了3个对北大比较友好的申了。
Cornell被拒意料之中,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都太高了,高攀不上。
UNC倒确实是对北大挺友好的,而且奖学金挺多(27000$/y)。UNC有个做Bioinformatic
s/Data Mining的女老师Wei Wang,好像特别喜欢招北大清华的学生。去年那个cici师姐
就拿到她的offer了,今年我在清华bbs上还看到有个人应该也是拿的她的offer。对这两
个领域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以下她。UNC系里还挺热情的,先后发了两次信邀请我去campus
visit。
Purdue给北大也发了不少offer/ad,不过他家今年经济状况好像不太好,我在太傻上还看
到有个人去campus visit然后说他家今年CS真的没钱了。
=============================================================================
=
[[亚洲篇]]
[香港篇]
香港的研究生学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MSc,也就是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招生门槛比较
低,同时也基本上不可能有奖学金,每年的学费在八万港币左右;第二种是MPhil,两年
制的研究型硕士,门槛比较高;第三种是PhD,也就是博士,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以MP
hil-PhD连读的形式入学。所有的MPhil和PhD都是自动捆绑奖学金的,大概13000HK$一个
月,除去每年40000左右的学费,剩余的钱一般足够支持日常生活。
香港和新加坡在大陆学生的申请中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很多人都是用这些学校作为
保底。其实我觉得如果你不是非常热爱学术,想走一步看一步的话,那么香港的MPhil是
非常好的选择。如果是以美国PhD为最终目标的话,两年的MPhil可以给你积攒不少研究经
历,同时还不用自己掏钱,是个很好的跳板;如果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搞科研,那
么两年毕业了可以直接工作,这时候你就该庆幸自己没去美国读博了。不过MPhil相对来
说也会比较难申,毕竟硕士还给全奖的机会很难得,申请难度大概相当于美国TOP50的Ph
D吧。
对于北大CS的同学们来说,主要就是考虑三所学校:港科HKUST,港中文CUHK和港大HKU。
港科的CS是全香港最强的,每年牛paper无数。不过缺点也很明显:第一,没有MPhil名额
,也就是只能申请PhD;第二,出了名地PUSH和难毕业,据说他们的PhD本科生读下来平均
5.5年,硕士生4.5年;第三,地理位置比较差,虽然靠海(清水湾)所以风景不错,但是
周围是乡村,交通据说很不不便。我有一个在清华读CS本科的师兄现在在港科PhD,就非
常后悔,跟我说港科那边的老师很不关心学生,都是招生的时候很会忽悠你,等你来了就
不管了= =||而且其实香港整体的CS水平也就那样,江河日下,要读还是去欧美比较好…
…算是一家之言吧,大家可以参考。港科的数据库组有一个北大校友Luo qiong,据那个
师兄讲她人不错,不会很PUSH,而且做的东西和业界联系紧密所以毕业比较好找工作。L
uo很喜欢招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今年我有一个同学就跟她去了,对港科有兴趣的可以去找
她。
港中文是香港的学校里我最喜欢的一所。CUHK的CS虽然声望上不如港科,但还是相当强的
,有许多牛人在。另一方面,CUHK对大陆学生相当友好,每年都会招许多大陆学生,好像
学校里的大陆生源已经超过了香港本地的?另外,CUHK的校园建在山上,风景不错,交通
也方便,门口就是地铁,想去深圳或者市中心都很快。对了,CUHK是入学之后才选导师,
自由度比较大,这个好像也是它独有的。关于CUHK的招生,由于种种原因我和CS的招生主
任见过三次面,所以比较了解。CS的招生面试分为三轮:九月份在上海、北京等地第一轮
提前批面试;一月份在上海第二轮面试;第三轮面试三月份安排在深圳。第一轮提前批是
针对的是几个大陆最好的学校,会在各高校的BBS上发招生广告,接受简历后筛选一些出
来面试;后面两轮则算是正常的申请流程。面试的形式是一个申请人对多个面试官,主要
考察的是专业知识+英语能力+presentation能力(因为到那边去是要当TA的)。我觉得北
大的名字应该足够保你进面试了,能不能过就要看你自己的准备咯。需要注意的是,CUH
K的offer当时只给了我五天时间答复,因为我还是更倾向于欧洲所以纠结了几天还是拒掉
了。奇怪的是两个月之后CUHK的老师又给我发信问我有没有兴趣去那边,难道说每个人都
还会给第二次机会?!总之如果不是特别想去CUHK的话,就赶最后一轮申请吧,省的拿到
offer之后像我这样纠结。至于那边比较牛的老师,DB组里的Tao yufei是超级大牛,每年
都灌好多SIGMOD、VLDB和ICDE,而且他是Graduate Panel(就是面官)里的成员,做DB的
同学面试的时候可以多套套他;另外CUHK的系主任Lui也是网络方向的大牛,据我一个同
学讲他是全中国唯二的ACM Fellow。
最后说说港大。由于在他们的提前招生中给我的印象很差(我给他们的印象肯定也很差=
=),所以就没去仔细了解。总之港大给我的感觉就是自视甚高,整天拿着TIMES的排名
吹自己是亚洲第一(那个囧排名里北大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都是世界前二十,清华的工
科世界十三),面试的时候还问我怎么不是年级前十(自知之明啊)……港大CS应该是弱
于港中文和港科的,也有人说还不如城大,具体如何我就不清楚了。后来再申请的时候,
2月中拿到了LCT的offer就withdraw了,赶在他们拒我之前先羞辱他们……
关于套磁的问题。对于港中文来说套磁一般是没用的,因为所有的申请都是走同样的程序
,筛选过后由Graduate Panel面试决定。当然也存在例外,譬如到四五月份某个教授突然
缺人了,就会到申请人里面去挑出来单独面试然后给offer,不过这种情况下你的导师就
提前定下来了,以后肯定还要给他做RA什么的。港大和港中文在这点上好像类似。港科的
话也会有统一招生,但是教授的权利比较大,套磁会很管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今年开始了一个Hong Kong PhD Fellowship(HKPF),从全香港
高校的所有PhD申请人中筛选出135个,给予每个月20000HK$的奖学金,附加各种补助,据
说还免学费。这笔钱真的是非常非常多了,不过竞争自然也非常激烈,想拿到除了实力还
得靠运气。我们系今年3个人去港科,有一个人拿到了。

