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1年从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的,经济学博士,28周岁。一晃儿这都过去十年了。回头再看看读博时和毕业后的一些经历,分享点儿感想。当然,不谈个人家庭,主要谈谈职业发展上的一些感悟吧。
先上两张毕业那年和今年的照片。
1. 偶然性和路径依赖其实对职业发展影响很大
我博士毕业以后没有全职留在学术界。这个很多熟悉我的网友都知道的。以前也分享过。这里不多重复了。
当时也有学术界的全职工作机会。但其实最顶尖的美国大学的教职我都没啥希望,而并不是我自己“选择”不去。是想去也没机会。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其实我毕业的时候呢,系里都会根据博士毕业论文集中最主要的那篇论文,英文叫job market paper(jmp),来评估每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未来的发表潜力,然后系里会根据这个共识在学术市场上给与不同力度的支持。我当时的jmp写的是某外汇交易市场效率不高,存在套利空间,而这种低效是人为造成,并提出了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下的定价方法,并给与了实证支持。不是很复杂,但自己感觉写得不错,但当时除了我的一位主导师(麦金农教授)和商学院的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教授(Darrell Duffie,但不是我们经济系的)认为我这篇论文很有学术潜力之外,系里其他学者一致反映这篇文章不咋地。很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教授都是加拿大人。
当然,很多学者对系统性存在套利机会这种状况从下意识上就有所抵触。我也同意,毕竟”那么多聪明人都没发现而就我发现了“这种事儿的确可能性很低。
其实对论文的评估,也是这些学术权威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相对客观的预测一下这篇论文以后可以发到什么等级的刊物上,毕竟毕业论文到最后需要多久才能发表不确定性很大,有的甚至不会被发表。如果被评定是可以在经济学或金融学方向最好的几个刊物有发表的可能,那基本就是明星毕业生。去竞争美国前十项目里的教职。如果不是最好刊物,但可以在二流偏上的刊物有望发表,也会得到大力支持,争取去前50的学校任教。再往下的话,支持力度就不太大了。我当时系里明确通知对我找学术界工作支持力度不大,当然自己导师持不同意见可以自己写推荐信,利用自己的资源,也没人拦着。可能只靠一篇论文决定潜力太武断了,这个不好说,我说了也不算,毕竟那么多教授都会给出判断。教授们也绝对不会针对我,说实话没那个必要。真的就是觉得发表潜力不大吧。
但我的毕业论文真的那么烂么?还真不是,我毕业第四年,也就是2015年,那篇论文几乎原封不动被发表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上。我是单独作者。这个刊物可能会有网友来杠说不怎么样(好,你们很牛),但算二流偏上应该争议不大。结果讲话的话,如果我当时毕业的时候我的这篇论文可以得到更精确的评估的话,说不定我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会全职加入学术界。而且我写那篇论文的时候也就二十五六岁,这个年龄就有发JBF的水平,说实话我自己都感觉我科研潜力还行。
但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我分享这段经历也不是在这件事儿上纠结。而是在毕业后每当自己感觉自己的能力被低估了的时候,会提醒自己,不一定都是自己的问题。要有耐心。当然,当自己感觉比较顺利的时候,或者小有成就的时候,我也同样提醒自己,自己的能力变化应该不大。只不过是有些其他我无法掌控的随机性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帮助了我而已。
2. “结果讲话”
我爸有一句口头禅,就是“结果讲话“。我的理解就是出来混,不要说太多过程和理由,尽量以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在还没有结果的时候,如果雇主给你信任和耐心,自己也要珍惜。
毕业被定位的经历也让我明白,想做学术虽然全职在学校任教是最理想的,但如果由于任何原因没留在学校,如果真感兴趣也是可以业余或兼职自己做的,至少经济学这个大方向(也包括金融学)是可以的。
