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星夜无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主题写作] 0710G同主题写作第四期之难题的真相——Argument50 [复制链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31
注册时间
2007-6-17
精华
0
帖子
0
16
发表于 2007-8-6 08:12:28 |只看该作者

占座

今天交上来!
就要考了,一切都要加紧!其实还有十来天呢!但是不这样提醒自己,那对不ETS了.
https://bbs.gter.net/viewthread.php?tid=717685&extra=, 欢欣指点!

[ 本帖最后由 Tuexy.qiu 于 2007-8-7 10:04 编辑 ]
如果我是钱钟书,哈哈,GRE早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15
寄托币
2061
注册时间
2007-4-8
精华
1
帖子
12
17
发表于 2007-8-6 08:49:16 |只看该作者
星夜斑竹辛苦~~  【勇往直前小组】小喽啰前来报道

呵呵  这是偶以前找的点东东,和大家分享吧   写这篇argu能够把它翻译过来就无敌了~~~~

对付假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出更符合所有事实的新理论;单纯的批驳有时显得无力, 但新假说对30min来说要求有点高

地球之水何處來?──

新的模型說明海洋的由來

水對人類或任何其他生命體的重要性,不必在此再贅述了。起碼,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存在(至少是今日對有形生命的定義)。
地球到底有多少水?以及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如何來的?這第一個問題,我相信較少有人去探討過,一般所討論的只是地球表面的水,如河川、海洋、冰帽等,而不是整個地球有多少水。這第二個問題,在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中,我想,早在數千年前,一定有人問過和想過的,只不過是這一類的想法是否符合今日的科學依據而已。
就拿我個人來說吧,在我還在台北老松國小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就曾對水是如何來的這一問題感到興趣。由當時看連環圖畫小書(但不是看得很迷的)得來的「知識」,以及聽大人們的描述,總以為這世界是由三種層世組成的:即我們人類生活著的地平面,地下有許多層住著像閻王、魔鬼和死人的地方,和住著諸多神明和龍啊、麒麟等的天上(當時確實不知有天堂一詞)。那時只曉得水是由天上掉下來的(當時的觀察,確實如此),據祖母的說法,雨水就是龍撒的尿。每逢下雨天,若無其他事務讓我忙著,我常觀望著低矮的烏雲,想由其中看到龍的一鱗半爪。有時由翻滾的雲層中,自己還真相信看到龍影了,水還真是由龍撒尿而來的呢!
科學上的探討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來的?這一類的問題,在科學上,似乎還是近五年來,才稍見熱烈探討的。受前人的啟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地質學家魯畢(Rubey),雖早在四十年前,已提出地面及地球表層裡的水是由地球裡面慢慢滲出來的說法。但對地球深部現在是否還有水呢?如有,究竟有多少呢?水若由裡面滲出,又在裡面的何處呢?是如何滲出的?等諸多問題卻不曾探討過,或探討過卻不曾見到提出較合理的答案。
