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32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一些后话:回顾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上篇)》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115
寄托币
1672
注册时间
2014-4-10
精华
0
帖子
3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4:00: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RaistlinCH 于 2021-6-30 04:07 编辑

得到允许在此分享一篇觉得很不错的美国人文博士生之间的对谈,应该能对硕博申请的朋友带来很多参考和启发。
我直接把原文贴在下面了:

一些后话:回顾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上篇)

I 前言

    在有意发起这个对谈后回想起来很多事。

    博士刚入学那年,和同一届申请的朋友暑假过后再次见面,她的第一句话便是,“我的身心还没从申请中恢复过来“。当时的自己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如今细想,在博士期间,每一年的节奏也被朋友们的申请,面试期,等offer这一时间线定义着。

      看过身边的人们以迥然各异的心情和状态走过这一路,有人期许着一纸offer为不被看好的执拗正名,有人不满结果连续递交了三年申请,也有人在接到电话面试时却稀里糊涂申请导师的名字都记不全。申请季成就了一些人的春风得意,也成为了另一些人的创伤性记忆。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你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现实意义?”当人文博士这一标签在大众话语中被边缘化,神秘化,这一系列日常的问题的“元答案”或许在申请之时就有了模糊的认知。“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这无法被一概而论的短语或能引来不少人的机械性反应:选校,套磁,GRE。但记忆里的申请季也充斥着这样那样的盈余。一些决定尚未听见回音,学术与生活纠缠之下的诸多问题也依旧穿凿难解。

       于是,造作也好情怀也罢,今天想聊聊的,正是公式化流程之外的盈余。或许现在看来都是一些后话了,但愿这后话之中仍有尚未全盘托出的意义,能持续不断地为彼此提供某种启明。


II. 起始问题

1 申请的原动力是什么?当时的自己期望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图景?

Ray

“申请的动力是想要去尽量好的学校和项目完成博士课程并拿到学位,而想要读博的动力是希望成为一名人文领域的学者。对我而言,这不仅意味着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职业,同样也是为自己“探索世界的真知”这一人生追求在创造最佳环境。关于未来图景,我希望能有良好而稳定的研究环境,并且在物质条件上也能过得去。人文研究的物质回报较低,可能在此领域的每位研究者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着家人的体谅、付出、和牺牲。我希望我的未来不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为这个学界做些什么的,也同样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为自己的家庭做些什么的。”


Cici

“我也很多次扪心自问到底为何选择申博。我热爱自己的研究吗?我想成为学者并为此终身耕耘吗?我想要走上讲坛,让更多人体会到人文学科的魅力吗?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这些似乎都不是我的“原动力”。今日回想起来,我申博的原动力来自于一个对外依赖型人格价值的核心——被肯定,而我恰好很幸运地在硕士阶段和后来申请时得到了足够的使我相信自己适合走这条道路的肯定,仅此而已。这份原动力如此强大,以至于让我在无数次身陷泥沼时仍坚定地仰望月光,不在读博遇到困难时轻言放弃。我承认基于他人认可的、对外依赖型的原动力比起主观想要“追寻真知”之类的答案显得浅薄又不高尚,但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 “正确的原动力”,每个人都有各自追寻的人生价值,活得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吧!我感恩自己一路走来的境遇,对现在的学术生活充满激情,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较为乐观,虽然还没决定是留美还是回国发展(可能现在更倾向回国了)。“


June

“若说是“冲动”或“即兴”,听起来可能有点玄学。但我的申请的决定可以说是由打开文档开始写下一些sop碎片那一刻开始的。我记得那时已经十一月了,晚上和几个朋友吃了饭,回到图书馆,不知怎么静不下心看书。于是就打开电脑,在左上角敲下自己的名字,日期,没什么腹稿地写下自己的研究兴趣。到第二天就完成了sop的第一稿。第一年硕士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申请phd,选择读硕士的初衷也只是单纯地想静下心来读书上课。对学术作为职业发展没有太多兴趣。记得MA第二年九、十月份,当时的硕士导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经常提起申请的事,语气中也影射着她认为我理所当然会在学术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可能受了她的影响吧,潜意识里觉得学术之路开始变得可行。毕竟,能够有奖学金作为收入,好好读书,思考,上喜欢的课,本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了啊。”



2. 申请过程中最大的焦虑是什么?