[新加坡篇]
在这个国家待过五天,感觉还算不错。地方很干净,整体的生活氛围和中国很像,又多了
许多印度欧洲的东西。最主要的是那边的各种小吃非常好吃,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不过
气候上就会比较不爽了,全年都是夏天,还经常下雨,估计北方人在这边会不太适应。而
且新加坡实在是太小了,只有北京市区那么大,没什么机会到处乱逛旅游。
来新加坡的好处有三个:NUS的CS很生猛,单论发paper的话全亚洲估计也只有港科能与之
抗衡;新加坡的PhD一般只要4年就能毕业,比美国节省时间;新加坡的PR要比美国好搞的
多,有的PhD还没毕业移民局就开始邀请你去申PR了,有移民倾向的可以考虑这里。
新加坡的学校主要就是两个:新加坡国立NUS和南洋理工NTU。前者的名气和声望要大过后
者很多(据说新加坡人考大学都是考不上NUS才去NTU……),不过NTU在某些领域像电子
、管理这些好像更强。NUS的校园很漂亮,整个就像个大公园一样,到处都是热带植物~
如果是我们CS的同学要去NUS的话,有三种途径。首先,数据库的崔斌老师是新加坡国立
毕业的,和那边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每年9月的时候崔老师会在BBS上发NUS的招生广告
,然后就是投简历、面谈选人了。这个的好处就是不要GT,可以马上知道结果,基本上崔
老师同意了你就等着寄材料走个程序就行了。不过今年这条路的竞争激烈异常,最后要了
5个人,全是系里的前20名(包括一个第五),这简直比新加坡的正常录取还要难多了。
估计是大牛们不想考GT或者是想省事吧,总之NUS肯定乐死了。
第二种就是申请NUS的计算机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提前招生的那批也是被录到
这个学院里了。录取之后,奖学金一开始是2000SG$每个月(和人民币大概1比5),可以
生活的很惬意了;然后第一年结束后会有个qualifying exam,过了之后涨到2500。截止
日期很早,11月15号,要申的话赶紧。
最后一个途径是申请NGS(NUS Graduate School for Integrative Sciences and Engin
eering)。这个是NUS里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生院,里面的教授都是别的学院的,生物、
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什么的都有。好处之一是给的钱非常多,3200SG$每个月,比
一般的新加坡毕业生月薪还高了;之二是可以到了学校再选导师,而且方向任选,比如你
本科是计算机的可以去做电子方向。我是去年看到bbs上一个北大校友发的介绍帖才知道
这个项目的,上面说没听说有北大申请这个项目的被拒过。结果今年的竞争异常惨烈(或
许是金融危机大家都拿NGS来保底了),加上NUS今年的funding吃紧(硕士基本上都只给
了ad,甚至有一些PhD都是,offer比往年少了很多),很多北大清华科大这些学校的人都
被拒了。我们系除了我还有另一个人申,他条件比我好不少,结果连面试都不给就被拒了
(overqualify吧),我面试表现太挫也被拒了,看来NGS不像传言中那么容易。如果想去
NUS的话最好把SOC也申上,另外要积极表示对这个项目的兴趣,以免他们觉得你是用NUS
保底的。NGS每年有两轮申请,截止日期分别为11月15日和3月15日。

[沙特篇]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08年沙特国王投资100亿美元建校,最近在中国炒的很
火。关于这个学校,精华区里有两篇很详细的介绍,我就不再赘述了。下面仅仅谈谈我个
人对这个学校的看法:
第一,硬件设施绝对是世界一流的,享乐的话是很好的地方……但是关于师资有不少人提
出过质疑,虽然KAUST声称都是从美国顶尖大学挖来的教授,但是据说真正的大牛并不多

