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天下
楼主: gardonfiel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有关此项目请勿新开帖) [复制链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372
注册时间
2006-3-11
精华
1
帖子
5
106
发表于 2007-5-6 08:48: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wffy2007 的帖子

反正我们学校竞争的十分激烈,50个名额,报了100多,导师们之间也互相竞争的争名额,但愿没有报满的学校的空余名额,都给别的学校吧
托福监考老师,你那双手是我今生永远的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07
发表于 2007-5-6 08:51: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wffy2007 的帖子

我们学校也是,100个名额,报了260多,最后好像也向基金委提交了100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372
注册时间
2006-3-11
精华
1
帖子
5
108
发表于 2007-5-6 09:00: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7 xuwenpu 的帖子

当时研究生院的老师就说了候选名额机会很小,如果不想交500评审费也就算了,不过很多人都交了。是不是当时确定候选名额时就考虑到了有些学校可能没有报满的情况呀,
托福监考老师,你那双手是我今生永远的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09
发表于 2007-5-6 09:03: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8 gardonfield 的帖子

我们学校研究生院的老师说确实有学校没报满,可能是知道这种情况后才报100多的。多数学校都多报了,可以在网上查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声望
1
寄托币
2282
注册时间
2004-12-15
精华
1
帖子
45
110
发表于 2007-5-6 10:07:14 |只看该作者
我们学校好像就没有报满,特别是读学位的不多,不过你说在网上可以查到各学校报的人数,怎么说?

原帖由 xuwenpu 于 2007-5-6 09:03 发表
我们学校研究生院的老师说确实有学校没报满,可能是知道这种情况后才报100多的。多数学校都多报了,可以在网上查到。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336
注册时间
2005-9-11
精华
0
帖子
8
111
发表于 2007-5-6 10:10:2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9 xuwenpu 的帖子

同问xuwenpu网上可以查到各学校报的人数,怎么说?
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al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声望
0
寄托币
1372
注册时间
2006-3-11
精华
1
帖子
5
112
发表于 2007-5-6 10:46:1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kissfire 的帖子

我查了几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页,没有找到这方面的信息,不知道那位仁兄从哪里看到的,麻烦把那个网页的链接给出来,大家都看看名额的具体分配情况,心里好有个数
托福监考老师,你那双手是我今生永远的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3
发表于 2007-5-6 10:55: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在baidu上搜,各位稍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4
发表于 2007-5-6 10:57:1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北师大的
2007年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推荐工作结束

  作者:研究生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6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我校2007年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工作已顺利完成,共选拔出111名研究生作为我校“公派留学生项目”的正式候选人。国家留学基金委将于4月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留学项目。我校把该项目作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学校成立了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小组负责该项目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候选人的推荐、评审和上报的组织工作。
   
    本年度推荐的111名正式候选人的总体情况如下:23人攻读博士学位,88人申请联合培养博士生;人文社会科学类51人,理工类60人;女生62人,男生49人。派出国家分布情况为:美国53人,德国14人,法国11人,英国6人,日本4人,澳大利亚4人,其他国家19人。(研究生院)

http://news.bnu.edu.cn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5
发表于 2007-5-6 11:05: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吉林大学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荐名单

原 作 者: 研究生院  上 传 者: iversonlikai? 2007-03-15 18:01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选派工作的通知》和我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签订的“合作开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协议书”的精神和相关内容,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经吉林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专家委员会评审,现将推荐名单公布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王星 卞绍斌 何楠 张礼艳 余静 周欣欣 刘学峰

    孙德超 姜红 柳青 魏紫 郭志昌 苗栋 左剑

    张珂 李占芳 王月 谢禹 于世丹 陈艳华 张刚

    艾鹏 杨明 周印华 王宝玲 张建军 吕晓棠 李敏杰

    薛铭 王磊 刘小波 常磊 刘畅 姜久兴 王卓鹏

    杨帆 韩晓霞 杨艳 曹博 杨广宇 史秀娟 于大海

    王飞 陈琳 郭亮 梁金广 靳鹏 刘成材 胡斯博

    王海涛 耿旺昌 刘伟 刘学然 单宏宇 徐观 张明亮

    杨志发 赵国如 李宁 安宇鹏 李睿 于树友 刘晓杰

    李慧盈 马捷 王镠璞 刘长胜 吴晓寒 秦雨 葛岩

    章北林 徐慧 迟秀梅 方芳 孟祥飞 王雯 张晓璐

    杨艳萍 姜秀虹 王远涛 孙利波 刘颖 刘丽华 李光源

    张晓梅 李琳 李佳彧 李秋实 于林英 姜喆 周忠兵

    齐玲 霍英 焦平 朱学军 包括 李响 李春光

    王旭 吴文昊

    (农学部名单稍后公布)