1986~87年,可說是對這一個問題的探討達到顛峰的時期。一時裡冒出了四種不同的學說。因幾乎是同時出現的,所以,各學說間彼此不知其他說法的存在,更遑論作相互的比較了。
首先,有一位美國的生物學家,竟然提出和創世論相當的學說,(这个差不多就是题干了)來解說地球上水的來源問題。據他的說法,地球在形成之初,還有另外一顆衛星(連我們現在的月亮,想來,當時地球應有兩顆衛星吧!?)完全是由冰所組成的,其質量相當於今天地面和表層裡所有水的含量。不知何故,這一顆冰衛星竟然撞到地球上來,此即今日地球上水的來源(見Nature, 322:779, 1986)。如此說屬實,則冰衛星撞到地球上來的時間,必然發生在地球有生物之前。而地球深部不太可能有水,更否定了水是由地球內部滲出來的說法。因為這一位生物學者「希望」的冰衛星的大小正相當於今日地表所有水的含量,如此,地球現已有的水,只會漸漸減少,而無增加之可能。此學說之缺點,是毫無科學根據。
同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些天文物理學者(以Frank為主),因對觀察到的晝暉(dayglow)圖片上一些黑點的解釋,而提出這些黑點是由幾乎純冰所組成,類似小彗星的外來體所造成的,從而引伸出水是由外太空不斷「淋降」到地球上來的外加物質。這「異想天開」的學說,當時在美國轟動一時(見1986年十一月十六日華盛頓郵報)。如果此說法正確,地表的水應是與年漸增的,最後,氾濫成災,地球表面終將被水整個淹沒。不過,我們也不必太杞人憂天(或說憂水),因為這些約100噸級的純冰球,且以每分鐘20個左右的個數來到地球的說法,不但不為大多數的科學家所認同,而且也沒被其他科學家所證實。更何況,此學說也無法解釋地球附近其他星球,如月亮、金星和火星上有關水的問題。譬如,對火星地表的研究,已指出火星地表早期有劇烈的冰或水的浸蝕作用,而現今反而沒有了。()
同年,又有兩位日本物理學者(松井與阿部,見Nature, 319:303, 1986),在研究地球剛形成時的大氣模型時,計算出那時的大氣中正好含有~1024克的H2O。這正好和今天的海水質量(約1.4×1024克)相當。但當時大氣中的水又是如何來的呢?卻沒有仔細交代了。
新的模型
讓我們先來探討地球內部是否有水?和有多少水的問題?如果前面的說法──水是在地球形成後再外加上來的──是不正確的話,那麼,地球的水應該是與生俱來的。那也就是說,在地球形成初期的物質中即含有水。這應該是十分可能的事,因為我們今天知道,有一種外來的「碳質球隕石」(carbonceous chondrite),即有含結晶水的礦物存在。
根據過去十年裡,用撞擊高壓實驗方法對這一類含水礦物的研究成果得知,這一類的含水礦物必須在撞擊壓力超過200千粑(約20萬大氣壓)後,才會開始把所含的結晶水釋放出來;但要完全釋放出來的撞擊壓力卻在600千粑以上,此撞擊壓力,即相當於地球長到它目前1/2半徑的大小(編案:現在科學界一般認為地球是由類似隕石的物質撞擊在一起,而逐漸「長大」的。)這也就是說,單以撞擊高壓的實驗結果來推論,地球在成長到目前1/2半徑時,內部已含有相當多的水了。但以質量而言,此時的地球還相當小,因撞擊而由含水礦物中釋放出來的水,將會從早期的大氣圈中喪失。不過,當地球的質量大到超過1026克以後,即使在碰撞時有水放出,這一些釋放出的水,仍會留在大氣中。當地球長大成形,漸漸冷卻後,這一些水還是會回到地球上來的。
此外,更有一些學者相信,在地球成長過程中,地球長到現在半徑的40%時(即尚未及將撞擊物中所含的水全部放出來以前),外來物質與成長中的地球碰撞時產生的高溫,就能將碰撞物和成長中的地表物質全融熔了,而此時的地表將會覆上一層厚實的熔岩。熔岩在高壓下,能溶解很多量的水,所以,此時外來物中的結晶水,都可以溶在熔岩中了。根據這一類的實驗結果和理論模型,筆者於1987年為文估計,今天的地球內部至少含有五倍於今天地表所有水的含量。