第二,KAUST的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每个硕士生都会有2w-3w美元一年的奖学金,而且是
fellowship,不用干活。硕士生去美国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多,可以借此接触各领域的大牛
。所以如果是想作为申美国PhD的跳板的话,觉得应该还可以(港科PhD的师兄就建议过我
去,不过我目前还没有在沙漠里生活的打算……)。找工作的话存疑,在沙特当地即使能
找到好工作但是生活上诸多不便,回国的话大家更是没听过这个学校。
第三,不要仅仅为了钱而选择这个学校,这样的话或许你在那边读书的时候会很爽,毕业
之后恐怕就得后悔了。
=============================================================================
=
[[欧洲篇]]
开始这章之前,将欧洲留学的优缺点概括如下:
欧洲的优点:
1.      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学校,而且由于中国的留学主流方向是美国,欧洲的竞争会小
很多
2.      奖学金机会相当多,即使是读硕士也有不少全奖的机会;
3.      学习压力比较小,较美国轻松;
4.      欧洲并不排外,一般来说毕业后留本地工作不困难;
5.      欧洲的历史文化是美国不能比的。而且欧陆多数国家都是申根国,往来不用签证
,旅游很方便;
欧洲的缺点:
1.      学校知名度不如美国;
2.      虽然在各个领域都不乏世界顶尖的学校,但整体的学术氛围还是美国更好一些;

3.      多数情况下本科生不能直接申请PhD;
4.      虽然在多数国家仅会英语也能存活,但如果想留在当地发展的话必须学会当地的
语言

[英国篇]
英国以及爱尔兰的整体情况和欧洲大陆差别很大,所以先单独说说这两个国家。
首先,虽然英国现在给人一种江河日下的感觉,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的好学校还
是很多的,仅次于美国。牛津剑桥就不说了,虽然被美国的学校逐渐压了下去但是排在世
界TOP15之内还是没问题的,更重要还有名气大, 你问一个路边的卖菜老大妈,可能不知
道斯坦福普林斯顿,但是不会不知道牛津剑桥。除此之外,LSE、UCL和IC(帝国理工)和
牛津剑桥一起组成了G5集团,是英国顶尖学校的代表。
英国的学位体制和香港、新加坡类似(其实说反了,港新是沿用英国的体制),也分为M
Phil、MSc和PhD三种。MPhil和MSc都是一年制的硕士,但是还有一个Master of Science
by research,我分不清和MPhil算是什么关系。至于PhD就不太一样了。英国的PhD和欧
洲其他国家一样,都属于工作岗位,入学之后不上课直接开始给导师干活。英国的PhD本
科生是可以直接申请的,而且拿ad好像不难(我知道条件很一般的人被剑桥和爱丁堡的C
S录了)。不过我认为如果你的基础不是很好最好还是从MPhil开始念起。我曾经接触过一
个澳大利亚的教授(澳大利亚体制和英国一样),就跟我说他的PhD里有些本科毕业直接
去读的,因为很多课没上过跟不上进度,只好自学相关课程,我觉得英国的情况应该也差
不多吧。
英国现在有一个很遭人诟病的问题,就是教育产业化太过严重。一方面为了赚钱大肆扩招
,很多学校基本上都是给钱就能上(牛剑稍微好点),导致文凭泛滥,含金量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对学生极其抠门,硕士奖学金就不说了,很多PhD都是只给ad,一分钱补助都没
有还要自己交学费,这也是很多人才青睐美国忽视英国的一个原因吧。我觉得英国这些学
校每年硕士生的学费收了这么多,特别像牛津剑桥这样本身就肥的流油的,竟然还舍不得
给PhD工资,实在让人费解。
如果真的想自费去英国读硕士的话考虑两所就好了,牛津和剑桥,其他的个人觉得不划算
。剑桥的丘吉尔学院有个针对北大清华的奖学金项目,申请成功的话可以免掉学费,感兴
趣的多多关注国合网站。
最后,英国因为不是申根国,想去欧洲其他国家的话还得另外办签证,所以想游遍欧洲的
话就别去英国了。

[爱尔兰篇]
爱尔兰的教育体制和英国基本上一样,也是分MPhil、MSc和PhD,但是看样子好像奖学金
要多一些。爱尔兰没什么很好的大学,不过因为这个国家的软件业很出色(Google欧洲的
总部就在这)所以对学CS的人来说有一定吸引力。金融危机对爱尔兰的冲击似乎很大,现
在外国人在那边想找工作比较困难。
爱尔兰比较好的学校有: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因为和剑桥三一
学院重名所以听起来挺牛的,其实二者完全没关系;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
ege Dublin);都柏林城市大学(Dublin City University)等等。
还有一个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好像是一个挺牛的大学联盟,由好几个大学
组成,统称为爱尔兰国立大学。其中有一个NUI Maynooth值得一提,和北大有合作,每年
会来EECS这边招人去上暑期学校。以后如果想申欧洲的话,这个交换经历应该是有些价值
的。我当时差点就去了,结果护照出了点问题,只好跑去广移实习了。