  

  经请示国家留学基金委,对被推荐人重申以下要求:

  

    1.请被推荐人登陆国家留学基金委网站(www.csc.edu.cn),并提交相关资料。

  

    2.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2007〕3060号文件要求,申请表“备注”栏应注明其申请所对应的各高校重点资助专业或领域。

    3.被推荐人需将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的“单位推荐意见表”打印后请本人导师给予填写,并签字确认,同时请提交电子文本。

    4.邀请函或入学通知书须提供原件及其复印件。

    5.申报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研修计划必须由双方导师签字。

    6.导师简介要详细。

    7.被推荐人必须有免学费证明,其中申报联合培养的可在邀请函中提及。

    8.报名、评审费500元。

    9.请被推荐人需将有关材料或补充材料于3月17日(星期六)9:00—16:30送交到研究生管理处(行政楼415室)。由于时间紧迫,希望被推荐的同学按规定时间上报材料,逾期不报按自动放弃处理。

    10.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提交的材料清单详见附件。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2007年3月15日


  关于准备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    鼠标右键 -> “目标另存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6
发表于 2007-5-6 11:10: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天津大学2007年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候选人名单

学院        学号        姓名        性别        培养模式        国内导师        国别        外方导师姓名        职务        拟留学院校
材料学院        1007208016        张琦        男        联合培养        常津        美国        Jianping Wang        副教授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材料学院        1007208002        成慧杰        女        联合培养        李亚利        德国        Edwin Kroke        教授        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1004208035        韩敬华        女        联合培养        单平        日本        Makio Naito        教授        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
材料学院        1006208003        琚晓晖        男        联合培养        封伟        日本        Masanori Ozaki        教授        日本大阪大学
材料学院        1006208034        康建立        男        联合培养        李家俊、赵乃勤        美国        Philip Nash        教授        美国伊利诺伊工学院热处理技术中心
材料学院        1006208001        蔡彦丽        女        联合培养        杨贤金        新加坡        张善勇        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1005208005        李建        男        联合培养        万怡灶        新西兰        Xiaowen Yuan        教授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材料学院        2004208016        冯奕钰        男        联合培养        封伟        美国        刘杰        教授        美国杜克大学化学学院
材料学院        1006208036        李晓然        女         联合培养        袁晓燕        美国        夏幼男        教授        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
材料学院        2004208040        李娟        女        联合培养        郭瑞松        美国        刘俊         研究员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材料学院        1007208008        侯军刚        男        联合培养        曲远方        英国        R Vasant Kumar        高级讲师        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
材料学院        2005208134        韩永典        男        联合培养        荆洪阳        新加坡        Tan Cher Ming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1006209002        柴彦辉        男        联合培养        周志刚        挪威        Arild Tjeldvoll        教授        挪威科学与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1007209014        何龙飞        男        联合培养        赵道致        美国        Vande Vafe        教授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系
化工学院        2004207319        杜岩(XY)        女        攻读博士        李永丹        荷兰        Leon Lefferts        主任        荷兰特温特大学化工学院
化工学院        2005207310        李想        女        攻读博士        孟明        美国        N.K.Anand        主任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化工学院        1005207029        吕学斌        男        联合培养        张毅民        丹麦        Irini Angelidaki        负责人        丹麦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化工学院        1006207062        金颖        女        联合培养        辛峰        加拿大        Anthony Yeung        副教授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
化工学院        1006207065        林韬        男        联合培养        张卫江        美国        Lichang Wang        副教授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化工学院        1006207061        贾辰熙        男        联合培养        何志敏        美国        Lingjun Li        副教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森分校
化工学院        2005207371        高雪        女        联合培养        元英进        美国        Yi Tang        副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
化工学院        1006207066        刘冲        男        联合培养        袁希钢        美国        Zhang Chenming        副教授        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大学
化工学院        2006207337        高帅        男        联合培养        王静康         美国        J.A.Todd        教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化工学院        1006207071        苏怀朋        男        联合培养        王静康         美国        J.A.Todd         教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化工学院        2005207314        芮泽宝        男        联合培养        李永丹        美国        Jerry Y.S.Lin        教授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化工学院        2005207312        刘庆华        男        联合培养        李永丹        美国        Levi. T.Thompson        教授        美国密歇根大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
化工学院        2004207280        李彬        男        联合培养        冯亚青        美国        Marcetta Y. Darenbourg        教授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化学系
化工学院        2004207362        陆姝欢        女        联合培养        元英进        美国        Mary E. Lidstrom        教授        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工系
化工学院        1007207012        李国柱        男        联合培养        张凤宝        美国        Shaoyi Jiang        教授        华盛顿大学化工系
化工学院        1006207095        杨薇        女        联合培养        张金利        美国        Shaoyi Jiang         教授        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
化工学院        1006207127        贾光伟        男        联合培养        许涌深        美国        Shaoyi Jiang         教授        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
化工学院        1007207034        王晓磊        男        联合培养        韩金玉        美国        卢云峰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
化工学院        1007207055        王涛        男        联合培养        陈旭        美国        Guo-Quan Lu        教授        美国维基尼亚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1005207035        杨松        男        联合培养        元英进        美国        Mary E. Lidstrom        教授        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系
化工学院        2005207347        蔡娜        女        联合培养        许涌深        美国        Yunfeng Lu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
化工学院        2005207161        石卿        男        联合培养        姜忠义        美国        陈战.        教授        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系
化工学院        2005207015        付涛涛        男        联合培养        马友光        法国        李怀志        教授        法国化学工程师学校
化工学院        1005207099        董广成        男        联合培养        陈旭        美国        陆国权        教授        美国维基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学院        2006207301        梅云辉        男        联合培养        陈旭        美国        陆国权        教授        美国维基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学院        2006207307        阎磊        男        联合培养        陈旭        美国        陆国权        教授        美国维基尼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学院        2005207024        贺慧宁        女        联合培养        王静康         美国        杨志民        教授        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
化工学院        2005207305        方莉宁        女        联合培养        李永丹        英国        Yulong Ding        所长        英国里兹大学粒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化工学院        1006207076        余熙        男        联合培养        卫宏远        英国        Mike Hounslow        系主任        英国谢非而德大学化学工程系
