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查看: 3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个留学生的真情告白 [复制链接]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声望
53
寄托币
31146
注册时间
2001-10-7
精华
284
帖子
171

Sagittarius射手座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2-11-11 21:1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两个留学生的真情告白  

留学第一站



在新加坡留学和生活十年,除了一口中国口音的华语暴露了白之光的中国人身份,单看他的穿着和举止,记者不觉得他和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有什么不同。

跟本地许多年轻人一样,他忙碌了一个星期,周末都会和朋友到默哈末苏丹路的酒廊松懈神经。他很喜欢那儿酒吧里的气氛。

白之光一帆风顺

任职五年当高级顾问

十年前,白之光获得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来这里念书后,花了约两年的时间,融入了这个多元文化的现代都会。

他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可说是一帆风顺,除了因为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功课对他来说“不难及格”之外,他和宿舍里的同学也相处得很融洽。他还代表学院、宿舍,甚至大学参加围棋和桥牌比赛。大学生活可说是多姿多彩。

毕业才不过两个月,他就找到了从事系统集合的工作。任职五年,现在已是公司的高级顾问。

但是,再过两三年,他可能就要向生活了十年的岛国道别,回中国去了。

难道新加坡有什么不好吗?

“不是的。新加坡很好,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不满。想回中国,纯粹是为了追求我的理想。”

原来,白之光的志愿是成为语言学家,还想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典文学。最理想的地方,当然就是中国了。

他这番简短的告白,令人感到有些意外。毕竟,他是理科出身,而且在信息科技业工作了好一段时间。

“其实,信息科技不是我的兴趣。不过,我倒希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科技知识,能对将来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不时有一些中国人批评新加坡是个“文化沙漠”,白之光却有不同的想法。

他说:“可能他们认为新加坡是个纯粹的华人社会,所以他们都是以华人的立场来看新加坡。其实新加坡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它毕竟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小国有它独特的发展道路。”

他认为新加坡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个平和、安全的环境。他也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除了同他一起从中国来这里念书的“难兄难弟”,他在这里最好的朋友,还是新加坡人。

那么他走后,新加坡有些什么地方最值得让他留恋的呢?

他笑着说道:“很多地方……我想应该是新加坡的娱乐场所吧。”

林海峰居住了十年

惯用新加坡式华语交谈

林海峰的经验,就有别于许多获得新加坡教育部奖学金的中国学生。他考试不及格,工作换了一份又一份,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不过,他从未想过离开新加坡。因为他认为新加坡任人唯贤的制度,能让他发挥所长。

1992年底,林海峰获得新加坡的奖学金,离开福建的厦门,到南大土木与结构工程学院就读。第一次脱离父母的怀抱独立生活,他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却因不懂得自律而付出代价。

大学第一年,他考试不及格,结果遭教育部提前解约。

“当时住Hall(宿舍),不是睡觉、打game(玩电子游戏),就是打球。”

林海峰对记者娓娓道出念大学时年少无知的情景。在这里居住十年,他已习惯用参杂多种语言的“新加坡式”华语交谈。

虽然父母并没有厉声责怪他,还鼓励他向本地银行贷款完成学业,林海峰却经不起成绩差的挫折,继续自暴自弃。

1999年,望着手上“毫无起色”的成绩单,他顿时觉悟自己“实在浪费了太多时间”,于是发愤图强,后来总算戴上方帽。那时的他,已经在南大呆了六年半。

没想到,踏出校门后的道路更加崎岖。他用了七个月,寄出三四十封求职信,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可是,接着的一年多,他又换了四份工作。

第一份,雇主不愿为他申请永久居留;第二份,公司倒闭;第三份,没前途;第四份,上司对他有偏见。

“只要表现好 人际关系不是关键”

去年12月,他终于在一家本地建筑公司安顿下来,担任工程师,直到现在。

尽管在新加坡的经历坎坷,28岁的林海峰却从未想过回中国或者到其他地方发展。

他说:“我已经很熟悉这里的环境。再说,新加坡的工作环境比较公平。在中国工作,人际关系很重要,但是在这儿,只要表现好,人际关系相对来说反而不是关键。”
回应
0

使用道具 举报

RE: 两个留学生的真情告白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两个留学生的真情告白
https://bbs.gter.net/thread-57659-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