筆者曾研究含水礦物在地球深部的穩定性,發現下列的反應式(此式子與筆者1987年文中的略有不同,而是根據最近1993年論文中提出的修正式子):
橄欖石+輝石+水←→橄欖石+輝石+斜矽鎂石這反應式對地球上水的來源和現今內部水的分布是極其重要的。只要地球內部含有橄欖石和水(即使是極微量的),此化學反應式就必定存在地球內部。筆者曾命名此反應式的壓力與溫度關係式為「水線」(water line,註)。
水線與水的來源關係
讓我們用簡化過了的附圖來幫助解說這水線與水的來源關係吧!附圖中的縱軸表示溫度的改變,而橫軸的下邊代表壓力,上邊代表深度。圖中實線部分的「地函物質融熔曲線」與「水線」均已由實驗測得。此兩線的延長部分約交於圖中「A」(或相當於350公里深度)的地方。假設在地球成形後〔但表層數百公里仍為岩漿海(magma ocean)所覆蓋時〕的內部溫度分布曲線如圖中的「XY」,則當地球再逐漸冷卻時,溫度曲線必逐漸下降,通過圖中「A」的地方,再降至X'Y'的位置。此時地球亦逐漸由內向外凝固(編案:因為內部壓力大,有助於凝固)。當溫度和凝固作用同時通過A的位置時,岩漿海中所含的水,在深度350公里以下的部分就會以結晶水的方式儲存於斜矽鎂石中,而在350公里以上的水則仍留存在岩漿中。當地球再逐漸冷卻和凝固時,岩漿海的厚度愈來愈薄,但含水的濃度卻愈來愈高。
當地球的溫度曲線降至「地函物質融熔曲線」之下後,地球亦已凝固。此時溫度仍甚高,以至於目前地球表層已知的含水礦物均無法存在。因此,這最初的凝固作用會把350公里以上所含的水分,慢慢地全部釋出來。當然,可以想像得到,當時地面溫度總在攝氏數百度之上,而這一些釋出來的水會暫存於大氣中,等到地面冷卻後,就會形成海洋。假設當時熔岩內的含水量是0.5%的話,全部釋出來的水約為2.9×1024g。這和今天地表面所有的水(約2×1024g)總量是相當吻合的。釋出來的水較多,是因為地球上有一部分的水會在高空中分解成氫和氧,氫會流失到外太空去,而氧就留在大氣中了。
魯畢和筆者曾用不同的方法估算過,地球內部的含水量約為0.5%。而筆者新近的研究成果,幾乎可以肯定地球內部的含水量不會大於1.5%。
當然,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地球深部能保留水嗎?大家知道,地球內部的組成物質,其密度都比水大得多,所以,單獨的水是會被其他物質由內部擠出來。二十多年前,確實有許多地球科學家是如此認為的。因那時的實驗結果證實地表上已存的含水礦物,在20~30千粑的壓力下均不穩定,而認定地球在100公里以下,沒有含水的物質可以存在。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已合成了數種含水物質,這一類的含水物質是可以在地球深部穩定存在著的。
依據筆者自己的研究結果,在地球大陸板塊的深部,含水礦物可以不同的結晶構造由地表一直延伸到幾千公里的深度(地函與地核的界面約為3000公里);但在海洋的底下,沒有一種含水礦物可以穩定地存在100~300公里的深度之間。在淺於約100公里處,水存在於角閃石中,在深於300公里處,水存在於斜矽鎂石和許多其他在實驗室中合成過的含水物質中。所以,這約為300公里的界面,可以說是地球內部水滲出來的源頭(見圖一中B位置。因地球內部逐漸冷卻之故,水線的界面,已從地球剛形成後約350公里的深度,逐漸升高到300公里處,亦即圖中由A到B的位置)。
由地震學上的觀察,在海洋底下約100~300公里的深度間,有一所謂的「低速帶」,而此低速帶在大陸板塊的深部,就不怎麼明顯或根本不存在了。依筆者之見,此低速帶即由水在其間的活動所造成。