化工学院        2005207279        汪磊        男        联合培养        冯亚青        奥地利        Bernhard Krautler        院长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有机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化工学院        1005207013        宋慧平        女        联合培养        李鑫钢        美国        Mason B. Tomson        主编        美国莱斯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化工学院        1004207078        张瑞玲        女        联合培养        李鑫钢        美国        Danny Reible        主任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仃分校
化工学院        1006207003        高光英         女        联合培养        李鑫钢        英国        H Yeung        主任        英国克莱菲尔德大学
化工学院        2006207169        张国权        男        联合培养        王成扬        瑞典        朱斌        教授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环境学院        2004214047        李若璞        男        攻读博士        赵林        美国        Weilin Huang        副教授        美国鲁特格斯大学环境系
环境学院        2005214066        徐斌        男        攻读博士        刘俊杰        美国        朱义芳        助理教授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环境学院        1006214023        颜蓓蓓        女        联合培养        陈冠益        瑞典        白雪松        教授        瑞典隆德大学
环境学院        1006214034        刘昌业        男        联合培养        陈冠益        瑞典        白雪松        教授        瑞典隆德大学
环境学院        1006214019        于涛        女        联合培养        谭欣        澳大利亚        Rose Amal         教授        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学院
机械学院        1004201012        吴芝亮        女        联合培养        胡仕新        美国        Jack Hu        副院长        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
机械学院        2005201099        李之华        女        联合培养        赵华        英国        Hua Zhao        教授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
机械学院        1005201066        刘建华        女        联合培养        姜楠        英国        Kwing-So Choi        教授        英国诺丁汉大学机械、材料与制造学院
机械学院        1005201073        谢春刚        男        联合培养        王树新        美国        胡仕新        教授        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
机械学院        1005201026        王娟        女        联合培养        亢一澜        澳大利亚        秦庆华        教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计算机学院        1005216053        张怡        女        联合培养        孙济州        美国        Jochen Lang        GL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1006216023        王征        男        联合培养        孙济州        法国        Andre Gagalowicz        教授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1005216049        孙美君        女        联合培养        孙济州        美国        Eric Dubbois        教授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1005216025        于骊        男        联合培养        舒炎泰        新加坡        Lu Yilong        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1004216014        刘春凤        女        联合培养        舒炎泰        美国        Oliver Yang        教授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
建工学院        2005202002        鲍春晓        女        联合培养        李忠献        澳大利亚        Hao Hong        教授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建工学院        2005205061        汪明        男        联合培养        丁阳        澳大利亚        Hao Hong        教授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建筑学院        1006206011        张宇        男        联合培养        王其亨        法国        Arnauld LAFFAGE        教授        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1006206016        张丹        女        联合培养        马剑        法国        Arnauld LAFFAGE        教授        法国拉维莱特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1005206020        赵星        女        联合培养        张玉坤        意大利        Chiara Molina        教授        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建筑系
建筑学院        1005206018        曲静        女        联合培养        张玉坤        德国        Rainer Mertes        教授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1007206015        张蔚        男        联合培养        罗杰威        德国        Rainer Mertes        教授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        2005206019        贺耀萱        男        联合培养        张颀        英国        Phil Jones        院长        卡迪夫大学建筑学院
精仪学院        1006202019        张旭        男        联合培养        杨学友        香港        Huihe Qiu        副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
精仪学院        1006202014        李艳军        男        联合培养        叶声华        美国        Xiao Hai        副教授        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精仪学院        1006202051        罗丹        男        联合培养        宁继平        新加坡        孙小卫        副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精仪学院        2005202120        谷建强        男        联合培养        刑岐荣        美国        张伟力        副教授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计算工程学院
精仪学院        2004202143        田震        男        联合培养        刑岐荣        美国        张伟力        副教授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计算工程学院
精仪学院        1007202010        沈小燕        女        联合培养        林玉池        瑞士        John Botsis        教授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精仪学院        1006202035        高兴宇        男        联合培养        刘书桂        澳大利亚        Min Gu        教授        澳大利亚斯威伯恩科技大学
精仪学院        1005202010        任同群        男        联合培养        叶声华        美国        Guoliang Fang        助理教授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计算工程学院
精仪学院        1004202061        于超        男        联合培养        李刚        美国        Michele Basso        助理教授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理系
信息学院        1005204054        胡浩        男        联合培养        于晋龙        德国        Colja Schubert        GL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
信息学院        1006204036        张亮        男        联合培养        候春萍        美国        Laszlo B. Kish        教授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信息学院        1007204014        汪清        女        联合培养        候春萍        新加坡        Lu Yilong        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1005203012        张少如        女         联合培养        吴爱国        新加坡        Fang Lin Luo        副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        1005203008        叶剑华        男        联合培养        刘正光        美国        Claire Gu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
自动化学院        1006203026        谭超        男        联合培养        王江        英国        Hoi Yeung        教授        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
自动化学院        1005203017        肖朝霞        女         联合培养        王成山        英国        Jenkins Nicholas        教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自动化学院        1006203001        柴智         男        联合培养        刘正光        新加坡        Kai-Kuang Ma        教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7
发表于 2007-5-6 11:16:1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武汉大学报了173人
我校圆满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选派工作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从2007年开始,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选派计划,即在国内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批一流的研究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该项目旨在打造国际人才培养及交流平台,与国外知名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关系,填补我国前沿学科及空白学科的人才缺口,使重点支持的科研团队及学科专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学校对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选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刘经南校长、黄从新副校长、黄进副校长等亲自参加学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动员大会,并对该项目的意义、重要性、项目的要求、具体激励办法作了详尽的阐述和说明。刘校长明确要求将申报该项目工作作为近期各学院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务必组织落实到位。

