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1115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情感] zt香港50樣經典小食 [复制链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6
寄托币
81259
注册时间
2003-6-23
精华
53
帖子
108

Leo狮子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01:05: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50a.htm
(有图片)

01經典中經典 - 辣魚蛋
據02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
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麵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 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晒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02絕版瓦砵 - 砵仔糕
砵仔糕本來是用瓦砵頭盛載,近年早已絕跡。
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老闆黃生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
生隆特別自台山運來砵仔做糕。缽頭的的骰骰,直徑只有兩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勻,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舊瓦砵煮來的糕,會特別香些。砵仔糕一啖一個,香滑彈牙,有米香,老闆黃生說他們每天閒閒 日賣出2,000個。

03日賣500底 - 雞蛋仔
五十年代雞蛋仔已經出現。當年小販都用炭爐,手持兩塊重重的生鐵,夾 蛋漿燒。近年的雞蛋仔已轉用石油氣爐,鐵夾也輕了。
[勁辣派甜甜掌門」每日賣出近五百底雞蛋仔,銷量驚人。其雞蛋仔是真材實料落足雞蛋(日用20隻蛋),蛋香十足,焗起的雞蛋仔立刻放風扇前風乾,令外殼脆口鬆化,蛋仍然保持柔軟。這店標明無色素,只見蛋色淡黃,鮮黃得刺眼的必屬加色之作,小心!

04明星至愛 - 魚肉燒賣王
絕對有理由相信魚肉燒賣的受歡迎程度遠高於正印蟹皇燒賣。
潮興雖然只是向供應商取貨,但老闆說蒸燒賣的火候很緊要。「蒸5分鐘就  好,耐 會太腍,仲每日分幾輪咁出,咁就唔會有倒汗水整腍 燒賣。」潮興的燒賣入口非常彈牙,豉油汁非常香甜,原來是特別用三四隻豉油溝成的。「好多明星都幫襯我 。好似林峰每次都買幾盒,陳慧琳 親都起碼食兩串,仲要勁加豉油添。」

05臭名遠播 - 臭豆腐
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全靠把厚豆腐連「臭滷」(發酵液)及水分,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
街頭好味的臭豆腐已幾乎絕跡,要試的話得去旺角美味食店。這 的臭豆腐很不錯,臭味夠,外面極脆,內 軟綿,難怪蔡瀾、譚詠麟都是捧場客。

06廉價富豪 - 碗仔翅
碗仔翅雖不是真魚翅,但起源卻真的來自魚翅。四五十年代在廟街榕樹頭一帶,街邊檔用俗稱「倒餿水」,即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開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賣。今日的碗仔翅當然已由鋪頭自己煲自己調校,沒有魚翅,卻有粉絲。
現時許多碗仔翅入了鋪,呂仔記做的湯芡很薄,不會起粉糰,入口滑膩,湯味鮮,重要是味精下得較少,食完不會渴足一天。
另外呂仔記生菜魚肉的魚肉標榜沒有增加彈牙口感的化學物質,咬落的確不甚彈牙,但魚鮮味夠,魚肉真實感百分百。
很多人都愛把碗仔翅和魚肉兩溝,最終成為街頭小食經典配搭。

07三點三 - 菠蘿包
菠蘿包因有塊凹凹凸凸似菠蘿的脆皮而命名,由細路食到而家,是香港人至愛的麵包。
正的菠蘿包脆皮要脆,包要夠香和鬆軟。樂園就特別做得出色,用糖、雞蛋、牛油、麵粉做成的脆皮,香脆鬆化;包身香味夠,是雞蛋足和加入豬油的效果,包粉筋性夠,非常鬆軟。
樂園在灣仔已有十二年歷史,是不少打工仔「三點三」的蛇竇。樂園的菠蘿包除是香港旅遊協會飲食指南所推介外,明星如鍾鎮濤、許冠文都是捧場客。

2004年11月3日 特別慘訊通知:
本莊收到一位熱心網友第一時間的特別通知,發現上述【灣仔樂園】經已關門大吉,並附上大字版貼「無理解僱」云云!奉勸各位菠蘿包迷,小心白去得個吉!
《特別鳴謝 Sylvia 熱心提供》

08爽甜 - 豬皮蘿蔔
豬皮蘿蔔是五十年代街頭哪喳麵的傳統 。五十年代香港經濟未起飛,哪喳麵一毫子有交易,又平又飽肚,大受工廠妹歡迎。
正的豬皮蘿蔔是不會浸得太腍,豬皮爽口,蘿蔔鮮嫩。靚靚的豬皮軟硬適中,彈牙爽脆。蘿蔔嫩口唔起渣,清爽清甜,配合其秘製麻辣醬更惹味。

09港式甜薄餅 - 糖 餅
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歷史,它之所以叫糖 餅,因夾在薄餅的糖 有如一段段 白,是幾十年前小孩子的平價零食。
糖 要由經驗豐富的師傅才做得好。做法是將麥芽糖加熱融化,以棍棒持續拉扯,令它由金黃色逐漸轉成白色,當糖 拉至條狀時就以剪刀剪成一段段,冷卻後的糖 就會變成脆身。
黃大仙的甜絲絲懷舊美食店的糖 餅入口脆卜卜而唔黐牙。薄餅日日新鮮做,又薄又軟,加上糖 和椰絲花生食,能重拾童年回憶。

10鬆化香甜 - 蛋撻
蛋撻陪住我們幾十年,相信好多人小時候都梳過「蛋撻頭」髮型,可知幾深入民心。
檀島蛋撻已有四十幾年歷史,由當年每個三毫子個賣到今日的$4個。檀島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咬落果然特別鬆化香酥。蛋漿蛋味夠,又滑膩,最得人心是甜度適中。
 
11失傳手製 -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樓紅極一時的壓軸甜品,近年已買少見少。現在有都是工場大量生產的貨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堅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個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證明師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長形糕盒內,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濃,甜一點更佳。

12香甜暖胃 - 煨番薯
從前中國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內,用剛熄滅的柴火灰爐將番薯煨熟。香港四五十年代街邊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圓鐵桶內煨,其後才用火力較持久的炭取代。
像位於旺角的陳婆婆煨番薯檔,一年四季也見其 影。平時專賣黃番薯,冬天便加賣當造的紫心番薯。
揀番薯要墜手大條、皮越皺代表煨得熟,太脹則煨得未透,若皮滲出黑糖,即糖分夠多一定美。

13貧窮產物 - 豬油渣麵
豬油渣即是以肥豬膏炸出豬油後剩下的渣,以前的人捨不得丟便用作煮麵,是貧窮年代的產物。
英記的油渣有肥有瘦,再加入冬菇;湯底以豬骨熬三個鐘,加上英姐自打的麵條,即使經長時間泡浸仍有嚼頭。不過,湯底味精仍重。英記營業時間是晚九朝三,夜市很旺場。

14名人捧場 - 沙翁
沙翁是很多人小時候的早餐之一。泰昌的沙翁外脆內軟,掰開會見 面有很多氣泡,難怪鬆軟如棉。老闆歐陽先生說秘訣是用滾水搓粉,炸時麵粉自會鬆開,口感便軟熟。
泰昌每天下午一時開始便不斷出爐,很新鮮,捧場客有周潤發、成龍、關之琳。

 
15極濃 - 熱蔗汁
三四十年前,街頭熱食之一是熱蔗。在冬日街頭,則一人一杯熱蔗汁,暖在心頭。
公利做蔗汁已經有54年,連政務司司長曾蔭權都是飲其蔗汁飲大。公利的蔗汁很濃郁,有蔗的天然香味,秘訣是要先煮蔗後搾汁。
「前一晚已經要煮熟 蔗,咁樣 蔗 甜味先出。攤凍後第二朝先可以搾。搾要隔渣再煲熱。出面有 會將蔗浸糖水,咁甜味咪假 」負責人崔太說。

16冬天必食 - 炒栗子
炒栗子本是天津的街頭小食,五六十年代許多北方人南來香港,炒栗子便傳到香港來。
今時今日的炒栗子已慢慢被機器取替。難得旺角JPC(日本信用財務)門口鄭生兩公婆仍以人手炒栗子,炒足40年。
手炒栗子的好處是較鬆化,不是滾筒炒栗子般的乾身死實。鄭生說炒栗子要不時抖氣吹風,讓殼內熱氣散去,然後再下鑊炒才甘香鬆化。另一竅門是炒栗子時加入砂糖,有糖作保護膜,栗子便不爆口。用的栗子是青島出品,品種較佳,集香、鬆、粉、甜於一身。

