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教授 [color=rgba(0, 0, 0, 0.9)]正式跟大家分享一个消息。我要在不久的将来(预期在2024年第一季度)兼职加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成为其经济系的教授了。已经跟系里达成共识,正教授头衔(full professor rank),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成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当然也欢迎并鼓励和其他学者合作。有很大可能还会在其数据科学学院(Academy of Data Science)有一个联合任命(joint appointment)。这将是我职业发展中另一个“斜杠”身份。 [color=rgba(0, 0, 0, 0.9)]目前只剩一些手续需要完成(比如在全职工作单位正式披露以及完成入职手续之类的),但原则上已经达成共识。特此感谢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帮助的老师们。由于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想写一些想法和反思供大家参考。
[color=rgba(0, 0, 0, 0.9)]先抄送一段维基百科上对该学校的简介:“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英语: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简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Virginia Tech),创建于1872年,是一所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主校区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黑堡,另于该州其他地区、瑞士、多米尼加等地设有研究中心... 截至2022年秋季,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提供280个本科和研究生项目,注册学生达37000人,在全世界的校友达24万人。在2024 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美最佳大学排名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位于全美第47名,公立大学第20名。” 至于这个学校在全球大学中的水平,我看了一下,最新的QS排名是三百零几名。虽然QS排名方法我不完全赞同,仅供大家参考一下。有个概念。 [color=rgba(0, 0, 0, 0.9)]感觉这是一所比较不错的大学了。我真的很荣幸能得到这个机会。毕竟这是对我这些年来坚持学术科研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的一个反馈。希望以后在这个平台上继续进步。 [color=rgba(0, 0, 0, 0.9)]说实话,虽然一直业余搞搞学术发表,但一直在对外经贸兼职,没怎么考虑换地方,也真不知道这十几年自己的水平在学术市场上是否有明显变化。今年离职对外经贸,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市场重新定位一下。我也是秉着看看最高能冲到一个什么段位的大学的想法去尝试。在了解的过程中,也考虑了国内的高校,其中也包括985/211以及一些香港高校在内地的分校。美国高校当然也有选择性地了解了一下。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十多年前我博士刚毕业时候相比,国内的高校在吸引海外人才灵活度上的优势已经消失。当然这个很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 [color=rgba(0, 0, 0, 0.9)]说得具体一点儿。我刚博士毕业的时候,美国学术界根本不会给刚出道的博士毕业生提供“斜杠”教职机会(虽然美国学术界对更有资历的学者的斜杠机会一直都很多,这个下面我会举例)。相反,当时中国的高校,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院,却有魄力去给年轻学者创造“斜杠”机会和灵活度(此情可待成追忆...回首贸大十二年)。而这次十多年后再入学术市场,觉得美国高校对给我提供斜杠机会的欢迎度明显比十年前提高很多,而中国高校似乎更保守了一些。同样的发表记录,同样的工作履历,在美国高校得到的反馈,不管最后是否成功,基本都是“你其实就是一位学者,我们尽量看看能否找到双赢的安排。”至于在中国的高校,往往世界排名上低好多的高校,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color=rgba(0, 0, 0, 0.9)]再说两个重要信息:科研立项和研究生录取。
[color=rgba(0, 0, 0, 0.9)]科研立项:上面说到了,在这个学术平台上可以成立自己的科研团队。所以欢迎有需要的企业和机构来立项。这个程序至少在美国高校都比较成熟了,这里就不细说了。
[color=rgba(0, 0, 0, 0.9)]研究生录取:该校经济系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经济系整体排名感觉应该在美国大学里六七十名的样子吧。欢迎有实力的同学考虑申请。我以后应该也会有招博士生的需求。硕士录取我也大概率会积极参与。我会利用我在业界的经验给经济系的同学们一些求职方面的指导。最近还有一个新的硕士项目,是STEM。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更多信息可以查看官网[color=rgba(0, 0, 0, 0.9)]https://econ.vt.edu/graduate/nmims-dual-degree-masters-program.html
[color=rgba(0, 0, 0, 0.9)]最后说说当“斜杠”人士的感触和收获
[color=rgba(0, 0, 0, 0.9)]我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博士毕业后一直主业都不在学术界,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学术界,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术论文发表。这个以前也分享过。从斜杠青年,到现在成为斜杠中年。