C:最焦虑的阶段应该是从十二月初提交申请到第二年一月初收到第一个面试邀请的那段时间。我不太担心自己的SoP和推荐信,但特别担心自己面试表现不好,因此准备了很久。我设想了无数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写了20页纸的提纲(事实证明完全用力过头),连做梦都几次梦见面试。那阵子因为焦虑,食欲和睡眠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幸好第一个面试一月初就来了。记得很清楚那是二零一八年一月三日,按理说还在假期中,就这么毫无预兆地收到了普林斯顿东亚系的面试邀请,而面试就在两天以后。那时候真是紧张如仓鼠。刚好在普林就读的小伙伴来到纽约,看我状态不对,邀请我一起出去喝酒,她听说我准备了20页的提纲后大为震惊,然后告诉我其实到面试这个阶段,其实录不录取跟我本身已经关系不大,更多是系里的政治、poi的话语权等等,面试的目的主要是看一看我这个人正不正常(笑)。现在想来,她说的话固然有安慰我的成分,但也不无道理,毕竟也听说过面试相谈甚欢结果却是一纸拒信的例子。我想,申请过程中的焦虑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这种焦虑的情绪会在某种程度上贯穿学术生涯——上课没法给出满意的发言,写不出论文,申不到funding,找不到教职……学会和焦虑共处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J: 比起申请结果,我的焦虑更多来源于学术生涯的种种未知。身边有很多早就下决心要读博的朋友,从第一年硕士起就开始参加会议,建立学术社交网络,关注学术脉络谱系。而我当时从没有真正认为自己是学术职场中的潜在一员,因而没有过多关注,也对职业化的思想交流不是特别感兴趣。我想我申请过程中思虑最多的依旧是,我到底属不属于学术界?我到底能不能游刃于某既成“领域”,某“领域”承继的研究课题和所关注的问题到底是不是我的问题?万一学术界很无聊怎么办?


R: 我在北美的博士申请曾经失败过一次,所谓的“全拒得”。然而不论是最终失败的申请还是最终成功的申请,我在此过程中最大的焦虑都是担心会“全拒得”,只是失败后再次申请的时候这份焦虑自然而然变得更大了而已。导致这份焦虑的根本原因还是北美学界的博士申请结果的不可控性。在此的“不可控性”并非指我没办法去控制各校的评审委员会决定是否选择我——我当然没法控制他们。我指的“不可控性”是北美博士申请和甄选机制本身导致的各种明面和默许的规则与偏好,其中甚至有很多和申请者的学术实力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些规则与偏好构成了一个复杂、多样、且充满变数的体系。我能做的仅仅是确保把能够通过主观努力得以改善的那些方面尽量做到最好,但这并非是能够得到理想结果的充分条件。



3. 如果没有进入学术界,此时会在做些什么呢?

R

“这个问题我在首次申请失败后以及去年疫情中被迫自问自答过很多次。大学本科毕业之后、人文研究生涯开始之前,我曾经在国有四大行有过一段多年的工作经历。如果没有进入学术界,我可能还在金融圈,或者跳槽去了相关的行业。国有四大行的经历除了让我结交了个别好友以外,对我之后的人生发展还有3点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为我之后硕士阶段的留学生活提供了一部分的经济保障;其次,它培养和训练了我一些比较有泛用性的职业技能,给我些许退路;最后,它也使我认识到有哪些工作是自己不想做的。

我还追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离开学术界,会做些什么呢?”这是个我极其不愿多考虑的问题。但是,万一哪天人文研究最终让我不能温饱了,或者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家庭计划,那我可能不得不去直面这个问题。我意外地发现曾经的工作经历使得自己虽然希望从事的职业不多,但能够从事的职业不少。如果必须要放弃人文研究的梦想,那就设法找一份自己不那么讨厌、又能让自己和家人能快乐生活的工作吧。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C

“现在想来很不可思议,但申请时的我似乎从来没有预设过自己可能会“失败”的可能性……大概是因为不敢想吧!如果第一次申请失利的话,我应该会再试一次。如果第二次也失败,就坦然接受自己可能并不适合学术这个现实,然后找工作。我从小对演戏和写作很感兴趣,中学时在学校发的生涯规划表上写了演员或者作家(笑),硕士阶段也参与了一些学生电影的拍摄。如果没有进入学术界的话,我可能会想成为一个演员或是自由撰稿人。也可能会尝试影视方面的创业,和MFA的同学一起办办影展之类的。考虑生计的话,我或许会投一些咨询公司或是智库的岗位。比起一成不变的事务性工作,我对case by case、可以接触不同领域知识的工作更加感兴趣。我有个学姐在听说我打算走学术道路时跟我说过,读博只是万千种人生选择中不好不坏的一种而已。我知道有些学校的老师会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施加压力,但真的没有必要觉得“最厉害的人都申请上了,去业界的都是申不上博士的”——其实我认识好几个被系里公认极具学术潜力的学生最后连尝试都没尝试一下就直接去了业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是更可贵的。”