17暖笠笠 - 熱粟米
熱粟米差不多是冬天的指定小食。粟米最佳做法是蒸,用蒸氣把粟米蒸熟,粟米的水分和營養便不致流失。現代人貪快,很多以烚代蒸,甚至把粟米斬成小碌。
在旺角尚有一個老伯堅持用大竹籮盛粟米,下面以石油氣爐燒 ,以熱蒸氣蒸粟米,遠處看去一片煙霧瀰漫。粟米全部和 綠衣躺 ,一看便知是新鮮貨色。粟米入口很甜、勁juicy。

18賭仔至愛 - 馬仔
香港六十年代賭馬已大盛,馬迷流行一句「食馬仔,贏馬仔」的意頭口號,馬仔更成普羅大眾的至愛零食之一。其實馬仔叫「薩其馬」,本是喇嘛點心,在清朝時傳入中國。起初馬仔常見於北京的點心鋪,後來才漸漸傳到廣州及香港。
在深水 開業卅年的吳茂記以馬仔出名。馬仔製作不離雞蛋、糖調麵粉搓成糊狀,用漏勺架在油鍋上,將麵糊炸成粉條,然後放在模子中以糖漿黏壓成型。吳茂記的馬仔入口鬆化,有蛋香、糖香和奶香,原來是加入牛奶之故,難怪零舍好味。

19用靚土魷 - 咖喱魷魚
童年時吃咖喱魷魚會到涼茶鋪。
多年不見,多得蘇施黃在電台節目內唱好「泉昌」,才能重拾咖喱魷魚的美味回憶。
何生父子兩代共賣了卅六年咖喱魷魚,煮魷魚功夫到家。這 的魷魚咖喱辣度適中,香味濃郁,最突出是魷魚仍保持 土魷鮮味,不似其他店浸發過久的魷魚,味道全失。
原來何生取大土魷自己浸發,絕不會落令魷魚爽脆的硼砂,浸時不怕被搶走鮮味,與其他店 貨的質素自然有分別。

20清香軟滑 - 香蕉糕
小時家窮,吃不起矜貴的燕窩糕、雲片糕,只好吃香蕉糕。記得廿年前旺角花園街水靜鵝飛時期奇趣已有得賣,一大盆香蕉糕擺在門前,足足二三百件,一個早上已賣光。廿年後奇趣始終如一,香蕉糕依然大大盆不愁賣,老闆兼師傅的張生親力親為,用熟糯米粉、糖水和香蕉油,一搓即成,秘訣是用暖的糖水令糕身又軟又糯,放一天半天仍可不硬身。香蕉糕的確軟熟香甜,淡淡香蕉油味不搶。

21鹹甜有致 - 麥芽糖夾餅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 兩塊餅乾來吃。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
找到淘大商場這檔麥芽糖夾餅,是太平梳打餅款式,這小檔開了15年,太平梳打鹹香有致,配合麥芽糖的甜,鬆脆餅乾又有黐牙的糖漿,懷舊的甜美驟至。

 
22睇戲前必掃 - 鹵味
童年時看電影,入場前必掃一兩串。做法是將生腸、魷魚、雞腎、雞腳等烚熟,染上紅色素,切起串好就賣。沒秘訣沒難度,好或壞取決於新鮮。
新興美食老闆劉生,由於邊檔做到開鋪,30年專攻鹵味,所有材料即日整即日賣,從不隔夜。這 的雞腎和雞腳取自火雞,size比別家大,而且雞腳不新鮮會爛皮。新鮮,點都好食 !

23永不過時老餅 - 老婆餅
清末年間有個種冬瓜的農夫,因旱災失收而把妻子賣給大戶人家。他用賣老婆換來的錢做生意。並鑽研出以冬瓜茸做餅餡。命名為老婆餅。不料其後老婆餅賺大錢,更贖回他的妻子,此是老婆餅的由來。
據以賣老婆餅馳名的老牌餅家恆香負責人鄭小姐稱,老婆餅無論散賣或嫁女用,銷量都名列榜首。 香的老婆餅如此出名,原因是酥皮鬆化,拿在手已即刻散成碎片,冬瓜茸餡入口甘美香滑。
現時恆香平均每天賣出二萬五千個,證明老餅並未過時。

24白粥最佳配搭 - 油炸鬼
油炸鬼可追溯至中國宋朝,民間痛恨秦檜害死岳飛,故取下油鍋落地獄炸之的意義,由於忌諱「檜」字,便以同音「鬼」字代替。而油炸鬼多以兩油條並列,意謂秦檜夫妻二人。
有廿年歷史的林泰興有位做了四十年,專做油炸鬼的吳師傅。他表示油炸鬼做得好,最重要是掌握麵粉、筋粉和發粉的比例。這 的油炸鬼外層香脆,內 卻煙韌彈牙。加上林泰興的油炸鬼每天早上六點一直不斷出爐到晚市,新鮮香脆當然留住了不少客人的心。

25煙韌軟熟 - 糖不甩
糖不甩,顧名思義就是黏 糖不會甩掉的東西。跟湯圓一樣,有甜蜜的意思,從前大多在過冬、團年才吃。現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應,卻做不到鬆軟香糯的要求,很多時還一粒粒全黏在一起,難分難解。
玉葉賣了過百年糖不甩。之所以做得煙韌,全靠搓粉過程中加入溫水,不過負責人李小姐就話溫度幾高就不便透露。
玉葉的糖不甩上撒滿白芝麻、椰蓉和砂糖,分量多得差點掩蓋整碟,讓每一粒糖不甩都足以黏上,口感更豐富。

26奶味香濃 - 富豪軟雪糕
孩童時最愛聽到「叮叮叮鈴」的雪糕車聲,一聽便知有雪糕食。富豪軟雪糕33年來都只供應雲呢 單一味道。
雪糕做得特別香滑,原因是選用美國優質的牛油奶粉和雲呢 油。雪糕每日在沙田廠房做成雪糕漿,再送到雪糕車,保證日日新鮮。

27改良版 - 狗仔粉
狗仔粉是六七十年代的街頭小食。當時經濟環境差,順德人以熱水開粘米粉搓成條狀的「粉」來填肚。由於粉條尖頭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稱為「狗仔粉」。
傳統狗仔粉將麵粉糰批成條狀放下落湯去,湯較「杰身」,口感像吃「糊仔」。所以有些店已以爽口彈牙的銀針粉取代之。像老香港就有這款變種狗仔粉吃,而其他材料就跟足原著如肉碎、蝦米冬菇等。

28日日新鮮即製 - 花生糖
花生糖原是潮州的民間小食。後來超市及士多出現已包裝的花生糖,漸漸便取代了這種街頭小食。
99年頭,街頭又開始興起此小食,率先發起的是合興隆的黃偉江師傅,他認為包裝的花生糖以豬油做糖,糖多、花生少,糖較硬身,隨時咬崩牙, 面又有防腐劑。他於是以健康為原則,每天即做即賣來適應日漸講求健康的市場。果然,開檔便生意滔滔,現時每天平均仍可賣出二百條花生糖。
黃師傅做的花生糖勁多花生,不太甜口,軟度適中。糖種類有椰絲花生糖、黑芝麻花生糖、花生酥、花生條等,款式多多,由於不含防腐劑,黃師傅提議要在一星期內吃掉。

29高檔下午茶 - 西多士
時光倒流五十年,吃西多都是件高尚的事。「 陣時 酒店大餐廳先有西多,後來做法流傳出 ,茶檔先開始跟住做,不過價錢較貴。」蘭芳園老闆林生說。
這種由法蘭西多士傳來的小吃,來到香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以咖 醬做餡,蘸滿蛋漿炸香,再拌牛油食。另一個則是無餡多士,蘸蛋炸後跟牛油煉奶同吃。
由1952年鐵皮檔開始,蘭芳園兩款都有得食,但以前者較出名。咖 醬特別千挑萬選才選到現用的「蛋柳醬」,蘸麵包的蛋汁也用美國蛋和中國蛋溝成,取前者夠色後者夠味。用的麵包是九龍城老餅店鳳香園的貨色。這 的西多特別鬆軟香口,而且咖 餡一切下洶湧而出,不加任何糖膠已甜夠味。