我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就“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署了选派协议,2007年留学基金委下达我校指导性公派出国计划指标100名。

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要求,经初步遴选,我校已确定173名研究生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候选人,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本次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2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51名。学科专业涉及空间、新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生命、医学等战略领域和法律、新闻等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接受国家均为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接受学校大多为世界名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项目将于年内正式运行。



                                (研究生院培养处  王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8
发表于 2007-5-6 11:17:3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启动
中广网    07-04-03 16:42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中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李仁主 实习记者杨婷婷)清华大学2日在北京宣布,他们与国家留学基金委日前签署了《合作开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清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正式启动。


    这是清华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领域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第一批公派的160多名研究生将于年内以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牛津、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学习。目前学校仍在继续努力,与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导师建立更多、更紧密的学术联系,使更多的博士生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培养计划今后有机会到国际知名大学学习。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教育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为了配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实施而设立的公费资助留学项目。按照计划,从2007年至2001年,国家将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40余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每年选派5000名研究生,有计划、成规模地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国家将资助入选者在国外学习期间的生活费和国际住返旅费。该项目是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人才战略举措,无论从派遣人数还是从资助力度来看,本次公派计划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公派研究生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予清华每年300个指导性计划名额。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19
发表于 2007-5-6 11:21: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gardonfield 的帖子

觉得好学校不多,没有前二十的大学。可能北大清华会多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声望
0
寄托币
111
注册时间
2006-7-16
精华
0
帖子
0
120
发表于 2007-5-6 11:29:33 |只看该作者

我想问问大家,这次出国是为了什么样的目标?

使用道具 举报

RE: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有关此项目请勿新开帖) [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问答
Offer
投票
面经
最新
精华
转发
转发该帖子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有关此项目请勿新开帖)
https://bbs.gter.net/thread-664357-1-1.html
复制链接
发送
报offer 祈福 爆照
回顶部