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1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总结] 理工类留学申请走出 “套瓷”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声望
15
寄托币
214
注册时间
2010-9-11
精华
0
帖子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05:15: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2年我本科毕业,申请到了英国某大学的博士;后来奖学金意外滑落,我更加全心投入在新东方的工作;几个月后,奖学金又回来了,我开启了在英国的学习。
在去年的申请阶段,寄托和另外一个论坛对我的帮助很多;今年在同事的鼓励下写下一些心得,为了回报,我把我的一些心得从我的博客转载在了这里。我之后会陆续更新,你可以关注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11326517
我丝毫没有求粉丝的意思,没有必要也没有需要。只是希望给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

                                                

留学申请中理工类学科的“套瓷”问题,向来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去年此刻,我也是在申请的道路上苦苦追寻。受到新东方总部石头哥的鼓励,理工“屌丝男”终于决定吐一吐理工类“套瓷”的槽:期冀通过收集和整理第一手资料,结合自身申请经历,就理工类留学申请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欢迎拍砖。另一篇日志我邀请了一些世界名校的理工类博士生谈了谈当初自己申请学校时候的感受和建议(持续更新中),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关于态度:从“套瓷”到交流

在留学申请的过程中,我总是避免用到 “套瓷”这个字眼。也许是当时坐出租车去新东方上班的路上被“碰瓷者”吓到了,我一直觉得“瓷”这个词总包含些许“不真实”“欺骗”的成分。我在这里并没有责备文书包装和交流技巧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无论你出国的动机是什么,心态如何;但有一点不可否认,你在国外求学的几年一定是从事与学术有关的事务。学术讲求真实,公开,平等,我们何不从一开始就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呢?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在灌水,理由是身边多数人也在灌水,那我觉得做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我们可以从校方(老师)和申请者两个角度仔细探究一下留学申请的过程:从校方(老师)的角度看,无非是校方(老师)使用他们认为学生应有的素质和能力作为选拔依据,通过审核资料和进一步交谈(地区和学校间稍有差异),选出符合他们标准的学生;从申请者的角度看,广大学生通过投递文书,联系老师等环节,达到官方设定的标准,获得老师的认可,顺利入学。 留学申请并没有我们大多数人想象地那么神秘,整个留学申请本质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只是交流在不同的媒介当中跳转而已;所以,在留学申请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真实、平等的交流态度、一颗渴望交流的心和一些实用的交流技巧。



关于策略:“海投不是我的错,有的放矢是王道”

在留学申请联系导师的过程当中,申请者多半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海投”受到诸多中介和同学的青睐。通过“海投”找到导师的也有,但我认为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我有一位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物理学的PhD,从2010年起,他一直在协助research group里面的老师做招生工作,他告诉我在研究生入学申请阶段,一些“大牛”教授每天会收到几百,甚至上千封“套磁信”,普通的导师收到数十封也不足为奇。大多数老师采取“标题栏设置关键词直接过滤”的做法应对,你酝酿了一个月的内容换来的很可能只是别人不经意间的一个Click。我们可以做下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教授,你每天要授课,要做研究,要做Journal的editor,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要争取research funding,  而你每年只需要2-3名学生,你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不痛不痒,内容大致相同的信件吗?

个人观点:留学申请的两个重要阶段--选校(选择申请学校)和定师(确定研究导师)都要学会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去攻破。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在联系老师之前, 你必须花一些时间研究所要申请学校, 院系的基本情况及教授的背景,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们一般都是通过登陆学校的官方网站和网上检索获得相关信息的,这个方法很好,但是这种方式获得的资料往往呈现“一边倒”的想象:学校和专业完美无缺,学校似乎都很不错,学校院系间的横向辨别度不高。所以,我特别建议同学们多和欲申请学校的在校学生、毕业生多交流,多打听,充分了解学校和院系的往年录取情况,师资力量和科研动向;有的项目只有硕士没有博士,或者只有博士没有硕士,这些信息自己都要查清楚。在选择教授时,充分发挥人脉资源,找往届的师兄、师姐获取信息更为重要:因为有的学校和老师网站更新速度较慢,网站上显示的导师研究方向可能已经不再是他们近年的关注重点了;有的老师可能没有招收亚裔学生的习惯和经历;有的老师经费较多……这些信息都只有通过和内部的人员交流才能获得。