30戰時小食 - 炸兩
廣州於1940年淪陷,在廣州泮塘鄉有家小茶居名「嚼荷仙館」,點心師傅為應付當時的物資短缺,便想出讓食客花最少錢,但同時可吃到腸粉及油炸鬼兩款美食,創造了炸 。就是將隔夜油炸鬼,用熱辣辣的腸粉包起來,一出竟大受歡迎,後亦流傳至香港。
林泰興的油炸鬼是即炸,包的腸粉也是即做,最精彩是腸粉由自磨米漿做,用舊米碌磨成,有米香,很滑身。吃炸 時蘸較貴價的淘大金標豉油,更顯惹味

31碩果僅存 - 砂糖夾餅
這種在平底鑊形鍋中煎的夾餅,據說是源自馬來西亞,五六十年代曾經盛極一時。可是這種懷舊小食近十年已銷聲匿跡,現在只有在維園遇到這個不定時出沒的老伯,才有機緣享口福。
砂糖夾餅跟格仔餅做法有點相似,把預先調好的蛋漿倒入鍋中煎熟,再整「底」起出來。吃時切成三角狀,像件蛋糕,內撒滿花生砂糖碎,入口外脆內軟,有點鬆糕的煙韌。老伯每日6:30pm左右在維園正門開檔,大時大節唔想同人迫就唔開檔,能否吃到也要看運氣。\r

32食腍唔食脆 - 五香熟花生
幾十年前的人愛吃五香烚花生多過脆口的花生。
現在走在街上間中都會見到有五香烚花生賣,但以合發的最似樣。
合發在大陸擁有一個花生種植場,花生自給自足,專揀大粒靚仔的花生自用。由於花生齋用水烚唔好食,傳統會加入五香粉一齊烚,以吊出花生香味。剝一粒花生放入口,花生雖然烚熱了,但仍有咬口,而且有很香花生味,跟脆花生相比又是另一種味道。

33香甜鬆化 - 皮蛋酥
皮蛋酥以皮蛋做餡,在嫁女餅中蛋象徵新婚娘子能開枝散葉。由於孕婦多吃酸薑皮蛋,故最初皮蛋酥是以蓮蓉包 酸薑和皮蛋的。到六七十年代,人們的口味開始喜歡只以蓮蓉加皮蛋來吃,便漸漸淘汰了傳統的皮蛋酥。
恆香的皮蛋酥用正宗湘蓮蓉,很香滑;加上糖心皮蛋,沒餲味有回甘。

34滑不溜口 - 豆腐花
有一千年歷史的豆腐花很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甜品之一。由從前用籮吊 嗌賣,到後來有豆品廠自己製造,再發展到涼茶鋪、糖水鋪都有得食。
好吃的豆腐花,不外乎是入口滑、豆味香。公和用的是大大粒的加拿大黃豆,用石磨把黃豆磨成豆漿後再煮滾,之後隔渣、撞成豆腐花。
「我 用 傳統石磨轉數低,磨豆時的熱量無咁易燃燒掉,因此豆味得以保持。我 幾十年 都用人手拿搾籃隔渣,隔得特別清。」
公和的豆腐花是在大瓦甕中撞出來的,大瓦甕除了可保溫,亦因為底部呈圓形,令豆腐花撞出來不易起渣。難怪吃公和的豆腐花不費一絲氣力,通通一咕嚕已經滑進肚 去,只留一陣黃豆香味。

35勁香 - 煨魷魚
最懷念從前在戲院門口的煨魷魚檔,香味隔條街都聞到。從前還是用炭爐煨,帶魷魚香之餘還有朕原始的炭燒味。可惜今時今日用電爐已失風味。幸好煙韌的口感和濃郁的魷魚味仍在。
美川用的是大隻的乾吊片,夠厚身自然有 頭。魷魚燒一燒,便搽上燒烤汁反覆再燒至乾身。魷魚香撲鼻而來。

36傳統新派兼備 - 大菜糕
四五十年代,沒有楊枝甘露、芒果布甸的時候,大菜糕是最平民化的甜品,屋 士多一定買到。當時的大菜糕是雞蛋形狀,以雙手拿 雞蛋殼蓋住大菜糕液體,再雪凍而成,衛生程度欠佳。現在也找不到了。
要重拾經典味道可到有42年歷史的義香荳品,這 有20種味道的大菜糕,除了經典的椰汁和蛋花味,還有水蜜桃、綠茶、青蘋果等味。大菜糕放在透明膠杯內,用匙羹食,爽口得像吃 喱一樣。

37真人show - 龍鬚糖
原名銀絲糖,傳說是宋代皇帝喜愛吃的其中一款甜點。因為龍代表皇帝,而糖表面又有一層層似龍鬚鬢的糖絲,所以亦有龍鬚糖的稱號。
龍鬚糖之所以歷久常新及被稱為國技之一,是因為它製造過程也是一場show,任何年代的人也愛看。
要找正宗的龍鬚糖,可到太古城中心找崔介冰先生。他的父親是香港第一代做龍鬚糖的人:「出面用的是全糖膠,質地較軟身,回南天就會融;我 用麥芽糖、糖膠、水煮過,質地硬身得來拉起唔易斷,有彈性,鬚較幼細,而且放雪藏擺一年半載都得。」
的而且確,他做的龍鬚糖咬落鬆軟一絲絲的,不太甜也不黐牙。

38白淨版鬆糕 - 白糖糕
話說明朝時順德倫教有個小販姓梁,蒸鬆糕時失手,粉質下墜,鬆糕不鬆。但人人皆食後都覺清爽膩滑,結果很快售罄。梁將錯就錯改以白糖炮製,蒸出晶瑩潔白的「白糖倫教糕」,後稱白糖糕。
在深水 北河街賣了廿四年白糖糕的坤記老闆傅生是順德人,五十七年前特別回鄉學做白糖糕。
吃勻坊間的白糖糕,都必帶酸,坤記的白糖糕是清甜冇酸味,只見糕身橫切面有無數小孔排列,非常彈牙爽口。如此過人之處主要集合三大條件:一是自磨粘米粉漿;二是粘米以新舊米溝成;三是經發酵的老米漿和新米漿混和的秘技(因溝得不好糕便帶酸味)。區區一件白糖糕有這麼大的學問,每日能賣上二百多件(夏天可賣五百件)也毫不意外。

39女生必食  - 棉花糖
在香港至少有半世紀歷史,早廿年前在戲院或遊樂場如荔園都輕易找到這些棉花糖,現在則甚少見。以前的棉花糖機要踩 腳踏(像衣車)才可行動摩打,令火水發熱及銀鑊旋轉,將砂糖融掉後,以離心力的形式將糖「發」出糖絲。現在的棉花糖機則是電動的。
坊間的棉花糖不是太甜就是太實。試過騰龍墟甜絲絲的就意外地好吃。質地很鬆軟。這 用的砂糖是百多元一盒的美國貨,並無添加劑。

40娥姐打響名堂 - 粉果
粉果原本是順德鳳城的家常小點,後來因廣州西關的娥姐打進茶樓。娥姐本來是大良自梳女,到廣州打工期間,因其美貌姿色,深得西關之黃大少寵愛。後來黃開了間「茶香室」,以娥姐粉果做招牌貨,由於粉果皮薄餡靚,很快名氣傳遍廣州。後來也傳到香港。
在香港街邊吃到的粉果,不是皮太厚,就是太油太膩。只有成利粥粉麵的粉果最 我口味。粉果皮薄得近乎透明,餡惹味而不油,試得過!

