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480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5:16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10 我今天...
-428分钟前 发布帖子
招聘Part time 可居家办公
-427分钟前 发布帖子
招聘Part time 可居家办公
-391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3:47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8 我今天最...
-372分钟前 发布帖子
离口岸最近的一栋住宅,怡都大厦,单间600元起
-349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3:05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6 我今天最...
-321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2:38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12 我今天...
-290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2:07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6 我今天最...
-239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1:15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6 我今天最...
-192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10:28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7 我今天最...
-123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9:19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5 我今天最...
-85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8:41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9 我今天最...
-34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7:50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4 我今天最...
-10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7:26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8 我今天最...
-9分钟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7:26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10 我今天...
6小时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0:54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12 我今天...
7小时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9 00:02 完成签到,是今天第2个签到的用户,获得随机...
7小时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8 23:49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4 我今天最...
8小时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8 23:06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8 我今天最...
8小时前 完成签到
我在 2025-03-28 22:35 完成签到,获得随机奖励 寄托币 5 我今天最...
查看: 28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你的眼中是否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香港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82
寄托币
123
注册时间
2013-6-19
精华
0
帖子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09:50: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写下今天的这段文字纯属机缘巧合,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和一位同事午饭时的谈话,当然也有我在香港这几年的感触。随着呆在香港的时间越来越久,也已经渐渐习惯并且爱上了这里的一切。文字可能有点多,但还是希望你能够耐心地看完。

言归正传。


香港人和新移民

在香港仍未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四大原居民早已在香港居住——香港围村人(围头人)、疍家人(又称水上人)、客家人和鹤佬人(闽南人)。他们也是香港最早的原居民,各族群都有自己的方言。直到香港开埠后,因太平天国战争漫延至广州,大批广州平民涌进香港市区,才使得广东话开始进入香港。

我的同事S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过去30多年的时间都在这片土地上长大。中午聊天时才知道他其实是香港的第三代移民,爷爷在50年代的时候从广东移民到香港,原因相信不说大家也明白。引用一小段文汇报的报道,让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故事。

“大陆人赴港潮流集中在抗战时期和上世纪50年代。他们包括国民党残部、担心运动中遭难的知识分子,以及自然灾害期间的偷渡客。那时刚好是香港经济的起飞时期。香港经济中实业占据了很大部分,形成劳动用工的高峰期,香港当局对内地过去的人采取了特殊政策,只要进入香港市区的就是合法居民。

进入香港的已婚男人,通常是把妻子、孩子留在大陆,只身一人赴港闯荡。而入港的单身男子,大多从事体力活。由于香港女子不愿委屈下嫁,他们只好到内地娶妻、生子,婚后再独自回港打拼。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说,在回归之前,留在内地的香港家属有100万之多。

内地改革开放以后,和香港签订协议,允许一些在内地的香港人家属移民香港,但每天只有75个名额。回归后,每天的名额扩充至150人。内地改革开放后进入香港的都被称作「新移民」。”


因此,在当时想要成为一名香港人非常简单,不用为了永居身份而苦盼7年,更不用挺着大肚子,掐着日子进关入港。只要想办法冲进市区,而且不被警察捉到,那么从今往后你就是香港人了。S的爷爷就是如此。时至今日,很多香港人的身体里都流淌着“移民后代”的血液。

由于当时涌进了大批劳动力,加上英国政府管治下完善的体系及资源,和中国人本身的勤劳智慧,60年代的香港是历史上一段辉煌的时期。强劲的经济增长令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新加坡、韩国、台湾齐名。值得一提是当时的纺织工业。在上海企业家的投资与整个工业运作之下,香港的产品由低质素转为高质素的“Made in Hong Kong”货品。在今天的香港,除了广东之外,上海也是不少香港人的祖根。

关于“双非”

说到“双非”的问题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双非家庭”的孩子在做了六年香港人之后,因为种种问题,决定做回内地人,但却遭遇了各种坎坷的经历。