[法国篇]
法国的学校体制很有特点,所有的大学分为两类:一个是普通的大学(University),另
一个是大学校(Ecole)。大学是以科研为目标的,招生门槛很低,基本上想进就能进;
而大学校的目的是培养顶级的工程师,招生选拔相当严格,里面出来的学生在法国都属于
精英。
之所以会讲法国是因为巴黎高科9+9的项目。巴黎高科是法国9所理工类Ecole组成的联盟
,每年会面向北大等中国九所学校招人过去读硕士。选拔一共分三轮:网申、笔试和面试
,不过据说笔试不占什么比重,基本上还是看你GPA,而面试的主要目的是看你到底有多
想去这个项目。奖学金似乎名额不少,有埃菲尔奖学金(类似于国奖)、学校奖、企业奖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申CSC公派。埃菲尔是给1000欧元一个月,不过挺难申的,很
看年级排名。今年给了13个名额,4个南大的,北大清华一个没有,应该是南大那边学生
的院系排名比较高。录取了之后也不是没事干了,因为那边完全是法语授课,所以差不多
1月的时候就得开始高强度地学习法语。
至于这个项目的含金量、前景到底如何,据宣讲人说他们每年的毕业生都能在法国或者外
国的法资企业找到很好的工作,可信度如何我就不知道了。也有人说这九所学校里面,除
了综合理工(Ecole Polytechnic,法国工科最好的学校)之外都不太值得去读。到底事
实如何,感兴趣的人还是自己去多加了解吧。

[荷兰篇]
这其实是一个学术非常NB的国家。荷兰最强势的学科是微电子,在BBS上碰到过一个北大
微电硕士毕业之后去TUD读博的师兄,跟我感叹了以下几点内容:1. 他去了之后才发现荷
兰的微电世界顶尖,他所在的实验室在传感器领域排名世界前五。2. 超级大牛很多,比
如他们领域顶级期刊的chief editor就在Twente。3. 由于荷兰的学校知名度低,所以申
请人少,北大学生去基本上都能跟到最牛的导师。4. 如果能去MIT还是要去的,但是如果
只能去美国TOP20这种档次的学校,不如去荷兰。前人的意见还是很值得考虑的,微电的
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荷兰哦。荷兰在语言学/逻辑学这块似乎也很好,一个哲学系的同学说
Amsterdam的ILLC即使放到美国去也是最好的。还有个05的师姐在荷兰读经济,据她说Ti
lburg和Tinbergen的经济学全欧顶尖。
荷兰的三个理工类大学(3TU)分别是TU Delft (TUD)、TU Eindhoven (TU/e)、Twente
Unversity,一般要读工科的话就是去这三个学校。论总体实力应该是TUD>TU/e>Twente,
而CS的话TU/e最好。相比于微电来说,荷兰的CS其实比较一般,诱人的一点就是硕士奖学
金和实习交流机会很多。荷兰最好的奖学金是HSP(Huygens Scholarship Program),有
点像那种国家奖学金,拿到之后可以cover所有的学费生活费还绰绰有余,不过可想而知
竞争也很激烈。你拿到一个荷兰学校的ad之后,如果他们觉得你的条件还不错就会给你写
提名信去申请HSP,不过一般录取率只有20%-30%,而且5月1号才出结果。需要注意的是,
TUD和TU/e必须在每年的11月1号之前申请才能进入HSP的筛选,所以想要HSP的必须很早就
递申请。
然后讲讲学校。TUD是IDEA league的成员,也算是很老牌的工科名校了,特点是规模大气
势足。他们家的申请很繁琐,我记得当时看到要交一个2000-3000字的essay,还给规定了
内容,就嫌麻烦没有申。而且他们家的ad真的给的很水,条件只要不是太差就不会被拒,
所以生源不是很好(指硕士)。除了HSP之外TUD自己也会有一些奖学金,不过全奖的名额
很少,半奖(免学费,TUD和TU/e的学费都在八九千欧这样)倒挺多。
TU/e的规模就要小很多,不过周围有很多家公司(Philips、NXP等等),所以和工业界联
系非常紧密,菲利浦现在的头就是他家毕业的。相比于TUD来说,TU/e的录取标准要严很
多,经常有人拿到TUD的ad却被TU/e给拒了。他们家招人一般看三点:本科学校;GPA;专
业契合度。本科学校这一点上他们看的尤其重,有很多人的拒信上直接就写的是your ba
chelor level is not sufficient,似乎TU/e对中国的学校很了解。专业契合度也很重要
,我就在BBS上看到一个化院的申请化工专业被拒了,说是本科修的相关课程不够。所以
如果申请的专业和本专业不是太合,那个课程描述还是要好好写的。TU/e在给钱方面要比
TUD慷慨不少,估计也是和工业界有合作的关系。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奖学金项目TSP (Tal
ent Scholarship Program),也足够cover学费和基本的生活费,所有在2月1号之前申请
任何一个硕士项目的申请人都会自动进入评选(当然你要拿到ad,而且均分不能低于80)
。评选会分好几个round,每个round又有两个stage。stage 1会给一批人发面试通知,要
求给他发Skype或者电话号码;但是其实这批人不是都有面试的(好诡异,那要电话号码
干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进入到Stage 2开始真正的电面。电面的内容很奇怪,全是问
找工作时候会问的那种问题(ExceptNA版上我发过面经),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要把你
推荐给公司的。这就涉及到TSP奖的两种形式。根据TU/e官方网站所写,TSP的第一种是公
司奖,某个公司给你发奖然后你们签订合同,硕士毕业之后要在他们公司干三年;另一种
是学校奖,要求毕业之后继续在荷兰读3年的博士。不过事实跟这个有出入:我1月去面C
UHK的时候碰见一个浙大的MM(TU/e和浙大有合作,每年浙大都好几十号人去那边),说
他一个师兄就是拿的公司奖,结果毕业的时候那个公司没职位就直接回国了……毕竟和T
U/e合作的如菲利浦都是很好的公司,荷兰本地人也挤破头想进吧。而那个学校奖其实没
有任何的binding,只是会要求你在学校的帮助下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和博士岗位,真的没
找到也不会怎么样吧。之前说过TU/e很看重本科学校,所以我大胆猜测北大均分有85左右
拿下TSP应该不成问题,对该校有兴趣的可以尽管申。最后称赞一下TU/e的各种小米,基
本都能在一天之内给我回复,而且语言都很诚恳,很给我好感。我最后拿到的好像是学校
奖,给的数额是免除学费后一年8500欧,而预估花费在9500欧左右,自己得付剩下的部分
。不过8500欧我觉得也应该足够了啊。
说了那么多荷兰的优点,现在来说说缺点吧。有人说荷兰除了前三大城市全是农村,更有
人说全荷兰都是农村……荷兰对于旅游来说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但是常住就比较闷
了。特别是习惯了大城市生活的人去荷兰恐怕会很不爽。
最后提一下,关于荷兰有一个很普遍的误区,就是签证必须雅思。在几年前确实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也承认托福了,所以只用托福也可以签证。