41勁滑白雪雪 - 豬腸粉
因為似豬腸,光滑的卷狀腸粉便叫豬腸粉。早於60年前,街邊豬腸粉已經十分流行作早點。
豬腸粉多是蒸熟而食,做得好的入口滑溜,帶 淡淡的米香。合益泰十幾年前開始經營豬腸粉工場,專營腸粉批發,他們的豬腸粉就曾批發到大酒店如香格里拉、香港酒店等。
六年前合益泰更自己做埋粥檔腸粉生意,以自家工場製腸粉作號召。坊間的腸粉大多加入石膏粉以助凝固。這店則以較健康的澄麵取代之。另外,捲腸粉一定要快,否則疊埋幾幅既不靚仔又厚身會韌。

42一千年歷史 - 蛋散
蛋散的散字正寫為「餚」,此字在一千年前的中國便有,證明歷史源遠流長。
傳統的糖蛋散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扭成蛋散狀落油鑊炸,攤凍蘸開過水的麥糖便可吃。在滿屋發現這個糖蛋散,外形與傳統的完全相同,但做法則有點分別,蛋散蘸的是麥芽糖混合蜜糖,不太甜又無咁油膩,蛋散鬆化香口,別有風味。

43吹水必吃 - 客家茶果
茶果的誕生是由於客家人喜歡聚在一起閒話家常,但嫌品茗太過單調,於是以糯米粉製作成鹹甜糕點,邊吃邊談。由於它配茶吃最適合,所以命名為「茶果」。到現在於大埔舊墟仍有些客家老人叫賣這種家鄉小食。
要在市區食正宗茶果,可到有十一年歷史的旺角真知味。老闆娘和師傅都是客家人,做法傳統。茶果有鹹甜兩味,分別有蝦米肉鬆、眉豆和花生、豆沙,咬下去又軟又煙韌,餡料很惹味。

44中山特產 - 杏仁餅
源於中山的杏仁餅已有百年歷史。傳統的杏仁餅大多是有「肉心」的,即外層有綠豆溝杏仁碎,內層則有甜甜又油膩的肥豬膏,現在「肉心餡」已很少見,多改以芝麻、花生等餡料代替。
要食鬆化又熱辣辣的杏仁餅,非到有六十年歷史的培園餅家不可。它是香港絕無僅有自家手製的杏仁餅家,創辦人李先生曾在荔園宋城、尖東好時中心等地方擺賣。
培園的杏仁餅之所以與別不同,一,遠遠已聞到杏仁餅焙焗時發出的香味;二,人手現場炮製,看到一敲一打的動作,娛樂成分豐富;三,餅入口脆而鬆化,沒有機製的硬掘掘,吃完不覺漿住喉嚨,而且內 雖沒有餡料,但明顯落重了花生和杏仁,吃完滿口都有杏仁餅的香味。

45橋底尋 - 鹽焗鵪鶉蛋
鹽焗鵪鶉蛋也是冬日的街邊小吃,有些更伴 炒栗子同賣。栗子華在鵝頸橋底一擺已經十多年。每到傍晚時分,行過的人總會禁不住其車上傳來的香味而幫襯。
此小吃其實沒甚麼難度,純粹講是火候和時間。選取大隻的鵪鶉蛋,用炒過的粗鹽 住烘焗,約大半個鐘,鵪鶉蛋便入味,吃起來軟滑帶蛋香,滲 淡淡鹽香。

46港式窩夫 - 格仔餅
看來沒啥難度,做得鬆軟、香甜原來也有幾番功夫。「甜甜勁辣派」的格仔餅即叫即整,咬下去有點吃蛋糕的感覺,每一口都充滿濃郁的蛋香。
由於格仔餅主要的用料是蛋漿,檔主為了增加蛋香,特別用上蛋味重的北京蛋,特別分量也增多,平均一「底」便有大半隻蛋。焗的時間也有規定,約焗4分鐘便會「起」出來,否則會變得硬繃繃。吃時加上牛油、花生醬、煉奶和砂糖,是傳統70年代的食法。

47脆皮多汁 - 豬大腸
豬大腸是著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窮,便把動物的內臟也炮製成美食。
大腸炮製工夫很多,首先要以水清洗多次去掉異味,再以層層疊疊的以「腸包腸」而成,風乾8小時才能炸出來拍得住乳豬皮的脆皮。廟街近「興」記那一檔(現搬至雅打街)是極力推介,除炮製依照以上方法外,就是從不翻炸,腸亦是日日新鮮返貨。吃落外皮脆卜卜,內 有汁又嫩。

48超彈牙 - 煎釀三寶
「煎釀三寶」通常是在魚肉釀茄子、尖椒、圓椒或豆腐中任選三種。一般人以為魚肉愈多愈好,其實做得好吃也講比例,一分魚肉三分菜的比例口感便最佳。魚肉以要手打、入口彈牙為之正。
牛頭角下 有一傍晚才開檔的小販檔就做得頗有水準。煎釀三寶是檔的主打,途人行過無不買五蚊篤篤下,因此流量快,次次買都是新鮮熱辣的。魚肉頗為彈牙,而且入口還十分juicy。小店每日只做四五小時,一般都在放了工時間開檔。

49   80年代經典 - 齋滷味
數十年前,人們把齋滷味當小食,行過幾蚊幾毫的即買即食。
齋滷味種類名稱多多,有酸齋、豉油齋,又有齋雞、齋鮑魚,其實全部都是用麵筋做成。用麵筋溝水造成不同形態、質感,加上自家製的特調醬汁才是要訣。
東方小祇園以80多年經驗調配不同的汁醬,每隻汁醬準用上三、四種材料調配,因此味道就是做得比別人好一點。
齋滷味入口特別軟滑好吃,保持「常暖」也是原因之一。「我 賣得多,每日賣一半又整一兜, 齋自然保持新鮮。」此店每日用上100斤麵筋做齋,以甜酸齋和齋鴨腎最搶手。

50鹹濕佳品 - 酸木瓜
酸木瓜是香港四五十年代非常普通的「口立濕」,在街邊的推車仔檔可以買到。
老香港的酸木瓜全部自家以白醋和白糖醃的,賣過兩日的就棄掉。以保留蔬菜的鮮甜味。除酸木瓜外,這 還有蕎頭、芥菜、蘿蔔、青瓜、蓮藕、椰菜、梨子和芒果,記得食芥菜的蘿蔔或芥菜時,加點芝麻和芥辣,零舍香口。

[ Last edited by coffeegirl on 2005-5-19 at 01:23 ]
If I am not at a cafe, I'd be on the way to a cafe.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212
注册时间
2004-6-2
精华
0
帖子
0
沙发
发表于 2005-5-19 01:08:31 |只看该作者
强烈支持,旺角有一份鱼蛋特好吃,每次都要排队,再加上一杯许留山,美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6
寄托币
81259
注册时间
2003-6-23
精华
53
帖子
108

Leo狮子座 荣誉版主

板凳
发表于 2005-5-19 01:31:10 |只看该作者

FT,这个地址居然有防止D拷功能。简体版如下

01经典中经典 - 辣鱼蛋
据02年8月8日《苹果日报》报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吨,约375万粒鱼蛋,是学生最喜爱零食的第一位,足见鱼蛋的地位。
街边笃鱼蛋是五六十年代产物。当时街边面档价廉,为减成本,便用潮州白鱼蛋的下栏,或不太新鲜的鱼肉,沟匀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欢迎,成为香港街头小食的台柱。
基本上,街边鱼蛋档都是从批发取货,味道大同小异,要出奇制胜就要靠个汁。好似劲多学生帮衬的「津味」,其辣汁辣得过瘾。原来,辣酱乃津味自制,混入咖喱粉,辣得来够香。而且这 人气旺,经常大排长龙,鱼蛋去货快,不会浸到无晒味,食落鲜味又弹牙,难怪每天可销出15,000粒鱼蛋,销量惊人。
 
02绝版瓦砵 - 砵仔糕
砵仔糕本来是用瓦砵头盛载,近年早已绝迹。
在深水 找到这档硕果仅存的瓦砵头砵仔糕。老板黄生说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头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备此糕点。
生隆特别自台山运来砵仔做糕。钵头的的骰骰,直径只有两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匀,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边硬中间软的现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旧瓦砵煮来的糕,会特别香些。砵仔糕一啖一个,香滑弹牙,有米香,老板黄生说他们每天闲闲 日卖出2,000个。

03日卖500底 - 鸡蛋仔
五十年代鸡蛋仔已经出现。当年小贩都用炭炉,手持两块重重的生铁,夹 蛋浆烧。近年的鸡蛋仔已转用石油气炉,铁夹也轻了。
[劲辣派甜甜掌门」每日卖出近五百底鸡蛋仔,销量惊人。其鸡蛋仔是真材实料落足鸡蛋(日用20只蛋),蛋香十足,焗起的鸡蛋仔立刻放风扇前风干,令外壳脆口松化,蛋仍然保持柔软。这店标明无色素,只见蛋色淡黄,鲜黄得刺眼的必属加色之作,小心!