故事的主人公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之所以决定生香港宝宝,是因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和更丰厚的福利,从而有更光明的前途。然而在做了全职妈妈之后,却发现让孩子读香港最好的学校并非易事。香港最好教育多在国际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拒收“双非儿童”,除非购买校债(从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相当于放一笔钱在学校抵押,直到孩子毕业后才可以取出。放在学校的钱越多,孩子能被录取的几率越大)。也就是说,能接受怎样的教育,问题不在于是否港籍,归根结底还是钱。

每年10万港币的学费和每月至少4万港币的花销让人感到入不敷出。而作为“双非儿”的小孩也在成长的路上有着挥之不去的卑微感,自己到底属于“哪里人”成为了很多“双非儿”的困扰。于是,这位妈妈下定决心放弃香港身份,让孩子回国“重头做人”。但却发现更为棘手的问题——香港居留权的原则是“一经拥有,永不丧失”。而深圳市落实了公立小学不收港澳生的政策,向“双非”儿童关闭大门。私立学校的学位由此变得供不应求,一所私立学校的录取比例更高达10∶1,比高考还难。

既然正路行不通就只能走邪道。这位妈妈试过了加入台籍,了解了如何移民肯尼亚、厄瓜多尔,或者菲律宾这些国家最后向香港政府申报国籍变更,最后再加入中国国籍。但事实证明,中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户籍制度,不要说普通人,连成龙的儿子房祖名,经过多年尝试也很难由美国籍加入中国籍。无奈之下,只有最后一招,也是逼不得已的方案——制造“第二套身份”,即给孩子造一个虚假的内地身份:改年龄,改名字,以及一个非香港出生的“出生证”。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在香港人强烈反对“双非”父母赴港生子的大背景下,“双非家庭”的另外一面。

中港大学生矛盾

既然谈到了教育,又不禁想到了6月20日《星岛日报》对于来港留学的内地生的报道。文中反对内地学生来港“抢书读、争工做”,并称内地学生占用香港的大学资源,毕业后留港工作,抢去港人饭碗,要求各大学停止滥收内地生,收紧内地学生留港工作规定,增加本地生资助学位等。

相信有不少人看到这条新闻都会想:分明是香港学校趁火打劫,想赚内地学生的钱。而且摆着研究生的课程,是你们自己不上,还反而怪我们?岂有此理。但来的时间久了,我也早已习惯了因各种各样的事件而引发的中港矛盾。对于这件事情,我的态度是“可以理解”。我理解为什么香港人总是动不动就神经过敏,一点即燃;也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内地生愿意不远万里花高昂的学费到香港读书。同事S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之前他在跟一位国内朋友聊天的时候得知对方是国防专业的硕士生,同时也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惊讶于为什么如此敏感的的工作也能被“放行”到香港,以及为什么会选择来到香港的时候,对方的回答是,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最核心、最敏感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国内辛辛苦苦读完了硕士生,但无论怎样努力工作也只能拿到3000人民币的工资,而来到香港,轻轻松松就可以上万,为何不来?

S也跟我讲到了他读书时的情景。他曾在香港的大学读Mphil,当时的办公室里,每10个人当中就已经有8-9个内地人。这还是7、8年前的事情。而最近,当他再回到校园,却发现图书馆里10个人当中有6-7个都是内地人,而且还都是本科生。这么一说,他心中五味陈杂。假设你是香港人,短短的几年间就能看到这样的变化,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自由是什么

上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美国人可以指着美国总统的鼻子骂他,但并不明白这背后意味着什么。直到来到了香港,才逐渐体会到了背后的意义。每天翻开《苹果日报》,你总能找到各种各样反对政府的声音。并不是每个香港人都热衷于政治,但一旦某些做法触犯了他们最低的忍耐,他们就会义无返顾的站起来抵抗。是因为他们矫情吗?每晚7点钟打开电视,发现没有了熟悉的字正腔圆的播音,换来换去也不会只有一档节目。是因为香港的电视节目比内地丰富吗?