J

“我常常在不同年龄以不同角度思考“我到底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最终认定的是我对媒介特殊性毫无偏执。在申请人文硕士之前我学的是电影,辅修创意写作。不像很多美国的同学从高中开始把玩相机,在申请北美的艺术学院之前,我没有动手拍过电影,只有文学创作是从小一直在继续的。电影吸引我的是一种感官延展、重组的可能,亦是一种概念的具象化。本科毕业后,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转行学了人文,我无法回答,因为这在我看来不是一个“转行”,只是另一种输入和输出的模式。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也参与了各种拍摄,电影策划,写过稿。所以,如果没有进学界,或许我会继续参与各类艺术创作项目,找喜欢的平台和渠道撰文码字,或做文学或理论作品的翻译…听起来好像比学术界有趣?但现实点说,我不是一个喜欢浪费时间的人,参与过的烂作品会让我抑郁很久。更何况,freelance工作不像学术界可以在维持收入的同时奢侈地阅读与思考。”


III  线上对谈

● 关于学术研究与做人做事

J:你是第一个如此坦诚的回答申请的动力来源于自己的“对外依赖型人格”,我很好奇,读博和其他职业相比是如何满足你“对外依赖”的特质呢?

C: 我的对外依赖体现在想要自己被听见、被看见——我在这方面的诉求会比较强烈。我是弃商从文的,就读于商学院时一直觉得很迷茫,因为在那些case study和冷冰冰的数字中找不到自己的subjectivity,我呈现出来的东西似乎并没有我自己的痕迹。而人文学科不一样,文字承载着我的思想、我的个人色彩和温度。选择职业不仅是选择你热爱的一个研究对象,也是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媒介去呈现给世界的过程——不管是文字也好,影像也好,图表或数字也好。而我选择人文学科,选择文字,它是我和这个世界进行对话的方式,它让我被听见、被看见。


关于学界研究与业界工作

J:说到“弃商从文”,R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多人听到“商”与“文”会本能地反应,这两者是不兼容的,而对人文的追求必然是和商学院的价值观不相符的,你们有没有受到过类似的质疑?又会如何回应这样的声音呢?

R: 我自己从未受到过这样的质疑,可能是因为在开始人文研究后彻底放飞自我了吧。何况,放弃挺好的金融界工作跑到人文研究领域,这简直可以说是个人经济生活上的自杀式行为。都这么惨了,凭什么还会有人质疑?

我个人是同意“商”“文”价值观不太兼容的观点的。只是我觉得可能要说得更明白一点,即此处的“商”包括大部分营销类工作,而不仅是贸易经商;而“文”是学术研究,而非文化修养。在我看来商和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核心是营销精神,后者是实事求是。于是在实际操作上,前者对于吹嘘、钻营、表面工夫等的道德容许度是非常大的。但是比较无奈的是,人文研究因为不像工科那样可以立竿见影地看出研究和研究者的水平,于是我们在人文学术圈子可以看到一部分成功的例子实际上营销精神远大于研究内核。所以归根结底,每个人在明确自己为何从事人文研究的同时也避免自欺欺人吧。

不过话说回来,商、文精神不兼容不代表人文研究就该只关心研究质量本身。最简单的例子:好的论文如果想让更多人看到,需要在导语部分着重强调其意义并引发读者兴趣;硕博申请如果想要成功,也势必需要全力的自我展示。甚至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北美,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夸大吹嘘和自我展示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不明。

然后“商”的哲学也不是完全对立于“文”。比如以下这一意识我觉得是重要的——好的研究也需要资源网络的助力。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未必的。做好的产品(论文)的同时也要搭建好的平台将产品推广出去。所以我很喜欢与自己认可的学友搞跨校的交流和研讨会。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这么做。但是还是回到一开始说的,我会随时自省这是否为了研究的目的,避免掉入为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的营销路线。至于别人的初衷,这不是我能控制的。