04明星至爱 - 鱼肉烧卖王
绝对有理由相信鱼肉烧卖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正印蟹皇烧卖。
潮兴虽然只是向供货商取货,但老板说蒸烧卖的火候很紧要。「蒸5分钟就  好,耐 会太腍,仲每日分几轮咁出,咁就唔会有倒汗水整腍 烧卖。」潮兴的烧卖入口非常弹牙,豉油汁非常香甜,原来是特别用三四只豉油沟成的。「好多明星都帮衬我 。好似林峰每次都买几盒,陈慧琳 亲都起码食两串,仲要劲加豉油添。」

05臭名远播 - 臭豆腐
本来是浙江绍兴的传统小食,在上海一带处处可见。臭豆腐之所以奇臭无比,全靠把厚豆腐连「臭卤」(发酵液)及水分,放入密不透气的容器内发酵而成。
街头好味的臭豆腐已几乎绝迹,要试的话得去旺角美味食店。这 的臭豆腐很不错,臭味够,外面极脆,内 软绵,难怪蔡澜、谭咏麟都是捧场客。

06廉价富豪 - 碗仔翅
碗仔翅虽不是真鱼翅,但起源却真的来自鱼翅。四五十年代在庙街榕树头一带,街边档用俗称「倒馊水」,即酒家食剩的翅头翅尾,开豆粉水、落味精、豉油等去卖。今日的碗仔翅当然已由铺头自己煲自己调校,没有鱼翅,却有粉丝。
现时许多碗仔翅入了铺,吕仔记做的汤芡很薄,不会起粉团,入口滑腻,汤味鲜,重要是味精下得较少,食完不会渴足一天。
另外吕仔记生菜鱼肉的鱼肉标榜没有增加弹牙口感的化学物质,咬落的确不甚弹牙,但鱼鲜味够,鱼肉真实感百分百。
很多人都爱把碗仔翅和鱼肉两沟,最终成为街头小食经典配搭。

07三点三 - 菠萝包
菠萝包因有块凹凹凸凸似菠萝的脆皮而命名,由细路食到而家,是香港人至爱的面包。
正的菠萝包脆皮要脆,包要够香和松软。乐园就特别做得出色,用糖、鸡蛋、牛油、面粉做成的脆皮,香脆松化;包身香味够,是鸡蛋足和加入猪油的效果,包粉筋性够,非常松软。
乐园在湾仔已有十二年历史,是不少打工仔「三点三」的蛇窦。乐园的菠萝包除是香港旅游协会饮食指南所推介外,明星如钟镇涛、许冠文都是捧场客。

2004年11月3日 特别惨讯通知:
本庄收到一位热心网友第一时间的特别通知,发现上述【湾仔乐园】经已关门大吉,并附上大字版贴「无理解雇」云云!奉劝各位菠萝包迷,小心白去得个吉!
《特别鸣谢 Sylvia 热心提供》

08爽甜 - 猪皮萝卜
猪皮萝卜是五十年代街头哪喳面的传统 。五十年代香港经济未起飞,哪喳面一毫子有交易,又平又饱肚,大受工厂妹欢迎。
正的猪皮萝卜是不会浸得太腍,猪皮爽口,萝卜鲜嫩。靓靓的猪皮软硬适中,弹牙爽脆。萝卜嫩口唔起渣,清爽清甜,配合其秘制麻辣酱更惹味。

09港式甜薄饼 - 糖 饼
在香港至少有八十年历史,它之所以叫糖 饼,因夹在薄饼的糖 有如一段段 白,是几十年前小孩子的平价零食。
糖 要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才做得好。做法是将麦芽糖加热融化,以棍棒持续拉扯,令它由金黄色逐渐转成白色,当糖 拉至条状时就以剪刀剪成一段段,冷却后的糖 就会变成脆身。
黄大仙的甜丝丝怀旧美食店的糖 饼入口脆卜卜而唔黐牙。薄饼日日新鲜做,又薄又软,加上糖 和椰丝花生食,能重拾童年回忆。

10松化香甜 - 蛋挞
蛋挞陪住我们几十年,相信好多人小时候都梳过「蛋挞头」发型,可知几深入民心。
檀岛蛋挞已有四十几年历史,由当年每个三毫子个卖到今日的$4个。檀岛的蛋挞有128层酥皮,比普通的100层多,咬落果然特别松化香酥。蛋浆蛋味够,又滑腻,最得人心是甜度适中。
 
11失传手制 -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楼红极一时的压轴甜品,近年已买少见少。现在有都是工场大量生产的货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坚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个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证明师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长形糕盒内,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浓,甜一点更佳。

12香甜暖胃 - 煨番薯
从前中国村人常把番薯放入灶内,用刚熄灭的柴火灰炉将番薯煨熟。香港四五十年代街边煨番薯亦是以柴火放在大圆铁桶内煨,其后才用火力较持久的炭取代。
像位于旺角的陈婆婆煨番薯档,一年四季也见其 影。平时专卖黄番薯,冬天便加卖当造的紫心番薯。
拣番薯要坠手大条、皮越皱代表煨得熟,太胀则煨得未透,若皮渗出黑糖,即糖分够多一定美。

13贫穷产物 - 猪油渣面
猪油渣即是以肥猪膏炸出猪油后剩下的渣,以前的人舍不得丢便用作煮面,是贫穷年代的产物。
英记的油渣有肥有瘦,再加入冬菇;汤底以猪骨熬三个钟,加上英姐自打的面条,即使经长时间泡浸仍有嚼头。不过,汤底味精仍重。英记营业时间是晚九朝三,夜市很旺场。

14名人捧场 - 沙翁
沙翁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早餐之一。泰昌的沙翁外脆内软,掰开会见 面有很多气泡,难怪松软如棉。老板欧阳先生说秘诀是用滚水搓粉,炸时面粉自会松开,口感便软熟。
泰昌每天下午一时开始便不断出炉,很新鲜,捧场客有周润发、成龙、关之琳。

 
15极浓 - 热蔗汁
三四十年前,街头热食之一是热蔗。在冬日街头,则一人一杯热蔗汁,暖在心头。
公利做蔗汁已经有54年,连政务司司长曾荫权都是饮其蔗汁饮大。公利的蔗汁很浓郁,有蔗的天然香味,秘诀是要先煮蔗后榨汁。
「前一晚已经要煮熟 蔗,咁样 蔗 甜味先出。摊冻后第二朝先可以榨。榨要隔渣再煲热。出面有 会将蔗浸糖水,咁甜味咪假 」负责人崔太说。

16冬天必食 - 炒栗子
炒栗子本是天津的街头小食,五六十年代许多北方人南来香港,炒栗子便传到香港来。
今时今日的炒栗子已慢慢被机器取替。难得旺角JPC(日本信用财务)门口郑生两公婆仍以人手炒栗子,炒足40年。
手炒栗子的好处是较松化,不是滚筒炒栗子般的干身死实。郑生说炒栗子要不时抖气吹风,让壳内热气散去,然后再下镬炒才甘香松化。另一窍门是炒栗子时加入砂糖,有糖作保护膜,栗子便不爆口。用的栗子是青岛出品,品种较佳,集香、松、粉、甜于一身。

17暖笠笠 - 热粟米
热粟米差不多是冬天的指定小食。粟米最佳做法是蒸,用蒸气把粟米蒸熟,粟米的水分和营养便不致流失。现代人贪快,很多以烚代蒸,甚至把粟米斩成小碌。
在旺角尚有一个老伯坚持用大竹箩盛粟米,下面以石油气炉烧 ,以热蒸气蒸粟米,远处看去一片烟雾弥漫。粟米全部和 绿衣躺 ,一看便知是新鲜货色。粟米入口很甜、劲juicy。