提纲: 选哪几个攻击呢 ==
1有没有彗星降过
2前提不能推出彗星会melting
3即使meilting 降水 会不会形成sea 渗透
4该论断没有排除其他原因
5该论断不能解释反例的存在

https://bbs.gter.net/thread-718033-1-1.html

[ 本帖最后由 norns 于 2007-8-7 19:45 编辑 ]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789
注册时间
2006-9-21
精华
0
帖子
22
18
发表于 2007-8-6 09:35:12 |只看该作者
先顶再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8
寄托币
1106
注册时间
2006-2-9
精华
0
帖子
17
19
发表于 2007-8-6 09:40:04 |只看该作者
"占座,呵呵,下午交"

首先道个歉,下午睡过了:( 严重鄙视自己一下先

作业地址如下:

https://bbs.gter.net/viewthread.php?tid=717603&page=1&extra=page%3D1#pid1770674250

我今晚是第一次仔细分析这道题,在动笔之前犹豫了很长时间,总是拿不准该如何攻击,最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才选择了现在的这种写法。下面是俺的自白,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呵呵。

Phase I: At the very beginning, 我和某位gter的想法一样,觉得该题很好写,因为言多必失嘛,作者讲得越多就会让人觉得有越多的漏洞。于是我就很开心的开始在草稿纸上把有问题的地方和攻击方法列了出来(比如说什么地球不一定是通过天体撞击产生的之类)。但好景不长,没过一会我就觉得思路凌乱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很快就进入了一个只注重细节推导和可能性罗列的境地。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陷阱,因为这样做是希望从技术的层面来打倒arguer,该思路做到极致就是如天使版主所说的“we should present a totally new theory as an alternative”。

说实话,当时看到天使的话时我倒吸了一口热气(发烧了,恩),但随之就产生了以下两个疑问:
第一
有可能么
       虽然Adidas说Impossible is nothing,虽然我是学工科的,虽然我觉得自己的地理和天文知识还不算匮乏,但我仍然觉得这绝对是个小概率事件,而且后果不外乎就是造出一个更加漏洞百出的文章被ETS不屑:小样,就你还敢鄙视我(具体形象请自行参考有关图片)

第二 有必要么
       在预料到如此这般会死得很惨后,我不由得退一步想,有必要么?
       是啊,有必要么?记得前段时间在看某阅读教程时,作者安慰大家说看到不熟悉的科目也不要怕,ETS考的是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专业知识。难道在这里ETS就突然变心了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ARG考什么?地球人都知道是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GTER都知道不能见到SURVEY就肾上腺素狂飙,而应该先静下心来分析分析作者的逻辑链先,为什么到了这个题目就不坚持了呢?带着这个信念,我愉快地去冲澡了,为的就是抛开之前钻研了很多的技术细节和可能性,而力图勾勒出作者整体性的思维架构。

Phase II: 在勾勒作者逻辑链的时候,我是从结论开始往上溯源的。首先本题的结论很清楚,作者意图证明地球上的海水是由于彗星撞击而产生的。我认为本文的结论有两层意思:

第一,彗星撞击可以导致大海的形成第二,大海的形成就是彗星搞出来的,没其他东东什么事。

于是,作者在文中的倒数第二句说彗星含有大量的水,第三句说彗星的水可以冷却降雨给地球提供液态水,这两句都是意图证明彗星撞击能够生成大海。而在这之前的部分我同意星夜斑斑的观点,是作者具体推导的大背景。

弄清楚这些后,我们到底该攻击什么呢?

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攻击大背景,或者许多人认为的premise,这是常用的手段,通常也很有效。我认为本题中当然可以攻击,但问题在于如果大家攻击这个的话,那题目下面的具体论述就和大家没有关系了。这里的大背景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和作者argu的平台,因为争论必须是基于某些共识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就象我和同学争论以前的Juven和Man.utd到底哪个更好。我说Man.utd踢得好,因为他们的进攻如水银泄地,酣畅淋漓(特指N年前小贝,约克和科尔的那支球队),看得过瘾;同学不同意,说Juven虽然踢得难看,奉行1:0主义(特指N年前卡佩罗带的那支老妇人),但就是能赢球。我听了他的观点后立刻闭嘴不言了,为啥?大家连争论的平台都没有嘛,还有啥意思呢?再或者,用郑钧的话说就是--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恩。顺便问下,有人会希望同与之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讨论问题么?

基于以上一大堆的理由,我选择先暂且同意前面的大背景论述,重点分析作者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做的推导,然后果然发现问题来了:

1 倒数第三句说,彗星上有水,因此撞击地球的彗星水气将会蒸发。
   该句说得仔细点就是:彗星上有水,因此,(如果彗星撞击地球),则该彗星上的水都将被蒸发(给下面的降雨打下伏笔)。
   这里面暗含了一个
前提条件彗星真的撞了地球。咱们暂且不管事实是不是这样,也不管地球上那些莫名其妙的大坑(我认为ETS是不会假设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仅分析本文,我们能得到相关证据表明彗星真撞地球了么?如果没有撞,那你彗星里有再多水也跟我地球没有关系的嘛。打个比方,我有一把枪,然后某天俺家一个邻居死于枪杀,结果警察跑来逮我,理由是:你有作案工具,所以是你干的。我不是傻瓜,所以肯定会进行如下抗议:有能力做并不代表就是我干的,你总得拿出证据来啊,比方说他尸体里的子弹和我枪的膛线吻合之类的~~本题也一样。