[北欧篇]
这个我基本上没什么了解,就随便胡诌几句吧。北欧主要是指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
其中冰岛可以忽略(这个国家快完了吧),挪威也很少听到有人去。北欧的IT应该还是挺
猛的,上次看一本书上说Linux、MySQL还啥啥啥都是北欧的学校搞出来的。然后瑞典最好
的学校是Uppsala和Lund,那个在中国广告做的很猛的KTH(瑞典皇家理工)勉强挤入前五
吧,主要是名字听起来气派所以很多人就一窝蜂地去申了。芬兰CS最好的应该是Helsink
i和TKK(赫尔辛基理工),不过这些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都不了解。北欧因为一直免学费而
且入学门槛很低,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去那边读书;但是明年开始瑞典就要开始
收学费了,然后设立另外的奖学金,我觉得这个对北大同学们来说应该是好消息。另外瑞
典有个STINT奖学金,现在好像只对北大和清华开放了,每个学校每年3个全奖名额去瑞士
读书,到时候国合网站上应该会贴出来。北欧出结果相当迟(好像是5月),所以主申北
欧的话得做好心理准备。

[意大利篇]
这个我就更没了解了……意大利没听说有什么在CS方面特别强的学校,好像就是Trento还
不错。意大利的特点是极其有钱,硕士都有相当多的奖学金。不过意大利的英语环境极差
,来的话必须得好好学意大利语。

[德国篇]
曾经让我很感兴趣的国家,不过最后基本没有申。一般情况下本科生只能申请德国的硕士
,而且基本没有奖学金。不过德国的学费很低(500欧元一学期),而且生活费也很低(
多数城市一个月4、500欧元足够)。中国学生申请德国硕士需要走一个很烦的程序APS,
得把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出生证明等等东西公证之后拿到德国大使馆(好像是),然
后面试笔试,才有申请的资格,这也是我没申德国的一个原因。鉴于APS的时间成本和金
钱成本,如果不是铁了心要去德国的话建议就不要考虑这里了。
德国高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一碗水端平,比较搞平均化(从德国没有大学排名就可以看
出这一点),所以缺少那种像清华北大、牛津剑桥这样在本国特别出众的大学。不过近几
年德国政府好像也有意要改变这一点,选出了九个精英大学并投资了很多钱,不知道是不
是会有成效。
德国的强势学科在于机械、电子等传统工科,在CS这块没什么很出彩的地方,如果要申请
的话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学校:
亚琛工大(RWTH Aachen),号称德国工科第一,和IC、ETH、TUD、ParisTech组成了欧洲
顶尖的理工科大学联盟。不过其实一直对这个挺怀疑的,一方面各种排名上无论是综合还
是工科亚琛都很靠后;另一方面上次认识几个德国人,一聊都说从来不知道亚琛那个地方
还有大学……上次帮电子系的同学下论文倒是有不少亚琛的。他们CS的英文授课硕士项目
也挺少的,好像就两三个。申请方面,亚琛是可以先申请,录取之后再APS的,所以方便
一些。而且好像搞定导师的话,本科生可以直接申PhD,有兴趣的可以试试。亚琛的地理
位置在三国交界(德国、比利时、荷兰),是个小城市。
慕尼黑工大(TU Munich),感觉知名度和实力其实要比亚琛高一些,而且慕尼黑的地理
位置要好太多了。TUM的英文授课项目要多很多,各个方面都有,不过我记得当时问过他
们家必须先办APS才能申请。
卡尔斯鲁厄(Karlsruhe),也是精英大学之一,但是感觉比上面两个有差距。CS好像没
有英文授课的项目,也可能是我没找到。05级有一个电子系的大牛师姐去这里读硕士了,
全奖。
萨尔大学(Saarland),这个要非主流一些,各种排行榜上都见不着,而且基本上没人听
过。其实这是一所CS相当强的学校,05年有一个师姐去搞NLP了,据她说在这个领域Saar
land在全欧能排前三。Saarland的CS是和MPI(马普研究所)和DFKI(德国人工智能研究
中心)合作的,很多教授都同时在两个地方任职。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PhD,2年的Maste
r+3年的博士,其中Master的部分可以申请免掉;捆绑奖学金,前两年800欧,后两年140
0,在萨尔这个小城市生活绰绰有余了。录取之后可以直接到马普研究生院(IMPRS)去做
事的,不过最后拿的还是Saarland的文凭(因为马普所没有授予学位的资格)。据那个师
姐说毕业生有去美国的有留欧的,总之前景都不错。申请的话每年有两个截止日期:10月
份(春季入学)和4月份(秋季入学)。我当时是赶10月的截止日期然后申请延期入学的
,结果后来不想去了就觉得自己当时做决定太不成熟,decline的时候很不好意思。