18赌仔至爱 - 马仔
香港六十年代赌马已大盛,马迷流行一句「食马仔,赢马仔」的意头口号,马仔更成普罗大众的至爱零食之一。其实马仔叫「萨其马」,本是喇嘛点心,在清朝时传入中国。起初马仔常见于北京的点心铺,后来才渐渐传到广州及香港。
在深水 开业卅年的吴茂记以马仔出名。马仔制作不离鸡蛋、糖调面粉搓成糊状,用漏勺架在油锅上,将面糊炸成粉条,然后放在模子中以糖浆黏压成型。吴茂记的马仔入口松化,有蛋香、糖香和奶香,原来是加入牛奶之故,难怪零舍好味。

19用靓土鱿 - 咖喱鱿鱼
童年时吃咖喱鱿鱼会到凉茶铺。
多年不见,多得苏施黄在电台节目内唱好「泉昌」,才能重拾咖喱鱿鱼的美味回忆。
何生父子两代共卖了卅六年咖喱鱿鱼,煮鱿鱼功夫到家。这 的鱿鱼咖喱辣度适中,香味浓郁,最突出是鱿鱼仍保持 土鱿鲜味,不似其它店浸发过久的鱿鱼,味道全失。
原来何生取大土鱿自己浸发,绝不会落令鱿鱼爽脆的硼砂,浸时不怕被抢走鲜味,与其它店 货的质素自然有分别。

20清香软滑 - 香蕉糕
小时家穷,吃不起矜贵的燕窝糕、云片糕,只好吃香蕉糕。记得廿年前旺角花园街水静鹅飞时期奇趣已有得卖,一大盆香蕉糕摆在门前,足足二三百件,一个早上已卖光。廿年后奇趣始终如一,香蕉糕依然大大盆不愁卖,老板兼师傅的张生亲力亲为,用熟糯米粉、糖水和香蕉油,一搓即成,秘诀是用暖的糖水令糕身又软又糯,放一天半天仍可不硬身。香蕉糕的确软熟香甜,淡淡香蕉油味不抢。

21咸甜有致 - 麦芽糖夹饼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贫穷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麦芽糖,夹 两块饼干来吃。近十多年都不见有小朋友吃这种小吃。
找到淘大商场这档麦芽糖夹饼,是太平梳打饼款式,这小档开了15年,太平梳打咸香有致,配合麦芽糖的甜,松脆饼干又有黐牙的糖浆,怀旧的甜美骤至。

 
22睇戏前必扫 - 卤味
童年时看电影,入场前必扫一两串。做法是将生肠、鱿鱼、鸡肾、鸡脚等烚熟,染上红色素,切起串好就卖。没秘诀没难度,好或坏取决于新鲜。
新兴美食老板刘生,由于边档做到开铺,30年专攻卤味,所有材料即日整即日卖,从不隔夜。这 的鸡肾和鸡脚取自火鸡,size比别家大,而且鸡脚不新鲜会烂皮。新鲜,点都好食 !

23永不过时老饼 - 老婆饼
清末年间有个种冬瓜的农夫,因旱灾失收而把妻子卖给大户人家。他用卖老婆换来的钱做生意。并钻研出以冬瓜茸做饼馅。命名为老婆饼。不料其后老婆饼赚大钱,更赎回他的妻子,此是老婆饼的由来。
据以卖老婆饼驰名的老牌饼家恒香负责人郑小姐称,老婆饼无论散卖或嫁女用,销量都名列榜首。 香的老婆饼如此出名,原因是酥皮松化,拿在手已即刻散成碎片,冬瓜茸馅入口甘美香滑。
现时恒香平均每天卖出二万五千个,证明老饼并未过时。

24白粥最佳配搭 - 油炸鬼
油炸鬼可追溯至中国宋朝,民间痛恨秦桧害死岳飞,故取下油锅落地狱炸之的意义,由于忌讳「桧」字,便以同音「鬼」字代替。而油炸鬼多以两油条并列,意谓秦桧夫妻二人。
有廿年历史的林泰兴有位做了四十年,专做油炸鬼的吴师傅。他表示油炸鬼做得好,最重要是掌握面粉、筋粉和发粉的比例。这 的油炸鬼外层香脆,内 却烟韧弹牙。加上林泰兴的油炸鬼每天早上六点一直不断出炉到晚市,新鲜香脆当然留住了不少客人的心。

25烟韧软熟 - 糖不甩
糖不甩,顾名思义就是黏 糖不会甩掉的东西。跟汤圆一样,有甜蜜的意思,从前大多在过冬、团年才吃。现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应,却做不到松软香糯的要求,很多时还一粒粒全黏在一起,难分难解。
玉叶卖了过百年糖不甩。之所以做得烟韧,全靠搓粉过程中加入温水,不过负责人李小姐就话温度几高就不便透露。
玉叶的糖不甩上撒满白芝麻、椰蓉和砂糖,分量多得差点掩盖整碟,让每一粒糖不甩都足以黏上,口感更丰富。

26奶味香浓 - 富豪软雪糕
孩童时最爱听到「叮叮叮铃」的雪糕车声,一听便知有雪糕食。富豪软雪糕33年来都只供应云呢 单一味道。
雪糕做得特别香滑,原因是选用美国优质的牛油奶粉和云呢 油。雪糕每日在沙田厂房做成雪糕浆,再送到雪糕车,保证日日新鲜。

27改良版 - 狗仔粉
狗仔粉是六七十年代的街头小食。当时经济环境差,顺德人以热水开粘米粉搓成条状的「粉」来填肚。由于粉条尖头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称为「狗仔粉」。
传统狗仔粉将面粉团批成条状放下落汤去,汤较「杰身」,口感像吃「糊仔」。所以有些店已以爽口弹牙的银针粉取代之。像老香港就有这款变种狗仔粉吃,而其它材料就跟足原著如肉碎、虾米冬菇等。

28日日新鲜即制 - 花生糖
花生糖原是潮州的民间小食。后来超市及士多出现已包装的花生糖,渐渐便取代了这种街头小食。
99年头,街头又开始兴起此小食,率先发起的是合兴隆的黄伟江师傅,他认为包装的花生糖以猪油做糖,糖多、花生少,糖较硬身,随时咬崩牙, 面又有防腐剂。他于是以健康为原则,每天即做即卖来适应日渐讲求健康的市场。果然,开档便生意滔滔,现时每天平均仍可卖出二百条花生糖。
黄师傅做的花生糖劲多花生,不太甜口,软度适中。糖种类有椰丝花生糖、黑芝麻花生糖、花生酥、花生条等,款式多多,由于不含防腐剂,黄师傅提议要在一星期内吃掉。

29高档下午茶 - 西多士
时光倒流五十年,吃西多都是件高尚的事。「 阵时 酒店大餐厅先有西多,后来做法流传出 ,茶档先开始跟住做,不过价钱较贵。」兰芳园老板林生说。
这种由法兰西多士传来的小吃,来到香港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以咖 酱做馅,蘸满蛋浆炸香,再拌牛油食。另一个则是无馅多士,蘸蛋炸后跟牛油炼奶同吃。
由1952年铁皮档开始,兰芳园两款都有得食,但以前者较出名。咖 酱特别千挑万选才选到现用的「蛋柳酱」,蘸面包的蛋汁也用美国蛋和中国蛋沟成,取前者够色后者够味。用的面包是九龙城老饼店凤香园的货色。这 的西多特别松软香口,而且咖 馅一切下汹涌而出,不加任何糖胶已甜够味。

30战时小食 - 炸两
广州于1940年沦陷,在广州泮塘乡有家小茶居名「嚼荷仙馆」,点心师傅为应付当时的物资短缺,便想出让食客花最少钱,但同时可吃到肠粉及油炸鬼两款美食,创造了炸 。就是将隔夜油炸鬼,用热辣辣的肠粉包起来,一出竟大受欢迎,后亦流传至香港。
林泰兴的油炸鬼是即炸,包的肠粉也是即做,最精彩是肠粉由自磨米浆做,用旧米碌磨成,有米香,很滑身。吃炸 时蘸较贵价的淘大金标豉油,更显惹味