2 即使这事跟彗星有关,即使象倒数第二句所说的那样,彗星上的水转化为了地表水,可
送点水给地球与送大海给地球是两个概念吧,你啥都不说,我咋知道你彗星到底有多大能耐呢?因此,这个地方也需要好好批判一下。

3 上面两个攻击点是针对作者结论的第一层面,即彗星水能够形成大海;而这一个攻击点则是攻击结论的第二个层面,即大海的形成就是彗星水来的。这个地方的攻击方法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我就不多说了,只想提醒大家一点,题目中的前提描述中有一句"Any water present would 蒸发",当时我看到这个present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后来在星夜给的大海可能成因时(http://en.wikipedia.org/wiki/Origin_of_the_world%27s_oceans)果然发现一条[Liquid may have been "locked" in the Earth's rocks and leaked out over millions of years.]正好与之对应。可以看到,
ETS的人真是太狡诈了,大家一定要仔细审题啊,呵呵。

OK,找到三点,可以开始动笔了。

尾声

终于该收尾了,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我在上面列出的具体问题都是GTER门找到过或肯定有能力找到的。我写本文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和大家探讨本题到底有哪些具体问题可以攻击,而是为了通过我之前走的弯路和思维历程提醒一下大家在攻击ARGU时对逻辑链攻击的重要性,细节不是不重要,只是没有逻辑链重要。我们的文章不能只是对题目零散的细节回应,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也能写成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文章。(比方说我经常看到大家先攻击premise不成立,然后在下一段就会让步说,“Even if 这个premise 成立,作者还。。。 。。。”,我觉得这就是很清晰的思路。)

OK,终于把我的自白写完了。收工睡觉,欢迎指教,恩。


[ 本帖最后由 shalonbas 于 2007-8-7 03:41 编辑 ]
已有 5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ppa007hot + 1
pigaret + 1
米饭袜子 + 20 + 5 赞就一个字
右眼失聪 + 1 我很赞同 通俗易懂,这题我终于入门了 ...
Demo + 3 呵呵good job~ 你也可以做同主题inst ...

总评分: 寄托币 + 24  声望 + 7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27
注册时间
2007-6-9
精华
0
帖子
4
20
发表于 2007-8-6 09:50:24 |只看该作者
Take seat first, the argument is coming after 30 minutes~~~


https://bbs.gter.net/viewthread.php?tid=717398&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g.10.fighting 于 2007-8-6 21:53 编辑 ]
Keep going, keep fighting for 10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5
寄托币
156
注册时间
2007-7-11
精华
0
帖子
0
21
发表于 2007-8-6 10:21:21 |只看该作者
https://bbs.gter.net/viewthread.php?tid=717175&extra=page%3D1

提纲:
1没有足够的信息表明在地球接近现在大小的之后,有彗星撞击地球。如果此后一直没有那么,则不能认为地球上的海水来自于彗星。即使有,论者也没有提供彗星所含水分于地球目前所含水分的比例关系,如果彗星相对比地球小很多,而且撞击的次数不多,那么大部分地球上的水分也不是来源于彗星。
2论证有前后不一致之处,论者之处地球形成时收到太空岩石的撞击产生的热量会使水分蒸发并消失在太空中,而之后并没有说明彗星撞击地球之后就不会发生着这种情况。
3论断太武断,忽略了其他的可能。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很多途径能给地球带来水,比如地球上元素的化学变化等等