待更

● 关于学界研究与业界工作(继续)

● 关于象牙塔与世俗焦虑

● 结语


转载自wechat号 船歌Chorale,也在此感谢他们的授权。




回应
2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声望
702
寄托币
3432
注册时间
2012-3-14
精华
0
帖子
19040

香港offer勋章 经济offer勋章 寄托22周年 加拿大offer勋章 英国offer勋章 人文版offer勋章 美国offer勋章 19周年勋章 中秋勋章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23周年庆勋章 FALL祈福章

沙发
发表于 2021-6-30 09:20:57 |只看该作者
感谢转载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15
寄托币
1672
注册时间
2014-4-10
精华
0
帖子
321
板凳
发表于 2021-7-29 02:38:55 |只看该作者
才发现他们对谈的下篇早就出来了,转帖如下:

一些后话:回顾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

(下篇)

线上对谈



本篇为此次对谈的下篇,接续上篇有关“学界研究与业界工作”的线上对谈部分。在上篇中,对谈参与者分享了各自人文博士申请的初衷、经验、与困惑,也谈到了关于学术研究与做人做事的种种。本篇将分为分为“关于学界研究与业界工作”,“关于象牙塔与世俗焦虑”,和“结语”三个部分。

1

关于学界研究与业界工作(接上篇)

说到“弃商从文”,R似乎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多人听到“商”与“文”会本能地反应,这两者是不兼容的,而对人文的追求必然是和商学院的价值观不相符的,你们有没有受到过类似的质疑?又会如何回应这样的声音呢?



C:

我受到的倒不是价值观方面的质疑,更多是从世俗功利角度的——“学金融多赚钱呀,为什么要转文科”之类的。我的回答也很简单粗暴——学商科对我来说没有学文科快乐,这个原因我在上一个问题回答过。我觉得选专业,不管学商科也好,人文学科也好,最忌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当年申请商学院,很大原因是我出身的本科学校并没有太浓的学术氛围,校园生活充斥着世界五百强实习和商业竞赛,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选专业的思路难免会局限起来。但是现在回头看看,走了弯路也是种宝贵的人生经验,这让我更加意识到我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发自真心!

R:

(希望你不是自欺欺人——R看着上面冷冷地说。

J:

(以及你每次都急着在最后抒情对人文理想表忠心让我完全没有办法接话……hmmm——



言归正传!关于学术界的“trendy”文化,听起来倒和某种消费主义异曲同工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未必的”这句话我很赞同,尤其是近些年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入学申请和教职等,真的未必取决于研究的扎实与否。所谓“搭建平台”也是我博士这两年在思考的问题,以前只会抱怨领域内有趣的作品少,现在更觉得一个开放,能够激发人思考的平台是自己需要去搭建和保护的。如果无法进入一个自己喜欢的圈子,就努力开辟这个圈子。


R:

有时候是现存的某部分圈子或圈子的某部分没法让自己喜欢,只能自己造了。上面这话可能听来刺耳,但对想踏进却还没踏进这个圈子的朋友可能有一定意义:在进校、进某个研究生阶段的项目前不要一厢情愿地想象自己即将进入一个人人求知若渴人人和善的象牙塔。当然了,之所以会有可能开辟自己的圈子,也是因为只要真挚地去做研究,总会遇见志同道合的学友,在你最危急的时候也总会有挺身而出愿意全力帮助你的伙伴。

J:

那C同学又是如何从充斥着“五百强和商业竞赛”的校园氛围中意识到人文学科作为潜在职业可能的?

R:

(她纯粹误入歧途——R叹息道。

C:

转专业的想法是直到在商学院开始读硕士才有的。说来惭愧,我本科时的人文教育欠缺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虽然我读的是语言类专业,但直到我开始在美国开始读金融,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东亚研究这样一个专业。当时真的是相见恨晚啊。所以申请时的信息不对称真的是很可怕的,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兴趣点在哪里,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专业,不知道有人做着这样一些研究。如果我们本科时能上更多不同领域的选修课,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学者,那我或许能更早意识到人文学科才是我的真爱。

J:

东亚研究这个专业本来就是一个wartime product,紧接着和冷战时期的地域研究一脉相承。直到现在东亚这个基于地理领土的知识生产都还需要在北美学界被不断反思就是了。



关于象牙塔与世俗焦虑

看了你们所谈到的申请期间的焦虑,我还想多听听你们的想法。申请者很多,而申请焦虑往往跟性别,年龄,别的职业选择都密切挂钩。光谈人文理想是不现实的。二位觉得自己跟周围人比较,作为申请者起点有什么样的优势与劣势?