我其他帖子里分享过我博士毕业后以兼职的形式加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院,当时还直接被聘为副教授。主业在业界,去了BlackRock的投资策略组。虽然主业对学术发表没有要求,但我还是坚持着尝试着发表,也是希望不辜负这个副教授的头衔。
说实话,毕业头两年,没有任何发表,但学院也给了我充分的耐心。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是业余,学术发表相对平稳在每年两篇SSCI这个频率,刊物质量也成上升趋势,也终于开始用结果讲话并被晋升为教授。最近几年甚至跨学科在一些影响因子较高的SCI刊物上也有所斩获。
以这个发表频率,也有其他高校对我产生过兴趣。但我都礼貌的没有进一步交流。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对外经贸金融学院当年给我提供了这个灵活度非常高的平台,我是很感激的。所以能留我会尽量留在这个平台。当然,如果有一天学院或学校不想留我了,这个另当别论。
3. 没有尝试的机会别纠结
其实我的毕业论文在博士毕业两年前基本就写好了,后面都是做一些完善。当时写完了就放在学校给每个博士生都提供的官方网页上。但我猜点击量不大。
2010年暑假快开始的时候,我刚结婚不久正要去世界银行做个短期顾问,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Citadel Securities人事部的人打来的电话,说他们在找首席经济师(Chief Economist)。部门负责人看到了我的论文(对,就是那篇后来发在JBF上但当时不咋被很多教授看好的论文),然后让他来问我感不感兴趣去趟纽约专门探讨一下这篇论文并聊聊当首席经济师的可能。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诈骗电话。
我当时第二反应是:他们应该搞错人了或者对我的身份有什么误解。
我特意问了一下我哪篇论文?人家还真说对了题目。我又确认说我不是斯坦福教授,只是个博士生。人家说对,就是找我。长话短说,最后真不是诈骗电话,虽然我后来一直到了纽约都还有点儿怀疑。
主要负责面试我的那位负责人也是位亚裔,是个很神奇的人物。后来有一段时间还做过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的首席经济学家。当然这是后话,我俩在DC的时候还偶尔碰头吃饭。他在国务院,我在国际货币基金。当然他的相对位置比我高多了。
面试那天,我问他咋点名要找我来聊呢?他说看了我的论文认为我是个人才。
他问我能不能马上毕业然后加入他们。我回复虽然毕业论文都写完了,但还是想在工作市场上试一试。但其实主要是由于不想刚结婚就异地。
他还提醒过我,我这篇论文后面我讲的一些东西操作好了可以用来挣好多钱,这也是他想在我上工作市场前就把我叫来的一个原因。因为其他人也能意识到。但在学术市场上他忠告我不要期待有特别好的结果。我问为啥,他说,因为他们不在乎这种价值。我当时没在意。
很自然,这事儿最后没成。我跟家里领导也没细说。只是说没谈拢人家就没要我(当然这个描述也绝对是事实)。我家领导是一位比较专注学术的人,说实话可能到现在对Citadel这个名字都没啥具体概念。
我2010年周岁27。我后来35岁的时候成为九大行之一的亚太非日本地区经济组话事人都感觉是相对年轻的了,偶尔想想27岁真当上Citadel Securities的首席经济师的话,可能发展轨迹又不一样了。当然也很可能干不到两年就被辞退。
但我从来不为没有去而后悔。感觉过多去想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很不理智,因为不但耽误我充分体验眼前,而且为了一条自己没有选的路去后悔去惋惜根本没意义。没选就是至少当时自己认为有更合适的路可以选。
至于不是自己能选的,那就更不用后悔了。比如我就从来不为我没打NBA而后悔或纠结,因为压根儿没这选择。
毕业这十年,职业发展上经历了不少起伏。回头看看感觉读了博士挺好。没有这个博士学位,我不会有那些机会,也不会走到今天。当然了,可能没读博士发展的更好。但我读了。也希望在毕业后的第二个十年里在职业发展上我不但主业上能更进一步,在学术上也能在最顶级的学术刊物里发表论文。期望总是美好的,就算最后不能达成,但还有第三个,第四个,和好多个十年在等着我呢。所以也要好好锻炼身体,没有好身体很多好事儿都没机会。
最后呢,咱们来个首尾呼应,再上两张毕业那年和今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