[ 本帖最后由 samurai023 于 2007-8-6 15:1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
寄托币
715
注册时间
2007-7-6
精华
0
帖子
1
22
发表于 2007-8-6 11:47:26 |只看该作者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ets, the author did not provide any evidence to demonstrate the frozen water and gases are the major substances made up in it. For the metter, vapor may be the one consequence of all possibilites of comets cracked to the Earth.
(水和气不一定是主要的,这个似乎和题目是违背的啊 ,题目说的是Because comets are largely ice made up of frozen water and gases 不就是说 大体是由水汽组成的吗 ,这点我可以认为在反驳事实吗? 我觉得要是批的话 只能说 水气是主要成分,但是水的含量少,而气占大部分吧?并且还要加上,如果没有给出撞击的总的彗星数目,不能得到到底带来了多少水)
Therefore, how the water had being generated and droped down the earth is a unconvincing assumption.
(这里我觉得只能推得generated啊 怎么推drop的?)
With the pattern of raindrop, even though we acknowledged the foregoing point is alright, the author still were short of the evidence and nesassary intruduction of other partterns the water formed in our Earth.
(其他途径形成水?看得不是很明白这点 囧)
And it also could be doubted because the author did show us the definite information of this raindrop. What the amounts of the water came from raining was? Are there other space rocks have such kinds substances which can produce the water? Lacking these information, the author can not point out his final study.
(这点感觉这点还是属于其他途径形成水 和 第一点,不能给出彗星到底带来多少水的侧面的说法,因为似乎默认了 只要彗星带来了水,就一定可以落下来)
总的来说 我觉得思路有点乱啊 囧
个人意见是这样
要批驳不是彗星形成海洋
1)        不一定象作者说的是彗星撞击过程中融化,可能在大气中融化了,
2)        即使是在撞击融化,彗星的组成成分和数量没有给,水量不一定足够 ,
3)        同时可能是其他的途径形成的水的来源,化合作用?包括Are there other space rocks have such kinds substances which can produce the water)
我貌似只能找出这几点来
还有一个同学的是这样
Syllabus:
    1.地球是太空石头撞击形成,这种学说可靠吗?有没有其他的关于地球起源的说法,如果不是这样,则后面的解释就没有了基础。
(原文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As Earth was being formed out of the collision of space rocks 这是事实,不能反驳)
    2.即使地球是太空石头撞击形成的。如果water vapor没有跑远,完全有一种解释,地球可以strong的把气和水蒸气吸引在在周围形成atmosphere,就可以将其中的water vapor凝结成water形成ocean。    (囧 作者不就是这个意思吗?its gravitation became strong enough to hold gases and water vapor around it as an atmosphere)
    3.即使证明地球上的Water是外来的,为什么必须是comets,而不是其他的Planets。即使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星球,也有可能有ice和water。
(其他途径,这点你的即使有点绝对,其他途径可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不一定是外部,你的即使只能这样说 ,即使彗星可以带来水)
    4.另外也没有提供证明,comet 曾经strike过地球。
(这点我觉得从顺序上说,如果你要批驳可能没有彗星撞过地球(囧 这个相当勉强啊)我觉得应该放在第三点前面)
已有 1 人评分寄托币 收起 理由
Demo + 4 热点讨论

总评分: 寄托币 + 4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5
寄托币
715
注册时间
2007-7-6
精华
0
帖子
1
23
发表于 2007-8-6 14:52:2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freepooh 的帖子

1.地球达到它目前的形状时,会有彗星撞击。这一点没有证据能够解释,而且彗星中含有ice 的数量也不一定足够。(这个开头非常的好啊,我补充一点,即使有彗星,不见得一定是通过地面,高温 ,融化这样的途径)
2.作者开始提到宇宙空间中的撞击会导致气体蒸发,而后又提到过,彗星撞击地球气体则会留在地球中,论据不充分。(我觉得是充分的,作者说了,当星球达到现在的大笑的时候是可以留住气体的,如果你的第一点做让步:即假设,达到目前大笑的时候 有彗星撞击,那么一定是可以留在地球的)
3.不一定是由彗星中的水构成海洋,还可能有其他原因,诸如化学反应。
(这点我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08
注册时间
2007-5-4
精华
0
帖子
5
24
发表于 2007-8-6 15:13: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mellon_l 的帖子