已有 3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wdx19861106 + 2
cicialice + 1 好牛的总结。。~
curb + 20 + 5 非美国部分不错。

总评分: 寄托币 + 20  声望 + 8   查看全部投币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回应
4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169
寄托币
1174
注册时间
2010-4-13
精华
0
帖子
45
沙发
发表于 2010-7-1 20:47:30 |只看该作者
[瑞士篇]
一个神奇的国度。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瑞士特别有好感的了,总之瑞士给我的感觉就
是风景极其优美、国家极其有钱、学校极其生猛……
瑞士最牛的两所学校ETHz(苏黎世联邦理工)和EPFL(洛桑联邦理工),也是很多人的d
ream school。ETHz是无可争议的欧洲大陆TOP1,世界TOP25,自然科学这块在ARWU里被排
在了世界第九。ETHz最出名的地方在于出了爱因斯坦,同时也培养出了十多个诺贝尔奖获
得者。EPFL的话比较年轻,但是发展很迅速,而且比较舍得花钱挖人,相对来说工科实力
更猛一些,ARWU上排到了世界第十五。两个学校的CS整体实力都是欧洲顶尖水平,ETH有
一个Systems Group,搞DB的,实力很强;而EPFL的网络/通讯据说是全欧最好的(好像通
讯领域的某顶级会议chair是EPFL的)。至于地理位置,苏黎世在德语区,著名的金融中
心,Google和IBM的瑞士总部在这里;洛桑在法语区,有Nokia的瑞士总部和Yahoo的欧洲
研发中心(待建),而EPFL坐落在日内瓦湖畔,据说在学校里还能望见阿尔卑斯山,景色
非常漂亮,两个学校算是各有千秋吧。对了顺便提一下语言问题,如果是在瑞士德语区生
活的话会比较头痛,因为瑞士德语和正统德语差别很大。一个德国人在瑞士就好像北京人
在广东一样,书面语言是一样的,但是口头交流的很难听懂。
关于申请。ETH本科生只能申请硕士而不能申请博士。申请难度各个专业不同,不过整体
来说不算困难。北大这边我知道的几个人申请都拿到ad了,其中也有平均分只有80左右的
。EE那块好像比较难申,我认识一个北邮院里第一名的竟然被拒了,上交BBS上也看到有
人报了拒信。学校有设置一个Excellence Scholarship的硕士奖学金(1600CHF/M,1CHF
约等于1美元),需要单独申请,条件是本科成绩在班级的10%(我晕你合理么,北大的1
0%和其他学校能是一个概念啊)。当然后来我还是无视这一点强申了,结果估计就是直接
被扔垃圾篓 = =||在太傻上看到有人接到过这个奖学金的突击电面,结果由于说不清楚竟
然是用中文说的……看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个机会给我多好啊。而且也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标
准选人的,我一个中科大CS系里10%的同学竟然连面试都没有。总之这个奖很难拿,历史
上也没几个中国人拿过,申请的话也就是尽尽人事。除此之外,理论上ETH的教授也是可
以给硕士生发RA的,不过基本上不可能发给新生,像我套了两个教授都是让我过去之后再
联系。微电有个同学因为实验室一直在和ETH做项目,那个教授就给他发RA了,让他到那
边之后读一年直接转成PhD。
EPFL和北大生科的关系不错,每年都招人过去summer school和PhD。CS这边我翻了一下P
hD的学生名单,10个左右的中国学生基本都是清华的,只能感叹北大这边还是没有去欧洲
的气氛了。EPFL也有一个类似的Excellence Scholarship,不过申请起来方便些,网申的
时候勾选上就可以了,不像ETH那样还要写研究计划。这个奖学金名额也很少,好像一个
系一个,清华拿过几次,北大这边前两年有个智能系的师兄拿到过半奖1000CHF/M。
今年EPFL CS的这个院里新增加了一个奖学金项目,叫Research Scholar Program,大约
相当于RA,每个星期在实验室工作10小时然后拿钱。我是看到上交有人拿到才发现的。当
时拿到ad已经半个月了,当天就火速提交了申请,结果申完了之后说要4月才开始审材料
(3月底ETH要求答复),直接无语了,然后发信也不回让我很恼火(给EPFL的教授发信也
从来不回,ETH的教授每信必回且很快),就没有再等,直接从了ETH。结果到4月中的时
候突然收到AI组里的老大Boi Faltings的email,说有意给我这个奖,刚好在北京可以给
我个面试。有钱拿当然好啊,直接跑去和他聊了一下,说是面试,其实就是聊聊研究兴趣
、洛桑的情况以及我个人的意愿,当场Faltings就答应给我了,还说很希望我接受这个o
ffer。回去想了一下,虽然更喜欢ETH一点,但是这边有钱拿,而且两个学校未来的发展
前景其实没差,所以就答应下来了。奖学金合同的具体内容是,学期期间一周工作10小时
,毕设期间以及2月和7-9月一周工作40小时,每年18000CHF,扣除税收等费用还剩15000