31硕果仅存 - 砂糖夹饼
这种在平底镬形锅中煎的夹饼,据说是源自马来西亚,五六十年代曾经盛极一时。可是这种怀旧小食近十年已销声匿迹,现在只有在维园遇到这个不定时出没的老伯,才有机缘享口福。
砂糖夹饼跟格仔饼做法有点相似,把预先调好的蛋浆倒入锅中煎熟,再整「底」起出来。吃时切成三角状,像件蛋糕,内撒满花生砂糖碎,入口外脆内软,有点松糕的烟韧。老伯每日6:30pm左右在维园正门开档,大时大节唔想同人迫就唔开档,能否吃到也要看运气。

32食腍唔食脆 - 五香熟花生
几十年前的人爱吃五香烚花生多过脆口的花生。
现在走在街上间中都会见到有五香烚花生卖,但以合发的最似样。
合发在大陆拥有一个花生种植场,花生自给自足,专拣大粒靓仔的花生自用。由于花生斋用水烚唔好食,传统会加入五香粉一齐烚,以吊出花生香味。剥一粒花生放入口,花生虽然烚热了,但仍有咬口,而且有很香花生味,跟脆花生相比又是另一种味道。

33香甜松化 - 皮蛋酥
皮蛋酥以皮蛋做馅,在嫁女饼中蛋象征新婚娘子能开枝散叶。由于孕妇多吃酸姜皮蛋,故最初皮蛋酥是以莲蓉包 酸姜和皮蛋的。到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口味开始喜欢只以莲蓉加皮蛋来吃,便渐渐淘汰了传统的皮蛋酥。
恒香的皮蛋酥用正宗湘莲蓉,很香滑;加上糖心皮蛋,没餲味有回甘。

34滑不溜口 - 豆腐花
有一千年历史的豆腐花很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甜品之一。由从前用箩吊 嗌卖,到后来有豆品厂自己制造,再发展到凉茶铺、糖水铺都有得食。
好吃的豆腐花,不外乎是入口滑、豆味香。公和用的是大大粒的加拿大黄豆,用石磨把黄豆磨成豆浆后再煮滚,之后隔渣、撞成豆腐花。
「我 用 传统石磨转数低,磨豆时的热量无咁易燃烧掉,因此豆味得以保持。我 几十年 都用人手拿榨篮隔渣,隔得特别清。」
公和的豆腐花是在大瓦瓮中撞出来的,大瓦瓮除了可保温,亦因为底部呈圆形,令豆腐花撞出来不易起渣。难怪吃公和的豆腐花不费一丝气力,通通一咕噜已经滑进肚 去,只留一阵黄豆香味。

35劲香 - 煨鱿鱼
最怀念从前在戏院门口的煨鱿鱼档,香味隔条街都闻到。从前还是用炭炉煨,带鱿鱼香之余还有朕原始的炭烧味。可惜今时今日用电炉已失风味。幸好烟韧的口感和浓郁的鱿鱼味仍在。
美川用的是大只的干吊片,够厚身自然有 头。鱿鱼烧一烧,便搽上烧烤汁反复再烧至干身。鱿鱼香扑鼻而来。

36传统新派兼备 - 大菜糕
四五十年代,没有杨枝甘露、芒果布甸的时候,大菜糕是最平民化的甜品,屋 士多一定买到。当时的大菜糕是鸡蛋形状,以双手拿 鸡蛋壳盖住大菜糕液体,再雪冻而成,卫生程度欠佳。现在也找不到了。
要重拾经典味道可到有42年历史的义香荳品,这 有20种味道的大菜糕,除了经典的椰汁和蛋花味,还有水蜜桃、绿茶、青苹果等味。大菜糕放在透明胶杯内,用匙羹食,爽口得像吃 喱一样。

37真人show - 龙须糖
原名银丝糖,传说是宋代皇帝喜爱吃的其中一款甜点。因为龙代表皇帝,而糖表面又有一层层似龙须鬓的糖丝,所以亦有龙须糖的称号。
龙须糖之所以历久常新及被称为国技之一,是因为它制造过程也是一场show,任何年代的人也爱看。
要找正宗的龙须糖,可到太古城中心找崔介冰先生。他的父亲是香港第一代做龙须糖的人:「出面用的是全糖胶,质地较软身,回南天就会融;我 用麦芽糖、糖胶、水煮过,质地硬身得来拉起唔易断,有弹性,须较幼细,而且放雪藏摆一年半载都得。」
的而且确,他做的龙须糖咬落松软一丝丝的,不太甜也不黐牙。

38白净版松糕 - 白糖糕
话说明朝时顺德伦教有个小贩姓梁,蒸松糕时失手,粉质下坠,松糕不松。但人人皆食后都觉清爽腻滑,结果很快售罄。梁将错就错改以白糖炮制,蒸出晶莹洁白的「白糖伦教糕」,后称白糖糕。
在深水 北河街卖了廿四年白糖糕的坤记老板傅生是顺德人,五十七年前特别回乡学做白糖糕。
吃匀坊间的白糖糕,都必带酸,坤记的白糖糕是清甜冇酸味,只见糕身横切面有无数小孔排列,非常弹牙爽口。如此过人之处主要集合三大条件:一是自磨粘米粉浆;二是粘米以新旧米沟成;三是经发酵的老米浆和新米浆混和的秘技(因沟得不好糕便带酸味)。区区一件白糖糕有这么大的学问,每日能卖上二百多件(夏天可卖五百件)也毫不意外。

39女生必食  - 棉花糖
在香港至少有半世纪历史,早廿年前在戏院或游乐场如荔园都轻易找到这些棉花糖,现在则甚少见。以前的棉花糖机要踩 脚踏(像衣车)才可行动摩打,令火水发热及银镬旋转,将砂糖融掉后,以离心力的形式将糖「发」出糖丝。现在的棉花糖机则是电动的。
坊间的棉花糖不是太甜就是太实。试过腾龙墟甜丝丝的就意外地好吃。质地很松软。这 用的砂糖是百多元一盒的美国货,并无添加剂。

40娥姐打响名堂 - 粉果
粉果原本是顺德凤城的家常小点,后来因广州西关的娥姐打进茶楼。娥姐本来是大良自梳女,到广州打工期间,因其美貌姿色,深得西关之黄大少宠爱。后来黄开了间「茶香室」,以娥姐粉果做招牌货,由于粉果皮薄馅靓,很快名气传遍广州。后来也传到香港。
在香港街边吃到的粉果,不是皮太厚,就是太油太腻。只有成利粥粉面的粉果最 我口味。粉果皮薄得近乎透明,馅惹味而不油,试得过!

41劲滑白雪雪 - 猪肠粉
因为似猪肠,光滑的卷状肠粉便叫猪肠粉。早于60年前,街边猪肠粉已经十分流行作早点。
猪肠粉多是蒸熟而食,做得好的入口滑溜,带 淡淡的米香。合益泰十几年前开始经营猪肠粉工场,专营肠粉批发,他们的猪肠粉就曾批发到大酒店如香格里拉、香港酒店等。
六年前合益泰更自己做埋粥档肠粉生意,以自家工场制肠粉作号召。坊间的肠粉大多加入石膏粉以助凝固。这店则以较健康的澄面取代之。另外,卷肠粉一定要快,否则迭埋几幅既不靓仔又厚身会韧。

42一千年历史 - 蛋散
蛋散的散字正写为「肴」,此字在一千年前的中国便有,证明历史源远流长。
传统的糖蛋散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扭成蛋散状落油镬炸,摊冻蘸开过水的麦糖便可吃。在满屋发现这个糖蛋散,外形与传统的完全相同,但做法则有点分别,蛋散蘸的是麦芽糖混合蜜糖,不太甜又无咁油腻,蛋散松化香口,别有风味。

43吹水必吃 - 客家茶果
茶果的诞生是由于客家人喜欢聚在一起闲话家常,但嫌品茗太过单调,于是以糯米粉制作成咸甜糕点,边吃边谈。由于它配茶吃最适合,所以命名为「茶果」。到现在于大埔旧墟仍有些客家老人叫卖这种家乡小食。
要在市区食正宗茶果,可到有十一年历史的旺角真知味。老板娘和师傅都是客家人,做法传统。茶果有咸甜两味,分别有虾米肉松、眉豆和花生、豆沙,咬下去又软又烟韧,馅料很惹味。

