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jagichi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设想贴:北美有奖学金的文科硕士总结(4/30更新) [复制链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1
发表于 2013-4-30 11:06:52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4-28 06:28
其实搞搞这些很有前途啊 改什么行!

这个回国或者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在中以之间穿插一下,还是有钱途的;想在美国发展作为中国人搞现代反而不容易。
前者有些人在做了,我想应该没有人抵触吧,不管是学古代还是现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2
发表于 2013-4-30 11:55:40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限制的项目一个:考古;加拿大,Manitoba大学,2013年6月截止。

Two to three MA and/or PhD Fellowships are available in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nd Near Eastern and Biblical Archaeology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Manitoba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Haskel Greenfield, as part of his "Nature of early urban neighbourhoods in the southern Levant: Early Bronze Age at Tell es-Safi (EBAS)", SSHRC Partnership Research Program with Bar-Ilan University, Israel.


The term of funding for the MA is for two years (minimum of $12,000/year) and the PhD for four years (minimum of $18,000/year), beginning September 1, 2013. PhD student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supplementing their funding through teaching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courses, contingent on funding.

Interested 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by email a cover letter describing relevant experience, a complete CV, and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for two references to Haskel Greenfield (Haskel.Greenfield@ad.umanitoba.ca) by June 1, 2013.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coco3263 + 20 + 5 赞一个!
arcyoung + 20 + 5 赞一个!

总评分: 寄托币 + 40  声望 + 10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3
发表于 2013-4-30 22:34:45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4-30 21:49
如果只是靠中间差来做些事还是太窄了点 可以更高一些
我觉得就只有你这样背景的才能高起点的做非常宽广的 ...

后一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美国这些现代以色列研究,从出资背景看就是犹太财团在搞宣传。这无可厚非,哥大最早的中国研究也来自以为中国移民的捐款。但他们招中国人的意义可能在于希望他回到中国,好好宣传以色列,在巴以关系上多一些为以方说话的人。而若想在美国靠这方面的学术发展,进智库,我觉得有些难。具体我没查过,但犹太人自己的资源够多了,为什么要一个都没有在以色列生活过的中国人做这些事?除非是针对中国本身。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4
发表于 2013-5-1 07:00:01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5-1 00:00
其实绕了很多圈之后 大家都知道学问这条道路如果不算作最好 但至少是很有意义而且给人平静安宁的生活模式 ...

我倒是看论坛上不少人都有想当教授的“冲动”,当然不一定这在每个人眼里都算冲动和实践精神吧。

我的中学同学有几位做公务员的。我之前也觉得公务员大约是天天喝喝茶看看报刷刷微博。后来发现他们的很辛苦,甚至比多数人都辛苦。如果在这个论坛上,以做教职人员为目标都被看成“求稳”的话,那还是有些意思的。我觉得这是最难走的路之一。

如果改行,是因为其难走还是因为其回报低?还是不够实践?还是说因为想改行所以不改行怎么都不够明智,或反过来,因为不想改行怎么都能找到理由?

我看是这样的:哈佛我认识的老师,言谈举止之间,总鼓励学生教学,甚至认为学生以后就应该教学,这是默认的,往往跟我们说,以后你们教课的时候如何如何——其实教室里坐着的博士生以后几个人能当上教授?更不必说硕士生了;而一些改过行的老师、学长,如我北大的一位后来改回来的老师,则劝大家早改行,应该从一早就留一条路。

我感觉,人都是需要一定心理自我认可的。说白话就是,“我”(因为只了解自己做成的事)下意识觉得自己是牛的,而且别人跟着”我“走才是明智的。当到教授的感觉你就应该这么走,改行成功(一般人无所谓改行不成功,干什么工作最终都能过得还可以,主要问题其实是不改行才可能被认为不成功吧)的感觉你就应该早点停止犯傻,脚踏实地。我北大那位老师挂在口边的话是:人生苦短,必须多尝试。都有道理,怎么都是一辈子。

这一点我觉得两边都没什么,干什么工作最终还是有个意愿问题。我有个北大和中学的学长,就想进体制内当公务员,去日本一个很不错的金融单位工作了一年就辞职回国重新找工作了,能说他错么?如果有人压根就想当教授,让他去努力就好了;如果有人半截反悔了,就让他反悔并重新来就好了。