多,不算多但是够用了。有点小不爽就是寒暑假大半没了,虽然老板说中间特意给我两星
期回国或者旅游。但是因为硕士两年毕业(EPFL正常是1.5年,这个项目因为要投入时间
所以延长半年),所以相当于只投进去一个暑假,也还好了。
EPFL本科生是可以直接申PhD的,但是难度相当大,因为招生组很偏爱有硕士学位的人。
历史上本科直申的成功例子屈指可数,我被拒也算是预料之中吧。08年的时候有一个清华
的成功申到了,去年我们系也有个师姐几经周折之后拿到了,不过最后她去了牛津读硕士
,现在转博了。瑞士的PhD工资非常惊人,EPFL是5万CHF 一年,ETH是7万……什么KAUST
和这个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钱方面的问题,我看网上的数据,瑞士的生活费大概是1000-1500CHF/M,算比较高的,不
过由于瑞士的公立大学学费很低,一般只是象征性地征收每年几百欧元,所以节省一点的
话一年在那边10W应该可以生活,比英美要便宜很多。奖学金方面,除了刚刚提到了学校
自己的奖学金,还有两种主要来源:第一个是瑞士政府奖学金,提供给中国赴瑞士留学的
学生,1600CHF/M,需要通过留学基金委(CSC)申请。当时我打过两次电话去CSC问相关
情况,第一次很不耐烦地让我去网站上找信息,结果根本没有;第二次说已经过截止日期
了……所以对这个感兴趣的同学还是早点打听好吧。第二个是中瑞城(Sino-Swiss Exch
ange Scholarship),是由圣加伦大学的一些毕业生创办的,旨在通过输送中国顶级大学
的学生到瑞士留学来增进两国交流。这个奖学金是独立于学校的奖学金,拿到之后可以选
择任一所拿到录取的瑞士学校就读。奖学金数额大概是两年一共60000CHF,不过具体还要
看当年该基金的筹备情况。每年底或者第二年年初,SSE会来北大这边宣讲,邀请大家申
请。申请一共分为两轮,第一轮是申请人提交PS、CV等材料后筛选出一批;第二轮是5、
6月份面试并确定最终奖学金的分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我上面提到的所有奖学金都是不
互斥的,所以最好都挨个申一下,把握也大点,如果能同时拿到好几个就发了……我现在
就有点后悔当时错过了政府奖的deadline。

[EM]
最后说一下这个很有人气的项目。EM全称是Eramus Mundus,是欧盟开办的奖学金硕士项
目,旨在给非欧盟国家的学生们一个来欧洲学习(附加旅游)的机会。简而言之,EM是由
很多个European Masters项目组成的,每个项目由多个国家的多个学校一同开设,成功的
申请人会在这些学校里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业。EM的奖学金是最诱人的地方,标准是24000
euro/y,扣除5000-8000的学费,剩下的仍然是花不完……
EM一般会要求在2年的时间里呆2-4个学校,也就是每学期/每年就要搬一次家。对于这一
点也是褒贬不一,个人觉得对于文科生来说是个很好地开拓眼界的机会,但是理工科就不
太适合这样折腾了,还好我看到的几个CS相关的项目都只用待两个学校。
EM里的成员学校也是参差不齐的,非常好的和不怎么样的(至少我没听过)都有,选项目
的时候要好好甄别,尤其是对我这种比较看重学校声誉的人来说。像牛津剑桥、ETH、EP
FL这种级别的学校都没有参加EM,但是稍次一些的如帝国理工、LSE、TUM、LMU、Uppsal
a、Helsinki、TUD、Ecole Polytechnic等欧洲顶级名校都有参与,仔细挑的话说不定有
意外的收获。
关于申请难度,这个不好一概而论,但我觉得竞争激烈程度基本上和成员学校的知名度正
相关。如果一个项目里有LSE、帝国理工这种学校,那可想而知必定是挤破头的……申请
结果共有三种:第一个就是直接被拒;第二个是进了main list,就是直接拿offer了;第
三个是进reserve list,相当于拿了ad但是没有奖学金,如果main list上有人decline就
会按次序轮到reserve list上的人。
现在EM有上百个项目,其中和CS相关的大概10个左右,涵盖的领域也很广,Robotics、D
B、NLP、图像处理什么的都有。我比较感兴趣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LCT和EuMI。
LCT的全称是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主要涉及的是NLP、Web engi
neering方面的研究。成员学校很多,比较好的是墨尔本大学、Saarland和格罗宁根。恩
对你没看错,是墨尔本大学,今年开始EM还向欧盟之外的学校发展了,LCT里就有墨大和
上海交大(雷= =)两个非欧盟成员校。感觉这个项目的竞争不是很激烈,04级有个智能
的师兄申也拿到了,据他说那一届有5、6个中国人都拿到了这个offer,难道这个项目喜
欢招中国人?我申请的时候选的是第一年UMel第二年Saarland,想先去澳大利亚玩玩然后
回欧洲发展,结果给我分配的是第一年Groningen第二年UMel(小米说EM的第一年必须待
在欧洲)……因为不想去澳大利亚发展,而且格罗宁根的课程太偏语言学了,所以就拒了