太感谢了,我上周刚写过这个题目,真难写,30分钟憋了300字,快崩溃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53
注册时间
2007-4-14
精华
0
帖子
1
25
发表于 2007-8-6 16:43: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星夜无夏 的帖子

敬请拍砖:
https://bbs.gter.net/viewthre ... e%3D1#pid1770670685

提纲:
1,只关注了水物理转移,忽略了化学反应
2,地球表面上水蒸发没了,可是内部的蒸发不出去,可以地表冷却后再放出来
3,彗星中的水并不那么容易抵达地表,所能提供的水分有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612
注册时间
2007-7-28
精华
0
帖子
0
26
发表于 2007-8-6 17:32:27 |只看该作者

晕,昨天居然没发上来

1.早期形成时不一定没有水
2.彗星撞击不一定是水的成因(没撞,彗星成分)
3.其他产生水的可能,2H2+O2=2H2O

我把它看成 XY题
先说X对
再说Y不对
最后提出Z也有可能

https://bbs.gter.net/thread-717703-1-1.html

[ 本帖最后由 doris_gxc 于 2007-8-8 08:57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213
注册时间
2007-4-21
精华
0
帖子
17
27
发表于 2007-8-6 18:56:3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xiongnashiong 的帖子

要批驳不是彗星形成海洋
1)        不一定象作者说的是彗星撞击过程中融化,可能在大气中融化了2)        即使是在撞击融化,彗星的组成成分和数量没有给,水量不一定足够 ,
3)        同时可能是其他的途径形成的水的来源,化合作用?包括Are there other space rocks have such kinds substances which can produce the water)
我貌似只能找出这几点来

对于第一条不同意:
如果这样的话,那水分还是留在大气中了, 还会变成雨下来的


我的syllabus:
1)没有证据表明彗星撞的时候,地球已经有足够重力保持蒸发的水分形成大气
2)彗星的大小不一,含水量不同,撞击后能形成足够的水吗?
3)要多少颗彗星的撞击才够形成海洋呢?10个,100个? 几率够大吗? 至少在我们已知的几千年来没发生一起这样的事故
4)地球的内因,本身含有水, 产生海洋,
5)外因, 行星撞击(有点牵强, 可略去)

[ 本帖最后由 如意风 于 2007-8-6 21:18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9Rank: 9Rank: 9

声望
374
寄托币
13260
注册时间
2007-5-1
精华
22
帖子
124

Pisces双鱼座 荣誉版主 QQ联合登录

28
发表于 2007-8-6 20:20:0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xiongnashiong 于 2007-8-6 11:47 发表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ets, the author did not provide any evidence to demonstrate the frozen water and gases are the major substances made up in it. For the metter, vapor may be the one con ...

我想你大概不是很你了解我对这道题的总体的解题思路.

因为这道问题的事实,也就是背景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定论的.所以也就没有人说怎样是假的怎样时候真的.于是出题者就make了一个自己的背景陈述.也就是说,这个背景陈述只对这道题有效.所以文章的一大段都在做这个描述.在这个描述之下,再进行它的推论.

我在后面用不同的颜色将两者区分看了.你可以仔细看一下我关于那一部分的分析.
"In academia, there's always someone who is brighter, more charismatic, more connected, more insightful, and more well-paid than you."  --Untenured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80
注册时间
2007-8-5
精华
0
帖子
3
29
发表于 2007-8-6 21:00:26 |只看该作者
强,太干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声望
0
寄托币
645
注册时间
2007-7-25
精华
0
帖子
10
30
发表于 2007-8-6 21:22:08 |只看该作者
占位,马上发
1. 可能没有彗星撞击地球
2.即使有彗星撞击地球,海水也不一定来源于彗星 a如果在地球形成在线样子之前 b.彗星数目不够 c 彗星水不一定变成海水
3.海水的其它来源



https://bbs.gter.net/thread-717453-1-1.html

[ 本帖最后由 abc021900 于 2007-8-6 22:02 编辑 ]

使用道具 举报

RE: 0710G同主题写作第四期之难题的真相——Argument50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0710G同主题写作第四期之难题的真相——Argument50
https://bbs.gter.net/thread-716751-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