中国和犹太的合作是有利可图的,但图利和争取教学岗位,无论在中美欧日港,都没什么矛盾。我想大家多数人不会放在利不图的,不过这也就远远超过我这个帖子能帮助或试图帮助大家的了:)


已有 2 人评分寄托币 声望 收起 理由
还qi迹 + 2 你怎么能这么赞啊!!!
coco3263 + 20 + 5 改行做老师的意义

总评分: 寄托币 + 20  声望 + 7   查看全部投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5
发表于 2013-5-1 07:06:00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4-30 23:41
他们应该就是要送中国人回中国 所以我才说他们应该是慢慢从各方各面布局了
一个中国人一般进入智库之类的 ...

此外教职也不容易。我喜欢古代,同时我隐隐约约觉得古代找教职还有一点点可能,作为外国人,差异不大。我的老师就是波兰人,这个领域欧洲来的教授不少;普林斯顿神学院有新加坡的华裔教授;其他小神学院华裔有之、韩国人更多。究其原因我就是很幼稚地觉得,没有人生下来比我在这方面强,不过他是犹太人还是非洲人。而如果是犹太哲学、拉比文学,就不一样了。很多家学传统过硬的犹太人是倒背如流的。就好比家学好的中国人三岁唐诗宋词就背下来了,但多少人从小接受甲骨文卜辞的教育?
尽管如此,并不是说偏近现代的外国人或外族人就完全做不了。犹太学府布兰代斯恰恰有一位韩国人做犹太研究正教授。但她丈夫是美国人(非犹太人),也是同一学校的教授,同时看她的私人网页,貌似全家都皈依犹太了。
有时候感觉我国的人文学术还是不够强,外国人称汉学家者,坐在你的教室里,一群中国人仰望之,反过来,一个亚洲人坐在一群小犹太、小基督徒面前呢?呵呵这些跑题了。一种感觉而已吧。不过爱丁堡大学的犹太研究系主任是华裔。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6
发表于 2013-5-1 11:57:54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5-1 09:25
你讲的最后一点我感触很深 碰到的老师越好 这种感觉就越深
有时候会有莫可名状的挫败感 虽然绝对不是个人 ...

呵呵,也得后面有人啊。每个人都点到为止了,也就无所谓后人了。
只说古代近东吧,东北师大送出去的人可不少,有些都是国家公费的,二十多年来大多改行了。林志纯、吴宇虹之后,那个所还会不会有人?不知道了。
学问做好、做深和一定的实际影响力、作用也并不矛盾,没有人拦着中国学生、学者去认识各种人,就看自己愿不愿意了。
其他的还是要看国家是否强盛,靠钱才能改变。当然古代近东、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方面,亚洲除了日本,可能土耳其在赫梯学方面还有点人。港台韩国貌似都没有过得去的项目,特别是港台,中文文化圈这方面很少有人做,大陆算是领先了。港中文大概有位蒲慕州教授,原来是约翰霍普金斯埃及学博士,现在搞中国古代史。从学生角度我能理解学那边会给人了解自身的动力;但从学校角度,或许埃及学方面资料太少才让他“转行”?什么时候中国能在中东有几支考古队呢。还是传统问题。波兰、捷克、匈牙利这方面弄得不错,特别是波兰,在伊拉克也有考古队,而且并不是多么富裕的国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声望
387
寄托币
1994
注册时间
2013-3-10
精华
2
帖子
364
37
发表于 2013-5-1 11:59:25 |显示全部楼层
arcyoung 发表于 2013-5-1 09:25
你讲的最后一点我感触很深 碰到的老师越好 这种感觉就越深
有时候会有莫可名状的挫败感 虽然绝对不是个人 ...

查了一下,波兰人均gdp比我想得高,相当于国内少数发达城市水平。还是有经济差距。

使用道具 举报

RE: 设想贴:北美有奖学金的文科硕士总结(4/30更新)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设想贴:北美有奖学金的文科硕士总结(4/30更新)
https://bbs.gter.net/thread-1542612-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