关于内容:寻找核心竞争力

联系导师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吸引老师的眼球,让老师在诸多的申请者中看的你的资料。如果你有脱颖而出的愿望,那么你一定要有脱颖而出的行动。很多朋友发邮件过去单刀直入就问老师有没有funding,说到自己就是GPA有多高,拿过多少奖,做得更好的一些会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发表过的论文等等;但是对老师真正有吸引力的是你在他的研究领域里面有多大的潜能。我衷心地建议你不要在联系信件当中反复提及你的GRE有多高,你的语言成绩有多厉害,名校里面的学生这些分数都不低。考试高分是你通往名校的敲门砖。当高手云集时,你要知道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理工类学生一定要在学术和科研上下功夫。申请者,特别是本科生往往面临着科研经历不足的窘状,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两个思路,供大家联系导师时参考:

1 从导师角度

导师通常研究的问题和领域都有极强的体系性。特别是一个新的领域初期有较好研究进展的时候,导师往往会投资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对其进一步挖掘。如果你通过追踪导师相关文献、和学长交流等途径扑捉到这一信息时,你可以在该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上做文章,提出自己对于该课题的一些看法。

2 从申请者角度

申请者将自己之前的科研经历做个小结,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研究领域(没有科研经历的同学可以直接从感兴趣的地方下手),通过搜索该领域的文献进行阅读,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和导师进行交流。

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申请者相对薄弱的环节,大家一定要学会寻求帮助,虚心向本校的老师、博士请教,世界逐渐被抹平,在科研领域更是如此。也许你们学校某位博士生的研究课题恰巧和你申请学校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老师和博士生往往都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科研经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会极大地拓宽你的“科研短板”。

好多论坛和文章中提及到的“从教授的文章中指出错误和不足与其交流”的做法,我实践过,也和朋友们讨论过,觉得可操作性不强,在这里奉劝大多数同学不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了。原因有以下两点:一你在某一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认知水平很难超过教授;二论文发表前会有审稿人的评审,大的、明显的漏洞在文章见刊前已经被弥补了。



关于途径:“不要再盯E条线,百花齐放才是春”

    除了给老师发E-mail之外,我建议申请的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其他的媒介。近年来,“邮件套磁”已呈现泛滥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同学发现通过发电子邮件获得老师的青睐变得越来越困难。

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学术环境日益改善。许多高校和海外学校建立了互访和合作项目,国外的教授来到国内大学讲学,这个机会你一定要抓住。我去年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到我的导师的。很多老师来中国讲学都是带有一些招生计划的,他们有时可能不会透漏,你一定要积极主动,把握先机。我发现国内大学的讲座结束后提问的人很少,其实国外的老师是很乐意和国内学生互动的。你可以就你的留学申请一些问题和疑惑和老师交流,即使这个老师没有招生的想法,他们也会给你提出一些很中肯和实用的建议,这些信息直接而真实地反映了国外高校选拔学生的倾向和喜好,对你的申请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拥有了优势和机遇。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参加一些交换和游学的项目,这也是获得教授青睐的好方法。我的一个朋友大三参加学校项目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交换,回国后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和努力,毕业时获得维多利亚大学的奖学金顺利进入其研究生院学习。我在多伦多学习期间,无论参加什么活动都会带着我的CV,别人问到我的专业,我都会详细地说出我的研究的方向(现在想起来真是极品)。一次聚会结束之后,一位华人说我做的课题和他一位在西安大略大学的朋友的项目很接近,便介绍我们认识。当时那位教授对我很感兴趣,但是他两年后实验室里才有名额,我是个急性子人,后来就放弃了。其实,类似的游学和交换项目往往都设有奖学金,大家都可以争取一下的。我当年去加拿大只是买了自己的往返机票,食宿在当地都有很大的优惠。

如今社交网络风气云涌,公司借助社交网络完成促销推广的商业案例比比皆是。无论在加拿大还是在英国,我发现许多老师在LinkedIn上都会自己的账号。我最近在LinkedIn上不小心点了邮箱联系人自动邀请,发现去年申请学校时候没有回复我邮件的“大牛”教授都接受了我的申请并访问我的主页。社交网络力量不可低估,国内近几年来一些学生通过微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我认为LinkedIn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来联系国外导师,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关于技巧: CAF原则

Critical有自己观点:理工类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从事的大都是前人没有涉及过的研究,对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要求较高。从一开始的和老师沟通时就要展现出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

Assertive自信,但不自大:中国学生有时候过分谦虚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正常评价。学术交流本来就是一件平等的事情,你如果自己唯唯诺诺,很难获得老师的认可。

Flexible 不要把话说死:同时申请几所学校的同学如果有offer来,不要急着把话说死,判断是否有更好学校和院系的offer会来。一旦确定offer, 告知其他学校你的决定。此时你代表的是你的学校,乃至整个中国学生的整体形象。
回应
1

使用道具 举报

RE: 理工类留学申请走出 “套瓷”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理工类留学申请走出 “套瓷”
https://bbs.gter.net/thread-1485924-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