R:

没什么优势,不如说按照一般的评判标准,倒有很大的年龄劣势。

C:

我申请博士时已经27岁了,用世俗的眼光看,女生这时候应该操心自己的终身大事,而不是去读一个需要六七年并且不大赚钱的博士。我比较幸运的点在于生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里,父母从不会给我的人生设定任何框架,他们鼓励我积极探索各种可能性,按自己的意愿活出精彩的一生。

J:

(鼓掌,总是如此满满正能量。

J:

这点我也深有体会。刚读博士第一年就有身边的人不停问 “什么时候毕业?”好像早早毕业是唯一的目的,毕业之后找到工作才是人生正轨的起点。尤其是“终身大事”这个问题,仿佛也会被读博这个选择影响……不过话说回来,家庭和经济实力又确实给不同人的博士生涯截然不同的压力,甚至也导向了研究课题选择的不同。

R:

对于不需要太多田野调查的课题来说,其实经济能力对课题选择影响就不是很大。不过既然提到研究课题的选择,容我稍微扩展一下,我想说研究课题的选择直接基于每个人对于学术研究的初衷和态度。比如我的自我定位类似于literary historian,我是觉得有很多东西,历史学角度的研究、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往往告诉人们的是相对宏观的,比如当时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社会是怎么运行的,有些什么没有些什么。然后literary historian的工作有时候就会相对微观一些,是去搞明白当时某个特定群体、阶层是怎么看待、想象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并且这对现世有什么启发和警醒。作为人文的研究者,可能大部分人一直在扪心自问做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因为既不能直接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又不能直接造福社会。

J:

嗯,其实我想说的也是,学者自身的境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个学者选择的研究题目和做研究的动机。如何自我界定人文研究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可能也是很多人一直以来的课题。除此之外,如何跟家人,身边不在学术界的人沟通和传达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也往往是不易的。

C:

我觉得国内外对“读博”这件事的理解是有很大差距的。在美国,读博就等于工作了,有收入、有医保,和你去社会上找一个工作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国内,人们普遍还是觉得读博等于还是在“学生”这个阶段,它和走上社会、有一份正经工作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我想这也是别人会经常问“什么时候毕业”这个问题的原因。因为疫情原因我“逃”回国内,也发现国内的大家对于年龄的焦虑如此之深重,好像30岁还在学校里不结婚就要原地爆炸一样。然而读博也好,工作也罢,做什么的时候青春不是在逝去呢?我认为没有必要assume读博和毕业之后的人生阶段有多么不可逾越的一个鸿沟。国内普遍的观念是读书到22-25岁完成,婚姻在25-30完成,由此可见完成学业在婚姻之前。我们在个人发展上早就远远不同于这个观念了,何必在感情上又去被这观念束缚住呢。再说,如果你愿意,读博也可以结婚、生子、甚至创业啊?为什么觉得一定要完成了一件再完成另一件?

R:

我不太认同“在北美读博就等于工作了”这个认识,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领域。首先就收入而言,即使是奖学金最丰厚的学校和项目,其金额和普通业界工作相比还是要低不少,也没有年金、养老金的缴纳。其次,撇开那些奖学金最多的顶尖私立学校,很多学校本身相对较低的奖学金、TA工资甚至无法涵盖到一个博士生毕业。比如北美东亚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从博士一年级入学起开始算一般需要至少6年的时间,而有些学校仅能给出3到4年的经费。所以如何能“等于工作”呢?


至于年龄和婚姻焦虑,这的确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会导致极大的认识上的差异。这里的文化背景我不仅指不同国家、地域,也指不同的阶层、家庭背景。我觉得没有一概而论的回答,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牵涉到子女和父母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家庭结构、经济条件、以及各人对于梦想的执着程度等各种因素。这些我们可以在今后开篇细谈。


然后C提到了育儿这一点,我觉得这点应该更慎重地去考虑和计划。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也可以不读;婚也什么时候都可以结,甚至不结。而孩子,虽然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或者不生,但是很遗憾,在“什么时候生”这个问题上没有无限的自由度,因为被人的客观生理机能的变化所限制。对于有生子意愿的读博家庭的女性(这里包括自己从事人文研究的女性,和为了伴侣从事人文研究而默默付出的女性)而言,的确存在错过最佳育龄期的风险。而对于整个读博家庭来说,也要考虑育儿的工作分配和精力分配。何况有时候计划真的赶不上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可控的突然变化。



结语

是的,今后可以聊的内容还有很多。但是——为了让此次的对谈不在满满的忧虑中结束,让我们来聊聊在读博期间特别快乐的事情或者体验吧?