EuMI是European Master in Informatics,课程涵盖网络/媒体、嵌入式以及生物信息学
三个部分。这个项目的亮点在于三个成员校:爱丁堡、亚琛、Trento都是在本国CS顶尖的
学校,所以往年的竞争都是极其激烈。今年不知道怎么搞的EuMI竟然没通过欧盟的审核,
不能发EM奖学金了,只提供了6个奖学金名额(15000euro/year),不过估计竞争也要比
去年小不少。他们网页上写了今年会继续向欧盟提出EM申请,到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
=
这篇总结到此为止。感谢所有在申请中帮助过我的人,尤其是家人之前尊重我愿意自费去
读ETH的选择。最后希望北大之后的师弟师妹们不要只盯着美国,欢迎来北美之外读书,
尤其是欧洲,呵呵。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653
寄托币
9183
注册时间
2007-3-13
精华
1
帖子
100

Golden Apple

板凳
发表于 2010-7-3 11:22:41 |只看该作者
赞,牛校就素不一样
Life is short. Stay awake for i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13
寄托币
252
注册时间
2007-8-28
精华
0
帖子
8
地板
发表于 2010-7-3 14:40:20 |只看该作者
真赞啊~
伟大的理想,清晰的战略,坚决的执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69
注册时间
2010-4-28
精华
0
帖子
7
5
发表于 2010-7-3 20:35:46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1
寄托币
150
注册时间
2008-9-12
精华
0
帖子
4
6
发表于 2010-7-7 13:37:27 |只看该作者
NICE!!!!!
Good morin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1112
寄托币
25834
注册时间
2008-5-8
精华
2
帖子
157

Aries白羊座 GRE斩浪之魂 US Assistant VISA版特殊贡献 枫华正茂 Economist 满3年在任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7
发表于 2010-7-7 15:41:15 |只看该作者
这个应该转去CS区比较好吧~
基本不回PM,见谅
Rutgers, Food and Business Economics
2010 Fall

经济版的入口在这里

有意向申请2011Fall经济学的一定要看Q&A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1
寄托币
682
注册时间
2008-10-28
精华
0
帖子
8
8
发表于 2010-12-1 10:19:15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对于选校很有帮助~想问lz全部是DIY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8
寄托币
1710
注册时间
2010-5-27
精华
0
帖子
57
9
发表于 2011-3-22 17:16:54 |只看该作者
lZ太牛了~!
2012 Fall
GPA:3.26
GRE:450+800+3.0
T:88 (S:17)
Hope!Hop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1
寄托币
67
注册时间
2010-5-29
精华
0
帖子
1
10
发表于 2011-10-5 00:24:05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心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2
寄托币
268
注册时间
2011-9-12
精华
0
帖子
3
11
发表于 2011-10-5 09:55:20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地说,除了ETH,这上面大部分学校和美国学校都不是一个档次的。整个欧洲的cs,除了个别学校,和美国都没法比。

搞不懂楼主到底想要什么。要想海龟?这年头美国以外的文凭贬值得利害。要想去工作?大把的cs工作都在美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527
注册时间
2007-8-28
精华
0
帖子
7
12
发表于 2011-11-16 05:46: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icoleen 于 2011-12-6 22:15 编辑

2#
先说下,楼上的也太一棒子打死整个欧洲的CS系了。。

不过,来回复楼主的帖子:first: where is denmark? isn't it also one of those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  欧洲并不排外,一般来说毕业后留本地工作不困难;"   This statement is so not tru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60
寄托币
119
注册时间
2015-3-29
精华
0
帖子
12
13
发表于 2015-11-20 19:03:17 |只看该作者
顶!!!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RE: CS北美之外申请总结(转自北大未名)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CS北美之外申请总结(转自北大未名)
https://bbs.gter.net/thread-111711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