在香港,你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从左到右,你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选择相信什么样的真相,你有自己的权力。这就是自由。

每年的七一,铜锣湾到中上环的街上都会塞满了人。如果你曾抱着“香港人就是这么矫情,屁大点事儿就吵着嚷着要死要活”的心态,不妨这一次试着静下心来,换个角度,去体会在他们眼中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改变。

S说道,在03年的时候,上街的人数是最多的。当我在我心里在盘算着10-20万人次的时候,不料他却说出“50万人”,让我大为震惊。50万人上街是什么概念?他有个朋友从沙田坐地铁去铜锣湾,原本打算兴致勃勃地“大干一场”,结果发现到了地铁站连车都下不去。月台上,地铁站里黑压压全都是人,最终只好打道回府。当我问到为什么03年会有那么多人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个关键词——SARS。

在香港,这个在全球享有盛誉,医疗体系健全的地方,因为一个疾病而夺去300多人的生命对香港人来说是耻辱。在这个问题的背后,不单单有医疗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人为的因素。

也许你会想,在国内死个几十、几百人的新闻司空见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因为车祸,因为地震,因为暴动而丧生的新闻。但你有没有细细想过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S说,有一个画面在他脑中永远无法忘却,那是《苹果日报》的头版新闻的一张配图。图片中是旺角最繁华的街道,去过旺角的人都知道那里每天霓光闪烁,人潮如梭。但你能够想象03年因为SARS袭来,整条街道空无一人吗?(很遗憾,在网上搜索了许久也没能找到这张图片)。当时每个人都处于恐慌当中,担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受到死神的威胁。也即是如此,SARS作为一条导火索,最终使得50万人鼓起勇气走上了街头……

说到这里,我们的谈话就差不多结束了。回去的路上,随便闲聊了一会就回到各自的办公室继续办公。

对于这个话题有任何想法,欢迎大家关注“港漂职场”微信公众平台后回复微信告诉我。

你可以:

1. 在微信中搜索ID:gangpiaozhichang ;或

2.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港漂职场”微信公众平台,即可收到有关在港求职面试,职业规划,职场晋升的免费小贴士!


港漂路上,有你,有我。
3 0

举报

Rank: 2

声望
82
寄托币
123
注册时间
2013-6-19
精华
0
帖子
12
沙发
发表于 2013-6-28 17:09:15 |只看该作者
想了解香港的公关行业是什么样的吗?快快关注关注“港漂职场”微信公众平台,今天的文章即将出炉~

举报

Rank: 4

声望
61
寄托币
708
注册时间
2013-3-1
精华
0
帖子
104
板凳
发表于 2013-6-29 13:48:38 |只看该作者
在当时想要成为一名香港人非常简单?你要是知道当年溺毙在深圳河与沙头角海的人有多少,你一定不会这样说。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68
寄托币
3242
注册时间
2013-1-23
精华
0
帖子
784
地板
发表于 2013-6-29 14:28: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alang74 于 2013-6-29 14:35 编辑

信息量很大,留名慢慢看。

非常欢迎这类讲述“中港关系”的文章!

举报

声望
45
寄托币
1135
注册时间
2012-4-6
精华
0
帖子
173
5
发表于 2013-6-29 16:55:1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举报

Rank: 4

声望
55
寄托币
943
注册时间
2012-12-11
精华
0
帖子
171
6
发表于 2013-6-29 18:06:51 |只看该作者
mark

举报

RE: 【杂谈】你的眼中是否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香港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杂谈】你的眼中是否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香港
https://bbs.gter.net/thread-1601898-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进群抱团
25fall申请群
微信扫码
小程序
寄托留学租房小程序
微信扫码
寄托Offer榜
微信扫码
公众号
寄托天下
微信扫码
服务号
寄托天下服务号
微信扫码
申请遇疑问可联系
寄托院校君
发帖
提问
报Offer
写总结
写面经
发起
投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