C:

读博期间快乐的瞬间真挺多的,在京都上古文课下课后沿着鸭川散步、出去开会偶遇久违的同窗、导师来我的家乡讲课然后一起去逛夜市……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其实是准备一个presentation的时候。记得是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我正处于酒后的微醺中,突然文思泉涌,在电脑前写到两点多都毫无睡意。Presentation的内容是一个我曾经并不熟悉的作家,但是读了她的小说和传记之后,那种共鸣如此之强烈,甚至让我觉得她好像平行宇宙中的另一个我。学术生涯中写过不少文章,但不是每次都能感受到这种激动的心情——不因任何外在的肯定而感受到喜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充实。那时候觉得人生中能有六七年时间能够不考虑生计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很感恩。

J:

C描述的状态我也很有共鸣。能在一个鼓励人文交流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且得到回应,本身是一件很令人感动的事情。对我个人来说,我不认为学术界和现实是割裂的,所以这几年的博士生呀带给我的快乐也并不全与学术相关。同样的,我从不认为抽象的问题是真正“离地”的,也不会神化任何不被思考和结构过滤被全然掌握的“现实”。学术界对我来说并不是闭塞的,我也鼓励大家不要给自己预设任何框架,自由地负责地思考未来的路。一段学术之旅或许不能给所有人带来满意的结果或最优的平太,但它能带给人的也绝不只是一份教职。学术界的六七年最为“奢侈”的部分在于它可以推动你时时刻刻质询,你究竟在思考的是什么?带着无解的问题,多样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是件很有趣的事。

R:

对我而言,快乐之一还是这句话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关于《论语》我是外行,所以这里我对于此句的理解只是诸多阐释的一种。我对此句“习”字的理解是,在实际经验中检验、体察、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东西。有时候某些理论、某种研究在看的时候觉得或平平无奇或光怪陆离,但之后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某些现象、某些问题的时候,那些看过的字字句句会随之出现在脑海中,使我能用某种更清晰、更深入的视角和逻辑去理解这些事物。而且,在此过程中时常还会触发我对于相关事物、对于自身、对于这个世界的更多的思考,同时引发更多的问题。这个过程对我而言蕴含着极大的会心的乐趣,而且也使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得以提升。这就是读博期间让我觉得特别快乐的事情之一。当然了,这种快乐不是只有通过研究生或者学者的生活才能感受到的,不过我现在走的这条路上这种快乐的确更频繁、更深刻地出现。

J:

我很好奇,想必大家身边都有因各种原因为是否申请博士犹豫不决的朋友,二位想对犹豫中的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R:

犹豫一下也挺好的,毕竟这的确可能是条开始了就比较难调头、难找到岔路的单行道。是否读博士没法依据任何普遍的判断标准,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性格上与普通业界工作的兼容性、对研究的热爱程度、家庭的经济条件和长远规划、在对应领域的天赋等等。以下的办法可能适合任何职业道路的选择:把自己擅长的、不擅长的、喜欢的、不喜欢的事情分成4个集合,看看有哪些职业能同时满足喜欢和擅长又避免不擅长和不喜欢。忠于内心,审慎选择。

C:

我建议还在犹豫的同学们想象一下读博可能造成的最坏结果——和父母、伴侣长时间的分离只是一方面,如果你毕业后久久无法找到满意的教职,数年间只能在一所名不见经传、周边也没有什么娱乐生活的学校任教,甚至找不到教职被迫离开学术圈,那你还会愿意用六七年的时间来攻读这个学位吗?如果你的回答是非常坚定的“愿意”,那么不妨一试,毕竟你连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了,还有什么能阻挡你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分享《一些后话:回顾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上篇)》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分享《一些后话:回顾北美人文博士申请经历(上篇)》
https://bbs.gter.net/thread-2452725-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关闭

站长推荐

【今晚19:30】昆山杜克大学 五大硕士项目
今晚宣讲项目:管理学、环境政策、全球健康理学、医学物理理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感兴趣的小伙伴,点击内文扫码参与~!

查看 »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