44中山特产 - 杏仁饼
源于中山的杏仁饼已有百年历史。传统的杏仁饼大多是有「肉心」的,即外层有绿豆沟杏仁碎,内层则有甜甜又油腻的肥猪膏,现在「肉心馅」已很少见,多改以芝麻、花生等馅料代替。
要食松化又热辣辣的杏仁饼,非到有六十年历史的培园饼家不可。它是香港绝无仅有自家手制的杏仁饼家,创办人李先生曾在荔园宋城、尖东好时中心等地方摆卖。
培园的杏仁饼之所以与别不同,一,远远已闻到杏仁饼焙焗时发出的香味;二,人手现场炮制,看到一敲一打的动作,娱乐成分丰富;三,饼入口脆而松化,没有机制的硬掘掘,吃完不觉浆住喉咙,而且内 虽没有馅料,但明显落重了花生和杏仁,吃完满口都有杏仁饼的香味。

45桥底寻 - 盐焗鹌鹑蛋
盐焗鹌鹑蛋也是冬日的街边小吃,有些更伴 炒栗子同卖。栗子华在鹅颈桥底一摆已经十多年。每到傍晚时分,行过的人总会禁不住其车上传来的香味而帮衬。
此小吃其实没甚么难度,纯粹讲是火候和时间。选取大只的鹌鹑蛋,用炒过的粗盐 住烘焗,约大半个钟,鹌鹑蛋便入味,吃起来软滑带蛋香,渗 淡淡盐香。

46港式窝夫 - 格仔饼
看来没啥难度,做得松软、香甜原来也有几番功夫。「甜甜劲辣派」的格仔饼即叫即整,咬下去有点吃蛋糕的感觉,每一口都充满浓郁的蛋香。
由于格仔饼主要的用料是蛋浆,档主为了增加蛋香,特别用上蛋味重的北京蛋,特别分量也增多,平均一「底」便有大半只蛋。焗的时间也有规定,约焗4分钟便会「起」出来,否则会变得硬绷绷。吃时加上牛油、花生酱、炼奶和砂糖,是传统70年代的食法。

47脆皮多汁 - 猪大肠
猪大肠是著名的客家菜,因三四十年代客家人很穷,便把动物的内脏也炮制成美食。
大肠炮制工夫很多,首先要以水清洗多次去掉异味,再以层层迭迭的以「肠包肠」而成,风干8小时才能炸出来拍得住乳猪皮的脆皮。庙街近「兴」记那一档(现搬至雅打街)是极力推介,除炮制依照以上方法外,就是从不翻炸,肠亦是日日新鲜返货。吃落外皮脆卜卜,内 有汁又嫩。

48超弹牙 - 煎酿三宝
「煎酿三宝」通常是在鱼肉酿茄子、尖椒、圆椒或豆腐中任选三种。一般人以为鱼肉愈多愈好,其实做得好吃也讲比例,一分鱼肉三分菜的比例口感便最佳。鱼肉以要手打、入口弹牙为之正。
牛头角下 有一傍晚才开档的小贩档就做得颇有水准。煎酿三宝是档的主打,途人行过无不买五蚊笃笃下,因此流量快,次次买都是新鲜热辣的。鱼肉颇为弹牙,而且入口还十分juicy。小店每日只做四五小时,一般都在放了工时间开档。

49   80年代经典 - 斋卤味
数十年前,人们把斋卤味当小食,行过几蚊几毫的即买即食。
斋卤味种类名称多多,有酸斋、豉油斋,又有斋鸡、斋鲍鱼,其实全部都是用面筋做成。用面筋沟水造成不同形态、质感,加上自家制的特调酱汁才是要诀。
东方小祇园以80多年经验调配不同的汁酱,每只汁酱准用上三、四种材料调配,因此味道就是做得比别人好一点。
斋卤味入口特别软滑好吃,保持「常暖」也是原因之一。「我 卖得多,每日卖一半又整一兜, 斋自然保持新鲜。」此店每日用上100斤面筋做斋,以甜酸斋和斋鸭肾最抢手。

50咸湿佳品 - 酸木瓜
酸木瓜是香港四五十年代非常普通的「口立湿」,在街边的推车仔档可以买到。
老香港的酸木瓜全部自家以白醋和白糖腌的,卖过两日的就弃掉。以保留蔬菜的鲜甜味。除酸木瓜外,这 还有荞头、芥菜、萝卜、青瓜、莲藕、椰菜、梨子和芒果,记得食芥菜的萝卜或芥菜时,加点芝麻和芥辣,零舍香口。
If I am not at a cafe, I'd be on the way to a caf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0
寄托币
2887
注册时间
2003-8-6
精华
1
帖子
3
地板
发表于 2005-5-19 01:33:14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coffee你吃过多少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6
寄托币
81259
注册时间
2003-6-23
精华
53
帖子
108

Leo狮子座 荣誉版主

5
发表于 2005-5-19 01:36:41 |只看该作者
嘿嘿,好多都吃过呀,一点都不贵!
If I am not at a cafe, I'd be on the way to a caf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845
注册时间
2004-9-1
精华
0
帖子
3
6
发表于 2005-5-19 03:09:31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464
注册时间
2003-7-3
精华
1
帖子
1
7
发表于 2005-5-19 10:58:35 |只看该作者
呵呵,发现看着这样的美食介绍,居然想起很多香港电影啊:比如《纵横四海》里周润发的那个角色不是叫“砵仔糕” :目
谢谢coffee MM ,我要争取在港期间,好好品尝香港美食。
最后,小声问问,那个×卤味,不是骂人滴话么,怎么个来历啊? -_-||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声望
1564
寄托币
9669
注册时间
2005-3-9
精华
15
帖子
1625

Sagittarius射手座 在任资深版主 寄托兑换店纪念章 中秋勋章

8
发表于 2005-5-19 17:00:13 |只看该作者
也吃过一些,但是有的可能没有这么有名的地方吃的,其实有的小吃已经发展得很普及了,呵呵,很多地方可以吃到呢,味道当然就差很远呢。。。。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声望
0
寄托币
6131
注册时间
2004-10-29
精华
3
帖子
1
9
发表于 2005-5-19 17:12:47 |只看该作者
饿了.如果只吃这些东西,是不是饭费能省好多啊.我那个鱼香茄子煲要40块一份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
寄托币
1664
注册时间
2005-4-13
精华
1
帖子
1
10
发表于 2005-5-19 17:42:09 |只看该作者
我最想吃菠萝包,还有可爱的麦兜小猪:)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6
寄托币
81259
注册时间
2003-6-23
精华
53
帖子
108

Leo狮子座 荣誉版主

11
发表于 2005-5-19 19:32:29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zygarfield at 2005-5-19 10:58
呵呵,发现看着这样的美食介绍,居然想起很多香港电影啊:比如《纵横四海》里周润发的那个角色不是叫“砵仔糕” :目
谢谢coffee MM ,我要争取在港期间,好好品尝香港美食。
最后,小声问问,那个×卤味,不是 ...

汗!我只知道最后那个 咸湿 是个骂人的意思。:L
If I am not at a cafe, I'd be on the way to a cafe.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声望
2
寄托币
27064
注册时间
2002-5-6
精华
17
帖子
10

Cancer巨蟹座 荣誉版主

12
发表于 2005-5-19 21:58:43 |只看该作者
完了,到了香港,减肥计划是不可能成功了
开始怀念那些虚度的时光 点击进入香港留学版精华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464
注册时间
2003-7-3
精华
1
帖子
1
13
发表于 2005-5-19 22:43:59 |只看该作者
是啊是啊,看来要每天和COFFEEMM一起去爬太平山才行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0
寄托币
12657
注册时间
2004-4-1
精华
0
帖子
18
14
发表于 2005-5-19 22:50:31 |只看该作者
哈哈,住在hku的u hall么?爬山方便~
願你是香吉士。
[url]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0
寄托币
12657
注册时间
2004-4-1
精华
0
帖子
18
15
发表于 2005-5-19 22:52:01 |只看该作者
咸湿means麻甩。即系“好色“甘既意思~
呵呵。
願你是香吉士。
[url]

使用道具 举报

RE: zt香港50樣經典小食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zt香港50樣經典小食
https://bbs.gter.net/thread-276565-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