[color=rgba(0, 0, 0, 0.9)]当年有当斜杠人的想法,一个主要原因是我本科毕业后去了纽约从事投行工作,工作时间很长。每周80个小时是常态。当时还年轻,但还是认为生活应该更多姿多彩才对。那个时候看到了经济师这个职业(我做“首席经济学家”的故事),感觉这个职业可以各种“斜杠”,穿插,就业面比较宽。可能会比较适合我。当然,才二十出头的我只是有种感觉而已。 [color=rgba(0, 0, 0, 0.9)]后来慢慢观察,了解。发现经济学和金融学方向,就业面可以在学术界当学者(教授),在政策机构当公务员,和在业界做金融行业或咨询。就业面的确很广了。其中业界收入最高,但风险也最大(比如最近瑞信被瑞银收购和08年那次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子),基本没有学术发表上的要求。学术界最稳定,但收入相对比业界少,还有就是“评职称”竞争很激烈,对学术水平和发表要求都很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创造知识。政策机构(比如各国央行,IMF,世行等)也算稳定,待遇挺好,对学术发表有一定要求但其实没有学术界高,收入潜力(不只是刚入职,而是整个职业曲线)也可以,但明显低于业界。 [color=rgba(0, 0, 0, 0.9)]我慢慢还发现,虽然绝大多数经济师都是在某一个就业方向一直干下去,但有一小部分可以随意在这三个大方向中的至少两个方向穿插。从而达到更好的回报风险比。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都当斜杠人。所以我也从读博士的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和尝试,只不过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成功”。
[color=rgba(0, 0, 0, 0.9)]比如说我的博士主导师之一,在货币政策领域发明Taylor Rule的John Taylor,就不光是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的教授,也同时有Hoover Institute的联合任命。还曾经当过美国财政部副部长。任期结束后又回到学校当教授,期间也经常应邀参加金融界的一些会议,分享观点。还有一位当年招募我接受斯坦福博士录取,前两年的诺奖得主,Paul Milgrom,在斯坦福任教期间还兼职开自己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当然,这种例子我接触过很多,这里就不挨个叙述了。虽然在整个经济师群体里是少数,想做到并享受这种状态带来的福利也要有相对的付出,但这些例子的确对我影响很大,而且斯坦福这种相对自由的校风也非常适合我的性格。 [color=rgba(0, 0, 0, 0.9)]我也是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创立了定点集团,一开始的主要业务也是提供经济咨询服务(在美国当个体户!)。但后来由于加入IMF,定点只能转型了。 [color=rgba(0, 0, 0, 0.9)]学术方面,我博士毕业后一直在对外经贸的金融学院“斜杠”,直到2023年。主业在业界和政策机构交替。每次离开业界,总有人问我为啥要放弃业界的高薪去政策机构,其实有一定的情怀因素,但也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给自己多留一条路。在风险没有发生时,这种安排有不小的成本。但谁能保证一直都不会有负面冲击呢? [color=rgba(0, 0, 0, 0.9)]比如说08年金融危机,如果我没有提前选择离开投行去读博士,我大概率会被裁员。再比如这次瑞信被瑞银在官方指令下收购,如果没有我当年离开BlackRock加入IMF,这次重新回归IMF也并不一定会那么顺利。所以我的感受就是,能多一手准备的时候,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还是尽量稳一手。 [color=rgba(0, 0, 0, 0.9)]在我当“斜杠”人的过程中,有过不少负面噪音。我读书的时候开公司,当时就有网友说我不务正业,说这个以后没用,但其实在我后来毕业在业界找咨询方面的工作的时候还真的发挥了不少作用。 [color=rgba(0, 0, 0, 0.9)]我选择在对外经贸大学斜杠,也有网友说这体现了我学术水平低下,不只贬低了我,连我的论文合作者,还有对外经贸也一起贬低了。我第一次加入IMF,有人说我学术失败,在美国好大学拿不到教职,更别说什么full professor啥的了。我后来做瑞信亚太区的“首席经济学家”,由于工作性质曝光度更高,线上线下讨论我的人更多了,其中肯定也有不少负面观点。有说我太年轻的,也有说我其实级别很低的,当然也有说我水平很低的。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我在劳动市场上不断地在进步,但说我水平低的声音一直没有间断。 [color=rgba(0, 0, 0, 0.9)]其实,我在瑞信除了担任经济师之外,还有几个我当时基本不宣传的职位,其中一个就是瑞信香港的responsible officers之一。大概意思就是在香港监管机构眼里(比如SFC),我就是瑞信香港的“话事人”之一。也就是说我不但在主业外面有斜杠,在主业公司内部也是斜杠人,而这也只是公司内部的斜杠之一而已。 [color=rgba(0, 0, 0, 0.9)]现在分享这些,没有怼这些网友的意思,因为根本不值得我去浪费时间。而是想让一些在职业发展上也在努力规避风险的网友知道,尤其是在经济学这个大方向的同道中人知道,在自己努力的过程中,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负面反馈还有“指点”来自跟我们完全无关的人,而他们是否有指点我们的水平很难查证。面对这种噪音时要尽量排除。不要被干扰。因为当你取得成果和进步的时候,这些人不一定会为你高兴。而当你面对负面冲击的时候,你为斜杠付出的努力可能能帮你规避部分风险,而发出这些负面噪音的人肯定没人能拉你一把。好好的维护自己在各个斜杠中认识的朋友,导师,同事,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职业头衔才是最优选择。 [color=rgba(0, 0, 0, 0.9)]向前看,我还是会和以往一样,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个“斜杠”身份。祝大家在2024年都平安,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